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文中的「大部分的知識付費其實都是大忽悠」?
首先聲明題主覺得文章主旨是希望我們有定位做到真正的學習,確實是有很強的說服力,很有道理。
題主進入知乎兩年,很喜歡在知乎上看這種碎片化知識。今天看到這篇文章,希望聽聽各位知友對知識付費、碎片化知識的看法,也希望各位知友不要隨意揣測題主不懷好意,謝謝各位。
http://mp.weixin.qq.com/s/8P2V5OpNuNs9i2Gp8IMqCg
我都不知道要怎麼表達,因為在美帝,大家喜聞樂見的知識都是這樣的:
- 如何給自己的房子拉電線
- 如何造籬笆
- 如何修車
這些具體的東西(見暢銷書《傻逼也能學會XXX》系列,文理工全方位系列,什麼都有,好像沒中文),而不是
- 如何變強
- 如何成功
這些抽象的東西。顯然哪個更容易付費,哪個更容易取得成果,顯而易見。誰讓中國人民都喜歡抽象的東西呢。如果每個人都去造籬笆、拉電線和修車,那知識產業早就發達了(逃。美帝遍布全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各種系列收費免費教程培訓班,也都是建立在大家都喜歡造籬笆、拉電線和修車的國情上的。
話說這知乎Live真是個聚寶盆,可以Live 的題目簡直多到無限,比如我想到的一些:
知乎Live:得了感冒怎麼辦,50元(講講理論,然後建議你去醫院)
知乎Live:得了胃病怎麼辦,50元(講講理論,然後建議你去醫院)
知乎Live:得了高血壓怎麼辦,50元(講講理論,然後建議你去醫院)
知乎Live:得了梅毒怎麼辦,50元(講講理論,然後建議你去醫院)
知乎Live:心理學入門,50元 (念念心理學導論的筆記)
知乎Live:如何摘掉眼鏡,50元(講講用眼知識,然後建議你去醫院)
知乎Live:批判性思維指南,50元(找幾本相關的書,摘出裡面幾條重要的念一下)
知乎Live:高考生物複習指南,50元(網上找找公開課,照著講一下)
知乎Live:高考數學複習指南,50元(網上找找公開課,照著講一下)
知乎Live:高考物理複習指南,50元(網上找找公開課,照著講一下)
知乎Live:如何克服初入職場的自卑感,50元(積極心理學理論隨便講講)
知乎Live:如何克服初入情場的自卑感,50元(積極心理學理論隨便講講)
知乎Live:如何克服初入戰場的自卑感,50元(積極心理學理論隨便講講)
知乎Live:如何成為年薪50萬的程序員,50元(吹一下自己的經歷)
知乎Live:如何成為年薪50萬的記者,50元(吹一下自己的經歷)
知乎Live:如何成為年薪50萬的工程師,50元(吹一下自己的經歷)
知乎Live:關於酸奶你需要知道的一切,50元(看看維基,搜下論文,找點文章隨便講講)
知乎Live:關於雞蛋你需要知道的一切,50元(看看維基,搜下論文,找點文章隨便講講)
知乎Live:關於車厘子你需要知道的一切,50元(看看維基,搜下論文,找點文章隨便講講)
知乎嚴禁大V私信談論互刷5星好評,但是知乎難道能禁止我默默的參加所有Live並且都給5星好評嗎?人家參加這麼多Live真的只是愛學習而已呢,從來沒想過對方看到我的好評後會投桃報李這種事情。
……
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因材施教和因人而異。
3,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這是我給這篇文章作者的3句話。
這位作者洋洋洒洒這麼長,每一個字都包裹著對知識獲取的功利心。
他希望花9.9聽到[「motherlode」 - provides 50000 Simoleons]的金手指,而不是知識。
我人生中有一句被我奉為人生法則的話,是10年前我"師父"帶我時候,酒後隨口說的一句雞湯。
當時我也在中二的歲數,經常會學著大牛做一些營銷規劃,夸夸其談,從不考慮落地。
在我被甲方罵回來之後,「師父」拉著我在路邊擼串,對我說「你想怎麼做?然後呢?」
當他連續追問我這幾個問題後,我便啞口無言。
是啊,一個規劃做出來,說的都是「是什麼」。
「怎麼做」「然後呢?」這兩個問題有幾個人繼續考慮過?
錢從哪裡來?廣告渠道誰去談?需要多少人力?成本從哪兒支出?實施方可控的資源有哪些?不可控資源如何獲取?多部門利益如何達成統一?我們的方案做出來,甲方對接人如何向老闆彙報?……
目的說出來之後,第一步是什麼?往下走10步又是什麼?有幾個人考慮過么?
這句人生法則其實一點也不神奇,它充斥在各種營銷號的雞湯里。只是有幾個人看到一句話之後可以停下來想一想,如何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一句金玉良言放在面前,不動腦子不主動消化,它就是一個不臭的響屁。
除了扔一句「這碗雞湯我不喝」,然後事不關己,大部分人還做了些什麼?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知乎er很喜歡吐槽別人的Live,什麼「80天考上清華」,「50天過6級」,「30天減掉30斤」。
這些裡面固然有很多欺世盜名之輩,可反過來呢。
「備戰3年考上蘭州大學」,「360天過6級」,「健身3年減掉30斤」,這種live你們看么?
