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知乎「想法」功能?

好像還有這個問題:知乎的 「想法」 功能中有什麼值得推薦的人和內容 ?準備去答一波。。


目前最熱火朝天的想法,應該是轉發抽獎了。


想法里,第一位轉發抽獎的是 @翡翠哥 。送的是翡翠瓜
第二位就是周源老大。送書。

然後抽獎今天就突然爆發了

今天發生了就是
抽獎送現金(惡魔奶爸,還有一位的名字想不起來了),
送房子居住權(羽田中山),
送吃的(聞佳、刀總、無不散席)、
送紅酒黃酒(阿九,小林立直)

還有比較奇怪的東西
轉發抽一個強姦(花吃了那女孩)
轉發送屍檢(死者代言人)…


想法的日活一下就上來了。
請知乎程序員把抽獎公正平台開發,在線等,挺急的。


至少宣傳上還是挺有「想法」的。

今天中午吃飯時間循例打開知乎,發現啟動畫面有了變化,埋了天文航天梗不說,而且一來就是四個!於是我吃飽喝足就趕緊試用了下新功能,順便提了提啟動畫面四個配圖的來歷。

反響似乎還行hhh

一開始沒注意文案,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每一頁的文案和物品是匹配的!(這不是廢話嗎……)

這裡用阿波羅計劃的登月艙,想必是在呼應文案中的「腳步」,不僅僅是阿姆斯特朗那一句「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想要邁出探索宇宙的第一步,月球無疑是最佳選擇。

自伽利略以降,望遠鏡一直是天文學家探索宇宙奧秘的利器。一開始,天文學家發現望遠鏡越長越好;後來,天文學家覺得望遠鏡還是越粗越好;再後來,天文學家感覺望遠鏡的褲腰帶(劃掉)海拔越高越好,於是紛紛把望遠鏡往山頂送......等等,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上世紀40年代,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還未見蹤影,美國天文學家萊曼·斯皮策就提出「送望遠鏡上天」的創造性設想。不想40多年後,斯先生願望成真,打頭陣的就是如今鼎鼎大名的哈勃空間望遠鏡。

哈勃望遠鏡之於天文學家,無疑是更好的工具,能讓他們看到更多。真心希望新版主頁也是如此,嗯。

估計知乎是看中了這個「Wow!」,和文案的「本是平淡的一天,卻聽見了讓人驚訝的事」完美契合。

圖中一列列數字其實是射電望遠鏡接收到的射電波的強度,由弱到強分別用1~9表示。更高的強度會使用字母(A~Z),即字母順序越靠後,代表的信號強度越強。所以這個「6EQUJ5」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稍微轉化一下:

圖中的數字大部分都是4或者更小的數字,而U相當於多少呢?30,30是什麼概念,就是這個信號的強度是本底雜訊的30倍。而且從信號的特徵來看,可以基本確定這不是來自地球的人工信號(信號強度的起伏是由地球自轉引起的)。

還有一點,這是一段窄頻射電波信號(帶寬小於10kHz),然而大部分天然射電源發出的都是寬頻信號。

這就有意思了。

估計你們腦海里除了「Wow」還有很多問題......自己看維基吧:Wow! signal - Wikipedia

PS:收到「Wow!」信號的射電望遠鏡叫做「Big Ear Radio Observatory」,所以這個信號本來就是用耳朵「聽」到的,沒毛病。

兩艘旅行者號飛船作為目前跑得最遠的人造物體,已經飛離了太陽風的勢力範圍進入了星際空間,某種程度上算是飛出了太陽系,用來搭配這句「探索知識分享新邊界」我覺得很OK。

好了閱讀理解做完了,不知道能得多少分(逃


大家好,我是知乎產品孫妍,負責「想法」功能。看了知友們的討論,感謝大家對我們的關心。 @褚自航 、 @陳欣 、 @程墨Morgan 、 @路過銀河、 @月球人 、 @錦熙 以及所有回答的知友,你們的支持、鼓勵、批評以及吐槽,我們都看到啦。在這裡,我也特別想和大家分享下我們對「想法」功能的思考。

長久以來,我們都以「為知友提供更好的知識分享與交流平台」為產品的核心發展目標。問答、文章和專欄構成了知乎核心的創作和討論場景。為了讓有價值的知識更好地創作、傳播和沉澱,從去年開始,我們以知識為核心,在內容結構化、知識的版權保護與消費、多元的創作載體(比如,視頻)等方面進行探索與拓展。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知友們在手機進行創作的習慣越來越高頻。與此同時,我們觀察到社區內出現了越來越多即時分享的短內容。這類內容雖然不是體系化的知識輸出,但其內容本身在信息密度和構建有價值的討論氛圍方面,也有著不錯的表現。比如:人類發現火星南極冠(惠更斯,1683)比發現地球南極洲(1820)早了137年生活經歷告訴你黑膠唱片並未過時。

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務這類分享之前,我們左右互搏地進行了很多次內部討論,也請很多知友共同來討論了現有的使用習慣和預期:以目前大家熟悉的短內容記錄方式,會不會造成寵物和自拍刷屏?會不會因為碎片化,而增加信息雜訊?……

在知乎,大家通常從感興趣的內容為起點,繼而建立對人的關注或認同。從社交分享的原動力講,關注關係決定了分享的內容。 所以,我們推斷,同樣是即時創作和分享的工具,知友們的使用方式會有所不同。知乎有機會拓展一個新的分享有價值信息的場景。

在達成這個共識後,我們進行了一個大膽的試驗——在移動端的「提問」和「回答」寫入口旁邊增加了「分享」功能。知友們不再需要特定一個場景或話題就能發布內容,發布的內容在首頁流通。從試驗結果來看:

  • 在知乎,即時、輕量的分享需求真實存在,並且能夠產生很多優質內容;
  • 相較其他內容分享平台,專業、領域的思考分享,在知乎會極大概率地獲得更多積極的討論與互動;
  • 與問答、文章的混合分發,與現有首頁的閱讀預期不完全契合。在某些場景中催生了不太合適的內容。

基於以上的試驗結論,和無數次的思考、推翻和重建,最終有了你們看到的「想法」。作為知乎在創作場景升級的一次新嘗試,希望它能為廣大知友提供:

1、多元的創作工具

「想法」中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載體,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內容創作。我們希望在移動創作場景下,為知友們提供更便捷、符合移動場景的創作體驗。

2、高效的互動與流通機制

一個好的「想法」誕生,能夠激發出更多的思考和創作。我們希望提供一種高效的流通機制,能夠讓好「想法」得到傳播,並且讓它們之間的關聯性討論,呈現給更多的人看到。在問答中,知友們已習慣了通過「贊同」的方式表達對一個回答的認同、同時分享傳播。在「想法」中,「贊同」能夠滿足傳播的需要,但難以讓想法之間生具有關聯性的展現。

