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戰爭中,中國為什麼主動撤退回去?


後勤跟不上,打下來占不住

以下來自網路 原文地址 :http://www.wwgc.cc/luntan/viewthread.php?tid=137391highlight=%B6%D4%D3%A1  62年的中印戰爭,如今倒是這段歷史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了。相關的資料都不難查到,所以就只簡單的說一下:中印邊界自衛反擊作戰自1962年10月20日開始,至11月21日基本結束,10月20日至28日為第一階段,主要是擊潰了印第七旅,俘其旅長,攻克了克節朗-達旺地區,其間比較重要的事態還有,10月22日以國防部名義正式宣告我軍「沒有必要受非法的『麥線』約束」;第二階段主要是從11月16日到21日,我軍從西到東,全線大捷,特別是在東段,當面印軍主力基本全部被擊潰,我軍前鋒直逼中國所主張的「習慣線」,甚至可以說,當時只要我方願意,飲馬布拉馬普特拉河也應該不是件難事的。可以說,這是建國之後的對外戰事中打的最暢快淋漓的一場。不過也正是由於戰場上壓倒性的勝利,使得更多的人反而更加不理解其後的無條件全面撤軍,有的人更是藉此抨擊毛澤東及其他領導人視國土如棄履,為了個人的「天朝心態」而丟掉了所有的勝利果實。但這種批評是相當不公正客觀的,檢視當時各方面的條件,就可以看出,作出主動撤軍的決策是非常符合對於當時中印雙方在邊界上可投入力量對比的清醒估計。
  
  對於一場戰爭,初戰的勝負並不一定具有決定性意義,那取決於(失利)一方有沒有繼續打下去的決心和實力,而62年的印度兩者都不缺乏。前者,印度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輿論一致高呼要「收復」失地;後者,印軍當時總兵力數十萬,也有大容量與可靠的交通設施可供迅速調兵至前線地區,只需很短時間就可以恢復甚至擴大戰場上軍事優勢。——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句,取得了輝煌大捷的我軍叄戰部隊,主力僅僅是一支師級的藏字419部隊,僅4個多團,幾乎沒有重裝備(能運輸到前線的最大口徑火炮只是120迫擊炮,炮彈還是靠當地民工背的),更不可能有空中支援(當時我們的空軍比印度強,但問題是在西藏既沒有可供支援前線作戰的機場,也沒有適合在西藏氣候地理條件下作戰的飛機),這支英雄的部隊從此跨入了我軍頭等主力的行列,現在是我軍唯一的正式山地師。然而,無論是中國參戰部隊的勇猛善戰、機智靈活,還是印軍的指揮低下、戰技生澀,都不是可以長期依靠的條件。


地緣戰略這東西,不去親身看看哪裡的山,走走那裡的路,
在書房裡下一個拍腦袋的結論說補給(沒/有)問題都是沒意義的。
我也沒去實地考察過,這裡只是引用一些資料,拋磚引玉吧。
--------------------------------------------------------
我的總結:
1.補給跟不上
2.不能打全面戰爭
3.國際形勢不利
4.收回來對西藏局勢可能有副作用。

比起藏南,失去白龍島和半個長白山才讓我嘆息,
那幾個才是領導人追求道德虛名和所謂「同志友誼」而出賣國家利益。
而放棄藏南,我覺得更屬於理性選擇。

---------------------------------------------------------
藏南歷史和地緣概況
引用神貼《地緣看世界》,建議認真讀:

(圖中白線是依據喜馬拉雅山脈走勢而成的自然分界線,上面的紅實線是麥克馬洪線,白虛線是下文作者猜測的未來分界線,下方的紅實線是中方要求的邊境線)

藏南永遠是中印邊境最熱的話題,提到它就不得不提到麥克馬洪這個人。可以肯定的是當時他在劃分這段邊界時是以喜馬拉雅山脈的分水嶺作為主要依據的。我前面說過,我並不認為麥克馬洪當時在劃分這條邊界時本身帶有多大的惡意,因為依據分水嶺劃分邊界是比較通行的辦法。事實上受當時的條件所限,他這條分水嶺選的並不完全正確。受益於現在的衛星技術,我們很容易看出,這條分水嶺依圖上的白線走會更為準確。
  *再次聲明,以上觀點為技術性討論,暫請不要上綱上線
從這張〈藏南地緣形勢圖〉上我們可以看出,如果單從分水嶺的角度劃分邊界(白線),白線和紅線(麥克馬洪線)之間有兩塊地方劃歸了中國。換句話說,中國在山南地區有兩個突出部,一個是西頭的「錯那」縣,一個是東頭的「墨脫」縣。形成這中國在山南地區的這兩個據點的原因並不相同。
  「墨脫」縣的劃給中國應當是限於當時的技術能力。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墨脫」實際上是向北突出的一條峽谷,喜馬拉亞山走到這後,北有南東向的念青唐古拉山阻擋,東有南北向的橫斷山擠壓,最終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稻皺帶。由於地形過於複雜,英國人當時並未深入其中去尋找分水嶺,而是將邊境線劃在了峽谷出口處。這就為中國在山南留下了一個突出部。

中國獲得「墨脫」這個點可以說是幸運,但要想使之具有戰略意義卻又難上加難。你很容易從網上得知墨脫是全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1993年修成過一條沙石路,不過據說進去一輛車後就塌了。今年4月29日新公路改建工程正式奠基,出於戰略目的,再多的錢也得花啊!
  聽到這裡,你千萬不要以為那裡是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相反由於處在山南,可以充分享受到印度洋上吹來的暖濕氣流,墨脫的自然環境和和西雙版納有得一拼(當然是指海拔低的峽谷地帶)。交通不便只是相對於山北來說,如果向南往印度修路要簡單很多。所以說依照山形水勢劃分邊界是有一定道理的

說完了東頭的墨脫,該說說西頭的錯那了。如果說麥克馬洪把墨脫劃給中國是因為技術原因,那麼把錯那劃給中國則應當是考慮到政治因素了。
  因為在14世紀西Z政府就在「錯那」設宗(縣),用以向山南的門巴、洛巴族收稅,應當說是西Z政府派駐山南的據點。由於有了明確的行政機關,因此麥克馬洪在劃界時並未依照分水嶺,而是在「錯那」下面繞了一下。而恰恰是這麼一繞,給中國留下了一個缺口,1963年那場戰爭,解放軍就是從這裡攻取達旺並繼續南下的。

「錯那」縣整個地形是北高南低,也就是說整個是在南山坡上,一直到海拔2800米的時候有一條亞熱帶的山谷。麥克馬洪認為既然已經給了西Z政府面子,讓出了「錯那」。那就沒理由再把邊界往下划了,於是邊境線開始順著這條山谷直到不丹,然後向北又回到了喜馬拉雅山的山脊。只是他這麼一划卻把「達旺」劃給了印度,也為日後中國向藏南兵提供了口實。
  坦白說西Z政府對於藏南的門巴、洛巴兩族的管理是比較模糊的,現在基於法理上的證據主要是向這兩個民族收過稅,或者說類似於四夷向中央王朝進貢的性質。因此印度和西方國家並不認為這足以成為中國歷史上曾對藏南地區擁有主權的證據(西方國家本來就認為中國對西Z行使主權過於勉強,而西Z對藏南地區的主權又過於勉強,那麼中國對藏南提出主權的要求在他們看來就更是經不住推敲了)。
  不過「達旺」是個例外,基於西Z曾經的最高領袖——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有明確的記錄出生於此,因此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達旺」為西Z政府的直接管轄地。

事實上我們現在無法揣測當時簽訂協議的雙方是否明確「達旺」的歸屬。有可能的情況是,西Z政府的代表提出了「錯那」的歸屬問題,但誤以為「達旺」包括在內。而英國人並未發現「達旺」之於藏族的重要性(一個幾百年前的喇嘛出生地是很有可能被忽視的)。如果當時明確提出,英國人似乎沒有堅持要划走的理由(從戰略上考慮,在達旺的南側恰好有一條延伸出來的山脊可以用來做分界線。事實上也很有可能是這條山脊阻止了藏族向山南移民)
  *註:以上推論純屬臆斷,如有不同意見可以無視
我盡量從地緣的角度去解釋問題,因為一旦牽扯到政治又會形成口水仗。其實每個國家都有權利尋找對自己有利的證據來提出要求(有必要我可以貼出尼赫魯當年寫給周總理的信,如果第三國的人看到,很有可能會覺得印度才是受害者)。在爭奪領土的時候所以基於地緣和實力所達成的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藏南的情況已經大致說完了,剛才已經有朋友看到那條白虛線了。你應該猜到了,這就是我給中印在藏南劃定的邊境線。
  邊境線的合理劃分是要最大程度保證雙方的戰略安全,所以沿山頂的分水嶺劃分容易為雙方所接受。前面已經說了,墨脫雖然位於山南,但於中國來說目前形同雞肋,對印度東北部暫夠不成威協,何況有麥克馬洪線做法律上的保障,墨脫並不會成為熱點。
  而對於「達旺」,即使是基於面子,中國政府也會力爭到底。對於印度來說,既然當年英國人出於政治的考慮,讓中國的勢力伸到了山南,那麼有必要考慮尋找下一條分水嶺做為防線。至於這條防線以北的地區,如果有合適的交換品也並非不可以出售。
  附:2005年訂立的《中印解決邊界問 題的政治指導原則》第二、三條,注意裡面的幾個關鍵詞
  二、本著互相尊重、互相諒解的精神,對各自在邊界問題上的主張做出富有意義的和雙方均能接受的調整,一攬子解決邊界問題。適當考慮彼此的戰略的和合理的利益以及相互同等安全的原則。
  三、考慮雙方的歷史證據、民族感情、實際困難、合理關切與敏感因素,以及邊境地區的實際情況。邊界應沿著雙方同意的標識清晰和易於辨認的天然地理特徵劃定。維護邊境地區雙方定居人口應有的利益。
附上一張「藏南」行政區劃圖,你會發現「達旺」南部那條邊界就是我圖上那條白虛線,也就是中國和印度所能達成的戰略平衡線。
  個人認為,最終收回達旺地區的可能性為70%,而取得藏南其他地區的可能性為0。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基於「適當考慮彼此的戰略的和合理的利益以及相互同等安全的原則」,中國在西線或中線是一定會做出讓步的。

----------------------------------------------
1.補給跟不上
根據上面的分析,中國對藏南有兩條運輸線,北線的墨脫當年公路不通,要靠手拿肩扛,等於沒有。
南邊的達旺好像當年通了公路,不過要靠一條公路支持大兵團作戰也就是開腦洞吧。
即使是南線,一年只有幾個月路況較好。

中方選擇在1962年10月下旬開始軍事行動,部分原因是為了躲過藏南地區的雨季,獲得較好的道路運輸條件,便於運送兵員和武器裝備以及作戰物資。但如果軍事行動繼續拖延下去,進入11月便是藏南地區的冬季,屆時該地區將大雪紛飛,成為冰天雪地。道路可能被大雪封住,人畜皆不能通行,隨時會切斷中國軍隊的後勤補給線甚至對作戰人員造成傷害。
相比之下,中印邊界印方控制一側的地形較為有利,可以使用汽車或火車便捷地運輸物資,而且印度軍隊的後勤補給點距離戰場較近。後勤補給保障在現代戰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中方當時的後勤補給條件從根本上決定了此次軍事行動不能長久進行,只可維持在較短時間內。因此,中方必須速戰速決,見好就收,在取得有利戰果時儘快後撤停戰,為通過外交解決中印邊界問題贏得籌碼。

有人說,印軍是運輸大隊長,靠繳獲的物資就能夠解決補給問題。
現代戰爭居然還有人這麼想問題,繳獲的物資只能救急,最多能解決一兩次戰役的後勤,
居然要靠繳獲來打整場戰爭,能贏才有鬼。
不然按這個思路日本早就佔領全中國了。

2. 守住了容易打成全面戰爭
由於有兩個山南橋頭堡,藏南是易攻(選一年天氣最好的幾個月打)難守(補給太不穩定)的。
即使守住了也很容易演變成中印全面戰爭。

藏南在印度人心中的大概類似中國人心中的東北。
任何一屆印度政府都需要在公開場合表達不放棄這些土地的聲明,
一旦做出讓步,當屆政府在民眾的壓力下會迅速倒台。
覺得中國持續佔領就能把生米煮成熟飯未免有點想當然。
持續佔領可能意味著數十年的斷斷續續的戰爭。

3.國際形勢

20世紀60年代初,正處於冷戰的一個高峰時期,美國對於中國的敵對態勢非常強烈。中國與蘇聯的矛盾正在不斷擴大,美、蘇兩個大國都開始在政治和軍事上給予印度支持。中印邊界衝突戰事一起,包括美、蘇等世界上不少國家都在以各種形式支持印度,具體情況如下。

1) 美國和英國

美國在中印邊界衝突開始後就立刻以強硬的立場公開表示支持印度。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在接到尼赫魯求助信函後,在答應給予印度支援的同時,還對中國發出了公開威脅,強調如果中國繼續向前推進,美國將有可能採取適當行動。

