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知乎比在豆瓣更易獲得關注?

豆瓣從2005年成立至今,已經成立八年了,而知乎自2011年1月上線,今年3月才開放註冊。豆瓣
Alexa中文排名為52位,知乎則是第188位。無論怎樣看,豆瓣作為社區的影響力都遠大於知乎。但是,實際上在豆瓣上獲取關注遠比知乎難,豆瓣上最高關注數的用戶福根兒為13萬多,而關注數在10萬以上的只有5人。但知乎在這方面則遠優於豆瓣,知乎關注數在10萬以上的目測不少。以張佳瑋為例,他於2007年10月在豆瓣註冊,經過6年時間目前的關注數是93067,而他2011年才開始在知乎活動,但目前的關注數為256799,將近為豆瓣的三倍!這說明知乎的用戶活躍程度遠甚豆瓣么?是否可以作為知乎作為社區優於豆瓣的一個指標?而我最關心的是,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何在?


知乎確實比豆瓣容易獲得關注..但是這個可能並不能證明知乎作為社區優於豆瓣的一個指標..因為這兩個網站所涉及的內容非常不一樣..

我們先來看看在豆瓣和知乎上,你都能幹什麼..

豆瓣是一個真正的網路社區..在豆瓣上可以查詢電影電視劇、音樂、書籍的信息;可以查找所在城市的線下活動的情況;可以在豆瓣小組裡吹牛逼扯蛋;可以寫評論;可以把豆瓣完全當成SNS來用,髮狀態,寫日誌,傳圖片..甚至還有更多的事情可做,我還沒寫出來..

而在知乎上,你能做的,就是寫答案,看答案..

而這些,都是用一個ID完成的..

豆瓣的這些子系統,彼此之間是完全獨立的..你有一個豆瓣ID,你完全可以只用到豆瓣的一部分功能而完全不用其他功能..隨便找一個比較大的豆瓣小組去逛一逛,比如說「想不想很多人幫你」,去看看那些發著無聊主帖答著無聊答案然後蓋起一層又一層毫無意義的高樓的ID,你會發現這些ID中有很多他們的個人主頁都是空白一片的,沒有標記過任何讀過的書,聽過的音樂,看過的電影..對於這些ID的用戶而言,豆瓣完全就是一個BBS,他們用的也就只是BBS這麼一個功能,別的功能對於他們是不存在的..而對於一個BBS而言,關注某些特定ID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你要在意的,只是一些回復,而這些回復,無論是從哪個ID回復給你,都是一樣的..

於是,在豆瓣上,獲得關注的最直接途徑是什麼?我們會發現有大概這樣幾個途徑:
1.以人力方式歸納各種資源貢獻給別人..比如說相冊或者豆列..
2.靠評論出名
3.混成一些小組的核心人物..

首先我們會發現,第三點,核心人物只能是少數,所以不可能說有大量的用戶通過這個途徑獲得關注..

而一二兩點在豆瓣上會有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別的用戶更多的是在追捧你產出的東西,而不是你這個ID本身..一個豆列總結得很全,好,我收藏這個豆列就是..一篇影評寫得牛逼,好,我點個有用,再牛逼的話點個推薦,也就完了..你很難去對這個ID本身產生興趣..豆瓣上一個ID能夠產出的東西太多太雜,很多人逛豆瓣,光是看那些條目就已經非常耗時間了,他們擁有的資源量使得他們不需要關注特定的ID才能獲得足夠的資源..

但知乎不一樣,知乎的ID和ID所能產出的東西關係是非常緊密的..一個ID,對應的只有它的答案..你贊同一個答案,而同類的問題如果你能看到類似的合你心意的好答案的話,只有關注這個ID..在知乎上,一個ID能做的事情少,反而使得關注度更為集中..

其次就是我個人認為,豆瓣上主要涉及長篇創作的內容是評論,而知乎是據特定的問題由答題者分享自己的答案..評論這種東西必須要你先看過那個電影也好,書也好才能做,而在你看完之後,大部分情況下自己心裡已經有了一個判斷,對於評論的內容本身很少能有極大的好奇心..但知乎上的問題五花八門,每個人的知識結構都有極大的局限性,看到一些不是自己領域的問題,再看到別人寫成的易懂而又有趣的答案,很容易產生一種「原來如此,真是這麼回事」的認同感,覺得自己因為這篇答案而懂了..這種感覺導致很多人點贊,而事實上這篇答案是否真的正確,不一定,但點贊的這些人難以判斷,只是覺得這篇答案正確..於是,特別是在這種自己不懂的領域的問題下,看到一個ID答出這樣讓自己產生「懂了」的感覺的答案,很容易就會去關注這個ID,因為你已經認定,下次還有這領域的問題,這個ID可能還會答出讓你自己覺得「懂了」的答案..

所以就是說由於網站的內容不同,以及ID和內容聯繫的緊密度不同,導致了在知乎上更容易受人關注..除此之外,知乎發現功能里的推送和話題里不同話題的編排也使得一個ID更加容易被人發現,一個好的答案也許就能引來上百的關注..但如果是在豆瓣,一篇好的影評大概是難以做到這一點的..


題主很敏銳的注意到了一個事實,知乎的用戶數量和社區規模都比豆瓣小,但知乎的熱門用戶能比豆瓣的熱門用戶吸引到多幾倍的關注者,這是為什麼?以及這是知乎的優點嗎?

