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多孩子膽小怎麼辦?
比如看書或者動畫片 有些畫面就會很害怕 反映特大 不敢再看 像在水裡游泳 或者打架之類的 有些我看著並不覺得會讓孩子害怕的 他也很害怕 去瑞思英語 怕課件 連老師都說太少見 怎麼辦?
我兒子兩歲半多,也是怕的東西都很莫名,尤其是剛過去的萬聖節,都被嚇到生病......
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成人總是忍不住要嚇唬孩子,這好像是讓孩子服服帖帖的捷徑,但卻也是讓孩子失去勇敢的方式。
每個人都知道嚇唬孩子不好,可用恐懼來控制孩子實在是太好用了,讓睡覺睡覺、讓吃飯吃飯、讓不亂跑就不亂跑......就和納粹控制猶太人的方式一樣。
警察、醫生、還有隔壁不知道名字的老爺爺,都不知道背了多少次鍋,莫名其妙就成了孩子的恐懼來源,這對孩子未來的社交技能也是極大的傷害。
任何時候都不要嚇唬孩子,你信口開河說的那些事情,孩子是真的會當真的。
我們很習慣跟孩子說「不怕、不對、不要」這樣的話,但其實這樣說話含有反向強化的作用,帶來的效果也是反的。
你越說不要怕,孩子反而會越害怕。
需要處理的不是孩子害怕的情緒,而是孩子害怕的東西。
孩子之所以恐懼,其實就是因為未知的不確定,解釋清楚讓他害怕的東西,孩子才有可能變得「不怕」。
(多說幾句:關於反向強化這件事,其實囤寶的最初害怕的很多東西,都是這樣反向強化來的。小時候打雷,囤寶還沒什麼反應,奶奶就趕緊拍拍他說不怕不怕;看到地震火山之類的圖片,爺爺也會問他怕不怕......有很多孩子膽小,其實就是這麼嚇唬出來的,你告訴他「不怕」,其實也就同時在告訴他這東西「值得怕」。)
不要把孩子的恐懼當成問題,你越在乎這件事,他就越會把這件事發揚光大。
即使知道是假的,我們還是害怕看恐怖片;即使知道沒危險,我們還是害怕坐過山車;成人尚且如此,何必苛求一個孩子。
害怕就離開,轉移注意力去做別的事情,這是多正常的處理方式,孩子也應該得到這樣的對待,而不是被一遍遍的問:「為什麼怕啊?有什麼好怕的?」
當孩子表現出恐懼的情緒,其實他當時的內心是混亂無序的,而安全感就是幫他重新找回內心秩序的捷徑。
囤寶每次害怕洗頭的時候,都要抓個青蛙玩具;經過海洋館的深海區域的時候,都要帶上巴克隊長玩具......
只要抓著這些就能克服恐懼,這些玩具就是他內心的安全感圖騰,好像真的在保護著他。
當然這些圖騰都比不上父母給他帶來的安全感,因為父母可以接受他的感受,並給他最直接的安撫。
引導孩子表達出來,這是克服恐懼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要能說出來,其實恐懼也就去了一大半。
也許他害怕的東西讓你啼笑皆非,但還是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這件事,你要理解他為什麼害怕,也要幫助他理解他害怕的到底是什麼。
對一樣東西從怕到不怕,是一個自我消化成長的過程,外力總歸是輔助作用。
想想一個害怕在人前演講的人,成長為一個演說家需要付出多少時間和努力?
如果你的安撫和解釋沒有作用,這其實也是一件無比正常的事,孩子通常很難在瞬間克服恐懼。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麻麻愛囤貨(mmath123)
不定期更新育兒漫畫,陪你一起經歷寶寶成長的那些事
(本文是筆者曾發表於《父母必讀》的一篇,篇幅較長,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其實,害怕和恐懼是人的本能情緒之一,對於兒童的心理發育來說,要經歷一個從不怕到怕的過程。剛生下來的孩子猶如一塊白板,對於成人所知道的恐懼、死亡等不會有恐懼心理,但是當寶寶進入生活並逐步見識更多事情,了解更多事情時,他們的恐懼也隨之產生了,而且不同年齡段,害怕的事物還不一樣。
一、
寶寶怕怕事件薄
據研究(Tersild.AHolmes.F.B.1935),害怕是隨兒童年齡增長而發生變化的。如有些過去不感到害怕的人物或事物(如想像中的生物、黑暗、動物、有傷害性的威脅等)會漸漸變成兒童害怕的對象;而過去曾經害怕的人物或事件(如帶毛的小動物、昆蟲、陌生人等)反倒變得不那麼害怕了。
但是,兒童的恐懼和年齡之間的關係呈分散狀態。大致來看,正常兒童的恐懼是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的,但這種減少並非呈簡單的直線下降,一些研究提示兒童早期恐懼隨年齡增長而減少後,約在9至11歲又會有所上升。學齡前階段的兒童各種恐懼情況如下表:
