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比較浙大國際聯合學院和交大密西根學院?

交大密西根學院成立於2006年,2016年正值交大密西根學院十周年慶之際,浙江大學高調宣布了其國際校區即將在2016年9月招收第一批新生。那麼兩大國內老牌名校在國際化上的正面交鋒應該如何評價呢?

相關問題:
如何評價上海交大密西根學院? - 上海交通大學


話說既然都已經進入招生季了,那麼兩個學院都要迎來自己新一批學生,其實理論都是灰色的。真的問如何比較,那隻能說有什麼可以比較的,三觀不同不相為謀,對於JI的回答我覺得還是闡述了事實的,講真沒在誇JI。對於ZJU- UIUC我自然也沒有發言權,考慮到避免激發Instinctive Patriotism,加了這個開頭。但是,這字寫刪是沒素質的表現,所以附舊答案如下

——————————————

首次回答,利益相關...

Tips:
0. 如果覺得太長,直接下拉看總結部分即可
1. 正所謂三觀不同,不相為謀,全回答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大家吐槽文字中可能存在的偏見,但是我也沒有辦法。
2. 本回答基於以下幾個本人無法論證的大前提,如果你並不同意這些大前提當中的任意一個,那請關閉本答案:

  • 相信目前來看中國大陸大學教學水平和西方第一梯隊大學存在不小差距,清北不過是和第1.5梯隊大學打成平手
  • 一個本科教育機構的優劣評判標準是符合短板效應的
  • 教育很像一筆投資
  • 對於大部分人,有情懷不能當飯吃,投資講究的就是回報率,回報率高了其他都是浮雲

3. 本人是交大密西根學院在讀本科生,本回答更多關注本科教育內容,由於本人並沒有成功參加Dual Degree項目,很難做到不被人認為現在關於學院話題的議論是某種異化的情緒宣洩,所以也就拖到了現在第一次公開討論關於學院本身的一些問題。


I. 楔子

1. 交大密西根學院 University of Michigan -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Joint Institute
用一句話來概括,交大密西根學院在建院之初的十年發展,是大陸高等院校中最為迅速的,其速度甚至能夠與香港科技大學比肩,但是隨著接下來的十年進入了「改革的深水區」,國內外教育環境的變化,競爭的日益激烈,密西根學院的將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2. 浙江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International Campus ZheJiang University
目前發布的消息來看,其將更多的受到浙大本部的管理,跟愛丁堡大學、UIUC的合作更多的屬於浙大請進門,外方大學負責發文憑的模式,從而踐行國際教育。


II. 辦學成果

1. 交大密西根學院

1.1 雙學位項目 Dual Degree Program (簡稱 DD)
這是密院的主打品牌,密院的成立就是起源於密西根大學希望能夠在中國開辦校區的權宜之計,那麼這自然也就是在中國謹防「西方思想入侵」的情況下所能獲得最好的解決方案,每屆本科生中有40%-50%能夠參加這個項目,獲得SJTU和Umich分別頒發的本科學士文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將是密院難以被超越的一方面:

  • DD學生獲得了在國內過硬的SJTU學位證書,在國外過硬的Umich學位證書,保證國內外都能吃開
  • DD學生獲得了現在中外辦學經常宣傳的國內外教育經歷和背景
  • DD學生領略了世界一流大學的風範(我不是膜法師,我在說Umich...基本維持Top10)
  • 以及在美國的Intern可能性和更可能拿到業內大牛的推薦信

1.2 本碩項目
這是近年來密院一直在大力發展的項目群,從開始和Umich合作的ECE和ME的4+1研究碩士,到和Umich Ross合作的MM項目,再到KTH的3+1+1直碩項目,以及正在談判的3+1+1項目,密院在Umich允許的範圍內迅速擴張,但是這些項目和浙大國際教育學院簡單直白的直接簽署本科雙學位合同來合作的模式相比,顯然略遜一籌。

1.3 交換項目
這個著實太多了,無論FAU,TUM,UC,Maryland,GE3核心就是花一個學期到國外的大學進行交換,這可能是普通本科學校做的最多的,可以說從交換學校質量上來講,密院是具有很大的優勢的。但是實際上交換項目參與度不高,這和密院學期制度較為奇怪,交換會導致轉換必修課學分的一大堆問題,一旦沒有安排好就會導致延畢的產生,使得大部分不會提早計劃的學生放棄了。

1.4 小結
密院的雙學位項目學生顯然具有著明顯的學術優勢,這是目前幾乎沒有大學能夠相比的,但是非雙學位項目學生卻存在一些短板,本碩項目,交換項目更多的只能算一種補充,在學院本身學術能力不能實現提高的情況下(畢竟交大密西根自學學院),很難對學生的未來發展產生顯著的幫助。而密院獨特的地位,導致其學術能力難以做到強大,倘若交大的電院和機動不如密院,那讓交大如何是好?