樓主如果知道長尾理論或冪律分布,那麼我的解釋會簡短很多,畫出關注數的分布圖可以更清晰的描述題目里的現象:即豆瓣和知乎(以及更多網站)比起來是個頭部更低,尾部更高的冪律圖形。那這是為什麼呢?當然是因為豆瓣相比知乎是去中心化的,更長尾的社區,而知乎本質是個高度中心化的媒體型網站。

豆瓣從建站起初就以「去中心化」為目標,最終成為了一個多元並包的興趣圖譜型網站,多元興趣和包容小眾成為豆瓣真正的特色。而知乎,無疑是中心化的,因為知乎的媒體屬性,媒體需要設置議題(知乎日報),製造名流(進站畫面里就能看見知乎官方向新人推薦的站內名人頭像),這些光環照耀的中心就是媒體向讀者提供的內容(及內容生產者)。媒體式運營當然會促進各種關注向冪律曲線「頭部」的用戶高度集中,同一個內容生產者,在媒體環境下得到的關注自然比多元社區里得到的多得多。雖然從另一面,他在媒體環境里結識的朋友不一定有社區環境里結識的朋友多。

對比來看豆瓣,同樣是向新人推薦可關注的用戶,豆瓣的演算法會注意避開「紅人」,向新人推薦小組,豆瓣的演算法會注意避開「超大型小組」。總而言之,豆瓣的機制是盡量讓小眾有空間生長,不至於被頭部擠壓到無。這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多元社區的需要,不是媒體的需要。媒體本質上就是把讀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少數人身上。中心化並不是無代價的,對知乎來說,接下來向更多元領域的推廣會變得越來越吃力。對於平面媒體,中心化就意味著定位自己的讀者群,對於媒體型網站亦然。

豆瓣去中心化的一個副效果(side effect)是:豆瓣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全站級別的紅人,不管是哪個流派,哪個領域,都不容易得到全站千奇百怪各種口味的用戶的共同認同。而知乎動用官方資源塑造的全站紅人,理論上可能也會擠走部分不那麼認同他們的用戶(這個存疑)。

ps,感謝目前得票第一的答案(雖然並不對題),其猛烈的吐槽非常有意義,已轉我們的pm。


謝邀。

因為題目描述里有我,所以我就盡量多拿自己做比喻了。


其一,豆瓣是個房間眾多的俱樂部:電影房間、讀書房間、日記房間、圖片房間、首頁房間、小組房間……各房間隔音還相當好。像張佳瑋可能在日記房間里比較鬧騰,但圖片房間里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這貨是誰。
知乎則是個大廳,大家在裡面嘰里呱啦,聲音喧騰,主題紛雜。張佳瑋在這裡瞎溜達,很容易混個練熟。
如是,後者比前者,更容易結交人。

其二,你在豆瓣關注一個人,就等於開始窺探這個人:他讀了什麼書看了什麼電影,吃了什麼東西寫了什麼文章……有許多人看見張佳瑋寫的文章,看過就算,根本不打算繼續跟著他。
你在知乎關注一個人,就只會看見他提問或答題。在這裡只有問和答兩種形式,不會有多餘的礙眼動態。所以,FOLLOW了張佳瑋,也沒多大損失。

其三,也是很少人提的一個細節。
有人在豆瓣想關注張佳瑋,必須點他的ID,去到他的頁面,點關注。也許手一懶,或者一看他的頁面就後悔,算了算了,哪那麼麻煩。
有人在知乎,也許根本沒想關注張佳瑋,但滑鼠點到他的ID上,會自動彈出他的關注人數和關注按鈕,於是很容易手一抖,就關注了吧。
別小看這一道工序。豆瓣點關注要多開一個ID頁面,而知乎簡直是用彈出框哄著你去關注一個ID。手一抖的時間,就可能相去高下極多了。


知乎的結構比較扁平,像個大廣場。

在知乎,能幹的事兒不多。回答、贊同、提問、關注,就這麼幾個主要操作,都顯示在你的和別人的timeline上,你會被別人看見。想要不被人看見,只有私密收藏夾、私信和草稿。

在知乎,想要有事兒可做,有東西可看,就得不斷的關注。關注人、問題、話題、收藏夾。timeline熱鬧起來以後,不用點開任何頁面,在主頁就能完成大部分操作,反正點個贊同關注也不費事兒,而且我要表態的話,除了

所以呢,在知乎,有什麼熱門問題,一天內就能顯示在所有用戶的timeline上。搞不好還有知乎日報。各話題的牛人反覆出現在你的tl上,一個人名出現了5次,你想不認識他都難。大V吼一聲,全知乎都聽見了,不漲粉絲才怪。


豆瓣呢,豆瓣的用戶結構是圈子化的,網站模塊很多。

在豆瓣,能幹的事情太多啦。豆瓣有無數種使用方法,可以當做微博發心情,當做BBS發帖子,當貼圖相冊,當日記本,當書影音查詢點,書影音評論記錄,整理你的書影音todolist,在小組同城小站抱團找同好。。。

這些事情,隨便一個就能耗費你一下午,想挖深點,半個月過去了。而你的timeline上能更新幾條呢?可能不會超過5條。別人有多少機會認識你呢?可能一個都沒有,因為你無需發表動態,就在豆瓣滿足了需求。

一個知名豆瓣用戶不可能在每種使用方法裡面都佔有一席之地,而一個豆瓣新用戶精力有限,一段時間可能只使用豆瓣的一個功能,深入一個領域,他連這個領域下的資深用戶可能都才知道幾個,找不全,更何談關注別的紅人呢?


