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還沒有出現「480幀/秒+32K解析度+裸眼3D」規格的電影?

很難實現么?難道會有驚人的數據量么?還是特效製作難以跟上?


四個字,沒有必要。

從感官上沒有必要,從投資回報率上沒有必要。


我覺得你可能對影視行業有什麼誤解。
(1)480幀。電影放映的基本原理是人類的視覺殘留現象,人眼在放鬆狀態下大概每個圖像能持續二十四分之一秒,所以電影幾乎都是採用的24幀,人眼最快大約能捕捉三十張圖片,也就是說最好是不超過這個數值。當然也有很多遊戲會採用較高幀數。我目前所知的最大幀數是李安去年的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為4K,3D,120幀。然而,全球目前沒有哪家生產商的產品能同時滿足4K,3D,120幀所需要的技術,另外這部電影全球只有不到十家電影院能按照這格式播放。對順便說一句,這電影當時在北京朝陽門附近的博納影院悠唐店的票價是288。
(2)32K。32K在屏幕上的像素點是30720×17820,現在市場上都是推行4K,你這直接多了兩個數量級,這技術難度不一般。
(3)裸眼3D。這不是難不難實現的問題,可能你還沒搞清楚我們現在在電影院常見的3D技術原理才會這麼問(靠設備實現都花了那麼多年,何況是不用設備)。不過聽說卡梅隆的《阿凡達2》將會採用裸眼3D,電影將在2025年上映,你可以期待一下。
最後,我只能說,你這個問題問的很低級,完全不了解相關知識,你可能覺得理論上技術很簡單,但是實現起來真的不是一般的難,就算這些都實現了我覺得你也不會選擇去看這種格式的,畢竟成本高了電影票價也會很高,那時候可能一個中產家庭一個月的收入都只能剛好夠全家人去看一場這樣的電影。


先不說那個不靠譜的裸眼 3D,只談 480FPS + 32K 解析度的事。

4K 解析度有好幾個標準,先按 4096 × 2160 算。照這個比例擴大到 32K 就是 32768 × 17280 = 566,231,040 像素。假設圖像格式是 10bit RGB,那一幀的大小就是 5,662,310,400 bit = 707,788,800 Byte = 675 MiB。乘上 480 FPS 就是 324,000 MiB/s ≈ 316.4 GiB/s。算上 3D 數據量再乘 2,大概是 632.8 GiB/s。

這個數字給人的感覺還不是很離譜,畢竟 PCI-e 5.0 的單路速率已經達到 4GB/s 了,我們只需要 170 條 PCI-e 通道就能搞定這些數據量。

當然目前為止只考慮了傳輸問題,現在的視頻編碼技術大概沒法做到單個設備實時解碼這麼高的解析度和幀率。拆成 256 路 2K 480FPS 可能還有點希望。

特效倒是跟解析度和幀率沒太大關係,但是渲染的成本至少得翻個幾百倍。

但是電影不能全是特效啊,你還得用 32K 480FPS 的攝影機。這方面我不太懂,這個腦洞還是留給別人來開。

最後問題來了:假設我們不計成本地搞出來這麼一部電影,2000 塊錢一張的電影票題主買嗎?


......我能問一句題主對480FPS和32K解析度這兩個數字有概念嗎......

你直接問為什麼我們的飛機達不到光速,或者我們的網路帶寬為什麼沒有1000Yottabyte我還比較好回答。


上學的時候學校有一個專門的研究中心,去參觀過當時關於高幀數技術的研究展示。簡單分享一下:

很難實現么 + 難道會有驚人的數據量么 + 還是特效製作難以跟上

以上三點都有,加上480幀的快門下會極大減少motion blur(動態模糊),給觀眾造成不自然感(比如鳥拍打翅膀沒有模糊,一切畫面都很清晰)。最終效果與人們熟悉的傳統影片相差不小,會有種看電視甚至看照片的一切過於清晰的感覺。這一點在後期處理上可以加回motion blur,這又是額外的成本花銷了。

加之這種規格的拍攝下對光源需求極大(快門加快,進光量減少),片場需要更多光源才能跟上(光源很貴、設備貴、人員貴、時間貴、拍攝場地和時間都會增加額外限制)。

至於特效工作中,我們時常遇到64G內存的機器不夠用(此處指解算),盡量優化再優化,有些複雜場景每一幀都很要命,之前我個別鏡頭1幀的渲染時間在70多小時以上。如果換成480幀...想想都可怕。

總之一切成本不完全是倍數級的,有可能趨近指數級。


強行從另一個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不管題主為何問出這個問題,我想先坦誠我在很早以前也有過近似的想法:

比如:

為什麼電影膠片的規格最大是70mm,有沒有可能更大?

