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一般,是選擇自費60萬哥倫比亞大學master還是選擇新加坡國立大學全獎phd?

題主現在大四,拿到了哥倫比亞大學master的AD和新加坡國立大學老闆口頭phd offer(正式的還沒到)。另外還有申請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和蘇黎世聯邦理工(ETH)的master,這兩所目前還沒有拿到offer。題主第一次提問,求問知乎大神們如果都能拿到錄取,這四所應該怎樣抉擇,大致排序如何?

以下是背景。

1. 題主家在一個四線小城市,家裡條件一般,父母年收入加起來在15萬左右的樣子。如果選擇要去哥大的話讀下來60萬對家裡負擔不輕,存款都要花出去並且可能還要賣掉家裡一套房子。如果畢業在美國找不到工作而必須回國的話未來財政壓力會很大。
2. 專業是EE。移民或者工作幾年回國發展都可以接受。但是不想畢業直接回國。很在意投入產出比,至少要回本才能回國(原諒題主是一個比較現實的人)。

3. 哥大的EE專排不是很靠前,近年來又被詬病說master項目用來圈錢,不知道畢業工作好不好找。好處就是哥大畢竟ivy,學校底蘊厚,名聲響。

4. 想拿全獎讀,不想讓家裡有負擔。然而新加坡格局小,未來發展必然受限。再加上很多人說NUS科研灌水嚴重,所以有些猶豫。但是NUS國內口碑不錯,又是全獎家裡沒有任何負擔,並且新加坡的文化更相近一些,比較好融入當地社會。

5. 關於master還是phd的問題。題主對科研不反感(至少目前是這樣)。比較喜歡學校的環境。也不排除讀完master繼續讀phd。

6. 去歐洲大陸沒有學費負擔,然而申的都是德語區學校,本人沒有德語基礎,擔心生活工作不便。 第一次提問,請各位知乎大大指點迷津該怎樣選擇。不勝感激! PS 題主小弱一枚,實在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了,求大神們輕噴。
~~~~~~~~~~~~~~~~~~~
更新一下我的最新想法~打算放棄哥大跟慕尼黑工大了~現在我在ETH的master跟NUS phd這兩個之間糾結 感覺要人格分裂了 求知乎大大們分析啊。

另每個人的答案我都仔細看過,十分感謝大家的建議!同時也感謝知乎提供這樣一個好平台,不然很多訊息不知道從哪裡獲得。真的很感謝大家!


如果你能確定之後要繼續在ETH念博士,那應該是不錯的選項,有薪水而且還算不錯,
(相當於把你念碩士的錢賺回來)
說點跟學業無關的,能在歐洲生活過一段時間是蠻不錯的,

但來ETH的缺點有兩個
1. 生活費高,雖然碩士學費幾乎等於沒有,但生活費也是在歐洲中數一數二高的
(如果繼續念博士一個月薪水大概至少4-5000瑞朗,聽博士朋友說的,有錯請指正)
2. 生活上多少最好還是要會德語比較好


本人在瑞士ETH讀的博士,在德國的馬普所也待過幾年,後來在NUS工作過一段時間,現在又回到瑞士。就給學弟學妹一些關於這幾個地方的參考消息吧!(太多私信了,沒法一一回復,抱歉了。)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在所有的選項中ETH無疑是最好的,因為這是教育品質決定的。在這個只有三四百名教授的學校里,在過去短短的一百年中,產生過二十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ETH的碩士不比博士水平差多少。一般情況下,他們畢業的時候大概是博一博二的水準,甚至比德國、新加坡畢業的很多博士水平高。這跟瑞士人一貫追求的高品質是一致的。ETH本身就是以工科著稱,EE的品質高,出路也比較好。我覺得這是受教育最核心的東西。另外,瑞士生活品質很高,有山有水,可以滑雪游泳爬山燒烤什麼的,白富美和高富帥很多。瑞士國民素質很高,頂級豪車隨處可見,但是沒有超速、不禮讓行人等等不文明行為。而且蘇黎世地處歐洲中心,交通很發達,隨便就可以玩遍歐洲。另一方面,瑞士的消費奇貴,沒有強大的經濟後盾是不行的。沒有碩士學位的話,基本上申不到ETH的博士(ETH的博士全球薪水最高,瑞士薪水的購買力也是全球之冠)。蘇黎世的貴是全球出了名的,一個人一個月估計得一千五到兩千瑞郎(一瑞郎大概6.7人民幣)。這也取決於自己選擇的生活水準。碩士沒有工作許可,打工受限,只能做一些零散的工作。這樣算下來,ETH的碩士成本投入非常大,雖然它幾乎不要學費。這種情況估計賣腎是不夠的:)。不過回報也非常好。從eth碩士轉博士相對來說比較容易。ETH博士研究生的薪水是一年七萬瑞郎(約四十五萬人民幣,是博士研究生,不是博士畢業生,還沒嚇傻的同學戳一下官方鏈接吧)(Salary | ETH Zurich),讓你直接happy到似乎一下子全國解放了,碩士的那點投入也很快就回本了。簡而言之,從多方面考慮的話,我覺得這樣的付出絕對值得,因為這是教育品質、生活環境、人生閱歷等等綜合決定的。在其他地方享受同樣品質的教育可能付出的學費更多。選擇ETH意味著對於高品質的追求(同時也要明白自己即將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被虐出來就牛了)。

