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沒有出第一流的互聯網公司?


我覺得歐洲在互聯網產業上的落後,歸根到底不是因為高福利導致的不思進取,而實在是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分裂。

十年前我在歐洲加入一家本土創業公司,產品單在人口還不如上海一半的比利時就要支持四種語言,這種坑爹的情況導致互聯網(尤其是搜索引擎,社交網路)這樣通過免費燒錢迅速擴張佔領市場再收錢的模式很難跑起來;而Facebook和Google能縱橫世界,也是因為迅速佔領了美國這個單一語言文化大市場作為基本盤,再基於低邊際成本往次級市場推,中國互聯網行業類似。

當年比利時有一家SNS,叫做Netlog,經營數年,在本土獲取了幾百萬用戶,考慮到那麼點人口基數,已經非常了不起;然後又勞心勞力的做了二十個語言好不容易在全歐洲達到數千萬用戶級別,但是Facebook一來,面對幾億北美用戶的體量和背後的資本,就完全沒有招架之力只能被碾壓。總之互聯網就是看誰的網路效應更充分,不僅要節點多,也要看節點間能否充分連接,不同的語言文化就會給連接造成障礙,所以中美這樣的大單一市場就非常佔便宜。

當然現在開始歐洲企業家也有了覺悟,一開始就瞄準國際尤其是美國市場,一些工具和遊戲產品表現還是不錯的。


去年在歐洲呆了半年,回國前寫了偏思考歐洲互聯網的文章,在鈦媒體發過,看到知乎里也在討論這個話題,那我就在這裡也貼一遍吧,歡迎探討:

閑話歐洲互聯網

看到這標題,各位看官可能會心裡會嘀咕:閑話歐洲互聯網?歐洲有啥互聯網?好像沒聽過什麼出名的公司啊!你特么是沒呆過美國寫不出老美只好寫歐洲么?

這個嘛 ... 事實雖然如此,但還是應該說說,雖然歐洲的互聯網產業本身發展稍慢,但一來它有自己的特點以及與中國的共性,可以作為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一面鏡子;二來歐洲作為西方文化的老巢,擁有和美國相對接近的社會形態與經濟發展水平,通過歐洲來理解美國互聯網背後的底蘊與模式,這個也是一條捷徑。

小聲再說一句,俺在歐洲也沒閑待著,先後把Amsterdam的UPRISE Festival與芬蘭的SLUSH大會都轉一遍,拿到了充足的第一手資料。啥?這麼高大上的行業大會你都沒聽過?沒事,先給你看看Logo,後面我會慢慢說。

所以,咱們先說共性與特點吧。共性么,歐洲和中國一樣,都是大政府,當然歐洲是相對的大政府。歐洲政府對社會經濟各方面的管制還是比較多的,體現在周邊普通人身上就是每月工資里要扣的稅賊高,但福利體系也賊好,搞得一大堆本國人和阿國移民們拿著失業救濟在家乾等著 ... 咳咳,這個扯遠了啊,回來回來。

再說歐洲的特點么,歐洲有幾個和中國非常不一樣的地方:

第一,還記得歐洲是一堆國家組成的聯盟么?沒錯,歐洲有28個成員國,這就是28個不同法規監管稅收語言文化貨幣的市場,哦,語言和貨幣不到28個。大家感受一下常見歐洲網站的語言備選項:

有點感覺了吧?想像一下你要一個市場一個市場地拿下,除了要滿足各國的regulation還要注意歐盟統一規範,這對於本來資源就有限的創業公司來說絕對是一個噩夢。今年SLUSH大會上一位創業者的"痛訴",很能說明問題:

(我們已經成功打入15個市場,正在繼續努力剩下的13個 ... @2015 SLUSH)

對了,你可能會說,既然如此那何苦一上來就要歐洲全頻道打擊呢?這你可就說到點子上了。因為單看一個歐洲國家,這市場都不夠大啊!很好,後排的同學你很有商業sense,想像空間不夠怎麼向風投講story呢?忽悠不到錢嘛!歐洲創業公司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默認以全歐洲作為目標市場。來,我們看看下面的這個圖表:

(摘自:The State of European Tech, 2015, @Atomico)

發現 96% 這個高到令人髮指的比例,以及和邊上亞洲(其實主要是中國)、美國數據的對比了吧?作為中國的互聯網從業者我們真的應該非常慶幸,中國與美國都是體量巨大的單一市場。啥叫單一市場?統一監管統一法規統一稅收統一文化統一語言,再加上巨大的用戶基數,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是其他所有國家的創業者都眼紅不已的。多說一句,這也是為什麼大量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僅僅依靠本土市場就可以成為一個個獨角獸、百億美元甚至千億美元公司,也因此對於進入國際市場相對動作較慢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歐洲市場這趟渾水,創業公司是不想趟也得趟,流淚也要趟。當然了,這些年很多創業者學乖了,要麼就直接上英文版去打北美市場(包括英國),等北美市場成熟了再反攻歐洲大陸。要麼,還有很多創業者直接舉家搬遷到美國的事情我會亂說么 ...