別說蘭州大學了,就算是考上武大哈工大也沒人看吧。
可這些才是對普通人最有用的知識啊。是不是考清華的料你們自己不知道么?
人家教你每天磕難題磕大題,你們能把前面的基礎分拿到么?
同一個方法,本就不能適用於所有人。
而你們,目標是成為馬雲,成天盼著不走尋常路,盼望別人跟你分享出奇制勝的法寶。
別人根據自己的條件,給了你方案,你們又要罵不切實際。
你們到底是要實際還是要出奇,倒是給個明白話啊。
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
知識只不過是人類智慧的一部分,經驗和見解同樣是人類的智慧財富。
知識告訴我們世界觀和方法論。
經驗和見解則是把世界觀和方法論放到實踐中去適配和試錯後的結論。
小馬和媽媽又一次來到河邊,媽媽這回讓小馬自己去試探一下河水有多深。小馬小心地
試探著,一步一步地淌過了河。噢,他明白了,河水既沒有牛伯伯說的那麼淺,也沒有小松
鼠說的那麼深。只有自己親自試過才知道。
小馬過河故事的結局,是「自己親自試過才知道」。這個寓言不是讓人去找借口,去說不同情況適合不同的人,去罵其他人放屁,去評論反對+沒有幫助。
這個故事是鼓勵人們大膽的去試錯。
小馬過河時小松鼠和老牛的建議,都不適合小馬,但他們不是大忽悠。
他們的建議是小馬未來人生的參照物,比我低的人如何,比我高的人如何,而我在實踐中發現,我既不需要像松鼠那樣小心翼翼,也不能像老牛那樣隨意;同時我也學會松鼠的小心和老牛的從容。這是經驗分享的真意。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回到問題:
如何看待文中的「大部分的知識付費都是大忽悠」?
如果換個問題「大部分的知識都是大忽悠」,這句話對么?
當然不對。
那為什麼加上「付費」二字,就變得這麼罪大惡極了?
你們只是討厭「付費」這件事,
因為對於你們來說,
知識一文不值,
分享者的勞動也一文不值。
正常心態:書我也買了,班我也報了,錢我也花了,怎麼你還指望我學。
精品知識問題:只要是精品,佔比都低。
有人說通過智能手機、電子書、Live學知識,大部分都是忽悠,都是收智商稅,真正的精品知識很低。
其實這不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才存在的問題。以前依靠賣書的知識經濟,每年至少出幾十萬冊書。這麼多書,其實大部分垃圾。精品佔比低,這是自然現象。
很多人不想沉下心學習,而是幻想聽場Live就升職加薪贏取白富美,這是什麼問題?這不是某個人的問題,而是人類普遍心理,人類大腦的問題:想立竿見影,一步到位,立即滿足。你嗑瓜子、上知乎得贊同樣的,希望立即帶來爽快感。
你有沒有發現?紙質書時代,最受歡迎的一樣是成功學。你看這本書吧,看完就能成功,就能升職加薪當上CEO。所以需求一直存在,只是滿足需求的載體變了。以前是書,現在是電子書。以前是線下演講,現在是線上Live。為時間或者勞動付費——這是我現在的理解。
我認為「知識付費」這個名字其實挺不好的,很多時候,不見得是知識,而是別人的時間/經驗來。
什麼是知識?
在我看來,經驗,認識,甚至別人的總結和梳理等都是知識!
前兩天自己改裝導航,百度雲下載是3k,然後到馬雲加買了個賬號,不到兩塊,於是速度蹭蹭的上了1M。
然後自己裝導航,花了4個小時,重裝了3次,換了兩個U盤,最後以失敗而告終。
找到資源分享者,對方提供一對一,一步步的指導,全程1個小時搞定,花費20元。
感覺聚划算。
這算不算知識?