2. 浙大國際教育學院
浙大的思路有著顯著不同,浙大更多是請進來的情況,主動約談各種學校,邀請他們在中國建立和浙大合作的校區,而其合作核心在於雙學位。
不同的是浙大國際教育學院的雙學位只需要在海寧校區就能完成,可以說有利有弊吧,這將在校區硬體部分比較。

2.1 目前的合作項目
每一個專業的學生都能獲得浙大的本科文憑,同時分不同專業獲得:

  • 愛丁堡大學

  • 伊利諾伊香檳

其實了解UIUC大家都知道雖然UIUC和Umich並稱三大公立,但是在Engineering上,Umich除了CS其他專業完虐UIUC,但是問題是UIUC並沒有在浙大發放CS文憑,其用意也是很明顯的,畢竟相比每年12WRMB的學費,遠不及中國留學黨直接交給本部的學費啊,這裡50W買得到UIUC CS證書,誰去本部上課交200W。

2.2 即將開張的合作項目
從官網上我們可以了解到浙大目前還在努力的有兩個方向:

  • 中美商學院:

目標是賓大沃頓,但是顯然力不從心,從初期構想變成了和北大合辦中美商學院,並與沃頓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合作,顯然這就代表著雙學位基本是不能指望的了。而其相競爭的目標也在官網上十分清楚寫出是上海的中歐商學院以及上海高金,大家取名字也是沒有想像力啊...

  • CMU項目

目前並沒有和卡內基梅隆合作的具體消息,從小道消息看是CS方向以彌補UIUC不願放出CS文憑的問題,但是CMU也是CS領頭羊(更勝UIUC),他是否願意放下身段是值的考量的。從學院官網唯一一則CMU校長訪杭的消息來看,顯然談判進入了僵局。

2.3 小結
浙大國際校區顯然擁有最為強大資源在於不斷增加的雙學位項目,雙學位的概念古已有之,但是國內最早作為多校分別授予多個學位的實踐當為密西根學院首創,但是由於歷史淵源的原因,導緻密西根學院並不能開發與其他大學的雙學位項目,這也就是浙大的挑戰思路,也許開始浙大簽約的學校並不一定能夠完勝Umich,但是可以曲線救國:

  • 100%的雙學位比率顯然讓學生和家長需要進行一個考量得失
  • 從世界1.5本向世界1本進發,從而爭取和更好的大學合作頒發文憑
  • 專業數量因此也更多

3. 兩者對比
從上述事實來看,交大密西根學院是以DD為核心,非DD為輔助奠定自己的行業領先地位,而浙大則是多管齊下,利用浙大擁有更多雙學位主動權的優勢,力圖通過數量來壓倒Umich給密院帶來的優勢。

II. 體制管理

1. 交大密西根學院
密院作為一個交大下屬非法人具有高度自主權利的學院,總體來講相對自由,它的領導層是對學院理事會負責,理事會由Umich和SJTU校級領導共同組成,所以一定程度上來講,基本就是院長能夠當家做主,而院長本身來源於學院Faculty,學院內行政氣息很弱。對應優點是:大家都能努力辦事情;缺點是:全靠自覺,建院十年後的學院管理仍然猶如創業公司。這從一定程度阻礙了學院進一步發展,從十周年慶典中就可略知一二。

2. 浙大國際教育學院

很明顯非常的行政化的管理體制,也做到了教務後勤行政的分離,但是由於教務部門存在若干不同的服務對象,簡單的將教學部分合為一體而獨立出協調管理的教務部的做法有利有弊:
利:集中力量辦大事,倘若每個獨立聯合學院擁有自己的班子那麼每個聯合學院都做不了大事
弊:隨著國際學院人數增加,對非學位事務的需求增長,教務部將會變得龐大而擁擠,如何將屬於行政的教務和負責教學的各聯合學院實現對接將會存在一定的問題。
這個體制更多的將國際教育學院當做一個全新的大學來對待,教務部將類似於浙大本部教務處,這樣做的結果,就參見當下各大學體制存在的一些通病。這對普通大學來講並不一定是大問題,相反反而利於大學的穩定,但是對於一個面向世界的國際教育機構,這會很難做到快速反應、內部革新和自由民主lol。

3.小結
總的來講,密院的體制更適合一個小學院的做法,但是應該在保留自己的靈活的同時,做到內部資源的合作,提高效率,而不是基本所有部門都能嗑瓜子而少數部門的少數Stuff會忙得飛起。
浙大國教院的體制更適合一個更大的學院,存在的唯一問題是隨著學院的擴張,如何讓學院更加靈活的和學生溝通,讓教務和若干聯合學院溝通將會是很複雜的問題。


IV. 校友文化

1. 交大密西根學院
密西根大學本來就有著世界最大的校友會,密西根學院也算秉承傳統,利用十年,構建了一張很大的關係網,個人感覺美其名曰校友會,感覺相關部門心裡想的是兄弟會或者姐妹會...但是必須承認這是學院的一筆寶貴財富,並且也是密院面對新興學院挑戰的重要應對資本。

2. 浙大國際教育學院
這個我貌似沒法評價,但是從上述的體制上看,由於一些神奇的問題,可能校友會會更加的官方化...