實際上,美國隨後便開始向印度交付了首批緊急軍事援助並提供有關中國軍事行動的情報,包括派出12架C-130大型軍用運輸機前往印度幫助印度軍隊向前線運送兵力和裝備。肯尼迪總統還指示加爾布雷斯大使發表聲明支持印度對有爭議領土的要求,承認「麥克馬洪線」為約定俗稱的國際邊界線。

當然,幾乎於同一時期內在美、蘇之間爆發的古巴導彈危機使得美國不得不暫時將注意力重點轉移到古巴,並集中力量對付蘇聯。但隨著古巴導彈危機逐漸走向緩和,美國又得以將重點移回到中印邊界衝突事件,繼續大力支持印度對抗中國。

英國在對待中印邊界衝突的態度和立場方面,也是強硬和明確地支持印度。英國政府發表聲明表示英國政府一向承認麥克馬洪線是印度邊界,時任英國首相麥克米倫公開表示印度要英國做什麼來幫助印度,英國就會做什麼。在幾天之內,兩艘裝載著輕武器的英國船隻駛抵印度,船上的輕武器被交付給印度。這是中印邊界衝突爆發後西方國家援助印度的第一批武器。

2) 蘇聯

與此同時,印度也積極地向蘇聯尋求援助。蘇聯一方面身陷與美國的古巴導彈危機,另一方面需要得到中國在古巴導彈危機上對於蘇聯的支持,不便明確表態,只是通過《真理報》表示對於中印兩國爆發衝突感到遺憾,同時呼籲中印雙方停火後進行談判,暫緩了對印度的軍售和援助。

然而,隨著古巴導彈危機趨於緩和,以及中國在古巴導彈危機事件中對蘇聯的支持沒有達到蘇方要求,蘇聯很快便於同年11月恢復對印度的軍售,包括當時最為先進的米格-21型戰鬥機。
而且,有些論著也指出,蘇聯通過威脅停止向中國空軍提供燃油對中國施加壓力,迫使中國儘快結束中印邊界衝突。

3) 亞非和其他國家

此外,亞非國家做出的反應也對中印邊界衝突的進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此次邊界衝突爆發後,亞洲國家中僅僅只有越南、朝鮮、緬甸和巴基斯坦公開表示支持中國。一些亞洲國家宣布保持中立,比如錫蘭政府,尼泊爾國王,阿富汗國王以及柬埔寨親王。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為數眾多的國家反對中國的軍事行動,公開表示同情和支持印度,總數達到了75個。其中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塞普勒斯等英聯邦成員國,還有日本、伊朗、寮國、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

包括以色列、約旦、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內的中東地區國家幾乎一邊倒地完全支持印度。非洲國家中大多數也明確地站在印度一邊,比如蘇丹、奈及利亞、羅德西亞、埃塞爾比亞和烏干達等國。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個非洲國家比如阿爾及利亞、幾內亞和迦納等國支持中國。

4. 降低西藏對內地的依賴

這一點可能爭議就很大了。歡迎大家批評指教。

收回藏南對於西藏肯定是有利的,但不一定利於國家統一。
西藏地理上易守難攻,只要切斷幾條公路鐵路就難以進攻。
但是西藏土地貧瘠,這意味著西藏不能自己解決糧食問題,養不起大量軍隊。
武器什麼的可以靠外國空運,難道幾百萬人的糧食能全靠空運?
這其實才是西藏獨立的最大障礙。

藏南的土地肥沃。
藏南收回了幾乎一定會劃入西藏
(單獨劃省也沒用,藏南只於西藏聯通,兩者很容易合謀),
於是西藏就獲得了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糧食。

現在的西藏已經很不穩定了,何苦加強他獨立的籌碼呢。


1、中國軍隊的後勤壓力太大了。相比印度苦心經營數年以逸待勞,解放軍直到59年西藏平叛之後才真正完成了對中印衝突地域的完全控制,邊防要點設施的修築因為器材從內地運不上來,基本依賴就地取材,是相當簡陋的;物資儲備因為這個緣故,也是少的可憐,道路通沒通還是個問題,加上解放軍在作戰中不拘一格,擅長穿插迂迴,無形中又令後勤壓力雪上加霜。

2、中國手中沒有核武器。當時的中國與美國、蘇聯都是敵對狀態,而印度則左右逢源,是兩個超級大國都拉攏的對象,因為沒有核武器,如果戰事升級,不得不考慮美蘇手中的核武器對中國威懾力。可以說在那個時候,核武器就是中國軍隊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3、古巴導彈危機結束過快。中印邊境又對峙到真正演變成戰事,古巴導彈危機功不可沒,因為它吸引了幾乎所有人的眼球,以至於在東方的這張規模有限的衝突沒有得到大國們的有效重視。而導彈危機僅僅一個月就結束了,如果中國不儘快結束這場戰事,那麼它的升級將成為新的地區甚至全球熱點。考慮到中國當時在國際的實際地位(廣泛孤立),引起大國過多關注只對印度有利,而對我不利。

4、繼續打下去可能會引發全面戰爭。1962年的邊境戰事,從規模和烈度而言,只能說是有限的武裝衝突,還達不到局部戰爭的水平。而就這場戰事的技術含量和所受地區條件的限制而言,二戰水平都算不上。在這種情況下,解放軍的輕步兵是可以橫掃印軍的,但如果爆發全面戰爭,考慮到對外軍購和印度的戰爭潛力,勝負難料。畢竟印度也是大國,戰爭潛力巨大。

5、中國並沒有從三年困難時期緩過勁來,況且當時還只是窮國一個。

總結:這時老一輩國家領導人在那個時候做出的正確選擇,挾大勝餘威而班師,不但能夠震懾對手,而且能夠掩蓋自己很多問題。如果在後續的戰事中崩掉幾顆牙才反過頭想靠外交渠道解決問題,主動權就不在自己手上了,而且一旦後勤補給等漏洞被利用,後果不堪設想。
況且,以當時中國的戰略投送能力和補給水平,也沒有能力和印度大一場規模更大的戰爭了。


作為地圖炮的我 以前看到藏南的地勢 綠植和 充沛的雨水 覺得印度人佔了那麼好的一片地方 就是死1萬人 10萬人 就是血流成河 我們也要把藏南奪回來 直到我因為工作原因第一次到了藏南 到了錯那 到了勒鄉 海拔1900 距離傳說中的達旺就十幾公里的實際控制線

我擦 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錯那縣城海拔極高海拔4500 普通人根本堅持不下 夏天都下雪 冬天大雪封山 物資根本運不進去 路沿著河谷修建 極其狹窄 比說打仗了 物資經常斷 網路經常斷 一到冬天錯那就成為一個孤城 這怎麼打仗!? 守都付出了極大的力量!

所有的山因為雨水侵蝕非常的陡峭,根本就沒地方種地!幾乎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到勒鄉要拐幾百個彎 除了森林就是峽谷!整個藏南爭議區全是這樣的地形。

想起前地圖炮的我 恨不得打自己幾十個巴掌,也感嘆當年前輩穿越這無邊的峽谷 雪山 森林,去印度大平原的邊緣進攻一個未知的大國,國家領導人真心牛逼!

我請所有叫著要收復藏南的兄弟,先畫個3、4k的機票到拉薩,花4個小時(坐小車2小時)先到山南 然後坐上去錯那的大巴 經過2天2夜的顛簸 然後再坐1天的車到勒鄉,你就明白了 為什麼當年要退回

山南那片艱難的地方,利益太低,付出的風險太大,退回是明智的。

下圖是某邊防哨所的全景 大家體會一下


推薦一本書:
印度對華戰爭 (豆瓣)

另,對題主問題的回復是:從戰前到戰後,當時的中國政府始終沒有考慮過收復藏南


1、本來就是局部戰爭,沒準備大打,當時中國和美蘇都不對付,真要發力滅了印度。美蘇一定干預,開戰選在美蘇古巴導彈危機,雙方無暇顧及印度。痛打一頓,然後收兵。

2、從動用的兵力看,只是邊防部隊,根本沒用精銳。但是後勤是準備了很長一段時間。如果繼續打下去,後勤難以為繼。除非以戰養戰,打成全面戰爭,從印度方面直接獲取補給。那樣就是大打了,當時的國際局勢是不允許的。


關於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我軍獲勝後又全部撤出,以致藏南再次被印度佔領的歷史事件,多年來一直爭論不斷。我軍到底該不該撤?該不該撤得那麼乾淨?實際上很有探討的必要。

筆者反覆看過這段歷史,形成了以下觀點。先貼一張地圖,有助於直觀判斷。

圖中的白線就是許喜馬拉雅山主脊線,不只達旺,就連西藏錯那縣、墨脫縣與我軍堅守了半個多世紀的克節朗溝,都在主脊線以南。也就是說,我軍儘管撤回了麥線以北,但在喜馬拉雅山南麓仍佔領著一些地區。請注意,正是中國至今還佔著這些所謂「大雪封山」時要被隔斷的地區,這才有必要重新探討當年撤軍應該不應該那麼乾淨,應該撤到哪裡合適的問題。

一、我軍快打快停是正確的,在政治上有利,經濟上更是如此。

二、從出兵到撤退都主要是毛澤東在決策,在公開披露出來的資料里後勤因素並沒有顯示有多重要,對印度只是有限反擊,打完就撤回實控線是戰前就定好的決策,就沒準備和印度大打。沒想到的是印軍這麼不經打,一下就基本把整個藏南讓出來了,但中央決策操作的過程沒變,這才給後人留下了遺憾。如果印度人能守住麥線,就像美國人守住三八線一樣,那中國就只是力不如人,國人可能就沒有這麼多遺憾了。

三、拋開中央的決策不談,雖然印度人當時逃離了藏南,但以中國的國力軍力全守藏南確實困難,實行撤退依然是必要的。不同的是,從軍事角度上說,退到哪裡卻是可以商量的。看了上邊的地圖就能知道,我軍堅守克節朗、錯那、墨脫這些喜馬拉雅山主脊線以南已經半個多世紀,要是按照很多人所謂「大雪封山論」、「後勤困難論」,那這些地方也應該放棄,怎麼還守那麼多年?從軍事角度上說,既然要在這種困難地形堅守,當然是縱深越大越好,軍事上才能有迴旋餘地,也能更多地設置兵站囤積給養。從山南的地理上說,喜馬拉雅山的雪線最南端是達旺東南的西山口,海拔4000多米,往南只有一條公路,越走海拔越低,最後到了幾百米。印軍想上來就是仰攻,地形狹窄,運輸困難,我軍則居高臨下,一夫當關,在軍事上非常有利。也就是說,能堅守克節朗、錯那那麼點山南狹窄地域,就遠不如守以達旺為中心,以西山口為前沿,以錯那為後方的整塊地域,在軍事上要比現在局面有利多了。至於說印軍會不會繼續糾纏打到底,誰敢那麼肯定?首先當年我軍不是立即就全都撤走的,419部隊甚至是在達旺過了1963年春節才後撤的,而印軍重新推進到麥線都到1963年5月份。其次西線印軍滲透進來的部隊和據點全都被我軍拔了,印軍重新回來時也沒敢造次,誰說東線就一定要大打了?打不打併不是印度人一方面能決定的。

四、撤軍撤得乾乾淨淨,從當時來說也不是完全必要的,是造成日後政治、軍事皆被動的重要原因。首先,不撤過麥線就堅持了中國不承認麥線的政治主張,否則當年反擊時就不用過麥線了;其次,佔領達旺也達到了今天很多國人所謂與印度談判的領土底線,不用像今天這樣論壇上成天絮絮叨叨脫褲子放屁了;第三,重新撤回克節朗地區導致在山南迴旋餘地太小,縱深不夠,在軍事上很不利。62年我們是先發制人打了印度一個冷不防,如果印軍要首先攻擊,被動的就是我們,這就遠不如堅守西山口、達旺一線在軍事上有利。

五、軍隊撤回來後再撤20公里更是很荒唐的舉動,惡果很明顯:不只東段的克節朗河以南被印軍重新佔據,西段已經收復的阿里地區巴里加斯450平方公里土地,因為我軍遠遠後撤,又被印度人占回去了至今。

六、可能很多人的腦海中這個叫「喜馬拉雅山」的東西就是一條從不間斷的高高山脈,想過去就得爬山過去,想建哨所就得跑山上去建。難道我軍62年列印度人是像紅軍長征那樣先翻上大雪遍蓋沒有道路的喜馬拉雅山再下去打嗎?哪本書上是這麼寫的?他們從來就不知道喜馬拉雅山不過是一條山系的總稱吧,實際上中間有很多分斷,有無數的山口相通,各山口還有各自的名稱,可以修建道路從中間通過。62年我軍就是從內地修道路通過棒山口,再修到達旺,與西山口公路相通,這才將物資給養運上去,一口氣打過去的。所謂大雪封山,說得實際就是封路,山上封不封和我們有什麼關係,誰沒事往幾千米的雪峰上鑽去喝風?現在我軍堅守的克節朗地區就是河谷,後方10公里左右是拉則山脈,屬於喜馬拉雅山系,過了拉則山也就基本到了喜馬拉雅山北邊,這前後都是由中間的山谷道路相連接的。印軍重新北上後,就是想佔領拉則山,徹底將錯那地區我軍山南突出部斬斷。而我邊檢站發現情況後,緊急報告,部隊才重新前出,在克節朗河北岸與印軍對峙,一直到今天。估計把這些戰區地理問題說給作者,他會大眼瞪小眼,腦袋裡連個概念都沒有。

七、所謂「大雪封山論」一直甚囂塵上,實際上就是雪封了路,也是可以開通的吧?難道青藏公路、川藏公路、青藏鐵路上萬公里,穿越無數高山峽谷,遇到大雪封了路就不修了嗎?那現代軍隊、現代技術是幹什麼的?上述幾條線修了無數的穿山隧道,穿越了幾千公里凍土地帶,到了藏南那一隅之地就突然自我解除武裝給憋死了?我軍堅守錯那、克節朗的部隊沒有遇到過「大雪封山」嗎?難道半個多世紀全是喝風過來的?幾千公里劈山挖洞都不當回事,幾十公里柔軟的雪花就不可逾越了?劈山容易還是清雪容易?不客氣地說,有這種論調者純為腦補,國際玩笑。這根本不是什麼能不能幹成的事情,而是想不想干,願不願乾的事情。就如西藏千年以來都不能有效控制,而到了新中國就成為我不可分割的領土,看得就是你國家的決心,政府的力度。想不想做,真不真做,這才是重要的檢驗。退一萬步說,就算按照某些人聲稱的「大雪封山論」來看,請記住,西山口也屬喜馬拉雅山系,冬季也要「大雪封山」,擔心我軍回不去,難道印軍就過得來?能不能來去是不是又要拍腦袋決定?