在經歷了多次思考和嘗試後,「轉發」功能誕生。不同於常見的多層嵌套結構,我們為「轉發」設計了更簡潔的單層平行結構。平行結構使內容不論經過多少次的轉發,都能始終保持完整的信息呈現;同時,知友轉發時創作的新「想法」也能夠以既獨立又相關的形式呈現和傳播。細心的知友可能還會發現,平行結構下的傳播鏈路,可以使內容互動和討論更加集中在有價值的「想法」節點上。

除「轉發」以外,我們還新增了比贊同更加輕量的「鼓掌」功能。在知乎基於內容的關係網路中,我們希望可以提供包含更多價值取向的互動功能,而單純的點「贊」之交在陌生人網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較低。「鼓掌」是我們在新互動方式上的第一步嘗試,未來我們會繼續探索、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互動方式。

3、良性的創作討論空間

「想法」在創作和閱讀上更加輕量、即時。如何在即時分享的場景下,仍然保持內容的質量和調性,也是產品設計的核心目標之一。

前面提到,在內容質量方面,我們也有過不少擔心和討論:知友們不再分享知識轉而分享生活了怎麼辦?最終大家達成了一個共識:關係形態決定了核心創作屬性。在知乎,知友之間的的關係大多基於共同的興趣形成,在這樣的關係氛圍下,形成認真、專業的討論更加自然。個人的生活分享,反而很難獲得傳播和互動。所以「想法」功能沿用了社區已有的關注關係,希望在新場景中繼續保持認真、專業和友善的討論氛圍。

同時,「想法」作為獨立的頁面不與問答、文章共用流通空間。創作者的思考方式和過程,以時間上連續的方式進行串聯,強化了創作者個體的形象。此外,「人」+「碎片化思考」這個維度,也具有自然的「主題聚合」意義。

此外,我們會選取優質「想法」進行推薦,好「想法」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分享。「想法」也需遵守社區管理規定,如有違規內容,大家可以舉報,我們會嚴格根據規範來進行處理。

以上就是「想法」功能的核心思路。目前「想法」還在小範圍內測中,後續我們會逐步擴大內測範圍。大家在使用中有任何建議和想法都歡迎評論,你們的每一個想法都對我們非常重要。感謝知友們的支持(????) 。

最後,附贈個腦暴「想法」ICON 時候的手稿草圖,期待你與我們共同探索「想法」的無限可能:)


知乎的產品邏輯其實挺清楚:

  • 如果一個產品按預想的方向走,那當然最好;
  • 如果一部分按預想的方向走了,另一部分有了偏差,就把偏差部分拿出來另做一個;
  • 如果整體都偏了,就改個名。

比如問答社區,越來越多話題不願受一問一答的拘束,就有了知乎專欄,不提問也能自設主題回答;

專欄太嚴肅了,申請有門檻,於是增加了可以不通過專欄直接發文章的功能;

短文章越來越多,而且很多都是為了吐槽某個答案或某個站外鏈接。順便一提那個讀讀日報沒成功,於是功能被吸收進主站,做了「分享」;

發現分享有時候又不是為了評論別的東西,只是為了自己表達點啥,就加了不帶鏈接但能帶圖的另一種分享;

後來發現分享越來越碎片化、隨意化,越來越多的內容只是為了說幾句自己的想法,索性直接改名叫「想法」,並且單拎了一條時間線出來。

「想法」的目標應該是一個知乎風格的、有價值的、去掉了泛濫的硬廣、轉發抽獎、各種過度商業化內容的微博

(昨天吐槽了一下知乎沒有轉發,現在發現其實是有的,只是昨天沒人用,所以刪掉這一段)

如果硬要說穿的話,其實做這個玩意最大的原動力在於:

當前中文互聯網上,能發表碎片信息且有一定公開影響力的地方,只有微博;

知乎大V的風格並不適用微博,很多認真的話說了反響也不好,只能晒晒生活和瞎聊天;

既然如此,那給他們在知乎開闢個地方來說吧。


顯然這是一個類似於微博或者朋友圈的信息流模式的社交產品,
價值在於彌補知乎問答這種知識樹模式的論壇產品。
更輕量化,確實能再榨出一些用戶的內容。
但是,這隻能是個小品,無法成為大樹。算是一種優化和補充,卻不解決最大的需求空白。
碎片化的知識已經太多了,最終會跟知乎的乾貨路線背道而馳。

最大的需求空白是群。不是朋友圈。
朋友圈只是群的副產品,學它作甚,否則微博早就超過微信了。
微信已經太令人疲倦了,尤其是朋友圈。何況只有一家獨大,意味著機會。

微信還是QQ,最強的競爭力還是在群。如今知乎的用戶量和內容,可以建立直接聊天的圈子了,而不是所有的圈子還在依賴微信群。

而基於內容,話題和用戶篩選的自動或者人工的專業圈子,興趣圈子,陌生人圈子,都很值的搞一下。
脫胎於bbs的知乎,負擔著論壇這種類型的升級、脫胎換骨、適應新時代的歷史任務。畢竟人類還需要用來積累知識的論壇,而不是只有微博和朋友圈。

總不能靠貼吧去挽救人類知識吧。

而且對人的組織,是知識積累必然的需要。

因為知識背後,必然是知識生產者的社交圈,這是以人為本,知識的一體兩面,是最大的需求和必然的趨勢。

當然,基於興趣社交的圈子群聊,還需要建立合適的機制,使之保持合適的公開性,能夠對主體內容持續輸血,避免成為微信那種純私密的熟人社交形態。

微博是個公共廣場,太多太爛。微信是個包間,太小太密。兩者之間是有個巨大機會的。

而且兩者都是信息流的模式,無法積累,篩選,成長,轉瞬即逝。

一個介於公共話題樹和私密群聊之間的,以知識樹的產生和積累、分享(銷售)為目標的新時代的論壇。

知乎應該更像一個咖啡館。有公共性,也有私密性。有更多的可能性,也有更好的品質。

咖啡館的收費模式,比廣場和包間,更加靈活。

如果說有什麼明顯的積極意義的話,那就是問答限定的方式,缺乏自主發帖的博客類型,而專欄又太重了,不能完全替代博客。所以想法這個功能,算是以輕博客的形式填補了博客的功能。我知道很多老一點的或者輕量用戶,並不需要那麼密集的信息流,只是想偶爾寫點東西而已。

或許,可以讓想法的內容和作者,通過演算法,出現在合適的話題右邊,針對知識樹,提供合適的信息流,甚至聊天室。而想法和聊天的內容,可以被自動識別,推薦到合適的話題和問題。讓知識和想法和聊天,自動結合起來。


這個問題下,很多人在攻擊知乎官方,數量還真不少呢。

他們的理由是:我買你蘋果是看得起你,沒想到你還給我搭售橙子。

其實這個邏輯是不對的,因為他們沒有真的去買知乎的什麼東西。

如果買了視頻網站的會員,還得被迫看廣告,那自然可以罵人。

但既然沒有花一毛錢,「想法」也不是廣告,憑什麼罵人呢?

大家來知乎,最主要的目的,肯定是看問答,這一點大部分人都認同。

但是,光靠問答,知乎能活下去嗎?