V. 校區硬體

1. 地理位置
1.1 交大密西根學院
雖然在交大本部,但是閔大荒閔大荒不是白叫的,一直以來被認為遠離上海的閔行校區是交大人一直樂於自嘲的地方,然而無論如何,這依然是上海,作為中國最具有活力的城市,上海為所有的學生,教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就業?Intern?Conference?起碼航班都多點吧),上海這個城市本身就是一個加分點。

1.2 浙大國際教育學院
我其實不太懂為什麼在海寧,如果說浙大船院在舟山合情合理,這海寧校區簡直讓人懷疑存在一些**的交易...中國最大的紫金港難道容不下若干房屋?即使紫金港沒地了,那浙大這不才賣了華家池一大部分地方么...海寧的地理位置導致了師資將會完全依靠浙大的主動投入,也不能有人才的窪地效應,不信出門向西看我們友校,同時,講道理,海寧沒啥世界領先企業分部吧...講道理思科還把大中華區總部放杭州了...以杭州的公共建設,海寧到上海可不是閔行到上海啊...

2. 後勤保障
這時候浙大的鼎力支持這一點就體現出來了,校區是全新建設,同時延續了自己本部的書院制度(密院的都能理解我為什麼要吐槽宿舍問題),起碼能讓學生體會到自己作為萬惡的資本主義受害者應該有的對待。而交大後勤對密院的從宿舍開始的種種刁難也就不一一列舉了,這其中的道理也不是我等小民能夠妄議的。如果說浙大國教院除了沒有法人資格,已經基本實現了後勤獨立的話,密院只是邁出了收不同學費的這一小步罷了。


VI. 師資力量
非常抱歉這麼晚才比較師資力量,但是以後一定把它提到前面。

1. 交大密西根學院
每一個密院學長都會例數過去密院教授們的輝煌歲月(雖然都是借來的)。本院創業初期,時局艱苦,只能從交大和Umich借來了一些教授就開張了,然而不想卻成了一個頂峰,後來由於學院本身實力的問題,Faculty的強大性一直受到學生的質疑(不代表沒好老師了...想攻擊這個觀點的還是洗洗睡了,不然就是語文不好了)

2. 浙大國際教育院
浙大國教院網站一字未提Faculty到底怎麼個回事,也是有趣,而本人給出的解釋就是師資均是浙大自己出,同時學院直接自己招,而各個合作學校可能只會象徵性的派出老師合作,這帶來的問題十分明顯:

  • 浙大的教授:真的教學質量和國內學校沒啥區別了,別說什麼純英文教學,不信出門左轉看看交大的IEEE和機動試點的那個全英文教學...我就不忍再說了...
  • 招聘的教授:真的招的人嘛,畢竟海寧,講道理,這是海寧。
  • 被派出的教授:參見我們一年支教的教學效果(為防止被道德譴責,我是指治標不治本的問題)。

3. 小結
是不是覺得我存在對浙大國教院的歧視?想多了,你難道認為交大密西根自學學院這個稱號是白叫的么?密院當下在教學上(非科研,看準了再反駁)真的只是鍛煉大家的托福聽力。
BTW,如果你說那是學生上課不聽...講道理,高考分數到交大線的學生課上不聽課,到底是誰的問題。我覺得大家都聽肖恩約翰遜的課啊...你服不服


VII. 目標人群

1. 交大密西根學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密院主要吸引所有不想本科直接出國,但是確定一定日後出國的同學,這個體量非常大,這也是密院之前十年永遠如此自信的原因。
長期來看,此類成功不是不可複製的,更不要說浙大此舉是開了頭,指不定明年北大和Harvard雙學位了,清華和Stanford雙學位了(...BTW,清華已經開始這麼嘗試了...只是學位還沒確定)。這也就意味著密院在將來若是不能成功轉型,將會遇到一些巨大的挑戰。而密院招生的目標更多的還是那些一開始就決定來到上海的學生和家長,其中主要有江蘇、上海、部分浙江的A-級學生(如果A能上清北的話),恩就是這樣。

2. 浙大國際教育學院
首當其衝是所有浙江的有留學傾向的學生(當然得要有浙大線),將會直接衝擊中科大、復旦和交大在浙江的招生(畢竟到線了也就這麼點人)。比較好奇貴院會不會像密院一樣某年被山東劃為二本。
其次,就是所有有留學傾向,又不想本科出國,成績又遠高於寧諾、西交利物浦這類...這絕對是十分大的市場,但是這部分市場打開的障礙...還是浙大分數線...

3. 小結
那麼在目標人群上是哪個更技高一籌呢?

準確來說浙大國教院很好地抓住了家長這個付學費的群體的心理,100%的雙學位,也就是50W買一個美本文憑,大家都是知道這意味著150WRMB的節約,比國內學校多出n倍的名校研究生錄取幾率,這都是實打實的好處。其餘師資,文化,情懷,在算盤面前全是浮雲。

密院從目前來看,在高精尖人才上具有更大的優勢,但是非DD學生將會成為密院10年內無法迴避的短板,如何提升這部分學生的發展潛力將是密院應對挑戰的直接舉措。畢竟付費的家長們都是有自己的小算盤的,而過於理想主義,全面強調提升學院學生素質,多文化經歷,這無異於去和一個高考考砸的學生討論到底是過去三年學到了知識重要還是考進了好學校重要。古語有云,倉稟實而知禮節。過於理想主義,就是教饑民識字。無異於玩火的行徑。


