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手機是如何在海外規避掉專利或者各種知識產權問題的? 小米為什麼不行?差別是?

小米目前已知各種專利問題,在北美等發達國家舉步維艱,一加卻在北美炒的飛起,話題性持續很好。相比起來小米只能賣配件,這是為何?


不是搞手機的,但參與過LED專利池協議,也和印度律師打過交道,談點個人的看法。

專利,初看是個技術問題,再看是個法律問題,最終是一個商業問題。海外知識產權訴訟將會是中國企業的日常,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大量的法學院學生,將來的歸宿都不在律所,而是在這些科技企業。

對於題干問題,一方面可以用高通的專利反授權來解釋;另一方面我看已經有很多人想到了,是因為出貨量還小。所謂要把羊養肥了再殺,這話說對了一半。我認為更好的比喻是剪羊毛而不是宰羊。宰羊只能吃一次,羊毛可以一直剪。所以讓羊繼續活著、活好,其實更符合權利人雙方的利益。

如果產品銷售規模不大,專利持有人的律師確實懶得管。然而從去年開始,全球出貨量前十名的手機廠商里中國突然佔了六席,像一加這種在國外迅速打開局面的企業,要是被盯上是很自然的。像小米去年就被愛立信在印度告了,說侵犯了和3G有關的8項專利,訴到德里高等法院。

愛立信這個公司很有意思,說是科技公司,不如說已經是半個律師事務所,訴訟是其主營業務之一。愛立信的知識產權部門現在已經是愛立信的核心盈利部門,官司打遍全世界,三分之二凈利潤都來自於手機廠商的授權費,堪稱其最賺錢的業務。以前老說那些無實體業務,專靠買專利、告專利賺錢的,叫patent Troll。愛立信有向patent Troll靠攏的趨勢,當然,區別是它還是有研發部門的。

現在專利訴訟已經成為手機行業市場競爭的一個日常手段,手機製造涉及幾萬項專利技術,只要市場稍微一熱,專利訴訟必定爆發。一年365天,恨不能天天在打官司,今天我告你,明天你告我,兩邊律師都熟的跟同事一樣。高科技領域尤其是重災區,今年上半年美國90%的專利官司都是patent Troll發起的:

(NPE "non-practising entity" 其實就是專利流氓的委婉寫法)

打專利戰怎樣獲得最大利益都是有策略的。這種訴訟戰已經是全球布局,不以一城一地為得失。外國的廠商知道中國的法院必須聽從指示,必須服務於中國的產業政策,就算勝訴金額也小的可憐,還不一定能執行,所以現在很少能看到他們選擇在中國起訴。

所以最近十年海外專利訴訟劇增,是件特別必然的事情。國外對中國企業"Dawn Raid" 的執法模式已經非常熟練。Raid的人一般是法院指定的幾個專家,加上幾名對家派來的律師、和法警組成。有時沒有事先通告突然襲擊,衝進來之後先一頓咔咔猛拍,再搶走一些樣品作為證據,在場的專家寫一個Expert Opinion作為法庭證據使用,氣勢上很嚇人。

但因為這類官司因為技術複雜,專家舉證程序實在冗長,所以對於中國企業來說,略有點紙老虎。聘來當地最頂級的訴訟律師,在訴訟程序上找一些卡bug的打法,用時間換空間,也不是不可能。就小米那個案子為例,雖然被愛立信在印度搞了一下,但律師充分利用了訴訟程序,很快就讓印度法院授予了臨時銷售許可,只要每台設備預繳100印度盧比於法院提存,就可以繼續在印度銷售。

100盧比才幾個錢? 9塊多人民幣而已,和手機貼個膜也差不多。就算最後敗訴,之前的銷售早就回籠了。以現在知識產權訴訟的技術複雜程度,蘋果在中國的的確權訴訟都拖將近兩年,按照印度法院那個蝸牛審理速度,等到這個案子判下來幾年都過去了,人家產品都更新好幾代了,早就賺的盆滿缽滿。

過去中國那些100多美元低端安卓機利潤率極低,就是交百分之一的專利費,利潤就快沒了。但現在國產手機在價值鏈上早已今非昔比,像一加這樣的公司,如果運營利潤率能超過5%,就算支付專利費,也完全可以承受。

現在關稅壁壘和一般性非關稅壁壘已經大大削弱,全球貿易壁壘的80%都是技術貿易壁壘。中國以前經驗不足,10幾年前DVD行業整體被巨額專利費整一次,國產 DVD機的出口基本被廢了,廣東這邊倒了一批代工廠。在這一仗之後,中國政府就意識到了專利權訴訟是可以拿來當槍用的。現在,中國智能手機算是我們國家製造業唯一幾個還有亮點的地方,國家絕不可能看著DVD產業那一幕重演。各種刁難外企的產業政策、行政審查手段和國際商貿規則,其實就是在為我國企業爭取bargain的空間,這叫「氣勢上不能輸」。