很多人都從用戶的角度想問題,如果從知乎的角度看,又是如何呢?

如果我們真心愛知乎,那我們肯定不希望他倒閉,因此要容忍知乎的轉型嘗試。

在各大類似網站里,知乎的逼格一直是最高的,但盈利幾乎是最少的

別說遠遠比不上微博、微信了,現在連得到都騎到知乎頭上了。

當年的天涯是何等風光,積累了多少精品資源,卻一直找不到盈利方向。

現在淪落到了什麼地步,一手好牌卻打得那麼爛,實在令人惋惜。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天涯給後人趟了地雷,後人再不記住,那就是傻瓜了

知乎起步不算晚,輩分還算高,現在那麼多小弟們都超過去了,能不急嗎?

別說新市場打不開了,就連根據地問答社區都快守不住了。

拿今日頭條的悟空問答來說,人家砸錢搶人,從知乎挖走多少大V?

要知道,知乎是靠用戶,特別是一小撮頭部用戶,生產優質內容的。

知乎這邊是辛辛苦苦寫了一大篇,一分錢掙不著不說,還挨罵受氣。

悟空問答那邊是,直接簽約,每條回答都掙錢,多勞多得。

大家都不傻,兩種模式下,以後會怎麼樣。

所以,知乎的當務之急,是留住頭部用戶。

否則就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有人可能會說,以前不也流失了很多大V嗎?也沒見有啥後果啊?

那是因為,這幾年是所有移動互聯網的人口紅利期,是千載難逢的大風口

幾億存量的中國網民,在短短几年內,一下子湧入各大APP,這是上半場。

但是,存量網民很快就已經用完了,而新增用戶每年就一千多萬,畢竟人口增量就那麼點。

如何繼續擴張呢,只能從其他對手那裡搶奪用戶,這時,慘烈的養蠱大戰就爆發了

在上半場時,大家都走垂直化、細分市場路線,迅速做出自己的特色,以鮮明的特色吸引用戶

到了下半場,自己的細分市場縱向擴張已經達到極致,再繼續投入資源,那就是事倍功半了

這時,就應該橫向擴張了,那就是研究吸收消化競爭對手的優勢產品,再推出自己的高仿款。

中國那麼多互聯網企業,為什麼阿里和騰訊能夠脫穎而出、領袖群倫呢?

那是他們高瞻遠矚、有系統化的思維,及早搭建了大平台

商業上講究一個交叉銷售,也就是各條產品線不各自為政,而是互相介紹客戶。

這樣一來,一則獲客成本降低,提高利潤,二來能夠把客戶更加緊密地綁在自己身上

你可以不用淘寶用京東,你也可以不用支付寶用微信支付,但很少有人淘寶支付寶都不用。

既然用了其中一個,那麼很快地、全家桶就來了。

大家反感全家桶,那是因為百度之類的全家桶太爛了,而淘寶和騰訊的全家桶,大家用得很滿意嘛。

今日頭條做聚合資訊起家,比知乎的讀讀日報要晚,但成長速度極快

很快做到聚合資訊領域第一後,頭條馬不停蹄,立刻做起了視頻,並在極短時間內做大。

緊接著,又砸錢買下知乎幾百個大V,迅速做起了悟空問答,又在極短時間內做大。

沒多久,仿微博仿朋友圈的微頭條又出現了,這樣的進化速度,太可怕了。

在今日頭條的反襯下,知乎除了搖搖欲墜的逼格這條底褲外,輸得啥都不剩了。

知乎號稱註冊用戶八千萬,但日活只有一千幾百萬這個反差極大,遠超同行

為什麼呢?就是知乎的定位出了問題,自己把自己限制在深度問答社區里了

有深度閱讀習慣的用戶,全世界都不多,死守這一塊,明顯是進了死胡同。

即使是有深度閱讀習慣的用戶,刷一陣子知乎後,也得去刷微博和朋友圈放鬆一下。

廣大沒有深度閱讀習慣的用戶,只是偶爾打開知乎,找找某個具體問題的答案。

這樣就讓知乎有了很多比殭屍用戶好不了多少的無效用戶。

大家都知道,商場愛女人,女人不買也要逛,買了還要逛。男人買了就走從不逛。

比如,微信就是一座大商場,把大家困在裡邊走不出來。

大家單聊完了群聊、群聊完了刷朋友圈、刷完朋友圈刷公眾號。

刷完公眾號又去微商、用微信支付買東西,搞完這一圈又開始單聊,繼續輪迴。

這就是騰訊幾乎做到、阿里全力追趕、其他互聯網公司夢寐以求的大閉環。

有了大閉環,就能:

一來,把用戶的時間吃干榨盡,讓用戶沒有功夫叛逃到競爭對手那裡去。

二來,把用戶的注意力變現成真金白銀。

騰訊用不要錢的微信和QQ做誘餌吸引用戶,然後用遊戲來變現。

既不損傷微信的逼格,又用遊戲的收入支撐了微信的發展。

高明的公司就是能夠用MARKETING把錢賺了,而不是用低聲下氣的SALES.

言歸正傳,回到知乎。知乎看似風平浪靜,其實已經風雨飄搖。

不改革,等死,改不好,催命。

與其等死,不如放手一搏。

首先,在拳頭產品問答外,開出副產品線「想法」

「想法」是知乎向社交化轉型的必由之路,這是大勢所趨,連阿里都孜孜以求。

有了「想法」,才能增加用戶粘性。

一方面,讓普通用戶也有機會自己發聲,還有機會同偶像互動。

畢竟,普通用戶,寫專業回答很難,評論專業回答也不容易,但評論大V日常生活容易。

另一方面,讓頭部用戶能夠維護自己的粉絲圈子,增加成就感。

也讓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寫回答的大V,增加曝光度、維持熱度。

這樣,就省得頭部用戶們,明裡暗裡地把關注者往微博導流。

模仿過微博後,下一步估計就是模仿微信了。

首先,私信還需要改進,向微信私聊看齊。

其次,要趕快推出群聊,這個才是大殺器、原子彈。

微信群聊里一大半都是熟人社交,家人、親戚、朋友、同事、商業夥伴之類的。

這些都是大家被動得到的關係,而人年紀大了以後,希望找到興趣導向的圈子。

所以,之前的專業論壇才那麼火,那麼多人花費無數時間精力為論壇無償生產內容。

微信也有興趣群,但只能是用來維護,不能用來發現。

而知乎是以話題、興趣愛好為導向的,天然適合組織同好群來深入研究。

畢竟,頭部用戶們會發現,和同行同好聊天太省心了,而給普通用戶科普太費力了。

費力不說,還評價不好,而很多真知灼見,同行同好才能會心一笑,欣賞其中的價值。

群聊之後,就該是視頻乃至直播了。

知乎是個傳授知識的地方,但通過文字傳授,效果很差,畢竟大部分人不喜歡長篇大論。

文字承載的信息,比不上語音,語音承載的信息,比不上視頻。

知乎live的效果為什麼那麼差?