VIII. 總結

扯了這麼多,那麼為了防止大家被本人毫無邏輯的思路帶暈,特別整理兩院優劣如下:

優點:
交大密西根學院:

  • 強悍的雙學位合作夥伴Umich
  • 十年的資本積累
  • 我有情懷

浙大國際教育學院:

  • 100%雙學位
  • 雙學位基礎上更好的研究生申請
  • 我很現實

缺點:
交大密西根學院:

  • 非DD學生的短板效應
  • 自身教學科研的能力問題
  • 尷尬地位導致的發展瓶頸

浙大國際教育學院:

  • 合作院校水平問題
  • 自身教學科研的能力問題(它也和浙大本部的資源隔絕了)
  • 師資未解之謎

IX. Reference
1. 浙江大學國際校區(中文網)
夠了吧...

——————本文終——————

既然都9了,湊個10.

X. 對JI的一些看法
現在是一些個人關於學院的看法了...也許我應該換個地方放著...
我個人覺得影響可能如下:
首先,JI確實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畢竟以後招生老師出門沒法說我們是全國唯一的了lol...這將會直接導致學院招生面下移,不單單是覆蓋各省知名高中,而是極有可能開拓在各省二線重點中學的招生面。

其次,其實還是需要提升自己的姿勢水平,學習一個,如果能夠提升自己的教學科研水平,那麼也就有了說話的實力,但是這個確實是難以達到的,原因有下:

  • 學院本身依託於交大,建院僅十年,如果是走研究型道路,難以吸引世界級大牛的到來,交大面子都不買的人為什麼會買你一個小學院的面子。
  • 如果走教學型道路,撇開真實教學質量不談,最重要的是教學的Reputation,這不是簡單的聲望或者名聲,國外文理學院的成功更多的和其環境有關,遠隔太平洋或者亞歐大陸,真的很難將Reputation散播到萬惡的資本主義的土壤啊lol...而國外大學看的也就是那些文理學院的Reputation...
  • 再退一步講,JI如果想要提升教學質量,且假設得到了提升,那麼限度在哪裡?交大是否允許下設學院的內部機械系,電子計算機工程系強過自己的親兒子機動和電院?這是值得考量的。學院最開始的動機是依託交大的Umich分校,也就說明無法和其他學校達成雙學位項目協議,這都是一些先天問題產生的瓶頸,如何解決,也將是學院領導層需要思考的問題。

然後,學院在過去十年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從近來看學院的未來確實不那麼明朗的,問題有下:

  • 一個好學院的定義是什麼?到底是強大的教育質量,還是說實現一定教育質量以後拓寬學院學生的視野?
  • 如果學生想要的和學院想要給予的產生了衝突,那麼是順從學院還是順從學生?這看似一個很蠢的問題,但是從客觀上來講,沒人能保證學生是錯的而學院是對的,否則就是陷入了中國傳統觀念的家長觀中去,這無異於打臉。
  • 隨著一部分是JI和國教院交集的生源爭奪,是否有必要去做這個爭奪?是否仍然有必要維持本科生規模交大第三大?是否為了完成交大的指標而招了並不適合JI的學生?

我個人對此的看法是:

  • 從倉稟實而知禮節到保暖思淫慾,無非都在講基礎被滿足了以後才能考慮上層建築,吃飽飯了再談情懷,不然就會不小心變成利比亞敘利亞阿富汗伊拉克。只有一定的教學質量基礎才能去想更多,在此之前應當抓以經濟建設...啊不...教學質量建設為中心。
  • 那什麼叫做一定的教學質量基礎呢?讓我們先來看我院的院系設置:ECE,ME, MSE(coming soon)。直白來講什麼賺錢我們開了什麼,但是要知道且不談ME,MSE。
    • 每個年級ECE人數基本是2/3或者更高,但是ECE和ME的Faculty比例仍然1:1,不說其他,教授自己也累。
    • ECE在Umich是一個完整的Division,介於School與Department之間,而JI卻想要用一個Department來實現,也不是沒有先例,但是例如UCB等的ECE Department都是有對應EECS Department作為幕後支持,在JI的基礎上是否能夠實現完整而絕對良好(且不說優秀)的ECE Department是需要畫上一個巨大的問號的。同時,ECE Faculty專業方向的不均衡問題也很明顯。
  • 在競爭環境從藍海轉向紅海的過程中,必然不能採用原來的一網兜的方法進行招生,縮小學院招生目標學生範圍而不減少Faculty的規模也許能夠很好地解決目前過於粗放的發展方式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實現JI獲得它應該獲得的學生,而不是片面為了迎合各項指標和榮譽,而導致危急了自己的發展。
  • 對現有的Staff制度進行革新,提高管理效率,而不是每個辦公室老死不相往來,畢竟學院小不代表是真的小國寡民。

個人看法部分很多其實與問題無直接關聯,所以並不做詳細的解釋,如有誤解,那我也沒辦法了lol...
————

如果看了X還覺得我是在黑浙吹JI,我就只能笑笑不說話了...


