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國力軍事上差距大嗎?普魯士統一德意志是否是必然?

人人都知道奧地利民族成分複雜,是重要原因,但奧地利真的打敗不了普魯士嗎(僅僅從軍事和經濟實力上看)?


奧地利可沒有義務兵役制度。當然也沒有總參謀部。而從奧意法戰爭的兩場重要戰役——馬真塔和索爾費里諾的表現來看。或許奧軍的將領和軍官團存在很多的問題。但是他們的士兵素質和戰鬥意志在當時的歐洲完全稱得上一流。民族成分問題在當時的影響遠沒有想像中嚴重。

首先是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
普魯士步兵由253個現役營、83個預備營和116個後備軍營編成。預備營和後備軍營被用於要塞守備和對德意志各小邦的戰爭,一部分的現役營用於確保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地區,因此與奧軍正面對峙的部隊有220個營,連同騎兵炮兵和後勤部隊,總兵力約300000人,編為兩個軍團共計九個軍。第一軍團由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八軍編成,由腓特烈·卡爾親王指揮。第二軍團由第五、第六軍編成,指揮官是太子腓特烈·威廉。毫無疑問這兩個人都不擅長軍事——前者在丹麥戰爭中沒有任何突出表現,而後者並不以統兵見長。

普魯士軍統帥為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和他日後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寶貝孫子一樣,他也是個色厲內荏,軟弱無能的傢伙,丘吉爾對威廉二世的評價同樣適用於他。他的父親當年親自統帥軍隊參與對法戰爭,然後在兩個戰場同時被法國軍隊擊敗,並使普魯士在三個星期後亡國。但是在老毛奇和他的高效率的總參謀部的輔佐下,這支軍隊有著相當強大的戰鬥力。儘管得益於中歐局勢的承平日久,他們半個世紀以來幾乎沒有打過大仗。

奧地利軍隊共有七個軍,由於編製的不同(奧地利的軍隊的軍比普魯士的更大一些),估計約有320000-35000
0人。奧軍有微弱的兵力優勢。當然,奧地利軍隊的優勢在於他們有著數量更多的騎兵(和普魯士軍隊的比例是3:2),兩軍的炮兵數量大致相同(每千人三門炮,符合那個時代的軍隊的平均水準)。奧軍總指揮是貝內德克,他是一個平常的指揮官,也許不勝任或者說不願擔任目前的職位,但是確實是能找到的最合適的人選。與現在的刻板印象不同,當時的歐洲普遍認為奧地利的軍隊相比普魯士更加訓練有素——這也符合當時的經驗,在1859年,他們和正處在鼎盛時期的法國陸軍打了兩場硬仗。那是繼拿破崙帝國垮台後,法國軍隊最為強盛的時代。事實上,即便是在法國軍備嚴重衰退的1870年,奧地利和法國的軍隊比起普魯士的士兵來說仍然更加優秀,但是一次性的職業化常備軍終究無法和義務兵役制的軍隊相提並論,就像一個普魯士軍官對他的法國同行所說的那樣:「也許早上我們會失敗,但是晚上我們的後備軍就能戰勝你們。」

戰術編製:普魯士軍隊的行進隊形是除去俄軍外最密集的一種,正面由兩個連展開,每四列成一個縱隊。而奧地利則仿效法軍使用了散兵陣線,兩到三列成一個縱隊,彼此相隔20-30yards(1 yard約等於0.914.米)。 相比之下,奧地利的軍隊更不容易被炮火殺傷。

後勤水平:套用恩格斯的話說,奧地利軍隊的後勤機構「是行賄受賄和營私舞弊的巢穴」、「也許並不比俄國更好」。而普魯士的後勤制度在經歷了一系列改革後無疑要好得多。

裝備:
奧地利的洛倫茲步槍是舊式的米涅步槍(前膛裝填,雷汞火帽擊發,並非是樓上茶几熊答主所說的燧發槍,自然也不用倒火藥)。而普魯士則裝備了先進的德萊賽後裝槍。德萊賽步槍存在結構上的致命缺陷,其氣密性並不好,火藥燃氣會從槍機處泄露,因此其有效射程(400米)不及洛倫茲步槍(1000米)的一半,火藥燃氣泄露的問題在同年法軍列裝的夏塞波步槍上得到了比較好的解決(它使用了橡膠密封系統),但是最終在銅殼彈取代紙包彈藥從而徹底解決了氣密性問題之前,很多國家仍因此不願換裝後裝步槍。