大家有電視看的時候,肯定不會去聽廣播。這還是娛樂的時候。

在學習知識這麼費力的時候,比如課堂上,讓學生閉起眼聽講,那效果能好嗎?

一比就知道,通過視頻來傳授知識或分享經歷太方便了,這是必由之路。

有了視頻,就能做系列課程,做出精品來,讓願意深入學習的用戶,心甘情願地付費。

說了這麼多知乎的弱點,為什麼知乎現在還能維持呢?

那是因為微博和微信已經成為汪洋大海,新的頭部用戶很難出頭。

好比歌手想要紅,他可以在酒吧賣唱,用口碑積累人氣,這是微信微博。

知乎是一個選秀大賽,在一個個具體的問題下,新人可以挑戰大V迅速出頭爆紅。

但是,這也是一個存量對增量的問題。

之前沒有選秀大賽,積累了很多有能力出頭但沒有機會的潛在大V。

選秀大賽開始後,他們迅速爆紅,但知乎這樣的大賽本身只能讓他們積累名氣而不能變現。

於是,他們在取得名次後迅速轉投其他平台如微信微博變現。

知乎一開始不在意,因為新人源源不斷。

但是,如今的中國好聲音之類的選秀都面臨著人才斷層的問題。

存量人才已經挖掘光了,新人卻還沒有成長起來,比起之前,質量下滑特別嚴重。

知乎也面臨著這樣的斷崖,大家都能發現,從知乎成長起來的素人大V越來越少。

其他平台已經成名的大V開始湧入知乎,但他們的目的是搶奪用戶,導流到微信微博去。

知乎如果不能做出應對,做出自己的閉環,那麼永遠都是辛辛苦苦為他人做嫁衣。

互聯網的世界變化太快了,如果沒能在卡位戰中取勝,那麼以後就是任人宰割的份。

留給知乎的時間不多了,機會窗口就要關閉,希望知乎能夠把握。

畢竟,知乎是我最喜歡的網路平台,我為天涯淪落而傷心,不希望知乎也步天涯後塵。


我是知乎「想法」的產品設計師意恩。在「想法」的界面里,每個內容卡片下都有一個「鼓掌」按鈕,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讓創作者和瀏覽者都能通過互動,得到更多的認同感和參與感。這兩天也看到了大家關於這個功能的討論,這裡和大家分享下當時的一些思考。

Like all good design, the process of getting to a simple solution is complex.

在設計之初,我們體驗了各類產品的互動方式,經過各種討論,我們開始從幾個維度進行了思考:

多樣化的表達方式

「想法」的定位雖然不同於回答或文章,但我們認為「想法」在有價值的前提下也會是多元的。知乎回答擁有「贊同與反對」、「感謝作者」、「沒有幫助」等多種操作;文章也可以被「贊」、被「讚賞」。因此在前期的情緒收集階段,我們決定可以給用戶提供多樣的、豐富的情緒表達方式。

包含更多價值取向的互動功能

有時候,在聊天中一些用語言難以描述的感受,一個表情就可以表達的非常精準,我們認為這種表情就是擁有較高「信息量」的表情。鼓掌 、大拇指 、愛心 ?? 、星星 ?? 這些正反饋符號,同樣也包含不同的信息量和程度,單純的點「贊」之交在陌生人網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較低,我們希望可以提供包含更多價值取向的互動功能。

找到貼合場景 (內容) 的情緒

Facebook 去年推出的 Reactions 給了我們一些啟發。我們與熟悉社區氛圍的同事合作,整理了一個潛在的、適用於「想法」的情緒列表。我們還邀請了插畫師參與,希望在前期圖形風格上能更多變、有趣 (感謝 @園園 的支持與參與)。

然後,我們產出了一些高保真原型,同時,也邀請了很多同事來測試以上方案的可行性。

通過 Demo 的試用,我們意識到現有設計方案並不理想

  • 知識分享不同於生活化內容,其他情緒被使用的機率很低;
  • 情緒數量較多,認知成本高;
  • 體驗太複雜,與產品的簡潔定位相悖;
  • ……

於是,我們試著只保留一個積極的和一個中性(偏消極)的元素,將 5 種情緒減少至 2 種。我們快速嘗試了很多方案並收集反饋。

整個過程中我們遇到很多挑戰:

  • 兩個元素需要看起來是一個功能,不能有「對立感」;
  • 要使用最通用的元素,但是需要和其他操作按鈕看起來統一;
  • 這可能是是一個非常高頻但操作,要帶給作者更多積極的感受;
  • ……

我們製作了原型來進行可用性驗證。同時,我們還開始了另一條分支:元素上使用不同的風格,從品牌的角度進行探索。

幾個方案在一段時間的試用後反饋都不讓人滿意:

  • 對於「想法」類型的內容,或許初期都不是在一個相對完善的階段,這種情況下,負面反饋可能會對作者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
  • 操作和計數模塊影響了卡片內容的可讀性,使列表混亂;
  • 按鈕狀態變化不自然,整個交互令人感到晦澀難懂;
  • emoji 和「劉看山」太活潑,與內容不夠契合;
  • ……

重新審視最初的目標 ── 讓創作者和瀏覽者都能通過互動,得到更多的認同感和參與感。我們按重要程度梳理了所有問題,最終我們決定只保留一個元素。

在元素的選擇上,我們不斷回溯過往方案的積累,同時對每個元素進行了多維度的剖析和評審。最終「鼓掌」顯露了明顯優勢,我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它。

我們還嘗試了不同版本的「鼓掌」圖形,讓它擁有最佳的辨識度,並且和其他按鈕在視覺上保持一致性。我們用動畫讓「鼓掌」更生動,還添加了音效和震動效果 (Taptic Engine) 。

這幾天也看到很多用戶對「鼓掌」的功能表達了喜愛,項目成員們都很開心。接下來的計劃正如 @孫妍 所說:

「鼓掌」是我們在新互動方式上的第一步嘗試,未來我們會繼續探索、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互動方式。


先寫結論,知乎不需要彩蛋級功能,需要的是結構化平台。

1.為什麼不需要?

首先,自由平台必然催生冗餘信息。

從內測的效果上來看,「想法」的時間線變成了大V的朋友圈,高級食物攝影、旅遊簽到拍照、爭議回答評論、熱門圓桌參與等等。

內測已經暴露出脫離產品初衷的行為發生,也能看出知乎團隊為此付出的努力,也希望「推薦頻道」能夠引導用戶正確參與。

但是,給予內容生產的自由空間,必然會產生大量的內容垃圾。

其次,在做社交功能之前,先考慮有沒有社交需求。

如上圖,我與王諾諾、夏吉吉、陳XX、徐OO會有什麼樣的社交需求?用戶通過精彩的回答關注某大V,欣賞TA的幽默感、知識面、價值觀。可是TA的「好想法」變成了「朋友圈」我該捧場嗎?

