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怎麼看中國的元素周期表?

好多各種漢字,就算精通中文的外國人也很難全部認出並讀對吧?畢竟中文各種偏旁部首


不認識的元素直接能看出是金屬還是非金屬


挺好的。
元素名稱絕大多數是形聲字。
凡是帶金字旁的均為金屬元素,其單質通常狀況呈固態。汞例外是因為單質通常狀況為液體。
帶氣字頭的和三點水的還有石字旁的是非金屬元素。其中名稱氣字頭的元素的單質通常狀況呈氣態,唯一三點水的溴單質通常呈液態,名稱石字旁的元素通常狀況單質呈固態。
除極早命名的五金(金銀銅鐵錫),早期命名的元素更多從性質選字,比如氮氣(淡氣)、氧氣(養氣)、氫氣(輕氣)、氯氣(綠氣)、溴(臭水),後來命名的很多接近音譯,對於記憶英文發音也是有幫助的。


反正比某國強多了。既不好好用英文,也不好好用漢字。


當我把中文的元素周期表跟他們從頭被到尾後 美帝的哥哥妹妹們紛紛表示都特么單音節真是爽


作為一個背過中英版周期表的人...
在我看來,只要功夫深,他們認出來我覺得完全沒問題。
光說認識上面的字...你說非專業的打眼一看,別說老外了,中國人也不一定念對吧?
還是不是很明白你想表達的意思...
「化學元素對應的字很繁瑣?」
「別國人無法用中文元素表進行化學學習?」
人家背周期表又不是摳著上面的中文背來著的。


對於一般人,中文的化學元素名還有部首,起碼還能認出來是元素。英文的元素名,不是專業人士誰知道是什麼,就是知道怎麼發音但不知道是啥不明覺厲的一串字元而已。
題主還是要多學習一個,不要見得風就是雨,為了弄個大新聞跑的比誰都快,你們這樣是不行的。


非外國人非化工生強答。

漢語大家都知道:
釒=固態金屬
氣=氣態非金屬
石=固態非金屬
氵=液態非金屬

英文里也差不多,但常見元素不規則較多:
-ium ≈ 金屬
-gen ≈ 氣態非金屬
-on ≈ 固態非金屬

總的來說英文規律性沒漢語強,不過不規則的大多是常見元素,應該大部分人都能看懂。
有的人吐槽中文後面的元素不會讀,其實化學字很多都是有邊讀邊,讀音都不用變的。比如釹就讀女,鑥就讀魯,引申還有咯就讀各,卟就讀卜,大家不要多想了。
手機碼,輸入法字型檔有限,歡迎指正。


最近在背島國的元素周期表,中文的周期表真心好用,看偏旁就大概知道是金屬是氣體。


這樣最好,充分利用組字和單音節的特點。
易讀好背,調高學習效率。
真要改成音譯:艾榮、靠坡、狗得、普萊特勒姆,誰能背住


看了日本和韓國的周期表,還沒看越南甚至其他國的,表示脫離了漢字圈就算了,文化方面本來就是互相哺育的,現代中文都引入了這麼多日語舶來詞,將把周期表引渡借鑒使用、修改才是識時務者的做法。


音譯有一種魔法世界的美感……
這個還是匿了吧……


別說元素周期表了,就拿鍵盤好了,我們直接用美式鍵盤,中英文切換輸入毫無障礙,其他國家鍵盤上還得有一堆其他字母


那麼多金字旁!你們怎麼看出來區別的!


元素周期表,普遍指的是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也就是大字典後面最後最後那一頁,本來就是外國人搞出來的,中國人加上漢字,有自己語言的可能就加上自己的字


除了其他答者說到的單音節簡單,寫出來簡潔之外,針對題主問題的就是:
1、中文的元素周期表的偏旁部首並不算多,只有非金屬比較例外沒有固定規則。其餘的金屬和稀有氣體都有固定的偏旁部首。
2、全部認出的確有困難,但是很多金屬元素採用的命名模式是金字旁+音近字。例如鉀、鎂、鋁、鋇、鋅、錳等等,一方面可根據偏旁判斷屬性,另一方面只要掌握一些基本漢字,讀出來沒有很大問題。稀有氣體同樣如此,氦、氖、氬、氪、氙和氡,除了氙,都可以只認氣字頭以外的部分。


我在國外,看他們的,英語原單詞實在記不住,不過縮寫沒問題


簡潔是最大的優點。


有元素符號啊,這個都是統一的。


推薦閱讀:

外國人聽中國人講漢語是什麼感覺?
大家遇到外國人把中國地方方言說得很厲害是什麼體驗?
為什麼學漢語的外國人口語卻普遍不好,口音很重?
漢字作為目前使用中唯一的表意文字,對於會中文的外國人來說,漢字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為什麼「肉夾饃」不叫「饃夾肉」?

TAG:在華外國人 | 漢語 | 化學 | 外國人 | 元素周期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