4K之上,解析度有可能更高嘛?有盡頭嘛?

電影幀數呢?

然後隨著我開始拍視頻做視頻,一點一點地學習電影,一點一點地進入電影工業,我的這些問題慢慢有了答案——或者說,部分答案。

比如膠片,簡單地說,70mm是製作電影膠片的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面積(70mm指的是單張膠片的寬度,當然這裡面有5mm是為了錄製現場音效)。相信關注了這個問題的答主們都多多少少能夠腦補出膠片攝像機和膠片放映機的原理。當膠片過大,也就是說,膠片的質量過重的時候,在拍攝和放映的過程中都極有可能產生各種問題。70mm相當於一個闕值,在70mm之下,膠片的錄製和放映過程中的問題是基本可控的。

比如幀數,這個更簡單,人眼在一秒鐘看24張連續的圖像是會產生看連續動作的感覺,所以電影和視頻的標準幀數恆久以來就是24幀每秒(24並不是一個嚴格的數字);人眼最多能分辨的連續動作畫面是30張左右,所以近年來,尤其是數碼攝像機興起之後,出現了另外一種規格的電影和視頻幀數,29.97幀(同樣也有30幀的視頻格式)。再後來,48幀,50幀,60幀等各種其他幀數開始出現。但是基本上,最符合人類觀影習慣的,還是24幀和30幀。當幀數高過30幀的時候,觀影時人們就會產生不真實的感覺。實際上正是由於很多電視早就已經開始應用高於30的播放幀數,所以當人們在觀看高幀數電影或者視頻的時候有時會產生「看電視」的感覺。比較著名的例子除了李安導演遭遇滑鐵盧的那部120幀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就是彼得傑克遜導演重啟的48幀的《霍比特人》系列了。這一系列的三部曲也因為高幀數遭到了部分觀眾的吐槽。而導演斯皮爾伯格更是直言:「電影就應該是24幀的藝術。」(大致意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沒法反駁這句話。

但是我也很尊敬李安導演和彼得傑克遜導演的嘗試。

比如解析度,現在的電影普遍還是使用2K(2048*1080)的解析度進行拍攝和播放(2048*846),但是最早在2012年就已經開始出現用4K(4096*1714)規格拍攝和放映的數字電影(以下如非特指,所有電影泛指主流的工業製作)。而去年的《銀河護衛隊2》則成為了第一部用8K(8192*3456)規格拍攝的好萊塢大製作。事實上,如果你點進Red Camera的官網看一下那些曾經使用過Red系產品拍攝的電影List,你一定會感到震驚的。

關鍵的來了,據說,Red即將(或者已經?)推出能達到28K解析度sensor的攝像機了。

扯了這麼半天的廢話,我只是想說,如果沒有人曾像我一樣有過那些其實很自然而然的疑問,我們如何會有這些幀數啊解析度啊上面的發展呢?