當然,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豆瓣的確很龐大,而知乎還是太小。

豆瓣最有優勢的是資料庫,是無數默默無聞的普通用戶的勞動搭建的,最熱鬧的是小組,也是無數普通用戶構成的。豆瓣新用戶往往沖著這個而來。

而知乎最引人矚目的是紅人或稱大號,他們具有很大的號召力,其次是不同尋常的經歷,到處都是深夜食堂和內行爆料。來知乎的不少都是因為某個答案或者某個人而從遊客變為定居。在這裡,別處的生活,別人的人格魅力在吸引著你。


怒答!
排名第一的答案是豆瓣的數據工程師@NullPointer ,完全站在豆瓣的立場上貶低了一通知乎的中心化的做法,完全無視知乎和豆瓣定位的差別,毫無客觀性。
排名第二的答案是@王豕 充滿怨氣地吐槽了豆瓣亂七八糟的功能,完全偏題了好么。

我僅僅從豆瓣和知乎在產品定位和運營上的差別,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的原因:
1. 知乎的新用戶推薦關注策略
運營過社交網站的人都知道,做再多的激勵用戶關注的功能,都及不上新用戶註冊的時候根據興趣默認批量關注用戶來得漲粉快。當然,這樣做的壞處是很多的,這會導致名人大V的粉絲過快增長,進一步加劇名人大V的馬太效應。
新浪微博現在的眾多粉絲超過4000萬的名人大號,我估計至少有90%以上是通過新用戶註冊時候的「新手引導」關注的。

2. 知乎的使用嚴重依賴關注,而豆瓣則有書影音多個閱讀入口
在知乎上,如果你的關注數量很少,首頁就沒有信息,幾乎完全無法使用。
但是豆瓣自從上上次改版(把豆瓣猜放到首頁)以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繞開豆瓣首頁,直奔小組、讀書、電影、音樂的首頁。在小組讀書電影音樂的首頁上,是以內容為核心和不是以人為核心的,是不需要加任何關注就可以正常使用的。

3. 知乎繼承了新浪微博的社交關係,而豆瓣重建了用戶的社交關係
豆瓣由於建站比較早,用戶基數比較大,因此不屑於導入用戶在新浪微博上已經有的社交關係。不僅如此豆瓣還認為,用戶在新浪微博上關注的人,未必想在豆瓣上也關注,因此豆瓣不會根據用戶的新浪微博關注信息給用戶推薦關注的人。
而知乎建站的時候,新浪微博已經有了開放平台,並且用戶重合度非常高。因為知乎不僅鼓勵用新浪微博帳號登錄,並且努力推薦用戶關注新浪微博上關注的人。那些本來在微博上的大V,進入知乎之後很容易快速漲粉。

4. 知乎的實名性和話題頭銜機制
知乎雖然沒有明確要求,但仍然鼓勵用戶使用自己的真名。這樣很多名人,即使不發布任何內容,只要憑自己的名字,就有很多人關注,比如(李開復,馬化騰,羅永浩)。
有些人可能真名的知名度不高,但是在回答問題的時候的話題頭銜,往往會寫上「我在這個領域是個專家,你們相信我」。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人,自然會很主動地把這個專家加為關注。
而在豆瓣,名人也會用假名,不用真實頭像,沒有人知道李開復、馬化騰的豆瓣帳號是什麼。豆瓣上的大號基本上都是福根兒、影志這樣的草根。草根要漲粉基本上都靠自己發布有趣的內容,難度比名人在知乎上漲粉難得多。

5. 知乎的最佳回答者功能
同前一條類似的,還有每個話題頁面側欄的最佳回答者功能。真正對話題感興趣的人,一般都會去看一下感興趣話題的最佳回答者,統統關注一遍。
而這些鼓勵促進關注的功能在豆瓣都是沒有的。


知乎的關注 是社交功能的同時還附帶了訂閱
這就讓豆瓣的關注感覺很無辜了:「老子是社交功能啊 你這個變態竟然還能當訂閱用!」

所以 在知乎上點關注的人目的其實都是訂閱 因為我關注了你 你就能給我更多有價值的內容了。
但豆瓣的關注才是真正有社交屬性的功能

所以在豆瓣上你被人關注 是被喜歡 或者被認同。
在知乎上被人關注 除了被喜歡和認同之外 還有你快點給老子推薦點有用的信息。

看似相同但動機和場景不同的功能 不能拿在一起討論。
這個問題 是不成立的。

PS 我的合伙人@小初 她認為知乎比豆瓣更容易獲得粉絲 請你們用行動支持她反駁我。


說老實話,我到現在,都搞不清楚豆瓣那些個神馬小站,小組,廣播和某些功能是咋回事。

1,為啥有的時候,關注了小站,還要再關注用戶,關注了用戶,也毫無意義。毫無疑義,就沒有關注的慾望呀!

知乎很簡單,點進去,看看TA的黑歷史,要是有興趣,就關注,So easy~!!

(不要說我跑題,我至少這條是點題的,下面才開始跑。。。。)

2,還有什麼日誌的【喜歡】和【推薦】,有神馬區別?還有豆瓣廣播,神馬亂七八糟的。還有讀書,音樂,都是相對獨立的。用起來摸不到頭腦。

3,亂改用戶名,全是「已註銷」!