(今年SLUSH上,有幾場主題為中國在線市場的專題討論 @2015 SLUSH)

好了,說了這些,你對歐洲市場的第一個特點:碎片化,一定已經頗有心得。

現在我們來說說歐洲互聯網創業公司普遍面臨的第二個問題:融資。大家很清楚,互聯網行業發展到今天,仍然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資金的推動。這些資金,可以是天使,可以是風投,當然也可以是資本市場。對於中國與美國的創業公司,一個普遍被認可的模式是這樣:

你有一個比較好的想法與Business Model,你用自己的錢做個demo或者進行最初期的開發推廣,你說服投資者給你投點錢。有了這筆錢你很快大規模發展,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打,然後一輪一輪地融資,可能在C輪的時候你都還沒有盈利。不過沒關係,大家看好你,你是投資者的座上賓,你是各種創業者大會上的常客,你是業界媒體眼中的明日之星,你察言觀色,你生龍活虎,你自信滿滿,你living the dream ...

當然,以上場景純屬假設,如有雷同請對號入座,偶不,請勿對號入座。

你會說,這個有問題么?
對於歐洲創業公司,這個就真有問題。

第一個,歐洲在TMT領域的風投數量要少於中國美國。第二個更要命,歐洲的投資者總體相對保守,會期望創業公司能夠實現盈利養活自己之後,才會逐漸投入資金。用SLUSH大會一位嘉賓的話來總結,就是一個創業公司一般會期望在其成立兩三年後,才會收到第一筆投資。

兩三年是什麼概念?放在這幾年的中國創業環境下,一年拿不到融資,很多創業者已經會考慮放棄當前的嘗試,或者乾脆換一個模式。當然,這個屬於市場機會過多的歷史階段才有的問題,但也多少看出歐洲創業者的窘境。

(@2015 UPRISE Festival,創業公司站台展示區)

上面說了歐洲互聯網市場的一些情況,也許可以從側面解釋一下為什麼我們在全球市場看不到太多出名的歐洲互聯網公司,反倒是美國與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分庭抗禮。也許有人覺得剛才說的有些負面了,那我現在再說下歐洲互聯網行業發展的一些特點,也就是第三點了。

歐洲互聯網公司關注的領域與中國有一個顯著變化,這就是2B與2C的比例問題。在國內不用說了,各種創業公司風捲雲涌、但你注意一看就發現基本都是2C(面向消費者)的公司,或至少也是連接用戶與服務商兩端的平台商,比如滴滴、美團、小紅書、餓了么、泰笛、河狸家 ... 例子很多了。

放在歐洲,這就完全是另一碼事。你在幾個展會走一圈,就很明顯發現2B公司的比例要遠遠高於2C的公司。這些2B公司比較常見的是為企業提供各種在線服務,比如數據分析、市場營銷/公關支持、存儲服務等等。這些服務放在全球也大都走在前沿,反而是2C的公司不僅數量少而且看起來模式也缺乏可陳。

(企業市場 vs 消費市場 @2015 SLUSH)

同樣的情況,在美國也類似,但比例可能是50-50。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會這樣?我的理解是,放在歐洲的大環境下,這裡公司的整體治理較好、運營水平較高,同時信息化程度也跟得上,於是萌發了對各種企業級應用的大量需求。另一個重要原因,2B服務可以形成較為穩定的現金流並且波動相對較小,這對於融資不易的歐洲創業公司也是一大吸引力。

既然說到企業市場,當然也要提提個人消費市場。就筆者這幾個月在歐洲的不完全觀察,對前人總結的一個全球互聯網特點有了深刻理解,那就是:

中國:Only Mobile
美國:Mobile + PC
歐洲:Only PC

註:PC泛指各種電腦,包括蘋果Mac

歐洲人對移動互聯網的依賴程度,那是絕對比不上中國(以及日韓)用戶。在中國新興的廣大O2O以及電商公司看來,網站已經快成為一個跳轉AppStore下載鏈接的宣傳頁了,智能手機上的APP才是主戰場。你以為世界已經大同,移動互聯網就要統治世界了,這時你定睛一看歐洲,oh no!認認真真做網站的大有人在!再看歐洲用戶們,手機上的APP豐富程度遠不如亞洲童鞋們。不要說移動互聯網了,就算是網站,對於歐洲人生活的滲透程度也遠不如中國,尤其在生活服務方面,這又是一個大話題,下次再聊。

好吧,這篇文章看起來不長,也寫得筆者頭昏眼花。要不各位看官,今天就先到這?來來我們來個復盤,一句話理解歐洲互聯網:

  • 兩三年才等到的融資,
  • 二十八個碎片化市場,
  • 企業應用為王的局勢,
  • 電腦電腦,還是電腦,
  • 以及廉價碼農哪裡找,
  • 歐洲藍翔,還看東歐~~

--------------------------------------------------------------------------------
編輯半天,容許我打個小廣告吧。我現在的創業項目是果租租,專註於3天~3個月的短期租房項目,是提供統一標準化服務的垂直服務商。各位對短租領域有興趣的朋友,歡迎找我來探討、或者一起研究共同發展大計 :)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創新力上,關鍵還是市場、語言、地域等的綜合因素。因為歐洲由40多個國家組成,每個國家都不大,而且大部分國家語言都不一樣,文化也不一樣,很難出一個公司能夠一下滿足不同國家的需求。而且歐洲本來人口就不多,老齡化嚴重、福利高,優秀的人才都跑美國去了。其實可以看到美國很多優秀的公司也不是純種美國人創立的,比如喬布斯就是混血。當然近些年出了spotify,瘋狂小鳥,瘋狂原始人等互聯網、遊戲公司都成為了世界一流的企業。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1. 從技術深度上講,歐洲的IT整體水平其實不高。歐洲最大的軟體公司是sap。而,sap的軟體,從技術上講,就是一坨屎,其它的可想而知。
2. 從廣度上講,歐盟內部單獨國家不大,又沒有真正整合,很難形成規模效應。

拿GFW來說事,就洗洗睡吧。日本在80年代最鼎盛的時候,搞了一套和美國人不一樣的標準出來,其實是想變相把美國人排擠出去,最後呢?再舉個反例,以色列國土狹小、人口也就幾百萬,但人家的IT公司可是市場的香饃饃。

中國的BAT,只有B是靠GFW的。A和T,是堂堂正正和外國公司對決的好不好?!


我針對法國來回答,
在法國,互聯網創業環境沒有美國好,人材損失得多,程序員工資比美國同工齡低了好幾倍,前同事在海灣工作了2年 大概100k(忘了是稅前還是後),在法國,有2年工齡的基本上在稅前40k歐元左右,稅後30k,有想法,想掙得更多的都漂洋過海到美國發展去了。
一學校前輩在法國創業了幾年沒頭緒,後來被美國 y combinator 發掘,他去了美國發展,後來成立 Docker。

法國還有很多的ssii公司,中文翻譯是外包公司?就是一公司和很多程序員簽約,這公司再外派程序員到他的客戶公司工作,這些公司為了求程序穩定,好維護,用的技術都比較落後,法國很多公司,包括創業公司為了省錢,求快,都會找外包,我前公司第一年就是找了個外包,一年後弄了個平台上了線,拉到了投資這才開始搭建自己的團隊,平台是用asp. net webform + telerick webcontrols 實現的,restful 用 wcf service, db用edmx來實現, 各種詭異,不規範的代碼到處都是,我剛入職時還覺得這平台有些年頭了吧,經手的團隊不少吧,後來發現這是2012到2013一年間做的,當時asp系MVC3 和Web API 都出了啊。。。

法國作風古板的公司也很多,前公司幫法國郵政公司(la poste)做一項目,當時郵政局的員工還只能用ie8 和一老版本Firefox,我用knockout 做的客戶端硬是通不過,後來他們統一升級了Firefox版本,幫我度了難關。

其實法國也有很多在本土發展得不錯,

類 youtube視頻網站,法國有dailymotion本土視頻網,
類 facebook交友網站, 法國有copaindavants,
類 amazon,法國有 cdiscount,
類 linkedin,法國有viadeo
類 唯品會, 法國有vente privee
類 58同城, 法國有 leboncoin
以上這些網站在法國都有自己的市場,不過局限於法語小語種和國土人口限制,它們做不大,更要命的是它們的美國同仁做得比他們好,在本土的市場佔有率也比它們高,而且在歐洲各國都有本土化,使得它們也不敢邁出國土去征途歐洲大陸(中二~

Ps: prestashop ecommerce framework 能算二流網路公司嗎?我覺得有段時間挺火的,這也是家法國公司,在法國90%ecommerce 都是用這做的,安裝很簡單,不過要code的話很要命。

Pss:全文手機打的,真*體*力*活


坐地鐵是個好事,有座位的時候精神點可以玩遊戲看新聞,困的時候可以閉目養神想一些不著邊際的東西。比如今天。


中國的互聯網產業成為一種全民現象從05年左右起步,在前年爆發。現在大有不可遏制之勢。來隨便說兩句,談不上分析,權當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1 有人說是從房地產上撤下來的資金來了。