NUS的博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對學術不感興趣的話,可以考慮。NUS的博士的平均水平不是很高(希望NUS的校友別噴我),畢業後不適合學術圈,可能選擇工業界比較好,但是新加坡又沒啥工業。新加坡節奏不比上海北京慢,人的壓力都很大,基本上博士生不是在想問題,而是在做事,忙忙碌碌,論文也發了不少,但是真正有創新意義的東西不多。這個東西有利有弊。現在評職稱都看論文數量,誰會在乎質量呢?NUS的名氣比較大是因為學校廣告做得比較好,整天吹噓自己是亞洲第一大學。八九個諾貝爾獎的東京大學都沒說話,一個諾貝爾獎都沒有的NUS倒是叫得很歡。NUS的科研水平肯定比不上歐洲和美國(好吧,他們確實不是一個量級的,說nus比不上德國的馬普所沒人有意見吧?),具體到EE的話,估計和清華差不多(喜歡看排名的人請繞道吧,該死的虛假廣告,還要害人多久?)。查看一下德國、瑞士、日本、新加坡的諾貝爾獎獲獎人數,大概就對這幾個國家的科研水平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另一方面,新加坡是個華人社會,生活問題不大,地處南亞交通要道,附近也可以玩玩。NUS的博士不需要碩士就可以讀,極大地節約了時間。(感覺很奇怪,這不是很水的博士么?別人七年的訓練,你三年就完事,怎麼保證質量?有人說博士不能以年限來衡量,我覺得大部分人的智商都差不多,三年和七年的差別還是有的吧)。薪水方面的話,NUS博士薪水可以養活自己,而且確實跟歐洲大部分博士的薪水(不包括瑞士)不相上下。不過NUS的博士生可以申請學校的住房,可以節省很多錢。不過物價方面來說,新加坡又比歐洲貴一些。歐洲薪水不高(稅後1600歐,大概2400新幣),但是物價低(大概是新加坡的一半),卻要自己租房子(房租大概500歐左右); 新加坡薪水不高(2500新幣,大概1600歐元),但是又物價高(大概是歐洲兩倍),卻不需要在外面租房子;瑞士工資高(5000瑞郎,大概7500新幣),物價也更高(大概是新加坡1.5到2倍),租房更貴(大概1000瑞郎)。所以薪水方面比較的話,就購買力來說,新加坡恐怕比不上歐洲,更比不上瑞士。簡單來說,NUS的博士生還是學生(跟國內情況類似),歐洲的博士生算是職員(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兒童福利、帶薪假期等等)。雖然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他們以另一種方式展現了他們的種群歧視:新加坡公民是一等,永久居民是二等,其他人員屬於三等(很不幸,我這個ETH博士、在馬普有過研究經歷的科研人員也屬於三等公民)。這些人在買房、租房、上學、工作、兒童福利等等各個方面有著天壤之別。千萬別被新加坡政府和NUS美好的廣告給忽悠了,他們展現的東西可能只是給公民的。雖然有各種不利因素,我仍然推薦的原因在於它的短期效益比較好(不需要學費,而且有獎學金可以拿,況且不需要碩士就可以讀,華人社會,比較容易融入,社會體系相對完善)。

跟NUS相反,德國任何大學都沒啥名氣,但是教育質量都有保證。德國以嚴謹著稱於世,絕對不會出現NUS那種名不符實的情況。他們各個大學的品質幾乎是一樣的好,不同學校差別不大。最近幾年他們為了對抗英美的學校,也開始加大部分學校的經費投入。這就是所謂的德國精英大學。 相對來說TUM的名氣大一些。其實德國留學的花費應該比新加坡小,而且能真正學到東西,只是名氣不如NUS。現在很多德國的大學都是跟馬普所聯合培養博士。而且德國的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好,大把的名企隨便挑(想想新加坡的企業)。如果在一個都是TUM的公司里,人家願意要一個NUS的畢業生過來撕比?另外某些德國人會排斥說英語,即便會也不會跟外國人說英語。偶爾會有二逼會說「這裡是德國,你要說德語。」你可以直接無視。大部分德國人還是很友好的。不會說德語在生活上問題不大,大部分人都會很耐心地跟你交流,甚至有人在線查字典跟我說英語。德國法律完善,社會穩定,非常安全,不會像美國有人拿著衝鋒槍在街上掃射。而且學術成就在那擺著(看看諾貝爾獎獲獎人數就知道了),非常牛逼。德國的教育體系非常完善,而且收費低廉(幾乎等於不要學費)。德國社會是一個幾乎人人平等的社會。我女兒上幼兒園的費用和政府補貼跟德國人是一樣的(作為對比,新加坡的幼兒園對於外國人的收費比新加坡人高了將近十倍。外國人在新加坡屬於三等公民,跟歐洲人人平等的理念差太多,新加坡政府刻意拉大新加坡人和外國人待遇的差距)。從學術、生活、待遇、未來出路、教育質量等等各方面來講,德國還是很值得去的(好吧,你得忍受德國足球、啤酒和烤香腸)。

再說說美國,對哥大的EE不了解,但是美國的整體環境不錯,而且你有機會參與很多的交流。未來的路比較寬,而且有純正的英語環境(對比德國和新加坡)。但是留學費用是個問題。那些別考慮錢,未來工作云云都是屁話。這會兒拿出六七十萬對家裡來說是巨大的壓力,即便將來有兩個億有啥用,何況未來不一定有兩個億。簡單來說,美國好,哥大不好。哥大的學術聲譽有所下滑,就是因為他們榨取中國學生的學費,但是教育質量卻得不到保障。就好像你去了星級餐廳,結果他們給你上的是路邊攤的烤串,但收的是百倍的價錢(沒有貶低烤串的意思,只是舉個例子)。你拿著星級餐廳的賬單(哥大畢業證)有啥用?

企業不會為你的文憑買單,企業只是想購買你的能力。

真才實學不是文憑給你的,是你自己學來的東西。不要看那些極少數成功的例子,也不要看那些極少數失敗的例子,要看均值。不管對於ETH,TUM,NUS還是哥大,都要看均值(那些覺得自己是天才的人就不用看均值了)。你付出的時間、精力、錢以及潛在的成本(如果在國內工作的話,賺的錢和人脈),這些與你收穫的東西(文憑、能力、經驗、朋友圈、眼界等等)是否匹配。不要留學完了才發現還不如不留學,在國內安安穩穩上班呢,因為人生註定只是一個單行道

最後,祝你找到自己滿意的道路!