甚至膠片攝像機的最普遍規格也是35mm,民用級別的有8mm和16mm,我很相信70mm也不是一開始就出現的。

回到題主的疑問,我先很認真地儘可能全面地從各個角度來說一下題主所提出的這幾項技術指標在實現時會面臨的困難。

  1. 人的眼睛。沒有需求就不會有供給,想要出現480幀的電影,首先要有能看480幀畫面的眼睛(以及更重要的,視神經和大腦——就好比絕對電腦畫面質量的,從來不只是顯示器,而是顯卡和CPU)。這一點,我們要寄希望於生物學上的突破。我不是學生物的,但是據說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而我也時不時地會了解一些人類在生物學上所達成的奇蹟一般的成就(有的真的就跟科幻藝術似的),所以我絕對不會說,這一天是不可能到來的。
  2. 工業標準。首先說點題外話,如果題主去「為何英美還在使用英制單位」相關的問題下看一下的話,一定會看到有人提出「美國全境更換公制單位的成本」這樣的理由。同理,如果當某一天電影達到了這樣的技術指標,那麼全世界所有生產相機、數據讀取和存儲裝置、電腦、電影製作軟體的廠家都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全世界所有的電影院都要更新他們的軟硬體設施;全世界所有的電影學校、學院、專業都要更新他們的教學設施、教育理念、教材講義;全世界所有的電影視頻網站都要進行技術革新以達到相應的標準。所以如果要進行普及題主所問的那個級別的技術,涉及到的將是數個工業和更多的行業所進行的全面調整和升級。而這背後所要克服的困難,是無法想像的。(順帶一提,現在在谷歌上能找到的解析度最高的圖片是16K的,一張圖300Mb - 500Mb的大小。說實話觀看體驗非常差:一方面人眼已經很難分辨4K以上不同解析度之間的區別,另一方面是我的顯卡和顯示器也實在是帶不動;而解析度最高的視頻是8K(請大家在這裡花一分鐘膜拜一下YouTube),在普通配置的電腦上是看不大出來和4K的區別的。但是4K和1080P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至於1080P以下的視頻就不要和我提了。)
  3. 電影製作。480幀意味著什麼?32K的解析度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當人們在大銀幕上看電影的時候(假定人體結構已經允許人們觀看這樣規格的電影),一切人眼在平常注意不到的細節都會被無限放大。這就意味著,在電影拍攝的過程中,所有的效果都要做得無限逼真。比如當劇情需要某位演員身上帶傷的時候,真的把演員弄傷很可能是成本最低的做法。而如果有人真的參與過電影,哪怕是學生作品級別的微電影製作的話,就會明白在絕大多數的電影中,90%的光線是靠攝像和燈光部門打出來的,簡單說就是一部電影里至少90%的鏡頭裡的光線是「假」的。但是在現有的工業標準下,基本上沒有觀眾能看得出來這些光線中的玄機(看得出來的屬於事故)。而如果我們假定電影的攝製和放映規格達到了題主所說的標準的話,那麼對於拍攝現場的各種光線的要求可能要達到光學研究的標準。這對於燈具的生產廠家,電力供應部門,現場安全部門,當然還有攝像部門(燈光組一般屬於攝像部門)來說,壓力是山大的。在打下這段文字的同時,我已經在腦海里設想,我認識的那些攝像組的傻逼們在面對這個等級的現場要求時,可能的反應。雖然我很樂意真的看到他們彼時臉上的表情,但是相信我,從電影製作的角度來說,好玩的也就只是這一部分了。
  4. 商業考量。我個人是一貫奉行「一切不以掙錢為目的的電影都是耍流氓」的原則的。電影,無論多高的藝術追求,整個行業本質上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利潤先行的工業體系。好萊塢的工業體系何等發達(巔峰時期可以把全世界的電影工業攢一塊兒按在地上摩擦三個來回),YouTube的技術含量何等牛逼(至今也仍然可以把排除Bilibili之後的全世界所有的視頻網站攢一塊按在地上摩擦三個來回),就是因為美國人從來不會做不賺錢的生意。而錢,永遠是推動行業進步的最重要的因素。現在中國影視行業的種種亂象(我都不好意思和美國這邊的小夥伴提的那種),說到底也就是中國的電影工業在形成成熟的由資金驅動的成熟工業體系之前所必須經歷的陣痛,好萊塢在上個世紀野蠻生長的那段時間裡只可能比現在的中國電影更混亂所以大家也不要太為中國電影的前景擔憂。總之扯這麼多就是為了強調,「賺錢」(或者「不虧本」)對於電影來說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在我前面三點的分析里題主可能已經能看出來「480幀+32K」這樣的規格對於一部電影來講,背後所產生的「隱性成本」要遠遠大於器材升級的成本。在這樣的前提下,製片方要賺錢,院線要分賬,演職人員要發工資。盈利方面帶給製片人的壓力可能並不比攝像(包括了燈光)和美術(包括了服裝、化妝、道具)部門的壓力要小。
  5. 數據處理。不知道題主平常會經常和什麼樣的文件打交道?像我們這種每天要和各種格式的視頻文件打交道的聊起天來都是用G為單位的。我在這裡截了一張Red WEAPON攝像機的tech spec,只是數據處理量的這一部分,已經可以看出,對於一台最多可以拍到8K 60幀的攝像機來說,要求的數據處理速度是300MB每秒,而數據存儲量(MiNi-Mag就是相當於存儲卡這樣的東西)最小也得是120G的。我工作的器材租賃公司出租的Red Scarlet或者Epic-W的package標配是給兩個480G的Mini Mag。今年夏天很火爆的《中國有嘻哈》(我一直認為是中國電視節目里視頻製作水平很高很高的一台節目)每錄製一期都是幾個T的數據量(對MB,GB,TB沒概念的話也就基本告別電影電視和視頻行業了)。題主隨便拿一台單反相機,看看裡面的存儲卡上的參數是什麼樣的,相信就對於這樣的數據處理速度有一個比較直觀的了解了。而這裡我們還只是在談8K 60幀,而且我們到現在都還沒有談到電影中經常會用到的高速/低速攝像,還沒有談到調色、建模和特效,甚至還沒有談到相對應的的音效和音響錄製/播放系統。這背後的數據量和數據處理速度可能需要計算機領域的至少兩次進化——第一次是量子計算機。

