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李嘉誠語「當大街上遍地都是鮮血的時候,就是你最好的投資時機」?
謝謝你的邀請, 我個人的看法是網上有很不少「李嘉誠說」 , 「 李嘉誠教」 , 「李嘉誠論」 多為杜撰。 如翻看長和系的年報, 李先生應約在92 年後才開始系統性研究內地的經濟大環境和機會。 謝謝
抄底
李嘉誠的投資邏輯李嘉誠的投資邏輯
自2013年以來,李嘉誠頻繁拋售內地物業,出售百佳超市、香港電燈的傳聞甚囂塵上之際,大舉收購歐洲的物業和基建項目,投資「人造雞蛋」和「納米LED燈泡」,近來又打算收購飛機隊。這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投資背後,李嘉誠青睞什麼類型的生意,又慣於採用何種投資手法?
在我看來,李嘉誠的投資行為雖然繁複,卻並不難以理解,大體遵循以下三條邏輯。
首先,李嘉誠遵循價值投資策略,傾向於收購「微笑曲線」兩端附加值高的業務。比如價值鏈上游的能源業務(赫斯基能源公司2013年平均每天出產31.2萬桶石油)、下游的零售(包括香港在內的25個市場擁有屈臣氏、百佳超市超過10500間零售門店)和港口業務,覆蓋大宗商品和大眾消費品的經銷買賣,有助於掌控生意管道的「入口」和「出口」。
事實上,「管道」和「埠」思維是李嘉誠遵循的重要投資理念,對電信牌照和港口泊位的投資便是例證,2014年和記黃埔以2.25億英鎊投得英國4G牌照,截止2013年和記黃埔在全球重要港口布局278個輪船泊位,形成海運網路。而專註於TMT領域的維港投資所投資孵化的Facebook、Skype、Spotify、siri、Waze、Summly等產品均帶有互聯網入口特質。
其次,李嘉誠青睞那些對組織能力依賴度較低的業務,如房地產開發、物業出租、污水處理等基建項目,這類生意受「人的因素」影響較小,易於形成持續、穩定的收益。
房地產屬於資本密集型行業,生產流程相對簡單,僅涉及投標、競拍、設計、開發、銷售等環節,對組織管理能力的要求較低,更注重市場意識和資本運作,長江實業這種大型財團具有天然的競爭優勢——香港每12個私人住宅單位中,就有一個由長實實業開發。
基建項目的特點是工業化、標準化、風險低、收益穩定,精細管理要求低。李嘉誠以旗下長江基建為運作平台,在中國大陸、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英國、荷蘭等國家開展大規模基建。
最後,以地皮儲備的形式投資並囤積土地,並不急於開發房地產項目,等待土地升值後開發銷售,或者直接出售土地獲取升值差價,這也是香港富豪熱衷的「landbank模式」。
李嘉誠在香港早期著名的地產項目「黃埔花園」就是拆除黃埔船塢之後開發。長江基建近年來在澳大利亞、紐西蘭大規模收購葡萄園,也不排除儲備土地、待價而沽的可能性。
以上是李嘉誠大致的投資邏輯,藉助於以下三大投資手法,構建起無與倫比的商業帝國。
1、 反周期操作——在市場恐慌時買入,在市場繁榮時買出,在風暴眼中傲然獨立。
李嘉誠發家正在於此。1970年代,當英資公司從香港大規模撤離導致股價蕭條,李嘉誠以極其低廉的價格收購香港電燈、青洲英泥、和記黃埔等英資企業。1989年之後,外資從中國大陸紛紛撤離,李嘉誠反其道而行之,積極到大陸開發房地產,日後獲得超值的土地收益。