我覺得算知識。
在這方面,別人無論是興趣愛好還是職業,他們都比我專業多了,這就是術業有專攻。
所以,求助於他們,然後為他們的專業付費,在我來說,是值得的。
曾經我也是刷各種ROM,自己裝系統,為了找個破解軟體混跡於各大論壇,過了那個階段,忽然發覺不能這麼下去嘍。
所以,我會為對我有用且我需要付出更多來獲取的知識/經驗/成果 付費。
指望聽幾節課就能懂一門學問本身就是不靠譜的事情。
那些靠這個賺錢的人,如果不用你聽得懂的話告訴你,你連在聽什麼都不知道。
但是用你聽得懂的話和你說,本身就註定你學不到什麼。
這就是一個怪圈。
所以,想打破這個怪圈,改變自己的心態才是唯一方法。
抱著聽說書的心態聽這些付費知識。
沒準還能學到點什麼,可能聽完了若有所思。
還有一種人,抱著提高逼格的心態學知識。
怎麼能學到東西呢。
要學習經典物理學最好的東西,不是看牛頓的原著,還是買一套初高中物理教材。
可惜,很多人覺得看《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比高中教材有逼格多了。
說白了,花了錢,裝逼沒裝到位,還弄不懂。
於是惱羞成怒,罵大忽悠。
殊不知人家賺的就是你想裝逼這個念頭的錢。其實好好想想,大部分給所謂知識付費的都是什麼人?大學在校生,畢業生,職場新鮮人。
我工作十幾年了,我周圍怎麼一個購買所謂知識的人都沒有?相反倒有幾個販賣「知識」的雞賊,主要客戶群就是上面說到的那三類人,因為就他們信,就他們好忽悠。他們拿著錢等人甚至求人忽悠他們,不忽悠透了不算完。從經濟學上說,這是需求倒逼供給,不忽悠到位真是對不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了。
什麼狗屁知識焦慮症?別給自己臉上貼金,不過就是缺乏自我學習能力罷了。上學上傻了,覺著學習就得有老師,有老師就得交學費,交的越多老師越好,老師越好學到的越多。不就是這麼個邏輯嗎?可是沒想到社會套路深啊,學校里的老師好歹還有人管,這學校外面的「老師」可是張開了血盆大口等著你,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只要能把錢從你兜兒里掏出來,他就成功了。他越成功,你越信服。你越信服就越掏錢,然後他就更成功。生生作出一個知識付費的市場。你把他當老師,他可是把你當肥羊啊,還是肉多沒有腦那種。
學習從來都是自己的事,好學校的老師永遠把培養學習方法放在第一位,任何知識都在其次。學習方法的問題解決不了,找誰教你都是浮雲,教了你也學不會。學習方法因人而異,別人的你學不來,只能借鑒然後自己摸索。有那個閑錢閑功夫聽什麼60秒語音,升仙app,不如自己踏下心來,隨便學個自己感興趣的,以培養學習方法為目的,自我提高,即不花錢又實實在在。
與其當粉絲給大V操,不如自己操自己。
「知道」和「理解」有著本質性的區別。
知識經濟,本質上是花錢購買信息——你花了錢,你知道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真正讓你「理解」的付費模式,叫作「教育」——把知識教給你,告訴你原理是啥,什麼時候用,可以解決哪些問題等等。
比如說看企業財報,有些人看完就知道這個企業今年花了多少錢,賺了多少錢,但有些人就能從中看出企業經營存在的問題,這個就是區別。
而更進一步的「理解並能實際應用」這事很難很痛苦,要靠自己不斷的學習(自我教育)才能緩慢進步,大多數人都堅持不住,止步於此。
謝邀
如何看待文中論述的「知識付費都是大忽悠」?
簡單的說,這個世界依照一個簡單的規則運轉:你努力尋找什麼你就會找到什麼。你想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你就會找到知識。你想尋找情緒宣洩的觀點,你就會找到觀點。
複雜的說,可以從四個層面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一、學習工具是一種資源
- 更多的資源類別供給,更多的資源數量供給,將會從整體上降低學習成本,提高同成本下的學習質量。
二、對於學習資源,不同的人需求並不相同
- 有的人時間成本低,只要免費,內容質量多低都沒關係;有的人時間成本高,雖然高價,只要質量同步提高就不是問題。
- 有的人整塊的安靜時間多,推崇紙質書;有的人閱讀時間主要是通勤或健身,喜歡有聲書。
- 有的人理解能力強,普適的教材一讀就懂;有的人溝通能力強,面對面才能深入理解。
- 有的人只要談資,能侃侃而談就夠了;有的人想要飯碗,需要抓住每個細節。
三、對於學習資源,不同人的選擇並不相同
- 有的人除了碎片時間還有整塊時間
- 有的人除了網路自學還有老師輔導
- 有的人除了業餘了解還有整年進修
四、同一種資源,不同人的資源利用率並不相同
- 學習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明確自己的需求,評估自己的成本,尋找合適的方式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 只要從滿足需求角度有更好的選擇,無論知識付費是否是大忽悠,對你來說都不重要。
- 資源自動會流向利用率更高的人, 你想尋找什麼,你就會找到什麼。
題主你還不如看我的公眾號。
我也是去年考研,也就是2017年
當時收集考研經驗就去丁香園或者關注一些醫學考研的公眾號。
裡面的文章可以說是相當的詳盡,從準備階段到中途的過程還有最終的結果,讓人受益匪淺。
從今年開始我發現知乎上充斥著大量的關於考研經驗的那種分享會,一場講座竟然能收費到幾千塊錢。
我真的想不通這種即興的表演竟然可以賺錢,
那些寫成文字的東西真的不如語音好嗎?
關鍵是很多東西都是重複的,尤其是一些醫生做的科普。
他本人或者他同行早就已經用文章的形式闡述了這個問題,
比如一些熱門的疾病,前列腺炎啊,皮膚病啊,不孕不育之類的
他們在知乎上的分享會,只不過是做一些簡簡單單的互動,把之前寫過的文章用語音的形式表達出來。
這就要開始收費了?
