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混凝土為什麼不容易形成整體?
新舊混凝土是什麼阻礙它們形成新的整體?
謝邀
首先我建議題主在明確一下問題,最好是舉一個例子。
什麼叫做新老混凝土,尤其是老是多老?
而且容不容易,這個不好衡量,我們先看看能不能形成整體吧。
在大橋施工,大壩施工,大型樓板施工,一次性澆築完成整體混凝土,肯定是不現實的。
以連續剛構橋的施工為例,一座跨度150m左右的連續剛構橋,對稱施工,需要懸臂74m左右,平均每次施工能夠澆築3m左右,也就是說需要分成20段左右,每段施工時間大概是1周,那麼整個梁體施工的有效工期大概是20周。
每段混凝土與每段混凝土之間,算是新老混凝土了吧。但是橋樑的整體性非常好呀。
這個例子中,相鄰新舊混凝土的齡期相差不大,也就是1周左右,我們再來看更長的。
這是某特大跨度鋼筋混凝土拱橋的構造圖,我們看圖上的尺寸,截面最窄的位置也有18m寬,這個截面不是一次澆築完成的。
這個斷面都不是一次性澆築完成的。
它的施工順序是:
1、按「底板、腹板、頂板」的順序,兩個工作面澆築上半段邊箱外包混凝土;
2、三個工作面澆築中箱底板混凝土;
3、三個工作面澆築中箱頂板混凝土;
這樣一個箱體,分成了底板,腹板,頂板三個部分澆築,每部分都是澆築完全橋再澆築下一部分。
間隔時間大概都有100多天以上。
也就是說這個斷面分成三次澆築,每次澆築間隔達到了100天以上。最後當然也是形成了良好的整體。
下面這個圖是架橋機正在架設的簡支T梁,T梁都是在工廠預製好,拿到現場拼裝的。在鐵路橋中為了減小收縮徐變效應,T梁在梁長存放時間都超過半年。
顯然,最後這個橋樑也形成了整體。
另外就是加固行業,用混凝土增大截面是很常用的加固方法。
最後我們得出一個結論,新老混凝土可以形成整體,而且工程中大量使用,至於容不容易,那你自己也可以衡量了。
我們再來看,如何使混凝土形成一個整體。
結構構件承擔的力主要來說就是拉壓力,新舊混凝土之間如果是壓力,那就很簡單了,壓力只會使他們結合得更緊密,就比如我說的第一個例子。
梁體中有預應力鋼筋,預應力給梁體巨大的壓力,這個壓力會使新舊混凝土結合緊密。
那麼如果新舊混凝土之間存在拉力,是不是就要脫開了呢。
混凝土本身就是一個承受拉力很差的材料,必須藉助鋼筋才能夠承擔。所以在承受拉力的時候,也就無所謂新舊混凝土了,如果有足夠的鋼筋的話。
在第二,三個例子中新舊混凝土之間肯定是有拉力的,這個拉力也是由鋼筋來承擔的。我們看下面這張圖,在T梁澆築完成後,還露出了許多鋼筋,這個鋼筋就是為了將來和另一塊T梁連接在一起預留的。
兩片T梁之間,就是通過鋼筋和現澆一部分連接混凝土來形成整體,並保證整體性能的。
在建築加固領域一樣是這樣的,要想把一根柱子加長,必須要先鑿出鋼筋,將新鋼筋與舊鋼筋連接好,然後再澆築新的混凝土。
前面是宏觀的,從工程的角度說明,新舊混凝土是可以做到良好的連接。
如果你要更深入的研究新舊混凝土截面上的性能,我搜到了一篇論文。
這篇論文主要側重於新舊混凝土直接的粘結性能,而不包括鋼筋的影響。
「形成整體」是怎麼定義的?是受力的宏觀層面的?還是材料的微觀層面的?整體性是用來受力?防水?還是其它目的?