4,參加線上活動,自己最後找不到自己的參加的皂片在哪。。。。

5,在小組裡留言,半個月後被回復,100多頁留言,根本翻不到自己當時說了啥,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6,私信也很牛逼,我前天發現了一個2年前的朋友私信,給我發到垃圾箱去鳥。。。這個不是應該由我判斷么?

7,提醒也很火大,提醒完,就沒了,翻不到提醒記錄了!!!!空了,,,了。。。。。。。

8,冷門的小組,根本沒人去,還不如貼吧,我瀏覽了幾個冷門小組,最新帖子都是1年前的,熱門的小組,每個都跟天涯八卦版一模一樣。。。連帖子都一樣卧槽!

9,apps也要分開下好幾個!!!我去!!!!!!!

很煩躁好么,研究了一下就放棄了,真的很迷宮!我每次打開豆瓣,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看什麼。。。。。也不知道什麼好玩。。。大爺我是來消遣的好么,你弄個神馬都讓我猜的小姐,是幾個意思!差評!!

久而久之,根本就不想去。。。。。連我這種話嘮都不想說話的地方,可見。。。。。。

我絕對不是菜鳥,但是,豆瓣的體驗真的很差,,,,亂成一團。。。。連抽風涯這種250模式都比不上。。

我本來想當小清新的夢想,就這麼破滅了。。。。。。只能在女流氓的路上一去不回頭。。。。。


============================


評論里有位人士,很慷慨激昂的炮轟我的吐槽3大段,甚至給每一條吐槽都做了詳盡的解釋。你們點贊之前,千萬要去看看,因為他的大意是,【羊群效應,人云亦云】。。你們千萬別被我誤導,導致【影響真正有價值的答案】。。。呵呵

那位人士:感謝你真誠的解釋,但是,還是蓋不住豆瓣難用的事實,而且,我堅信,有此想法的,絕對不是僅僅只有我一個人。。。。。

你用無數美學的觀點批判我審美淺薄,證明鳳姐的美,我還是覺得她丑,嗯,就醬。。

一個網站做的優劣不去反省,而是指責【覺得不好用的人】有問題,呵呵。

另外,還有人強調,神馬全「原創」,你是在開玩笑么親?作為非粉絲的人群,原不原創的關我何事?你們不是照樣來知乎,刷微薄,上人人,用QQ?那是不是要趕快把各種進口車合資車砸了,全都去買奇瑞呀,是吧!

騷瑞,我這人膚淺,我關心的就是【體驗】!

======================================

哎呀我的馬呀,我真是服了小清新們的邏輯了,無數人教育我,豆瓣多好玩,多好玩,多大公園,多短尾,多興趣同好。。。。
然後豆瓣還一直回應,【嗯,我們很好玩的,你融入就知道了】,這叫饑渴營銷么?

你們是還沒看懂我們的訴求呀:你們的公園再好玩,我們找不到門有個P用呀!。。。。


多牛逼的網站,才能從鄙視用戶的智力水平 or 挑戰用戶的耐心作為基調?


因為知乎上是靠知識和經驗來解決問題的多,豆瓣是分享個人娛樂愛好感想的多。

兩者的用戶在個人自身社會價值展現上,知乎會更直接一些。


想當年,豆瓣也是容易獲得關注的。當年的盛況,我也有幸躬臨。當時很多好帖子好影評,都讓我覺得學到了很多東西。現在這些東西都不存在了。我當年一兩百個關注對象里,註銷了的和沒註銷但是也不上了的占絕大多數。現在站方推薦的東西,雖然看一看逗個樂,可以放鬆五分鐘,但是實在沒什麼讓我覺得值得持續關注的。

最近正好在研究社交網站。社交網站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熟人社交,一種陌生人社交。熟人社交的典型是Facebook,你關注的人都是你認識的人。你今天去了什麼地方,吃了什麼東西,這隻有熟人才關注。熟人社交網站上,把每個人的朋友數目統計出來,基本符合一個power-law distribution。具體數學內容可以自行查詢,這裡不再贅述。

陌生人社交不同。這裡的典型是Twitter。在Twitter上關注一個人並不是因為你認識他,而是因為你認為他貼的東西有價值,你希望繼續看到他貼的東西。而Twitter上粉絲數目分布就不遵循power-law distribution。

豆瓣是一個影評書評網站(至少一開始是,天知道現在是什麼)。知乎是一個問答網站。這上面的內容都是陌生人寫的。這就更接近於Twitter,是陌生人社交網站。陌生人社交網站上,一般來說總有少數人被很多人關注,不遵循power-law distribution。但是豆瓣管理層出於某種原因,特別反感這種現象,要「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的根本做法就是不推薦。一個能引起廣泛共鳴和關注的好帖子,他不是推薦出來,而是要藏起來不讓你看到。如果大家都看到這個好帖子,都去關注這個寫帖子的人,這個人就成了中心了,那怎麼行呢?不讓你看見好帖子,你也就關注不了了。於是豆瓣特別開心的宣布,他們成功的「去中心化」了。豆瓣把你的帖子藏起來了,你當然就沒法取得關注了。豆瓣就這樣把一個影評書評網站做成了一個熟人社交網站。