看看下邊這張圖,這就是80年代克節朗地區我軍在「大雪封山」季節向前沿的運輸情況。沒有人會以為那雪光往山上下不往路上下吧?那條運輸長路難道不是特別能改造世界的人類開闢出來的的嗎?

八、結論,62年我軍快打快撤是正確的,但撤得乾乾淨淨是錯誤的,造成了今天的被動局面。如果非說當年老毛的底線就是以麥線劃界,把藏南全讓給印度人,所以打完了又全讓出來,我也沒話好說,就看今日的國人願意不願意接受老毛的決策了。西藏的後勤確實困難,但正如前邊所述,既然能守錯那、克節朗半世紀,就沒理由說不能守達旺、西山口,從軍事上說這是一個邏輯,沒人有能耐解釋成兩個邏輯。


自衛反擊
(1962年10月20日至28日)
古巴導彈危機
真正的危機從1962年10月中旬開始,28日結束。

-------------------------分割線------------------------------------

  • 10月14日周日:肯尼迪總統再次下令進行空中偵察。兩架從德克薩斯州勞夫林空軍基地起飛的U-2偵察機飛越古巴的導彈發射場拍照。
  • 10月15日周一:偵察機拍攝的照片明確地顯示了導彈的存在。這些導彈是布署在古巴東北部聖克里斯托佛附近的SS-4導彈,它們可以打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 部分內容略,詳見維基中印邊境戰爭古巴導彈危機
  • 10月20日周六:雖然肯尼迪的高級顧問要求入侵,執行委員會還是決定進行封港。
  • 在此某國出現了,請注意這個時間——十月二十日
  • 10月20日,印方稱中國軍隊攻擊印度,中印戰爭開始。
  • 10月22日,中國國防部宣告;我軍沒有必要受非法的「麥線」約束。
  • 1962年10月25日,幾支反擊部隊相繼進佔達旺。其中一部繼續向南推進到達旺河北岸。克節朗——達旺之役遂告結束,首戰告捷。全殲印軍第七旅及其他一部,俘虜印軍第七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共殲印軍1900餘人,收復了克節朗河以南、達旺河以北、不丹以東、達旺以西的全部領土,並在事實上否認了所謂麥克馬洪線。
  • 10月27日周六:早晨時分,美國進行了一次運載火箭試驗,這次試驗沒有通知執行委員會。美國海軍對一艘蘇聯核潛艇投深水炸彈。核潛艇上的艦長以為戰爭已經爆發,決定發射艦上的核導彈,由於大副執意不同意(按照當時蘇聯核潛艇的規章必須三位最高軍官:艦長、政委、大副一致同意才能發射導彈),最後潛艇上浮來請示莫斯科的命令
    。一架美國U-2偵察機在古巴上空被一枚SA-2反空導彈擊中墜毀。另一架美國海軍的RF-8A也被37 mm防空炮火擊中,當時幾乎所有人都預料美國會在數小時內進行報復,第三次世界大戰似乎不可避免。肯尼迪決定不報復並表示同意繼續談判。他向赫魯曉夫密電錶示同意赫魯曉夫的第二封、比較官方的信中建議的撤回布署在土耳其的導彈。不過肯尼迪並沒有通知大多數執行委員會的成員說他答應撤回在土耳其的導彈。與此同時羅伯特·肯尼迪秘密與蘇聯駐美國的大使談判。
  • 10月28日周日:秘密外交談判終於成功。赫魯曉夫宣布同意撤回古巴的導彈。美國同意不入侵古巴,並秘密撤回土耳其的導彈和義大利的導彈。赫魯曉夫在莫斯科電台中宣布撤回古巴導彈。危機結束。今天一般認為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這件事件的和平解決中起了一定的作用。肯尼迪本人是天主教徒,若望二十三世與赫魯曉夫之間一直有書信往來。
  • 中國邊防部隊遵照政府聲明,東段於10月24日停止追擊,在達旺河以北集結;西段於10月28日停止了對入侵印軍的反擊,在甲崗、日土宗地區集結休整。

一、曬戰爭數據的數據黨,建議撤銷中央軍委,外包總參業務給百度,因為按這種邏輯,根據蘇德戰場第一個月的「數據」,蘇聯已經亡國了。
二、說補給不是問題的,歡迎支援戍邊,天朝支援步槍一把,子彈萬發,請君在地自行解決補給,白日獵熊,睡前屠狼,「邏輯上」哪兒都是南泥灣。
三、說個簡單事實:戰爭最後期,瀋陽軍區司令部的壓力比前線大N倍。各人自己理解。

以街頭混混干架的水平和文革武鬥級別的思維,來判斷戰略層面上的戰爭決定,然後寫幾千字嘲笑太祖,呵呵……


建議題主看看撤軍日期,再不撤就該大雪封山了。。。


提請觀者注意分割線下面的那篇文字。裡面有對歷史的相對的客觀的描寫。我用粗體標出。這也許是共軍撤退的另外的原因。

問題一,被佔領土的歷史淵源與現狀如何?


世界上除了阿拉伯人有一塊被猶太人佔領的「被佔領土」有些名氣外,人們不知道在喜馬拉雅山南坡還有一塊中國的「被佔領土」,這就是被印度佔領的門隅-洛隅-下察隅地區近9萬平方公里土地。

早在公元7世紀,門隅即屬我國吐蕃地方政府的版圖。13世紀,元朝統治了這個地區。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喇嘛統一西藏,對門隅地區實行各種形式的有效管轄。19世紀中葉以後,清朝駐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特別授予錯那宗和達旺寺以管理門隅地區的實權,負責制定法律、制度和處理重大的行政、宗教、邊境事務。駐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權為了加強對門隅的統治,在門隅的首府達旺,建立了名為「達旺細哲」的全區性行政委員會(由達旺「喇章」的代表一人、「聶倉」兩人和「札倉」的代表組成)和「達旺住哲」的高一級非常設行政會議(由「達旺細哲」的組成人員加上錯那宗兩個宗本組成),負責處理重大的行政、宗教、邊境事務。西藏地方政府每年派專人到門隅徵收、徵購大米,專管該區鹽米等經貿活動。


進入上世紀中葉以後,印度人非法入侵了這裡,並於1954年成立了隸屬印度中央政府的「東北邊境特區」,1987年印度議會批准正式成立阿魯納恰爾邦,分設11個行政區。如今此地全部在印度牢固的控制中。

阿魯納恰爾邦,首府伊塔娜噶,2001人口統計90餘萬人。用亞洲開發銀行人士的話來說,這裡乃是亞洲唯一待開發的處女地。用西方旅遊界人士的話,這裡是另一個類似亞馬遜河上游那樣的動植物天堂。中國農業部門通過比對衛星照片,現這裡是中國版圖上森林蓄積最豐富的地區。這裡的水利資源極其豐富,印度政府已經規劃在雅魯藏布江和蘇班西里河上建設裝機2000千瓦以上的巨型水利樞紐。


軍事防務方面,負責此地防務的印度東部軍區,轄5個軍,240-300架戰鬥飛機,僅在阿魯納恰爾邦就部署了兩個軍五個山地步兵師,一個機械化師,作戰實力遠超邊界對面的中國成都軍區。


令人遺憾的是,根據國際法不咎既往,尊重現狀,尊重實際管轄的原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已經把那條本來是非法的麥克馬洪線視為國際邊界線了,中國已經在事實上失去了奪回此地的可能。現在中國外交部人員一旦被人問起被佔領土的問題,惟恐避之不及。


50年後的今天,中國人要思考,我們是失去這塊被佔領土?這既非是大清國的錯,也不是國民政府的誤,完全是毛時代昏庸的外交政策造成的。現代中國人正在吞下苦果。

問題二,1962年戰爭中,解放軍是因為後勤原因才撤出西藏固有的領土嗎?


不是因為後勤原因!!!按周恩來的解釋,中國人是要顯示正義。


解放軍的後勤並無問題,起碼不比當時的印軍更困難,當時做好了作戰三個月以上的準備,而實際上只打了一星期。


另外,從道理上說,一個國家,一支軍隊不會因為後勤問題,就放棄國土,如果害怕困難中國人甚至就不該在西藏駐軍。


不克服困難就能贏得戰爭,天下沒有那樣便宜的事。


誰還有其它什麼問題,下面可以繼續發問,但是關於因為後勤問題就要放棄國土的弱智問題,請大家就不要再提了。

網上還流傳一個問題:解放軍和印度作戰時,後勤物資要靠人背馬馱嗎?我明白告訴大家,這也是誤解,是典型的胡說八道。


1962年戰爭,分為兩個階段,只是在第一階段作戰時,由於東線公路未修通,在克節朗河部分作戰地域需要動員當地人搬運物資,以及在第二階段瓦弄戰區部分地段需要人工搬運外。在戰爭的主要階段,主要方向上,解放軍均修通了公路,實現了機械化運輸。甚至把重炮運到了達旺。


還有一些道聽途說的人說什麼「解放差點打到新德里」,我在這裡順便也解釋一下:西線解放軍部隊追殲印軍前出到喀喇昆崙山口,兵臨印軍戰略樞紐楚舒勒,這是解放軍在西線前進最遠的地方。與印度首都新德里直線距離350公里。

問題三:1962年戰爭帶來了中印邊界的和平了嗎?


坊間流傳說毛澤東在1962年中印交戰前曾經講過「這一仗不打則已,打就要保證和平10年(也有說和平30年的)」。我不相信毛澤東會說這樣的話,……


事實如下,1962年戰爭中,印軍遭到重創,但是當中國軍隊撤軍後印軍既開始在東段繼續向麥克馬洪線挺進,到1963年開春後中印兩軍重新在麥線附近形成對峙。

印度佔領麥線以南的爭議領土,又完全不理睬中國提出的談判要求,印軍又重新開始了對中國的蠶食行動。據中國總參謀部統計,僅在1963年上半年,沿邊境對峙的中印兩軍就互相提出抗議照會總數達到60餘次。可見,戰後的邊境地區根本未實現和平,印軍也未曾老實過。


印軍的這種蠶食行為愈演愈烈,1965年當印巴發生戰爭時,毛澤東親自決策要和印度打一仗,既策應同盟的巴基斯坦,又反擊印度的蠶食。中國外交部向印度大使館代辦提出了正式的最後通牒,兩國戰爭一觸即發。可是,由於蘇聯介入印巴衝突,印巴兩國在蘇聯的調停下,很快在塔什干實現停火,印軍在中國和錫金邊境上撤除部分工事,中印戰爭並未爆發,最後通牒幾成一紙空文。


如果毛澤東認定中國打不過印度,他就不敢發什麼最後通牒,這是明擺的事,傻子也能看明白。


1967年中印兩軍在中錫邊境發生兩場衝突,雙方互有傷亡。按第三者的評價來說,這兩仗中印兩軍打成了平手。這是由於印軍在1962年戰後已得到更好的訓練,而中國此時正陷入一踏糊塗的文革內亂之中,解放軍的狀況已大不如前。

由此可見,1962年戰後中印邊界地區的形勢仍然是緊張的,印度並未改變其蠶食中國領土的政策,也未停止對西段中國新疆的阿克塞欽提出領土要求,印度繼續在全線對中國保持高壓。


經此一戰,中國既丟了領土,丟了人命,也未得到和平,所以如果是毛澤東再說什麼爭取「10年和平」和「30年和平」的話,就幾乎形同**啦。

1985年在中印邊界東段桑多洛河谷,由於解放軍建設直升飛機的起降場,引起兩軍嚴重對峙。這次印軍反應迅速,立刻出動部隊和中方形成面對面,胸對胸的對抗。這次中國妥協了,起降場工程被迫停止。1987年由於印軍在全線開展的「銅釘」大規模演習,中國軍隊被迫向西藏和新疆大舉增兵,造成邊界局勢劇烈動蕩,兩軍幾乎開戰。


綜上所述,印度在1962年戰後,繼續佔有雙方爭議的9萬平方公里土地,並繼續蠶食中國領土。對於中國而言,1962年一戰就如同中法陸戰是一場勝而無利的戰爭。相比之下,印度卻從戰敗中吸取教訓,整軍備武,終於在今日在中印邊界全線形成壓倒優勢。


印度既不肯和中國談判,中國有失去了歸復領土的良機,該怎麼辦?不戰不和,眼看國土淪喪又全無辦法。只有期盼明天。而明天究竟會怎樣?只有天知道。

問題四,1962年戰爭中中國軍隊之所以放棄國土不守是因為毛澤東害怕美國,蘇聯聯合支援印度嗎?