我覺得,新舊混凝土之間的施工縫是客觀存在的,新舊部分不可能形成完美的整體。所以,我個人理解的問題側重點在於「新舊混凝土之間的施工縫對混凝土結構的整體受力性能有何影響」?對於防水、耐久性、材料微觀等等其它方面,還請各路高人回答。
既然是討論受力性能,不外乎拉壓彎剪扭,讓我們一個一個看吧。
左邊第一個是受壓,混凝土有縫沒問題,越壓縫越小,不礙事。第二個受拉,混凝土本來就沒用,拉力全由鋼筋承擔,所以也沒問題。第三個受彎,無非就是一邊受壓,一邊受拉,拉壓都沒問題,所以組合而成的受彎也沒問題。第四個受扭,雖然混凝土會貢獻一點抗扭承載力,但美國 ACI 規範認為可以忽略,也就是本來就沒準備讓混凝土發揮作用,所有的扭矩都由抗扭箍筋和抗扭縱筋組成的鋼筋籠來承擔,所以混凝土有縫也沒事。
唯一有問題的,就是抗剪。混凝土中間一道施工縫,剪力一來,就像圖中最右邊這樣,很容易就滑移了。我們知道一般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剪承載力,是由混凝土提供的承載力和抗剪鋼筋提供的承載力這兩部分組成的,也就是中國混凝土規範中的,等式右邊第一項是混凝土的,第二項是鋼筋的。鋼筋的這部分沒問題,但是因為施工縫的存在,混凝土的這部分出了問題。
帶施工縫的混凝土受剪,我們可以近似按上圖分析。上半部分向左移動,下半部分向右移動,兩者之間的鋸齒狀的接觸面產生相互的壓應力。
我們取上半部分分析,共受三個力,向右的剪力 V,向下的鋼筋拉力 N,斜向上的混凝土接觸面壓應力。讓我們回到高中物理,右邊這個圖示,很熟悉吧,小盒子放在地面上,自身的重力為 N,受推力 F,問小盒子受地面的摩擦力是多少?想起來了吧,小盒子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等於重力 N 乘以摩擦係數 μ。那左右這兩個圖示是不是一樣的呢?我們的這部分混凝土也受一個水平推力 V,向下的力 N,那這個接觸面的摩擦力是多少呢?
我們把接觸面的應力分解為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分力。所有的豎直分力和鋼筋拉力平衡,也就是圖中所有向上的紅色小箭頭加起來,等於向下的紅色大箭頭鋼筋拉力 N;所有的水平分力和施加的水平剪力平衡,也就是圖中所有向左的藍色小箭頭加起來,等於向右的藍色大箭頭水平剪力 V。根據我們的高中物理知識,摩擦力等於垂直壓力乘以摩擦係數,也就是所有藍色小箭頭加起來等於紅色大箭頭乘以界面的摩擦係數 μ。問題就來了,摩擦係數是多少呢?這個就得靠實驗來決定了。美國 ACI 規範是這麼規定的:
- 舊混凝土面鑿毛,鑿毛後的鋸齒高度要達到四分之一英寸,摩擦係數 μ 等於 1.0
- 舊混凝土面沒有特意鑿毛,或者鑿毛的鋸齒高度沒達到四分之一英寸的要求,摩擦係數等於 0.6
中國規範就一刀切了,,我也不知道這個 0.6 和 0.8 的摩擦係數是怎麼來的。
所以呢,結論就是,混凝土施工縫 (cold joint) 的存在,對抗壓、抗拉、抗彎、抗扭都沒有影響,只有抗剪有問題。對策也很簡單,多加鋼筋。只要穿過施工縫的鋼筋足夠多, 就能抵禦足夠的剪力。
事實上,很多高層剪力牆結構的底層牆體,牆體剪力非常大,按照常規0.25%~0.3% 的分布鋼筋配置,施工縫處根本不能提供足夠的抗剪承載力。這個時候,我們就必須加大這片牆體的縱向分布鋼筋配筋率了。或者講究一點的,想省點錢的,可以在留設施工縫的部位配置額外的豎向插筋。混凝土,又稱為人工石「砼」,是人類迄今為止使用最為廣泛的複合材料,一般由水泥、細骨料(砂)、粗骨料(石塊)加水拌和後反應生成,成為工程結構中的基石。想要知道為什麼混凝土會形成新老界面?新老界面的微觀結構如何?工程中常見的新老界面問題?如何解決新老混凝土界面?那就必須先知曉這些問題的源頭~~~~~水泥的水化過程!
