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的意義在哪裡?

人難免自負,自以為是的情況很多,任何人都可以認為自己是對的,不過站的立場不同,側重點也不同,這是我們表達自己觀點的一個最簡單的立場問題。
毛主席的《實踐論》中認為「只有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物質生產過程中,科學實驗過程中),人們達到了思想中所預想的結果時,人們的認識才被證實了。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於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人們經過失敗之後,也就從失敗取得教訓,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適合於外界的規律性,人們就能變失敗為勝利。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把實踐提到第一的地位,認為人的認識一點也不能離開實踐,排斥一切否認實踐重要性、使認識離開實踐的錯誤理論。」
「社會實踐的繼續,使人們在實踐中引起感覺和印象的東西反覆了多次,於是在人們的腦子裡生起了一個認識過程中的突變(即飛躍),產生了概念。概念這種東西已經不是事物的現象,不是事物的各個片面,不是它們的外部聯繫,而是抓著了事物的本質,事物的全體,事物的內部聯繫了。概念同感覺,不但是數量上的差別,而且有了性質上的差別。循此繼進,使用判斷和推理的方法,就可產生出合乎論理的結論來。」
引述原文是最難以有自我見解的方法,不過對當時44歲的毛主席來說,理論實在無言以對!
人們在實自我理論的時候,必然在社會裡面進行反映,理論正確不正確誰都不知道,所以實踐才顯得如此的重要,在行進過程中,不斷對外界反饋過來的信息進行處理,然後進行調整,畢竟我們自己所說的話只有自己會相信,而其他人則不然,而驗證理論的可行,是失敗還是成功,這才是效果。我們經常看到的公式和理論很簡短,但是卻是如此的實用,但是怎樣獲得這個公式和理論,我們很少知道,概念也只是一個認識過程,前人總結經驗的時候,也是化繁為簡,不過我們如何用,是要靠自己實踐的,就像電子技術上面單片機的模擬,環境已經造好,需要自己發揮想像力去設計,而概念就像這個環境,人腦也可以進行模擬,就是將自己的認識轉換成為環境,把事物放置進去運行,發展的結果也就浮現出來,這恐怕也是古人進行預測能力的一個方法。
————————————分割線————————————————————————————
毛主席《矛盾論》
「在人類的認識史中,從來就有關於宇宙發展法則的兩種見解,一種是形而上學的見解,一種是辯證法的見解,形成了互相對立的兩種宇宙觀。(一)認為發展是減少和增加,是重複;(二)認為發展是對立的統一」第一種是「玄學」。主要的是辯證唯物法。
「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辯證法的宇宙觀,主要地就是教導人們要善於去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矛盾的運動,並根據這種分析,指出解決矛盾的方法。」同所有的學科研究一樣,唯物辯證法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解決問題,這個目標是不變的。
「矛盾的普遍性或絕對性這個問題有兩方面的意義。其一是說,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其二是說,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普遍性存在於任何事物當中,只要是進行過程中的,就存在矛盾,而特殊性的意義在於,從發展開始,矛盾就伴隨著他進行,直至發展結束,矛盾才消失。矛盾的特殊性是解決矛盾的突破口,就像只要運動,就會有阻力,你就要一直提供動力,進行消減阻力做功,於是運動一直存在,直到動力結束,阻力做功,運動結束。
「戰爭中的攻守,進退,勝敗,都是矛盾著的現象。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雙方鬥爭而又聯結,組成了戰爭的總體,推動了戰爭的發展,解決了戰爭的問題。 人的概念的每一差異,都應把它看作是客觀矛盾的反映。客觀矛盾反映主觀的思想,組成了概念的矛盾運動,推動了思想的發展,不斷地解決了人們的思想問題。」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碰撞最為璀璨,原因無他,就在於合縱連橫的技術運用,聯合弱國抗擊強國,結合強國攻打弱國,其中包含了許多的進步思想。「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例子也是在反應其中的矛盾,各國都強,則都不強;各國都弱,則都不弱。當時的評判強大和弱小的標準是土地面積和軍隊擁有量,「五霸」和「七雄」也是相對來說,通過不斷的戰爭演變,開始出現了各種戰爭謀略,「圍魏救趙」、「一鳴驚人」、「卧薪嘗膽」,以及各種誘敵技巧,其中矛盾的是,「殲滅」和「不被殲滅」,如何才能「殲滅」,如何才能「不被殲滅」,就是當時的人才所應該考慮的東西了。記得在《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再次出祁山的時候,街亭如何收復成了心病,姜維在看到之後,果斷獻計,自己假裝投降,然後賺開城門,裡應外合,收復街亭。如果是儒家思想引導的話,肯定認為這是一種對自己品格的浪費,不過在其他思想當中,這只是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果斷是必要的,當時的局勢不可能容你考慮,這是唯一的方法(畢竟諸葛亮也沒想到方法)。
魏晉時期,曹真統領魏國兵馬,而由於自己過分享受,完全不理魏國的危機,導致後來司馬懿裝病,瞞過曹真的耳目,在曹真外出狩獵之時,奪取魏國都城的指揮權,並且派官員進行遊說,瓦解曹真集合天下兵馬討伐司馬懿的想法,自甘受縛,被滿門抄斬。如果不是曹真自己沒有了解到,自己如果被殺,曹氏宗族一個也跑不了,單單僅剩魏王一人,怎麼掌握魏國全國。不過曹真自己恐怕也覺得自己的行為過火了,享受君王的待遇,大權在握,是該醒醒頭腦了。矛盾或許就在這裡,是領軍討伐司馬懿,還是徹底滅滅自己的企圖心。