甚至他們說的很多東西都是拼湊而來的。
我得買一個人的書,尚且要看看這個人的頭銜,現在我們根據一個人一生中的某一個階段的成功,就要效仿他,今天要給他錢。這不就是投機取巧嗎?
、
對了,我考上了,但是我不想騙錢。 哈哈
知識付費是「收智商稅」的「騙局」嗎?
寫這篇文章時,我的朋友正在為本月中旬即將準備的一場脫口秀徵集演講素材:「你遇到過哪些奇葩創業者的案例,求分享,給你發紅包!」
我啞然失笑,打趣他:「比起『知識付費』,你這可以叫『遭遇變現』了吧!」
說起來,從去年付費版《李翔商業內參》在得到App上線以來,一年的時間裡,「知識付費」熱度不減,最初判斷這個「偽風口持續不了多久」的投資人們,如今都開始以極大的熱情追捧和深度接觸各種知識付費的平台、內容生產方、工具、社群。近期,討論「知識付費到底是不是偽命題?」「知識付費真的能解決用戶們的需求嗎?」的文章,也突然成為貢獻「10w+」的「流量擔當」。
其中最有名的是兩篇文章,一篇的標題很驚悚,叫《羅振宇的騙局!大部分知識付費其實都是大忽悠!》,還有一篇是和菜頭針鋒相對的回應文:《羅振宇騙得還遠遠不夠》。
總結下來,前者的觀點就是:市面上大部分「知識付費」產品都只是針對用戶的焦慮應運而生,但對於提升用戶的知識和技能「並沒有什麼卵用」,滿足的不過是人們的虛榮心,傳授的只是常常「葯不對症」,而且「未經思考的知識是不屬於自己的」,所以這些產品其實都是「大忽悠」。
後者則認為,羅振宇作為「知識中間商」,解決的是大眾在知識領域內的信息不對等問題,降低了學習梯度,從而形成了多贏的局面。而且這種事,完全是你情我願,只要供求雙方存在,一旦交易達成,即告市場宣布成立。羅振宇做的事,其實就是讓用戶與知識「結緣」,至於之後的緣分深淺、各人能走多遠,是不能苛求他負責的。
我日常使用比較多的社區是知乎,也是知乎live的參與者和舉辦者。在知乎上,也不時能看到這樣的觀點:「買了一些live,聽完覺得沒多大收穫,後來乾脆買了也不聽了。這種live簡直就是『收智商稅』。」
知識付費是「收智商稅」的「騙局」嗎?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我見過和聊過幾十個知識付費的創業團隊,這其中有的做內容,有的做工具,有的做社群,有的做平台;有的側重於通識教育,有的致力於垂直領域,有的更偏向雞湯雞血……無論是知乎、分答、喜馬拉雅、紅豆live、一塊聽聽,還是小密圈(現在更名為「知識星球」了)、人人講,又或者十點讀書、樊登讀書會……大家都在「知識付費」這個市場上深耕著,有些團隊甚至還邀請我試著開節直播課。出於測試產品和研究行業的目的,我也真的進行了一些這方面的嘗試。
那麼,站在一個「投資人+用戶+主講人」三位一體的角度,我對「知識付費」的感受和思考有哪些呢?今天就把自己一些碎片化、不成體系但很直接和真實的思考,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覺得當下的社會思潮中,「普遍焦慮」這種情形是肯定存在的。這種焦慮有人們自發產生的,也有媒體有意無意引導的結果,還有社交媒體的放大,當然也不排除部分知識付費團隊的刻意營造或者特意利用。但不能把「製造焦慮」的鍋都甩在「知識付費」頭上。
今年春天我也很焦慮,甚至一度陷入抑鬱情緒中去,我爸說了一段勸慰我的話:「都怪現在有朋友圈,天天在朋友圈裡看別人多麼多麼優秀、狀態多麼多麼好,自己覺得趕不上別人成長的腳步,然後就焦慮了。殊不知人家的朋友圈都是包裝過的,只挑好的一面展示。」
這話其實很有道理。我們的焦慮來源於多個方面:職場上工作的壓力、上級的challenge、比自己年輕卻比自己業績突出的後輩的diss、畢業十年同學會上同窗們的peer pressure、社交媒體中其他人建構的生活狀態的參照……所以我們天然地焦慮,大部分知識付費的團隊,只不過抓住、利用最多放大了這種焦慮而已。要說這完全是他們無中生有營造和建構的,那是有失公允的。
前天我和一個心理類的內容創業公司創始人聊天,大半年前他們因為融資跟我接觸過,這次創始人卻很高興地告訴我:「我們不打算融資了,因為最近現金流著實很好,每個月五六百萬收入,三百萬凈利,主要來自付費內容和一對一心理諮詢。」