企業也不是低情商的傻逼。比如愛立信這樣的公司,必然會考慮到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市場,而這幾年是中國4G建設的高峰期。不會和中國政府撕破臉,所以通常這種海外訴訟官司往往不會打到見血致命的程度,大部分最後都會調解結束。

應對專利權訴訟,最常見的就是通過合作或者併購方式取得一些專利庫,比如谷歌收購 MOTO 也是為了躲避專利陷阱,HTC跑到美國買了好幾個公司,一個公司就等於兩三百個專利,自己彈藥足了,對撕也更帶勁。反正現在國內資本市場錢多,歐洲那些企業去買幾個儲備著將來當王炸,專利數量自然就上來了。

中國企業也可以在天朝的司法管轄權起訴這些外國公司,中興就和愛立信這樣來過一次。畢竟中國是自己的地盤,還是世界最有潛力的市場。無論是彈藥庫,還是交叉訴訟,實質都是在增加和解的籌碼。 不僅如此,企業間還可以搞聯盟,華為中興這種專利多的企業就搞交叉許可。單個廠商的實力有限就抱團,國內雖然撕的慘,但未必到了國外就不能化敵為友。三星、中興甚至都和愛立信達成全球和解了,其實什麼都是可以坐下來談的。

專利持有人也不是真要幹掉這些廠商,畢竟要一直活著才能長期剪羊毛。只是他們很擅長「打著宰羊的旗號剪羊毛」來營造聲威,造成不得不坐回談判桌的局面。所謂和平解決,就是要你花錢消災。那就花唄,花錢可以買時間,花錢還可以買太平。 錢要大家一起賺,杜月笙老師早就教過了。

像小米這種在通信核心專利儲備上幾乎為零,只有外觀設計專利的企業都敢走出去還大賣,已經很說明問題了,企業家永遠是能把風險變成數字考慮的。個人感覺一加比小米在海外走的更深,去年在海外銷量就佔了全部銷量的60%,其中歐美市場能佔一半,有三四十萬台,是非常罕見的海外表現超過國內的手機。不可能僅僅因為專利權風險就放棄這塊蛋糕。

現在國內手機市場競爭已然白熱化,不出去開分礦,只有死路一條。況且國外競爭真的沒有國內這麼慘烈,出去的現在海外媒體風評都很好,國產手機看來真的是要開始橫掃了。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就算專利權訴訟再多,也阻止不了開疆拓土的發財決心。


先說結論:銷量太小,別人懶得理你

題主問的是:小米目前已知各種專利問題,在發達國家舉步維艱,然後我看一加北美炒的飛起,話題性反正很好。相比起來小米智能賣配件,這是為何?

引用一下公開採訪一加稱銷量接近150萬台 海外銷量超60%_科技

我們來算個數,就以題主假設的北美為例

據一加公開的最新官方數據顯示,自去年4月發布以來,其單款旗艦手機銷量已經接近150萬台,其中海外銷量超過60%。

【一共銷售150萬,那麼海外合計大概就是90萬多一點】

一加創始人劉作虎透露,自去年12月進軍印度市場之後,第一個月在沒有做任何市場推廣活動的情況下銷售量就有近7萬部,而目前一加在印度市場的出貨量,已躍居一加海外出貨量最高的國家,超越了此前海外銷售量最高的美國和德國。不過,劉作虎沒有透露目前印度的具體銷量數。

【一加海外出貨量最高的國家是印度,不是美國】


根據今天一加發布會上所說,一加手機目前在36個國家和地區正式銷售


我們來做個假設,假設一加特別特別牛逼,美國賣了海外銷量的30%(這個數字絕對超過實際,我們往大了做個估算)


海外一共90萬台,30%大概就是27萬。


假設某專利流氓公司手上握有特別特別牛逼的專利,每台如果起訴能收取10美元(這數字也是往大了估算,高通之類的土匪在手機出廠的時候已經收了專利費了),那麼27萬台手機大概能收270萬美元的專利費。

嗯,最多不超過300萬美元。


如果起訴,能威脅什麼?估計也就要求停售,你不給我這300萬我就要求你停售,可是,如果美國銷量一共27萬的話,這還不如鎚子,鬧個一年半年申請停售,專利流氓有這閑工夫幹嗎不換隻肥的豬宰?

忙裡忙外大半年,還得舉證分析請律師,最後就為了搞你這小企業,敲詐你兩三百萬。關鍵是你還不一定鳥我,直接拍拍屁股走人,說起訴就起訴,老子不賣了,反正也賣不了幾台。然後再過幾天下一款手機發布了,重新舉證起訴,還指不定你今年打算在北美賣幾萬台。

你當人家打專利戰都是閑著蛋疼嗎?

