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裡面「浜」字為什麼在翻譯成中文時變成了「濱」?

「浜」「はま」這個字在漢語裡面應該讀「bāng」然而不論是「橫浜」「浜風」以及很多很多人名裡面出現的「浜」都翻譯作了「濱」如果是因為漢字簡化產生的差異能否介紹一下背後的故事?謝謝~
-------------------------分割線-------------------
謝謝各位回答~原本以為漢語裡面沒有「浜」這個字,後來發現也有結果就懵逼了。。。現在清楚了謝啦~


「浜」是日本新字體,其原形作「濱」。
「濱」是大陸簡化字,其原形作「濱」。

中日之間的現行漢字標準,若是要互相作溝通,必須要用其原形做連接。
溝通之後就是:
浜(日)——濱(原形)——濱(中)

再比如日本新字體的「芸」、「滬」、「糸」字,也必須用其原形作溝通,才能與中國現行規笵字聮繫起來:
芸(日)——藝(原形)——藝(中)
滬(日)——濾(原形)——濾(中)
糸(日)——絲(原形)——絲(中)

所以日語裏的「芸能界」不能想當然地讀成「yún néng jiè / ㄩㄣˊ ㄋㄥˊ ㄐㄧㄝˋ」,日語裏的「滬過」不能想當然地讀成「 guò / ㄏㄨˋ ㄍㄨㄛˋ」,日語裏的「金糸雀」不能想當然地讀成「jīn què / ㄐㄧㄣˉ ㄇㄧˋ ㄑㄩㄝˋ」。
同樣的理由,日語裡面的「橫浜」也就不能讀成「héng bāng / ㄏㄥˊ ㄅㄤˉ」。
「浜」和「濱」,只是中日兩國在選擇簡化字時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互相轉寫時千萬要慎重。

按:「滬過」現在更常用的是「ろ過」,將「滬」用假名代替,一定程度反映當代日本人漢字識讀能力下降了。

我們來看臺灣日據時代建造的設施「飲料用井戶水過裝置施行認可 指令第一一七號 布袋出張所」(地址:飲料用井戶水滬過裝置施行認可 指令第一一七號 布袋)

作中文轉寫的時候就保留了「滬過」而沒轉寫成「濾過」,這是不對的。若是其初衷是爲了保留日語原文的話,那末「戸」、「裝」、「號」等字也不該轉。

看到一些日本地名在中文語境中沒有轉成中國規笵用字,其實有些彆扭的。
比如日本的「糸魚川市」,轉寫成大陸規笵字應該是「絲魚川市」,而不是「糸(mì / ㄇㄧˋ)魚川市」。

有「絲魚川」出土的刀具銘文爲證↑

又比如韓國的「曺」姓,其實就是「曹」姓,只不過他們用了自己的韓國標準字。轉寫到中文語境裏頭,應該用「曹」。

比如 Running Man 這一集的字幕,應該用「曹」字。

又比如《太陽的後裔》最開頭出現的「責任出品人」的名字,轉寫成中文語境應該是「坰洙」而不是韓國漢字的「坰洙」。

這些字幕製作者,大多不太瞭解日韓漢字規笵,所以沒對這些字進行轉寫,而只針對日韓漢字中與「繁體字」一樣的字進行了轉寫。
所以他們知道韓國漢字表示的人名「曺圭賢」的「賢」字需要轉寫成「賢」,卻不知道「曺」同樣也要轉寫爲「曹」。

就說到這兒吧,再多說該曝露筆者的日常愛好了。
在別人關注劇情本身的時候,筆者更關注的是其使用的漢字字形,職業病又犯了。
摔棹=(╯‵□′)╯︵┴─┴


關於這個問題 @趙瑾昀 的解釋已經很詳細了。我再補充一點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判斷

【下面假設文字學的知識我們一點都不懂】
如果這個字是訓讀,那麼看一看這個訓讀是什麼意思大多就能判斷出來了
比如「渋谷(しぶや)」,覺得「渋」長得像「涉」。查字典「渋(しぶ)い」澀味的,所以可以判斷出是「澀谷」而非「涉谷」了(假如我們還知道日語中有讀作「わたる」的「渉」,那結果就更顯而易見了)
又如「新潟(にいがた)」,覺得「潟」像「瀉」的繁體。查字典「潟(かた)」淺灘、鹹水湖,和「瀉」的意思不挨著;再查中文字典「潟」是鹽鹼地,所以可以判斷出是「新潟」而非「新瀉」了(然而中文裡「潟湖」一詞也經常錯寫成「瀉湖」)

如果這個字是音讀,那麼需要藉助一點音韻學的知識了
比如「芸術(げいじゅつ)」,一看就覺得「芸」就是「藝」。沒錯,「芸」結尾是-n,對應日語也該是「ん」,但是這裡卻沒有,說明「芸術」確實是「藝術」
又如「撮影(さつえい)」,一看就覺得「撮」就是「攝」。但是一查,「攝」古代是-p的入聲字(對應現代日語的「う」結尾),「撮」是-t的入聲字(對應日語的「つ/ち」結尾)。那麼結果「撮影」就是對應「撮影」(cuō yǐng),不是「攝影」!!!(假如我們還知道日語中有讀作「しょう」的「摂」,那結果就也顯而易見了)【為什麼-p韻尾入聲日語是「う」,請看日語中「合」「塔」「業」「十」「級」「習」等入聲字,其音讀為何沒有尾音而是發成長音? - 語言】