好了最後來說說3D。這一部分我還真不太了解,所以也沒太多乾貨可以說。

很主觀地說,即使是現在的電影行業,遍地3D標籤的狀況下,真正意義上的能在主流影線上映的3D電影一雙手可能也就數過來了。這都快2018年了,每次說起來3D電影,我第一反應能想到的,還是09年的《阿凡達》。

在3D電影這個技術上,除了詹姆斯卡梅隆我真的其他人誰都不信。

然後說點可能跑題的話:3D電影其實是個很矛盾的東西。因為電影本質上追求的就是給觀眾提供儘可能真實的身臨其境的體驗感,套用現在網路上比較時髦的一個詞——「浸入感」。電影攝像機啦電影院啦電影大銀幕啦就是照著這個發明出來的。為什麼要有那麼大的屏幕?為什麼鼓勵大家去電影院看電影?就是因為只有在電影院那樣的環境里,觀眾被巨大的畫面和聲音環繞,才會產生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才會真正進入電影中設定的情境。

所以當3D電影這個概念第一次被提出來的時候(好幾十年以前的事情咯~),整個行業其實蠻尷尬的。因為那個時候電影產業是努力了的,而且是一直在努力(這裡真的要表揚一下始終在銳意進取的,二十世紀的可愛的美國人們,以及部分英國人和德國人們。真的是那些人,讓這個世界變得可愛得多)。不同的公司都在嘗試各種尺寸的大銀幕,以及相對應的放映技術。Panavision甚至專門開發出了一種三塊大銀幕合在一起的超大型銀幕放映技術,以及配套的拍攝技術。但是這些嘗試最後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取得人們期望的效果。這說起來,真的是很遺憾很遺憾的事情。唯一能讓我們有點安慰的是,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這樣的嘗試,也始終沒有終止,比如Dolby環繞聲技術,比如IMAX技術,比如十幾年如一日,努力填充著IMDB前250這個List,只為了有朝一日能有底氣拉一幫人花一大筆錢,用70mm膠片和IMAX機器結合起來拍一部電影的某殺妻狂魔(大霧)。

