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賞後搖?
後搖需要鑒賞嗎?
在喜歡後搖的人耳中,經典的後搖如同仙樂,有甚者聽了後搖便根本沒辦法繼續聽別的歌曲。但在不喜歡後搖的人耳中,後搖漫長,嘈雜,不明所以,5分鐘的長度都不能接受,更不要說20分鐘的了。
但是說白了,後搖就是一種歌曲種類而已,總有一些歌會直擊你的內心,你會與之產生共鳴,喜歡後搖的人,就比較容易與後搖歌曲產生共鳴。
喜歡就聽,不喜歡就別聽,強扭的瓜不甜,聽不來還硬要聽,那是不對的。如果真要聽,就先聽一些曲調優美的,如果還算感興趣,就繼續搜集別的後搖歌曲來聽。當某一天,你忽然對某一首歌曲甚至於只是其中的一段,產生了一種名為「感動」的情緒,那時候,就不存在怎樣鑒賞的問題了。
陰天(一定要是陰天)下午三點,或者晚上12點以後,拿盒煙,搬個椅子去陽台,點上火,開始播放
一開始是前奏,要進入狀態的聽,腦子裡想著霧霾天,電線竿子,以及電線。
前奏會告訴你主旋律是什麼
然後不讓你等直接進入高潮,撒開丫子跑,腦子裡都是煙花
有的無人聲是高潮完了就沒了,有的有結尾,把所有畫面以1/4秒一張回放一遍
現場的話,跟著點頭就是了
有人聲的話,我一般都去找原文了,什麼肯尼迪宣布登月計劃,里根演講,奧巴馬演講,「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等等…還記得瑞文光速QA需要滑鼠點地取消Q動作的後搖么。
不用管那些網上評論區里大段大段殺馬特的評論。
那些都是別人的風景,只有你感覺到的才是你的
發獃狗就不用鑒賞 走路的話頭跟著點 騎車的話腳跟著瞪
作為一個黑金屬愛好者前來回答。
在我心目中,後搖就是換了電音樂器的交響樂。後搖結構和樂器都比交響樂精鍊,表達情感更直接,畫面感更立體,運用了電子設備營造了豐富的氛圍,旋律方面也更通俗,當然更容易引起共鳴和感動。
如果古典愛好者,可以像聽交響一樣欣賞後搖;
如果是極端金屬愛好者,可以把後搖當做沒有雙踩,吉他音色稍微明亮,顆粒感更弱,沒有黑嗓的黑金屬。我喜愛的後搖大部分在高潮部分,營造的強大的音牆和黑金屬異曲同工。nargaroth的 部分作品,換個音色,換個編曲,加點鍵盤,就會是不錯的後搖作品。
如果是傳統搖滾愛好者,首先你要接受沒有正規歌詞演唱這一巨大差別。你的鑒賞方向必須深入樂章和情感,脫離歌詞這樣具體的東西。抽象到畫面感和內在情緒的高度。
如果是正宗華語pop愛好者,選旋律優美的,感情含蓄的聽,喜歡就繼續,不喜歡就算了吧。
後話,昨天去光圈club看時過夏末的現場,感覺後搖還是適合音樂廳,坐著聽。
一般後搖都是這樣的節奏:
前戲→高潮→後戲
具體是這樣的:
開場會進行慢慢的溫柔的撫摸,營造一種氣氛→→→→等進入狀態之後就會開始慢慢地引向高潮(或者突然高潮),這時會節奏感比較強,情緒很亢奮,給人以強烈的刺激→→→→→高潮過後會恢復平靜(當然也會有一些很流氓的曲子,高潮之後就立馬結束了),平靜階段又會進行溫柔的撫摸,撫摸著撫摸著就慢慢安靜了,睡著了。
當然,沒有前戲的後搖,上來就奔高潮的後搖是很流氓的,通常讓人很難接受,這一般我們不稱之為後搖!不睡午覺,有點困的時候聽~~然後覺得整個人都飄起來了……
至於怎樣飄法?相信到時答案已經在你心了~~
深夜坐在路邊,看著來來往往的車流和燈火
後搖聽起來都一個樣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自我感覺,聽後搖就是在尋找和感受一種「畫面感」,不需要歌詞的點綴和解釋,也不需要從歌曲的名字得到任何相關的信息,只是戴一副合適的耳機,音量開到合適的級別,在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然後閉上眼睛,盡情去隨著音樂去想像那樣一種畫面感,在這種畫面中迷失自己,然後不斷求索,最終找到回來的路,回到現實,那就夠了。
有人說後搖就是接近目標而無法達到目標的一個音樂旅程。也許,真的是這樣,但願我們都能在後搖中尋找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總覺得聽的不是歌,而是自己的過去。
我是這樣聽的。
感受。
用身體流動的血液,每一個毛孔去感受音樂里每一個音符節奏轉折。
一個人聽同一首後搖不同時刻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
聽的時候腦海中就像拍電影,一幀一幀的畫面。
心裡有種不明就裡觸動。
我覺得吧,後搖不需要鑒賞,基本上你喜歡的就是好的,反之亦然。
像靈魂終於脫離軀殼
感覺自己很慘的時候鑒賞
後搖,喜歡的人自然喜歡,不喜歡的人則全覺得為噪音
第一次聽後搖是上大學時的一個深夜,在蝦米上無意中聽到了Acetate Zero的definition of fall
當時真的是雞皮疙瘩掉一地啊
那種死寂般的壓抑感在一瞬間爆發的感覺真是太燥了!
女聲一出現的感覺,用廣東話講就是,丟了(雖然我不是廣東人)
我個人認為後搖這種音樂形式更講求的是一種連帶感,代入感。在完整的耐心的聽完一曲後,腦海中那些一閃而過的片段,那些被瞬間勾連出來的情緒都是音樂本身的意義了。
聽後搖需要一種蜜汁感受力。那些玩後搖的人將他們對生命、宇宙、時空、愛情等等一切的思索融進一首沒有語言的曲子里。他們將心中所有的悲戚與歡欣都找到了一個完美的出口抒發出來,用自己的方式呈現給宇宙,呈現給那些不知能不能懂得這一切的旁觀者。
而當這些曲子一旦完成之後,就完完全全是屬於聽眾自己的了,我們可以對其進行一次完全個人化的解讀,就像一次十分孤獨的星際旅行一樣。但其實也不用覺得孤獨,因為那種許多人隔著時空的距離卻依舊產生了巨大共鳴的感覺才是最珍貴。
所以這一切沒什麼好鑒賞的。一提鑒賞這個詞,就會給它按上固定的方法,而這種生硬刻板的方式將禁錮住我們一些最美好最真實的感情。因為總有些東西,是無法用人類的語言表達的。
後搖是完全以器樂來演奏的音樂形式,全程分為幾個階段來表達,激烈和平緩互相更迭交錯,樂者感情得到完全釋放,與自然達到和諧
推薦閱讀:
※怎麼欣賞後搖?
※如何評價Mono的新專輯《Requiem For Hell》?
※如何區分迷幻、後搖、自賞、新世紀、新古典、氛圍等風格?
※後搖樂隊的常用樂器?
※最長時間的後搖有多長?
TAG:音樂 | 後搖PostR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