這是實話,但是沒有用,資本的逐利性導致資金來是因為互聯網有利可圖。這是結果,不是原因。


2 人口紅利

這點是我今天想說的。互聯網是一個人口密集型產業。對於生產者來說是,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是。


1/ 為什麼歐洲很少有大型互聯網公司:

主體問題: 人,缺人。十年前聽說暴風影音的團隊有一個樓的時候我自己被嚇到了。不明白寫一個軟體為什麼要用這麼多人?後來自己碼代碼才知道,碼農一詞形象貼切。想要做成一個產品,一群訓練有素的程序員是必要條件。美國的矽谷和北京的中關村都為這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而在歐洲想組建一個足夠大的工程師團隊真的很難,不僅僅是成本問題,是根本就沒這麼多程序員。

受眾問題:人,還是缺人。國家總體人數少,計算機/智能手機接受度以及依賴度低,讓互聯網企業很難有井噴式增長。更多的人選擇在地鐵看書(主要是地鐵沒信號我覺得。。)在周末去電影院,而不是在地鐵玩手機遊戲,周末刷淘寶。


2/ 中國與美國互聯網公司的區別:

比較之前先來按市值列出前六的互聯網公司

Google 阿里巴巴 Facebook 騰訊 Amazon 百度

BAT 大戰 FAG

美國公司的排序是G F A

中國公司的排序是A T B

對標的話 百度 對標 Google, 騰訊 對標 Facebook, 阿里巴巴對標Amazon

在美國 做搜索的Google市值是做零售的Amazon的三倍。

在中國 做零售的阿里巴巴市值是做搜索的百度的三倍。

為什麼?

人,還是人。


阿里業務的興起有兩個條件。一是廉價高效的物流,二是幾乎二十四小時工作的淘寶店主。這兩個由人工成本決定的因素正是亞馬遜欣羨不已的。亞馬遜在不停的努力著,不過廉價就意味著一周也未必送到,高效的也只有無人機。亞馬遜在不斷地加寬自己的業務,比如雲服務;阿里也在不停地開展業務,但大多是為了零售業服務。

我叨逼叨這麼多沒用的,明眼人也都看出來了我想把今天的互聯網繁榮歸結到人口上。很難說出一個確切的數字來體現人口在這個問題上的影響。但是人口紅利也不能否認是這個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那麼今天正經的問題來了

3/ 人力資源還可以吃多久

搞一張大圖來,綠紫藍紅分別是北美 巴西 中國 和 日本從1960年到2012年的生育率。

關注我們自己的藍線。生育率在1965年達到了巔峰。之後下降,到1980年區域穩定並小幅度回彈。又在1990年代初期降到平均水平並一直趨於穩定。


1965年的巔峰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批人剛退休的時候正是我們的人口紅利積累最大的時候。對的,就是現在。之後隨著生育率的逐步降低,我們可獲得的人口紅利逐步減少,直到80年出生的人退休(2040)達到第一個穩定。直到95年出生的人退休(2060年)可以才會把人口紅利吐完。(不要恐慌,這個出生率才是正常的,全世界發達國家都正在承受著這樣的負擔,只是我們晚承受幾十年罷了)

我們來試著從人口角度簡單粗暴的推導出來一些不靠譜的結論或者來胡亂解釋一些現象。


65年生人還能再奮鬥五年,互聯網以及其他人力密集型產業還會高速增長五年。五年之後的十年,增長速度會急速下滑,但是不是災難,因為我們只是在慢慢減少獲得的紅利而不是吐出去。就業情況不會更加困難,但是每個崗位需要創造的價值需要提升來彌補人口的缺失以及供養更多的老人. 一直到95年的那批人離開工作崗位。如果一切發展良好的話,中國社會屆時將會和現在的西方國家一樣進入一個高稅收高福利的年代。(每次都不敢看工資單上的醫療養老保險後面的數字,其實我知道那些錢花在哪了。。)

然而說了這些也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我還是不知道明天哪只股票會漲。

人口與互聯網產業


因為歐洲已經不是世界經濟的重心啦。歐洲成為世界經濟中心的開端那說起來啊可有歷史啦,那還得說到是明朝正德年間啊(呂秀才,2006)……

宏大敘事

從十五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開始(原本孤立的世界開始一體化)到十九世紀中期世界市場基本形成,推動資本主義現代化的主力甚至是美國崛起前唯一動力的是歐洲國家。所以那個工業時代產業界第一流的公司,不論是造蒸汽機的還是造輪船的,鍊鋼的還是織布的『第一流』企業都必然是歐洲公司。歐洲率先邁進現代化文明,抓住了機遇,完成了原始積累,但不代表歐洲文明或歐洲人高人一等,當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文明(美國,日本,中國,印度等等)加入到這場以民族為單位的競賽後,歐洲難免要回落到更符合它自然稟賦的位置。