所以當年,當人們提出3D這個概念的時候(其實也是蠻自然的事情),基本上也是在變相地指出一個事實——電影行業沒能提供觀眾所期望的「浸入感」。這背後的原因有很多,但公平地說也不能是電影行業的鍋。畢竟當觀眾們差不多適應了「電影」這個「新」概念之後,他們的「觀賞能力」(注意不是「鑒賞水平」)幾乎馬上就會提升到一個新的level,而這樣的提升是不需要什麼門檻的——視力正常,看過幾部電影就行。在這個level的「觀賞能力」下,觀眾所期待的「浸入感」就要求電影中有更大的場面,更富有衝擊力的畫面和聲音。而達標的電影真的是隨便數數就能數得差不多的:黑白時代有《賓虛》(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橫掃之作,到現在也就三部)、《埃及豔后》(賠得底褲都不剩);狂飆突進的七八十年代有《星戰》(成為了一個文化現象,到現在西方文藝界能和其相提並論的也只有《指環王》),《大白鯊》(直接開闢了一個叫做「暑期檔」的電影檔期。要是還沒啥概念的話,去把全世界隨便哪個國家的暑期檔票房加總一下。與之相比我覺得什麼「導致當年海濱娛樂業大虧本」這些的都不用提出來了);黃金時代的頂峰有《泰坦尼克號》(第二部橫掃奧斯卡之作,到這一步其實好萊塢的黃金時代也就差不多到了波峰了),後黃金時代里還有《指環王》(第三部橫掃奧斯卡之作,現在想想一個非六大拍出這麼史詩級的製作簡直是人類神跡);到近代基本上3、4年出一部不得了了:除了《地心引力》和《Mad Max 4》,也就諾蘭一個人在堅持了(真就是他一個人在堅持電影誕生之時的初心了,就憑這一點,我服他一輩子)——所以2D屏幕不是不能提供3D式的觀感,而是要拍出這樣的電影實在太難了。團隊得是頂級中的頂級,而如果場面不是非常非常得大,電影製造出來的觀感不是極其極其得奇觀的話,也基本上不要想了,看看我上面列得一些例子就知道了。

所以現在矛盾很明顯了把?——拍電影是燒錢的,拍非常非常牛逼的大製作是非常非常燒錢的。好萊塢在最黃金的年代,幾大製片廠一年加一塊兒能出產個十來部大製作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最近這幾年迪士尼是牛逼得不行了,在這之前好萊塢的節奏基本上是:六大廠牌每年出2 - 3部大製作(小年加天災人禍很可能就一部了),其他的小公司加起來出個2 - 3部(大年的話4 - 5部),這就算是常規操作了。強如好萊塢都缺錢如此,其他國家的電影工業,就不要提了。所以儘管我一直認為電影應該是2D的(可能會產生一些誤解,但真不能再廢話了,還是改天專門就這個主題好好寫一寫把),但對於3D技術我也始終是歡迎的。(是不是很矛盾?!是不是很矛盾?!)
如果我們回到題主的問題的話,我會說,32K的解析度基本上就足以提供觀眾對於「浸入式」體驗的追求了(當然在電影製作水準能配套的基礎上),在這個基礎上追求3D其實真不是很必要。(更何況是裸眼。裸眼?那特么和3D電影是兩碼事兒好么!先去百度一下3D電影或者VR技術好么!)

說結論了說結論了:如果我們暫時不談3D的話,題主也很可能無意提出來的這麼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背後將會涉及到的,是至少包括精密光學儀器,電影電視,廣告傳媒,計算機,互聯網等這麼幾個行業整體的至少兩次的徹底更新換代。

可能是不受控制地寫了很多,語氣也不能說很友好,說起來還是挺慚愧的。其實我在寫這篇答案的時候,腦海里其實一直在不自覺地設想,如果電影行業真的走到了那一步的話,那會是一種怎樣美好而瘋狂的景象。那個時候的世界,又將是一番怎樣超乎我們想像的模樣。

這裡是想掏心窩子地對題主,以及所以有過類似疑問、設想的人們(包括我自己)說:不要害怕提出問題,哪怕這個問題看起來不make sense,那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進步和飛躍,都是從一個看上去很愚蠢的問題開始的。也許大部分的蠢問題真的就成了蠢問題而被遺忘,但是所有被後世膜拜的點子,在最開始的時候,也還是一個蠢問題而已。

而最重要的是,不要只是提出問題,不要只是得到了一個似是而非的解答,就把這個問題徹底放下了。試著為了這個問題的最終答案,去做點什麼。哪怕只是付出一點點點點的時間,做出一點點點點的小小努力,也很有可能,很有可能,就為了未來某個遙遠的時刻,人類文明的一次前進而做出了那麼一點點點點量變的積累。在那個時刻到來的時候,今天提出來的這個問題,以及這個問題下我們大家的所有distribution,才會真正有意義。

加油咯


這個標題我看了好幾遍,才確保我看到的每一個數字真的是對的,驚得我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數字很驚人,不是難實現,是根本不可能實現。也沒有必要實現。光投資就得投資一輩子。


我是做影視特效的,負責鏡頭的燈光渲染模塊。


你知道現在每秒24幀的電影光渲染成本是多少嗎?4k的隨隨便便一幀要渲4-8個小時,畫面每大一倍就要增加4倍的渲染時間,那麼32k加480幀,你算算一秒渲一遍要多久。


這是時間上的成本,還有價格上的。


差不多一台電腦渲一小時是1.5元左右,4k24幀的電影每月光渲染的費用在30w左右,根據剛才說的渲染時長,你算算現在每月得增加到多少錢?


