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底登陸的先頭部隊真的是步兵直接往上沖嗎?
我認為不會讓脆弱的步兵赤裸裸的往德軍陣地上衝鋒吧,像很多電影(例如拯救大兵瑞恩)里描寫的那樣。難道就沒有坦克之類的東西提供火力支援和掩護?
答案是:是的。尤其是對於美軍灘頭而言。
當然這並不是預想中的計劃,按照理想的狀況,灘頭登陸前有空軍轟炸機部隊投彈,然後是海軍艦炮的覆蓋,經過火力打擊後,灘頭陣地會變得和月球一樣,留下一大堆可以供步兵隱蔽的彈坑。這樣子H時到來時水陸坦克掩護下的步兵只需要輕鬆地衝上去就可以了。盟軍軍官戰前向下屬介紹灘頭情況時甚至自信地認為「今天介紹這些沒什麼意義,登陸那天你們看不到這些東西的(都被炸平了)」
然而當天的雲層有點厚,擔心誤傷的空軍不敢輕易投彈,炸彈普遍沒有擊中目標。海軍的炮火看起來有效,但是灘頭的德軍混凝土工事依然堅挺。
所以第一波大頭兵們在登陸艇上驚訝地看到了諾曼底海岸上祥和的鄉村風光而非一片狼藉的廢墟。。。
至於水陸坦克,由於是海軍人員決定卸載時機,大部分坦克過早地下水沉沒了,只有極少幸運兒抵達灘頭支援步兵。
因此在實際的灘頭上情況顛倒了,本來盟軍指揮官希望用各種機械為步兵開闢道路,現實中反而是步兵需要為堆積在灘頭的推土機,吉普車開闢道路。儘管有著那麼多的優勢,但是最後進攻的成敗仍然依靠那些步兵。就如一位盟軍老兵所說:「你不能在裝配線上生產英雄。」而那些第一次踏上戰場的美國大兵們確實做到了,他們衝過火線,翻過堤壩,打開了通道,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諾曼底戰役時真是讓步兵直接沖,然後清理出灘頭空間讓坦克上岸。
但這確實是不正常的,同期美國海軍陸戰隊是用LVT兩棲運輸車將步兵運送上岸,同時還有一些裝了37炮、75短管榴彈炮或火焰噴射器的LVT作為伴隨的火力支援車。
說白了就是美國陸軍沒經驗,又不肯虛心向海軍陸戰隊學習。
如果遊騎兵和戰鬥工兵也算步兵的話,那確實是步兵沖第一波,然後才是裝甲部隊。
不過,也不能單純的說步兵部隊是第一波次。
盟軍在諾曼底的登陸行動,是一個龐大的作戰行動,實際上在登陸行動正式開始前就已經進行了。
首先,以被閑置的巴頓將軍為核心,建立影子集團軍。同時展開大規模的戰略佯動,欺騙德軍。
這種欺騙行動,確實起到了很大作用,大量德軍,包括對登陸部隊威脅最大的裝甲部隊,實際上被調離了諾曼底地區。
可以查一下諾曼底地區的德軍部隊,可以看出,在諾曼底地區,德軍在灘頭只部署了兩個三流步兵師,火炮只有十二門。這已經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登陸行動的安全。
第二,在登陸之前,對諾曼底地區進行了高強度的空中和海上打擊。
這就是電影《最長的一天》中遊騎兵攀登的懸崖,可以看出,即使這麼多年過去了,崖頂上還是像月球表面。
第三,在登陸行動規程中,盟軍驅逐艦抵近灘頭對德軍火力點進行直接射擊。有資料顯示是十二艘驅逐艦,以一艘驅逐艦四門4吋、4.7吋或5吋炮計算,再考慮到一門艦炮火力相當於一個炮兵連,也就是說有四十八個重炮連進行直接火力支援。
最後,還有登陸場後方的空降行動,各種書籍和影視作品表現的很多了,就不用廢話了。
總的來說,盟軍已經為第一波登陸部隊提供了儘可能的支援了。
當然,並不能說諾曼底登陸是完美的,而原因是多樣的。
一,經驗不足。雖然在此之前,美軍已經有多次成功的登陸行動,但是那都是在太平洋孤立島嶼進行的,無論是戰場態勢還是地理情況天氣海況都完全不同。
而在歐洲戰場的兩棲登陸作戰,無論是一戰的達達尼爾海峽登陸還是諾曼底之前的迪耶普登陸戰,都以失敗告終,直至於有人認為登陸作戰是根本不可能的。
另外,具有豐富兩棲登陸經驗和大量兩棲裝備的陸戰隊卻在太平洋戰場無法調動,而陸軍部隊確實缺乏登陸能力。
二,環境限制。
通過照片可以發現,無論是現在還是當時,諾曼底灘頭都缺乏重裝部隊展開的面積,換句話說如果不讓步兵強行突擊擴大灘頭陣地,重裝部隊在如此狹小的地域根本沒有機動能力,很可能淪為活靶子。
當然,現在復盤可以認為德軍並沒有這個能力,但是這是開著上帝視角的我們的認識,當時的美軍並不知道這點,所以以此指責盟軍是有失公允的。
三,缺少專用兩棲戰車。
雖然在戰前盟軍改造了大量DD坦克,但是在諾曼底惡劣天氣下,很多都無法登陸,甚至直接沉沒了。以至於有搭載坦克的登陸艦放棄釋放坦克,直接沖灘。
但是,即使有這麼多問題,盟軍除了在奧瑪哈遭到重大損失,其它四個海灘都沒有遭到嚴重損失就突破了德軍防禦。
所以。諾曼底登陸也許不完美,但依然可以說是成功的。
DD版M4基本上還沒見到德國人就自沉了.