二、和害怕說「bye-bye」
研究發現,正常兒童中,90%以上的幼兒會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歲的兒童至少有一種害怕;43%的6~12歲兒童有七種以上的害怕。
由此可見,膽小害怕在寶寶的發展過程中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的情緒體驗;再從人類本能角度來看,恐懼感更是具有積極意義:它令身體瞬間處於緊張狀態,反應和行動都變得敏捷起來,以便躲過可能襲來的傷害。因為一個人在生活中害怕某些東西,才會設法去躲避和保護自己,這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比如,對狗的恐懼,能夠使孩子採取更加安全、更加慎重和更加有益的方式對待各種動物;對與父母分離的恐懼,能夠讓孩子學會感激別人的照顧,學會控制怒氣,同情那些需要與別人交往的人。一般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的恐懼情緒會逐漸消失,因此,父母不必為孩子的恐懼心理過分擔心。
但是假如孩子總是害怕一種不會存在傷害的事物,或者因為害怕某件事情而出現了恐懼情緒,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對待了。相信看到寶貝臉上布滿濃郁的恐懼色彩,每個父母都會為之心疼。那麼,怎樣幫助寶寶抹去心靈上的恐懼感呢?其實,還是有不少方法可以去嘗試的,這裡根據兒童恐懼心理的發展階段提出不同應對方式,您不妨參考。
0~6個月 高分貝的噪音;突然而來的聲響;身體陡然失去支撐;遭遇刺眼的光線(如閃光燈),18個月後這種情況會基本緩解……
解決方法:細語呵護
心理學家認為,小寶寶生來比較懼怕兩樣東西:一是怪而大的聲音,二是身體失去支持和跌倒。不過這還不是真正的恐懼心理,只是會引起痛苦的感覺,更像一種生理反應。作為一種心理反應的恐懼感,則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認識的發展而產生和變化的。
而這些刺激常是外界環境條件的突然改變使得寶寶產生不適應感覺,因此可以根據現實情況區別對待,如果是能自由來去的環境,不妨抱起寶寶「一走了之」,離開刺激環境,找到他所能適應的好去處;如果是面對無能為力的刺激,比如突然而至的大聲響,這就需要您的細語呵護了。首先要把他摟到懷裡,溫柔地安慰寶寶說「媽媽抱抱,不怕不怕」,還要告訴他:「爸爸媽媽就在身邊。」以此來幫助寶寶克服不安情緒。只有在健康的依戀關係中發展出充分的安全感,寶寶才不會產生太過劇烈的害怕心理。
6個月~1歲 一般意義上的陌生人和生疏的環境;浴盆和浴缸排水…
解決方法:樹立榜樣
由於寶寶的情緒體驗受父母態度的影響很大,因此,父母勇敢角色的示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在孩子第一次接觸某事物的時候,如果父母能夠表現出對某事物的正性情緒體驗,孩子就可能消除對那個陌生事物的恐懼。比如,如果家長在孩子第一次看到狗的時候,表現出對小狗的緊張情緒,則孩子就會認為狗是很可怕的,反之,如果家長友好地去跟小狗互動,則孩子害怕小狗的概率就會小很多。
此外,同伴的榜樣作用,也能很好地幫助寶寶克服恐懼的不良情緒。對於寶寶害怕的事物,當他們看到年齡相仿的同伴表現得很勇敢時,對寶寶來說也會是一個積極的刺激。他們會去模仿,並認為自己也可以做到。比如,孩子怕狗,我們可以讓他看到同齡小夥伴友好地跟狗狗玩耍,跟狗狗親近。但一定要注意,所選擇的狗應是很溫順的,否則其他小朋友和狗玩耍時受到狗的攻擊將會使得怕狗的幼兒更加堅信:「狗是可怕的」
1~2歲 陌生人或陌生環境,嚇唬的言辭、受傷……
解決方法:以喜好代害怕
心理學上有一種方法叫對抗性條件作用,即通過把愉快的活動和引起恐懼情緒反應的刺激放在一起,從而以積極的情緒去克服恐懼刺激引起的消極反應。也就是把寶寶害怕的東西與喜歡的東西混在一起,讓寶寶對他所害怕的東西形成良性的條件反射,從而自然而然地消除恐懼感。
例如:有的寶寶害怕打針,甚至還沒打看到護士的準備工作就開始哭上了。您這時說些「沒事」「寶寶不怕」之類的話,他根本聽不進去,甚至會哭得更厲害。而不妨講講他喜歡聽的故事,或者吃點我喜歡的食物。這樣做可以分散孩子對恐懼對象的注意力,從而讓他逐漸適應恐懼對象,消除恐懼心理。甚至可以在去打針的路上就開始講他喜歡的故事或聊他感興趣的事情,提前激發他的興奮情緒;到了地方也可以引導他看看周圍新奇的事物,激發好奇心,轉移注意力。
