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會成為科技界的無印良品嗎?
真正的米粉,都希望小米成為小米,而非別的什麼。
無印良品在中國的性價比極低,日本佬一個平民牌子跑到中國來被一群工薪階級捧成高端品牌,還有很多品類的質量乾脆不如批發市場的同價位產品,沒有一貫的無印良品的設計感。
小米的產品大多都是同價位中競爭力極強的,性價比難有敵手。比起能賣貴就賣貴一點的無印良品,小米能賣貴都不賣貴,就是要屌給同行看。
所以,不會,小米不會成為無印良品。
小米會成為小米,絕無僅有的小米。
——————
喲,還有大哥轉生日本去吹日本性價比去了,真是無敵。這牌子在日本有性價比關我中國人鳥事。
說小米抄國外設計的,也不看看無印抄歐美設計的鳥樣,屁股擦乾淨再來黑。
無印的包鞋衣服之類的日用品質量差同價位國產產品不是一點半點,更沒有所謂設計感,轉生日本的不如洗洗這個地?小米那個一百五的背包不知道比無印良品那個包用料好上多少,真搞笑。
哎喲,還因為中國人的收入問題覺得貴,我們中國人收入沒有您家日本太君多,真是礙了您的大和眼了。比同價位差就是差,設計好的不說,設計本身是有價值的,那些又沒設計又貴的還不是活坑錢。
小米牛逼是中國人牛逼,我就吹小米了,你要怎樣?
——————
這麼給下邊嘰嘰歪歪的人說吧。
性價比是小米的基本盤,指導方針。這個小米指的不是小米手機,而是加上小米科技以及兩百多家生態鏈公司合起來合稱的一個小米。
小米跟這兩百家談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問:能不能把成本壓到最低,微利賣。之前知乎上大麥還是個啥的ceo蹦出來說小米的人跟他們談,開口就是能不能賣到999,他們拒絕了,還順手婊了一波小米屌絲。先不說後面談成的騎記米家有賣一款三萬的自行車,這個事情側面印證了小米官方的說法,性價比就是小米的價值觀。
有閑心的把小米官網打開,一個一個產品,同功能同價位對比,自然明白這性價比叫的有沒有底氣。
無印良品我去浪過兩次,原研哉的書我也看過,書好看,東西太貴。
大商場和批發市場進去晃悠都不收錢,無印良品也許某兩樣東西還行,你要說他整體都有性價比,那隻能暴露你對生活的無知。
包括它飽受好評的傢具,到傢具市場去,同價位傢具設計當然不如它,但木料比無印用的好的多。包括宜家也是,大部分實木傢具都是松木,松木在實木傢具里其實是很差的用料,稍有心意去其他市場看看都能看到更好的東西。
樓下小朋友不願意承認的是,自己為無印傾心的原因是因為賣場效應,為裡面營造的生活審美而傾倒。在這種氣氛下你很容易覺得這些東西都值得,因為它是擺設的一部分。
但是你跳出來看整個市場,國內廠商的產品綜合來看不比他們差到哪去。審美值錢,用料不值錢?搞笑。
之前看了國內一個廠家,純粹的中式風格,也不是什麼皇家審美儘是雕花,樸素典雅。我覺得這就比無印良品好的多,人木頭用的也比日本人用的好,也有設計,價格不噁心人。說白了有些小年輕懶得逛傢具市場,就聽幾個裝逼犯說無印牛,就捧上了。
啥?您特有錢?家裡特牛逼,買啥都可以當紙片丟?性價比不在考慮範圍之內,乃是不食人間煙火,買啥都只憑高興?