「五六百萬收入,三百萬凈利」什麼概念呢?如果你是一個消費升級類的新興品牌,在北京有十幾家店,每個月做到這個營收就算很不錯的數字了,能達到這個凈利就更難。假設數據屬實,那說明「消解焦慮」的需求是真實存在的,「焦慮變現」的市場規模,也許比我們想像得還要大。
很多時候我們買各種各樣的知識付費產品,要的不是其結果,而是購買一剎那的心理感受。「我買了,所以我是懂得上進的」;「我會聽的,只是我最近太忙沒有時間聽」……懷有這種想法的人,其實在下單的一瞬間,他的問題雖然沒有解決,但他的焦慮卻多多少少「有治癒感」了。
這就好像我之前聊過一個微博上粉絲近千萬的開運祈福類大號,他們的盈利模式是以賣各種開運手串為主,比如說「考試必過」呀、「旺桃花運」啊之類。我問創始人:「『考試必過』這件事不是很快就能證實或者證偽嗎?如果用戶買了你們的手串但還是考砸了怎麼辦?不會來找你們投訴退款嗎?」創始人答得直白:「不會的!如果用戶買了我們的手串考試過了,他會覺得都是我們帶來的好運;如果用戶買了我們的手串考試沒過,他會覺得是自己不夠努力……」
所以你看,用戶買的還不就是這樣一種心理安慰感嘛!對於市面上大部分的知識付費產品來說,他們從來也沒有去對標教育培訓類產品,而是更偏出版、娛樂屬性。因為「教育培訓類」就意味著你要承載並完成某種期望——我報托福班是為了考過托福,我報考研輔導班是為了考上研究生,我報設計培訓班是為了掌握設計技能……
然而教育是要在相對浸入式的場景里、付出較長的時間、較多的注意力、較深度重度的學習才能獲得期望目標的;零散的、碎片化收聽收看的知識培訓,天然承載不了這個期待。
我挺贊同和菜頭提出的「結緣」一說,很多知識付費產品,其實就是為你速覽和概述一個知識領域。如果你想了解得更深更多,那好,你去花更多時間去閱讀相關書籍、做這方面的研究、相對系統化地學習。我之前聽喜馬拉雅一檔讀書節目介紹到了一本哲學著作,聽完覺得自己有必要系統了解一下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哲學家的基本主張了,於是就花了幾周的時間去找「延伸著作」去閱讀、去補充。一期60分鐘的節目,真的只是激發我對這個領域的興趣,是所謂的「師傅領進門」,但後面的下功夫,則全是「修行在個人」的事情。
當然,也要補充說一句的是,除了「焦慮感」建構的購買慾之外,人類天然有求知慾,職場人士的求知動力也很充沛。旺盛求知慾和稀缺的時間之間的矛盾、「需要知識」和「不得路徑」之間的矛盾、「大眾覓不著知識」和「知識找不到受眾」之間的矛盾,就是知識付費生存的邏輯基礎和現實空間。我們不否認有一些趁著所謂「風口」一擁而上粗製濫造的「課程」,但一竿子打死一船人,說知識付費都是「收智商稅」,這種觀點有點惡毒了。
其次,如今市面上的知識付費類產品有沒有問題呢?答案肯定是有的。我跟好幾個知識付費平台的工作人員聊過之後發現,用戶自己在選擇課程上往往是很盲目的,大部分時候,「只要標題好、文案好,買的用戶就會多。」真正的好內容卻被淹沒在這種更偏娛樂化的汪洋中。
而且用戶喜歡嘗新、沒有長性,很少跟隨一個老師長久地、深入地、持續地去學習一個領域的知識技能,而是今天買買這個、明天學學那個,自以為這樣就能「十項全能」、「啥都知道」。這就迫使平台不得不去大量邀請和拓展新的老師,或者要求同一個老師不斷地開發完全不同領域的內容,並把這些課程的標題起得極為聳人聽聞。但實際上,一個人熟知和擅長的專業領域往往是有限的,即使是斜杠青年也不過同時跨界兩三個領域而已,你怎可能要求一個今天教英語的老師明天又講如何收納,後天又是如何處理婆媳關係,且每門課都講得很有乾貨、很權威呢?真正有乾貨的老師,對待他們正確的做法就是要長期追隨,拚命吸納,恨不得把他畢生所學全部掏空,這才能讓自己付出的費用效能最大化。可是大部分人的心態都做不到這一點吧。
和菜頭建議:「『得到』需要更多專業更多門類更多領域的知識分子,需要完成更多知識普及化和大眾化的工作,吸引更多想要進行自我終身教育的成人前來」,這個說法邏輯上沒有錯。可是在現實的操作中,我們看到一些相對偏門或者艱深的領域,即使講師水平再高、內容質量再好,卻很難獲得較大流量。久而久之,付費用戶少,講師投入產出比低,他們也就不會再做這件事。不信放眼望去,現在各大知識付費平台上最熱門的課程,還是如何實現財務自由的、如何買房的、如何改善親密關係的……更專業垂直領域的內容,關注度則要低得多。
