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樂隊ACDC?


大學聚會,有一次在ktv唱《shoot to thrill》,硬是把幾個妹子從房間里唱走了…你們可以想像,一個戴著眼鏡的瘦弱屌絲在那興奮的狂喊,然後屋子裡…有點尷尬…

but i"m really happy


憑著個人理解瞎寫幾句。

先說在前面,ACDC絕對是一個超一流的樂隊。銷量 影響力都是當今世界上數一數二的。


1973年Malcolm young Angus young 兄弟二人組建了AC DC到現在四十多年這幾個六十多歲的小老頭還活躍在舞台上,經歷了Bon去世Brian接替這種重大變故沒有像飛艇一樣一蹶不振,半年後反手發出一張back in black賣到了史上前三的銷量,就註定這個樂隊不能忽視,到如今熬終於成了活化石級別的爺爺樂隊。
簡潔有力的riff,強勁的五和弦,中規中矩的五聲音階,配上標準的ACDC音色,作為一個硬搖滾樂隊,ACDC做到了足夠優秀,以至於可以忽略他們在演奏技巧上的短板。並且他們在很多地方做的太有特色,所以僅僅用硬搖滾來定義他們的風格很合適但是又很局限。
因為同樣是硬搖滾,掰開了揉碎了細緻說,槍花,鐵匠,kiss,ACDC都是硬搖滾,老幾位都是硬的不得了,但是相互之間的差異又是顯而易見的。
ACDC很明顯是把硬搖滾里粗獷簡潔明快有力詮釋到極致的那一個,就像陝北民歌,縴夫的號子,就是那麼有勁兒且抓耳。而且ACDC的音樂不論什麼時候聽,都是不會過時的,給不聽搖滾的人放上一段,他可能會覺得吵鬧,但是這歌一定是符合他內心對搖滾的定義的。而且他多半也猜不出來這首歌是四十年前的。看看鋼鐵俠就知道了,BGM絲毫不覺得過時,再過四十年聽back in black也會想甩頭,那時可能EDM大勢已去。大浪淘沙但是永遠卷不走ACDC這個大金錠子。 而且無論金屬黨,硬搖黨,甚至民謠鄉村電子,只要你聽音樂,對於ACDC就應該不會排斥,它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存在。

接下來咱們通俗點把問題感同身受化,咱可以大膽的夢想一下。
咱車庫裡有三輛豪車。
一個是老式敞篷跑車,就是肖申克男主越獄開的那種。
一個是黑鷹墜落里美國大兵坐的那種防彈大悍馬。
一個是保時捷跑車就是范迪塞爾在速激里開的那種。

老爺敞篷跑車我會開著去鄉村公路,沿海公路,六七十的速度,放音樂一定是take it easy,running on empty 這種。

開著N個缸的悍馬我一定是放上enter sandman,blacklist 這種。

開著我的911那一定就是back in black TNT,別的都差點意思。

然而現實是。

我只摸過老普桑 ,而且面對駕校教練的呵斥我最想聽的是killing in the name 。
Fuck u I won"t do what u tell me 手動微笑。


再說一說吉他手吧。
兄弟二人一個是創作頂樑柱,一個是舞台吉祥物。
而且angus更像是整個樂隊的牌面,甚至一度搶過主唱的風頭。
個人形象也是嚴重符號化Gibson SG加上校服牛角,必定是angus 楊沒跑。

類似的搭檔讓我想起來槍花izzy 和slash ,Metallica 的james和Kirk 。
但是彈過琴的應該也都能領會到這三位區別在哪。slash 這種鬼才老狗不多說了,從造型到音樂都是有特點的不得了。Kirk 被人黑成混子但是畢竟是金屬樂隊的混子,也是一個能全下撥擼master 的混子,一個年輕時很猛老了很萌的混子。
所以僅僅從 錄音室作品 技巧難度上來說angus楊是遜色的。不過簡單卻有效,兩個形容ACDC的詞同樣適用於angus楊。
記得滾石雜誌有個吉他手排名吧,angus挺靠後的,印象中是80多,當然咯,排名這種東西看看就得了,程咬金就那三板斧不也猛的不得了,個人喜歡就好。
個人非ACDC粉但是偶爾會拿出來聽一聽,聽多了會膩。