您當我沒說,我就是好奇您都是人上人了咋還用無印良品這種低端品牌。利益相關:小米員工。
所以議論老闆不是的事情,還是匿了吧。
Costco是家美國公司,無印良品是家日本公司,雷老闆既沒有在美國正經過日子的經驗,也沒有在日本正經過日子的經驗,所以其實對這兩家公司的模式,是有誤解和旅遊黨甚至何不食肉糜的問題的。
前兩年老闆找的模式是Costco,當時我來回琢磨,說我們的模式和目標客戶跟Costco到底哪裡有可比性啊。。。想來想去沒有,反正我這樣的赤貧老光棍,在國內是會買小米產品的,在美國是絕對捨不得Costco那會員費的,圖便宜去唐人街,圖方便街角有Kroger。。。
不過當時老闆也許是真的想像Costco那樣收會員費賺錢,用硬體成本價賣設備,收會員費來支持運營和產生利潤。。。不過大概後來很快發現此路恐怕不大通,雖然現在我們很大程度上確實是用硬體成本價賣手機用MIUI收會員費。。。這個問題就不討論了,容易陷入自黑。。。
然後大概是過去年,開始說無印良品。我對日本缺乏直觀的了解,也確實只逛過一次這家店,在中國,沒啥感覺。所以不敢說這個對不對。
但是我個人覺得呢,現在我們走的方向,尤其是現在生態鏈的方向,如果說像誰,應該說更像(至少是北美的)宜家。
不貴,設計有一點,簡單,看著算順眼,能用,搬家扔了不心疼,放到幾個million的大House裡頭的話,大多數又覺得好像有點不夠檔次。。。
無印良品或許也這個樣子?僅從店面和較可預見將來的SKU數量來說,我覺得好像小米之家的規模確實會更接近(中國的)無印良品。美國的IKEA太巨大了,很難一回事。
=======================
回到問題本身。
「小米會不會成為科技界的無印良品」我覺得並不是一個確切的表述方式。
更好的說法是,一方面,在鋪線下的時候,小米選擇的自營零售模式思路目前看來也許確實也接近宜家和無印良品。如果按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會出現一個在電子產品行業里地位和店面風格類似於宜家或無印良品那樣的線下零售商,叫小米(之家)。
但這個思路的選擇,並不是因為看著無印良品或者宜家好才去學的,而是類似這樣的模式,更適合吸引按照小米對自己的產品定位選擇的目標客戶。
這算不算「小米會不會成為科技界的無印良品」是可以商榷的,但是我覺得不好算,像無印良品和宜家,雖然在向線上方式探索大概有,但總的來說是線下零售商,而小米不管線下怎麼鋪下去,」線上電商公司「的本色都不太可能改變,即使面子上像,裡面的思路還是會有很大區別的。
另一方面,我不懂設計,不過小米的品牌和產品定位,從一開始」為發燒而生「、」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的時候,就決定了,產品外觀的設計風格,會是現在這個樣子。而這個樣子,至少在我看來,本來就是很接近接近宜家和無印良品的。這甚至很難說這是小米在模仿或者怎麼樣,產品設計那幫人之所以會成為小米的產品設計,就是因為喜歡和擅長這種風格——因為目標客戶喜歡嘛。
如果以後真的要另立品牌專門吸引土豪,那肯定不可避免的要換風格。。。不過我覺得雷老闆不至於這樣。。。。
所以結論,我不認為小米會成為電子產品界的宜家或是無印良品,小米就是電子產品界的小米,但小米相當多的產品和生意的風格,會或已經類似於無印良品或者宜家,不論是不是能成功。這是小米所選擇並一直在努力取悅的目標客戶所決定的的,而不是刻意的模仿。
===========
其實吧,我倒覺得其實做電子界的宜家挺棒的,以後生態鏈產品在智能家庭這塊更完善起來以後,去美國市場可以直接在宜家旁邊甚至談合作在裡面租塊地方開店,搬了新公寓,去宜家逛一圈買了傢具,直接進小米之家買上一批電子產品把居家生活智能起來,各種搭,簡直完美互補。。。
所以老闆考慮一下這樣搞一下吧,把我轉去做PM最好了。。。。
===========
呃,補充說明一下,IKEA雖然是瑞典公司,可是我沒見過原汁原味的瑞典的宜家店啥樣。。。。但是北美的宜家店是比較熟悉的,多年來在裡頭花了不少錢。。。
所以我這裡只討論像北美的宜家,不討論瑞典原汁原味的宜家。無印良品同理,因為沒見過日本和其他國家的無印良品,只能拿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店說話。。。。
另外,關於幾個million的大House,單位當然是美刀,排除曼哈頓那樣的變態地腳。以北美的情況,其實別說幾個million的house了,凡是自己住的獨立屋,除了定做的廚房檯面櫥櫃之外,都很少會有人擺大片IKEA,無他,不夠檔次。IKEA的定位和形象還是比較適合公寓,尤其是租的公寓。
=============
原答案半年多以後又看見有人贊補充。
前段時間,又聽雷老闆演講的時候,說了一句話。
老闆說,我們的道路,跟Costco是完全相反的。旁邊同事當時都以為老闆說岔了,我倒是覺得這麼一說就通透了。所以至少在商業問題上,雷老闆的水平是很高的。。。。
我的理解,老闆喜歡Costco的運營和客戶經營模式(所謂實質上不是做產品或者銷售而是做中介或者通道),但是其實是看不上Costco這種服務部分腐朽的小資產階級有錢人的小家子氣。所以小米是不會在這方面學Costco的,也絕不會學無印良品或者IKEA這樣跑到中國來把自己搞成一個特洋氣的近似奢侈品的品牌,小米不管到哪裡,都會是接地氣的,高性價比的,真材實料的,買得起的,大眾的,全人類的。
運營這些,都是手段,讓每個人,不論膚色種族地理位置,都享受科技的樂趣,那才是目的。
我們大概不大可能蠢到為了手段不擇目的。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什麼是小米?小米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小米的未來是怎樣的?