被要求修改,不如看我的公眾號這裡

《矛盾論》和《實踐論》的寫作背景


依舊是毛主席《矛盾論》「矛盾的特殊性」
「研究問題,忌帶主觀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謂主觀性,就是不知道客觀地看問題,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觀點去看問題。所謂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問題。只了解順利情形一方、不了解困難情形一方,只了解過去一方、不了解將來一方,只了解個體一方、不了解總體一方,只了解缺點一方、不了解成績一方,只了解原告一方、不了解被告一方,一句話,不了解矛盾各方的特點。這就叫做片面地看問題。或者叫做只看見局部,不看見全體,只看見樹木,不看見森林。《水滸傳》上宋江三打祝家莊[14],兩次都因情況不明,方法不對,打了敗仗。後來改變方法,從調查情形入手,於是熟悉了盤陀路,拆散了李家莊、扈家莊和祝家莊的聯盟,並且布置了藏在敵人營盤裡的伏兵,用了和外國故事中所說木馬計[15]相像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勝仗。表面性,是對矛盾總體和矛盾各方的特點都不去看,否認深入事物裡面精細地研究矛盾特點的必要,僅僅站在那裡遠遠地望一望,粗枝大葉地看到一點矛盾的形相,就想動手去解決矛盾」,是沒有不出問題的。」毛主席舉的例子已經很貼切了。
「事物發展過程的根本矛盾及為此根本矛盾所規定的過程的本質,非到過程完結之日,是不會消滅的;但是事物發展的長過程中的各個發展的階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區別,這是因為事物發展過程的根本矛盾的性質和過程的本質雖然沒有變化,但是根本矛盾在長過程中的各個發展階段上採取了逐漸激化的形式。並且,被根本矛盾所規定或影響的許多大小矛盾中,有些是激化,有些是暫時地或局部地解決了,或者緩和了,又有些是發生了,因此,過程就顯出階段性來。如果人們不去注意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人們就不能適當地處理事物的矛盾。」有一個「現代人聰明還是古代人聰明」的問題,實際上就已經很貼切的表明「矛盾」是分階段的。春秋時期的戰爭不斷,應對戰爭的計謀也是層出不窮,證明古代人聰明的一個重要準則,也就是計謀運用,而現代的就沒有那麼多了,或許是因為生命的價值被重視了,沒有像古代那樣,幾十萬人幾天就死完了那麼的慘烈。不過現代人的聰明主要體現在博聞強識,發明創造,引申立說,技能高超。我們常常被人欺騙,特別是比我們學得多、知道得多的人,我以為這是肯定的,但是後來有學問不如我們的,竟然也被騙,就感覺被欺騙不是和學歷掛鉤,完全在於閱歷。這也就是毛主席本人提倡《實踐論》的關鍵,就像那些沒有被人欺騙過的人,在看到其他人被騙了之後,很想去體會下被騙的滋味,但是卻沒有人能騙到他,「有錢任性!」的那個人倒是不多見!現代人的腦力發達是古人無法企及的,但是實踐經驗之豐富是現代人無法媲美的,所以如果古代人來騙現代人,絕對是有可能的,這和你是哪一朝代的人,沒有關係。
「研究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須在其聯結上、在其總體上去看,而且必須從各個階段中矛盾的各個方面去看。」先部分後總體的做法與這個相同,學校教育當真是走的馬克思主義行動路線,嘿嘿!
「不論研究何種矛盾的特性—各個物質運動形式的矛盾,各個運動形式在各個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各個發展過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個發展過程在其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以及各個發展階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研究所有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帶主觀隨意性,必須對它們實行具體的分析。