分一下

剛剛得知Malcolm 去世了……
不過沒有R.I.P. 。因為Malcolm 楊 一路上一定是帶著T.N.T,伴著Thunderstruck,唱著Highway to hell就去Shook the god all night long了……

某些公眾號的拿來主義還真是誰也不放過呢,我這種小透明就不死乞白咧跟你較勁了。


ACDC不存在也能說出來……真的是無話可說,去世的Malcolm老年痴呆已經好幾年了,他的位置好像是兒子還是侄子代替了;主唱因為耳朵的問題修養,巡演是槍花的Axxxxxxl在唱;貝斯也退休了;但Angus沒有宣布解散,而是在積極的巡演,所以沒有AC/DC不在了的說法,因為M已經離開樂隊近三四年了。以上是針對部分胡說八道的答案。

評價:土澳國寶,音樂史偉大的硬搖樂隊之一,風格強烈而獨特,各種搖滾排名——無論商業不商業,沒有他們就不是好榜單!

聽過他們的肯定知道,這樂隊所有專輯所有歌聽起來像是一模一樣,這就是風格,沒人模仿的了,因此也成了硬搖中獨樹一幟的存在,儘管總被不明所以的人認為是金屬。起初由Malcolm與Angus兄弟成立,舞颱風格上,Malcolm非常安靜,而Angus則非常瘋狂——鴨子步(模仿chuck berry,老爺子今年去世了)、小學生校服、惡魔角,都是標誌,極為吸引目光,容易引起共鳴,所以他們的現場很經典,必須得看。國內自14年傳他們要來,可惜17年快要結束了,巡演過了幾輪,也還是沒來。

但是Malcolm不搶風頭不代表他平庸,這裡說的平庸是指偉大樂隊裡邊緣化。他的節奏極為出色,按照馬老師的話,他是節奏吉他界的神奇四俠之一,畢竟馬老師作為一個節奏能手,寫出太多經典riffs,評價是非常擲地有聲的,而且與之並列的有他,買套的老詹,以及蠍子的那位。這位舞台上不動聲色,幾乎沒有存在感的節奏吉他是非常牛逼的,而他一直為人所忽視。想想那些經典的riffs,聽到就想跳起來,全出自他的手,我覺得聽上幾張專輯,認真品味下主音之外的riffs,就能明白他的偉大——謂之riff教科書。

事實上,這樂隊沒什麼可評價的,因為歷史地位已經定論,如同飛艇滾石,都是神壇上的大佬,不需要我們誇讚,自七十年代開始,他們以音樂作品一次次證明了他們牛逼。

——

大概許多樂迷都認為樂隊最牛逼的人物是Angus吧?當然,這是事實,他的颱風簡直令人瘋狂,令人沉醉。但不要忘記,樂隊創作核心畢竟還是Malcolm,他理應得到應得的尊重,他不僅是節奏吉他,還是詞曲創作者,是樂隊核心。

之所以提起這一點,其實是想到了slayer的姐夫(13年去世),regin in blood首尾經典都是他寫的,大部分經典作品也出自他手,但大家還是對王凱麗的稱讚勝過姐夫,了解的歌迷心裡肯定要替他鳴不平的,因為他應該得到勝過目前歌迷認知的地位,獲得更貼切的評價與尊重!

R.I.P


今天吃宵夜的時候,剛好樂隊開會就跟練習生們吵了一架。覺得自己當製作人有點前途困難,是否需要把前途押在他們身上?我迷茫了。

收到一個消息沒來得及看,當時還在跟練習生們吵架、上教育課。

回家後本來憋了一肚子氣,打開微信一看,朋友說,他死了……

這麼多年來,不說受他們多大影響,就過載音色加三和弦這個編曲方式來說,真的,他們功不可沒,可謂影響了我十幾年。

記得十多年前有個朋友寫了首《紅桃皇后》,編曲方式如出一轍,深受感動的我寫了一首《青春與狗》,也用了這種硬搖滾風格。

忽然眼淚就下來了……其實談不上多喜歡,相比槍花來說,可能無形中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同行了吧,有一種恐懼的氣息。

搖滾不會死的,搖滾萬歲!