近些年雷總的確在不少場合追捧過Costco、MUJI,也有匿名小米員工說小米和IKEA有點像。那什麼是小米?而小米是看重了這些公司的哪些方面?或者是碰巧和這些公司的在某些方面重度耦合了?
說Costco,是說它的商業模式,以及用戶對C家的信賴,這和小米最為追逐的幾個核心價值中的三點:誠實的定價和粉絲文化,以及急速周轉的庫存運營。小米用「物料成本價+較大幅度偏低的利潤」定價,給用戶最大的價值回饋,從而贏得用戶的信任。而小米的互聯網公司的性質,用急速周轉率的電商模式,來進一步節約成本,從而加強前面兩點,良性循環並做到極致。
說MUJI,其實主要是無印良品的設計哲學,這次雷總合影的也是M牌的設計師。不管說簡約、禪宗、淡化設計重實用,還是說文藝風格、生活哲學,其實都是在說極簡設計。小米曾經說沒有設計是最好的設計,而到現在如此重視設計,我也知道米家品牌產品基本只有ID設計沒有下放到生態鏈公司,似乎現在對設計重視到歇斯底里,然而現在的產品又基本都是太重視設計下的幾乎看不到設計,這也應該是極簡設計的真諦:少一些物質,就多一些人性。
自然有人會說小米更像IKEA,其中的民主設計理念,健康理念,物美價廉理念都高度耦合。同時宜家產品和MUJI、Costco也都或多或少與上文敘述的特質相似。
那麼,小米究竟像誰?Costco只是賣場,最多像個小米電商;雷軍也似乎只跟MUJI設計師做朋友;或者有更多相似點但每個耦合程度稍小的宜家,小米肯定不只做傢具家居,絕對重心也並非在此。
然而,Costco的會員費制度顯然不怎麼適合中國人的消費習慣,且C家只做銷售;MUJI在國內目前還是中高檔定價的品牌,和小米核心價值背道而馳;宜家的東西不錯,價格也適中,但小米的追求顯然質量還要向上、價格還要向下。這些都是不可能相同的方面,從出生和方向都是截然不同的,道路和結果也是南轅北轍。
雷軍說要學習的這幾家公司,只是要取人家某些方面的經而已,所以雷軍又說再過15年才能看清小米的模樣,否則當場就說像Costco和MUJI那樣的就行。小米的當下,在很多方面已經超過這些「老師」很多,小米的未來也勢必更為宏大。
小米的目標和成長,都是結合中國當前智力和市場的獨特相對優勢,制度上更能聚集國內外的創新人才,面向人類經濟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場,用極致的簡約設計和誠實的定價,去做和國內巨大市場一致的爆品,用極致的互聯網方式分銷,從而進一步反補小米。這是一篇巨大的文章,很多方面分析都不合經典經濟、商業理論,但每一次對行業帶來的影響都足夠劇烈。
這就是我所理解的小米和Costco、MUJI的關係,我簡單理解的「什麼是小米」。
小米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科技屆的無印良品,那不是魅族么?每一款魅藍手機的晶元都無印(笑)
小米的目標,應該是成為中國的沃爾瑪吧。
小米那個150背包真不錯,有設計感,便宜,質量還好,我們這一片外企好多人都背,好多老外也都用,自從用了那個包後,對小米產品有好感
不會,至少是在國內這個市場。
小米的願景:讓每個人都享受科技的樂趣。
無印良品的願景:這樣就好。
小米的宗旨:為發燒而生。
無印良品的宗旨:物有所值。
小米的定位:高性價比。
無印良品定位:有理由的便宜。
小米的主要渠道:互聯網、實體店。
無印良品主要渠道:實體店、互聯網。
小米的價格:國內一價格,不同國家不同價,差異不大。
無印良品:日本一價格,國外一價格,差異略明顯。
不知道其他地方怎麼樣,反正在中國無印良品就是一個極端沒有性價比的品牌,也不知道怎麼包裝成了一個性價比品牌了。
雷軍說的話聽聽就可以了,小米剛成立的時候說是要做中國的蘋果,極致,專註,快,後來又說是要做中國的亞馬遜,硬體不賺錢,然後是要做中國的無印良品,現在是要做中國的Costco感覺雷軍是看到一個就想學一個
我覺得兩家走的路完全不一樣吧?