這個問題實在可笑,提問題的人也太小瞧毛澤東的膽兒了。


當時美國的戰略對手是蘇聯(美蘇兩強正在古巴導彈危機的嚴重對峙中,雙方查點爆發核大戰),在亞洲美國的戰略重點在越南,絕不至於為一個印度搭上老本。

毛澤東在打內戰時就提出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原則,毛澤東在朝鮮戰爭中就明確跟美國叫號「你們要打多久,我們奉陪」,此時此刻輪到毛澤東來守衛自己的國土了,而且是如此巨大而富裕的國土,毛澤東倒開始怕這怕那了,就要腳底抹油撒腿就跑了。這怎麼會符合毛澤東的性格?


中印戰爭是毛澤東一手指揮的,撤軍的命令也是毛澤東下達的,雖然部隊覺得意外,覺得不可思議,但還是執行了毛澤東這一命令。說毛澤東怕美蘇支持印度,不僅找不到任何證據,你們也的確小瞧了毛澤東。

倒是善解人意的周恩來對毛澤東撤軍的決策作出了迄今為止最權威,最有說服力的公開解釋。他的解釋見周恩來軍事文選第四卷《關於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十個問題》一文。想探討問題者可以去瞧瞧這本書,總比你們在此胡思亂想,胡說八道要強的多。


但是有些事情也怪不得你們,關於中印邊界爭端問題,從毛時代開始就是桌子底下進行的,好像是多麼了不起的機密,公眾不了解情況。還真以為打了一仗後中印邊界就太平了,真以為中國佔了大便宜了。當今中國人再抱此心態,恐怕要成國際笑餅了!!!


有人指望靠談判能把丟失的領土談回來,這可能嗎?不客氣地說只有弱智才會相信這一點。


在毛澤東對敵鬥爭的哲學中,有一條是「談談打打,打打談談,打談結合」,放棄軍事鬥爭,迷信談判,不是所謂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本意。在毛澤東的對敵鬥爭哲學中還有這麼一條,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不在乎打碎罈罈罐罐,大踏步的進退,施行游擊戰法。

但是請各位注意,在喜馬拉雅山上進行的是中印兩個民族的領土爭奪戰,不是游而不擊的土八路游擊戰。由於外交法律和國際規則限制,不允許你再大踏步的進退。你今天讓出的土地,還想拿回來嗎?收回去的拳頭想再打出去,可能嗎?

問題五,所謂麥克馬洪線究竟是怎麼回事?


1914年,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麥克馬洪構想了一條印藏分界線,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的連接線作為界線。麥克馬洪又利誘西藏噶夏的代表,背著中國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劃界換文。當時對西藏擁有主權的中國政府並不知道什麼此事,達賴喇嘛和噶夏政權也未給其參加西姆拉會議的代表有劃界的授權,後來了解了情況的噶夏政權對麥克馬洪畫的線不予承認。


當20多年後,英國政府正式把麥克馬洪線標入地圖和政府文書後,也遭到南京國民政府的反對。1947年,當剛獨立的印度在南京建立大使館時,國民政府也對印度代辦明確表示了不承認麥線的態度。


由此可見,麥克馬洪線從來未經過雙方實地勘測,也沒有經過中國歷屆政府承認,是一條屁價值也沒有的「屁線」,完全無法律意義和任何價值。


1949年後,中國繼續不承認麥線。但是由於政府當時執行的是反帝國主義的意識形態外交,一切以反美為重,因此新中國政府不得不慎重對待印度這樣的國家,在領土問題上取克制和忍耐的態度。

當時中共的政策是:內部打招呼不承認麥線,但這個態度不公開,尤其不對印度公開,也不向印度提出這一問題。


新成立的印度在處理國際事務方面比中國人表現的成熟和狡猾,他們充分利用了中國人對自己的依重,完成了當年英國人也未能實現的領土擴張。


英印統治期間,雖然公布了麥克馬洪線為邊界,但是英國人也僅僅在極個別地區,試探性地侵入門隅和察隅地區,不敢放膽佔領。1950年初,印度軍隊則大膽越過西山口進軍達旺,到1954年印軍完全控制麥線以南原西藏的門隅-洛隅-下察隅地區。印度政府為此成立了東北邊境特區進行管轄。


對於印度人所乾的這一切,中國政府按照既定方針始終保持沉默。印度雖然感到心虛,但是他也不挑明這一問題,在50年代初兩國政府進行的歷次交涉磋商中,印度也不提出這一巨大的領土問題,雙方似乎有默契,好像麥克馬洪線並不存在。甚至在1954年兩國簽署關於西藏問題的政府協議時也未談及此問題。中國總理兩次訪印,印度總理一次訪華,除了周恩來含含糊糊地提過一次兩國的國界尚未劃定以外,中國方面沒有任何人對印度的非法入侵提出過異議,抗議和交涉。這也構成國際交往史上一大奇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首次對外界表明自己對麥克馬洪線的態度,是在周恩來1956年訪問緬甸時與緬總理吳巴瑞的會談中。由於中緬之間也有部分邊界線與麥線相關,周恩來因此系統地解釋了中國政府的立場:一、要對中國人民解釋清楚;二、要說服西藏達賴喇嘛等人接受「麥克馬洪線」;三、國民黨會罵我們賣國。周恩來說,你們需要時間,我們做這些工作也需要時間。我們為了求得一勞永逸地解決整個邊界問題,委曲求全地提出了目前的方案,我們要儘力克服困難實現這一方案。至於解決整個問題的時間,我們可以繼續等待。


印度和緬甸有很好的關係,因此尼赫魯肯定會從緬人那裡了解到中國對麥線的態度。再加上中國在與印度的交往中從來沒有提出過對印軍佔領麥線的異議,因此尼赫魯感覺到抓住了中國的把柄,在後來中國提出談判東段麥線以南的領土問題時,他堅決地給予拒絕。他說(大意)「當你有機會提出異議和要求而未提出時,就意味著你已經放棄了要求」。周恩來對此辯解說(大意)「我們雖然沒有提出口頭和書面的異議,但是我們出版的地圖始終把這一地區畫在中國一側」。

比較而言,尼赫魯的說法更為符合外交慣例。一個政府可以通過公開聲明,抗議,外交照會,會談等等方式表明自己的觀點,地圖只能是補充和非正式的方式,其作用和效力非常有限。當印軍佔領門隅-洛隅-下察隅近10年後,中國政府才正式提出了不承認麥克馬洪線,這使中國在領土交涉中處於極端不利的地位。可以說中國是實實在在地吃了一個啞巴虧。


佔了便宜的印度,野心得到鼓勵,越發輕視中國,印度政府又繼續對中國新疆的阿克賽欽提出領土要求,甚至越過麥克馬洪線繼續蠶食中國領土。在這種形勢下,北京城裡的毛澤東感到被欺負的太狠,終於忍無可忍,打了一仗。在大軍獲勝的有利形勢下,毛自我感覺已經充分教訓了印度,因此又單方面把軍隊撤到麥線北面去了。這一撤意味著中國人將永遠失去達旺,失去洛隅和下察隅的大片土地,意味著麥線從此將要發揮效力啦。


由此可見,50年代政治外交上的失策,60年代軍事戰略上的錯誤,印度對麥克馬洪線以南的佔領在某種程度得到強化。中國在兩次重要關口出現錯誤,可以說已經沒有機會再奪回失地,甚至再進行交涉的理由都不再充足啦。


進入90年代後,麥線已經成為雙方的實際控制線,1992年雙方軍隊交換了實際控制地區地圖,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是雙方首次對麥線的勘定和確認。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眼裡,麥克馬洪線早已經是一條國際邊界線。


毛時代極左外交政策的失敗,從麥克馬洪線由「屁線」變成一條幾乎無法撼動的邊界線,從西藏門隅-洛隅-下察隅地區的淪喪中,可見一斑。

問題六阿克賽欽的約翰遜線及一攬子解決邊界問題的「現實主義」方案是怎麼回事?

阿克賽欽是一塊被喀喇昆崙山,昆崙山及阿里高原環繞的盆地,自古以來就是從新疆到達西藏的重要孔道,元後准葛爾的大軍及蒙古熬茶禮佛的行旅都是從此進藏,清時曾設立拓置局管轄,1951年西北解放軍也是從阿克賽欽到達阿里的。


對於這樣一塊土地,中國人從來就沒有懷疑過其屬於中國,直到印度人抗議中國通過阿克賽欽修建新藏公路以前,中國政府並不知道印度對這裡有領土要求。


印度的依據是所謂約翰遜線。1860年英國測繪軍官約翰遜曾作探險旅行,他從拉達克進入阿克賽欽最後到達新疆的和田。此人把阿克賽欽視為無主地,因此將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標畫進英印的屬地,將中印分界線畫在了昆崙山一側。


對於這條約翰遜線,英國政府並未知會大清國,歷代中國政府包括新中國並不知道此事,更談不上承認了。因此從這條線被炮製出來那天起,它就和麥可馬洪線一樣,是一條一文不值的「屁線」。


和東段門隅-洛隅-下察隅地區自1954年被印軍佔領不同,印軍從來沒有進入過西段的阿克賽欽一步。1956年印軍首次派巡邏隊進入該地區,也被解放軍逮捕並驅逐。中國人對阿克賽欽地區早已形成了實際控制,約翰遜線連一天也未曾派上用場。


在中印部隊屢次發生衝突後,中國政府為了全面解決邊界問題,提出了一攬子外交解決的方案,在兩國總理最後一次談判中由周恩來向印度方面提出。

這個中國方案的核心內容是,中國認為邊界問題是由於帝國主義侵略造成的,雖然中國受到損害很大,但這並非是印度人民的錯,不應該由獨立後的印度負責對於邊界現狀,中國政府準備以「現實主義的態度」對待它。


中國政府的態度是極其清楚的,中國雖然吃了虧,也不打算和印度人民算帳,準備去找英國人算帳。(這一觀點極其荒唐和可笑!印度人民是英國侵略的直接受益者,中國不找印度算帳,倒要去找英國,這說得通嗎?)


更為關鍵的是,中國所謂的「現實主義態度」,是準備以承認麥克馬洪線的實際效力(確認印度對門隅-洛隅-下察隅地區的佔領)換取印度不再對阿克賽欽提出領土要求。這一巨大的讓步,外交史上罕見。


但是尼赫魯早在中印總理會見前,就從緬甸得到了消息:中國已經接受了麥克馬洪線作為中緬兩國的西段邊界,加上中國政府對門隅-洛隅-下察隅地區一向表現出的漠然態度,所以此時尼赫魯對中國這一「現實主義態度」並不感興趣了。他的要價更高了。尼赫魯明確對周恩來表示,門隅-洛隅-下察隅地區是印度領土,而領土問題是不容談判的,要談就談中國把阿克賽欽歸還印度。


這樣一來,毛周真是陷入了尷尬之中。毛澤東實在不想和印度多糾纏,也不想和印度打仗,毛始終認為「反美」是中國的重點任務,是「大局」。本以為讓出東段就可以息事寧人,不干擾反美大局,沒承想民族主義者尼赫魯根本不領毛的情,不僅繼續對阿克賽欽提出領土要求,而且咄咄逼人的邊界上舞刀弄槍,這次可是實實在在的冒犯了毛。


對於中國人而言,建國以來的對印外交及所謂「現實主義」方案已經全盤失敗,用一句老話來形容毛澤東當時的處境十分形象,叫做「陪了夫人又折兵」。

1962年戰爭以後,印度把中國視為仇敵,在邊境全線增加兵力,印軍的戰略簡單說叫作「東頂西攻」,既在東段固守麥克馬洪線,在西段謀求切斷新藏公路奪取阿克賽欽。


印軍在阿克賽欽的對面就部署了轄有三個山地步兵師的第14軍,在列城機場優先部署SU-30戰鬥轟炸機。從中國幾萬公裡邊防線看,由神仙灣到空喀山口這一段阿克賽欽邊界實在全軍最緊張的「熱線」。


雖然這裡自然環境極其惡劣,新藏公路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時間不通車,一些前沿哨卡海拔高度超過5000米,界山達板海拔高度更是達到6000米以上,完全是人類的生命禁區,但是這裡是中國版圖的一部分,解放軍守土有責,任何戰略家也無權放棄這裡的一寸「地盤」?