謝邀。

AC/DC是澳大利亞國寶級樂隊,世界頂級硬搖滾樂隊之一。我對這支樂隊的了解並不太多。

曾經有人說過,AC/DC的主唱唱歌就是小老頭乾嚎。樂隊吉他手安格斯·楊走的是「學院派」,因為他經常穿著校服上台演出。

說AC/DC是世界頂級硬搖滾樂隊,這是不過分的。和滾石樂隊一樣,AC/DC也是一支活化石樂隊,二者的音樂同樣是以布魯斯為基調。不過AC/DC發掘出了更多Riff在Hard Rock中表現性,使得金屬樂有了更多的可能,幾個簡單的Riff就足以令人熱血沸騰。所以開車時千萬別聽AC/DC。

說個好玩的事兒,《鋼鐵俠2》電影原聲選用的是15首AC/DC從1976年至2008年間的經典作品,整張電影原聲專輯活脫脫成了AC/DC精選集。

11月19日早更新:很遺憾,今天一起床就收到AC/DC創團成員,前吉他手Malcolm Young已於昨夜逝世的消息。如Ozzy所說,搖滾樂正在以每周遞減的速度消亡,這是一件令人無奈的事。願天堂沒有病痛。

R.I.P.


GIBSON SG的發揚光大者之一,另一位是BLACK SABBATH.


也許是上帝組band需要一個好的節奏吉他了吧。


AC/DC應該是我聽的第一個正經樂隊。他們布魯斯味道非常重 ,但是又不像那幫英國人那樣一solo起來沒個十分鐘不停手,angus炫技的地方不多,但是發揮穩定,技術一流。malcom作為樂隊靈魂卻低調得很,兩人經常會有互相呼應的表現而不是節奏主音各走各的, 而兩把吉他音色也各有特色又恰到好處 。原來的鼓手跟後來的光頭都基本滿足演奏要求,但是之前老鼓手被懷疑買兇殺人吃官司去了。主唱方面老bon那種硬朗又有點油滑的痞子氣質跟他們那些淫蕩的歌詞是絕配,而同時他這一把好嗓子唱love song也一樣好聽,brian年輕時的嗓子就暴力多了,更像個街頭惡霸,但不可否認兩位都是不可多得的優秀主唱。能走到現在也算是天意吧


AC/DC樂隊可以說是當前最牛逼的硬搖樂隊之一,AC/DC是澳洲的樂隊,但在歐美影響力巨大,粉絲遍布全球,在著名美國電影《搖滾校園》中,主角杜威費恩就是模仿的Acdc吉他手的風格,包括演出時穿的校服,舞台上的動作,自己創作歌曲中的solo。電影鋼鐵俠中的配樂也大部分選取ACDC的歌。

上圖為搖滾校園劇照

樂隊的編曲,唱法,旋律跟其他硬搖樂隊比很有特點,風格很突出。
2010年1月31日,樂隊憑藉歌曲《War Machine》獲得第52屆格萊美獎「最佳硬搖滾演奏」獎
他們作為搖滾了接近40年的老炮們,我對他們只有仰視和尊敬了。


malcolm young.
AC/DC creator founder
看到消息蒙了一下
走好


malcolm... R.I.P.


AC/DC對性愛場景的表述就是這麼直白


AC??DC


Back In Black是我聽的第一首硬搖風格的歌曲,acdc大概是很多人包括我在內愛上搖滾的原因,acdc不再完整,吉他搖滾的一個時代已經過去,願他安好,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前些天在朋友圈發過一個關於AC/DC專輯的介紹,今天偶然看見這個題,就原封不動的搬過來了。見諒…