選offer是一種幸福的煩惱——在別人看來幸福,自己卻實實在在感覺到煩惱。我之前碰到一個學生絞盡腦汁也沒做出決定,後來真的發燒了好幾天……

很多人覺得,選擇哪所學校要看個人,沒有定論,但確實有一些重要的信息需要先行了解。所以,我們可以在擇校時結合理性和感性相結合,理性上分析投入產出比,感性上分析個人喜好。這樣做出來的選擇雖無對錯之分,但更可知,也更從容。

在分析投入上,大部分人會在乎是否容易讀下來(但有的申請者會希望項目更難讀哈哈),是否能更便宜的讀下來。

哥大的EE碩士,需要修滿30個學分,其中至少要有15個學分的EE課程,前24個學分中至少有一半的學分是EE課程。另外,至少要有15學分來自於6000 level以上的課程,不能有任何一門3000 level以下的課程(本科課程難度為3000 level,碩士一般從4000 level開始)。選修課程時,有很多同學會傾向於選擇同一領域的課程(下文會介紹到EE下面有哪些concentration),以期能更「專」一點,但廣泛選擇課程也是可以的。GPA要在2.5以上,5年內修完,大部分是1.5-2年畢業的。

另外,有的人會考慮入學後申請轉CS。這個可能性很小,哥大的規定是入學後提交全套文書,且只能申請CS的春季項目。曾經有個申請成功的學生談到,一共有100多個人申請,只給了3個名額,他是其中一個,所以說難度確實很高。還有的人這麼干:碩士期間盡量選CS的課程,掌握以後畢業直接找CS的工作。EE項目限制了選修課的學分,最多只能修15學分的CS課,還是要加強自學。

哥大EE碩士每學分$1,782 ,30個學分就是$53460,約為35.6萬人民幣,加上紐約的生活費大約每月$1500,如果按照1年半讀完來計算,算下來要53.6萬。保險等雜費等沒包含在內。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EE PHD包括課程和研究兩部分。課程的部分需要修滿24學分(每門課4學分,約6門課),最好的6門課的GPA需達到3.5。另外還有doctoral seminar,博士生要求參加討論,做presentation來講自己的研究,這部分也計入成績考評。

另外,所有PHD的學生都需要在入學1-2年內通過資格考試(Qualifying examination),該考試針對博士論文proposal,包含筆試和答辯兩個環節。原文如下:

The comprehensive written examination tests the general competence of the candidate in his/her discipline(s), while the oral defence ensures that the candidate is prepared to embark on his/her thesis research.

兩項全部通過才可以繼續攻讀PHD學位。

PHD學位要求提交40000字的論文並完成答辯,通常需要4年讀完甚至更久,但從第五年開始,很多獎學金都不能申請了,只能靠老闆提供生活費。

PHD是免學費的,生活費部分通常靠申請獎學金來實現,常見的有:

1、NUS research
scholarship,發給優秀學生,本科平均分80以上,國際生每個月2000新幣,過了Qualifying Exam (QE) 每個月2500新幣

2、President"s Graduate
Fellowship,發給有研究成就的人。本科平均分80以上,國際生每個月有3000新幣,未入學、已入學和已通過QE的都可以申請

3、李光前獎學金,只給新生,每月3500新幣,免學雜費,還有一些書本費和機票費

4、Singapore International Graduate Award (SINGA),給理工科和藥學學院的學生,一年24000新幣,通過QE後一年30000新幣

這些獎學金平均起來每月也有一萬多人民幣了,完成可以覆蓋生活費。相應的,學校會要求你完成一定工作時長的工作,比如做教學助理,實驗室助理或者其他任務,詳見:http://www.nus.edu.sg/registrar/info/gd/NUS-Research-Scholarship-Terms-Conditions.pdf

短評:

哥大時間短,NUS時間長。通常更加明確目標的人們傾向於希望一步到位,所以對明確將來走學術道路的人來說,nus幾年的環境和遇到的人群更適合這個目標,而那些不想把自己4年以上時間交代出去、更喜歡工業界工作環境的人就不適合NUS PHD這個選擇。

哥大是花費一筆巨資,新加坡是有的學有的賺。在這一點每個人感受到的差異很大。有的人不是很在乎,有的人非常看重。

擴展思考:

我更想進工業界還是進學術圈?這是兩個差異非常大的選擇。所以如果我們能儘早想明白這一點,那麼有很多規劃都可以立即開展。提前多感受工業界和學術圈的差異並參與其中進行嘗試是特別必要的。

在分析產出時,很多申請者會考慮通過學業我會有哪些收穫,將來出路如何

哥大EE開設8個concentration(EE下的分支方向),分別是Systems Biology and Neuroengineering, Microelectronic Devices,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ystems,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 Lightwave (Photonics) Engineering,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Multimedia Networking,還有個今年新開的Data-Driven Analysis and Computation,每個concentration都會配有2-9名不等的advisers,在每個方向下,都有各類難度的課程,如果你覺得課程偏簡單,只要有advisers的允許就可以直接修更難的課程。

新加坡EE在工學院下面,裡面有四個研究中心:近海研究工程中心,防護技術中心,能源研究和技術中心,先進機器人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有:先進位造與工程,先進機器人,能源,製藥工程,海洋和近海工程,水資源。

其中先進機器人研究下有六個研究方向:Embodied Perception,Human-Robot Interfaces,Model Learning and
Planning,Planning and Control,Intelligent Mechanics,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能看得出方向上有交集,但哥大提供的是這些方向進階課程的修讀機會,NUS提供的是研究平台。