北美市場純粹拿來撐門面的,賣多賣少無所謂,有賣就能拿回國內吹牛逼。


正如 @玉簫沙 等人所說,一加一代一共才150萬台銷量,太小太小,如果真的有侵權,打官司的錢還抵不過專利費~不過拋開規模太小這個原因,高通和OPPO兩大後台也給一加增添了很多底氣。

題主所指小米專利問題應該主要是去年年末小米在印度被禁售的事情吧,大家可以先看這麼一個新聞~小米手機在印度恢復銷售 但僅限紅米1S-搜狐數碼
我們可以發現搭載高通處理器的紅米1S很快恢復了銷售,而搭載聯發科的紅米Note卻依然被禁。為什麼這樣呢,我們要看看高通到底在專利上面做了哪些事情~

首先,我們要知道高通在各家手機廠商裡面扮演一個霸道總裁的角色,作為移動系統晶元的龍頭老大,有著業內絕對的話語權。這其中就有一個所謂的「專利反授權」概念,在這個概念下形成了「高通專利保護傘」,也正是這個系統讓中國很多中小手機廠商活了過來,避免了很多專利紛爭。

下面進行名詞解釋

  1. 專利反授權:「我不光要你錢,還要你的專利!」智能手機必須有強大的CPU支持,不過可供廠商選擇的晶元並不多。蘋果、三星和華為的移動晶元都是自用,英特爾的兼容性不好,聯發科又太low,那只有選擇高通咯。與其他晶元廠商不同的是,手機廠商使用高通的移動晶元和相關專利的代價不僅僅是錢,高通還要求這些廠商進行專利反授權,也就是說這些廠商要把自己的一些基礎通信技術專利反授權給高通,只要手機廠商一直使用高通晶元,高通就可以「隨意」使用反授權的專利。中興是國產老牌手機廠商,它的很多通信專利就被反授權給高通了~

  2. 高通專利保護傘:「來來來,我們專利一起用~」只要使用了高通的移動晶元,交了使用費和專利費,甚至反授權了自己的一些專利後,手機廠商可以無償使用其他手機廠商反授權給高通的專利。比如現在的大神、小辣椒、樂視、一加等手機廠商,使用了高通的移動晶元,就可以使用中興的一些通信專利,避免被其他公司以侵犯知識產權告上法庭。

一加一代使用的是高通驍龍801,二代使用的是高通驍龍810,都是高通的移動晶元,除了高通保護傘覆蓋到的專利,剩下的也就是一些小部件的專利和外觀專利啥的了~目前為止,一加在海外並沒有特別大的專利糾紛,之前最麻煩的一次就是因為手機CM操作系統的授權在印度短暫禁售了一陣子。(為神馬阿三這麼喜歡禁售中國手機……)

除了高通的專利保護傘外,一加還有一個強力的後台——OPPO。一加其實是OPPO的全資子公司,之前在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商事登記簿可以查到~OPPO自2004年成立以來,迅速從MP3、MP4生產廠商變身為手機大咖,2014年OPPO年度安卓專利申請量為85件,高居中國企業榜首,可以說OPPO在專利方面是中國手機廠商的楷模,不僅數量多,質量也高,具體可以看新浪創事記專欄——PK知識產權:魅族OPPO到底誰更強?

綜上所述,一加有著高通和OPPO兩大靠山,專利暫時不是神馬大問題~加上精緻的設計理念,強大的性能配置還有不將就的口號,在海內外好評如潮~

最後安利一下今天剛發布的一加二代,指紋解鎖、雙卡雙4G、媲美腎六+的相機、竹子凱夫拉的後蓋,1999/2399的價格,你值得擁有!


P.S.有新聞指出因國家發改委反壟斷要求,高通在中國將放棄「專利反授權」,未來這些在「高通專利保護傘」下的手機公司命運如何還未可知~
高通60億罰單落地 國產手機或掀起內戰

以上觀點若有片面錯誤之處還請諸位指出,歡迎討論~第一次答題獻給一加了~


豬要養肥了再殺。
一加還太瘦了。


養肥了再殺 現在不夠大而已


一加背後有oppo和高通,專利不是牽絆他們的大問題


貼一句虎哥原話。「以前賣藍光碟的時候,也有專利公司找我們,談唄,有時候送幾套藍光碟就搞定了;能掙錢,就不怕流氓」


作為一個iphone黨,對國產智能手機的了解僅限於知道名字,比如華為,比如小米,比如鎚子。然而竟然還有一個我從未聽說過的oneplus,萬萬沒想到的是,我是在印尼旅遊時,從一個在澳洲留學的阿拉伯人那裡聽到的,說起oneplus時我彷彿看到他眼裡充滿讚美嚮往的光,但明明他也是iphone黨啊。So,從此我記住了一個我從未見過的NB國產智能手機品牌:一!加!