有一本書講的是這個道理(有點地理決定論的意思),叫地理的復仇,可以參閱(不好意思,本題下我又宏大敘事了,這麼推卸以下責任吧:題主問題問的太大,不追根到底的話難免隔靴搔癢,所以我被迫自衛反擊……)。

在全球化競爭愈發激烈的今天,相比美國和中國這樣的龐然大物——歐洲體量偏小的劣勢被加倍放大;即使對比日韓這樣相對次重量級的對手,歐洲內部過於分裂的弊端又暴露出來。所以歐洲自從二戰後就開始一體化進程(195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為開端),在冷戰結束剔除意識形態障礙後進一步加速自身的一體化(歐洲一體化進程最大成果就是1993年歐盟的誕生)。一方面對內促進各國經濟,另一方面就是在國際舞台上保持競爭力一致發聲維護共同外交利益。

比如航天,歐洲有歐洲航天局,因為這個燒錢的玩意投資巨大,任何單一成員國都無法承受。大量政府資金。但你必須要發展,因為它是基礎性尖端技術科研,可以對未來的產業以及社會發展帶來聯動和溢出效應。所以即使比較拮据的印度政府也要擠出錢搞航天,從中短期看幾乎是不計成本。老百姓不明白為什麼花那麼多錢放衛星,但是政府精英是知道的這個事必須做。具體的例子可以參考 尚比亞修女在1970年寫給美國航天局的信和後者的解釋(為什麼要探索宇宙)。

言歸正傳:互聯網

21世紀之前歐洲在國際經濟競爭上的主要對手是美國和日本,那時候還是工業時代;21世紀後,中國正式加入世貿(01年),互聯網經濟也真正讓我們走進了信息時代。評價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僅僅要看它的製造業,更要看它的服務業特別是信息產業——互聯網經濟發展水平(發達國家服務業佔GDP 比例一般在60%-70%甚至更高)。所以題主提了這個問題,到位!

回到互聯網科技。歐洲各國政府雖然也鼓勵,但政府機構乃至歐盟並不是『經營』開發互聯網產品的主體。與航天工業這樣『高大上』的產業不同的是互聯網產業是面向大眾的所以必然是民營的,而民間搞是要有產出的要短期回報的。如果民間沒有足夠需求,你盲目生產就是『放衛星』就搞不下去。歐洲各國的內部市場有限,而且割據。雖然歐洲各國特別是歐盟成員國同質性相對較高,但不同社會的文化、制度、歷史傳統也是有很大差異的。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歐洲國家裡人口最多的是德國,德國人說德語, 法國人說法語,義大利人說義大利語,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只好大家都說英語吧,但並不是每一個普通用戶都能說好英語。

所以如果在某國取得成功,除了向鄰國擴張(語言人種最為接近),很多歐洲創業公司很在意向英國開拓市場。一方面是英國具備足夠(六千萬人口)規模且語言方便(通用英語),開發者一般都會說英語但未必都會說德語法語義大利語,一方面是地理上接近(畢竟還在歐洲,兩小時航程輻射所有主要歐洲國家),具備登陸的政治經濟合作框架(歐盟一體化:從政治一體化到經濟一體化,商品人員往來流動等等)。

舉個栗子。 一個丹麥互聯網產品,方便僱員與企業之間溝通(有日程安排、排班管理功能,屬於內部溝通類軟體)。在丹麥市場做起來之後,馬上選擇登陸英國,然後發現自己是不自量力,根本競爭不過有大公司支持的本地競爭對手,終於撤出英國市場——專心拓張瑞典及北歐市場,活活地演繹了一曲『曾經向征服全世界到最後回首才發現這世界點點滴滴都是你』(胡夏,2011)……詳見 Danish Employee Scheduling Startup Plans To Take Over Sweden After UK Adventure

但個人認為最主要的是英國是一個便於邁向另一個英語國家的重要跳板。美國,三億多人口, 比歐盟5億人口要少,但人家是有中央政府的一個民族國家,歐盟是一個具有實驗性的相對鬆散的多得多的超國家組織。再舉一個例子,誕生在歐洲(芬蘭)的憤怒小鳥公司 (Rovio), 一旦做大一定要往英國美國這樣的市場拓展。它們這個月剛剛有一部憤怒小鳥主題的電影上映,以推動他們的特許經營業務。電影是好萊塢製作的,因為美帝有全球化的包裝手段(技術),也有全球支付能力最強的用戶(市場)。

那如果人家啥都有了,還要你幹啥? 你怎麼跟美國本土的產品競爭?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裡,美國人創建的大用戶平台——蘋果iOS,AppStore——然後歐洲小國(芬蘭)借這個平台起飛是成熟的市場資源配置模式。小鳥長大了,翅膀硬了,但終究要借力而行。美國有中產階級用戶量和市場在,歐洲就只能提供一些細分市場的解決方案。