求職方面,哥大EE提供了以下支持:

1、就業指導服務,包括跟指導老師一對一溝通職業目標和要做的準備(一入學就可以,提前約時間就行),修改簡歷和cover letter。

2、求職平台,從官網上能看到,今年的9.18有研究生專場招聘會,10.23有工程類招聘會,有包括Coursera, Khanacademy, Youtube等的公司來招聘。

3、招聘信息。會提前收集EE方面的招聘信息,發布到校內網站上,比如2014-2015年的實習和工作招聘企業部分名單包括:

我只截取了約半數的企業招聘信息,能看出EE專業將來的就業出路非常廣,除半導體公司、通信、電力類公司外,還有互聯網公司、銀行、學校、媒體、航空等各個行業。另外,表格里列出的只是職位種類,並不是招聘數量,通常一個職位都會招聘若干在讀和應屆申請者。

詳見http://www.ee.columbia.edu/files/seasdepts/electrical-engineering/pdf-files/Wiki_Posts_FAQ_1_0.pdf

根據payscale的數據,EE在各專業里薪資排到第四位

(其中early career pay指的是0-5年工作經驗,Mid-career指10年以上工作經驗)

來自美國勞工部的數據,EE在紐約的薪資也不錯

而博士顯得稍清貧一些,新加坡博士畢業後基本上都能在當地找到工作,薪水一般在4000新幣以上,但政府要求企業要優先招聘本地人。工作兩年後可以申請PR,至於喜不喜歡長期待在新加坡生活,就看個人喜好了。

如果想尋找教職,就非常看博士期間的個人積累,包括是否在做熱門的研究方向,是否有重要成果。NUS在新加坡是最好的學校,比南洋理工大學的名氣更高,能拿到phd學位也是不水的。目前國內的高校招聘海歸博士時並沒有嚴格區分獲得學位的國家,大多更看重研究成果和論文數量。

短評:

哥大的平台好,有很多就業機會,提前想好喜歡的行業並network到重要的人脈有助於找到工作,紐約平均6萬刀的年薪,減去生活費,也能在2-3年內賺回學費。

新加坡沒有大賺的機會,但比較平穩,基本上能留下來。

如果考慮長期發展的話,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想進國內高校做教職的申請者通常會選擇NUS PHD並且多攢一些高質量的文章,想回國進企業做研發人員的,通常一個哥大master+美國1-2年項目經驗就會很有競爭力。其中包含很多個人選擇的成分,要具體分析不同情況所需的條件,然後再比較。

擴展思考:

NUS PHD是個很好的博士平台,如果申請時直接夠不到美國TOP EE PHD項目時,可以由此就讀並申請去美國讀博後;哥大的master畢業後也可以繼續申請PHD,只不過不夠順理成章,需要碩士期間爭取研究項目的機會。

美國的phd要至少讀5年,而新加坡的phd只需要4年就畢業了,這兩個選擇的差異在於培養方式不同,新加坡phd的申請通常希望申請者能對博士期間的研究更有想法,能提交較為完整的research
proposal,這一點上跟美國差異很大。

有具體的目標時,才能談性價比和含金量。因為每個人想要的含金量的「金」是不同的。

最後說:

我通常輔導申請者做最終選擇的時候,會借用諮詢公司里的決策平衡單」(decision-making
balance sheet),這是一個做選擇時的輔助分析工具,挺好用的。決策平衡單能幫我們理清個人思路,理出來之後,還是建議要多跟有經驗的人聊,看看我們考量和所賦的權重是否有調整餘地。修建了一個留學申請交流群,分享備考資料、頂級名校申請經驗、答疑等,歡迎感興趣的同學加入。

那些靠感性就能立刻做決定的人,真是完全不能體會糾結的感受哇!(不要只收藏不點贊啊喂)


我覺得得看個人需求,如果以後準備在專業學術圈有點成績的話,ETH在其中可能是首選。如果以後希望移民在當地找到收入比較好的工作,看病生孩子都無憂的話,TUM是個好選擇。如果你是為了混個文憑,騙騙外行人,或者回國騙騙國人,以後也不一定做本專業相關工作,這個時候可能學校名氣最重要,哥大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想減小父母的負擔,選給錢最多的就行,目前看就是NUS了。


這個問題認真回答一下。首先分析歐洲的兩個學校。

慕尼黑工業大學的EE專業master是以德語授課為主,需要學習一年德語。英文授課的相近專業是通信工程(MSCE)和電能(power engineering),個人不推薦英文授課,因為這兩個專業里阿三、黑哥還有『清真』學生比重較高,比較沒有留學的感覺。TUM沒有學費,生活費一年十萬人民幣左右。另外慕尼黑工大的EE專業有些水分,研究生階段接觸科研的機會也比較少。如果題主準備在慕尼黑工大繼續讀phd的話,那麼這個選擇還是不錯的。EE專業每個月phd工資是3700歐(稅前),讀博期間有資格申請歐洲藍卡乃至德國永居;但缺點是畢業時間長,phd想畢業起碼5年。

ETH是明顯比慕尼黑工大高一個檔次的學校;專業實力強且英文授課體系成熟,有慕尼黑工大的大神轉學去了ETH。但缺點是蘇黎世生活成本極高,一般是慕尼黑的2,5到3倍。master沒有獎學金的話去ETH壓力會很大。另外說一句,如果能在ETH讀博並拿到瑞士國國籍,那麼起碼有十倍回報;有的德國人也會為了瑞士國籍而和瑞士人結婚。近年來歐洲難民危機蔓延,蘇黎世也變得挺亂的,火車站的候車室里有類似中東難民的人從早待到晚,舉止極為粗俗。蘇黎世的大街上流浪漢很多,傍晚流鶯野雞也是在街道旁當眾叫賣,反正感覺這個城市亂糟糟的。

哥倫比亞大學的知名度最高,如果題主不準備繼續讀博,那麼把哥倫比亞大學的master文憑作為最終學歷是非常好的選擇;如果以後搞科研,不推薦。有朋友去讀了此學校的EE master,在此畢業後沒機會留校讀博,只能又申請了一個普通學校的phd。

新加坡國立的phd有獎學金、畢業率高、年限短且本科畢業就可直博,博士生通過博士入學考試之後就壓力大減。如果以後回國發展,例如去大學任教的話,新加坡國立是非常好的選擇。當然缺點就是這個phd相對比較水。

另外提醒樓主,時間才是最大的成本,如果是我我會選新加坡國立。


本人ETH 機械本科,就說下蘇黎世的生活費好讓題主有個概念。
蘇黎世州每年更新簽證的時候要求出示21000CHF的財產證明。我現在平均每個月生活費大概1500CHF左右,其中房租500,一年下來所以開銷加一塊大概18000CHF,要是少吃快餐多自己做飯和吃食堂豬食的話,還能更便宜點。學費嘛,一學期650CHF左右,其實可以忽略了,不過有消息說要漲學費,不知會怎麼樣(其實三年前就有消息。。。)


來大家挪挪腿,我來說幾句。手機碼字,格式請諒解。先上結論:去美帝上哥大吧!