一、水泥的水化過程
水泥和水反應後的生成物(水泥漿體,主要包含水化硅酸鈣C-S-H和氫氧化鈣)如同膠水一樣,將細骨料和粗骨料緊緊團結、包裹起來,逐漸形成堅硬的人工石。在這個化學反應過程中,其主要作用的是水泥中的硅酸三鈣與水的化學反應(詳見問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829487「古羅馬混凝土技術為什麼會失傳——豬小寶答」):
水+硅酸三鈣→水化硅酸鈣 + 氫氧化鈣
硅酸三鈣的水化反應是放熱的(搬過磚、扛過水泥、拌過混凝土的同學們get),人們根據放熱速率隨時間的變化關係,將該水化過程分為如圖五個過程:
Ⅰ: 誘導前期,出現第一個峰值,一般在15min內結束;
Ⅱ:誘導期,反應緩慢,持續幾個小時,水泥漿體能一直保持塑性流動;
Ⅲ:加速期,反應加快,達到第二個峰值,持續幾個小時,水泥漿體塑性逐漸失去;
Ⅳ:減速期,反應下降,水化減慢,水泥漿體逐漸硬化;
Ⅴ:穩定期,反應超慢,基本穩定,水泥漿體硬邦邦
圖1 水化反應階段劃分(放熱速率)
(Ⅱ、Ⅲ的交替時間點記為初凝時間T1,表示混凝土開始失去塑性,逐漸硬起來;Ⅲ、Ⅳ的交替時間點為終凝時間T2,表示混凝土完全失去塑性,硬得不行)
魏小勝(華中科技大學,2013)通過電學方法測試混凝土的水化過程,他將圖1中的Ⅳ、Ⅴ兩段合併為「硬化減速期」,則整個水化反應分為四個階段:溶解結晶期、誘導凝結期、硬化加速期和硬化減速期。Matriga Gams(斯洛文利亞,2013)通過超聲方法測試混凝土的水化反應,將水化反應分為吸附期、溶解期、凝結期和硬化期等四種,如圖2所示。
圖2 水化反應階段劃分(超聲測試)
不要在意以上這些細節,不要在意以上這些細節,不要在意以上這些細節~~下面讓你知曉如何肉眼分區水化反應階段。
如果從肉眼可見的形態上區分,混凝土水化過程就是一個乾燥粉末加水拌和後,由具有一定流動性的流體逐漸變為固體的過程。初凝時間T1為水泥漿體開始失去塑性的時間,也就是水泥由流體懸浮物開始變為半固體的臨界點;終凝時間T2為水泥漿體完全失去塑性的試件,也就是水泥由半固體徹底變身為固體的臨界點。
圖3 水化過程中的性態變化(變態發展過程)
混凝土宏觀的物理特徵由微觀的結構變化決定,水化過程中流體變態發育成固體的過程也不例外。選擇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水化過程中的水化產物變身過程,如圖4所示~~(看看水化硅酸鈣這些小可愛聚集的過程,萌萌噠~~)
看,背景里靠內的那部分大疙瘩就是骨料(石頭哥),而那些短小纖細的部分就是水化硅酸鈣。時間一秒一秒地流過,纖細的水化硅酸鈣不斷地出現,看見高大威猛的石頭疙瘩,就靠近聚攏,然後逐漸包圍,最後完全包裹~~厲害了,我們的水化硅酸鈣~~
圖4 水化過程中的水化產物
二、混凝土新老界面的微觀結構
新老混凝土,顧名思義,有「新」和「老」的區分,也就是有時間上先後的差別,即先澆築一部分混凝土,間歇一段時間後再澆築另一部分混凝土。二者的間歇期越長,則老混凝土中水泥漿體的水化程度越深,混凝土的塑性越差而使得形態上偏向固體,同時水泥漿體的表面活性也越低。這樣的話,等到澆築新混凝土時,新老之間沒有充分流動混合,難以做到水乳交融,因此界面粘結強度不高。
新老混凝土界面的微觀結構模型如圖5所示,界面區域由底(基)層、覆蓋層和層面過渡區(Overlay transition zone,OTZ)等三部分組成,其中層面過渡區OTZ的結構決定整個界面的粘結好壞。當新老混凝土的澆築間歇期很短,短到小於T1,即底層還有充分的流動性時,二者可以充分混合交融,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整體,保持混凝土強大的粘結力;當新老混凝土的澆築間歇期非常長,長到大於T2,即底層已將完全水化,變成硬邦邦的時候,二者不能混合交融,只能靠新混凝土中的水化產物勉強附在老混凝土表面,非常的不牢靠。