離開具體的分析,就不能認識任何矛盾的特性。我們必須時刻記得列寧的話:對於具體的事物作具體的分析。」毛主席已經將矛盾的形式和矛盾的階段進行聯繫,這樣的分析在數學上是屬於「組合」,這個思想我在很多地方見過,比如說,八卦(參照伏羲八卦,文王八卦,《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與華山正兩儀劍法和反兩儀刀法對打描寫)。變化的多,就容易複雜,容易分不清,但是換個角度,什麼都是有原則的,道教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與佛教的「諸法空相」就是從無到有,再到多,多再到無的論述。
「由於事物範圍的極其廣大,發展的無限性,所以,在一定場合為普遍性的東西,而在另一一定場合則變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場合為特殊性的東西,而在另一一定場合則變為普遍性。」審美疲勞的反應就在這裡,什麼是普遍,什麼又是特殊,多的為普遍,少的為特殊。去掉大多數多的,保留原來特殊的少的,那麼原來的多的為特殊,現在的少的為普遍。
「由於特殊的事物是和普遍的事物聯結的,由於每一個事物內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即存在於特殊性之中,所以,當著我們研究一定事物的時候,就應當去發現這兩方面及其互相聯結,發現一事物內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兩方面及其互相聯結,發現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許多事物的互相聯結。」不知道現代人是否對於古代的算命先生還有興趣,古代人沒有那麼簡單的數字進行表示,完全在於理解能力和計算能力,所謂「掐指一算」,我本人覺得是他們進行計算的方法,而不是向我們現在這樣,寫下來。但是結果是一樣的,或許還沒有我們計算的快,但是他們要是僅僅只是計算,也還罷了,關鍵是古文理解水平,我自己看原著古文,進行計算的書籍還是頭暈,他們要讀的書籍應該很多,我們只是會算而已,其他的根本不懂。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關係,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關係。其共性是矛盾存在於一切過程中,並貫串於一切過程的始終,矛盾即是運動,即是事物,即是過程,也即是思想。否認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認了一切。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它是共性,是絕對性,然而這種共性,即包含於一切個性之中,無個性即無共性。假如除去一切個性,還有什麼共性呢?因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個性。一切個性都是有條件地暫時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對的。」我在資治通鑒的貼吧裡面,曾近看到一個問題,你們讀《資治通鑒》學會了什麼?很多網友回答,學會了「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實際上,「兼聽」意味著矛盾,「矛盾」就是「思想」,而毛主席引出了「共性」和「個性」,中華文字博大精深,不同的詞是代表不同的意思的,老師說這兩個詞是同義詞,只是在一般情況下,你可以理解為相同,不過特殊情況下,你就不能認為相同了。「普遍性"偏重於事物都有的,「共性」偏向於相同的性質。
以前碰到很複雜的事情,總會心情抑鬱,不知道如何解決,不知道怎麼發生的,就好像曾經發生過,海誓山盟的表白,最後會轉變為令人難以釋懷的分手。其中的矛盾,是怎樣發生的呢!就好像我們以主觀的努力,能否達到客觀的效果呢?答案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你的運氣好的話,可以。這也是毛主席一直說的,我們要拋開主觀的隨意性,將問題分析開來。客觀事物的發展不是你主觀的行動可以改變的。