一覽無餘的奧馬哈灘頭
德國炮台, 無敵射界, 海軍和空軍根本沒有幹掉這2個炮台. 這裡死的不光是美軍, 還有英軍的幾個空軍聯絡員.
這2張照片分別是用奧馬哈海灘的2頭拍的.
下面有人問上面紅圈內的2個堡壘為什麼沒有被海軍摧毀, 這個就要問美國海軍的馬鹿們了。
這地方還真就是靠人命和意志.
諾曼底登陸,天天喊破喉嚨就是奧馬哈傷亡四千人左右,奧馬哈那地方几十米的灘涂光禿禿無遮無掩誰去打都得死萬八千的,海拔差二十多米,在沒有大隊工兵的幫助下除非坦克會三級跳蹦上防波堤(谷歌地圖測的),
灘頭縱深才一百八十多米,海拔相差超過25米
現在還是一個垂直的斷崖地形
其他的說句難聽點就是武裝巡遊,最多的朱諾傷亡1200,最少的猶他197,五個灘頭合起來傷亡不足8000人,相對於這麼大規模的行動來說傷亡不過萬算是很成功的了……
有很不少改裝坦克頂上去。
艦炮打遠了,火箭支援船打近了掉海里,坦克放早了沉沒了
大還好打死的是領一條高曉松世界xian兵花現只有自己到了,隔壁德軍還有高曉松加成的機槍手,還好死的是高曉松世界線的美軍,於是美軍步兵成功了
這都是高曉松的錯fi
諾曼底登陸,如果從現代戰爭的眼光來看,其實是一場菜雞互啄的登陸與反登陸作戰。
由於技術限制和保密需要,美軍在開戰前並沒有做足對諾曼底海灘的情報搜集工作,海軍和空軍只探測到了幾個最大的德軍堡壘群位置(事後證明有倆的高度還標錯了)D-day當天的灘頭氣候還比較差,空軍投彈精度非常有限。傘兵於前半夜開展的破壞行動被證明是有效的,至少使得德軍各堡壘間的有線通訊中斷,有四個軸線補給基地被美軍佔領。但由於缺乏有效的通訊手段和多軍種協調機制,前期空降的傘兵對於登陸戰幾乎沒有太多的直接幫助,且有大量傘兵被分割包圍,傷亡慘重。
所以結論是,美軍在客觀上確實讓大量步兵萬歲衝鋒上了灘頭,但在主觀上並不是這麼想的。原計劃中打擊精確的艦炮和轟炸會摧毀大部分反坦克樁並製造散兵坑,坦克可以暢通無阻地登上海灘,步兵在散兵坑裡集結完畢後步坦協同攻佔高地。但人類史上第一次搞這麼大的登陸行動,在沒有綵排的情況下,各種意外頻出。水陸坦克可靠性不足,裝具釋放人員經驗不足,導致大量坦克直接沉沒在了波濤之中。對海灘的火力覆蓋精度和預期差了十萬八千里,反坦克樁紋絲不動,散兵坑也沒造出來幾個,除了硬莽別無他法。當然德軍缺乏重型裝甲力量,通信、後勤補給被傘兵切斷等問題同樣存在,最終擁有源源不斷的支援力量的美軍取得了戰役勝利。
至於現代戰爭中的登陸戰嘛…………一個國家在戰爭中都被敵人搞大規模登陸了,你先猜猜這個國家的海軍怎麼樣了,再猜猜空軍和陸軍能不能扛得住。
登陸之前是先通過拿到制空權,然後一輪一輪的轟炸機飽和攻擊,摧毀一些工事和守軍意志,然後登陸艇就拉著一船的士兵往上放。像前面答主說的,沙灘上布滿各種反坦克樁,也有鐵絲網,地雷。所以工兵配合著步兵一起沖,往上堆人頭,是生是死就看人品了。因為還有岸防炮,所以戰鬥艦艇也不敢過多靠近海岸。第一波步兵先頭部隊任務是開闢空曠地帶,清理掉攤頭陣地,炮位。然後就是等第二波大兵帶著一些輕裝甲轟隆隆的上岸了。
以前讀過《最長的一天》,書里寫的是
原計劃是水陸坦克先上岸,事實上也是水陸坦克先下水。不過因為當時海況太差,水陸坦克沉了好多,其餘的航速提不上去,半路被步兵登陸艦超過了。最後成了步兵先上岸。
可以參考電影 拯救大兵瑞恩開頭那一段,德國在近海放置了大量鋼支架,衝鋒舟開不上岸,加上火力封鎖,很多士兵在水深2米地方下船,自身裝備超重,很多人入水就漂不上來了,加上德軍火力封鎖。至於那些改裝的謝饅頭,下了坦克登陸艦,剛登陸就成了活靶子,不過給第二波登陸提供很好的掩體。
大家都忽略了空投的傘兵嗎?...傘兵給陣地上的受敵帶來了極大的干擾,死的也很慘烈,太多直接閃現到別人塔下...