2~5歲 對雜訊、陌生的人或物、痛、墜落、突然失去身體支持以及突然改變個人環境的事物等刺激的恐懼逐漸降低了,減少了;與此同時,對黑暗、動物、想像中怪物或強盜、水、超自然事件以及有潛在危險的情境的恐懼增加了。其中,後一種害怕和恐懼是隨著兒童認識能力的發展而發展的,也就是說,兒童開始逐漸能夠預見潛在的危險。
解決方法:遊戲法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場遊戲,往往需要孩子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完成。通過遊戲幫孩子克服害怕情緒,輕鬆、有趣,也易於寶寶接受,尤其是對於寶寶怕黑、怕水等情況。
例如,孩子害怕和陌生人交往,不妨設計角色遊戲,讓孩子扮演其中的角色,使他有機會接觸到陌生的小夥伴,並通過和夥伴們一塊玩耍,克服膽怯的毛病,改變怕受欺負、怕被嘲笑等心境。對於害怕黑暗的孩子,可將室內照明度逐漸調低,在這個過程中和寶寶一起玩他喜歡遊戲。經常這樣玩耍,寶寶會逐漸不再害怕黑暗。
系統脫敏法
這個是心理諮詢中常用的手法之一,生活中,消除一些害怕或敏感的事物也可加以借鑒。
系統脫敏即訓練兒童會放鬆身體的肌肉緊張狀態(因為輕鬆的身體狀態能夠阻止與害怕相聯繫的反應),同時將害怕刺激分成幾個等級,以不同的方式(圖片、幻燈或言語指示)向兒童呈示或者逐步引導。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制定好計劃一步一步進行,使寶寶不斷接觸和熟悉恐懼源,逐步克服恐懼心理。
例如,孩子怕貓,先給他看貓的照片,讓他熟悉貓的形狀,最好讓他對貓逐漸產生興趣。然後陪寶寶聽貓叫的聲音,由遠到近,慢慢適應。最後在很遠的地方讓孩子看貓,慢慢靠近,一次不行,可以等下一次,每次到孩子不能忍受為止。逐漸提高孩子的耐受力。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之後,孩子就可以用手摸貓,與貓一起玩耍等。
7歲以後 恐懼更趨向社會性與身體有關的事件,如人際交往恐懼、學習恐懼和身體傷害等。
解決方法:防範或解釋
寶寶有害怕的對象,並非都是有害的,因此需要進行正確引導,區別對待。
有的確定有害或者有可能會帶來傷害的,需要進行防範教育。如刀、火、機動車、大一些的動物。寶寶有權害怕,要肯定和允許他害怕。寶寶不知道害怕時,也應該告訴他可能的傷害,再引導他該如何對待。
有的需要解釋說明,進行適應教育。如閃電、狂風、陌生人、新場所。當雷鳴電閃時,可告訴寶寶:「打雷了,要下雨了,寶寶害怕嗎?媽媽抱抱,不用害怕。」還可以用捉迷藏等遊戲的辦法消除抱抱對黑暗的害怕。當高聲或怪音出現而寶寶害怕時,你可以教他借用嗓子、喇叭等發出和製造高聲或怪音的辦法,用溯源解謎法來消除他的恐懼心理。
有的需要積極示範,鼓勵參與。如第一次游泳、第一次參與新的遊戲,可通過誘引興趣、鼓勵參與、獎勵成功的辦法消除害怕心理,幫他敢於接觸新事物。這種培養的成功意義不僅僅在於破譯寶寶的「怕」上,還有利於今後寶寶健康人格的培養。
情感支持
寶寶的一些害怕原因說起來會很幼稚,但這對於小小年紀的他而言卻是真實而嚴重的。因此,當他向你訴說他的恐懼感時,千萬不要一笑而過,尤其不要嘲笑他。這樣只會加劇寶寶的恐懼情緒,甚至產生懦弱或自卑心理。
您要做的是,一個認真傾聽的聽眾,要知道這樣的訴說本身就是一種對恐懼情緒的釋放。表現出對寶寶的接納與信任,能給予他此刻想要的安全感,即使對其安慰和鼓勵,還會增強寶寶不再害怕的信心。
總而言之,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導致孩子恐懼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也不是模式化的。要幫助孩子戰勝恐懼,方法也不是單一的。最根本的一條是對症下藥,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不要過分溺愛、遷就孩子,採取靈活多樣的應變措施,為孩子營造安全、溫暖、寬鬆的環境氛圍,緩解恐懼情緒給孩子帶來的壓力。
三、「怕」從哪兒來
恐懼在寶寶出生後5個月時就產生了,那麼恐懼情緒是從哪裡來的呢?目前研究者取得了較為一致的看法,認為恐懼情緒的產生取決於與生俱來的先天素質、個體的心理特點和後天的社會生活經驗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寶寶的恐懼情緒都不是單一因素的影響,而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習得共同作用的結果。
1.遺傳因素