————————分割
很早就想再寫一篇文章來結束這段理論探索的旅程了,不過總是因為姿態和高度的影響,難以下筆,就算寫完了,也會因為自己缺乏應有的自信心而取消了發出去的想法。
理論的適用性、正確性和條件性。
先說適用性的理論,記得有些人對於女人進行過定義說,世界上的女人分為十個分,6分以上,可以用一種理論,而6分以下則不能用同一種理論,而對於6分的定義是,大街上回頭率的高低與是否有追求者。理論的適用性在這裡有了分別,也就是說,高深的理論實際上是對於上層領導人可以適用的,對於底層的勞動人民則無法適用,而界定此理論的使用,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多說了。
理論的正確性,在於我們現實當中使用的效果。
理論的條件性,在於環境狀況,適用在某種條件下,取得優秀的成績。
信息取材。《人民日報》在11月16日版第13頁發表文章「洛陽雙創」的文章,表明李克強總理的河南考察結果,文章中主要對於洛陽地區的國有企業進行說明,當然前面提到的是洛陽地區在近年中新增創業群體和各行業創業增加數量,企業中主要包括重大國有企業,有洛陽軸承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和洛陽「一拖」集團等等,對於民營和私營企業並不多見,國有企業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數字不足以證明洛陽地區的創業發展勢頭,洛陽所說的「河洛人才引進計劃」,最終清華大學副教授帶領的團隊進入了角色。
毛主席的《實踐論》主要對於人們心中的認識進行解釋,從感知到認識,從認識到重複,從重複到形成理論,量變產生質變。
《矛盾論》對於現實當中矛盾產生方式,和消除矛盾方法,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確定,以及矛盾的條件性進行系統說明,如何解決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自然可解,矛盾消除在於量變產生質變。
對於「量變產生質變」的解釋,因為文中提出,我們在一開始「日常生活中所看見的統一、團結、聯合、調和、均勢、相持、僵局、靜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處在量變狀態中所顯現的面貌,而統一物的分解,團結、聯合、調和、均勢、相持、僵局、靜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狀態的破壞,變到相反的狀態,便都是事物在質變狀態中、在一種過程過渡到他種過程的變化中所顯現的面貌。事物總是不斷地由第一種狀態轉化為第二種狀態,而矛盾的鬥爭則存在於兩種狀態中,並經過第二種狀態而達到矛盾的解決。」比如「團結和親密」,人和人在剛開始的時候,或許因為相互吸引,而彼此欣賞,通過不斷的接觸,數量上的增加,於是出現了親如兄弟的狀態,但是如果發生矛盾,則因為矛盾的積累,產生撕裂關係的過程,而最終大吵一架,永不見面,達到質變的目的。
毛主席的《矛盾論》和《實踐論》相輔相成,在實踐當中肯定有矛盾,如何解決矛盾,需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每個人說的話裡面都已經包含了個人的思考方式和其中的理論依據,所以解決矛盾的方法,實際上在於主要矛盾,也就是暗中包含的信息。當然這只是一種理論情況,如果人的精力用在這個上面,不累死才怪,「主要矛盾」在於保持自己的精力,抓住重要人物的講話。國家政策是前提條件,跟隨其大流,則可以品嘗到個人獨立不能夠獲得的味道,「納什均衡"的理論體現出來。
最後再說一點,其實個人的理論在通透過程當中有效,完成不完成,你自己運行一下,實際可不可以做到,取幾個事情驗證一下,理論和現實的距離也就出來了,我倒挺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的,有挑戰,有激情!


我剛找一本毛選看了,把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文章按發表的時間線讀一遍,就會發現在延安的時候,毛主席已經有指揮了紅軍的十年作戰經驗,經歷5次圍剿,長期在戰略戰術上跟黨內的教條主義者和經驗主義者做鬥爭,前者盲目套用蘇俄經驗,後者只套用歷史經驗,這些不實事求是的人一度成為紅軍指揮的思想主流,毛主席還被迫下崗過。紅軍在歷時一年的第五次圍剿中遭遇重創,被迫長征,遭受慘敗的紅軍才意識到,原來毛主席才是正確的,有了這個基礎,毛才有重掌權力的機會。到了延安時期搞抗日軍政大學的時候,毛主席寫實踐論和矛盾論,為的是從哲學認知的高度說明實踐和認知是相輔相成的,任何現成的國內外經驗必須經過國內戰爭的檢驗,才能運用,經驗不是死的,是跟隨事物發展不斷變化的,這需要人們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實踐論》和《矛盾論》不是憑空產生的,是毛主席對紅軍過去成功經驗實事求是的總結。
我不推薦讀者直接去讀《實踐論》和《矛盾論》,因為哲學論述比較無聊,反之先把毛選第一次革命戰爭時期的著作讀一讀,馬上就明白《實踐論》和《矛盾論》的寫作意圖,這些文章基本都是工作報告,但是可讀性很強,對1927年到1937年的近代史比較熟悉的人,讀當事人在當時寫的具體的東西,會覺得比較有趣,因為有歷史的臨場感。

以下是一些篇目,可以體現毛主席是如何分析問題,如何實踐的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教你怎麼從經濟狀況和生產關係,分析出階級,和階級的訴求,黨如何爭取各階級的同盟者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花一個多月實地調查,親自獲取農民運動的第一手資料,指出中國革命最大的同盟軍是農民

中國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全局分析中國各種勢力割據,在幾省交界的地方往往是反動勢力最弱的地方,紅色政權可以存在

井岡山的鬥爭-----------如何在井岡山建立根據地(有群眾基礎,有黨的領導,有紅軍,有地利,有給養)