Twitter上粉絲的分布情況是怎樣的?這方面的的研究不少了。2010年Kawk等人的論文,認為Twitter 存在非power-law distribution,和Facebook存在較大差異,主要是有少數人的粉絲特別的多。這篇論文3年多總計被引一千六百多次,屬於影響力非常大的論文。另外一個很直觀的帖子在這裡:Twitter followers do not obey a power law, or Paul Krugman is wrong 和power-law distribution相比,實際中粉絲數多的人更加稀少,所謂的「長尾現象」不如power law明顯。這極少數粉絲多的人就可以理解成社交網路的中心。如果粉絲數多的人很多的話,網路就沒有明顯的中心了。

本段為數學內容,可以直接跳過不影響閱讀。上面提到的帖子用Power-law概率分布和Log Normal概率分布分別對Twitter上粉絲數最多的1000人數據做擬合,得出下圖

橫坐標是粉絲數。縱坐標是P(X ge x),即粉絲人數大於x的概率。最高的1000人中粉絲最少的也有50萬。所以P(X&>=50萬)=1。粉絲數越多,概率越小。黑色線是實際數據,紅色線是power law distribution,藍色線是log normal distribution。可以看到log normal distribution和數據吻合極好。Log normal 分布生成這樣數據的概率,是power law 分布生成這樣的數據的概率的2 	imes 10^{20}倍。所以這個問題真是沒什麼可爭議的。

統計只告訴我們是什麼,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極少數人受關注這種現象呢?

Twitter有刻意引導大家關注某些中心嗎?我看不出來。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關注太多對象。有研究表明,在Facebook上朋友數超過500的人,常常聯繫的也不超過20人。因此最經濟的做法,就是關注幾個脾胃相投的人。


豆瓣和知乎上,最優的做法顯然是關注幾個文章寫的最好的,思維最清晰的,閱讀面最廣的人。這些人付出了自己的大量時間和精力,寫出了好的影評和答案,閱讀
了大量的文章,而且從中淘汰了差的推薦了好的。他們花自己的時間,節省了我的時間,創造了價值。難道這些人不值得關注嗎?

豆瓣的回答是:
沒錯。你們就是不能關注中心。豆瓣管理層認為,他們比用戶自己還清楚用戶應該關注什麼。豆瓣管理層學會了一個power-law
distribution,就認為人類行為都應該符合這個distribution。如果不符合,就要想盡各種辦法讓你符合。這還真是修改現實來符合理論,削足適履的典範。

實際上豆瓣管理層反覆表現出來的,就是特別熱衷於對人類社會形態進行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頂層設計。曾經進行的轟轟烈烈
的「廣場」,從來就沒熱鬧起來的所謂「阿爾法城」,都是同樣的思路,但最後都是失敗收場。這裡面的根本原因,是人類社會存在固有的互動模式。企圖另起爐
灶,把人類按某人心中的理想組織起來,不管是以強力實施,還是循循善誘,都必然以失敗告終。

當然任何一種組織形態不可能完美無缺。就好象
再公正的司法系統也不能百分之百的避免冤案,再有效的市場也不是每分每秒處於均衡狀態。如果你寫了一個好的答案,也有可能得不到焦點人物的推薦,從而無人
問津。但我的個人體驗是,如果存在一大批願意花時間寫答案讀答案推薦答案的優質用戶,好的答案總能被發掘。因此根本的解決之道,在於善待這些優質用戶,而
不是把他們當成邪惡的「中心」,進行掐尖式的打壓。

既然你要打壓他們,他們自然就走了。質量這東西沒有數據可以佐證,在我個人看來,豆瓣上文章的質量下降和07-08年相比是非常明顯的。


後來點小人之心。當中心用戶做大之後,一呼百應,很容易就挑戰管理層的權威。試想Twitter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改版,不想前30名用戶聯合起來反對,威
脅退出Twitter,群情洶湧。前30的粉絲太多,那管理層就很被動了。而這樣的改版,在我還上豆瓣的一兩年里,就發生了三四次之多。因此豆瓣站方不待
見中心用戶,自有其來由。

Kawk, H., Lee, C., Park, H., and Moon, S. 2010. What
is Twitter, a Social Network or a News Media? In The International
World Wide Web Conference. Raleigh, NC, USA.

【修改內容】刪減了過於羅嗦的數學解答以突出主題。其實這篇答案的主旨,並不在於普及概率知識。而在於質疑豆瓣站方一味以某種理論硬套現實,忽視用戶的思維方式。

————————————我是吐槽的分割線——————————————

判斷文章的質量,故事好壞,正是我們實驗室的研究方向之一。在這個問題上至少是世界領先水平。目前演算法和人類的判斷相差甚遠(比較簡單的問題如判斷語法成分就做得很好)。這裡的根本原因,在於計算機對語義的理解還很淺薄,不理解人類感情,不理解起承轉合之類的文章結構,也不理解讀者。如果你能解決這些問題中任何一個,美國頂尖大學的教職就隨便挑了。


1、在知乎,關注行為的便捷度是遠大於豆瓣的。你只要把滑鼠放在id上就可以進行關注了,有幾個是點進主頁再關注的?豆瓣則必須點進個人主頁,而如果發現個人主頁不怎麼吸引人,甚至會導致喪失關注慾望。
2、可方便的查看關注數,會輕而易舉的造成馬太效應。「哦,這個回答者被關注量很大嘛,是個牛人,那麼我也關注吧。」豆瓣比較不具有這樣的動機,你關注一個人,更多是從文章本身出發的,較少受到這個人原本被關注量的影響。
3、可關注的標準不同,知乎上的一個好的回答,和豆瓣上的一篇好的文章,其創作難度大概還是有區別的。除了那些處心積慮想出名的人,在知乎上回答一個問題的難度要遠比在豆瓣上發表一篇日誌、書評的難度低的多的多的多。如此,產出的多,便有更多的機會被關注。
4、豆瓣對書籍、電影的關注分散了對高質量內容的分享,人們不會因為你看過幾個好電影就關注你。