有人說什麼「國家利益是動態的,不要學尼赫魯只把目光孜孜於土地之上,要學以色列在西奈撤軍」,我不客氣地說,這完全是**,是對喀喇昆崙山上爬冰卧血守衛國土的戰士的侮辱。


喀喇昆崙山上至今能還找到國民革命軍守邊士兵的屍體,他們是為了戍邊而死,他們當之無愧地當代守邊軍人的先輩,值得後人景仰。不是對土地的孜孜以求,國民黨士兵怎麼跑到喀喇昆崙山的冰峰雪嶺上的?國民黨的士兵尚能如此,我們做不到?

中國在中印邊境的六點失誤 轉帖

-
陸軍論壇


=========添加另外的觀點===========


序語:

  實際在探究藏南問題時,首先引起我很大興趣的是,所謂「九萬平方公里被占」一說本身就遭到了進行了嚴肅考證的網友的懷疑。根據「地圖愛好者聯盟論壇」網友Elite提供的利用中印雙方數據計算得到的結論都是——中印邊界東段有爭議地區中印度控制區域面積約在六萬平方公里左右(注一)。

  然後發覺的是藏南地區(現印控區)複雜的歷史歸屬及淵源(以前雖略有耳聞,但畢竟所知零星),既有達旺等地歷史上明顯受到西藏地方管轄的;也有如下察隅這樣,只是在清亡前兩三年中國勢力曾經短暫到達過的;還有珞隅在現代之前,既沒有受中國(西藏)控制,也不在印度(英國)治下的地區。後二者,似乎與中國(西藏)更多聯繫是宗教文化或種族上,而並非一般意義上的政治管制(注二)。

  另外關於62年對印戰爭在一片勝利之聲中突然單方面停火,然後在印度沒有做出任何讓步之時就全面撤軍,基本回到原實控線的原因,我就比較熟悉與肯定了——其實一般的業餘軍事愛好者也都明白——天然地理、氣候條件導致的後勤保障難以長期保證是我軍無法克服的致命弱點(注三)。這直接致使PLA無力在藏南地區和印軍長期大規模作戰,主要正是出於這個理由(當然,當時還有另外一些對我不利的因素),62年的軍事勝利才沒有能轉化成實實在在的對於爭議地區的實際控制。

  總而言之,藏南問題的來龍去脈與現今坊間最流行的簡單化解釋之間有著相當的實際距離,它或者放大了說——中印邊界問題——大背景其實是和整個西藏從19世紀末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與中國主體分分合合的歷史糾纏在一起,不了解這些,也就無法了解中國沒能及時將藏南納入有效管制之下的種種原由。小子不自量力,竟欲作一小文,以對藏南問題的歷史及背景略作管窺之引。然而以在下的淺薄見識,文中充滿謬誤自是難免,所以還請方家不吝斧正。


還有一個插曲,當時嘎廈同時還提供了另一份圖,聲稱這個圖劃的就是被英國曆年來侵佔的西藏土地,那張圖從拉達克一直到阿薩姆,甚至包括了錫金和大吉嶺區域在內大片土地。可是它的劃法同中國舊時各省地方志劃的界線圖一樣,只有山水河流,既無經緯度,也無等高線,東西南北方向是用藏文寫在圖的邊側上。噶廈認為這些都是英國從西藏奪取的地方(楊公素《《滄桑九十年--一個外交特使的回憶》)。——(作者註:這裡要解釋幾句,拉達克地區在現中印邊界西段印方一側,所以前面沒有提到。這個地區的原住民族與藏族屬於同一族系,主要也信奉藏傳佛教,所以西藏地方ZF也視拉達克居民為藏人,對其派過差役,並據此將拉達克視為自己管轄地。但克什米爾的印度統治者(這裡的「印度」是指英殖民以前的概念)也認為拉達克是他的統治區域,雙方為此還打過仗,從此看,拉達克原來應該是兩屬地區。1846年英國吞併查漠—克什米爾後,聲稱拉達克是克什米爾的一部分,應歸英印ZF統治,在未等清朝ZF同意的情況下,便悄悄佔領拉達克地區(鄧禮峰《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英佔領拉達克的具體時間沒能查到資料,根據邏輯推斷,應該至少在1865年英印當局派遣印度測量局官員約翰遜潛入新疆南疆地區「勘察」之前。至於亞東以南的錫金等地,老實說,更算不上西藏的固有轄地,那裡只能說是由於宗教等因素,可算是西藏的「屬藩」(注五)。)——由於似乎要價過高,所以從以後的事態發展看,中方並沒有按著這份地圖去和印度談邊界,仍然是以否認西姆拉條約及德里換文的有效性為理由,主張中國與印度之間從來沒有划過界,只有一條習慣線(注六)。

  那麼51-53年間,PLA為什麼沒有分兵到藏南呢?實際上,還是因為舊藏嘎廈ZF與中央之間鬥法、牽制的緣故。眾所周知,「17條」其實是昌都戰役打出來的,嘎廈方面對此深懷不滿的人多的是,或者說,根本就沒幾個舊藏官員、喇嘛不想著把PLA早點趕走,恢復從前自己獨尊的地位。而且這批漢人還和從前的蒙古部落、滿清朝廷不一樣,即使從17條中也可以看出,他們可不準備滿足於僅掛個宗主虛名的地位。而且舊藏的老爺們再閉目塞聽,也知道新中國是不可能永遠容忍西藏維持舊有的政教合一與農奴制度的。而根據17條,西藏地方的實際行政權力又仍然基本都掌握在舊藏地方ZF手中(這種狀況基本要一直持續到1959年叛亂之前)。結果就是舊藏的權貴們變著法子給PLA製造限制和麻煩,最突出的方面就是儘可能不賣東西給入藏部隊和工作人員,甚至包括基本食品。出於政治原因,PLA又不能強迫他們出售物資,這在後勤上給進藏部隊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當時西藏不通公路,從數千里之外的成都、蘭州地區運輸物資,成本和損耗大得驚人。在很短的時間內,為了保證進藏部隊的給養需要,全國的駱駝就幾乎死了近一半(駱駝在青藏高原上似乎比騾馬更適合遠途運輸)。再加上政治上安撫舊藏勢力的需要,所以實際進藏的部隊人數並不多,而且基本被局限在拉薩與內地進藏道路沿線。這段時期的情況(張國華後來對這段時期的西藏局勢,曾總結為「軍事上我們有優勢,政治上嘎廈有優勢」),自然無法分兵到邊界上去了。
到了1953年,中國ZF在西藏(這裡及以下出現類似情況,都僅僅是為敘述方便起見,沒有任何將西藏及其原地方ZF與中國及中國中央ZF在政治地位上並列的含義)已經初步立穩了腳跟,朝鮮戰爭也簽約停戰了,中國開始能騰出手與印度談判解決關於西藏歷史遺留的問題。不過一開始的中印談判並不是主談邊界,而是印度在西藏的特權問題。也許現在很多人也已經不知道了。印度直到50年代初,一直在西藏擁有大量特權,甚至有駐軍,這是繼承自英國兩次侵藏戰爭的「成果」。印度駐軍主要地點在江孜(就是《紅河谷》歷史背景的所在地)和亞東,特別是其中與印度最接近的亞東(雖然理論上當時還隔著一個錫金,但從印度一獨立始,錫金就完全被印度徹底控制,這個也是繼承自英國,所以其實中印在錫金-亞東一早就是直接接壤的,這個也可見《錫金政治史概述》中的相關介紹),實際上是處於印度的佔領之下。中印談判自1953年12月31日始,到1954年4月29日雙方簽訂了《中印關於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不過這份協定本身主要是規定印度與中國西藏地方正常的交通通商來往辦法,取消印度在藏的特權則在作為附件的一件照文(注七)中。這個條約簽署之後,中印關係的友好程度也一度達到了高峰。比方說此後不久後舉行的萬隆會議前後,公平的說,尼赫魯為中國作了不少外交疏通工作。在對待中國在西藏的問題上,印度不但完全承認了中國對西藏的主權(這點很重要,由於印度對西藏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聯繫,印度的承認使得西方一些國家一度企圖製造的「西藏是個獨立國家」的計劃破產),而且在1954-1962年期間。中央駐藏軍政人員的供給大半由印進入,大大減輕了進藏運輸的壓力(這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直到62年,內地入藏的交通還是多麼困難)。這裡再提一下這份協定後來的結局(後面就不再提了),62年邊境戰爭後,這個協定原定的8年有效時間也到期了,印度拒絕延長,此後印(中)藏間的貿易和交通往來就長期中斷了。另外順便說一句,中印在為領土爭議反目後,印度也有學者、政客對尼赫魯批准這份協定大加抨擊,認定當時印度讓步太大,而沒有把此些籌碼與邊界問題掛鉤。

  1954年起,駐藏PLA開始逐漸向邊境地區分兵駐守,並著手進行對中印邊界的調查研究工作。這裡除了前面已經提到的各種因素外,我認為後勤交通條件有所改善也是一個重要客觀因素,1954年12月25日,西藏歷史上的第一條公路全線通車(不過,大家也都知道,雖然通車了,可進藏公路由於地質和氣候原因,每年都會時不時要中斷一段時間,短則一兩天,多則幾個月),中國在西藏的底氣粗了不少。隨著PLA進入中印邊境地區,中印在邊界上矛盾與衝突於是就不可避免的頻繁和尖銳了起來。

  這仍然主要是由於印度繼續採取「全面的向中印邊界進軍」的政策,即能佔領的就佔領,一時不佔領的也常派巡邏隊來視察。在阿里方面(即中印中、西段邊界),在過去原英印時代佔領了什普奇、普蘭江巴、香扎、拉不底、巨哇、曲惹、沙則等地的基礎上,還佔領了桑,蔥沙。1954年後又新佔領了楚魯普、波林三多,還強佔桑格藏布河西岸屬西藏的碟穆綽克(印稱阿里與拉達克在這條河上以河為界)。在中印邊界東段(即「麥線」一段)印度越「線」佔領朗久、馬其頓。在中段,印度1956年後又派邊防部隊佔領烏熱。在同新疆接近的地方,印度逐漸派軍前來「巡邏」到阿里新疆公路控制的國境線,即企圖巡邏阿克賽欽地區(這些情況是PLA報告給中央代表的,嘎廈方面,據與中央聯絡的官員柳霞稱,有些嘎廈並不知道,有些知道,也交涉過,但都沒有向中央轉述過)(楊公素《滄桑九十年---一個外交特使的回憶》)。

在中央駐藏人員請示後,外交部下發了對中印邊界問題的指示(注八),後來又發來中央對中印邊界問題的方針——就是中印邊界以穩定為主,確保我已控制線,避免武裝衝突,印方過去佔領的地方要收集證據視情況時提出交涉,新佔領的通過交涉撤退。據楊公素回憶說,這一方針的背景是——當時中方還只認為印度的企圖是在繼續占駐英國的侵佔線,占著對他有利的控制線點,製造糾紛,迫我談判承認它的邊界主張。如果楊說的確實是當時中方包括高層在內的對於中印邊界的真實想法,那麼可以說,這時中方是幻想通過談判,以類似亞東等問題的方式一樣解決問題,這裡是有判斷失誤的(對印方的決心)。根據這些指示,PLA派出了邊防部隊進駐一些重要據點,並對另一些地區如烏熱等派出巡邏隊,以求阻止印軍進一步蠶食。對印軍佔領的地方則採取交涉,加強對邊界地區情況的調查(亦見注八)。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烏熱」這個地點同時出現了在當時中印行動的範圍內。不錯,這個「烏熱」確實成了中印最早的正面直接爭奪邊界地區之一,並成為雙方正式談判的由起。烏熱是個高山牧場,當地人把它當作夏季牧場,同時也是印藏間的一個邊境貿易市場,傳統上,藏方宗本會來收稅。1956年,印方突然派出人員趕走藏方人員,此事報告外交部後,中方將其作為印方新侵領土開始與印度交涉(後來發覺其實烏熱糾紛已經有年代了)。1958年(外交部的動作真慢),中方代表(這代表里又有楊公素,此公當年在中印邊界問題上真可謂是少有的主要當事人了)前往印度與印方談判,這是中印為領土爭議進行的第一次官員級的談判。談判中雙方連談判區域都沒能達成一致,不過據楊公素回憶說,因為當時並未交峰辯論,所以「氣氛良好,談判空虛,無果而散」。