所以有時想想,也許解決方案之一,就是平台能夠給予這類「優質但冷門」的講師一定的扶持,也許是流量的扶持,也許是資金的補貼。而不是只想追尋熱門「網紅講師」,聚攏他們作為個人KOL的流量到自己的平台上來。否則,用戶不是傻子,不會覺得「因為我是你的粉絲所以你說什麼都對」,如果買了講師的課程發現言之無物缺乏價值,用戶對講師本人、對平台的評價和信賴感都會大大降低。
寫這篇文章時,我和「十點讀書」的創始人林少聊了聊,「十點系」公號矩陣現在有超過3000萬的粉絲,最大的賬號「十點讀書」粉絲量突破了2000萬。林少告訴我,今年他們致力運營的知識付費業務「十點課堂」已經貢獻了公司營收的60%。我問他怎麼解決「冷門課程賣得不好」的問題,他告訴我:
「我們一門課程的開發周期都很長,平均需要4-6個月。我們自己的團隊和講師都還是在認認真真打磨課程的,所以我們現在也才上線了30門課,但是我們的復購率很高。而那些相對冷門的課程,依靠我們平台的大流量支持,也能賣出比他預期多得多的份數,這就讓導師有了動力。」
我於是特地去查了查十點課堂的數據,平均一門課賣出三四萬份,按照每門課99塊的定價,就是三四百萬的收入。講師與平台五五分成,那麼講師個人的稅前收入可以達到一兩百萬。那麼這個收益,對於鼓勵講師積極性應該是很有誘惑力的。當然,講師獲得了經濟上的回報後,也有助於他組建團隊、深度開發,奉獻出質量更高的課程。從「愛惜羽毛、珍視口碑」的角度說,如果知道自己面對的是數萬名付費用戶,一般而言講師都不會敷衍糊弄,上線比較「水」的課程。
第三,大量知識付費項目扎堆,怎樣脫穎而出跑贏對手?目前市面上大量知識付費的內容方,基本提供的都是兩類內容:通識教育和職業技能。我為了研究產品曾經買過一個通識教育類的付費課程,聽完覺得內容比較空泛,只是把管理學和諮詢公司的一些基本概念搬到直播課里念了一遍講義。而職業技能類,「教你搞定PPT」、「如何玩轉微信公眾號排版」、「職場上高情商的說話方式」之類的內容又比較同質化,你會在大量的平台看到不同講師生產的相似內容。
這種方向類似的正面競爭,所比拼的無非是誰做這件事更早、誰的粉絲基數更大,那麼有沒有小創業團隊側面包抄的路徑呢?更垂直、更精準的社群可能是一條值得一試的路。這個社群不同於我們熟知的「趁早讀書會」、「樊登讀書會」,不應該是依靠創始人個人的名氣和魅力自上而下的傳播的,而是能在社群內部形成閉環、自我發生化學反應、運營模式更輕的高價值社群。很高興已經看到目前市面上有些創業團隊在沿著這個方向嘗試了,也希望他們的實驗能夠得到預期的理想結果。
關於「知識付費」想說的還有很多,比如「完課率」指標背後的內容方、平台方、用戶方分析;比如不同平台該怎樣基於各自的流量基因做差異化競爭;比如知識付費內容的跨平台、跨品類精細化分發……如果一一展開來寫,恐怕需要另外的5000字才能完成了。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在留言區寫下自己的觀點,跟我展開進一步的交流。
表面:大多數人根本不懂如何區分「幫你學」和「替你學」的區別。
根本:大多數人「嫌麻煩」,「急功近利」,極端而迫切地渴望「走捷徑」和「不勞而獲」。
舉例來說: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的這篇回答,他們會覺得整個答案,如果只有單單一句:「大多數人根本不懂如何區分「幫你學」和「替你學」,那麼會很棒。
但是我多加哪怕一點點的展開內容,他們都會覺得:「靠,一點逼格沒有了,太長不看」。
混類似知乎的這種「知識分享」的平台時間長了,很多裡面的道道其實都已經瞭然於胸了。
- [ 吸引「粉絲」的,吸引「粉絲去付費」的,永遠是類似於這種「金句」似的東西。]
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恰恰不是這句話,而是後面的「根本」。
是為什麼我能從表面考慮到根本,能從根本聯想到表面,為什麼我能對兩者建立連接的這個過程。
但是,沒人關心我思考的過程,大家只是想看個「金句」而已。
這篇文章提出的是當代人面對的兩難選擇:
究竟是應該選擇「知識膠囊」還是應當進入「信息繭房」?