說到底是大市場需求才能刺激可以滿足這種需求的規模企業,這也是中國『超車』的一個重要籌碼。像 阿里能有那樣的電商平台,小米在誕生五年內做到可以跟蘋果三星這樣的公司分庭抗禮,騰訊做出微信這樣基於消費者級別的互聯網產品,一個必要條件是 近幾年高速增長的中產階級規模帶來的龐大用戶基數。當然這裡面自然有中國市場獨特性和當局保護政策的結果,相比之下歐洲和美國市場用戶屬性比較接近,而保護政策弊大於利,如果自己搭台預期收益不足,不如乾脆站在巨人肩膀上。

互聯網這個產業的特點是通過信息科技可以把 邊際成本降低到一個極低的標準,比如音樂下載,多一個人下載幾乎不會對生產者帶來任何消耗。這就讓消費的大規模普及成為了可能,每個用戶以極低的代價就可以成為一款互聯網產品的消費者。互聯網產品極低的價格對接中國這樣有足夠的人口規模的市場,配合一定的基礎設施和教育水平,一流的互聯網公司自然是呼之欲出吧。

在下在芬蘭的一個小科技博客 Arcticstartup 寫點小東西(摁,上文那個丹麥公司的退出英國重回北歐的新聞就是我寫的……), 主要是報道北歐及波羅的海三國的科技創業公司。 裡面的報道都是英文,那些創業公司的產品官網也基本上都是英文界面。地方小人少不怕, 只要有國際化的意識就總可以找到巨人的肩膀,同時也更有國際拓張的動力。雖然從全球範圍內看,歐洲的互聯網企業主要是『寄生性』而非『平台』性質,但這不影響人家創新賺錢呀……

結尾放個小廣告,敝人慘淡經營了兩年多的 北歐半月談 - 知乎專欄。

有人說什麼我的北歐半月談 『可能是』中文互聯網上關於北歐最好的自媒體,我說大傢伙可別讓他們給忽悠了,這不是混淆視聽么——你給大夥解釋解釋什麼叫『可能是』?


嚴重不同意高贊答案: @Alston
其實 @王捷 先生的答案分析的挺好的。

@Alston 的回答嚴重的高估了防火牆的作用和低估了中國互聯網企業的競爭力。該答主的答案有很多事實錯誤,這樣回答問題的態度很不嚴謹。洋洋洒洒幾千字,依據很多明顯錯誤的論據,輕易的得出一個結論是不應該的。我們不反對不同的觀點,但是我們反對不做認真研究,輕易得出結論還一副篤定的樣子。隨便舉兩個答主論據的錯誤:
1. 對BAT三家的分析,BAT三家在起步的時候,防火牆根本沒起來,騰訊擊敗ICQ和MSN、阿里巴巴擊敗EBay, 百度擊敗谷歌在防火牆成型之前。而且不僅僅是BAT,成立於05年及之前的那一批公司,網易、京東、58這一批企業把海外競爭對手打出中國市場根本沒防火牆什麼事。對於這些公司發展歷史的極度不了解就得出結論是十分草率的。
2. 「此外人口十幾億的印度也一樣,印度甚至有舉世認同的優秀數理人才,卻同樣沒發展起來」也是非常草率的結論。印度的互聯網行業由於互聯網基礎設施和經濟發展階段,互聯網公司發展落後中美一些,但是現在已經出現了一批成功的互聯網企業。雖然印度互聯網公司也會和中美的同行一樣,經歷高峰和低谷,但是在不遠的未來印度公司應該就會出現在世界前20的版圖內。 隨便舉幾個印度成功互聯網公司的例子:Flipkart、Snapdeal、Paytm、Ola。印度公司的成功恰恰說明了,統一語言、龐大人口基數的決定性作用。區域性互聯網市場,例如:台灣地區幾乎沒有機會。

補充關於日本互聯網市場的一點看法,日本全社會最大的問題在於老齡化,互聯網行業發展也是如此。日本人口基數夠大、互聯網基礎設施夠好、經濟發展水平夠高,但是年輕人口比例實在小了點,老年人接受互聯網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但即使這樣,日本還是出現了像:Yahoo!Japan、Rakutan這樣巨無霸級的互聯網公司,以及Line這樣由韓國公司NHN推出,但是在日本紅火起來的現象級產品。和印度一樣,這也再次說明了統一語言、龐大人口基數的作用。

最後再次同意 @王捷 先生的答案,歐洲割裂的市場、不同的語言、進取心的不足的企業和社會文化,才是問題的根源。

最後附上全球市值最大的20家互聯網企業

全球訪問最多的20個網站或互聯網產品(看不清楚可以點擊看大圖)