  中方代表回國後,去北京外交部彙報談判情況,當時的外交部長陳毅聽後,對中印邊界原則發表了重要指示——「對中印邊界問題的方針,仍應是在邊界未經兩國ZF商談確定前,力求使邊界現狀能夠穩定下來,既要堅決阻止印度新的侵佔陰謀,也要嚴守中央業已批准的控制線,不越過印方控制線。對印度新的侵佔,必須及時向印方提出交涉要求其撤出。對印方几年前侵佔地方(指我進軍西藏前後期間)我須採取不承認態度,至於是否提出交涉看情況而定。對"麥克馬洪線』事實上我不越過,但應逐步將"麥線』以北重要地點控制起來,發現印度軍隊侵入麥線以北地區,由外交部提出交涉,我當地部隊應避免武裝衝突。難以判明"麥線"南北的地方、習慣上雖屬西藏而在線南的地方我暫不進駐。阿里方面發現印方新的佔領,我通過外交部向印方提出交涉,同時應盡量避免發生武裝衝突。新藏公路地區,印方越界人員令其撤退,不撤出可以逮捕,按照越界處理。」(楊公素《滄桑九十年---一個外交特使的回憶》)
這段指示後來經常被一些人解釋成是放棄麥線以南地區的宣示,並將此與以後59-62間中國ZF對待中印邊界上的一系列政策、行動都聯繫起來,指責其一開始的政策就是準備接受麥克馬洪線,全面向印度投降云云。

  然而,其實仔細分析陳毅的這段指示精神,只能說,當時中國的政策是仍然將主要希望寄托在談判解決問題的想法之上(想要談判解決,自然要以避免衝突為主),我們後人可以根據已發生的歷史批評當時對國際關係的想法過於理想化,但從「對印方几年前侵佔地方(指我進軍西藏前後期間)我須採取不承認態度」就可以看出,說政策就是準備完全放棄麥線以南地區是誇張不實的(當然也不可否認,在中央了解了藏南的實際情況後,恐怕也就沒有抱著能通過談判得到全部爭議地區的奢望)。同時還可以看到,在這一指示中,對印我力量對不同的地區,下達的處理方針也不相同,規律是對比越是對我有利的地區,處理的態度就越是強硬。東段要避免武裝衝突,而在新藏公路地區就可以抓起來(在這段指示下不久就發生了空喀山口事件,見注九)。對此最合理的解釋就是中方高層對待邊界糾紛的態度實際上取決於如果發生衝突時雙方可投入力量的評估。另外,楊公素關於朗久事件(亦見注九)的回憶也證明,中方正在不斷採取實際行動,一方面鞏固已有控制區,一方面為下一步的談判作積極準備(當然,後來並沒有能談,不過這是起初無法想到的了)。

  同時還需要說明一個極重要的背景:在1958年,西藏舊貴族和宗教勢力掀起的叛亂已經開始大規模漫延,實際上,以廣義上的藏區而論,早自1956年,康藏地區的大叛亂就開始了。而到了1958年,這些在康區已經受到打擊的殘部正紛紛逃入西藏,與舊藏地方勢力結合,象所謂的「四水六崗衛教軍」已經給駐藏部隊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和麻煩(西塞羅網友在河裡對這支叛軍有過專文介紹),整個西藏完全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狀況。在這種條件下,駐藏部隊的主要任務只能是保衛西藏本部主體及其重要城鎮,準備迎接(潛在)叛軍的挑戰,而不是急於與印度打邊境甚至全面戰爭。

  實際從印度方面的動作也可以看出西藏局勢的變化對於雙方在邊界問題上態度強硬與否的關鍵性影響。比如批評藏南等中印邊界問題主要是由於新中國對印軟弱,甚至有意放棄領土造成的人,往往說在1956年,*就通過緬甸向印度傳話,暗示願意接受麥線,反而導致了印方進一步胃口大開,對麥線以北和阿克賽欽地區提出主權要求,喪失了對印邊界談判的主動。但對此說,有一個很大的疑問。如上已述,印方對中印爭議地區的奪取,主要是在1953年前完成的,而1954-1959這段時間,相對來說,印方對於邊界地區的搶佔要緩和的多,直到1959年,又突然大大提速。如果尼赫魯早在1956年就認定中方會完全接受麥線,他甚至可以更多佔大片地區,為什麼在1956-1959間,印方對邊界地區的搶佔速度和規模既無法與之前比,也無法與之後59-62年間比?而為什麼到了59年,印度又改變「蠶食」政策,再次企圖大規模北進,是什麼導致了尼赫魯在三年之後突然開始執行極為強硬的對華政策?(1959年3月22日尼赫魯給*寫信,正式向中國提出大片領土;1960年6月到12月,中印兩國官員舉行會晤,分別提出和審查對方提出的邊界主張的論據,印方要價極高,且毫無妥協之意;而到了1962年8月至10月,更多次拒絕與中國繼續舉行談判)。這幾年中,所有可能的影響因素中最大的變化,就是中國軍隊在西藏陷入止叛和平叛的工作,其次是中國經濟上遇到了「三年災害」,再次是在外交上,除了原來與西方的對立,又與蘇聯公開發生嚴重分歧。按任何嚴肅的邏輯推理,這都是尼赫魯改變態度最可能與最主要的原因——趁著西藏叛亂之際,中國內憂外患之際,再象51-53年那樣大撈一票。老實說,從印度的立場出發,這一策略應該是正確的。當然後來事實證明,尼赫魯們被一連串所謂的「拿破崙式的勝利」沖暈了頭腦,高估了自己在邊界附近的實力,更過分低估中國的力量;具體用兵上又犯了先驕後躁的錯誤,導致了62年在軍事上的慘敗。不過這是後話了。
說到59-62年的西藏叛亂。在大多的公開介紹中,似乎就是PLA簡單的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事實上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初期關鍵的拉薩之戰就贏得十分凶臉,如果不是舊藏軍的戰鬥力太差,如果他們有康藏叛軍的素質,如果他們有一個比較完善的作戰計劃,以兵力對比,PLA很可能會吃大虧。而一旦在拉薩敗北或者僅僅是不能速勝,整個PLA的駐藏部隊就都成了被分割的各個孤立集團。即使拉薩之戰獲勝,PLA隨後也沒能實現聚殲叛軍主力的戰略計劃,叛軍大多安然退出國境,其後數年,PLA不得不將主要精力都投放在平叛上,加上「三年災害」已經來臨,這時候同樣不可能是和印度開戰的好時機。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會在1959年下令在中印實控線上單方面後撤20公里((雷英夫口述回憶,《文匯讀書周報》))。但關於這一點,雷英夫的回憶卻同時又提到「1960年1月,我方又下令採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即在我方實際控制線20公里內不開槍,不巡邏,不平叛,不打獵,不打靶,不演習,不爆破;對前來挑釁的入侵印軍,先提出警告,勸其撤退,勸阻無效時,才依照國際慣例解除其武裝,經說服後,發還武器,讓其離去。」——奇怪的是,如果PLA真的完全退出實際控制線20公里,那麼怎麼還會有命令部隊在此區域內「不開槍,不巡邏,不平叛,不打獵,不打靶,不演習,不爆破」的需要?如果PLA不是仍然完全或至少部分控制著實控線一側,又怎麼會有「對前來挑釁的入侵印軍……勸阻無效時,才依照國際慣例解除其武裝」的可能?聯繫當時的情況,我的推測是,所謂「後撤20公里」實際很可能只是將實控線一側20公里內的固定哨所暫時後撤,但仍然會有部隊不時巡視。顯然,這些(固定哨所後撤以及「幾不」)舉措都是為了防止印度完全倒向達賴,支持、武裝叛軍的而在外交上示好的需要。而在叛亂基本被徹底平定的62年就爆發了中國「忍無可忍」的對印反擊戰,難道僅僅是巧合?

  62年的中印戰爭,如今倒是這段歷史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了。相關的資料都不難查到,所以就只簡單的說一下:中印邊界自衛反擊作戰自1962年10月20日開始,至11月21日基本結束,10月20日至28日為第一階段,主要是擊潰了印第七旅,俘其旅長,攻克了克節朗-達旺地區,其間比較重要的事態還有,10月22日以國防部名義正式宣告我軍「沒有必要受非法的"麥線』約束」;第二階段主要是從11月16日到21日,我軍從西到東,全線大捷,特別是在東段,當面印軍主力基本全部被擊潰,我軍前鋒直逼中國所主張的「習慣線」,甚至可以說,當時只要我方願意,飲馬布拉馬普特拉河也應該不是件難事的。可以說,這是建國之後的對外戰事中打的最暢快淋漓的一場。不過也正是由於戰場上壓倒性的勝利,使得更多的人反而更加不理解其後的無條件全面撤軍,有的人更是藉此抨擊*及其他領導人視國土如棄履,為了個人的「天朝心態」而丟掉了所有的勝利果實。但這種批評是相當不公正客觀的,檢視當時各方面的條件,就可以看出,作出主動撤軍的決策是非常符合對於當時中印雙方在邊界上可投入力量對比的清醒估計。


任何略知軍事常識的人(即使是在下這種半瓶子醋)都知道,對於一場戰爭,初戰的勝負並不一定具有決定性意義,那取決於(失利)一方有沒有繼續打下去的決心和實力,而62年的印度兩者都不缺乏。前者,印度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輿論一致高呼要「收復」失地;後者,印軍當時總兵力數十萬,也有大容量與可靠的交通設施可供迅速調兵至前線地區,只需很短時間就可以恢復甚至擴大戰場上軍事優勢。——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句,取得了輝煌大捷的我軍叄戰部隊,主力僅僅是一支師級的藏字419部隊,僅4個多團,幾乎沒有重裝備(能運輸到前線的最大口徑火炮只是120迫擊炮,炮彈還是靠當地民工背的),更不可能有空中支援(當時我們的空軍比印度強,但問題是在西藏既沒有可供支援前線作戰的機場,也沒有適合在西藏氣候地理條件下作戰的飛機),這支英雄的部隊從此跨入了我軍頭等主力的行列,現在是我軍唯一的正式山地師。然而,無論是中國參戰部隊的勇猛善戰、機智靈活,還是印軍的指揮低下、戰技生澀,都不是可以長期依靠的條件。歷史證明,一場長期化的戰爭,最終的勝負必然取決於雙方國力能夠並願意投入的多少上。事實上,即使這種初期戰果甚至也是完全出乎中國方面自己最樂觀的預料。在戰前的估計會上,作為前敵總指揮的張國華也只認為能夠「打得贏」卻沒能擺出必勝的客觀理由,而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甚至估計:「也許我們打不贏,那也沒有辦法,打不贏時,也不怨天怨地,只怨我們自己沒有本事。最壞的結局無非是印度軍隊侵佔了我國的領土西藏。但西藏是中國的神聖領土,這是世人皆知,天經地義,永遠不能改變的。總有一天,我們會奪回來。」(雷英夫口述回憶《文匯讀書周報》)我們都知道,無論如何評價*,他的膽量氣魄極大都是毫無爭議的。雖然說戰前不料勝先料敗是軍事好手和庸材之間的區別之一,但能讓*如此擔心仍然可以讓我們看出,中國方面對於這場戰爭的勝負以及最終導致的結局是沒有多大把握的。

  而這一顧慮,歸根到底還是一個交通困難導致的後勤補給問題。建國之初的PLA,歷經千錘百鍊,是世界上最優秀、最強大的軍隊之一,從總體來說,當時的印軍與PLA並不在一個層級上,但是,正如有力氣並不代表在所有場合都能施展、可以施展出所有力氣一樣,例如金門之戰,一水之隔就使得葉飛兵團主力只能坐視戰友苦戰不支,再如何憤怒卻也無能為力。而在當時的物質、科技以及國內外政治條件下,無論是從外來威脅的主要方向考慮,還是從實際可以長期維持的角度考慮,都是無法在西藏長期布署大批主力部隊的。而從注三中更可以看到,即使不考慮從內地進藏的交通問題,可從西藏前往藏南地區,雖然直線距離要比前者短,但卻是更大的挑戰。因為此時要面對的對手,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就是清朝的福康安都明白,越過喜馬拉雅山的戰爭優勢無法持久,即使他的對手僅是小小的尼泊爾,更何況是當時國力(不是軍力)基本和中國同一等級的印度(還不考慮其它強國可能的武裝干涉)。現代戰爭很大程度上打得就是後勤戰,再強大的現代軍隊,沒有了後勤供應也會不堪一擊,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那麼,中國在62年戰爭中的收穫究竟是什麼呢?當然首先是爭取到了中印邊境上長期的基本穩定。*當初估計,中印邊界上打一仗,可以爭取十年的邊境安定(這一細節也與坊間流傳的有所不同),而實際上,這種安定基本維持到了現在,已經四十多年了,其中即使是發生最嚴重的對峙的1987年,雙方最後也都克制住了,沒有發生大的衝突。值得注意的是,早自七十年代,印方在中印邊境地區,特別是在東段上,就一直具有了壓倒性優勢的軍事力量,但幾十年來,始終沒有敢藉機復仇。除了可能的中國戰略核力量的威懾力外,應該說,也有當年PLA奇蹟般的勝利餘威尚在也是個重要因素。僅此一項,節約的資源就是非常巨大的,中國當年為了防備蘇聯和美國入侵,在三北、在沿海布防,花費的資源和或有損失之大有目共睹,更不用說如果發生真的衝突,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啊。其次,是無意的副產品——老巴成了我們最鐵杆的朋友,通過這條線,無論是在外交上,還是一些敏感活動上,都有不少意想不到的收穫。不過說實在的,這隻能說是中印關係破裂後的極為勉強的彌補,畢竟,印度的塊頭比巴基斯坦大得多(但話又得說回來,老巴至少在目前為止,表現得它是一個很忠實的盟友,比中國從前任何一個大力援助過的國家都有良心)。再有,就是助長國威,連印度這麼大個,三下五除二就被打了個大馬趴,不管印度是不是不服氣的在旁邊喊:「我是沒準備好」,所有人仍然得承認,新中國實力非凡。沒有包括這次在內的幾次外戰勝利,當年中國也沒有資格成為中美蘇大三角中的一員,雖然是其中最弱而且是弱得多的一角,但是畢竟能擠進去就極不錯了。八十年代中國外交上的一段黃金時期,及在此基礎上打開的改革開放初期比較良好的局面,其實大部分底子還是靠建國初打下的,其中也包括對印戰爭的一份功勞(當然如果估算比例的話,並不大)。