有恐懼心理的兒童往往可以將原因追溯到父母尤其是母親身上。有研究者做過一系列調查,結果發現,一般是母親怕什麼,孩子也就怕什麼,這幾乎是一個普遍現象;據國外科學家的研究,有近四成的害羞者是由於受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甚至有的學者認為孕期中母親身體與心理的壓力造成了一些兒童的膽小和害羞。
2.生理因素
此階段,兒童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其對社會和周遭世界的認知也不成熟和不全面,因此,對新奇的事物或刺激很容易產生恐懼感。也正由於不能認識周圍環境的基本真實情況,
還經常將想像與現實混淆,尤其會認為故事或動畫片中的恐怖形象,也會在生活中出現,繼而產生害怕的心理。
3.泛靈心理
所謂泛靈心理,就是指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東西的一種心理傾向。最為典型的事例就數「小板凳事件」。當寶寶不小心撞到板凳了,大人總是這麼哄寶寶:「都是板凳不好,把寶寶弄疼了,媽媽打板凳。」這樣的泛靈心理是正常的,與此同時,負面表現也會伴隨出現,比如寶寶表現為怕黑,就是因為他認為黑暗中有可怕的生命存在。
4.成人的嚇唬
一些家長為了自己教育孩子的簡單方便而行之有效,常用嚇唬的方法來對付孩子,使其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殊不知,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膽小、懼怕的心理。比如,寶寶犯了錯誤,有些家長就會用他害怕或容易令人害怕的形象進行嚇唬:「你再不聽話,我去找大灰狼把你抓走」「你要是再哭,就把你關到小黑屋」……寶寶聽到這些恐嚇的言語會處於緊張的狀態,經常這樣就會逐漸產生恐懼心理。
5.不適的生活經驗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的恐懼與其經驗有密切的相關。比如,有的寶寶怕洗澡,那是因為他曾有過洗澡痛苦的經歷。例如,寶寶某個階段前不怕打針,但偶然一次由於連續幾天高燒不退,打針時不舒服有點掙扎,結果被幾個護士摁住手腳和頭,在頭部打吊針,結果寶寶
哭得聲嘶力竭……從此以後,寶寶就很容易害怕打針,甚至一見到穿大白褂的人就哭。
6.家庭影響
研究還表明,孩子害怕的對象往往與他親近的人害怕的對象密切相關,一般而言,與父母的性格、氣質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比如,父母內向的孩子也會較一般孩子有更多的恐懼心理;父母生活中膽小怕事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
總之,兒童的害怕心理,有一個複雜的發展過程,它的產生依賴於各種因素,如刺激的類型、環境的熟悉性、兒童身心發展的程度等等。只有了解兒童產生害怕的各種原因,才能使我們預知兒童到什麼年齡、在什麼時候、哪種情境可能會出現哪些害怕心理,從而有效地預防和克服。
首先先表明我的觀點吧:沒有天生膽小的孩子,家長需要反思下自己的一些處理方式。
經常有家長跟我抱怨孩子膽小,希望能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膽子大起來。更有意思的是,在形容孩子膽小的時候,總是喜歡再加一個形容詞「內向」。
在孩子膽小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先分清一些概念性的問題。
內向和膽小不一樣
膽小,也可稱為膽怯,形容某人非常害怕,有時也形容畏畏縮縮,不敢向前的一種心理活動。
而內向,也可稱為內傾人格,更善於自我剖析、做事謹慎、深思熟慮、疑慮困惑、交往面偏窄。
當孩子對於眼前這件事表現出猶豫或拒絕參與的時候,有可能是真的膽小、畏縮,也有可能是內向型孩子特有的行為方式,他們在確認自己的內心感受,或者在考慮這件事會有哪些危險,能不能參加。
所以,父母先不急於判斷,而是該在生活中更加了解、熟悉自己的孩子。
重要的是,不能對不同性格類型的孩子做優劣的評判。我們能做的,就是接納。
你的孩子可能只是需要預熱的過程
有些孩子並非膽小怯懦,他們只是相比之下,慢熱一些。他們需要一個預熱的過程,一個接受的時間,之後才變得有熱情進入狀態。
所以說,當你以為孩子是因為膽小不敢參與或猶豫不決的時候,不妨停止強迫、催促和激將,自己首先慢下來有點耐心去觀察孩子、感受孩子,給他多一些的時間去熟悉周邊環境和即將要挑戰的事情。
給孩子預熱的時間,當他確定好我可以嘗試的時候,自然會願意去做。