看到這個問題覺得不吐不快,特上電腦發表一下觀點。利益相關:美帝一個大型互聯網公司工作。

觀點: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強大是在中國國內的強大,但並不能否認其產品、市場的優勢。歸咎於政治因素是片面的。而境外互聯網公司在中國市場存在天然的短板,其運營效率遠不如很多朋友想像的那麼高效。另一方面,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在境內有多強大,也就有多強大的阻力造成其海外拓展的困難。

首先: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產品非常符合中國的市場現狀。無他,因為中國互聯網的產品從設計之初就是針對中國市場的習慣。而境外的互聯網產品是從美國及全球市場考慮的,在中國面臨巨大的本地化挑戰。

這個問題在軟體時代就非常的突出,早期的包括微軟的漢化,SAP的本地考慮,而到了互聯網時代,當中國的企業在技術上已經不那麼落後,了解本地市場就成了巨大的優勢。典型的如AMAZON頁面的吐槽,Uber軟體不被很多中國人習慣,支付習慣的養成等。畢竟,中國市場和海外有很大的不同。這個問題很多答案分析的很透徹,就不展開了。

其次,境外的互聯網公司就那麼高效嗎?也許在本國市場是這樣的,但在中國市場則有很大的不同。中國有獨特的法律環境和政策要求,對境外公司來說是陌生的。這個問題很簡單,好比一個本地土生土長的人對比一個外來戶,外來戶如何對本地市場產生「感覺」?而陌生產生恐懼,在決策效率和決策的正確性上天然存在巨大的差距。產生的結果就是國內公司辦公室喊一聲能解決的問題,在境外公司那裡就需要反覆的確認和外部諮詢。傳統公司也許能消化這些效率的問題,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這個問題會急速放大。

這並不是說境外互聯網公司愚蠢,天然基因決定的。你怎麼能要求一個外國人像中國人一樣了解中國?更不利的是,在境外互聯網公司中,決策層大多不理解中國,而中國當地人員必須首先要說服決策層。任何一個有工作經驗的人都可以理解這個過程需要耗費多少精力。所以,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管理層只需要對中國市場和政策進行快速反應,而境外互聯網公司要首先說服境外的決策層。

第三,後發優勢。誠然,很多中國公司是借鑒了美帝的模式,比如淘寶和ebay,滴滴和Uber。所以有人說中國的市場是C2C (copy to China)。但後發優勢是客觀事實。可貴的是,很多後發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在產品上確實更好了。比如支付寶和Paypal,微信和Whatsapp等。如果拋開道德的高地,在不違法的情況下,必須要承認這些客觀事實造成了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強大。

當然,上述三個問題,當中國互聯網公司妄圖海外拓展時就變成了三個劣勢。很簡單,主客場互換了。所以,現在的事實是中國互聯網公司都是窩裡橫,沒有出海成功過。

很多境外互聯網公司在國內受到了限制,真正受到影響的恐怕就是google。可必須指出一點,即使是google,在退出中國市場前,市場佔有率也沒有超過百度。現在看百度確實更爛了,但更可能是google退出的結果(缺乏競爭)。

至於反例,則更多了,典型就是amazon。在美帝一統江湖的AMAZON在中國如何不用說就知道了。雖然我喜歡AMAZON,但不能否認其在中國不入流的現實。要知道AMAZON在美帝絕對是江湖老大的地位。

還有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很多法律法規對外資不利。這在某些方面是事實,但對外資不利的法律法規並不是中國獨有。何況,中國市場實際上對很多法律法規並未嚴格執行,給了互聯網公司很大的空間。典型的就是Uber,在中國起碼沒有Uber在法國的總經理被抓、在韓國日本完全被禁的事情吧。Uber在中國已經是除美國以外第二大市場,難道這是中國法律環境不利的證據。另一方面,哪怕如滴滴,開始也只敢在計程車市場,第一個引入私家車的就是Uber,滴滴看到Uber這麼大膽卻沒有嚴重後果才殺入專車市場的。這個也能作為中國對外資互聯網公司法律環境不利的依據?

很多人想當然的把外資的成功理解為其高效,把外資的失敗理解為中國政策的不利,這個完全是不公平的,起碼在互聯網行業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實際上,拋開互聯網,外資在中國的相對落後是全方面的,比如曾經在中國統治地位的老牌外企(寶潔)。這些外企在中國的頹勢很大程度是中國企業消除了技術的劣勢。而互聯網行業的中國企業原本落後的就不多。

偏題了,和原問題不符。主要是覺得下面很多答案已經在討論中國了,而很多答案過於的偏頗,甚至充滿了站在境外互聯網公司立場的優越感。但真正深入這些互聯網公司內部,不得不說,對中國市場而言,海外互聯網公司哪怕是產品和內部的問題,要遠比局外人想像的多很多。