用戶與大V之間的單向關注關係,轉變為新的社交關係,可能尷尬的不止是用戶。

朋友圈是熟人社交,探探是交友社交,每種社交產品或者功能都有背後的社交需求和原始衝動。在知乎,既不熟人,也不交友,那我的社交目的是什麼?可能我只是看精彩答案的路人。

「想法」功能的初衷可能是嚴肅社交或者興趣社交,希望大家在這個場景認真討論一些創意、想法、趣事。其實這個是豆瓣。現有的時間線模式,互動方式只有評論、轉發、鼓掌。不如把時間線改成群組,功能更加完整,場景接受程度和學習成本也低。

最後,「想法」功能可能並不符合知乎APP的應用場景。

用戶會把知乎視為知識社區,而不是社交平台。知乎APP在移動場景裡面是用來刷的,回答問題都困難,髮狀態相比回答問題簡單一點,但是內容質量的要求卻不低。

有人也許會問,功能這麼相似,一邊惦記著微博和微信的午餐,不怕被後起的各種問答社區砸飯碗嗎?答案很可能是,知乎不怕被砸飯碗,同理微信微博也不怕被惦記。每個APP都會有它的應用場景和核心屬性。

知乎的核心屬性是知識,「知識+」是產品方向,也會有無限可能。社交這麼重,重到可以替代主食。

2.平台化轉型!

「想法」功能源於轉型的壓力和瓶頸的突破。

先談轉型,「問答社區」向「知識社交平台」的轉型。

再說瓶頸,日活,日活,日活,日活……

@閆浩 @萬金油 的回答其實把問題說的比較透徹,我也非常贊同。

知乎在UGC的內容生產方面沉澱的已經非常極致了,轉型和瓶頸都是為了尋求知乎2.0形態。內容的持續生產還不夠,平台用戶日活不夠,推出「想法」功能丟到UGC的池塘,希望通過短內容的形式進一步榨取內容生產和用戶粘性是對的,但不是目前最重要。

上面提到「知識+」是產品方向。相比短內容,輕形態也是一個迎接廣泛用戶的正確選擇,同時更是結構化平台的條件。

PGC內容是互聯網革命下半場競爭的主題和樹立門檻的標準。

其他回答有提到,知乎沉澱了4000+的UGC內容生產者,也吸引了大批的品牌機構號。

UGC內容生產者通過知乎問答已經完成了第一輪孵化,下一步進化則需要依託一個更大的平台完成PGC的生產和角色轉變。

品牌機構號主要發聲的渠道只有問答,他們也需要有一個PGC平台持續傳播。這也豐富知乎的商業化模式。

同時,外面市場的自媒體生產者已經形成不小的生態,持歡迎的態度吸收更多PGC團隊參與建設。

不要抄微博和朋友圈的後路,得不到便宜的。

你的目標可是今日頭條這樣機器推送、重複低質的聚合新聞APP。今日頭條都在挖知乎大V做內容搞問答,還等什麼,保護好PGC,搶它的資訊市場!搶到了還能做成高質量付費閱讀試驗田!

新平台就是高質量聚合內容平台,搶頭條、快訊、即刻、果殼未定的PGC內容市場。

把知乎日報拿回來,把專欄做大,每個號1天發1篇,除粉絲直推外,在興趣話題下傳播。

對,就是學公眾號,走出自己的路。

不過,認真的態度和優質的內容不能丟。

持續更新中……

PS:這一年,知乎一直在改版。新功能出的很多,始終沒有一個穩定形態,點擊「話題」還會回到上一個版本的UI。「想法」和「值乎」一樣,在我眼裡更像是彩蛋級功能,沒有成為平台型功能的潛質和氣魄。

把LIVE做好,知識+視頻、直播都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把書店做好,豆瓣的影評功能拿過來做書評也是一個不錯的延伸。

改版一下圓桌,網易雲音樂的歌單功能拿過來做成一個優質內容集合,多好。

值乎這樣垂直加小眾再加支付場景的功能,建議砍了,可能一眼就知道它的上限和結局。

最後,完善一下很多小功能的UI和用戶體驗,沒有成長的功能可以拋棄,有潛力的功能不要半途而廢。


看上去這就像一個站內微博,也有人說這是知乎的朋友圈功能。從給予想法僅次於「首頁」的一級菜單來看,知乎對於「想法」這個功能還是寄予厚望的。

那麼,為什麼知乎要做碎片化信息流?推出這個功能,知乎究竟是因何想法呢?

不是要抄微博或者頭條的後路

我看到一些媒體評論說知乎此舉是要做第二個微博,形式上看是這樣的。

最近一年,碎片化信息流大受歡迎,微博之後,今日頭條上線「微頭條」功能,想要成為第二個微博。有意思的是,微博和今日頭條也都上線了問答功能,與知乎形成一定的競爭,知乎上線信息流功能,看上去是有反攻之意。從體量來看,微博市值200億美金,今日頭條最新一輪即將落地的融資,估值也有望達到這個體量,兩者都是知乎的20倍,因此做信息流也讓知乎更具想像空間。

然而答案恐怕並非如此,我們先來看看知乎自己是怎麼說的。

知乎想法的產品經理孫妍在知乎問答中明確表示了知乎對想法的定位,強調此舉與社交無關:

「對知乎來說,短內容也是創作的一種方式,一樣可以產生有價值的討論氛圍,嘗試短內容並不意味著自己變得更重視社交。」

知乎CEO周源則在站內回應這是一種短內容創作場景:

「短內容創作場景很有價值,知乎肯定是要做的,把發布端和閱讀端做好,其他都不做。」

因此可以看到知乎對於「想法」的定位是短內容創作場景,目的是要形成更好的討論氛圍。

在形式上它與微博、今日頭條「微頭條」、以及朋友圈都很相似,碎片化的內容創作、支持文字+圖片+鏈接,呈現形式為信息流。然而本質上卻有不同:

? 微博門檻最低,強調人人可分享一切內容,本質是內容大雜燴,兼容並包;

? 今日頭條「微頭條」眼下主要是自媒體在創作,PGC屬性大於UGC,但理論上還是在複製微博;

? 朋友圈則是封閉的,面向特定人群的分享,封閉式討論,不鼓勵二次分享(鏈接除外),因為有社交壓力所以分享的內容更有局限性一些;

? 知乎不想做第三個微博,也不是第二個朋友圈,不論是周源還是產品經理孫妍都提到了「創作」一字,既然是創作,就意味著「想法」需要的是更專業的內容,不會期望有類似於今天吃了啥、我現在哪裡、我的心情如何,這樣的碎碎念內容,說白了,知乎還是想要圍繞知識分享做產品。

就是說,微博、朋友圈是要告訴大家「我在幹什麼、我關心什麼、我在想什麼……」,微博的slogan現在還是「隨時隨地發現新鮮事兒」。知乎想法強調「我在想什麼」,鼓勵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及就此進行討論。因此,在互動形式上,對於想法點贊,不是用的社交網路上熟悉的「大拇指」或者「紅心」,而是「掌聲」,只有對想法欣賞才會報以「掌聲」,從這個細節能看出知乎對於想法的定位。說直白點,微博、微頭條就像是一個人頭攢動的廣場,朋友圈是一個像家一樣的小房間,知乎想法則是一個討論特定內容的會議室。

知乎「想法」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從周源等人的言論來看,知乎想法就是要滿足用戶短內容創作的場景,今年初,知乎完成1億美元D輪融資後,周源發了一封內部信,給知乎2017年提出了三個目標,第一個就是「為廣泛知識消費者開拓新場景」,「想法」正是為實現這個目標的一個重點行動——截至目前,知乎2017年最重要的新功能貌似就是「想法」了。

為什麼「想法」這個功能,就能開拓新場景呢?