有的父母喜歡激將,希望「鼓舞」「刺激」孩子。絕大多數情況下,若父母只一味用語言去刺激孩子,反而是在分散孩子對於周圍環境的觀察和適應時間,對於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也是一種打擊。不但不利於孩子向前邁出一步,反而有可能物極必反。
面對真的膽小的孩子,要從自己的教育方式上,而不是孩子身上去找問題
膽小大致分兩種:
一種膽小屬於本能反應:所有人面對未知危險、「強大」對手時都會表現出膽怯、恐懼、退縮、無所適從。
另一種膽小屬於相對固定的行為方式,通常是在孩子先天氣質的基礎上,再加上後天成長中不恰當的教養方式,而逐漸形成的。
如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嬰兒生來懼怕兩樣東西:一是怪而大的聲音,二是身體失去支持和跌倒,其它的懼怕心理都是後來養成的。
以下情況很容易養出真正膽小的小孩:
? 父母過於嚴苛
家庭教育過於嚴厲,讓孩子不敢勇於表達自己;與外界接觸太少,到不熟悉的地方會缺乏安全感;當孩子膽小時過度斥責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等等。
? 平時限制過多
如:到公園時玩,不讓孩子去爬山恐怕摔下來,不讓孩子去湖邊玩怕掉下去等等。造成孩子不敢從嘗試與實踐中獲得知識,取得經驗,這也造成膽小怯懦。
? 喜歡嚇唬孩子
如:孩子不聽話,如哭鬧或不好好吃飯、睡覺時,有些老人就會嚇唬他「你再哭我把你扔在外面讓老虎吃了你」;有的孩子想玩泥,老人覺得清理起來很麻煩又不衛生,說「泥里有蟲子咬你的手」……
這些恐嚇容易破壞孩子的安全感,讓孩子對周圍環境失去信任,而愈發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膽小,可以這樣調整
? 對於孩子不要過多苛求,並給予更多的鼓勵
不曾犯錯的小孩不可能長大。若父母無法容忍孩子的錯誤,經常嚴厲指責,孩子很容易自我懷疑,以及害怕犯錯。為了不犯錯,他們會儘可能做得越少越好,說得越少越好,於是顯得越來越怯懦,不敢自在表達自己。
?給孩子創造更多的外出機會,接觸更多的人和新鮮事物
很多膽小的孩子都是由老人帶大,或者父母工作太忙,無法陪伴孩子見世面。
孩子知道的多了,見到的多了,自然就會更容易適應新環境、新事物。
? 孩子表現出膽怯之時,接納孩子的情緒
不逼迫,只是陪伴,陪孩子一起上前嘗試,或者陪孩子一起耐心等待。
? 爸爸多參與
爸爸帶著孩子玩耍的內容一般也更加能鍛煉孩子的膽量。爸爸參與的少,容易造成孩子膽小、怯懦的個性。
建議爸爸也要積極地參與到育兒生活中來,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帶孩子做一些「男性」優勢的遊戲,尤其是對男孩子,爸爸的教養不可或缺。
孩子膽子小一般是有下面三點原因:
1.孩子的生活圈子過於小
有些孩子平素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特別是由爺爺奶奶照看的孩子,很少出去玩,接觸外人也少,依賴性較強,不能獨立地適應環境。這樣的孩子一見生人就躲藏,生人一抱他就哭鬧,如果送幼兒園,碰上新環境、新老師更是膽小
2.家長喜歡嚇唬孩子
有些孩子在家裡不聽家長的話,如哭鬧或不好好吃飯時,家長就用孩子害怕的語言來嚇唬他,說「你再哭我把你扔在外面讓老虎吃了你」;還有的孩子不睡覺,大人藏在門後學老貓叫;有的孩子想玩泥,家長怕孩子弄髒衣服,說「泥里有蟲子咬你的手」,用這些恐嚇孩子,從而使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而形成膽小怯懦。
3.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限制過多
如到公園時去玩耍,不讓孩子去爬山恐怕摔下來,不讓孩子去湖邊玩怕掉下去等等。造成孩子不敢從嘗試與實踐中獲得知識,取得經驗,這也造成膽小怯懦。
幫助孩子克服膽小的方法
1、創造一個溫馨祥和的家庭氣氛,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並讓孩子有充分發揮的餘地。
2、端正父母教育態度,從思想上認識對孩子的溺愛、嬌寵,只會造成孩子怯懦、任性的性格。父母要樹立起糾正孩子怯懦性格的信心,要認識到只有教育得當,才能使年幼的孩子得到健康發展。