我所知道的是伴隨的改裝水陸坦克大部分都被擊毀或者翻沉在水裡了,而海軍和空軍的火力準備因為天氣原因,攻擊方位稍微向目標後方偏斜了,結果就是德軍的灘頭工事完好無缺,猛烈的火力準備炸死了德軍工事後方的許多奶牛……
而毫無坦克掩護的步兵衝上工事完好的海灘的時候,屠殺就不可避免了。
相反其他幾個海灘因為坦克成功上陸和炮火準備到位,傷亡就低了很多。
除了奧馬哈,其他幾個灘頭都十分順利,而奧馬哈失敗很大的原因,就是當面美軍沒有在乎當時環境狀況不好,依然按照過去演習流程,在更遠的地方放出謝爾曼DD坦克,結果上岸的坦克數量不足
而其他幾個海灘,都是坦克能離海灘多近,就多近放
然後上岸坦克數量明顯超過奧馬哈
你要知道這是登陸作戰 當時德軍在法國北部沿海的大西洋壁壘上修築了大量堅固的防禦工事 其中包括大量的雷區 障礙區 這些陷阱是專門為坦克和裝甲車準備的 而且在登陸地區地形較為陡 不適合裝甲部隊作戰 不是在任何戰鬥都要裝甲部隊為先導 步兵為後 那隻適應平原突擊 和大軍團對戰 所以步兵在登陸作戰一般為先導 畢竟步兵目標小
另外你說的讓坦克提前進行轟炸支援 盟軍實行了啊 用軍艦 飛機轟炸其永久型火力點和大目標的重炮 先在氣勢上壓倒對手 再用步兵實行衝擊
榮譽勳章和電影拯救大兵中就有此場景 建議做個參考
諾曼底登陸時滿海灘的反坦克樁,步兵不開闢前進通路坦克在空曠的沙灘上無異於靶子,必須由步兵建立一定的防線,工兵炸開通路後方可由坦克進行鞏固防線並經一步發動衝擊
少年
第一 拯救大兵瑞恩開頭戰 工兵要炸坦克路障 那些鐵就是阻礙坦克的 然後主角說坦克全掉海里了 你還炸個毛
第二 很多人遊戲玩多了 或者想當然 灘涂 重型船隻進不來 有個詞叫吃水線 你以為碼頭是幹什麼用的 可以去看看敦刻爾克 裡面有反應
諾曼底也是步兵上岸幹掉堡壘後 用特殊改裝的船做成臨時碼頭 才能讓大船卸貨
第三 很多人太想當然上岸如何如何舒服 例如小粉紅天天想著一小時收復台灣 自己是個英勇的小兵 衝上去就大殺四方 不就是海嗎
外國有個節目 龜速船長
主持人改裝了個汽車跨越英吉利海峽 在海上開倒是很順利
到了岸邊 是沙灘 你以為開著就能上岸了是吧 很不幸被水流不斷往回拉 最後還是上岸找繩子拖上來的
沒有真實衝鋒攻高地過,但是也模擬演習過很多,你沖的越快,越不容易被擊中,為什麼呢?因為在衝鋒過程中,越快越不容易瞄準,而且對面的防守的重火力朝集群開槍造成的殺傷效果最可觀。
步兵沖 步兵沖完炮兵轟 炮兵轟完步兵沖
美軍(陸軍)經驗不足,就這麼簡單。
另外,承認美軍失誤了有什麼難的,海灘上的是被海空火力犁了好幾遍的反坦克設施,又不是一片沒有清理過的完整雷區,你總不能說,用坦克會有損失,所以我選擇上步兵吧。
推薦閱讀: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軍人撫恤真的很少嗎?為什麼?
※二戰日本拼刺刀真的厲害嗎?
※歷史上有哪些看著挺激烈卻沒死幾個人的特殊戰鬥?
※國產K8教練機能打贏二戰後期的活塞戰鬥機嗎?
※抗日戰爭期間中日裝備差距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