知乎眼下的內容創作門檻過高。知乎用戶「欲三更」在評價知乎6月網頁版改版的知乎答案寫到:

「(知乎)重視移動app 沒問題,前端投入少也沒問題,但是知乎和大多數網站不一樣,知乎是依賴 pc 前端的。沒有 pc 端,就沒有排版嚴謹的答案,作者體驗不好,就會傾向於更少創作。你能想像有一天知乎上的答案和專欄都是用手機打出來的嗎?」

就是說在很多用戶眼裡,知乎的內容創作,尤其是優質答案的創作,依賴PC,在移動互聯網成為主流的今天顯然已不合時宜。知乎曾經有兩個問題被詬病比較多,一個是抖機靈答案,很短、可能也不是最佳答案,但抖機靈卻排名靠前;還有一個是長答案,答案越長點贊可能越多,沒功勞有苦勞,這導致內容消費者的成本大大提高,因為很多內容是可以精簡的廢話。

「想法」恰好可以克服這兩個問題,強調短內容創作,在手機上不再有門檻,隨時隨地分享想法反而更適合手機,對字數沒要求也讓那些沒精力長篇大論,或者不必要長篇大論的優質想法、靈感、觀點、態度、主意,得到更好的分享。微博去年取消了140字字數限制允許長內容,CEO王高飛表示這是要降低內容生產門檻。知乎變短、微博變長,本質上都是要降低內容創作的門檻。

對於知乎而言,想法不只是一個短內容場景,還有一個重點是它不是「問答」,說到知乎,很多人都會想到問答網站,然而事實上,知乎的定位是知識平台而不是問答網站,問答只是最初的形式而已,後來的live、專欄以及想法,都不是問答形式,畢竟知識分享不只是可以通過問答進行。

對短內容創作更友好、鼓勵非問答形式分享,可以說是知乎「想法」的真實想法。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微博、今日頭條、企鵝媒體平台都上線了問答,百度上線高質量話題討論社區「百度派」,都定位於高質量問答,其中微博問答結合社交屬性做「圍觀付費」等與眾不同的玩法實現快速增長,它們對知乎或多或少都有影響。知乎所具備的高質量內容創作者、消費者以及連接關係是其壁壘,然而挑戰也不容忽視,上線「想法」是這種憂患下的以攻為守。

因此與其說知乎上線想法是要抄微博的後路或者做第二個朋友圈,不如說它是在革自己的命——不斷在問答之外,嘗試更多知識分享場景。

想法將會給知乎帶來什麼?

那麼,如果想法做成了,可以給知乎帶來什麼呢?在我看來想法對於知乎有如下直接好處:

1、獲取更多用戶注意力。不是每個用戶在每個場景想都想看問題答案,想法這類短內容,會適合部分用戶的特定知識消費場景,消費者都會有疲勞效應,傳統問答形式看膩了可以看想法。這就意味著知乎會有更多用戶時長,時長背後是注意力,注意力已取代流量成為互聯網公司競爭的核心。

2、獲取更多的內容。因為門檻低了,所以更多人可加入創作者行業,知乎上的存量創作者,那些經常去認真回答問題的,可以順便發布一些想法,沒人問也可以分享一些內容,甚至可能是一些資訊、段子等等(知乎沒有、也不可能去禁止用戶分享的內容屬性),這樣知乎上的內容就更多了,內容是移動互聯網的硬通貨,有內容就有更多注意力。

3、可以兼容短視頻。知乎眼下的內容形式還局限在文章、圖片和鏈接,在剛剛這個新版加入了對短視頻的支持,在回答和想法裡面用戶都能插入、預覽和播放視頻。一些知識如科普非常適合短視頻這樣的內容形式,做知識短視頻的在秒拍等平台表現也很好,「想法」這種短內容形式也可以更好地兼容短視頻,比如錄個小視頻來發表自己的想法,或者快速輕鬆地記錄他人的講話。

4、有更強的變現能力。知乎D輪融資後,周源的內部信提到的第二個年度目標是,「實現規模化的廣告營收能力。」知乎也配套上線了自動化廣告產品。手機上被證明的最具潛力的廣告形式是信息流廣告(取代了PC時期的搜索廣告),今日頭條2016年廣告收入80億,微博也在這個量級,百度啟動內容戰略大推信息流業務廣告日入3000萬,都是信息流廣告的功勞。知乎上線信息流產品,未來上線信息流廣告服務是水到渠成的事。

知乎想法的挑戰是什麼?

不過,從我本人的體驗和部分知乎用戶的評價來看,想法要做成還是存在不小挑戰的。

第一,用戶對於分享什麼內容可能會疑惑。

每個人都有分享的慾望,但分享到哪裡,卻有自己的抉擇——最沒壓力可隨意分享的是微博,朋友圈考慮到有領導同事客戶可能會考量一番再分享。知乎想法鼓勵用戶分享知識,但什麼是知識?哪些內容適合分享到想法?這是很難區隔的,而且用戶都很懶,不讓用戶思考的產品最好。所以知乎用戶可能會有一個困惑,什麼內容適合分享到想法?想法適合分享什麼內容?這種困惑帶來的後果有兩個,一個是,用戶什麼都不分享,還有一個是,用戶什麼都分享,兩個結果都背離了初衷。

第二,知乎想法與傳統問答內容如何融合?

在想法之前,知乎去年就上線了「分享」功能,用戶可以把看到的答案、文章等等分享到首頁,進而出現在關注者的信息流,這個功能遭到部分知乎用戶的強烈反對,因為他們的首頁信息流被打亂了。想法上線後,周源在朋友圈明確,「想法的內容流不會進入首頁feed」,或許也與之前「分享」功能的用戶反饋有關係。將兩類內容(問答、想法)明顯分開,好處是用戶消費內容更清晰、更有效;弊端則是最重要的首頁沒有想法內容,不利於想法被發現。

行業的做法是怎樣的呢?一個顯著趨勢是:信息流不再只是基於Follow關係。今日頭條是演算法+關注結合,微頭條被整合到了首頁信息流;微博信息流最初是基於關注的時間線,現在推發現流,用戶微博信息流中會看到沒有關注的人的內容,新版微博首頁在關注之外多了一個信息流tab——發現。就是說,將不同內容,通過演算法+關注聚合到一個頁面,讓用戶可以刷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是趨勢,要做到這一點要有很強的演算法推薦技術(以及背後的興趣數據積累),知乎不存在這個問題,知乎首頁就有三個tab:動態、熱門和發現,信息流已經結合了關注、演算法和運營。知乎不讓想法進入首頁feed,或許與知乎的定位有關係:興趣類內容平台如今日頭條是「殺時間」的TimeKiller;知乎要做的是「省時間」,讓用戶高效率獲取知識的內容平台。

第三、知乎的社區氛圍和內容調性會不會受到衝擊?