密院dd學生,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因為比較了解密院,所以說說實際一點的問題,不討論師資,行政管理,校區等等比較虛的方面。

說說畢業以後的去向吧,我是密院2+2出去的,也就是2年交大兩年密西根大學,拿的雙學位。大四在美找實習,準備在美國工作。
交大密西根學院最有名的就是他的雙學位項目,在上交讀2年,在密西根大學讀2年,拿雙學位。
而浙大聯院,如果我理解正確,那麼就是在國內讀4年,然後拿uiuc的學位。

在這裡,我暫且先不爭論uiuc和um和上交浙大的孰優孰劣,以免撕逼,先僅考慮畢業去向。

我對浙大聯院最大的疑慮在於,該院學生如何通過在國內取得的國外大學文聘在美國企業工作。

密院學生如果準備在美國找工作,在um的兩年可以參加各大企業在um開設的招聘會,參加校招或者實習,eecs之類的專業簽到滿意的offer並不難。

美國eecs研究生相比本科生在就業上沒有優勢,所以我們繼續深造和找工作大概對半開。

而浙大聯院的學生,人在國內,找美國的實習相比之下會困難重重,而美國企業在國內直接招人雖說不是不可能,(比如每年交大電院就有一些頂尖學生直接被美國的公司挖走),但是從數量上可謂鳳毛麟角。
——————————————————————
如果畢業的學生是打算直接國內找工作,我就更不了解考生每年付10萬人民幣就讀浙大聯合國際學院的原因了。
在國內,上交浙大的本科文憑+中上的成績+一份過得去的實習經歷足以通過絕大多數的簡歷關了。

——————————————————————
再談談繼續深造。如果從一開始就下定決心讀研讀博,
um那邊的政策是,gpa 3.4的學生直接就能繼續升um的研的,因為美國gpa普遍比較高,我們上交過去的學生gpa普遍平均3.8到3.9,所以這條線形同虛設(um能拿來保底)。
也可以依託um的背景,申請別的學校,申請結果每年都查的到,不容我贅述。

浙大聯合學院如果依託uiuc的背景申研,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美國各大學對國內取得的uiuc學位的認可程度如何了,應該沒什麼問題。
所以從申研角度來看,浙大聯院應該會有不錯的結果。

——————————————————————
總得來說,
就業:上交密院 > 浙大聯院,
申研:上交密院 ≈ 浙大聯院。

最後碎碎念幾句,我不想說太多情懷方面的因素。
我不認為真的有那麼多的學生高中的時候就清楚自己真的熱愛科研。對於絕大多數的學生來說,未來更好的生活才是動力所在。
我見過不少同學曾立志要讀博,結果在甲骨文谷歌等公司開出不錯的offer後直接簽約了。
也見過拿到斯坦福cs phd,反覆找教授想argue成master的offer的。
國內不少學生赴美讀研,我也不覺得他們是真的熱愛科研,只不過是一個留下來的籌碼罷了。畢竟現在的大趨勢就是讀研→工作,讀博才是真的熱愛科研。
如果一開始就打算赴美,為何不早兩年就來?


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何況浙大聯院還沒開始招生,所以大家看著就行了。


要回國的話umich稍微好一點吧
美國找工作的話感覺沒啥區別(其實都不咋滴)
然而國內交大還是浙大選哪個不是更重要麼……為啥完全沒人討論這兩塊……


`

@Mithsul 自問自答很有意思嗎?
提問中的 「高調」 放到上海交大密院成立,或者其十周年慶不是更恰當?


下面提到的高票回答,均指 @Mithsul 的答案

---------------------------------------
1. 歷史
個人很欣賞上海交大密院取得的成就,但是我們還是先來看看歷史。上海交大密院成立於2006年,彼時正是美國經濟下滑期。隨後兩年,也就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底特律的兩大汽車公司相繼申請破產保護,這給以汽車產業為經濟支柱的密歇根州致命一擊(導致幾年後底特律也申請了破產)。

作為公立的 Umich, 受到的影響不言而喻。已經和私立大學比肩的高學費,不得不幾次再提高。對於上海交大來說,成立密院,是一次和國際名校合作的良機。 不過對於 Umich,無疑是雪中送碳。 經濟下滑,再加上國內對底特律治安環境的報道給人們的較差印象,使得 Umich 的國際招生非常不樂觀。 這個時候,有一個機會說, 每年給你送100餘來自中國處於前幾名學校的高質量學生, 並且繳納高昂學費(國際學生學費比州內學生學費高一個 level ),還能和中國學校合作,何樂不為?

經濟危機後,美國大多數的學校都會採用這樣的策略,招收較多本科和碩士的國際生,來緩解本學校的經濟壓力,以此養活 Ph.D 和 Faculty. 這也是近幾年中國出現留學潮的部分客觀原因。


---------------------------------------
2. 優劣
再次說明,個人對上海交大密院取得的成績是認可的。 每年100多人來到 Umich 學習 (不知道沒來美國的剩下的人的情況),接觸了國際名校的教育,絕對是件好事。 而且他們中大多數找到不錯的工作,選擇留在美國。 這100多人,選擇了不同的專業,AE, CS, EE, ME 等等,不過大部分會傾向於 CS.