背景說明:本人當年和樓主遇到的情況非常相似!連專業都一樣!當年拿到了加拿大那邊的碩士全獎,美帝塔木等ad,坡縣兩所學校的phd全獎。遺憾的是,我自己連哥大都沒報,就是因為怕家裡負擔不起,同時也希望自己早點獨立。如果報的話,碩士offer肯定是沒問題的。
如你所說,如果去了新加坡的話,眼界格局自然比美帝小,而且小很多。畢竟地方就那麼大。我只簡單講講我的故事,希望對樓主做決定有所幫助。
很多人說我真tm傻,放著碩士全獎都不去,居然來讀博士!是啊,我太高估自己對科研的熱愛了,心想去美帝博士起碼5年,去新加坡算拿到學位的話也差不多4年半的樣子。事實上,如果並不是出於對科研的熱愛,博士這條路其實真不適合走。在國內的話,真正喜愛學術,熱愛科研的大學畢業生可以說少之又少,很多讀博士的學生家境和樓主非常相似,甚至成長經歷也很相似:家境不是很富裕(簡單來說就是類似拿到美帝常青藤名校碩士offer還糾結和博士的對比學費問題之類的),從小到大學習中上或者上等,到最後也不知道是真正喜歡科研還是慣性使然。所以,樓主一定要問自己到底是喜歡科研還是僅僅為了博士階段比國內獎學金多?問問自己以後想走哪條路,是學術界還是工業界?
另外,就NUS而言,雖然這幾年一直號稱亞洲第一,ECE排名全世界第七?(過去幾年了有點記不太清楚),但是樓主請你看看武俠里真正的高手哪一個不是虛懷若谷,大隱隱於市,自己埋頭研究自己的武功,反倒是半吊子喜歡在江湖搞武林第一。老話說得好,越缺什麼就越要秀什麼。如果樓主真心熱愛學術,想以後在大學當老師,那更應該去美帝或者歐洲幾所學校,畢竟學術大環境美帝是目前最好的,樓主可以先碩士再博士。
先暫時寫到這,希望對樓主有所啟示。


沒有特別好的家境為什麼要去ETH?
真是想不通一個瑞士加成有那麼大?
新加坡來說,一個博士想轉成PR實在是分分鐘的事情。EE在新加坡也算是最好的專業之一了。
國大博士起薪2500新幣,過了入學後還有加工資。
平時住學校,一個月500新,吃飯一天使勁吃吃12新。
想去歐洲無非是麻煩點搞個申根。一樣玩遍。
這邊中國人多,個人問題也不是難以解決。
四年讀完攢個20-30w人民幣問題不大,回國後找工作也不難。
留這邊也不是留不下。
此外,
水不水的看個人,跟學校關係不大。

你說你去工業界,瑞士自己壓根沒啥工業,佳能可,雀巢,ABB,你是打算去哪個?
難不成你一EE碩士去百達翡麗做表?
去學術界,你ETH碩士畢業還得繼續讀,讀不讀的出來還是另說。
NUS再不濟,phd也比ETH的master值錢。
瑞士的收入沒有比新加坡好哪去吧,我學長拿到了herzog de meuron的offer,
人家還承諾了幫妹子解決工作。
最後還是回來了,還不是覺得錢少了。

很多人來了新加坡覺得這裡怎麼沒有出國的感覺?
請問你是來旅遊的嗎?你想要怎樣的感覺?任何一個國家你呆兩年都是一個樣子。
我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一大堆同學。
走之前都覺得這地兒太小容不下自己,走了以後都覺得其實這裡也挺好的嘛。
外國月亮比較圓。
美國再大,你能天天開車旅遊?新加坡也不是監獄,你想出去玩買張機票走就是了。

你要真是天縱奇才,直接申請美國的直博就是了。
否則砸錢的意義何在?

樓下的噴子又開始不看問題的瞎BB了……我只是比較了兩個學校的offer,又沒說NUS強於ETH,底下一幫子不知道是不是ETH(我認識的幾個ETH反而沒說什麼)的就高潮了,理解能力堪憂。
在某些人看起來時間不是成本,金錢不是成本,升學考試不是成本呢,選擇不是成本。學校牌子好出去能裝比最重要。


ex紐約黨來怒答一發!

background北美藤校小碩一枚,建議樓主自費去哥大。歐洲不太了解所以不說。

其實這筆賬很好算的,首先樓主自己講了家裡的條件不是很好,所以非常不建議去讀PHD,尤其是樓主貌似也並不是以科研為人生目標的話。PHD如果你理解為給PHD期間老闆打工,其實就算全獎這工資也是低的離譜。

感覺樓上的確各種黑哥大(平常我也黑),不過實際情況是:

1. 哥大絕對對的起自己的ivy title,雖然工程學院的確不太好,但如果你EE轉ECE或者Meng的CS方向,畢業後兩年回本問題不大。目前看到的在紐約找到的CS的工作都是基本11W(11*6.7&>60W成本)起,尤其是紐約這塊還在大力的推進技術這塊。實在樓主進不了tech公司也可以去各大金融公司的IT部門做,收入一樣很高。

2. 其實老實講其實中國人如果是走的技術路線,工作不會很難找的,基本最後都是想留下的都下了(太水的除外。。。)。黑哥大中國人多的我就問一句:哪個學校的中國人少?