  從上面的史實和邏輯分析可以看出,從1954年到1962年的時期內,仍然沒有任何站得腳的、難以辯駁的證據及建立在其之上的推測可以表明:中國ZF高層中有或有過一個放棄整個藏南的實際計劃或事實政策。相反,能得出的比較可靠的推論只能是:中國在這段期間,因為一直有大量不利於與印度攤牌的客觀限制條件,所以一直抱持著企圖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或至少暫時緩和矛盾的策略。而62年戰爭大勝時「突然」的撤軍決定,也是建立在對於後續局勢發展的清醒認識上的——勝利的成果固然是出人意料的巨大,但同時也可能是個巨大的陷阱,如果被勝利沖暈了頭腦而作出就地堅守新取之地的話。
的客觀規律。


順便談一下藏南問題可能的走向。近期,中印雙方在邊界談判上有加速、突破的兆象,最明顯的莫過於溫總理訪印時達成了關於邊界走向的原則協議。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以清晰天然的地理特徵為劃分中印邊界原則」一語,因為喜馬拉雅山脈是中印之間最無可爭辯的「清晰的天然地理特徵」,所以一般推測,這可能暗示將來的中印東段,即藏南地區的中印邊界線走向主要將和麥線差不多。但中方完全接受麥線也是不可能的,那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感情上都是無法向海內外交代的。在中印邊界劃分原則中,另外一句「考慮敏感性和民族感情」,應該就是指這一點。當然,根據「清晰天然地理特徵」,印度在中西段同樣必須基本放棄他們的領土要求,由於和我們差不多的長期宣傳影響,不作一定象徵性調整,協議估計也同樣過不了印度國內的關。所以,中印邊界的明確劃分仍然是一件極其複雜棘手的工作,雙方同樣有難以大幅退讓的理由。即使達成了,估計雙方國內也都少不了直衝雲霄的痛罵聲。而且據在下猜測,中國內部的不滿會更大,畢竟從目前推測估計,我們(將)在地圖上的失地更大(附圖十一1-4),而我們要求藏南的理由(至少是對其中部分地區),比印度要求阿克賽欽的理由更佔得住腳。不過現在畢竟都是憑空猜測,無法作準。以我個人認為,如果中西段基本保持,東段能收回達旺、色達地區,在洛隅、察隅也有至少部分象徵性收穫,是可以接受的底線。否則還是寧願在法律上繼續拖下去。至於有人以可以等待時機為理由,拒絕任何不收取全部爭議領土的妥協方案,我倒是很不以為然。首先,如上述很多資料已表明的,所謂藏南九萬失地,很大一部分或者說大多數本來是無主地或是兩屬地,為了這些長期和印度這樣的周邊大國對峙,而不是儘可能化敵為友,在可預見的時期內都是弊遠大於利的。其次,藏南遠沒有宣傳中的重要、富饒,對於中國的地緣及經濟戰略地位也在可有可無之間。領土對於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無疑是極其重要的,但並非至高無上。中國現在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發展及必須保證的主要方向都肯定是東方的海洋,而西部當以穩定為上,與印度即使不能再復曾經的親密朋友關係,也不應該樹為死敵。這都決定了對藏南只能採取和平妥協的解決辦法。既然以談判完全收回藏南已是不可能的,那麼就應該現實的儘可能多的收回一些地區。至於有人提到簽了約,一旦時勢有變卻無法乘勢擴大收益,將會追悔莫及。我以為其實仍然是太好人了。在任何可預見的時期內,要發生了中國有能力以可接受的代價大取藏南之地的變化,必然是印度有劇變,或者是如蘇聯那樣的崩潰,或者是被外敵徹底打敗。這兩種情況在可預見的未來都似乎沒有發生的可能,而如果真出現了,那種亂局下,只要有決心,還怕找不到廢約的借口?地圖嘛,人畫得,人就能改。關鍵時刻只有國家的力量才是決定一切的根本。


注一:中印東段邊界爭議領土印控區面積

  作者Elite摘自地圖愛好者聯盟論壇

  中印東段爭端領土好多資料都是說9萬,下面是我根據資料的計算,供各位參考。

  從地圖上看,麥線涉及5個縣,隆子縣涉及極少,下面主要討論4個縣,也就是錯那縣墨脫縣察隅縣朗縣。4個縣的面積從我們的論壇可以查到,視覺上看,除了朗縣外3個縣面積接近,也就是都是3萬多的樣子,論壇的數字基本可以採用:錯那縣34979墨脫縣30997(30553)察隅縣31659朗縣4186總面積是101821。當然這個101821不是都被印度佔領,下面我們計算被佔領的面積。

  我可以查到的資料是(從中方資料看)

  1)、錯那

  政區總面積為34979(也有24937)平方公里,其中包括被印度非法佔領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的門隅地區,現實際控制面積為10094平方公里。如此計算被佔領的是24885,這個數據基本可以採用。

  2)、墨脫

  印度非法佔領我九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其中有墨脫縣2.1萬平方公里)總面積34000(30997/30553)

  多個資料說我們實際控制面積是10000左右,如果按照34000計算,減去21000則不是2.1

  萬,如果按照30997計算,這個2.1萬也是一個可取的數據。(目前找不到更精確的數據)

  3)、察隅

  察隅縣總面積31659平方公里(實控面積19200平方公里)。東西長250公里,南北寬約180公里,邊界線總長538公里。其中中印邊界長400公里,中緬邊界138公里。這個數據基本可取,被佔領面積為12459。

  4)、朗縣4186,被佔領的面積大約1/3,因為找不到更好的資料,按照1395計算(註:朗縣和隆子縣在麥線南的面積是重疊的,扎熱區(有印占部分)原屬於朗縣(見下圖),現在劃入隆子縣.現在朗縣已經不和印占區接壤-ELITE)

  這樣簡單計算,印度佔領約59739(由於四個縣數據來源不同,匯總時會有一定差異),可以說是6萬平方公里(算上隆子縣一些面積)左右。

  中印東段爭議地區的面積問題(從印方資料看):

  根據中國1959年公布為約90000平方公里。

  根據印度ZF公布,印度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面積為83,743平方公里,我們認為因為當地在印度控制之下,印方經過實地測量,數字應當是準確的。


2001年分為13個縣,面積情況分別如下

  1、達旺縣(Tawang)2172平方公里

  2、西卡門縣(WestKameng)7422平方公里

  3、東卡門縣(EastKameng)4134平方公里

  4、帕普派爾縣(PapumPare)2875平方公里

  5、下蘇班西里縣(LowerSubansiri)10135平方公里

  6、上蘇班西里縣(UpperSubansiri)7032平方公里

  7、西桑朗縣(WestSiang)8325平方公里

  8、上桑朗縣(UpperSiang)6188平方公里

  9、東桑朗縣(EastSiang)4005平方公里

  10、迪邦山谷縣(DibangValley)13029平方公里

  11、洛西特縣(Lohit)11402平方公里

  12、長朗縣(Changlang)4662平方公里

  13、特拉普縣(Tirap)2362平方公里

  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全部在中國主張的領土範圍之外有二個縣:長朗縣(Changlang)和特拉普縣(Tirap),計7024平方公里

  第二種:全部在中國主張的領土範圍之內有八個縣:達旺縣(Tawang)、西卡門縣(WestKameng)、東卡門縣(EastKameng)、帕普派爾縣(PapumPare)、下蘇班西里縣(LowerSubansiri)、上蘇班西里縣(UpperSubansiri)、西桑朗縣(WestSiang)、上桑朗縣(UpperSiang),計48283平方公里

  第三種:部分土地在中國主張的領土範圍之內有三個縣

  1、洛西特縣(Lohit)11402平方公里,有約1/2在中國主張的領土範圍之內,計5701平方公里

  2、迪邦山谷縣(DibangValley)13029平方公里,有約4/5在中國主張的領土範圍之內,計10423平方公里。

  3、東桑朗縣(EastSiang)4005平方公里,有約2/3在中國主張的領土範圍之內,計2670平方公里。

  以上三縣在中國主張的領土範圍之內合計18794平方公里。

  第二和第三部分合計為67077平方公里。這一面積應是真正的中印邊界東段爭議土地,占整個阿魯納恰爾邦面積的80%。

  綜合各方情況,中印東段爭議領土面積應在61000-67000平方公里之間(附圖三),如果在加上在地圖上調整給不丹塔希岡宗東部的約4000平方公里,1959年中印邊界爭議公開時東段爭議面積實際是65000-71000平方公里,和中國ZF當時宣布的約9萬平方公里差距較大。我們認為中國ZF宣布的約9萬平方公里數字是不可靠的,原因是中國ZF沒有控制過該地,沒有實際測量過,而在地圖上推算,也因為當時該地區地圖不精確而誤差較大。


注二:中國在藏南部分地區相關活動歷史介紹資料幾種

  1。中印邊境區域早期有關中外文獻記載

  門隅-洛隅-察隅地區,中國文獻最早記載的是清乾隆末刻本的盛繩祖《衛藏圖識》,按《清史稿》,是書共五十卷。書謂:

  「洛渝(三點水應以反爪代,以下同),野人國也,在藏地之南數千里,其人名"老卡止』,……衛藏凡犯罪至死者,解送赴怒江,群老卡止分而啖之」(任乃強按,此為盛繩祖誤雅魯藏布江為怒江)

  其後,同治《四川通志》、《西藏圖考》所記洛渝情況,皆拮《衛藏圖識》之句,有不足道也,唯改「老卡止」名為「古名羅卡布占國」。

  光緒初,江西貢生黃(木矛木)材受四川總督丁寶禎之命,往西南探險,黃自西康入滇,西遊緬甸,印度,回川後撰《西輏日記》,又撰《印度札記》。
《西輏日記》記印度「亞山」(即今之印度阿薩姆)有云:

  「亞山部,一曰阿賽密(阿薩姆),在孟加拉之東北,四境多山,……又東北有一路,歷怒夷俅夷至江卡,而達於四川檄外之巴塘,尤為險阻,人跡罕到,其道理無可考(愚按:此似指由洛隅至察隅,至芒康轉巴塘)。蓋東北二面,皆洛渝野人,《衛藏圖志》所謂"戳裸烏魯爾兔族』是也,又名老卡止,唇割數缺,塗以五色,穴居巢處,生啖蛇蟲,英人以利誘之,亦漸馴服。」

  英人貝爾之《西藏今昔》(或《西藏志》,民國時出版)(1918)曰:

  「吾國既與不丹定約,獲得其主權矣,然余總嫌有所未足也。緣不丹之東,西藏東南部,與阿薩姆緬甸之間,有多數野蠻部落,以亞波爾(門隅)、密西米(洛隅)為最著。其地縱橫七八十哩至一百哩,藏人稱曰"洛巴』,分為"卡洛』與"頂洛』兩部,即"門口洛夷』與"洞底洛夷』之義。前者沿西藏之工部與波密而居,經商西藏。後者居印緬邊界,與康藏無往來,惟以土產橡皮至印度平原交易食鹽。

  ……川邊西南,即西藏之東南部,本為西藏最低部分,亦最溫暖肥沃。……凡七百哩,……。其時余為印度ZF(英印ZF)之藏事顧問,……曾於1909年(宣統元年)七月,向印度外交署提議,派人考察此等部落之內容,其地方可以開闢達於何地,其山谷能否作為印緬之藩籬,其宗主權究竟屬於中國或西藏,ZF未曾採納余議。然次年,……謂中國軍隊已抵康地民族境內(康地即康地龍,今之察隅東南,屬緬甸。任乃強按:當時邊軍(趙爾豐邊防軍)勢力實未深入康地龍,不過駐門空(今西藏門工)邊軍曾使人招撫康地人而已)。……

  於是印度ZF(英印ZF)決然而起。1910年(宣統二年)8月,某要人主張瑰集關於此等民族之報告,計劃收撫,并力言關係重大,不可再緩。……於是此四五萬方哩之大面積地方,為吾人探險殆遍,漸次收撫其人而鉗制之。……