我看好Shapeways
不過人家總部已經搬到紐約了

亞馬遜的歐洲總部在盧森堡,而且和當地政府簽了稅收優惠協議。

應該有些原因的吧。


阿爾法狗之前是UCL的人搞出來的,被谷歌買了。這邊很多創業公司最後都是被美國買了。
中國不僅有牆,境外資本也很難發揮作用,不然放開矽谷來買。大陸互聯網也是跪,這不是懂不懂中國人的問題,這是誰有錢的問題,互聯網的本質就是壟斷。
還有投資人這點也是,我一門課同學是一家創業公司負責硬體部分的,他們就是產品被投資網站看中,然後給了個機會去華強北干半年把產品搞出來,然後去矽谷給投資人看。
人都是在自己領域內干擅長的事,投資IT的十有八九之前也是這行的。
另外說實話,英國這邊IT實力的確沒美國雄厚,可能,美國計算機四強校那樣做到又大又全的恐怕只有UCL。


我從事電商運營行業很久了,我相信我有一定的發言權。

他們為什麼沒大型互聯網企業,我覺得是因為同語種人群太少,不能通過量變達到質變的過程,你可以觀察下主流互聯網企業只有中文與英語兩種語種。

大型互聯網企業成長都有一個語種大量的內容池環境中。


可以參考這個問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60643?nr=1noti_id=10113589#512143
除去語言,在歐洲使用英語的主要國家也就是英國了。至於英國為啥不出第一流的互聯網公司,可能是和美國走的太近了吧?這也包括澳大利亞。在這些國家,一個互聯網公司所面對的競爭對手,不僅是本國的,更包括矽谷那些天才。同樣是一筆風投,如果你是投資人, 你是願意放到天才滿地,經常成功的矽谷呢?還是放到英國呢?


不完全同意@alston的看法。
同意樓主設牆主要是為了控制輿論且BTA的確有沾光的論點。
但是他們正面對抗的時候也未必一定會輸,QQ幹掉了MSN、淘寶幹掉了易貝、優步和亞馬遜被打成小眾就是例子。
台灣地區、日本、韓國的確有些地方比大陸開放,但是他們的政府其實也有控制輿論的牆。
被打敗是因為我開放、沒被打敗是因為你封閉,多少有點自欺欺人。
感覺樓主部分誇大了牆的作用而忽視了產品本身,BAT都有原罪,但他們也絕不是魚腩部隊。
有的時候我被打敗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弱。別人沒被打敗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他比我強。


嗯作為一個在德國工作的交互設計師補充兩句。

歐洲的整體風格還是偏向保守,在執行之前都要做非常多的論證工作,要確保這個方案被執行之後是百分百正確的才會去做。
而中國的路子就是簡單粗暴,野蠻生長。不知道這個方法對不對,那麼我們試試看,行就行,不行就換條路接著走。

所以歐洲設計更有工匠精神,願意花很多時間去打磨一個好產品。但是在快速迭代發展的互聯網行業,照這個路子就顯得太慢了。

所以在整個新科技領域,歐洲的發展都顯得緩慢。賓士、博世這樣的頂尖大公司,把硬體做到極致,然而產品的交互界面仍然土到掉渣。。。

(所以LZ想要滾回社會主義國家了)


歐洲形式是統一的。但是語言五花八門。每種語言的人口數量都太少。不足以支撐大型互聯網公司。


可以參考36kr的這篇文章:http://www.36kr.com/p/62931.html 雖然例子是中東的,但是歐洲估計也差不多。大意是:

1. 融資困難;
2. 優秀程序員缺乏;
3. 法律等事務的經驗的缺乏,流程的不完善。

Internet發展迅速,優秀的互聯網公司一定是一步步的從創業公司幹起來的。創業的生態系統不行,優秀的互聯網就別想起來。


互聯網拼人數,工業拼技術啊。
歐洲這種的,每幾千萬人就要換一種語言版本交互設計還算輕的,關鍵是o2o,規模效應都起不來,邊際成本下不去,互聯網完全做不起來啊。加上歐洲人一貫的高逼格,愛看藝術紙質書搞家庭聚會看音樂會,即使是亞馬遜非死不可這些巨頭在歐洲大陸的普及率也不算很高,小一點的就更別說了。
當然人家也確實不用拿互聯網當經濟支柱哎。。。


其他行業似乎沒有一流的,但是一流的手游公司倒是有幾家。做憤怒的小鳥的和做Coc的都很能賺錢


supercell?


推薦閱讀:

搜狐員工待遇如何?
美國人在中國嫖娼,法律應該怎麼處理?
如何評價谷歌關閉PageSpeed加速服務網站?
如何看待雅虎宣布關閉北京研發中心?
知乎註冊用戶已經破億了,為什麼還沒有千萬粉的大V出現呢?

TAG:互聯網 | 科技 | 企業 | 歐洲 | 互聯網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