一加只是在北美稍微賣一下,然後拿這個點回國來炒作,以給國人一種「一加在國外暢銷」的錯覺和關注點,用以大幅提升國內銷量,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已。
至於專利費,由於國外銷量非常少,交專利費也是很少的成本,不交罰的也不會很多(估計人家也懶得告,不夠油錢),因此這種宣傳成本非常低,而所產生的話題效果和帶來的對國內銷量的提升效果非常高。
舉個簡單例子,國內影星蹭紅毯聽說過吧?或者某些歌星自掏腰包去一些什麼金色大廳唱一首。在國外真的很紅真的有人關注嗎?沒有,但是回國可以吹好幾年的。

額,不過表明下態度,個人感覺在國內手機廠商裡面,撇開宣傳,認認真真把產品做好的,一加算一個。


寫個回答,主要說明幾點。

一、 一加和專利巨頭接洽一直在進行,說別人懶得理你的就算了,去年登上《時代周刊》,拿到Crunchies Awards 最佳創業公司提名, 能不被盯上么?

二、專利問題並非一刀切,用戶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思維就是覺得任何國產品牌在海外惹上了專利問題一定會被搞死搞殘,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從接觸到協商或者最差上法院,這期間的溝通需要進行很長一段時間,雙方都在做博弈。

三、小米因為專利問題在歐美舉步維艱? 這點要等小米真正走出去再說,事實上我們看到小米現在還沒有走出去,但是已經做好了準備:屯專利、招huge入伙,這些都是為走入海外市場做準備的徵兆。 能不能像一加一樣獲得海外媒體的廣泛好評我們拭目以待。

四、作為手機行業後起之秀的小米一加,在自身專利缺失的狀況下只能硬著頭皮往上沖,如果因為專利問題就止步不前,便是因噎廢食。 贊同李建業的說法,

其實不是專利的問題,小米這麼說,搞得好像自己是受害者,在發達國家被欺壓一樣。其實是自己的營銷不給力,像HTC 在國外市場的口碑還是很好,忠實粉絲也不少。
在國內,自己的語言文化市場,可以通過口碑營銷,讓D絲口口相傳,但在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這招就不好用。

所有關於「小米因為專利問題舉步維艱」的結論,請等小米真正走出去之後再說。


其實不是專利的問題,小米這麼說,搞得好像自己是受害者,在發達國家被欺壓一樣。其實是自己的營銷不給力,像HTC 在國外市場的口碑還是很好,忠實粉絲也不少。
在國內,自己的語言文化市場,可以通過口碑營銷,讓D絲口口相傳,但在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這招就不好用。
MI? what『s the hell?
另外還有一個就是定位的問題,小米即使出了note女神版,還是屬於D絲機,和老牌列強n年來猛砸廣告樹立的高大上形象相去甚遠。
另外,國內賣這麼好,很不錯啦,不可能國內國外都賣的好,集中精力好好想著對付其他準備打價格戰的對手把。
小米百貨公司。


高通有專利反向授權。


即反向使用專利權實施許可。本來授予專利權是國家專利局授予申請人的專有的權利,申請人獲得專利權後有權利許可他人實施,雙方簽訂實施許可合同,申請人有權要求被許可方支付一定的合理的許可費用,這就相當於申請人將專利權反授予給被許可人去實施。因此高通規定,手機廠商使用高通的晶元,就得把他們自己擁有的專利許可給高通用,高通的晶元賣給其他家手機生產商,也就不用再向原手機廠商買專利了,是謂專利反向授權。


因為他用的是高通處理器所以專利問題少,而小米的mtk處理器容易有糾紛,據說cdma網制的專利在高通。


第一是專利費,第二是專利費,第三是專利費。


.


體量太小,專利大佬才不會跟一個手機小廠去計較。


打官司也是要花錢的,如果體量小到賠償小於律師費。得不償失,資本家是要賺錢的而不是捍衛知識產權促進科技發展改變人類社會那些假大空。


手機像電視和洗衣機一樣,專利布局已經完成了,主要專利分在幾家手裡。後來者很難不交錢就進入,或者買專利也可以,這是市場規則,誰進入都得這樣。


感謝大家分享!


有專利糾紛的都是用mtk的小米機子


推薦閱讀:

青蒿素專利被搶注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
Google 當初為什麼沒申請下拉通知欄的專利?
Nike既然是氣墊的專利持有者。那為什麼中國國產的鞋裡很多都有氣墊。難道在中國耐克沒有專利?
日本專利法里是否有「強制許可」,他們在「強制許可」方面有哪些規定呢?
公司在創業起步階段是產品更重要還是專利更重要?

TAG:法律 | 小米科技 | 專利 | 小米手機 | 一加科技One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