3、平時,處處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堅強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她)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一味包辦,而要讓他(她)自己想法解決。當然,開始時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導,使孩子慢慢學會自己處理各種事,而不能一下子就不問不管使孩子手足無措,更加膽小。
4、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孩子敞開胸懷,開拓眼界,還要教給孩子適當的技能,如唱歌、繪畫、手工等,使孩子堅信自己並不笨,從而增加自信心,敢於參加小夥伴的活動。
5、鼓勵孩子與人接觸交往。可以多帶孩子到各種集體場合,別人表示的對孩子的友好尊重,能使他感到快樂,孩子也會注意與人交往。最主要的是要孩子和同齡夥伴多接觸,有意識地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家中來,讓他做小主人。平時注意幫助孩子結交新朋友。膽小不是病,但對孩子的全面發展有不利影響。只要端正教育態度,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一定能糾正孩子的膽小,並培養出性格健全的孩子來。
孩子膽小,父母需要注意的事項
1、孩子在接觸和適應新的環境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前期的陪伴,在孩子漸漸熟悉的基礎上,家長有意識的讓孩子表現自己。比如孩子升級進入新的班級後,媽媽可以陪孩子在教室里玩一會兒再離開,使孩子對新的環境有一個逐漸熟悉的過程。
2、設置「最近發展目標」的任務給予挑戰,激發孩子潛在的能力。例如孩子目前不願意和陌生人打招呼,媽媽可以引導孩子在家長和陌生人說話時拉著孩子的手將孩子引導到陌生人的面前來。
3、多帶孩子到你有孩子的朋友家裡,或邀請你的朋友一起帶孩子出去玩,讓孩子學會和小朋友交往。如果時間不允許,你們可以幾個家庭輪流由一個家長帶著兩個或三個孩子出去玩,這樣既可以鍛煉孩子的交往能力,又可以為家長省下時間。家長間還可以交流教育孩子的經驗。
4、平時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堅強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鼓勵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一味包辦,而要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要注意的是:一開始父母要給予必要的指導,讓孩子慢慢學會自己處理各種事情,而不能一下子就不問不管使孩子手足無措,更加膽小。
膽小、羞怯的寶寶,在家庭這個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往往能大膽的表現自己,就像很多父母所說,寶寶在家裡很大方、敢說敢鬧,而一出門就變成另一個人,要在家庭中給寶寶充分表現的機會,此外,讓寶寶多與小朋友交往、給寶寶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積極評價寶寶,建立寶寶的自信心。幫膽小寶寶練膽量的4個妙招:見了生人就會哭的解決辦法:先不要把陌生人介紹給孩子,而是把孩子介紹給陌生人。同時要抱著寶寶,通常寶寶在媽媽的懷裡,相識的過程才會愉快和平靜。還可向寶寶解釋,來人是媽媽最好的朋友,他的小朋友以後可以跟你一起玩,使寶寶自然地、充滿信心地面對陌生人與事,不會發展成不可抑制地恐慌。見水就想逃出的解決辦法:首先,不要強迫寶寶做他不喜歡做的事,不要強制他洗澡。如果他怕水,就不妨從小環境開始,譬如寶寶拒絕去浴池,就換在卧室里洗。可以在水盆里放個玩具,讓寶寶蹲在外面玩,過一段時間,以遊戲的方式把孩子放進水裡。游泳時要選擇舒適的地方,如露天游泳池,那裡的水經過一天的陽光照射,就像溫水一樣,寶寶會感到舒服而不再怕下水。害怕在黑屋子裡睡覺的解決辦法:遇到這種情況,不要訓斥寶寶,也不要叫他膽小鬼,這會導致寶寶自我封閉,糾纏在恐懼和不安中。媽媽要告訴寶寶:「爸爸媽媽都在隔壁,沒有什麼好怕的。」通常寶寶能夠得到大人的支持,就會平靜下來,把注意力集中在睡眠上。如果孩子還是不能安靜下來,那就最好給孩子裝個方便開關的小燈,囑咐他在快要睡著前自己關燈。或者給他一個玩具小手電筒,這樣在黑暗中,他也會感到自信。遇見小動物驚恐不已: 對於一個毛茸茸的小動物,在寶寶還沒有做好準備之前肯定會感到驚恐,會大聲呼叫媽媽保護自己。這時媽媽要主動給孩子介紹這個新朋友,不要故意避開,不然類似事件還會發生。不妨對寶寶說:「這是毛毛狗,你看它的毛很柔軟,樣子是不是很可愛,來,摸一下,它很乖,不會咬人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祝寶寶健康成長。