— — — — — —
今天推薦的是搖滾史上最具有影響力的唱片之一《Back In Black》(回到黑暗)
AC/DC,我想這支樂隊在HARD ROCK(硬搖滾)這個派系中,絕對有著令人臣服統治力。成軍於70年代初的澳大利亞,由樂隊中的兩位吉他手,安格斯·楊以及馬爾科姆·楊兄弟倆所創建,樂隊初期在澳大利亞本土頗有聲威,但是在世界範圍上,樂隊還沒有真正的光芒四射。其中讓AC/DC闖出名聲的是1979年的那張《Highway to Hell》,但是真正讓樂隊名揚四海的便是這張《Back in Black》
起初因為《highway to hell》的大成功,讓樂隊的士氣達到了頂峰,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前途一片大好的時候,卻遭遇了橫禍。主唱斯科特因為飲酒過量而中毒去世,樂隊彷彿過山車一般的又跌落到了低谷。經過短暫的沉寂後,招來了新任主唱,也就是現在的布萊恩·約翰遜。
我一直認為「Back in Black」這張專輯在當時具有兩個意義,一個是為了紀念逝去的主唱斯科特,另一個就是告訴所有人,AC/DC又回來了。
在當時搖滾樂的那個黃金年代,隨隨便便拉出來一支在發個時間段很紅的樂隊,到現在都是一方巨擘。
「回歸黑暗」一炮而響,可以說是樂隊史上最牛x的一張專輯,被收納在「十大重金屬專輯」之中
這張偉大的專輯,在英國斬獲頭馬,成為第一,在美國也以不俗的成績位列第三。
儘管AC/DC這幫老炮兒的專輯都有點「一招鮮」的感覺,但是卻不可否認這支樂隊的能力,和在當今搖滾界的地位。
安格斯·楊負責主奏吉他,馬爾科姆·楊負責節奏吉他。這兩兄弟(一下稱哥哥馬爾科姆為大楊,安格斯為小楊)在滾石百大吉他手排行榜上都有過自己的名號,但是在樂隊中,小楊似乎總能成為樂迷的焦點,在舞台上永遠穿著校服,一把Gibson的SG,或許還會背一個冒著煙兒的小書包,標誌性的瘋狂單腳跳,舞台上的怪誕動作總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大楊就在第三線,和貝斯聊天,和鼓手聊天。但是樂隊在作品中真正的核心,我很認為是大楊。小楊也在一直強調「哥哥比我更加重要,」對於SOLO,每個樂隊的吉他手都可以做出來,但是對於一個硬搖滾樂隊來說,寫出一個強而有力,足夠吸引人的RIFF卻更加重要就像《Highway to Hell》,一節的節奏RIFF便能把你拉進來。
如果你是沒有接觸過或者正要去嘗試,不妨可以先去看一遍羅伯特·唐尼「鋼鐵俠」
為什麼?
因為AC/DC幾乎快包辦了整個電影原聲(配樂是個有品味的人)
不管你是第一次接觸,還是想要嘗試嘗試,或者很爛的英文,都不用去在意,我建議一氣呵成,從頭到尾。
只需要簡單的欣賞音樂,這是一張超酷的專輯!主唱約翰遜的每一個發音,大楊的每一次用撥片波動和弦,小楊的每一段RIFF。
你會發現你的腿會不由自主的抖起來,高舉雙臂,高呼「YEAH!ROCK N ROLL!!」
不需要什麼令人耳炫的效果器,只是一把簡單的SG和一個經典的馬勺音響,一路硬搖下去,可以超酷到沒朋友m/。---------------
順帶一
AC/DC的唱片是我收集的最多的,其中還有幾張在另外一個家。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最有名的硬搖滾樂隊之一了 應該沒有什麼爭議
如果說每個國家都要有那麼一支王牌樂隊的話 那AC/DC應該就是澳大利亞的這麼支樂隊
本身的風格 大失真的藍調硬搖滾 辨識度極高 配器算不上很複雜 一部分riff較之其他硬搖樂隊來說 技術性並沒有那麼高 但是絲毫不影響編曲的出色 而很多時候正是拜AC/DC所賜 很多人的印象里才會有了硬搖滾這三個字
也許他們不是搖滾長河中最耀眼的某鼻祖某巨頭 但他們仍是將搖滾帶入尋常人家 讓搖滾被更多人聽到的中流砥柱一般的一股力量


瀉藥

感謝鋼鐵俠讓我聽到ACDC。我知道很多ACDC粉不喜歡這個說法,不過在此之前,ACDC的歌我真的是沒機會接觸。


另外很多身邊的朋友不會喜歡這種風格。可以說國內缺乏這種土壤,就像缺乏科幻的土壤一樣。


用電流做名字的天才樂隊


推薦閱讀:

五月天的歌從創作上來講很簡單嗎?

TAG:搖滾樂 | 樂隊 | 搖滾現場 | 搖滾樂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