大概還有一些原因。

比較反對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太過情緒化。


1.獲取某些信息的難易程度
2.獲取信息的緊急程度
3.個人展示的信息情況
4.關注的難易程度

豆瓣:
1.關注是一種主動的整合,一些信息在其他地方不容易獲取:比如豆瓣通過帳號整合的他的信息(比如閱讀動態)、比如電影條目下的「我關注的」人的短評信息、比如某人整理的一系列豆列
2.豆瓣內容為主,瀏覽時以發現為主要目的,很少帶有緊急的情緒
3.雜亂的個人信息,關注一個人往往與瀏覽時頁面整體的感覺有關。老豆瓣關注前到你的頁面查看你一下基本是必做步驟,但前提是真的對這個人產生了興趣
4.關注人的話一般都要多跳轉一次頁面,在人之前的是他產生的內容,只對某個豆列或者相冊感興趣,關注下就好了,沒必要關注人

知乎:
1.知乎關注的目的是獲取直接可用信息。更何況搜索比起豆瓣來說還是很好了。看看各領域的關注數就知道這動機有多強烈了
2.如果正急切尋找某個答案,關注人的概率會極大程度提高
3.專業化,數據化,一見便明,累積效應也十分明顯,關注數也會增加關注概率
4.到處都可以關注人,在豆瓣從未這樣簡單過……


依次回答題主的三個問題:

1.在知乎獲得關注人數的增長比在豆瓣快,能說明知乎的用戶活躍程度遠甚豆瓣么?
不能。
首先明確這兩個網站主要目的都是幹嘛的,豆瓣從興趣出發的而知乎是從高質量問答出發的。
知乎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不是一個單純的玩的地方,更不是約吃約喝約玩約樂約炮的地方,來到這的多是想獲得對一些問題專業性全面性的解答,來汲取知識好看到更大世界的,所以態度上要嚴肅些。
好了,刷完知乎了,什麼不懂的我也差不多明白了,下了班吃完飯,不想工作上的事了,累了一天了,那些教導人利用休息時間充實自己的人都去死!我看了個電影,然後很自然地看看豆瓣上是怎麼評論的,有一個人影評寫的可真好啊,我點進去看看她主頁吧,哇塞,她還會做甜點哎!她長的怎麼樣?翻開照片一看,立即臉紅心跳,然後翻出她的日誌照片各種評論勾搭,尋思什麼時候能把她辦了!
知乎是學習,豆瓣是玩,你說哪個活躍?


2.知乎比豆瓣獲得關注人數增長更快,是否可以作為知乎作為社區優於豆瓣的一個指標?
不可以。社區的好與壞,比較的應該是是否有粘度,是否能吸引更多優質用戶入駐,而關注數量的增長並不能證明這兩點。

3.造成知乎比豆瓣更容易獲得關注這一結果的原因何在?(題主最想知道的部分)
在知乎一個問題就能俘虜我,他答的好,滑鼠移動到他的頭像,看看回答數,幾百個,我就確定我在他這還能獲得自己想要的,也願意相信他未來回答的問題會符合我的胃口,於是直接在右下角點關注就OK了!在豆瓣的話,本來就是以興趣愛好為導向的,一個人對電影,讀書,美食,旅行,什麼都感興趣,什麼都很普通,我為什麼要關注ta,能給我帶來多少特別的?況且我想關注的話,我還得進入ta的頁面,滑鼠移動到頭像上的話你只會覺得ta死了。。我所關注的人,一定是在某一領域深耕的,你看豆瓣紅人都是在一個明確的事情上堅持在做!而現實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是,所以我很難去關注一個人。


  • 在用戶獲取內容的目的方面。不論是豆瓣還是知乎,關注別人的目的都是為了持續獲取優質的內容。在豆瓣上獲取優質內容更多的是為了欣賞,例如獲取好文章好相片之類的。當用戶為了欣賞而關注的時候會比較傾向於關注好信息本身,所以除非真的能提供讓人眼前一亮的內容,否則用戶不會輕易想到去關注某個人。而在知乎上,用戶關注別人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學習知識。對於學習知識來說,人的心態是只嫌少不嫌多的,可能只是因為某個用戶某個回答有閃光點就可以去關注他。所以知乎用戶更容易產生關注的行為。
  • 在內容的傳播能力方面。在豆瓣上看到了一個好內容的時候除非用戶真的想分享去點擊分享按鈕,否則這個內容是不會出現在用戶好友的信息流里的。而在知乎上,用戶只要覺得某個答案好,就會去點擊贊同,這時候分享是一種附加操作,用戶並不會認為他的點擊是一種分享行為,他只會覺得贊同是看到一個好答案之後應該做的事。這樣導致的結果的是,知乎上優質內容出現在用戶信息流里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豆瓣,這也就增強了知乎優質內容的傳播能力,也就增大了知乎優質用戶的展示機會。再結合第一點,在知乎上能更容易的獲得更多的關注也就理所當然了。

