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通訊錄和傳統 SNS(如 Facebook、微博)綁定的價值有多大?


通訊錄和SNS之所以還沒有交集,貌似是因為一個是工具屬性,一個是社交屬性,如果你兩個需求都滿足,可能兩個需求都滿足不好,為什麼這麼說呢

設想一下你在通訊錄的聯繫人列表裡能看到好友的最後一天社區狀態,那麼會是什麼情況呢?你的通訊錄要經常聯網刷新數據,每次進入通訊錄的時候要載入更新,這對於一個本該高效敏捷的工具來說,是個巨大的反作用。

再設想一下你在kik累的IPM軟體里加入聯繫人/簡訊/通話等PIM的詳細功能,那麼就會在聯繫人列表裡充斥過多的狀態、屬性、標籤、信息影響你對聯繫人的選擇,打電話、發簡訊、留言、訪問主頁過多的選項影響你做出判斷。一旦做重,社交選擇過於負責,導致用戶會放棄使用。

所以,就算是綁定,要要輕量級的,像Google聯繫人跟gtalk和twitter的綁定一樣,你點擊聯繫人的頭像,可以選擇給他打電話、發簡訊、發gtalk,還可以看到他最後一條twitter,這種不影響主要任務流程,又findable的綁定,是允許的,不過收益又不是特別大,真是矛盾


覺得其實可以分開來看:
1. 從產品上,這兩者的整合是不是一個有效需求,這個需求有多大,門檻在哪裡。

我覺得這個需求是有效的,如果能解決的好,這裡的創新空間還很大,如果說未來能有一些可以挑戰Tencent等的例子,或許這是一塊希望的田野。

總體上,這兩者有很強的相關性,都聚焦在人,都需要雙向的通信,都得支撐人際關係,只是相對來說SNS的功能集合往往更全,另外SNS由於類型的不同(例如新浪微博和人人網),所支撐的人際關係強弱也有差別。

SNS和通訊錄之間本來就已經在不斷融合。一個例子是我們周圍的圈子裡(或許稍有些Geek,但也反應了趨勢),找人的時候經常會到微博上去發私信,這實際上就讓SNS扮演了通訊錄的角色。

但是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以前根據簡單的調查,手機通訊錄的聯繫人和社交網站的聯繫人重合度還不是太高,並且非實名制的SNS同手機通訊錄匹配時,通過昵稱等Meta Data來匹配時也會有成功率和方便程度的問題。

2. 從交互設計上,如果這個需求有效,如何能夠設計的更好用。

功能的簡單堆砌顯然不可取,不然就用不著大家在這裡討論了。這些功能必須按照優先順序,以合理的交互設計呈現給用戶。

例如進入通訊錄時載入狀態更新這樣的功能,其實可以有更好的設計去繞開因為連接網路更新給用戶帶來的粘粘的體驗;再如如何讓界面更加輕量級,讓打電話之類優先順序高的功能如何清楚的同其他社交功能區分開,界面上有主次層次清晰,哪些該明顯的放出來,哪些該藏的深一些,又讓有需求的用戶能找的到,等等,這些都是喬老爺子用實際的產品和效果告訴我們的。如果我們還認為設計就是搞幾張花花綠綠的圖片按鈕,就OUTMAN了...


目前來看,國內用戶使用通訊錄有意義的屬性只有兩個,一個是電話號碼,一個是昵稱;做過通訊錄產品或者關注過通訊錄產品的人都知道,用戶的通訊錄頭像、生日、地址、公司信息等附加欄位的使用率非常非常的低。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部分是因為國內的溝通工具太多,例如QQ?微博?微信?亦或者是其他。這樣下來的結果產物就是通訊錄只是一個記錄電話號碼的工具。

我想目前在做通訊錄產品的公司應該都是奔著溝通整合去的吧。雖然目前來看只是解決了獲取聯繫人基本屬性的目的。


推薦閱讀:

爬到社交網路文字數據有什麼用?
有什麼有趣的網站嗎?新世界的大門那種?
在網上該不該和陌生人撕逼,你們怎麼看?
怎樣看待《馬哲有點甜》這首歌?
為什麼人們願意在知乎等問答平台上無償作答?

TAG:移動應用 | 社交網路 | 通訊錄 | 社交產品 | 人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