3. 其實讀學校最後還是要混校友圈的,哥大校友圈質量絕對還是可以的。

所以說推薦樓主去哥大,可惜樓主沒有申請我大康村的Meng啊哈哈哈


NUS的獎學金應該是不要學費以外,4年發55萬rmb生活費,這一正一負相差很大啊。

博士水不水,這非要拿年數說也可以說水,但是也還是有硬性規定發多少什麼級別paper的,不少人延長,也有讀不下去的。學校的師資設備一流。


新加坡畢業後薪水比不上美國,但是穩超歐洲,而且所得稅微乎其微,還能七扣八扣。國內認可度也還是很高的。

我常去德國出差,我覺得新加坡生活上便利程度是太太太超過德國了,到處是商店,都開到晚上9點以後一周7天,24小時的也很多,地鐵覆蓋廣、整個城市每幾百米就有巴士站,巴士頻率很高最久的也就10多分鐘一輛,整個國家很安全,幾乎達到了路不拾遺 夜不閉戶的程度(不誇張)。

官方英語,但是中文通行,這也是個對中國人的大buff。還有數不盡的國內的館子連鎖火鍋一條街,什麼海底撈,鼎泰豐都是日常。和中國時差為0。
回國的話飛南方城市4小時,飛上海5小時,北京6小時,而且經常刷得到便宜機票,回家和家人過來都很快。

缺點就是熱,車貴,然後假如有留下來的想法的話,拿綠卡 入籍之類的變得越來越難了。自然風光不如歐洲。還有點就是出國了的感覺不強烈不知道算不算。


如果你想回本想找工作掙錢就不要介意名氣。在美國master出身名校對於找工作的作用微乎其微。哥大master項目一年多少中國人,光內部競爭就夠喝一壺。我了解的能留在美國找到不錯工作的大多屬於以下兩種,一是精品項目的,比如哥大金融工程,當然這一類項目錄取門檻就很高,進去的本身就是大神。另一種是CS的。

我的建議是去哥大的話看看能不能轉CS。不能轉的話個人不太建議,Ivy的名聲回國唬人比較有用,但你若想儘快回本又怎麼會想回國工作呢。


就ee學術水平和學校檔次而言,eth好於哥大遠好於tum。說句不好聽的,tum學校和這兩個不是一個水平上的。除非為了省錢,否則不推薦去tum。
哥大的ee碩士錄取發的很水,以前同學都是拿哥大ee碩士保底的。
eth的理工碩士,應該是歐洲最好的理工碩士項目。當然,畢業後瑞士基本不可能留下(前年通過的法案原因),但是去歐洲別的地方找工作,基本上沒問題。再說句不好聽的,eth的同學到德國找工作,可能要比tum的還受歡迎。
我推薦你去eth。


新國大ranking也很好,何況是PhD,借前面答主的話,NUS的PhD就算再水,含金量也不會不如其他三家的master,何況你畢業還可以再跳美帝讀博士後,新加坡高校國際認可度還是可以的,回國的話也很唬人,當地就業也不難,而且新加坡比其他三國都更好融入,一旦打算留下,有了身份誰還看得出你是移民背景?哥大雖然是藤校,但藤校master的光環加成應該可以說不如bachelor,何況EE不是哥大的強勢專業,如果你的就業指的是留美的話,政策所限,除了CS都幾乎留不下來,當然EE也可以找CS的工作,但話說回來,不是哥大強勢專業,藤校加成在你找CS工作的時候能發揮多少作用?另外TUM和ETH,就學校而言個人傾向後者,但就業而言個人傾向前者,瑞士你不會德語很難找到工作,德國的話工科還是比較容易找工作的,但如果將來打算繼續攻讀PhD,ETH肯定比TUM的平台更好。我個人的看法是:新加坡PhD&>ETH&>哥大=TUM(TUM在德國還是非常好的,而且沒有學費的同時,生活費也只是瑞士的一半)。
PS:1、也有人提到ETH可以去歐盟其他國家找工作,但我不知道瑞士對留學生的具體政策是怎樣的,聽說有半年找工作visa,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是可行的,如果不是,恐怕時間上的緊湊會使可行度大打折扣,當然如果你足夠優秀學期內就可能能解決工作問題,但這仍是小概率事件。2、前面美帝的童鞋都說一兩年就可以回本,但說實話,據我在美帝讀CS專業的基友說,CS在美帝都沒以前那麼好找工作了,為了visa,全美帝的外國人(尤其中國學生)不是正在讀cs,就是準備轉cs(話有些誇張,但絕對反映現實),所以11W刀的工作競爭還是很激烈的,何況11W刀也只是稅前,稅後到手一個月估計就5-6K再加上NY的生活費(當然三年左右還是可以回本的),另外NY的就業形勢即使美帝整體經濟復甦也沒有以前樂觀了,然後EE轉CS的可行度也需要考慮在內(不可能是無條件轉的吧),至於哥大的校友資源當然是值得肯定的,但master談校友圈又未免不夠實在。

我看了不少題主的回復,我覺得題主內心其實不是很想讀PhD,對NUS也不是那麼喜聞樂見,我覺得無論做什麼選擇,在不是一個壞選擇的基礎上,起碼得是一個情願的選擇,否則就很容易變成一個將來會後悔的選擇。所以固然推薦了NUS的PhD,但我最後還是想說,不如去讀ETH的master吧,可能你將來更不會後悔一點。


感覺現在來回答這個問題稍微晚了一點點。不過近期寫了一篇文章,簡單介紹了一下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的PHD項目,希望對其他人有所幫助。

原文鏈接: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博士生項目介紹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是一所綜合性大學。根據泰晤士報和 QS 的世界大學排名來看,NUS 能夠排在一個不錯的位置上。之前有人在諮詢過如何去新加坡留學,如何攻讀博士生項目,以及在讀博士期間的一些注意事項。於是,筆者在這裡寫了一篇不那麼詳細的文章進行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果是要申請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生項目的話,也就是 Graduate Programme by Research。首先要關注的是申請這個項目的 Deadline。與北美高校不一樣,NUS 的申請截止日期比較早。根據官網的信息來看,如果是 8 月入學的話,基本上前一年的 11 月中旬就截止了,如果是 1 月入學的話,基本上前一年的 5 月中旬也就截止了。個人猜測,申請的 Deadline 比較早的一個原因就是 5 月份和 11 月份正好是一年內兩個學期結束的時候,於是學校就把申請截止的日期定在這兩個月。

其次,就是需要研究一下自己希望去哪一個研究生項目去攻讀博士學位。整個 NUS 裡面的研究生項目是非常多的,需要自行去官網上研究具體哪一個項目和哪一個導師適合自己。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就是,有的院系是可以在學生進入學校之後一年才選擇導師的,例如數學系;而有的院系是在學生入學之前就已經定好了導師。

再次,既然是攻讀博士學位,還是希望學校能夠承擔博士生的學費和生活費,當然這一切都是需要通過博士生去做助教或者研究助理去換去的。一般來說,大部分的博士生都是申請 NUS 的 Research Scholarship,這類獎學金的費用是一個月 2000 新幣,當通過了 Qualify Exam 之後會繼續增加 500 新幣的補助。如果是條件比較優越的博士生,其實可以申請 President"s Graduate Fellowship,這類獎學金的每個月可以得到 3000 新幣的補助。當然,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獎學金,這些都需要申請者自行去網上有針對性的查找。