最直接,最明顯:知乎的個人資料你會輸入你的公司等等,而豆瓣的個人資料里只有單純的常住地和聯繫方式。
知乎你是找一群大牛(有專業人士和某方面無私解答問題的好人),而豆瓣你是找同類,這樣知乎的粉絲會更多了,難道你在知乎看見阿北、馬雲、李彥宏或者某個公司、興趣行業標籤的人會不關注么?而在豆瓣呢,我們看到的是以興趣為標籤的人,必然不會有這樣的自媒體效應,但這就是豆瓣的內核啊,是以群體,興趣組為對象的,弱個人的,在這裡人人都是「平等」的。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你對比下在知乎和在豆瓣搜淘寶的結果,知乎上你能找到一堆淘寶工作的人,在豆瓣搜索淘寶,出來的是一群在淘寶工作的人么?然後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在知乎:
「這個回答好牛啊,關注回答者!」

在豆瓣:
「這個影評有點意思,看完了,再見。」


因為知乎是一個能夠讓人思考的地方,而其他的SNS即便豆瓣都做不到這一點。換句話說,玩人人QQ空間微博還有豆瓣的都是些只看胸不看腦的人,但是在知乎上大家關注更多的還是你的觀點看法。你在人人QQ上發條狀態,沒人理你,但是你要是傳一張圖片,然後樓下評論絕壁的都是有溝必火。你必須相信,絕大部分的SNS用戶都是感性的,他們覺得他們看到一本書一部電泳一個小站喜歡那就關注喜歡唄甚至還會因為上面一個他們欣賞的人而浪費荷爾蒙,但是在知乎上你回答問題你得思考啊,你得想想為什麼是什麼將來會怎麼樣之類的問題啊。你在豆瓣上獲得關注是因為你的內容讓人感情失控沉迷無法自拔的喜歡上了你,你在知乎上得到關注更多的是因為你覺得這個人牛逼要麼技術要麼見識你關注他是想看到他的動態他關注了什麼他回答了什麼問題。。。好吧,最後再說一句知乎上能看到關於各行各業的技術的觀念的行業發展的討論和拍磚,但是,豆瓣們能么?


一,最主要是因為產品機制的差異。

在知乎,信息的可見度取決於自己的一度聯繫人,關注的人越多可消費的信息就更多,相對質量也會提高。在豆瓣,不完全這樣子。


知乎:
完全型的社區產品,工具屬性弱,依賴用戶關係。
需要用戶關係,沒有用戶關係就沒有可以消費的信息。
看到多少信息,取決於關注多少人。
關注熱門人物,更容易獲得優質信息。
在知乎,信息流是核心產品,信息流完全依賴用戶關係,信息流是知乎用戶的第一入口。(有試驗室版,加上了關注話題等內容)
用戶的使用目標性不強,粒度不細,直接讀信息流,自主查找(如搜索)行為較少。
以上,驅使用戶不斷發展用戶關係。
在知乎,這是必要條件。

豆瓣:
不完全型的社區產品,工具屬性強,不依賴用戶關係。
不需要用戶關係,也可以正常消費信息。
看到多少信息,不完全取決於關注多少人。還有其他豐富的入口,用戶可以自行檢索。
豆瓣也有豆瓣廣播,由關注用戶的關注主題組成,但不是用戶的第一入口。
用戶的使用目的性強,典型的場景是用戶上豆瓣直接是為了找書或電影,自主查找行為較多(如搜索)。
以上,驅使發展用戶關係的動力不足。

豆瓣也有意強化豆瓣廣播,但是很明顯還沒有發展起來。


二,說說豆瓣小組

豆瓣小組是豆瓣的社區基本形態,小組對用戶關係的促進是明顯的,但不夠直接,即不需要互相關注也可以在同一個小組裡互相交流,因此沒有對用戶關注這個數據產生更大的影響。

甚至在豆瓣小組的移動端個人頁面上沒有「加關注」,可想豆瓣對於用戶關係的關注程度是如何的……


三,關於「去中心化」

上面得分最高的那位豆瓣的同學說,因為去中心化的設計,所以才有這個結果。我覺得,這是對的。就是因為這個問題,長期導致信息太散,很多東西只能在小範圍傳播。這是產品不想看到的,有些東西小而美是不足的。豆瓣對於豆瓣廣播的多次升級,就表明去中心化的不足已經表露出來了。

如果沒有發現這個不足,相信也沒有必要做「一刻」,去集中做優質內容的輸出 。見:一刻 豆瓣每日內容精選

現實生活中,我們自然是需要無數個優秀的自然的各自安逸的個性化社區,但我們也需要中心廣場。這無非是小廣場與大廣場的區別。

豆瓣廣播就是這個中心廣場,但豆瓣廣播卻不是豆瓣用戶的第一入口,豆瓣官方把各個子產品全部打散獨立發布,也刻意的打破了這個整體格局。


三,對關注量的反思

對於知乎的用戶,被關注的數量是重要的。因為這意味著成就和榮譽。
對於豆瓣的用戶,關注量真的那麼重要嗎?