而本文的作者,選擇了「信息繭房」。
知識膠囊:把一本書、一個知識體系乃至一個學科,通過人為的壓縮,只提煉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像膠囊一樣供人學習,人們不再需要翻閱大量書籍文獻、不用去辨別各色真偽,只需要知道知識膠囊所提及的內容,便可以應對相應的問題。
信息繭房:是指人們的信息領域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久而久之,不再對其他的領域抱有興趣,將自己的生活桎梏於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的現象。
而這背後,其實是現代與傳統,理性與感性,功利與公益、量與質的辯論。
但在我看來,這是文化人獨有的「跨時代憂患」使然,而且,這也非當下社會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大部分民眾不會在看書與看《羅輯思維》,上大學與上公開課,實習與知乎live中進行選擇。而是看《楚喬傳》與看《羅輯思維》,上B站與上公開課,遊戲與知乎live之間做出的選擇。沒錯,有高自制力、高智商的人,自然不會care這種速成的忽悠課程,但是,請不要去嘲諷那些普通人渴望強大的行為。
請記住,他們現在的行為,已經與成功學/傳銷/氣功/雞湯有了本質的區別。為他們授課的,即便是眾人所不齒的羅振宇,也是華中科技大學本科、中國傳媒大學碩博,前央視第一財經頻道總策劃。相反,那些不了解羅振宇,卻人云亦云,自己不讀書還嘲諷別人學習方法low的人,才最應當被鄙視。
我並不願意為羅胖洗地,我只是想說很多人既不了解羅胖,又不了解中國,或許,也既不懂得多,又不懂得精,總之,水準和我小區門口聚團「針砭時弊」「縱論國事」的大爺大媽差不太多。
這篇文章的作者寫了很長一篇文章,講了好多故事,而且邏輯清晰要點鮮明,論點論據結合得也很棒。然而,應該不會有多少人通讀完畢吧,就像不會有多少人認真讀完我這篇回答一樣,可以做個測驗,從第十個寫評論的人開始到第二十個,每人在句首加個「啊」。看看有多少人讀到這裡。
這篇文章的作者喜歡講故事,但作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里的人,我也會有一些疑問,比如:愛因斯坦與司機的故事,是真的么?當時在演講之前,沒人見過愛因斯坦,甚至沒人看過他的照片或是印有他的照片的海報么?他的司機能場場不落地聽每一場演講么?愛因斯坦這傢伙的每一場演講內容都相同么?他的司機聽幾次就能倒背如流么?
為了呼應這種形式,我也講個故事:
歐陽修當年鎮守一方時,曾有個當地的世家公子帶著習作找他評價,他看後驚為天人,並鼓勵此人日後定要繼續勤加練習、多讀詩書,日後必將大有作為。此人大受鼓舞,欣然而去。走後,其子拿來文章閱讀,全文上下狗屁不通、錯字迭出,因問緣故,歐陽修說道:當今亂世,讀書之人已然不多,若我如實去說,這個世界上就會多一個紈絝自己,少一個潛心向學之人。
而這個時代,和那個時代,其實差不了太多。
如果你會對參加的某次課程、看過的一本書抱有「參加/看過後我就能獲得XXX了」的幻想,那就說明你的閱歷和知識儲備,還遠遠不夠多。也許,你還會被一次演講、一部電影所感動,從而勵志成為XXX,或重塑自己的三觀。
這樣的你,並非直率單純,而是還不夠成熟,還有很強的可塑性,這樣的人,多數是高中生、大學生這類剛開始有獨立思想的萌芽,卻尚未建立起獨有且完善三觀的人。
而越是這樣的人,越會成為互聯網上的憤青,現實生活中的犬儒。越會先將某知乎大V高高捧起,再在其被「扒皮」後踏上一萬隻腳,並「累覺不愛」地遊戲人生。
也許,我的圈子太小了吧?在我的身邊,很少有看《羅輯思維》的同齡人,包括我,而用得到、聽吳聲造物學、推崇羅輯思維的那些人,反倒是做著第三產業的中高管們。用腳後跟也能想明白嘛,我這個年紀(25)以及更小的年輕人,畢業了的多在加班與房租間掙扎,哪有那麼多的閑與錢,學那麼多的付費知識?大學生們更是如此,風花雪月逛吃逛吃都不夠,圖書館都不去,課都能翹,還願意系統地付費學習?Excuse me?
前段時間,我一個買房的live參加的人比較多,一位大學生記者通過私信要到了我的電話採訪我對知識付費的看法,其中有一段我印象深刻:
她:大部分付費內容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人們為什麼還願意付費呢?
我:知識是免費的,只有經過系統整理的知識才需要付費,之所以人們選擇買整理好的知識,是因為在他們的眼裡,自己的時間也是有價的,而直接購買「知識膠囊」,即便有副作用,但權衡利弊後,依舊便宜。
她還是將信將疑,畫里畫外覺得我是個「大忽悠」,我「哈哈哈哈哈哈」大笑,對她說,以後你就會明白的。
當然,我並不確定她以後能否真的明白。
願每個人都會在漫長的一生中,最終成長為獨立思考的個體,並擁有有趣的靈魂。
哈哈哈哈哈哈
我思考這個問題很久了。為什麼現在很多的知識付費,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呢?