我兒子從小對聲音很敏感,本文分享我作為爸爸是如何和他一起渡過的。
打雷篇
兩歲多時,每次打雷,他都會嚇哭,這時他需要家長的擁抱,我告訴孩子,這感覺很正常。
三歲時,遇上打雷,我會放約翰·施特勞斯的交響樂給他聽,同時讓他一邊聽音樂,一邊堆托馬斯路軌。沉迷快樂的他,在交響樂中,無視了雷聲。
四歲時,我會有趣的告訴他,是雷公通知大家快收衣服,他擔心大家聽不清,所以嗓門很大。雷公是個好人,很喜歡幫助人。孩子雖然還是害怕,但在捂著耳朵後多了一份笑容。
五歲時,開始告訴他這是雲和雲之間摩擦,使空氣受熱而發出的響聲。那時我用了拍沙發去模擬,逐漸他對打雷有了一份理性的認識。
逐漸地,孩子對於打雷的聲音越來越接受了。
八歲的某一天晚上,天空不時出現約隱約現的閃電,並沒有雷聲,猶如遠處有人用相機閃光燈在拍攝一般。
孩子躺在床上和我說:「爸爸我覺得閃電有點可怕,感覺不舒服,心裡害怕,你可以陪我嗎?」
我說:「可以的,你剛才用了『可怕』,『不舒服』和『害怕』都是感受性的詞語,爸爸聽了很開心,這份感覺很正常。」
然後我在床邊陪著他,大概過了五分鐘。
孩子說:「爸爸我現在感覺輕鬆,心情開心了,舒服多了。」
我說:「你剛才又用了三個感受詞,你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十分好,晚安。」
游泳篇
孩子從四歲開始就開始參加幼兒園的游泳班,開始學習的前兩個星期,每次出門他都要把書包里的泳褲扔掉,不扔就嚎啕大哭。經過了解,他很害怕嗆水的感受。
我蹲下對孩子說:「我明白寶寶學游泳很努力,的確嗆水很不好受,爸爸小時候也試過,鼻子酸酸的,眼睛也覺得花花的,後來爸爸堅持了,很快就學會了。小烏龜小時候也是一樣的,它也喝了不少水,後來它也不斷練習,很快也學會了。」
孩子聽完,拿起泳褲,含著淚水,繼續上學。幾天後就初步學會游泳了。
上小學後,因為只能偶然游泳,逐漸對水的感覺生疏了。七歲時,暑假的某一天,我帶孩子去游泳,到了深水區,他不敢自己游。
我說:「我明白兒子有段時間沒游泳了,暫時有點不適應,這份感覺很正常,爸爸扶著你先」。
然後我抱著他慢慢地在游泳池內走了一兩分鐘,走著走著,離游泳池邊大概三米的地方對他說:「可以試下游到岸邊嗎?爸爸跟著你,請放心。」
孩子點頭,然後手划了兩三下就到達池邊了。給予鼓勵後,很快孩子重拾信心,歡快地游泳了。
燈光篇
在孩子四歲左右,家裡陽台天花上的燈估計衰老,不斷頻閃,孩子很害怕。
我和孩子溝通:「爸爸明白你看到燈閃,感覺不舒服,有點擔心,這份感覺很正常。」
孩子默默地看著我,眼睛裡泛著淚光,然後我繼續說:「你覺得這個燈會打你嗎?」
孩子搖搖頭。
我問:「會咬你嗎?」
孩子又搖頭。
我又說:「會罵你嗎?」
孩子說:「不會。」
我說:「其實是燈管衰老了,爸爸要更換它,要麼爸爸拖著你,一起出去,看看要買多大的燈條,好嗎?」
孩子接受了,我拉著他出去,指著發黑的光管開始說簡單物理原理,這時孩子感性上的害怕轉化為理性的知識學習,釋然了。
KTV篇
孩子在六歲時,某天晚上朋友說一起去卡拉OK,我和孩子來到KTV門口,孩子打死不肯進入,哭著鼻子,摟著我,表現得很害怕。我蹲下,表達感受,明白他現在有點擔心,然後列舉兒子過去兩個勇敢案例,一個是爬山見到黑乎乎的山洞也願意進入,另一個是在另一座山的洞內湖裡划船,不單自己下船,後來還把自己的感受向一位不敢下船的哥哥分享,很勇敢,很主動。我告訴孩子,爸爸願意聽。孩子終於開口,原來之前看電視,看到KTV著火了,他很擔心。我表達了對孩子擔心的理解,這份感受很正常,同時讓孩子知道這是小概率事件,孩子放下擔心,一起進入KTV了。
登山篇
本年暑假,我帶孩子來到南嶽衡山,凌晨三點半起床,從半山開始登山,夜空繁星爍爍,皎潔的彎形月亮分外奪目。我開著手機手電筒,與孩子一邊聊天,一邊登山。不知不覺走了接近兩個小時,我們走上了一條不尋常的小路。在小路上估計走了十五分鐘,發現沿途沒有任何一位遊客,路的右邊是懸崖,左邊是高聳的岩石,環境顯得格外寧靜。路上的野草比之前多,部分野草到我膝蓋。那時是凌晨五點半,天逐漸有點亮,但還需要開手電筒。
孩子問:「爸爸,我們走錯路了嗎?」
我說:「剛才路牌是指向這條路的,應該是正確的。」
孩子問:「這條路能到皇帝岩嗎?我們能趕得上看日出嗎?」
我的內心也有一點恐懼,想到一句話,直面內心的恐懼。然後對孩子說:「我相信可以的,今天爸爸和孩子一起走的這段山路,爸爸覺得很開心,無論是否看到日出都是很難忘的經歷,你覺得是嗎?」
孩子說:「是的!」