當然,德萊賽步槍的射速是洛倫茲步槍的兩倍還多,熟練地射手一分鐘可以射擊8-10次,在發生在Nachod的戰鬥中,六個半營的普魯士軍僅憑藉步槍火力就有效阻止了奧地利軍21個營長達兩小時的進攻,而自己損失甚微。奧地利的士兵總是抱怨自己大部分時間處在無武裝的狀態,而普魯士人卻總是準備著開火。在一年後,朱塞佩·加里波第帶領的軍隊開始了收復羅馬的鬥爭,結果在門塔納戰役中折戟沉沙,被法國的夏塞波後裝槍打到血崩。傷亡過千,而法軍僅陣亡38人。加里波第一生南征北戰,數次震驚全歐,鮮有敗績。卻仍然抵不過法軍強大的火力和極高的殺傷效率。後裝步槍的強大威力可見一斑。

普魯士的火炮在射程、彈道和準確性方面和奧地利是幾乎相等的,但是普魯士的後裝火炮射擊頻率大約是奧地利前裝火炮的兩倍。這樣的火力優勢無疑是壓倒性的。

待續


1866年時,各國輿論普遍認為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的戰爭將會是一場長期的消耗戰,最終資源更加豐富的奧地利將取得最後勝利。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普魯士的一場酣暢淋漓的速勝,這一方面是由於普魯士軍隊組織的先進性,但不可否認的是運氣對於普魯士的勝利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奧地利作為一個中世紀繼承國家的活化石,在19世紀的民族主義大潮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然而在1866年,民族問題似乎還沒有激化到使帝國因此輸掉一場戰爭的程度。事實上,奧地利民族主義與分裂主義的大潮,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做是災難性的1866年戰爭的結果。1867年,皇帝被迫變匈牙利人為帝國的合伙人,而這一讓步卻遠遠不足以使意圖獨立的匈牙利人領情。他們在匈牙利政府的統治範圍內狂熱地推行匈牙利化政策,進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也為帝國的分崩離析埋下伏筆。一戰中奧匈的民族矛盾是其崩潰的重要原因,但在1866年還沒有嚴重到這樣的程度。

1866年時,普魯士的軍隊優勢在於總參謀部,先進的鐵路網和動員機制。然而在軍隊素質上,雙方也並沒有明顯差距。1859年在薩爾費里諾,奧地利陸軍幾乎衝垮了法國近衛軍的戰線,若非弗朗茨·約瑟夫皇帝白痴的干預,奧地利完全可以贏得義大利戰爭的勝利。當時的法國陸軍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和先進的武備,而奧地利陸軍亦可與之一戰。普魯士軍隊也許更強,但並沒有強大到決定戰爭勝敗的地步。而普魯士的鐵路網和動員機制也並沒有如普法戰爭時一樣創造出懸殊的兵力比,柯尼格拉茨會戰時雙方軍隊都大致二十餘萬,基本可以說勢均力敵。而這場戰役的結局也具有巨大的偶然性,奧地利陸軍一度佔據上風。如果腓特烈太子的軍隊來的更晚一些,或者奧地利軍隊在王太子的軍團到來之前打垮毛奇,戰役結局將完全不同。

我認為,奧地利在普奧戰爭中取勝並非沒有可能,而且勝率還並不算低,但是我對於奧地利是否能夠統一德國持懷疑態度。奧地利所要建立的德意志帝國,不是俾斯麥計劃中不包括奧地利的「小德意志」,而是包括了普魯士在內的「大德意志帝國」。普魯士可以通過一場戰役的勝利迫使奧地利退出德國,奧地利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卻必須徹底打垮普魯士。普魯士和其他列強可以接受奧地利奪回西里西亞,法國也樂見奧地利鞏固其在德意志邦聯內的地位。然而奧地利若是徹底摧毀列強之一的普魯士,將對歐洲的勢力平衡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奧地利將成為中歐的仲裁者。對於英國和法國而言,這種結果是無法接受的。而義大利恐怕將要寢食難安了。奧地利也許可以期待俄國的中立,畢竟一個把重心放在德意志的奧地利對於意圖成為巴爾幹仲裁者的俄國而言是有利的,但也僅僅是中立而已。一個普魯士的小德意志對於歐陸的平衡甚至可以起到正面影響,而大德意志帝國則絕對無法為西歐列強所接受。

