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市場賣的蘋果會有蠟?

用刀都能刮下來。
這蠟是幹什麼用的?怎麼才能洗乾淨?吃這樣的蘋果對人體不會有害么?


首先,從果農的角度,是不會打蠟的
我家種了二十多年的蘋果,我們村每年產數千噸的蘋果。
從來沒聽說過誰家,會給蘋果打蠟的。
一是沒設備,二是沒技術,三是沒錢,四是沒工夫。
今年,一斤蘋果收購均價才八九毛錢,打蠟根本就不划算!

不過我的見聞也很有限,我們村蘋果不打蠟,不代表顧客吃的蘋果也就沒蠟。
所以呢,抱著好奇之心,我就去找了找相關資料。
事實證明,確實是有很多蘋果被打蠟的。

上面兩篇論文我也沒閱讀許可權,看看摘要就基本明白了。


為什麼市場賣的蘋果會有蠟?
因為「水果打蠟是采後商品化處理的重要環節,也是國際市場對果品商品感官的基本要求」
以上為原文引用,作用大概是讓蘋果變得更好看,並延長儲藏期。
所以說,你看到的非常好看的蘋果,多半就打過蠟了。

怎麼才能洗乾淨?

按照論文的說法就是:用鹽水清洗。

吃這樣的蘋果對人體不會有害么?食用蠟當然是無害的,工業蠟就有害


之前我也很奇怪,為什麼要 費那麼大勁,給蘋果打蠟?
後來,我開始在網店賣蘋果我就懂了。

因為顧客嫌丑啊!
因為顧客嫌不存儲、時間太長了!
因為顧客嫌不脆了!
因為你們喜歡鮮艷的蘋果啊!
因為你們春夏天也想吃啊!

所以嘍,打過蠟的蘋果,能賣10塊一斤。
沒打過蠟的,只能賣4塊一斤。這就是商家打蠟的原因嘍


至於到底那個蠟是怎麼打上去的,我也不知道
果園裡的蘋果是這樣的。每一個蘋果在很小的時候,就被保鮮袋套著。
農藥進不來,蟲子進不來。

所以我說,如果你能找到,還套著這種袋子的蘋果,那多半就沒打過蠟嘍


蘋果的蠟分為3種

1.蘋果表面本身就帶有一層果蠟,這是一種脂類成分,是在蘋果表面生成的植物保護層,它可以有效地防止外界微生物、農藥等入侵果肉,起到保護作用。
除蠟方法:無需除蠟

2.一些高檔蘋果上面帶有的蠟,是人工加上去的食用蠟,這種「人工果蠟」其實是一種殼聚糖物質,多從螃蟹、貝殼等甲殼類動物中提取而來,這種物質本身對身體並無害處,其作用主要是用來保鮮的,防止蘋果在長途運輸、長時間儲存中腐爛變質。
除蠟方法:用熱水或鹽水沖洗即可。


3.不法小販使用工業蠟給水果打蠟,其中所含的汞、鉛可能通過果皮滲透進果肉,給人體帶來危害
除蠟方法:削皮處理。


來源:
騰訊大楚網:網傳5個蘋果刮半斤蠟,專家教你辨果蠟和工業蠟。
http://hb.qq.com/a/20120309/000837.htm

范志紅 博客
http://blog.39.net/zhihongfan/a_3892177.html

關於范志紅
http://baike.baidu.com/view/1539039.htm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介紹一下,
我家在豐縣大沙河蘋果基地,家鄉人世代種植蘋果,從來沒有見過或者聽說過誰家打蠟,而且我們這的蘋果也不可能打蠟,因為蘋果剛長出來還很小的時候,就被套上了一層隔絕蟲子與病菌的透明薄膜套,薄膜套的口子很小,蘋果成熟後,如果不破壞套子是不可能取出蘋果的,這個薄膜套會伴隨蘋果的一生,直到它在被消費者食用的時候才會取下,所以它是不可能打蠟的。

但是如果要問蘋果為什麼要打蠟,這個我也是仔細了解過的。
為了讓蘋果表皮更光滑,顏色更鮮艷,儲存的時間更久,而且打蠟的成本很高,所以一般都用在進口蘋果或者名貴蘋果上。
蘋果皮上的蠟一般分為三種。
一種是蘋果生長過程中形成的蠟,這是一種脂類成分,是在蘋果表面生成的植物保護層。它可以有效地防止外界微生物、農藥等入侵果肉,起到保護作用,這種沒有任何危害,用水洗洗就會掉的;
第二種則是人工加上去的果蠟。正是這種「人工果蠟」,讓不少人憂心。其實,它是一種殼聚糖物質,多從螃蟹、貝殼等甲殼類動物中提取而來。這種物質本身對身體並無害處,其作用主要是用來保鮮的,防止蘋果在長途運輸、長時間儲存中腐爛變質。儘管這種蠟本身對身體無害,但如果你想帶皮吃,還是要洗乾淨,因為這層「保護膜」可能含有農藥殘留物等有害物質。
還有一種就是工業用蠟了,有些無良商家為了節省成本,用工業用蠟代替食用蠟,這個是有危害的,工業用蠟中一般都含有鉛等重金屬,食用的話會對身體有很大危害。


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這麼多人對蘋果打蠟感興趣了

各國政府既然允許蘋果打蠟
且海關既然允許加工後的蘋果進口
市場上既然允許這種蘋果售賣
必然因為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忽略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別什麼事兒都想造個大新聞
謠言止於智者


去新發地見識過打蠟機,當時是打橙子,好像全新發地賣水果的都在這裡打。好像是有福爾馬林。


推薦閱讀:

泰國榴槤和馬來西亞榴槤有什麼區別?
有哪些水果可以稱之為葷水果?
如何保存新鮮荔枝?
把各種水果混在一起,攪碎了再放入水和糖,放置至少半年,吃了可以預防各種疫病,這靠譜嗎?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荔枝味道像爛紅薯?

TAG:生活 | 水果 | 食品安全 | 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