豆瓣在網站的關於頁面裡面說「豆瓣幫助你通過你喜愛的東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後通過他們找到更多的好東西。」 見:關於豆瓣

從這一點來說,豆瓣對於「人」的關注力度太小了,至少我已經很久沒有在豆瓣上加人了。


在知乎如果你是個爺們兒,你隨便到幾個熱門的話題里去說上幾句,即使沒有那麼精彩的回答,即使只是抖個機靈說個段子,也能得到一些贊同,甚至很受歡迎。

在知乎如果你是個姑娘,就更簡單了,去回答一些情感類的問題打打底,然後挑一些【胸大的姑娘很煩惱是真的嗎】【女生如何把XX衣服穿的好看】【女生留XX髮型如何最美】這樣的問題里把自己多年積攢的美圖秀秀出品Po上去,說:你看,照我這樣穿就好啦(這些問題簡直成了妹子們的秀場,有興趣的去搜搜,不謝)。

一天多幾百個贊同和關注不是夢。

豆瓣就像師範學院,知乎則更像理工學院,在豆瓣紅不起來的4-5分姑娘,很多都在知乎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只說一件事,本來一直是死忠,覺得用了許多年如何也要保全堅持用下去,可是體驗越來越差廣告越來越多,但都忍了,用了很久了已經,真心不想就扔了。
最近自己在找房,然後昨天在租房小組裡發現了詐欺用戶就舉報給了幫助中心,結果人家回復說—
你好,

非常感謝你的舉報,我們已轉發相關工作人員,他們會適當處理。

同時,由於豆瓣小組為組長個人擁有,豆瓣只提供平台,不方便介入小組管理。建議你直接和小組組長或管理員聯繫。


你鬧呢?

這個體系是何樣的神邏輯?

豆瓣是服務提供商,自己的客戶端里出現了欺詐用戶,用戶舉報了,你回復說不好意思啊,我不方便處理,你找那個小組長吧,我們反而是第二負責人,其實和我們關係不太大。

那要是有人用開小組進行詐欺你們也不負責對吧?什麼邏輯啊?阿北腦殘了吧?天天奮力加廣告,讀書也不好好做,用戶都去kindle和goodreads了,廣告也沒加明白,我兩次與客戶服務聯絡相關問題得到的回復都消極的要命,這樣還有的做么?到底牛逼什麼呢?

本來覺得豆瓣是挺好的地方,越搞越烏七八糟,馬上和facebook一樣都沒人用了,大家都跑去Instagram和foursquare了,毀了這麼龐大的客戶信息庫。

珍重吧。


是否容易獲得關注,個人感覺跟平台的活躍度沒有特別直接的關係,而是跟模式有關
個人覺得豆瓣和知乎在模式上本身就有比較大的差別,豆瓣涉及豆瓣讀書、豆瓣電影、豆瓣同城等眾多產品線,知乎則主要是各個話題發出與回答的一個社區。如果豆瓣屬於一個平台的話,知乎就相當於豆瓣的一個小組,只是這個小組沒有特定的某方向的話題,而是有各種方向的話題。

如果要比較豆瓣和知乎的話,我覺得應該是比較豆瓣的小組和知乎。在這方面豆瓣小組更偏向於一種娛樂性質的匿名社區,而知乎則更偏向於某方面專業的實名社區。
豆瓣就是一個各種興趣話題為核心的平台,無論是電影、讀書、同城等。豆瓣用戶們因為興趣而聚集在一起,大家是奔著興趣而去的,而不是奔著人而去,知乎則是奔著話題及答案而去的。很多豆瓣玩家把豆瓣當成一個虛擬社會,是自己逃離現實社會追逐內心的地方,在這裡不去認識任何熟識的人,在這裡可以暢所欲言,寫寫矯情的文字,發發內心不可告人的秘密。

豆瓣小組和知乎的話題深度不一樣
豆瓣小組和知乎兩者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是話題導向,而這種話題導向有有所不同,不同在於這種話題的深度,知乎上的話題更多偏向於問問題以得到答案,這種問題往往能引髮長篇的「答案」的交流,而豆瓣上的話題更多偏向「討論」,答案是一個人覺得能回答提出的問題的全部,討論則是說出某方面觀點,可能只是隻言片語。因此豆瓣上的好的話題下面都會有成百上千、成千上萬條回復,而知乎貌似則沒有這種壯觀場面。

為什麼很多人會關注知乎的ID而不會關注豆瓣的ID
這個跟兩個平台的模式也有關係,因為知乎就相當於一個豆瓣小組,而這個」知乎小組「里的話題種類又太多,雖然話題廣場里有對話題進行垂直劃分,但是相關感興趣話題消息的獲取卻沒有那麼便捷。這就導致如果你不關注某方面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或ID的話你就很難快速獲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或人的資訊。
而如果你在豆瓣小組裡,因為小組本身就是因一個話題而聚集在一起,每天小組的成員都會發布各種相關話題,你不必關注某個人就可以獲取到很多相關的話題信息,因此很多人會關注知乎上的ID主要是因為閱讀者覺得能從該ID獲取到其某方面專業的內容,或者是覺得與自己有共同的興趣話題,或者知道這個人是個很牛逼的人,想通過關注這個動作來實現快速獲取相關信息,而豆瓣小組則沒有必要,話題發出者也不擔心自己沒有人關注,只要你的話題質量夠好,在合適的時機,你往相關小組裡一扔,下面就會有一堆人跟進,因為小組內的人都彼此不認識,因此也更能暢所欲言。所以很多人玩豆瓣小組的時候並沒有關注某個人的習慣,而玩知乎的人則會去關注某個ID。

先寫到這兒,回頭修改和補充~~


推薦閱讀:

如何在知乎尋找存在感?
「未滿16歲」開始上知乎是種怎樣的體驗?
知乎是大陸版PTT嗎?
粉絲或者關注者真的愛大v嗎?
如何理解貓死後,屍體被做成標本放在無人機上飛?

TAG:知乎 | 互聯網 | 知乎社區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