但是,對 Umich 而言,這個項目的運轉只需要 EECS, ME, AE 等系的配合即可,並沒有專門建一個獨立部門,更沒建一棟樓,換句話說成本不算大。 如果將來再和其他學校有類似聯合項目,複製一遍流程即可。 相比之下,上海交大舉大力把密院做的和其他系院差不多,連名字都被密歇根框死。 這樣的嚴重依賴,導致靈活性太差,萬一以後 Umich 遇到了困難, 密院如何繼續走?

在高等教育上,近親繁殖是大忌。 作為想要不斷上升的上海交大,不可避免的要和世界名校多聯繫。但是一個學校的資源是有限的,把精力大部分仍給了 Umich, 上交如何抽身拓展其它學校?世界名校遠不只 Umich 一所。


----------------------------------------
3. 對高票回答的質疑
自問自答的高票答主,既然提問的問題是如何比較兩個學院,麻煩回答的能稍微客觀些嗎? 把上海交大密院描述的「天花亂墜」,對浙大的用詞卻是「負責發文憑,力不從心,不能指望了, 簡單直白的 」 。。。 自問自答已經頗有自我」釋懷「或者打廣告之嫌了。。。

*** 3.1 師資力量
高票答主自己給出了浙大師資配備的一種臆測,然後把自己的假設批評了一番。 What ?

浙大對師資一字未提? 答主需要好好做做 research。
「 在教授聘任上,國際聯合學院將有專職教授、雙聘教授和課程教授組成,專職教授按照國際一流師資的標準進行全球招聘(國際校區的專聘教師原則上須具有世界一流大學的博士學位和在國際一流大學或著名跨國公司從事前沿科研的經歷,且對教育充滿熱忱),雙聘教授和課程教授主要來自浙江大學和合作夥伴大學,教授人數根據學生和科研發展的需要而定,生師比不高於10:1。 」

答主一說到上交密院學生對師資的質疑,就說 「不代表沒好老師了...想攻擊這個觀點的還是洗洗睡了,不然就是語文不好了」。 一提到浙大,開始漫無邊際的黑。 用你們的口頭禪說,講道理嗎?

*** 3.2 走出去,與走進來
很明顯,兩個學院的辦學思路截然不同,各有千秋。 但是上交密院每年也只有100多人,能到 Umich,這些才是真正收穫利益的人。 大三大四,依然留在上海的人,對他們來說,走出去與走進來的區別大嗎? 不錯, 每年是會有部分 Umich 的老師去上海教課,可課程設置真的一樣嗎?比如 CSE 的 operating system,有全套的 proj 和 autograder 用嗎?有牛逼的 GSI 幫忙 debug 嗎 ?

其實,浙大也嘗試了走出去的方式,在英國帝國理工已經辦了一個海外校區。 至於效果,需要多花點時間觀察。目前來看,是非常樂觀的,不然習大大前不久訪問英國時,不會專門去一趟。

*** 3.3 體制問題
高票答主,拿了一張圖,就說浙大聯合學院 「很明顯非常的行政化的管理體制」, 這哪裡看出來的? 麻煩答主再看一下那圖好嗎? 答主在 II.1 中描述密院是以學院為基礎的,密院在描述浙大的那張圖裡充其量可以類比於「聯合學院/辦學機構」下的一個分支,人家沒再細分好嗎? 你怎麼知道就知道沒有學術委員會了? 感覺答主就像是教務部中的一個工作人員,對教務部未來的行政負責統統知曉。 那反問一下,如果將來上交覺得只有一個 Umich 聯合太少了, 需要多幾個這樣的項目才有利於國際化建設, 那對於「一個面向世界的國際教育機構,這會很難做到快速反應、內部革新和自由民主」 如何應答 ??

*** 3.4 校友文化
這個答主回答的最無厘頭了。。。 密院的校友會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浙大就被簡簡單單並且毫無人性的給出了一個「由於一些神奇的問題,可能校友會會更加的官方化」 ? 請答主好好說說,神奇的問題是什麼,麻煩展開說明好不? 密歇根大學是有著龐大的校友會,拿著 Umich 的文憑的人當然屬於其中,可是你覺得UIUC, 愛丁堡,帝國理工(以後可能會有更多學校)校友會就不強了嗎? 這些人數加起來遠超 Umich 校友,不是嗎?

*** 3.5 地理位置
又扯到地理位置了,如果你到了 Umich, 你就會發現 Ann Arbor 是個村,估計還沒有上交的閔行周邊繁華吧。 事實上,美國很多名校都不在大城市裡。 中國因為發展較快,城市發展顯得畸形,特大城市佔據大部分職能。 不過,再往後發展,可不一定是這樣了。 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選擇在杭州建立起來,而不是選擇在寸土寸金而喘不過氣的上海。 這同樣得益於浙江的經商和創業氛圍。

另外,紫金港當然沒有位置處理這麼多人。 浙大學科非常齊全,每個系都有自己的地方,哪裡再容得其它的。 浙大聯合學院目前只是起步,以後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學校進來。不是蓋幾個房子,掛個牌那麼簡單的事。 作為以高目標設立的國際學院,建設一個好校區,吸引更多國際學生到來,無可厚非。 難不成給國際生住浙大老校區(玉泉,西溪)的老宿舍? 你覺得在資本主義生活了那麼年的老外會來嗎?