我說:「我感受到這裡的地磚比剛才的地磚平滑了,沒那麼崎嶇了,走起來更舒服,你有什麼新的發現?」
孩子說:「這裡的青草的味道更多了。」
我說是的,然後留意著自己的呼吸,繼續前行。我們沿著小路繼續走了大概十分鐘,終於來到目的地,十分鐘後也迎來了日出。
在這個過程里,當我們用五感去覺察時,當我們留意自己的呼吸時,我們的注意力轉移了,更專註於當下,而恐懼往往是擔心未來要發生的事情。
當晚,我和孩子表達爸爸早上的恐懼感受時,孩子說他當時也有害怕,但他覺得那個時候不適合表達,所以他就和爸爸一起努力行走。
孩子觸覺敏感,推薦做一些感統訓練,比如觸覺球按摩,會有很好的效果。不過這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大會有所改善的。
不用看雞湯,大了就好了,以後你會擔心孩子膽子太大,容易出事。
在回答問題之前,希望題主去了解一些基礎的感覺統合知識,特別是有關觸覺和安全感發育這一塊的內容。
怕生,簡單說,就是安全感低,而安全感最初是從觸覺神經發育建立的。被父母抱著的時候孩子會感覺到安心,這就是觸覺的神奇作用。我們都知道產科醫生和月子中心都會給孩子做撫觸,目的就是儘快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卵子在受精發育後,分為三層,內層發育成臟腑,中層發育成骨骼,外層發育成大腦和皮膚。所以皮膚觸覺神經和大腦是相連的,觸覺神經通過對大腦的影響,幫助孩子認識到外界的溫度,壓力,環境,感覺等等。
孩子在接觸外界環境的時候,內心會有兩種本能,一個是安全感本能,一個是好奇心本能。好奇心每個人都有,而安全感差別卻很大。安全感高,孩子就特別願意展露好奇心,會主動去觀察、接觸陌生的環境和人,對群體的適應力很強。而安全感低,孩子就會壓抑好奇心,喜歡呆在熟悉的環境里,不喜歡接觸陌生環境和人,對照顧者有高度的依賴需求,情緒控制能力差,膽小,容易焦慮,防衛心理重。
觸覺發育失調,有一個很簡單的表徵,就是吃手。吃手是孩子的一種本能的通過口部對自己進行的撫觸鍛煉,本身是有益處的。觸覺神經發育不好,就會一直吃手,等發育好了,自然就不吃了。
而根據題主的簡單描述,我猜到,孩子的大運動協調能力應該也偏弱,而這是孩子最初自信心的源泉。人通過掌握自己的身體來獲得自信。
孩子如果自信力不足,就會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長大後會面對事情猶豫不決,容易懷疑自己,害怕自我表現,不願意正確地面對失誤等等。
孩子和孩子之間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天生觸覺神經發育好,安全感就高,而有的孩子發育慢,就需要每天做撫觸來促進發育。有的孩子天生運動能力強,比較自信,而有的孩子從爬行開始就動作慢,需要父母多花時間去引導。
對於孩子是否存在感覺感官統合的失調,題主可以去醫院做檢測,基本兒科醫院都有。最佳調整期在五歲以前,五歲前沒有調整好,十二歲之前還可以彌補,但是花費的功夫會很大。超過十二歲即無法再彌補。首先,你得弄清楚他為什麼會怕這個東西,看能不能從根源上消除這種恐懼的來源。(有個心理學家曾做了一個實驗,給一個小孩兒一隻兔子,剛開始這個寶寶是不怕兔子的,但是後來的幾次實驗,只要兔子一出現,心理學家就會播放一個非常可怕的聲音,漸漸的,這個寶寶便害怕兔子了,甚至連有毛的東西都害怕。)
其次,你可以嘗試採取一些措施去消除孩子的這種恐懼。如:你的孩子害怕打雷。你可以先帶著孩子看一些與雷雨相關的動畫片、故事、視頻等(非實物),給孩子講解這個東西究竟是怎樣的,其實並不可怕,(如果孩子連這個都怕,你可以從製造一些響聲開始,循序漸進的來),甚至可以編一些有趣的故事來讓孩子消除對其的恐懼心(如打雷是天寶寶在哭泣,豆大的眼淚落下來,就變成了雨水),當孩子不再害怕的時候,在成人的陪伴下,可以讓孩子去面對真正的雷雨天氣了,在一中比較輕鬆的氛圍內讓孩子漸漸擺脫恐懼。
具體的樓主可以百度一下 系統脫敏法。
當然,對孩子多多鼓勵也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活中也不要用諸如「你再哭大灰狼就來抓你了」之類的話來恐嚇寶寶
多帶孩子出去逛逛,孩子應該有些天生膽小,多去見見人,應該就會慢慢改變的
慢慢鍛煉,通過遊戲或親子課程什麼的。不過,有點小孩可能天生膽小。
推薦閱讀:
※如何解決兩個孩子爭搶玩具的問題?
※幼教專業海歸碩士開幼兒園?
※近四歲的小孩如何讓她自主吃飯及寫字?
※國外幼教現狀如何?
※怎樣辨別一般問題幼兒和特殊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