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糾正紅四軍的錯誤思想,教育軍隊為何而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回答紅軍的前途

反對本本主義-----------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根據地的經濟怎麼搞,怎麼把紅區的東西運到白區去,換回紅區需要的鹽巴,藥品

怎樣分析農村階級-------非常具體的從生產關係上說明,誰是地主,誰是富農,誰是中農

我們的經濟政策-----------根據地如何搞生產

關心群眾生活------------關心群眾生活,獲得群眾支持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總結紅軍時期的軍事經驗。進攻和防禦的關係轉換,為什麼紅軍打運動戰而不是陣地戰


讀過很多次這兩篇文章,我認為《實踐論》是毛澤東本人的思維認識總結,是其本人方法論的高度凝鍊。以此來作為學習毛澤東分析事物方法的一個入手,是再恰當不過了。
毛澤東的文章,從來沒有空談,都是言之有物的。都是從實際中來,都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寫的,都是實打實的乾貨。以此認識來看待《實踐論》,自然就不會以為這是理論上的空洞說教了。這文章就是他本人如何認識事物的思維過程的整理,然後用上升到哲學高度寫出來。


我見過的成功的資本家可都是人手一本的。這說明不管是鬧革命還是反革命,不管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主席他老人家的書都是一本難得的神書!

只可惜,現在網路左派們很少有人讀毛選,整天把什麼阿爾都塞、齊澤克掛在嘴邊,其實是捨近求遠而已。他們根本不知道,阿爾都塞和齊澤克也是主席的粉絲。這也反應了我國逆向民族主義情緒的嚴重,更反映了改革開放後國內人心理上的自卑。實際上我們根本不需要去讀國外人的書,只要把主席的書多讀多看多思考就可以了。

而且我以為,主席他老人家的書,好就好在直白、簡單,用一種大道至簡的語言,描述了我們社會運行的規律。用周易上的話來說:「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我相信,我們只要把主席的書用心研讀,我們就可以真正的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讀完驚為天人。

我要說一些非主流的觀點。

矛盾論和實踐論和我華夏道家其實是一脈相承的。

尋求絕對真理的方式存在於道家默默傳承之中。毛天縱英才,硬是自悟了這本源之存在,以及追尋大本大源之道。

即為實踐論,矛盾論。其中講了陰陽消長轉換。但是這只是表象。其實最核心的有兩點:

第一,純客觀。必須保持最客觀之心態,否則不過是妄想,不能見真理(證道)。

第二,開放心態。無我(不帶入我執,特別是小我的我執)。通讀毛選,可知毛早期做得極好,極少見個人之私慾,無關名利,僅有對於天下之關心憐憫。何時封閉心態,無法保持純客觀,則失道。失道則亡,此天地之常理。

以此敬毛之英烈,並以敬元子。


只要識字,就讀得懂的哲學文章。


審題。題主似乎想了解《實踐論》與《矛盾論》的現實意義。

依我的理解:
《實踐論》論述了主觀與客觀、意識與物質的辯證關係,並強調實踐作為橋樑的重大作用。從而使人們科學地看待理論、思想,避免教條主義、經驗主義、理性主義、感性主義等對思想的束縛,開闢了一條認識真理的康庄大道。

《矛盾論》論述了物質運動的一般規律:對立統一。分析了物質運動的內部根據(內因)、外部影響(外因)及相互關係。從而提供人們一條重要的思維方法:矛盾分析法。消除了機械論、詭辯論對思維的控制,深化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

題主的案例中,曹爽的失敗主要因為政治智慧欠缺(內因),才給了司馬懿可乘之機(外因),歸根結底,在於曹爽無能(內因)。


這是兩篇關於世界觀的哲學巨著。也是中國化的對立統一規律和唯物論。活學活用它能使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難、問題時找到合適的方法論。


有哲學意義,有歷史意義,然後。。。。我寫這個回答是提醒我自己。。。。根本沒什麼意義,這不寫的很明確嗎,矛盾,和實踐。。。。很多書,作者嘔心瀝血寫出來的,不容易,但是沒有必要去那麼。。。。名著的話是要仔細看的,如果想很博學,想啟發自己,想鍛煉思維能力。。。。


搞企業還搞個企業文化呢,不得不說搞理論學習確實是個有效的管理辦法


推薦閱讀: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什麼區別聯繫?
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相比,其優越性在哪裡?
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係對你學習有什麼啟發?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角度答?
馬克思的思想有哪些錯誤么?
馬克思主義有幾種派別?

TAG:哲學 | 意識 | 實踐 | 馬克思主義 | 馬克思主義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