*** 3.6 目標人群
說到目標人群,答主對密院的看法是「高精尖人才有更大優勢, 對浙大的看法就變成了「花錢買文憑」。 。。。不要忘了,密院到 Umich 的人交的也是全額學費,大三大四留在上海的人交的錢也比普通院系的高很多。 另外,說到分數線, 上交的分數線也是一個障礙吧?


------------------------------------------
------------------------------------------
4. 提問者的動機 ?
寫了也不少了,忽然開始好奇答主為什麼要自問自答這樣的問題? 以下是個人猜測

1. 在交通大學120周年,密院10周年之際, 宣傳下上交密院, 滿足下虛榮心
2. 可能部分人(內部和外部)開始質疑密院,答主用自問自答的方式給自己「釋懷」
3. 浙大開始啟動聯合學院,密院對未來招生有了擔憂,不得不宣傳下

Anyway, 不管什麼原因,我覺得一個已經建了10年的項目,連一點自信都沒有嗎?麻省理工,清華搞一個新項目,會去用這種不友好、不客觀的方式對比嗎? 高票回答對密院天花亂墜的偏袒,以及對浙大聯合學院缺乏實質根據的質疑,不知道高票自問自答的動機是什麼?

「悶聲發大財」 不是句沒用的玩笑話


-----------------------------------------
5. 最後
我還是要說,我認可上海交大密院取得的成績。 十年前,密院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值得敬佩。 但是,我們不能忘了我們的目標。 我們是要讓中國的大學儘快和世界接軌,培養更國際化的人才,來服務祖國和人類。 不是天天想著自己要去贏過鄰居家的小孩, 贏過班裡的差生,那是學生思維。 我很希望能儘快看到中國出現一所(不管哪一所)有質量、有聲望的世界一流大學,給其它大學樹立榜樣,讓它們能有方向、有動力迎頭趕上。

欣賞高曉松的那句話,「名校是什麼,名校是國之重器」。 這句話,對事不對人。

浙大聯合學院和上海交大密院採用了截然相反的思路,都是敢於先行的人。 走出去, 或者走進來,哪個會適合中國高校的發展,讓時間去看。 即使失敗了,我們也算是為中國高等教育,嘗試了一條無人問津的路。 沒人會以此為恥。


END


更新-------------------------------------------------------看了題主的提問記錄,默默貼圖。

看完題主自問自答的答案,看到最後一段決定強烈反對。可以理解的是題主在密院讀書,有感情,只是不要含著感情答完還要綁架大家,好像覺得你不客觀就是別人智商有問題。
首先答案里提到的外方學校,且不說和密大一樣號稱排名top10的有多少,密大除了cs"完虐"uiuc又是怎麼來的,就拿civil engineering看,我不覺得可以"完虐",誰虐誰並不一定。後面又提到曲線救國,我想沒有computer science而有computer engineering這算是曲線就國吧,而不是題主說的質量不能"完勝"密大,靠數量。之前還說密大要完虐uiuc,現在反過來說uiuc對密大就一定要完勝才行。我看不出這中間比較的誠意。
再說到數量,我只想問醫學院與愛丁堡的合作似乎已經被題主忽視了,隨便列了個頒發學位把愛丁堡列出來,或許題主在交大密院視野里只有純粹的機械電子這樣的理工科,生物醫學都是渣渣。關於科研,被題主再次忽視的英國帝國理工在這裡也有實驗室,科研資源不見得少。僅就目前而言,用題主喜歡的詞語說,剛剛起步的國際學院從願景上"完虐"密院,不會在一棵樹上弔死。
然後是校友,題主提起密大描述得說得好像已經強過大s mit等一眾學校,提起浙大聯合學院的外方學校只是一句神秘原因,這是什麼鬼。另外雖然uiuc在玉米地,密大在湖區,現在湖區底特律等城市什麼樣子大家也都清楚。
最後,眾所周知,浙大聯合學院才剛剛開始,還沒有正式招生,題主猜測的很多問題可能會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更可能冒出更多的問題。我覺得需要時間去檢驗,對於學生來說,拿到雙學位應該是最吸引人的部分。當時可以去密院,但是依然沒有去。當時覺得密院拿不到雙學位太虧,拿到又太貴了哈哈哈哈哈哈,幹嘛不去直接讀美本。。。。


密歇根大學前十?這個論據就是大笑話,本科30左右。

浙大聯合培養幾個學校有耳聞,

基礎醫學是愛丁堡了,是個老牌醫學強校,

工科有UIUC,上交密歇根的小朋友太敏感,UIUC的本科排名在40左右,略低於密歇根,但浙大合作的工科方向的研究能力UIUC是強於密歇根的。

計算機合作的是CMU,這個本科排名在20出頭,強於密歇根,但計算機的聲望實力就不用說了,密歇根可以被碾壓多次。

中美商學院聯培的是沃頓,賓大的,這個本科排名是一直前十,遠遠強於密歇根,商學的reputation更是業界的頂級。
=================
說說我的個人觀點,撇開培養的實質性,未來申請學校的PHD,MS offer,毋庸置疑,浙大的國際學院肯定更有優勢(因為他聯培學科的聲望更好),第一屆浙大愛丁堡本科生班申請到了哈佛,普林斯頓,MIT的全獎,其中harvard這方向的PI我還是知道的, MC領域今年harvard的全獎總共只發了3份fellowship給大陸,難度還用說嗎?