在知乎之前一堆問答網站,不乏百度知道這樣的超級玩家。之所以知乎能脫穎而出,核心原因還是在於內容的質量和社區調性,最初知乎只有產品經理為主的互聯網人群,之後開放給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今天全部開放,用戶多了,知乎內容品質和社區氛圍自然也就受到了衝擊,這也不可避免,知乎也一直在努力來中和這樣的衝擊,比如產品優化上線摺疊答案等功能,再比如社區規範迭代到多個版本對用戶行為進行管理層面的約束……這次上線想法,意味著用戶會分享更多內容,甚至可能是與知識無關的內容,這必然會進一步衝擊知乎的內容調性和社區氛圍,知乎只能繼續想更多辦法來緩和這樣的衝擊。

所以,儘管想法是知乎開拓知識新場景的一個大膽場景,會給知乎帶來各種顯著的好處,但是知乎要做好這個功能,還是會面臨不小挑戰的,知乎的「想法」能夠完美落地嗎?

微博@互聯網阿超

微信 羅超頻道(luochaotmt)


作者:WATERS
原文:知乎出了自己的「微博」:這個叫「想法」的新功能用起來怎麼樣?

知乎近日推出了一個全新的功能——「想法」,並且直接將底欄原先第二個位置給了「想法」,按道理來說,這個新的「想法」一定是知乎新的發展重點。但是當你打開「想法」後,你心裡可能會問一句「噢?這不是微博么」。的確,它和微博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

功能

其實知乎的「想法」和新浪的「微博」兩者功能可以說是大同小異。在發布信息方面,微博的字數超出 140 個字,超出則會以長微博的形式發出,發出後對你的文字進行了摺疊。而知乎發送內容是沒有字數提示,過長的文字在主頁會被以省略號的形式展現,需要點開才可以查看全部內容。其次,內容編寫時,知乎採用的是自動保存,而微博採用的是詢問你是否保存草稿。

文字編輯

添加媒體文件方面,二者均可以添加視頻和圖片,也可以直接拍攝。視頻上傳後不會立即發布,需要知乎或微博方面審核完成後才會成功發布,屆時你會收到審核通過的通知,發布完成後都會在右上角加上相應的水印。微博的視頻最長可以達到 15 分鐘,而「想法」中視頻最長則是 10 分鐘,長度超過會提示你對視頻進行編輯操作。

視頻編輯

「想法」中圖片的發布無需審核,但是沒有二次編輯功能,無法進行標註、添加濾鏡、以及剪裁照片。兩者在照片選取的數量上相同,最多可以選擇 9 張圖片。就目前來說,知乎在對長視頻以及大尺寸圖片的發布處理上不算很好,會出現等待較長或者卡頓的現象。

媒體添加

在基本功能方面,二者幾乎相同,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二者都有。微博的「點贊」在知乎中被替換為成「鼓掌」,但是在「想法」的評論中知乎提供的又是「點贊」。但微博的評論要較為花樣,可以進行文字圖片的多樣式評論,而知乎只有文字評論。並且微博發布的形式較為多樣,可以選擇可見類型,而知乎的「想法」目前無此功能。

轉發的樣式在微博里的體驗可以說是非常的不好,每當轉發疊加次數過多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大排別人轉發時寫的文字以及用戶名。「想法」的轉發採用的是類似 Twitter 中的「回復」樣式,可以清晰的區分不同轉發者的不同評價,整體感覺是非常不錯的。

轉發

「想法」中的贊同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對原「想法」以及轉發「想法」的「鼓掌」,另一種是對「想法」中的評論進行點贊。在評論的模式上微博要處理的好一些,知乎的評論排序很亂,可能是還沒有完全調整好的原因,既不是按點贊排序,也不是按時間排序。

而微博就提供了多種排序方式,你可以選擇「按熱度」或者「按時間」,體驗上來說微博更優。兩者的評論模塊都有層級區分,只不過微博對於評論下的評論還採取了背景添加了一個淺色矩形,更加方便區分。而「想法」是直接捨棄了「xxx 回復 xxx」的文字,節省了更多的空間,突出了內容。

評論

對自己鏈接的處理方面,「想法」的樣式更加明確,如果你拷貝了鏈接,當你編輯「想法」的時候會自動彈窗提示是否插入鏈接,並且鏈接的樣式還是一個預覽的卡片樣式,這一點可以說是比較細節的,我嘗試了知乎以及微信的鏈接均可正常處理。而微博在將微博鏈接複製進去的時候,它是以文本形式存在的,只有在發出去後才會顯示一個「網頁鏈接」的樣式標識。

網路鏈接

內容

微博的定位偏向於「社交」以及「娛樂」,而知乎之所以把這個新的項目稱為「想法」,應該還是定位在「知識分享」這個點上的,所以就內容來說,「想法」中的碎片信息更加偏向專業性一些,而微博則偏向娛樂化一些。

並且我之前也有提到,「想法」中發布視頻同樣需要經過審核,知乎官方也是想將「想法」的發展環境進行一定的把控。但是微博視頻的現狀大家也是知道的,內容豐富又不缺乏雜亂無章,所以知乎在視頻環境的管理上能不能做的更好,還需要時間來印證。

在內容模式上,微博可以說是相當的豐富,地方、榜單、熱點、故事、話題等等都是內容的來源。在「想法」里就稍微單一一些,可能還是需要時間去沉澱和發展。目前,時間線里除了你關注的知乎用戶發布的「想法」外,還有知乎為你實時推薦的想發。在屏幕頂部,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正在討論「新片那麼多,哪部值得看?」,這個話題應該是官方給出,並且沒有找到其他討論話題的通道,你可以在這裡發布你對話題的「想法」或者評論轉發。

除此之外,知乎還有一個「很有想法」的欄目,應該屬於精選「想法」的類型,也是實時更新的。在屏幕的右上角有一個推薦頻道,這裡給你每一個頻道推薦了一個用戶方便你關注,其實也不是很方便,不是很理解為什麼這裡用戶是無法選擇頻道種類,而且不在每個頻道里提供更多備選方案,應該功能還沒完善,還在構建中。

--------------------------------------------------------------------------------------------------------

下載少數派 iOS 客戶端,不再錯過任何一款好用的 App ??