圖5 新老混凝土界面的微觀結構
三、工程中的問題及處理措施
在土木工程中,由於施工條件的客觀限制而存在間歇期,道路、橋樑等混凝土結構在澆築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施工縫」,而且這些結構的間歇期往往比較長,使得新老混凝土沒法良好結合。如何降低或者避免施工縫造成的危害?土木工程專家從結構的方面考慮,盡量避免施工縫受剪或者做好抗剪措施即可~~(詳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815997「為什麼新老混凝土不容易形成整體」中徐騰飛、豬小寶的回答)
但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存在著更為複雜的問題。近來流行的碾壓混凝土壩是分層攤鋪澆築的(就是鋪一層,壓實一層,然後再鋪下一層~~就像千層餅一樣層層壘起來)。分層就會有時間間歇,新老層面要承受上游水推力帶來的剪力,而且層與層之間並沒有鋼筋(不可能有鋼筋啊,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傷不起~~),碾壓混凝土壩的施工上升過程如圖6和圖7所示。
圖6 碾壓混凝土壩施工過程
圖7 碾壓混凝土壩施工過程示意圖
╮(╯▽╰)╭碾壓混凝土壩之間的新老混凝土界面既要承受剪力,又沒有鋼筋防護,那還搞個雞毛啊,罷工罷工~~不用如此著急,不能採用土木工程中的結構性處理措施,那我們就從材料方面下手~~
如果間歇期很短,短到小於T1,新老混凝土在界面處可以充分混合交融並反應,最後緊緊抱在一起,形成強有力的整體;如果間歇期長,他們自然條件下不能充分混合交融,那我們就創造條件讓他們融合,必須讓他們緊緊地粘在一起~~
具體怎麼創造條件呢?總的說來就是處理老混凝土表面,使得表面粗糙,非常粗糙,有坑有洞的粗糙,越粗糙越好~~越粗糙越方便新混凝土流入老混凝土,凝結硬化後就能嵌入老混凝土的坑洞中間,拔不出來,具體請看圖8至圖11~~圖12的結果表明處理後的層面粘結強度都有所提高,其中噴砂處理方式最好。
圖8 界面處理措施(完整版)
圖9 高壓水槍噴射老混凝土表面
圖10 鋼刷刷毛老混凝土表面
圖11 處理後的老混凝土表面(AC表示層面不處理,GR表示層面機械切槽,DH表示機械鑿洞,SB表示噴砂沖毛,WB表示鋼刷刷毛)
圖12 不同處理措施的新老混凝土界面強度(AC層面表示未處理,界面粘結強度最弱)
總結一下,新老混凝土界面的問題有以下三個~~
新老混凝土界面為何產生?因此施工存在間歇,老混凝土水化程度深而偏硬化,當間歇期超過T2時,二者難以在界面處流動交融,只能勉強靠在一起,這樣存若的依附是不可能長久的~~
新老混凝土界面結構怎樣?界面微觀結構模型由三部分組成,即底層、覆蓋層和層面過渡區OTZ,其中層面過渡區OTZ決定界面的粘結好壞~~
如何處理新老混凝土界面?土木工程中從結構方面出發,盡量不要讓界面受剪,即使受剪也不怕,還有鋼筋來守護;水利水電工程中從材料方面考慮,創造條件讓新老混凝土在界面處交融在一起,形成團結而緊密的整體~~
首先,謝邀(最近工地比較忙,才上來看到邀請)
剛剛看了幾位大牛的回答,理論和計算方面不在贅述。 (畢竟只是一個工程狗,理論較差)
大牛們說的好像都是橋樑、隧道等工程類別,那我就從實際房建來說一點個人的意見:
首先、關於混凝土新舊之間什麼阻礙形成整體這個問題,有兩個方面的解讀。
1、新舊混凝土結合部存在裂縫隱患(滲漏風險);
2、新舊混凝土結合部存在結構風險(特定的受力情況);