1986年,中東石油危機的影響還未消散,全球油價暴跌,石油股低迷不振,李嘉誠入股虧損的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並大舉收購石油資產,在日後油價大漲中成為受益者。
2、投資組合理念——多元化業務互為依託,著眼長遠,不為某一業務暫時虧損所動。
李嘉誠以長江實業為股權投資和項目管理平台,和記黃埔則是最主要的多元化經營平台,在全球52個國家進行地產、酒店、零售、基建、能源、電訊、港口等六大核心業務。
多元化的業務組合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不必因為暫時的虧損而出售項目,相反有資本實力孵化有升值潛力的業務。1993年,李嘉誠投資84億港幣收購英國2G移動網路「orange」,持續投資擴展到荷蘭、比利時、瑞士、愛爾蘭、香港、澳大利亞、以色列市場,於1999年互聯網熱潮之際以1180億港元出手,升值12倍之多。隨後,李嘉誠進入下一代3G移動網路投資領域。
3、 高現金流、低負債率不僅有助於安全渡過經濟危機,更提供了反周期操作的資金。
現金流是維繫企業運轉的命脈,健康的現金流應控制在合理負債範圍之內,避免過度擴張承受高負債和高風險,以應對經濟周期和行業周期的考驗。李嘉誠嚴格控制旗下企業的負債率,保證現金流的充裕,因此得以安全渡過1997、2008金融危機,並從中斬獲抄底機會。
從和記黃埔2013年財報可以看出,從2004年至2013年的10年間,和記黃埔負債凈額在總資本凈額的比例呈下降趨勢,從最高的37.1%降至20%,這應是李嘉誠有意為之的結果。
不請自來
我們烏魯木齊2009年7月5日發生了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恐怖事件,大街上血流成河
一時間人心惶惶,各種內地的做生意的,新疆本地的有能力離開的,在本地根不深隨時可以走的外地人都紛紛拋售在烏魯木齊的房產,現在值幾百萬的院子當年十萬幾十萬就可以隨便拿下
然而幾年後,恐怖事件成為常態,可房價不曾回落,當年的大大大便宜再沒有人能夠撿到。
不要噴我,我也不想談論政治,我不怕恐怖,願意在新疆紮根一輩子
我單純回答李嘉誠的這句話,是不是非常貼切形象生動呢?
不問是不是就問如何理解都是耍流氓。——李嘉誠
其實李嘉誠兩次發家都是賭了一把,具體緣由,一方面他眼光好膽子大,另一方面就不為人知了。如今他們撤資,其實不是大問題,主要是拿去抄底歐洲了,他們家都快買下英國了。金錢永不眠,這種來來去去很正常的,這兩年資金撤離新興市場是趨勢。不代表他們一家的意思。
恐懼和貪婪,
負債和現金流,風險控制過硬,
李嘉誠和巴菲特都是玩經濟周期的高手,
一點淺見,李嘉誠是個商人,他會告訴你怎麼賺錢?別天真了。
他的錢是怎麼賺的怎麼會告訴我們這些人,真是懂得太少又想的太多。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你要知道:當大街上遍地都是鮮血的時候,那其中必然有你的一抹。你拿什麼去投資!
對於普通人,說了等於沒說;對於有錢人,無異於宣告:我要不擇手段的賺錢。
現如今,幾乎每天都有關於俄烏局勢、巴以衝突、伊拉克恐怖組織和西非埃博拉疫情的新聞搶佔頭條。在全球被地緣政治陰影籠罩、美股期貨都表現低迷的時刻,投資者應該做些什麼呢?