即便英國和俄國不予干涉,也難以想像奧地利對於西部諸邦能有足夠強大的控制力,使他們能夠接受一個統一的帝國。1815年維也納和會中,奧地利用南尼德蘭交換了加利西亞和北義大利,帝國重心全面東移,導致了1866年時的奧地利帝國實際上是一個中東歐國家。拿破崙三世當時的計劃是如果雙方陷入持久戰,則居中調停漁翁得利;若奧地利獲勝,法國則可以順勢把萊茵河區域變為自己的緩衝。鑒於奧地利對於萊茵區域的影響力,這一目標完全可以辦到。最終很可能的結果是奧地利重新奪回西里西亞,同時吞併石勒蘇益格與荷爾施泰因,也許可以拿下一部分普魯士領土以使南北聯通,同時鞏固自己在德意志邦聯中的地位,但是也就僅此而已了。普魯士會被削弱,但不會被徹底摧毀;法國得到萊茵河的緩衝區;由於奧地利的重心放在德意志,俄國與奧地利在巴爾幹的競爭會減弱;義大利可能被迫承認奧地利對威尼斯的主權。這樣的歐洲形勢從某種程度上會更加穩定:巴爾幹和阿爾薩斯–洛林兩個火藥桶將不再存在或是緊張度減小。而對奧地利帝國而言,其廣闊的腹地是天然的資本輸出地和市場,加之奧地利資本主義發展較為落後,其對於海外殖民的慾望並不會十分強烈。同時因為她的國家重點在於德意志地區,也使得奧地利對外殖民的能力不強。如果這樣發展,災難性的英德殖民競賽與海軍競賽也許就可以避免。這樣的一個更加穩定的歐洲,也許可以維持更長時間的和平。即使世界大戰無法避免,最終的陣營劃分和結局也會完全不同。


感覺不行→_→
可能是維多利亞2玩多了。
奧受那時候已經開始衰落了
一個毛奇頂x個師。
你看看同時代的法軍,1870-1871的普法戰爭法國大boss都被抓了。雖然是因為普奧戰爭贏了,普魯士有更加強的力量。


其實真正的問題並不是民族問題,而是軍事科技的問題。
因為普奧戰爭正好發生在軍事裝備換代的時代:

軍隊由燧發槍換成了後膛槍


原本的燧發槍的裝填極為麻煩:
1,要開紙質的彈殼
2,將紙殼中的一部分火藥倒入到葯池,作為點燃的因子
3,將槍立起來,從槍口倒入剩下的火藥
4,將鉛彈從前面的槍口塞進槍內,槍膛很深,要用一根很長的通條將彈頭捅進去
5,取出通條
6,開槍

你看,是不是特別的麻煩?
而且燧發槍有幾個巨大的弱點
1,裝填子彈非常麻煩,耗時很長,發射頻率很低
2,裝填子彈要從槍口裝填,而且要立起來,這就導致了軍人需要站著裝子彈
3,沒有彈殼,要將子彈與火藥分別裝填

然而此時,德國最著名的槍械專家,在1840年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支擊針發火的後膛槍,後經改進,變成名震天下的m1841型德萊賽槍。

所謂後膛,就是說子彈是從槍的後面裝填的,這就意味著普魯士軍隊可以趴著裝填子彈。
同時,後膛槍的子彈不需要拆開紙彈殼,分別裝填彈頭與火藥,而是直接將整個子彈塞入槍中。

但是後膛槍剛問世的時候,歐洲諸國的軍方都抱著傲慢的心態,對這種新式武器嗤之以鼻。只有普魯士的軍隊看到了它的價值,並讓全軍裝備了新式裝備。

於是,當奧地利的士兵手忙腳亂的裝填著彈藥,站在戰場上成為一個個的活靶子的時候,普魯士的士兵潛伏在地上,快速裝填射出致命的子彈。

結果不言而喻,接著上一個祭品丹麥,奧地利在7周後慘敗,將德意志的主導權讓給了普魯士。

一切都是科技的原因:
若要奧地利贏,那至少要滿足
1,奧地利也能發明後膛槍
2,奧地利能夠的軍方要足夠革新,迅速裝備上新式武器
而且這樣還只能是55開
顯然不可能

此戰之後,歐洲的軍人都震驚於後膛槍的問世,無論有多大的偏見,都乖乖的裝備了後膛槍。而且後膛槍的裝填速度的快捷讓步兵的戰鬥力迅速提升,騎兵決定一切的戰術正式成為了歷史

這就是科技的威力


總參謀部制度和動員體制是關鍵。不過哈布斯堡家的長處不是打仗是聯姻。


推薦閱讀:

平時在稱呼上都是Lord,那麼侯爵,伯爵這些什麼時候使用呢?
天國王朝這部電影中,哪些情節是虛構的?
波蘭領土、人口、歷史都不差,為何近代以來沒有成為歐洲大國?
羅馬帝國有什麼鎮國神器嗎?
納粹德國為什麼採取頭向右的黑鷹作為標誌?

TAG:歷史 | 歐洲歷史 | 奧地利 | 世界歷史 | 普魯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