針對第二條,已經有大牛 @豬小寶 分析過不同的受力結構了,我也就不在說了。
針對第一條,阻礙新舊砼結合的原因,只有時間因素。
首先、在常規房建工程中,新舊混凝土結合部位的混凝土配合比通常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這裡的變化指的是外加劑種類、酸鹼度等),而阻礙其結合的就是澆築過程中的時間差。因為某些工序安排(從成本上、工效上、施工便捷性上考慮),人為的製造澆築的先後順序。
這就是所謂的混凝土澆築時間差。
針對這種情況產生的滲透風險,常規工程施工過程中,慣用手法是:
1、前期預埋止水鋼板;
2、施工前清理交界面(特別是止水鋼板的兩側都務必清理乾淨);
3、施工前清理鋼筋表面;
4、澆筑前對鋼筋塗刷同標號水泥凈漿;
5、採用齡期60天的同標號混凝土(同外加劑種類);
6、澆築時採用平板振動器;
7、薄膜養護
這能較好的解決滲透風險,至於新舊結合,不要想了。短期內無法實踐,至少從成本上。
好吧,我補充下,混凝土作為一種膠凝材料它之所以能夠形成強度主要是依靠水泥水化及類似水化過程形成的凝膠產物,比如C-S-H凝膠,這些產物將沙石鋼筋結合到一起形成強度。但是形成強度是有一定時間的,在短期幾個小時就可以硬化成型,一周以內就可以達到50%以上的強度(相對最終形成強度),其後強度逐漸增強但是逐步緩慢,整個過程可以到10年之久。
新老界面之間的契合程度是阻礙其結合最終強度的原因,這涉及到材料的界面,已經澆築好的混凝土8個小時初凝沒啥問題,18個小時終凝也沒啥問題(具體時間記不太清了,別較真),這其中水化過程進行的很快的,凝膠結構大概形成後,再澆築新的混凝土,如果要求嚴絲合縫跟沒停工一樣的話,那麼就要求凝膠也是連續的,它的微觀結構也是連續的,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問題是能夠保證在多大程度以內的連續性。所以工程上澆築混凝土時盡量不能停工,停也得選受力小的地方停。畢竟混凝土作為一種建築材料,它最根本的是提供強度。
有些東西記不清了 不太準確 有方向性錯誤的還請大家輕拍
我認為,縫隙是影響最大的因素。舊混凝土上的一些顆粒很不好清理乾淨,就算清理乾淨也並非是有規律的凹凸。這也是為什麼室內地面抹灰要把地面鑿毛的原因吧。
個人感覺還有一點是混凝土是通過化學反應形成一個整體。舊的混凝土已經反應成了一個小整體,新來的混凝土只能和新來的反應,交界處新舊不能反應…感覺好像男女已經好了,現在突然來一個男的要和那個女的好是很不容易的。如果女的還沒反應(和男的好)那就容易的多了。
說的可能不專業,不高深,歡迎糾正。
謝邀,才疏學淺,嘗試粗淺的理解一下,要想混凝土成為整體,至少應當在其凝結之前將「新」混凝土加入,而這裡所謂的「老」混凝土應當是已經凝結硬化後的混凝土了,前面的回答把「老」混凝土作為「大骨料」的說法其實就已經很容易理解了,也就是說新混凝土加入後並不與老混凝土作為同一塊混凝土存在,二者之間有一個很大的界面,且往往這個界面是較弱的。因此前面的回答很多提到了把表面鑿毛,這種就是從機械手段提高了二者的連接。其實還有個問題就是混凝土是會收縮的,之後的故事可以想像了……
新老混凝土是不是就是指新澆築的和過些年後澆築的。以下回答針對我說的這種情況。混凝土是一種彈塑性材料,混凝土會有干縮以及荷載下的徐變,干縮施工完成一年基本全部完成,徐變一般兩年即可以完成八成。混凝土中應力場已經形成,後澆築部分對前應力場的內力不會有分擔作用。
簡單說,新舊混凝土界面形成的微觀層次不同。任何界面都會存在,只是兩個相層的物理化學差距是否可以忽略。例如,大壩是分區澆注鋼筋混凝土,濕度變化會顯著影響整體澆注效果,可想而知界面問題會更明顯!是否為整體的標準應該是相間物理化學微觀結構的穩定性。
謝邀!