對於多音字也可以如此:
「長門(ながと)」:「長(なが)い」=長(cháng)
「朝倉(あさくら)」:「あさ」=早晨=朝(zhāo)

最後說「浜」,通過「はま」的意思我們可以判斷出來它是水邊之義的「濱」而非河溝之義的「浜」
如果它是音讀的,通常都讀「ひん」,「ん」對應-n,即bīn「濱」;萬一讀成「ひょう/ほう」了(我猜只會用於轉寫中國地名,而且日本人也不知道該這麼念),我們就知道這個「う」對應的是-ng,即bāng「浜」


日本漢字絕大多數是跟古代中國學的(也有這樣的自造字),後來二戰結束後(?)的時候他們也搞過簡化,於是成了今天的日本漢字。有些日本簡化字很簡單粗暴比如(對應的漢字為澤/澤,包括中國的 毛爺爺 的名字里的「澤」字也變成了),(澀/澀,沒錯那個有狗雕像的地方「谷」叫澀谷而不叫涉谷)等等。

後來中國60年代漢字簡化,貌似也相當程度參考了日本的簡化字,不過說到底絕大多數的中國簡化字還是古來就有的字形。【不過有一點,日本規定人的姓名可以繼續用老字、異體字。比如兵庫北阿姨就叫花澤而不叫花沢

,還有渡辺、渡邉、渡邊這樣不知道算不算本家的姓氏————說到這我突然想起來了,既然這樣你們憑啥改我們老大的名字!】
我把日本的漢字,除了這樣的自造字,自作主張分為4類
【註:以下講的「規範字」,指的是現在中國大陸通用的正式漢字,無論它是繁體簡化來的,還是簡繁同形】
1.相同型:和對應的規範字完全相同(筆劃筆順可能不同但這不重要),比如「」(學)、「」(黨)、「」(會)、「」(萬)等,日本人也寫作學、黨、會、萬;
2.相似型:和對應的規範字不一樣但是很像,幾乎任何一個用規範字的中國人都能認得它對應哪一個漢字,比如「」(對/對)、「」(賴/賴)、「」(德/德)、「」(縣/縣)、「」(邊/邊)、「」(處/處)、(陷/陷)、(攝/攝,但是日本人不說「影」而說「影」。感謝金銀銅鐵瓦石土同志的指正)等;
3.魔改型,用規範字的普通中國人基本認不得,用繁體字的普通中國人也不一定認得,比如(對應漢字為賣/賣),(貯/貯,這個對於用繁體字的中國人來說是相同型),(樂/樂,這個對於用繁體字的中國人來說是相似型)、(轉/轉)等;
4.山寨型,某一個字的日本字不像對應的規範字,卻和其他某個規範字長的一樣。比如題主提到的這個(濱),就是簡化不一樣。同一個「濱」,日本人簡化成,中國簡化成,但中國也另有一個沙家浜的(bāng)字。同樣的還有(藝/藝),(濾/濾),(沉/沉,不過在繁體字中,沈也是沉的一個常用異體字甚至用沈多於用沉,因此這個對於用繁體字的中國人來說是相同型)等。

【註:根據評論里同志們的意見,我必須註明一個,以上舉的日本簡化字例子,這些簡化字形不一定是日本自己發明的。比如沈(沉/沉)字, 「沉」的繁體字也是「沉」,但是有異體字,即「沈」,而且在繁體中文裡常用此字而不用沉字。日本人用「沈」字也是跟中國繁體異體字學的,因此說它是「山寨型」,但也不是日本人自己發明的新字形。其他一些字比如「」字也是如此,這種字形古代中國也有,只是日本人用了中國古代的異體字,而不是他們自己發明的字形。另外說一下,瀋陽的的繁體字、日本漢字都是,因此如果你姓沈,來到日本,不要寫沈,而要寫。】
=============================
以上介紹完畢。

因此,如果一個中國大陸的翻譯者翻譯日本漢字,碰到「山寨型」的,也只會照形直翻卻不知道其實對應著另一個漢字,那他就要鬧笑話。沒錯,把「四糸乃」直接翻譯成「四糸(mì)乃」的那幫字幕組,說的就是你們!《薔薇少女》裡面的「金糸雀」,你們還懂得把(絲/絲)翻譯成,到了《約炮》咋就不行了?現在全中國的人民,認識這個糸字的念四蜜乃,不認識的就瞎念,你們相當於是把人民群眾往坑裡帶啊!

當然,翻譯的更無厘頭、看上去十有88+1就是一小時10塊錢找街邊大爺翻譯的,比如翻譯成「四乃」的(這個鍋,那些翻譯成的也得背,誰叫老百姓不會念,當然就要找個字形最像的了),還有某些把「」(對應,但意思是「開花」)字翻譯成「朕」的台灣出版社(我看到了大量叫「美朕」「朕夜」的妹子之後才覺得不對勁),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如有偏差歡迎批判。

另,上面說的是字,關於日語詞語,我在下面這個答案有些總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739001/answer/107049288


日本特有簡化字,可能是恰好和大陸簡體重了。

不要試圖在標籤里掩蓋了,一看就是提督。


推薦閱讀:

在受到漢語影響之前,日語中的數詞是怎麼表達的?
日語「心中」的語源是什麼?
如何看待環球網新聞《日本網民驚呼:小米反日!我們抵制!》?
為了考出德福、N1、托福、TOPIK、雅思、GRE這些語言等級證書,你那段時間是怎麼過來的?
在日語里潮騷是什麼意思?想表達的怎樣的意境和感覺?

TAG:漢字 | 日語 | 日本漢字 | 和制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