小米這商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起碼就跟無印良品的理念不一樣了。
無印良品的理念之一就是——以預見地球規模消費的未來為視點來生產商品(位置MUJI GRAM 01.1.3)第三行)。
無印良品為了更環保安全的染色方法,可以選擇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最環保安全的染色方式,最後在東南亞找到了,並把技術重新現代化了,製造了 草木染的毛巾。BTW,無印良品的毛巾顏色從來不超過六種(包含白、灰、深灰、粉色在內),我去隨便逛家超市,毛巾那顏色就跟進了染坊似得,我並不會覺得有多環保、多安全。
還有一個就是,無印良品基本上不會炫技(除了某些要告訴你安全安心的地方)。小米會說自己xxx是哪個品牌代工工廠同廠的,xxx是用了什麼高新材料,xxx運用了什麼最新技術。無印良品基本上不玩這招,上面說的「奧氏體304不鏽鋼」,頂多在餐具上貼個「奧氏體不鏽鋼」,大小可以參照你考試的時候打的最小字型大小的小抄。
我對小米沒有特殊喜好或厭惡,但是最近突然有一種感覺小米在知乎被吹的厲害。而且是從產品到雷軍全方位的吹。。。實在有點意外。
不會。
首先,MUJI 的意思是沒有商標但是品質有保障的商品。也就是無印良品。雖然小米做工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小米暫時還做不到。
第二,可以研究一下MUJI的設計理念。建議看深澤直人。小米當初米1的沒有設計的設計。覺得是個噱頭。
第三,MUJI其實很講工匠精神的,小米工匠少一點,營銷多一點。不說老羅。
其他,小米的出現,當時確實對國內手機有巨大衝擊,立志做好的國貨。這一點小米做到了。
但是小米,這幾年發展太快,特別是設計的扭曲,米3就是處在很尷尬的位置。沒有傳承感。
魅族太有「傳承感」
不過,正是因為有小米,國產手機才有機會,跟國際大廠去競爭。
最後希望,在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這麼快的情況下,小米能夠沉下心來,做一款可靠的手機。
另外,個人不是很喜歡MIX。勿噴。
哦,弄了半天點贊多的都是誇小米的啊。
這麼多黑無印良品的,不得不站出來說話。不清楚其他產品,但是無印良品的敏感肌護膚產品真是好用到完爆,網店和實體店經常斷貨啊!作為一個敏感肌患者,用過多少護膚品,國產國外本土化的。誰敢說我是無添加?同價位的也只能買到個國產低端產品啊!而且添加了什麼自己都說不清的,成分有什麼都寫不清楚的產品。無印裡面不是所有的都貴啊!有些性價比真的很高。不要被表面現象迷惑啊!