不邀自答。
潛水到現在,看到某高票回答,忍不住bb兩句。
ji非dd junior me學生。
通篇,非dd學生都是學院的恥辱的感情線。首先,可能你是渣,我確實也不是大牛,但你不能否認你身邊有很多拚命的人,我覺得你至少得向那些人道歉,他們不是學院的短板,或許你也被那些人carry過。為了反駁你的觀點我想了很久,如何證明我在閔大荒三年的生活對得起我的學費。
1.真正的全英語教育,在這裡,你不會英語沒關係,你可以不要臉的用中文你的大腿們問題,讓他們carry你,但是在課上,沒有哪個老師會停下來用中文幫你講解,也不是所有老師都會說中文。freshman的時候,某a姓胖胖的英語老師找我面談essay,我坐在辦公室里一句話都憋不出來,到現在落落大方的英語交流。相比之下,這學期上的機動開的全英課程,在語言方面,真的有點強行英語的意味。小生不才,academic performance確實不咋地,但這三年用英語吹牛的本事,還是學了點的。
2.抗壓
所有學生都有due連發各門考試一起上的經歷吧,projectdue之前通宵對大多jier來說都經歷過吧。確實有人說這是你們自己time arrangement做的不好,確實很多時候是這樣,但是,按一學期5門課來說,一門課平均一學期10次作業,3場考試,一個學期一共才10周出頭,每周都workload如果不算重,那也絕對不算輕。
3.視野,在這裡你除了me/ece 你能學到什麼? 各式各樣的 人文課,都能拓寬你的視野。給答主印象最深的莫過於Vincent 的vx系列,受益良多,現在非常想學一下商學。某韓國人的政治課,雖然老師思維一直很發散,但是很有趣,上周考g,遇到政治問題,通篇講了兩個term "nation"和"state",沒上過英語的政治課可能沒多少人知道他們的區別吧。如果你覺得什麼都沒學到,可能是你自己沒太把握好機會,學院給的資源確實不少。
4.自學能力,某人也提到了。不想多說。
主要是想到明天還要presentation,後天要交作業,禮拜五要交paper,下個月初還要考g,覺得不應該浪費這麼多時間泡知乎。
總結一下好了,我在這花的學費是很值的,雖然它們可能更值(笑。目標是總有一天,學院也會以我為榮。非dd學生也不是學院的短板,我們不是敗者,如果你硬要認為自己是敗者,那也不要拉上我們,人生在哪裡都可以很充實很精彩。
不匿,拒絕查水表。


只談浙大國際校區,
選擇多,今年是UIUC和愛丁堡兩個學院,請問UIUC和密歇根工科誰強?待我查一查。明年還有學院招生,中美商學院(沃頓實力不多說了吧,浙大聲稱要超過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康奈爾農學院(農學比較特殊,但是康奈爾的農學水平世界Top3)。未來,還有帝國理工和卡內基學院等,以及其他形式的科研中心。

浙大國際校區的優勢:
1.全部直接雙文憑
2.高額獎學金
4.國際化水平高(留學生比例不低於30%,教師雙方各30%,剩下為合聘)
3.多種選擇,學科全面,招生量大(具體數據不清楚)

小提示,浙大國際校區發起者和院長宋永華曾是英國某大學副校長,中央組織部人才局局長,國家千人計劃辦公室主任
BUT,現在談比較還為時尚早。

~~~~~~更新
查詢了交大自己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在工程與技術一類中,UIUC世界第4,UMich第8(細分的計算機專業就不比了,浙大暫時沒有這個項目)。看看到底是UIUC吸引力大還是UMich吸引力大呢?不要談學校排名,因為UIUC連醫學院都沒有,跟Berkeley類似,伊利諾伊大學的醫學院是獨立建校的。
在生命科學一類中(包括除了臨床以外所有生醫專業),愛丁堡世界第42,綜合排名世界47位.(浙大全國率先開設的生物醫學班畢業生已經出來(可以搜一艘),所以ZJU-UEdinburgh的出國質量就不用懷疑了吧)


從名字上來說
區別:浙大國際聯合學院名字讓人一聽就知道幹嘛的,
而交大密西根學院,很多人都不知道密西根是啥。
共同點:聽起來都會讓親朋認為是個花錢進去的預科。

我就開個玩笑。。


推薦閱讀:

有哪些對中國免簽或者落地簽的英語國家?
學中醫的想出國留學可以嗎?
如何看待第十四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吉林大學只有一人入選?
浙大、同濟、東南的土木工程哪個出國最強、最受認可?
留學的投資回報多久收回可以去嘗試?

TAG:教育 | 留學 | 大學教育 | 上海交通大學 | 浙江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