因為很多付錢傳授所謂知識的人本質上是給大家做心理疏導。
對於未來的恐慌(不知道工作怎麼能幹得更好,不知道處理人際關係,不知道哪個行業有前途,不知道該不該出國)和對於沒有積累的心虛(各種總結出來的『快速閱讀』和『提綱挈領』)——說得再明確一點,就是要麼不知道怎麼辦,要麼是太懶也實在不想做什麼,就選擇了買點所謂的知識,看完以後可以心安一些。
所以你說很多知識付費是不是忽悠?我覺得不是,起碼能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比如10W+的爆文說寫就寫,一個月成為產品經理,進入美國TOP高校學習藝術。
本來覺得是沒希望的,現在好像有了,只要這麼做就可以呢。
至於做不做是另一碼事。有沒有時間和毅力都另說,誰還能驗錯。
起碼覺得這一次的錢和時間都沒有浪費,就跟我小時候買書我爸媽都特高興一樣,寶寶今天又學習知識啦!
大多數人缺的不是知識,而是自我認知。自己很了解自己以後就不會那麼求知若渴,市場也會更規範專業。
很多高級知識其實是需要自帶裝備入場的,和教育一樣需要循序漸進,別因為門檻低高興,這證明說也說不深。你說現在開個相對論解讀,我肯定不會瞎聽啊,但不知道為什麼一說商業模式企業併購行業風口這麼多素人都會去聽……不懂。
最後講個笑話。
有天有個實習生在看視頻,我經過的時候看見問她是啥,她說『沒什麼……就是知識付費』。
我就想其實她比起知識,應該先有點常識。
比如在所有人都能看見你電腦屏幕的情況下,且還是上班時間去看這種東西。
但這種事情還真是公開課教不會的,這麼多事情怎麼一一總結?得靠自己體會。
我說一些題外話。知識那麼多,到底什麼值得付費?我不知道。但我可以聊一下拓展問題
——「簡簡單單的閱讀而已,短短淺淺的語音而已,真的能改變什麼嗎?」
我的答案是:當然能。但,關鍵不在寫(說)的人,而在看(聽)的人。
人常說:「知識改變命運」。
在我看來有五種含義:
1:我們要接受那些所謂的「有用「的知識,也就是:正規學校的正規教育。這個社會是現實的,學歷就是硬通貨,沒有什麼道理可講。他至少可以你在社會上的地位。
2:我們要接受那些「無用」的知識。也就是當時看起來「毫無意義的東西」,大概就是:哲學、藝術、宗教、人文,心理學,經濟,金融,等等方面的知識,這些東西未必能改變你的外在命運,但能改變你的內心世界。
3:我們要接受和自己不一樣的思維方式。旨在完善自己的「思考體系」。我在知乎聽了160多場LIVE,很多小夥伴表示不理解,問我為什麼?不為什麼,就是學習不同人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思維方式。
4:問問自己,我們吸收知識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那我們要學會的是什麼呢?事實上,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的,比如我是一個創業者,我首先要學的是如何做人做企業,其次要學的就是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對吧。
那如果是一個母親呢,她要學的又不一樣。
5:我們應該重新定義「知識」。
這一點李雷@李雷說得特別好,我就不多扯了。
接下來,我想說說「知識值多少錢」。
那,你得看看「知識付費」的本質是什麼?
就是「時間電商」,就是有經驗的人,將她的經驗告訴你,幫你省了時間,幫到了你,你付費。就這樣簡單。
你只需要花錢去買你需要的東西,至於你買的是什麼,你買的是心情也好,你買的是人也好,你買的是技能也好,那是你自己的事,你不需要和任何人交待。
比如,現在,我正在貼面膜,但這次買的這個面膜特別難用。如果有人教我如何選擇面膜,我就願意付費。因為我自己查資料好累,滿屏的都特么是廣告。
但,如果有人用標題騙了我,課堂上還搞得我心情不好,即便他是乾爹馬雲,我也不買帳。
所以,當你糾結「有些東西不配是知識的時候」,你不要忘記了,淘寶才出來的時候,你在質疑「我為什麼要在網上買這個?」,而現在你說的是什麼,「感謝萬能的淘寶,什麼都可以買到」。
知識?一樣的。總有一天,你會說,「哎呀,我花8塊錢今天在網上買了一條信息,講如何通下水道的,簡直太有用了」。首先大部分的知識付費其實不是知識,是信息。
信息和知識是兩回事。
另外,其實信息付費也沒啥不好。
但是付費的人和收費的人都需要搞清楚自己得到的是啥付出的是啥。
現實是大多數人搞不清楚。
毛澤東選集到處都有你不看,論語到處都有你不看,道德經到處都有你不看,高等數學到處都有你不看,就連b站免費的番劇你都不看非得來買所謂的付費知識。
原文真長,你們是怎麼有耐心看完的。。。
講道理,從小到大上學交的學費,真的值。。。
推薦閱讀:
※有哪些明星曾被知乎捧上神壇,又被拉了下來,為什麼?
※知乎上有哪些問題或者答案顛覆了你的三觀?
※被知乎大 V 關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知乎上越來越多不好好討論問題,遇誰噴誰的人?
※如何看待知乎在廣告區插入回答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