同時本人是學設計的,說實話從設計上來說,個人私以為國內還沒哪個產品在設計上做到這麼高度統一,其實想不明白為啥有人認為muji的設計風格是性冷淡,本人是超愛啊!國內有的產品真的是過度包裝產品本身卻一般般,價格也會高的離譜。不知道為啥這麼多人會買小米,說實話小米性能不知道,外觀我是絕對看不上眼,感覺抄襲痕迹太明顯了,多個機型都感覺風格不一樣,明顯就是哪個好賣我抄哪個...看了就微微蛋疼一下…感覺太沒原則…如果硬要說小米啥風格,那就是許多國產機的通病,直男癌風格!!!深深的感受到它們的背後站著的是一群以直男癌為領導的設計團隊…
我第一部手機是韓國fantai(什麼字不記得了,先在已不存在了)5年;第二三部二手諾基亞(親戚不要了給我了);第四部男朋友給買的htc(1年為啥只用一年因為不到半年就卡的要死要死的,當時花了2600);第五部:蘋果5s(港版不到4000)
男朋友現在是老公:htc用了2-3年(大概3000),之後買了華為(不到4000)
給父母:一隻聯想,一隻鎚子(都是千元機)
說實話我剛畢業那會沒小米,大家買的最多的是諾基亞和三星,蘋果還是小眾機型,很多人也不知道。但是從一開始我做設計借鑒的圖標啥的都是蘋果的…不要問我為什麼,因為沒人拿出華為,小米,三星,諾基亞里的ui設計跟我說,看看人家設計的。那個時候還是按鍵機的時代,那ui設計不說也罷,當時還不叫ui設計,都叫美工,自從蘋果當道之後,老闆們才開始意識到ui設計的重要性。
這時候肯定有人說我是蘋果粉,呵呵…5s之後的機型我並不愛,(尤其之後那奇葩的兩道大白杠是個什麼鬼,後來翻了一下設計師,我呵呵了,有種江郎才盡的感覺)也不會蘋果出一個我就買一個…更準確的說,現在手機都太大太重,我一個手更本用不過來,這麼大我的便攜小包都塞不進去,再說我現在5s有兩年多,除了電池電量和內存問題,用起來跟買來一樣一樣的感覺……所以說我並不是某種特定品牌的粉,如果後面在買手機,應該是蘋果7雅黑的那款,我在實體店看過,剛柔並濟,等我5s不行來再來找你。後來看了設計師原來是5s設計師回歸了,而且設計的比之前更好了,一個鍾愛設計的男人,感覺就是這麼有魅力。在這裡要特意反饋某人,至於我怎麼一手機就能聯想到後面的設計團隊。我這邊送你幾句話,見字如見人,酒品如人品,做事如做人。這就是設計的品格。
目前小米,鎚子,聯想,oppo…個人覺得至少在設計上,看不出什麼品格魅力來,而且周圍上3000元的也沒人買…如果硬要說鎚子的千元機設計外形還可以,但要論及格調還不到,至於華為…跟它們企業特點一摸一樣,反正我不愛…
感覺小米就算想做中國科技界的muji,目前的客觀環境也不允許啊。。。看這個問題下面的回復就知道了。
2015年小米手機目標銷量8000萬台,結果沒完成,最終落在7000萬。2016年小米出貨量預計僅6200萬台,將第一次出現下滑,國產手機中排在華為1.4億台、OPPO9000萬台、vivo8000萬台之後。
「斷崖式下跌、風口上的豬自由落體、小米估值暴跌、小米神話落幕、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媒體已蓄勢待發。
說到小米手機銷量不行,很多人就會說:小米生態鏈還有很多公司,可不止手機呢。那好,我們就來說說小米生態鏈。小米生態鏈有多少公司呢?有媒體報道說是55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4家。8月份小米生態鏈公司青米科技新三板上市,市值2109萬元,主要業務小米插線板。從披露信息看,小米實際控制和關聯的投資方占股39.51%。
從這些數據看,估計小米生態鏈公司總估值在50~100億美元之間,我們取個中間數75億美元。假設小米投資的公司占股都像青米科技,占股40%(當然這佔比很高,實際不可能),那麼小米在這塊的資產30億美元左右。
而小米手機業務呢?2014年12月融資時小米估值已達450億美元。去年法國《費加羅報》發文章說它跌到40億美元,嚇壞了一群人。跌一些有可能,跌這麼多不太可信,取400億美元比較可能。
所以對比很明顯了,小米生態鏈公司跟小米手機比起來,你可以說不值一提。就像格力還做房地產,做手機,但跟空調業務比起來不值一提。丁磊還養豬,跟網易的遊戲業務比起來,不值一提。
所以小米一旦手機業務不行了,其他業務撐不起來。所謂的小米生態鏈公司,單個最多也就10億、20億美元體量,目前沒看到哪家能做到小米手機這麼大。
小米想轉型無印良品,想建線下門店,國內市場留給小米的時間不多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馬上進入負增長,華為2017年目標是1.7億台,OV目標都是翻番,這三頭洪水猛獸拿刀砍人,小米占的盤子會更小。支柱業務下滑,病來如山倒,很難辦的。
所以,無印良品能承載雷軍的夢想嗎?就目前數據看,很難。
母雞粉喜歡說設計....