另外,沒有哪個鏡頭是渲完一遍就完事的,導演有反饋,視效有反饋,只要有反饋就得一遍遍改,一遍遍渲。

再說說人力上,我們是200多人的特效公司,每年能做2部左右的電影。32k480幀,估計我這一輩子最多能做2、3部就到退休了。這麼長製作周期的電影,根本不盈利,無法盈利。得費多少人力財力,估計也只有馬爸爸能投資的起了。(夠嗆)

480幀33k的電影,根本無法實現,也沒必要實現,更沒有多餘的人力財力浪的起。

真要是這電影做出來了,2000的電影票我只想說太便宜,2w一張我都覺得超值。

如果這個電影做出來了,說明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的巔峰、新的次元。已經無所為這個電影拍的是什麼,只要他做出來了,就代表人類又升華了。


換一個角度來說

拋棄這不可能的數據計算能力


電影是工業也是商業,大家都要賺錢,同期拍攝不光攝影機得支持480fps 32k解析度拍攝,導演組怎麼也得有一個與之適配的監視器吧。光這監視器就不少錢了。


一旦要做這個片子,整個大後期整個工業流程,所有涉及到這種制式播放的屏幕、放映機,全都要升級。

不划算啊


其他回答正確細緻。
裸眼3D我不懂,就不說了。
保守估計,480fps 32K在未來二十年內能夠實現,甚至超過也是有可能的,並且整個行業都會達到這個水平。技術問題都只是時間問題。
只要影院存在,高幀速率,高解析度就是不可逆的趨勢。
有更新就有利潤,而且是長期的全球的利潤。資本力量會推動變革快速發生。
我們不用擔心那一天會不會來臨,而要擔心到了那一天,電影還會是今天的電影嗎?


沒什麼,就是高於30幀的畫面你基本看不到。

內容遠比技術重要,就像很多電影內涵豐富,很多人只在裡面找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這裡假設題主是一個萬分闊氣的金主爸爸想要砸錢做這麼一部……短片吧

那麼現在的技術能實現他的夢想嗎

先上圖

底大一級壓死人,感測器越大能實現的解析度也越高。多數電影機還在S35的底上發展的時候,RED直接做出了617這種怪獸級的設備,差點滿足了題主的要求……的一部分

來看看真身

以RED的實力相信畫面素質肯定有保障,就是對鏡頭要求高了那麼一些

如此誇張的尺寸也不過28k的解析度,離題主的小目標似乎近了一些。

那麼還有更給力的嗎

那我們換個思路,比如

一台不夠,陣列來湊。

圖示的這組陣列每個都由5k的epic組成(現在都有8k了啊),總共可與實現12k,橫向140°縱向60°的廣闊視野。

你看人家這麼大的塊頭,人扛肯定是不行的,所以都是交給了直升機

已經在沃卓斯基姐妹的《木星上行》用過了,用在特效的製作上

6個5k畫面拼接起來雖然才12k,但按這樣堆砌的方式相信離32k已經不遠了吧。(印象里國內有人用了9台做陣列來著)

至於480幀?

對於人家的1000fps簡直小意思

至於裸眼3D,題主還是多四處逛逛好好學習姿勢了來吧


所以問題還是觀眾看不到這些參數嚇人的畫面,雖然會在製作過程中用到,但是並不會考慮到實時回放的效果,480f就別想了。

主要瓶頸還是在數據io上。


推薦閱讀:

遊戲特效為什麼做不到像電影特效里的那樣真實?
如何評價郭敬明的最新電影爵跡?
為什麼國產電視劇和電影里的威亞都吊得不自然?而好萊塢影視劇中,吊威亞根本看不出來?
為什麼《環太平洋》中的戰鬥都在夜間進行?

TAG:電影 | 3D電影 | 電影特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