單怕你是遇到黑心施工單位了吧
瀉藥
個人覺得這個問題需要從土木工程和材料工程兩個方面來進行回答。作為一隻材料狗,我簡單從物理化學的角度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說說界面,界面是不同物相之間的分界面,界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界面兩側的物相幾乎不能混溶(當然啦,絕對不能混溶的相是不存在的)譬如水—空氣界面等,僅有少部分微粒可以跨過表面勢壘進入界面另一側的相中去,絕大部分微粒都會難以跨過表面勢壘從而停留在界面一側的相中,結果就導致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相中間出現了分界。
混凝土的水泥砂漿從粘性流體轉化為具有一定強度的固體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這段時間內在水泥砂漿內部發生的膠凝反應和老化現象從晶體學角度上來說應該是水泥中的鋁酸鈣鹽、磷酸鈣鹽等成分不斷結晶析出並脫去結晶水的過程。也就是說在新制混凝土乾燥老化的過程中形成了新的晶相,新形成的晶相雖然在化學元素組成上與新制混凝土相近,但是由於兩種相不能很好地混溶因此在新、舊兩相之間出現了界面。所以兩個相之間的表面勢壘是阻礙新舊混凝土形成整體的原因。這個說法就是 @張成祥 老師的回答的物理化學版本。 @王策玉 的回答也說明了是表面的原因,不過好像思路更偏向於化學方面,和這種基於晶體學的考慮是描述同一個問題的兩種不同的路子。
吉布斯自由能保證了你把水泥砂漿配好放在那兒是必然會析晶的,表面能壘保證了新舊混凝土之間必然會出現分界,這種事情在原理上是不可避免的。在工程上減小這種界面影響的方法主要有:條件允許時盡量一次澆築成型,若需二次澆築應預留後澆帶並選擇合適的澆築間隔時間,將會出現新舊界面分界的面放在工程中承受剪應力較小的位置,優化增強體(鋼筋、纖維等)的配置以增強局部強度,二次澆筑前對錶面進行處理,將表面打毛以增大接觸面積,並在澆筑前清理表面,除去雜質塵等。
最後,工程上面的問題我看不大懂。而 @前笙 老師已經把材料學上的事情說的很明白了。
砼的強度主要來源與相互盤根錯結的水化硅酸鈣,這種根錯結的水化硅酸鈣之間作用力是扭曲的、三維的氫鍵。而新老砼之間,因為老砼先結晶已形成,這種氫鍵就以老砼表面的基礎上形成,相互作用的氫鍵少,故而強度低。
對新老這個概念來說,其實對於剛攪拌好的混凝土,終凝時的混凝土,就算是老混凝土了,畢竟狀態都不一樣,怎麼能更好的結合呢。通過鋼筋之間的連接,也就是所謂的植筋可能就是為了更好解決新老混凝土結合不好的行為
整這麼複雜,就是新舊混凝土間交接不好
不說為啥,只說處理。鑿毛表面,清理乾淨,再澆。必要時,施工縫處做防水處理。
原因知道了,有什麼措施可以避免這種不利。
有改變界面方向,配筋,砼微膨脹,界面處理,還有其他的嗎?
是因為界面,如果界面粗糙,再加點膨脹劑,四周有約束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形成整體。
其實如果時間長了,有水分反應的情況下,經過水化作用。新舊混凝土的界面會逐漸癒合到一起。
應該還是界面間的問題啊。但是有些大體積混凝土規範必須留設後澆帶。除清除界面雜質外,還是在界面間刷水泥漿增加粘合。
我們家的屋頂裂縫,刮掉膩子後,出現掉沙子的情況。不知道是混凝土沒有混合均勻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可以修嗎?施工單位說把強度不夠的鏟掉,然後重新支模灌漿,這樣處理有保障嗎?
舊混凝土的界面處理很重要,他能使後澆築的新混凝土與之前澆築的舊混凝土更好地形成整體
形成整體是不是有些籠統,是要問受力性能和破壞方式和一次澆築有什麼區別么?混凝土破壞是由於微裂縫發展引起的,新老混凝土中間的天然縫隙是難以彌補的吧。好吧,我承認我只是佔個位置等豬小寶,徐老師來回答……
推薦閱讀:
※為什麼高層樓房的梁板混凝土很多都用C30混凝土,而路上的混凝土都達到了C50。?
※如何評價 G7 京新高速全線貫通?
※同濟大學土木女的前途?
※同濟土木畢業到底會有多少的優勢存在?
※學結構被學建築的罵是不是很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