就是不肯承認它就是大眾品牌啊....
吹逼格實在是...
只能說母雞真心會忽悠
我倒是覺得蘋果是科技界的無印良品。
失眠到6點現在才起床
========分割線========
利益相關:無印良品兼職(好像也沒什麼利益好相關的)
先說MUJI吧,其實那MUJI和小米來比設計是不公平的,畢竟MUJI已經形成的自己的設計風格,還有一大票非常厲害的設計師在每年給MUJI設計新的東西。
MUJI有三大原則(MUJI的小夥伴給我讀起來!!!)
精選材質
修改工序
簡化包裝
這三點就解釋了什麼是MUJI。
MUJI發展的開端就是日本在經濟危機後需要價格低廉質量好的產品,通過自己的思考然後取得的市場的認可,後來一步步形成的自己的設計和理念產生的如今的MUJI。
有些人可能在吐槽MUJI在中國的定價,但是仔細思考,他現在的定價其實是有原因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國內還沒有形成規模。很多我們用員工折買還覺得貴上天的產品其實它的售賣量並不是很高,所以單品的生產成本就會攀升,加上目前在國內物流成本難以下降,導致了一些產品價格讓顧客難以接受。MUJI其實已經在努力的改善這個情況了,2017年初還會有一大批的商品大幅降價。服裝的價格我覺得MUJI的服裝大部分是對得起它的價格的,至少材料和做工比HM好上不少,優衣庫的話目前沒法比。。。畢竟現在它都快500家店了,MUJI才200家,成本的優勢就在這裡。文具和家居那邊的話,很多的產品已經實現了國產化,價格也在慢慢的下調,超聲波香薰機在前幾個月就下調過一次(雖然還是買不起),還有一些無法實現國產化然後運輸成本又很高的商品價格自然無法下降。
MUJI的完整版應該看日本,日本的MUJI店鋪數量非常多,開展的業務也比國內要完整很多。包括全家的部分便利店也有MUJI的專櫃(因為全家是良品計畫的股東),大規模鋪開的成本優勢支撐了低利潤,價格自然可以更低。而且產品線比國內完善超級多,大部分產品又是依據日本人民的生活習慣設計的,所以有時候在店裡看到一些東西都不知道是幹什麼的。。。當中國的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MUJI也可以根據中國的市場需求開發新的產品而不是從日本直接拿過來放在國內賣。
再說小米吧。。
小米一開始就是在喊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這個和MUJI的態度的不一樣的(MUJI是減少不必要的設計,保留物品本身的功能)。雖然在近幾年來小米百貨的東西越來越多,設計風格也趨向統一,但是在本質上它還是在售賣物美價廉的產品而不是形成了自己的理念輸出給消費者(抄襲還是借鑒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清,說不定只是想法相近,這裡不提啦)。我覺得大部分人對小米的印象還是停留在廉價高配的手機上,小米百貨的風格應該和小米手機獨立開,形成自己的一套設計風格和設計的理念。當小米百貨有一天開始向顧客售賣理念的時候,那個小米百貨才不僅僅是一個百貨,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無印良品,我看是無良印品。
推薦閱讀:
※小米 Note 2 能打敗鎚子 M1L 嗎?
※如何評價 ifanr 關於新國貨一文中對小米、格力、大疆的評價?
※如何看待文章《米粉,喪鐘為你而鳴!》?
※小米頭戴耳機的出現會不會對森海塞爾、AKG 等等的耳機大廠商造成威脅?
※澎湃晶元可能用在鎚子手機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