如果申請的整個過程一切順利,在開始進入 NUS 之後,可能就需要以下的資料了。

首先,來說說 NUS 的一些學術資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學校的圖書館。NUS 裡面有 6 個圖書館,當時筆者在數學系讀書的時候一般來說都是去 Science Library(因為近)。圖書館都有著自己的開放時間,一般來說是 8:00-10:00,周末只有白天開放,公共假日則閉館。除此之外,NUS 的圖書館官方網站可以滿足學生們基本的借閱書籍的需求,還有著豐富的論文庫,甚至還可以提供過去的 Exam Papers 供學生參考。

其次,如果是學生選擇某門課之後,就會進入學校的 IVLE 平台,那就是 Integrated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在這個上面,授課老師會發布整個課程的教學計劃和課件給學生,甚至會在上面的 Chat Room 和學生們互動。除此之外,NUS 的官方郵件系統做得十分不錯,學生們可以通過郵件和授課老師或者外校的教授們進行交流。Myisis 也是 NUS 的一個重要平台,學生們可以在上面辦理一些入學手續,使用信用卡交付學費,查看自己的研究進展和申請學術休假。通常來說,一個 PHD 一年的學術休假有 21 個工作日,相比工作之後是多不少。

再次,NUS 的一個學期十分短,基本上一個學期只有 4 個月的長度。其中還包括 Orientation Week,Recess Week 和 Reading Week 等一些必要的休假,甚至還包括 E-Learning Week。由於上課的時間十分短,因此 PHD 們需要自行安排好自己的時間,不要浪費時間在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上。學期短的話就意味著假期將會非常的長,一般來說一年會有 4 個月的假期,但是對於 PHD 而言,假期也是要去實驗室科研的,因為論文一天沒有提交,就不算畢業。在 PHD 期間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早日通過 Qualify Exam,數學系的考試內容就是筆試加上面試。如果學生在通過了博士資格考試之後,系統上就會增加自己的獎學金,每月收入從 2000 新幣提升到 2500 新幣。

前面提到博士生的獎學金是需要做助教或者研究助理來換取的。一般來說,一個 PHD 一周最多帶 6 個小時的助教,但是通常沒有那麼多,一周的工作量也就是 4 個小時的習題課或者是 2 小時的習題課加上 2 小時的改作業。

最後,下面這份 PPT 是在筆者在 2014 年撰寫的,當時是為了給即將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南京大學校友所準備的。一晃三年過去了,當年剛入學的碩士生現在肯定已經畢業,博士生的話也即將畢業。近期翻看自己的資料看到這一份PPT,於是通過公眾號分享給各位讀者,希望對後來人有一些微小的幫助。

PPT請參見原文鏈接: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生項目介紹


復活節假期後第一天摸個魚
ETH碩士畢業,目前phd在讀。常年安利ETH。
碩士的好處在於你可以有時間從新考慮你要做哪個方向,要不要繼續PHD
NUS 四年,ETH不作死2+3年,作死無底線。
找工作不在蘇黎世其實還好,蘇黎世工簽不好拿。(也有拿到的)。讀博只要你一開始就有讀博的規劃我還沒件過master畢業找不到position的。
NUS是個比較保守的選項,ETH可能上限更高下限更低。


看了問題下面的答案都是學生,感覺想的還是太簡單。
首先一點,四線小城市的房子不是上海的房子,真漲不了多少,賣起來沒那麼心疼。這是最關鍵的。

學校的選擇方面毫無疑問是哥大。選擇學校不光光是選擇學校,更是選擇國家選擇城市。不是有錢人就更沒有選擇風險和長線投資的能力,哪裡錢多出路好選擇哪。新加坡這種中國牛逼一點就離藥丸更近一點的國家真不知道去那裡做什麼。瑞士玩的是金融,和你EE有什麼關係,生存的道路上永遠不要做小眾。

回答還扯什麼科研實力教育質量…你媽嗨呀,讀研難道不就是蹭個簽證水個文憑趕緊找工作賺錢嗎。家裡房子都賣了想什麼呢,讀phd在國外吃五年一百塊一碗的面你真能吃的下去?phd再怎麼全獎也都是剝削廉價勞動力,和你的勞動所得永遠差一個量級,本科四年還沒明白?

我本科學財經的同學大多數還是家裡挺有錢的,反而沒那麼多想法就是一門心思賺錢。本科賺錢的有,研究生出國投資一筆回來賺更多的錢的也有,大家出路都出奇的好。反而是家境一般的同學選擇學理工,為了一點點看似數額巨大的全獎賣身,耽誤一輩子賺錢的機會,真是太可惜。我不覺得那些學財經的人多牛逼,然而他們就是一步對步步對,就是能賺很多錢,也清楚地知道自己能賣多少錢。理工還是學校呆久了,出去實習實習或許會更好。

金錢是成本,時間也是成本。知識是要用錢買的,在現在這個年代可沒有下鄉的知青再給你義務教育了,科研實力學術成就什麼的,越好的就會越貴,都得拿成本換,沒錢可以就拿時間。孰輕孰重自己掂量。說句不好聽的話,有些東西,買不起就是買不起,問別人也沒用,怎麼問也買不起。

還有些同學啊,總是喜歡那種「低調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性價比高」的東西。首先不問這種東西到底存不存在,市場經濟里的留學生最終都會用腳投票把這些性價比抹平,你憑什麼相信你能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要去就要去昂揚向上的,吹逼吹的震天響的地方,吹著吹著就有人來,就真的牛逼了。去那種藥丸的地方,不僅幺蛾子多,信幺蛾子的也多。不信的話,網搜九評中科大有真相。

今天看到一句話說,時間才是最大的成本。剛開始覺得說的很對,最後想想,選擇才是最大的成本。但是這個選擇背後就要牽扯到無數其他的因素實在沒辦法衡量。只能說,個人有個人的命,看人吧。

當然,以上所有東西都建立在一個假設上,那就是你的能力和運氣都沒有逆天。真要是有一個能達到逆天改命的程度,那真是歷史車輪滾滾而來攔也攔不住。不過很可惜,大家也都是普通人。

不過首先,你得有哥大的AD…其次,哥大讀完真不止60萬。


題主面臨的情況跟我當年出國前基本一樣(香港Phd vs 哥大MS,家裡拿出念碩士的錢也不容易)
我覺得這個選擇不應該從錢的角度去看,而是應該從願不願意讀phd的角度去看,這個對以後整個人生的軌跡影響都很大。
如果不喜歡做學術,沒有很強大的熱情支撐(僅僅不反感是不夠的),千萬不要為了省錢去念phd,否則這幾年會過的很辛苦,而且也沒有什麼用處。碩士花的那點錢,畢業以後在美國IT行業工作1-2年就掙回來了。
建議題主在不考慮錢的前提下,重新考慮一下選擇,祝好運!