股神巴菲特的建議是:後撤一步,先回顧歷史,再展望未來。
2008年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期,巴菲特給《紐約時報》寫過一篇專欄,提醒人們壞事總在發生。他在專欄中寫道,
「歷史小知識:大蕭條時期,1932年7月8日,道瓊斯指數跌至紀錄低值41點。經濟狀況持續惡化,直到1933年3月羅斯福總統上台,而那時股市已經回升30%了。或者,回想一下二戰早期,美國在歐洲和太平洋戰場進展很不順利。就在盟軍扭轉局勢前,股市在1942年4月觸底。再看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買入股票的時機正是通脹肆虐經濟低迷的時候。總而言之,壞消息才是投資者的摯友。有了它,你才得以用超低價格買入美國的繁榮未來。
長期來看,消息將利好股市。二十世紀,美國共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及數次大規模軍事衝突、大蕭條及若干次經濟衰退、油價震蕩、流感疫情,還有總統因醜聞辭職。但道指還是從66漲到了11497。」
1994年,巴菲特在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的信中寫道,
「我們會繼續忽略政治和經濟預測,因為它們會分散投資者和商人的注意力,且代價昂貴。三十年前,沒人能預見到越戰爆發、工資和物價管控、油價兩次震蕩,沒人能預知總統辭職、蘇聯解體,也沒人知道道指會單日下跌508點,或國債收益率在2.8%至17.4%區間內波動。
然而,這些轟動全球的大事件既沒有影響本傑明·格雷厄姆的投資準則,也沒有影響投資者用合理價格買入優質資產。想像一下,如果我們被未知恐懼戰勝,推遲或改變了資本配置,我們將付出多大代價。事實證明,我們往往能在大事件引發的恐慌到達頂點時,成交最划算的買賣。恐慌是狂熱者的敵人,也是市場基本準則遵守者的朋友。」
巴菲特告訴了投資者兩件事:第一,不管情況多糟,市場總會承受住危機考驗;第二,能提供優質長期回報的生意才值得投資。
股市也許會跳水,也許會繼續上漲,但不管怎樣,有耐心的投資者才能笑到最後。
這就話放在整個語境中沒什麼,單獨挑出來出就有點誤導的成份了。不是遍地是血就有商機,而是就算遍地是血也要看到鮮血掩蓋下的投資優勢。指不要被表面蒙蔽和隨波逐流,要有自己的發現商機的眼光。
知乎現在怎麼跟朋友圈一德性?---李嘉誠
前提是別人鮮血都快流光的時候,你還有血。
就算是首富語,也不過是馬後炮的總結式言論,用途:建立個人崇拜,維護企業形象。
如果是真的,那屬於典型的逆向思維。別人都想退出的時候你進入,別人都進入的時候你退出。
不走尋常路,是值得佩服的。不過,死在路上的,恐怕也堆積如山了。
另外,做到李嘉誠這量級,眼光已經不重要了。實力放在那兒,就算看走兩眼,也有實力扳回來,或者割肉退出去。推土機在路上是不用擔心出交通事故的。就算衝到地里,人家也能輕鬆爬上來。
我認為和巴菲特說過的一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希望與恐懼有時候往往會是致命的。
「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巴菲特
其實所有的理財投資都有一個共同點
時機
而投資理財的秘訣里有一個關鍵詞
順勢而為
你懂的股市裡面的高拋低吸
自然也會懂每個投資其實都有他的發展趨勢和規律
就算當不了吃螃蟹的人,但是發現螃蟹能吃之後也別猶豫,好不好吃只有吃了才知道
不然螃蟹過季,要麼蟹黃蟹膏少,要麼可就沒得吃了
市場的熱點翻的比翻書還快
而我們總要在不同的時候選對品種
就想水果千百種,而每個季節都有最適合吃的水果
踩著市場的節奏,把握每一次熱點適時更換手裡的投資理財品種
四季水果吃對了能美容養生,當下的理財買對了能發家致富
[金酒雖好,也不要貪]
收益這件事還是要符合自己的期望,更要符合自己的情況
期望並不是貪婪
麻煩你丟掉「越多越好」的固有思維
貫徹落實「適可而止」的原則
保持一個良好心態吧
有進有退,適時的退出比進入還重要,往往大多數人都是虧在沒有及時退出
回想08年,15年的兩次,有多少人明明之前都是盆滿缽滿,最後卻斷頭割肉
難道你忘記了那時的痛?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
[假酒害人,勿食假酒]
在金融領域,在理財投資的世界裡
從來沒有絕對保證收益,更沒有無風險收益
但是就像在不同的季節吃不同的東西,能補充身體各個方面一樣
學會在合適的時候做合適的決策,盡量把握每一個機會,能夠讓你的收穫更大
成功者說什麼都是對的,失敗者常常被人笑話。這麼淺顯的道理。。。
不要輕易相信網上的李嘉誠。---- 李嘉誠
推薦閱讀:
※李嘉誠是不是真的知道一些內幕,所以提前布局英國?
※「『我不為己,誰人為我,但我只為己,那我又是誰?』只有求成者對這個問題,有真正的答案」該怎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