  自是以後,印度之北東兩面,皆有險障自保,西北自克什米爾起,東南至緬甸止,其距離在兩千哩以上,為倫敦至愛丁堡距離之五倍雲。」

  2。1910-1912年趙爾豐部屬在察隅地區的劃界

  (節選自《關於中印邊界東段的幾個問題》作者:呂昭義:雲南大學歷史系教授)

  3。清末中國在西


建議看這本書/引用自這本書/多圖慎入
只是一個角度的看法,兼聽則明

總之吧,尼赫魯自信爆棚,把北部邊界問題搞大,不顧歷史和兩國人民友誼,第三世界發展需求,結果調動民眾的民族主義之後,自己又下不來台,甚至談判就是賣國,只能強硬在強硬,最終自食苦果。
戰爭的結果,對中國,並沒有多大利益,只是保持和平,保住新藏公路。如果中國真的想謀求利益,直接往南打,打出個印度洋出海口這個戰略意義就深遠了,當然愛好和平的中國人做不出這種事。當然最近合作了巴鐵的港口,離波斯灣更進一步~
對於印度,這次失敗的打擊對印度人民自信心是毀滅性的。剛剛在聖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方針指導下擺脫奴役,並在萬隆會議上成為不結盟運動領袖的印度,接受了美國的援助,自己打了自己的臉,威信掃地,不結盟運動也因此瀕臨破產。


都說後勤困難,路不好,很多人可能沒有實際感官,推薦看個片子,日本人拍的

走這種路

這種後勤怎麼保障……


60年代的裝了b就跑、真刺激……原來那個時代就有這個梗……


應該這麼問為什麼印度被教訓了一頓,沒有報復!
從中國方面講:
不想打成持久戰,爭取主動,避免被動。
1後勤補給困難,現代戰爭基本是在打後勤。對於戰爭使用的物資,西藏幾乎不生產,從內地運來很費勁。運一車油,有60%被運油車自己消耗。物資要用公路運,而且那時候的公路等級比較低,有些地方都做不到全年開通。國內汽車工業剛起步,用的地方太多了,戰爭不可能全佔了。往西藏運東西也比較費車。
2.國際形勢對我不利。
大部分國家都支持印度,特別是西方大國。蘇聯也不支持我國的立場。
3越南戰爭。
美國已經介入越南戰爭好幾年了,與印度相比,美國在越南的存在更具有威脅性,以中國的實力,只能在一個方向上使勁,而且越南方向上對我國更有利,也容易發揮優勢。
4中印關係。
中國與印度都是二戰之後獨立的國家,沒有特別重大的利益衝突,反而有很多利益上的契合點,比如反殖反霸。
如果中印兩國掐起來的話,必定會對世界上高漲的民族解放運動造成不利影響,那麼收益最大的肯定是西方國家,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一動手,印度就收到了那麼多西方援助的原因,人家巴不得你們掐起來呢,你們掐起來,就沒有人鼓動那些殖民地的人民搞獨立了。而且中印掐起來,也可以消滅兩個潛在的對手。中印戰爭很容易就變成了代理人戰爭,中印流血,其他國家得益,這是中國領導人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5雙方實力都不足,注意點也都不同
雖然當時中國當時打贏了抗美援朝戰爭,在國際上風頭正盛,但是硬實力還是差很多,正一心一意搞國內建設,不想四面樹敵。
印度當時號稱世界第三強國,拉攏一幫亞非拉國家搞不結盟運動,實際上還是想要在美蘇之外另立山頭,但是眼高手低,實力差太多。中印一戰也算是教訓了印度,讓印度發現自己離強國還差太遠。之所以印度對這次戰爭耿耿於懷,其實是因為中國把印度從世界第三強國的美夢中打醒,印度人不願意麵對殘酷的現實。
在雙方實力都不濟的情況下,肯定會引入外援,印度獲得的外援肯定比中國多,現在也是如此,到時候戰爭就會沒完沒了,中國就會陷入被動,有可能整個西藏都會丟失,而印度說不定會欠一屁股外債,再次淪為西方國家的附庸。
對於這場戰爭,幸虧中印雙方都比較克制,沒有上帝國主義國家的當,要不然自己流血一場,為別人做嫁衣。
6最關鍵的一點——中國發動戰爭的目的已經實現
西藏是我國的領土,但是解放初期,印度在西藏卻有很多特權,甚至有駐軍,印度在西藏的影響力很大,這些特權都是從英國繼承得來的。
雖然英國的殖民統治給印度造成了莫大的痛苦,但是印度繼承起英國的殖民思維卻很積極,印度就是想把西藏變為自己的殖民地,成為中國和印度的緩衝地帶。
由於印度的存在,中國中央政府對西藏的改革受到了很多羈絆,大喇嘛就是通過印度的幫助而出逃的!
為了消除印度在西藏的影響,所以中國就對印度動了手。
這一仗不僅僅是為了藏南地區主權的歸屬,更是為了整個西藏地區的安全穩定和絕對控制!


通過這次戰爭,中國確定了對西藏的絕對控制,這就足夠了,中國當時沒有得隴望蜀的能力!
而印度,通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擺脫英國的殖民,贏得了廣泛的讚譽,領導了國際上的不結盟運動,第三世界唯印度馬首是瞻,印度也因此而飄飄然。
二戰導致一些老牌的帝國衰落,特別是老歐洲,英國在療傷,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各個殖民地紛紛獨立。法國二戰中直接就投降了,高盧雄雞被扒光毛,再也抖擻不起來了!德國被分裂!
印度環顧四周,覺得唯美蘇比自己強,自己是世界第三!
可是一場中印戰爭,直接把印度打回了原形。在戰爭中向美蘇求援,極大的損害了印度的國際形象,什麼不結盟運動,都是忽悠人的,盟主就首先想要當別人的小弟,印度的國際形象一落千丈,大印度帝國的美夢還沒開始做呢,就被人一棒子打醒!什麼有聲有色的大國,一看就是紙糊的!
當中國有了原子彈之後,國際地位一躍而起,成了第三世界的領頭人,成為了撬動冷戰格局的一大主角,站美國這邊則蘇聯頭疼,站蘇聯這邊則美國頭疼。而印度始終沒有這樣的國際地位和作用,儘管印度也在90年代爆炸了原子彈,但是他的原子彈的作用也就在南亞次大陸彰顯彰顯,遠遠不足以影響世界大局!
所以這場戰爭,中國人不怎麼炫耀,而印度卻特別在意!


中印邊境衝突是朝鮮戰爭以來,新中國的第二次對外武裝衝突。所以朝鮮戰爭的經驗教訓對這次衝突有指導意義。當時的高層就是以朝戰為考量基準的。

第一後勤真的不行,朝鮮戰爭初期志願軍就是因為後勤保障完全不行,導致第四次戰役未達成預計戰果且傷亡損失較大,以及第五次戰役的失敗。後期是洪學智主管後勤,志願軍才初步建立了現代軍隊的後勤保障體系,改變了解放戰爭和抗日戰爭中依託群眾的後勤思想。當然蘇聯參戰形成了米格走廊也有幫助。第二朝鮮戰爭初期美軍和韓國軍隊也是一戰即潰,繳獲很多。但志願軍為啥打到後面還是沒彈藥。原因很簡單:武器制式不通用,彈藥不兼容。第二重型裝備如火炮和坦克,沒有一定的訓練完全操作不來。這不是遊戲影視劇,不是繳獲了就能立即使用。

所以中印戰爭,印度以英式武器為主,我方以蘇式武器為主,輕武器彈藥不兼容。第二我軍為邊防步兵師,無大型火炮和坦克的操作經驗,繳獲也然並卵。第三戰爭已進入十二月,再打下去面臨的不是武器和彈藥的補給問題,而是大雪封山,人畜不能通行。你連最基本的士兵都不能補充,尚且不提沒有空軍支援還要面對敵人空軍的打擊。

朝鮮戰爭中朝鮮與中國接壤,人員物資是方便的,而西藏當時解放不久,後方不穩,且12月的青藏高原顯然比朝鮮環境要惡劣的多。

綜上所訴,當時的高層放棄是有軍事考慮的,且不提當時國際國內形勢也不好。

最後一點,邊防自衛反擊和對一個國家的直接進攻是有區別的。後者將激起被侵略國人民的極大反抗。我們自己就是例子。抗日戰爭日本也曾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也曾在戰爭初期就迅速擊潰中國軍隊的精銳和主力部隊,為何沒能在41年美國參戰前滅亡中國。一個國家到了危機關頭國民爆發出來的反抗意志是不可估量的。而且繼續進攻的話,這個梁子算是結下了。以後你的邊境還能指望有一天安寧?


中國主動後撤我很不認可,向印度示好也不用自己割肉啊,又沒要他的戰爭賠款,不割他的肉還不足夠友好了嗎?所以,為什麼後撤我認為是領導人的決策錯誤

「後勤跟不上」的說法根本就是扯淡!

按照中印戰爭的消耗和繳獲統計:

  • 中國每打出1發炮彈能繳獲印度的3.5發炮彈
  • 中國每打出1發子彈能繳獲印度的5.8發子彈
  • 中國每扔出1枚手榴彈能繳獲印度的2.4枚手榴彈

一定有人說武器制式不同炮彈子彈不一定能混用對吧?印度當然也想到這一點了,大批的槍炮也一併準備好了:

  • 中國共損失了1門榴彈炮,但繳獲88mm加農炮13門、88mm榴彈炮36門、75mm山炮12門、106.7mm迫擊炮27門、106mm無后座力炮6門、81mm迫擊炮142門、51mm迫擊炮144門
  • 中國打壞了18挺機槍,繳獲了631挺機槍
  • 中國損壞了12輛汽車,繳獲了437輛汽車
  • 中國沒帶坦克、飛機,打完了飛機坦克都有了

沒統計大米、白面的繳獲,不過我估計數量應該也會很大,因為印度當時為了打中國是經過了充分的準備的,只打了整整一個月,糧食等物資應該還能撐很長時間。

說句玩笑話:列印度這種人傻錢多的對手還要什麼後勤?不都是現成的嗎?真想知道,如果沒有主動後撤,這支部隊能「富」到什麼程度。

「打下來占不住」也是扯淡。

中印戰爭本來就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打完之後我軍暫停了軍事行動,周恩來提出平等談判,給足了印度面子。如果此時印度收手止損,中印的邊境衝突就此結束。但印度提出:談判的前提不但原來他占的領土都要還給他,還要中國撤出一直有效管轄的阿克賽欽地區。不但如此,印度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從全國各地調動部隊向中印邊境增兵。準備了大約10來天,傳說中的印度的反攻開始了哦,又再次我軍陣地發動猛烈反撲。

中國決定再痛打他一次,於是展開了對印的第二階段作戰:其中一場重要戰鬥西山口之戰,中國派出2個團正面佯攻,3個團打側翼,2個團迂迴穿插至印軍後方,切斷退路(僅這一戰就有7個團參戰,所以最高票同學的主力僅4個團的說法肯定是不實的)。等敵軍反應過來的時候,從地圖上一看,哇,這麼大的一個大餃子,於是全線潰逃。另一次瓦弄之戰,也是穿插、迂迴、分割(這套組合拳就是這麼管用),印軍再次全線潰退,師長和旅長坐飛機跑了,沒有了指揮的印軍漫山遍野的跑。

這就是印軍反撲的真實的結果,我軍不但能守住而且擴大了戰果(俘虜和繳獲主要來自第二階段),而且印軍重新組織的增援又被嚇破了膽。兩個階段打完,傷亡不大,而且彈藥更加充足(繳獲數倍於消耗),士氣高昂到頂了天了。即便這樣,中國已經是摟著打了,中國軍隊的命令是:炮彈可以過界,人不可以過界。此時,我軍已推進至查庫(地名),此地已接近中國主張的國界,在這裡俯視已經可以看到印度平原,如果印度再敢反撲需要仰攻,地形更加不利,到時候再潰敗,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丟的國土可就不是幾十公里了。

結論是:恢復元氣前,印度無力也不敢再反撲,就算敢反撲,也照樣會被打得很慘。

-完-


知乎刪帖微博化。

知乎管理員 :您好,根據用戶舉報,您在問題「中印戰爭中,中國為什麼主動撤退回去?」中的回答已被刪除,原因是包含「政治敏感」內容。處理詳情可查看社區服務中心。


累了,進入了賢者時間。


我覺得當時軍委是這麼考據的:藏南是西藏唯一的產量地,如果西藏沒有藏南,糧食就需要從其他省份輸入,通過暫時不收復藏南的手段獲取對西藏的穩定控制權,等西藏穩定後,藏南問題就好解決了。


推薦閱讀:

花園口決堤殘酷還是駐馬店板橋潰壩殘酷?
如何向國粉解釋發生在抗戰期間的 『黃橋戰役』?
日本當年為什麼一定要消滅中國?
張學良晚年後悔嗎?
怎麼系統學習毛澤東思想?

TAG:中國歷史 | 戰爭 | 中國近代史 | 戰爭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