這個問題貌似是去年的了,但是看到回答區,還是忍不住說一下。沒有人質疑60萬人民幣真的能在哥大讀完一個碩士項目嗎?
建議題主去哥大的,確實,前途一片光明。可是就沒有人思考一下這個一年半的碩士項目到底要花多少錢嗎?60萬根本就不夠!!!題主這個家庭狀況,四線城市,家庭年收入15萬,如果家裡總共就那一套房子,有可能還沒讀完就因為交不起學費輟學了。不能順利畢業,學校再好有什麼用?

出國留學最忌諱的就是滿打滿算覺得錢剛好夠了。

前段時間還聽一個長輩說她公司里這些年有幾個人把孩子送出國結果錢花光了,沒讀完就回來了。都是很好的孩子,不存在任性揮霍,就是家裡沒算好脹。

下圖是今年哥大工院各個專業的年度開銷預算。EE專業碩士一年學費生活費的全部開銷約為$79459。
如果每學期五門課一年內讀完,大概是$79459+兩門課的錢=$90259。已經超過60萬人民幣了。但是這麼急急忙忙的找工作的精力會被大大擠壓,找不到工作談何回本。
如果是正常的一年半讀完,學校給估的每月的生活費是$2100(包括房租)。總金額為:$79459+$兩門課的錢+$2100*4個月=$98659。
$2100的生活費在這邊是什麼水平呢?
拿我自己舉例,我算是比較寬裕的,旅行買書全算上一個月花$3000左右(雖然健身房請私教,房租也比別人多,但我很少下館子的)
男生通常自己不做飯,飯量大,吃的方面開銷真的挺大的。實際生活費會有多少自己體會吧。
反正市面上都說去哥大讀一個碩士大概要花100萬RMB。

當然,如果題主家有兩套房,只需要賣一個閑置的,那就賣了吧。閑置房不就是為了投資嗎?賣了才能實現套利啊。


看到你的情況那句說句實話,我覺得哥倫比亞的研究生不適合樓主,即使這個學校很牛X,但是你要說了它的EE專業一般而且學費和花費都很貴,作為一個年收入15萬左右的家庭還是不要去了,至於新加坡國立,在國內和國際的聲譽都高,新加坡的環境確實不錯,也很容易融合進去,要是不打算去別的地方的話這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至於樓主問的德國嗎,這麼和你說德國的教育質量含金量很高,沒學費,生活費不是特別貴,而且理工專業都很強,你說的德語問題呢,其實也不是很難解決,畢竟這麼多去德國上學的孩子也都是學習德語之後再申請的,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難,你真正要考慮的是,要是你真的能申請到德國的好學校你該怎麼學習,你是否能融入進去,是否能按時畢業,不被淘汰。如果讓我選擇我會選擇去德國,因為我很喜歡那邊的環境和學術,再加上我是個嚴重的德國控,但是樓主要是覺得麻煩或者有所擔心那就去你所說的有全額獎學金的新加坡國立


本人在美國呆了10年以上 正好家庭和工作原因也比較了解新加坡。我說一下我的意見。

美國

如果美國學校有獎學金然後你又是一個真正的學術人才希望在學術界或科技做出成就 那麼美國讀博士應該是更好。如果又沒有錢然後你自己只是心想通過讀書獲取更好生活的話 這樣可能獲得學術成就的可能性比較難。
沒有在科技學術上的成就那麼就比較難拿到綠卡,因為美國移民非常坎坷。現在只有有成就的博士比較容易拿到綠卡,否則如果你情況一般不足以支持你自己申請第一類綠卡申請的話,你只能在畢業後進入公司 現在美國H1B工作簽證名額少 都是抽籤 公司也沒辦法 很可能你畢業後只能坐實習 拿不到工作簽證 這樣很痛苦。你可以去文學城移民論壇看具體就知道了。

新加坡
環境中西合璧 華人佔多數 看似沒有歧視其實他對中國背景人還是有一些歧視 因為很多餐飲業都是中國的勞務輸出人 文明行為習慣在這10年來遭到新加坡社會很多詬病 加上新加坡人本身認為自己是華人之最 英文口音難聽但是用詞準確和流利都不錯。他們自然也對中國背景的高等人才 或者也嫉妒。能讓他們刮目相看的必須是你的整體形象 英文流利程度 文明禮貌程度 和你乾淨時髦的打扮 包括髮型。大多數新加坡人都非常禮貌文明 老一輩差一些。
新加坡特別招收各國優等人才 你如果博士畢業留在新加坡應該很容易 收入也不錯 新加坡物價貴天氣熱 但是物價其實也沒有和上海差太遠 上海已經很貴了 如果能留下得以買政府的組屋房子很便宜,但是我可以保證說 華人的生活在新加坡可以非常開心 遠超美國(除了住房面積小 天氣熱) 收入也不一定低於美國。你在歐洲幾年英文如果還可以 中國口音不是很重的話,應該不錯。平時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英文能力。

結論
我贊成你去新加坡,不要迷戀迷信美國 美國現在很火坑。在美國的經歷 唯一的就是可能練一點好聽的美國英文 和回國能讓人更看得起 但是大多數人到了你這樣的情況是要生活質量的 ,你在新加坡應該能更容易成功 可以完勝美國。祝成功開心幸福。別忘了告訴大家你的發展情況。


推薦閱讀:

在德國留學如何省錢?
去德國學醫的難度究竟有多大?
德國有哪些必須知道的禮節?
如何在德國慕尼黑機場度過9個小時?
在德國留學覺得孤獨怎麼辦?

TAG:留學 |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德國留學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Züri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