我對任何產品里都要有個feed流這個事很憂傷。

前段我罵過支付寶的產品。

經過一系列的過程加上其它人的努力,現在他們要改版了。

但我不會罵知乎的產品。

因為我之前罵知乎pc版的改版不好他們根本沒反應。


謝謝邀請。

「想法」這個產品其實可以看得到幾個做互聯網產品通用的思路:

  • 希望把用戶的低頻需求變為高頻。
  • 「想法」的內容作者和長答案的作者可以是兩撥人。從產品上降低分享信息的門檻,可以吸引更多不同的優質用戶加入進來。
  • 類朋友圈和豆瓣廣播性質,可以看到更多用戶發生社交的可能,增加用戶粘性。
  • 有個額外的好處是 facebook 式信息流廣告,在「想法」版塊實現起來可能要自然得多。

這類思路本身都是通用的,大家都想這麼做。但最後想實現什麼目標,能否實現目標,取決於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能想到一些的是,內容運營的思路和原來長答案版塊不同,是否有充分的準備?同一主題下,短想法和長答案兩個版塊的內容,能否整合得更好推送給用戶?

總體來說是個很不錯的改動,信息流整理得更輕巧易讀。會保持關注。

PS:估計這個問題下領導們都會看,順便反映個「發現」里最近看到的問題:

最近挺多編故事和抄改故事的賬號,因為不明就裡的群眾點贊多就上「發現」。可能機器之外,還是需要人工肉眼篩選吧。

每個人腦中的經驗,是無價的,也是知乎一直相信值得被分享的。來知乎,是因為這一點,留在這裡,也為熱愛這一點。

以上。


「想法」發布之後, @張亮 在飯否上問了一句:

知乎「想法」發布了,知乎的 micro-blog,知乎的小朋友怯生生的問:能讓王興來用用嗎?我:你能搬走一整個飯否生態嗎?2017-08-21 21:39 通過網頁

這也是我對「想法」的疑問。2017年8月27日,受邀去知乎參加了 Open Day,討論「想法」。大家對這個產品討論了很多, 產品經理表示出極大的熱情,我還被單獨留下討論 -_-b

我對「想法」這個產品憂心忡忡

知乎提出的場景是:現在大家在知乎上已經創作了很多長篇的內容,閱讀、思考壓力是很大的。那麼我們能不能提供一些更加輕量級的內容給大家?對於創作者、閱讀者來說,能夠更好的利用閑暇時間。

但是我憂慮的是:

  1. 「想法」是對金字塔尖的磨損。知識是分層級的,而人們嚮往著更好的知識,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知乎聚集了一批優秀的貢獻者,提供了優秀的內容,提供了開放式的、帶有衝突效果的問題式的討論,這種知識的聚集效應是知乎的核心競爭力。而「想法」難以帶來這種衝突效果,因而無法聚合優質內容,隨著內容的水化,前期用戶會離開。最近知乎上有關於天涯、貓撲的討論並不少。
  2. 「想法」是對優秀創作者的榨取。榨取這個詞在那天的討論上並不被歡迎,但我倒是欣賞這個提法。優秀創作者的精力是始終有限的,「想法」確實可以提供一個小本本,讓他們隨時記錄下自己的點點滴滴,但根據我的經驗,這些點點滴滴很難積累成真正有效的創作。而「想法」延伸出來的曬貓曬狗,本身又是對金字塔尖的衝擊。
  3. 「想法」是對timeline的衝擊。目前「想法」是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微博存在的,單獨有一條tl。這樣的設計避免了對主tl的影響,但又使得用戶必須面對兩條不同的tl,需要分別處理。同樣的用戶會分別在兩個tl活動,這就要求用戶能夠相互之間有一個基本的記憶,否則跨tl就認不出來了。融入主tl的衝擊可能更大,知乎團隊目前未做此考慮。

總體來說,這種「等而下之」的趨勢很不好。

當然,知乎已經有好幾百號人了,經得起折騰。我也樂得看到「知乎」發生的變化,說不定未來就藏在裡面呢。


1.這個功能一直讓底下有紅點,感覺極其不舒服。點進去又沒有我想要看的東西(我只是想來看優質回答者仔細思考後撰寫的答案,對他們的朋友圈沒有興趣)

2.說是邀請內測,結果我一沒同意,二也找不到關閉的開關,有一種綁著你去測試的感覺,逼得我卸載了客戶端

3.大v——就算是再大的v,也不見得句句字字珠璣。就算有閃光的隻言片語,也只是不成體系的碎片。說實話,價值不大。知乎往微博的套路上走,實在看不明白

我還是喜歡原來對於v與一般用戶之間關係的定位,不需要太親近,更多的是因為好的答案走到一起交流,而不是因為是這個人所以我要和他互動


「想法」的前身應該是「分享」。

和「分享」不同的是,「想法」有自己的獨立入口和timeline,而「分享」則沒有。

對於我而言,「想法」是對目前的問答和專欄文章的一個很好的補充。

有時候,自己有些思考,並且覺得是值得分享的一些思考,可能會在自己的專欄內寫篇文章。

但是,大多數時候,這種思考短短一兩百字甚至更少的文字就可以說清楚,在寫文章有點不合適。並且,之前的知乎客戶端,寫文章的界面很不好操作。

所以,有了「想法」之後,就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思考放在「想法」里。

我不希望有些人把「想法」當成雞毛蒜皮都要發一條想法的地方,我希望它能成為一個真正有想法的「想法」。

我也會通過「關注」和「取消關注」來維護自己的想法的timeline。


我就是不喜歡微博才來知乎的。

結果你給我搞出來一個新的微博?


能不能有一個通道把那個小紅點關掉!強迫症真的受不了!再這樣下去我要卸載了!


我。。。沒找到怎麼用。。。

已經明白了,要先更新客戶端,再重啟APP就行了,目前貌似只有手機端能用。


謝邀。

我個人挺喜歡這個新功能的,一方面確實有使用上的需求,另一方面知乎對「想法」的運營模式,還是比較讓人滿意的。相比於之前的分享功能,確實有了不少提高。

先說使用需求。在「分享」功能上線之後,我就成了相對而言的重度用戶,而且積極主動嘗試了 hashtag 的功能(使用體驗巨爛)。在我比較關注的兩個領域,「足球」和「運動品牌」,有很多短平快且有價值的內容值得分享和討論。專欄或者文章實在是太過重量級(並且之前長久不支持移動端),有了「分享」以及現在的「想法」功能,確實能提高用戶的活躍度和內容產出。

當然更讓我滿意的是知乎對「想法」的運營模式。用戶發布的「想法」會出現在個人的時間線上,但點贊任何「想法」卻不會侵佔時間線,這一點是我最滿意的地方。關於「想法」的內容和消息通知,都被牢牢鎖定並限制在相關的頁面。換言之,知乎提供了另一個額外且獨立的使用體驗。一般情況下我在碎片時間是不會打開知乎的,但現在可以刷刷「想法」了。

至於會不會成為「曬寵物」和「曬哇」的新根據地,嗯,關注誰的權利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


這個轉發挺好的,融合了 Twitter 的風格,很喜歡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騰格爾的新歌《桃花源》?
各大電視台的電視購物促銷(所謂只要998,絕世產品送到家)的產品有人買嗎?市場有多大?
如何評價602魅藍新品的宣傳文案和海報?
馬雲花2億買來什麼?
怎麼樣才能讓自己和客戶談的時候不再緊張?

TAG:知乎 | 互聯網 | 市場營銷 | 產品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