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洋的人說話愛夾雜外語,那麼在華外國人說話會不會夾雜中文?

如果是,有沒有什麼例子?
如果不是,為什麼,是否是因為拼音文字說起來比漢語順嘴?


謝謝邀請!
我說英文真的會無意把中文單詞夾雜進去。雖然我盡量少做因為我知道周圍的人會有負面反應 (如下圖):

但是我真的不是這個意思!(要裝的話就帶人家去吃中餐啦)。

有的時候是因為忘記了英文 (有的時候一個星期不說英文就算是母語還會退步哦),有的時候是因為我就喜歡這些詞並知道對方也能說中文,所以就把兩門語言混起來玩兒。

最厲害是『麻煩』這個詞。

我在北京的朋友都有這個怪癖,說英文時裡面常常會加『麻煩』
I have to go to 7/11 but it"s just too much Mafan,
I really don"t know if I can Mafan myself to do it
I have so much 事兒,right now, you couldn"t believe the 麻煩。

另外我們經常會把中文的單詞然後使用英文的語法來對待他們, 好像我這周使用了 『加班ing" 不僅僅一兩次了哈哈。
我也會說各種 我不care, too young too naive, you can you up. I"m just 無所謂, guys let"s 快點兒, look at this guy, could he 裝逼 any harder? 等等,等等很好玩兒。

用了用了,用習慣了。。。我到了英國才意識到後果。。

Mum: Will you be alright getting there on time?
Me: Yeah it shouldn"t be too much Ma...er, er. too much trouble.
我母親很困惑的那種眼神。。。使人好羞恥!

更新: 昨天還意識到了另外我的一個毛病, 別人問我問題的時候,第一個反應是要用 "差不多"來回答:

Mum: Have you done XXX/ Have you finished XXX

Me: Chabu...err,, Yes I"m just about done.


最近也發現 我以前所說的 」Etc」, 就變成了, 「什麼的」

更新一下因為近期覺得我說話真的很混亂哈哈! 英文的問題經常用 「可以/是的/好的」 來回答。 想不起詞來就是。「那個那個」 不小心撞到東西/掉東西時就 「哎喲」一聲。 現在有點擔心自己下個月回英國真有些溝通障礙...英國的同事一定會覺得我太愛裝...咋辦呢!?!

莎士比亞式白眼
我承認有的人是惡意夾雜來裝,但是有的人像我真的是腦子分不清,多可憐可憐我們吧!


會,我有一回在公交車上,旁邊一個老外打電話的時候是這樣的:
balabalabala然後balabalabalabala然後,balabalabalabala並且balabalabala上,就balabalabala了

(bala部分是英文)

聽得我一陣抽搐。


會,而且參和的很逗比。
Let"s 走!
這是一個中文渣渣的美國小宅男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23333333333。


永遠忘不了我來貿大的第一天,一個小黑哥們,hey man,堵油嗨無打火機?


雖然不是在華,在新加坡,local的母語其實應該算是英文了,但他們的英文里不僅夾著中文,還夾雜著閩南話,馬來語,一副渾然天成。

高中時候去一個家教中心做義工,家教中心的阿姨反覆和我balabala說了好多注意事項,然後突然來了一句:I know啊!maybe i"m little 啰嗦 哈,but it is very important 哈!聽得我差點蹦起來。

除了咱們正常的中文,閩南話穿插在英文里就太多了「ang mo」指外國人,其實最早就是閩南話的「紅毛」 ,滿大街的「wah lau」也是閩南話的感嘆詞。

有興趣的可以去研究下維基的Singlish詞條:Singlish,裡面還有專門的語法,發音詳解,簡直獨步天下。


這種現象叫做code-mixing/code switching。

男朋友在韓國呆了七年。與留美留英人士滿嘴跑英語不同,他講話基本不帶韓國字。但是遇到了那種只有韓國有中文裡沒有的詞,勉強翻譯效率太低,所以這種情況會跟我用韓語名詞,因為他知道我聽得懂。對聽不懂的人(比如家長),他就會換一種方式說。

舉個例子

比如出去吃街邊小吃,有一種小吃組合是把炒年糕,炸貨和米腸挨樣擺一些放盤子里,韓語叫???,是這三種食物的首字母的組合。非要翻譯成中文大概是。炸糕米?……你跟人說我晚上吃了一份炸糕米,不會有人理解的。
同一種情況下,如果他媽媽問起他晚上吃了啥,他比較傾向於回答「街邊小吃」而不是韓語單詞,因為他媽媽聽不懂。


同理,外國人也一樣。在遇到他們無法用本族語言簡單概括的詞的時候,他們傾向說中文。比如,豆汁,焦圈,等等。這時,如果對方也正好懂中文就直接可以理解了。不懂中文,那麼"i have had two 焦圈(s) for my breakfast today. 焦圈is a kind fried chinese snack"這樣的解釋也是很好的方式。

所以沒錯!code-mixing/code-switching 經常發生在有某些相同背景的人身上,比如海歸們,二代移民們(我身邊最多的例子就是朝鮮族),某些特定專業/技術人員(程序員們之間會說"C++",但是和父母們說話時很可能說成"寫代碼";商業人士可能說「我的share跌了」,同一件事他們跟自己的幼稚園文化的女兒可能就會說成「爸爸工作不順利,這兩天鬧心」等等)。

所以其實不管中國人外國人,不管什麼階層的人每天都在產生code-mixing。不是什麼丟人事,請正視它喲~


講個我見過的最裝逼的老外,不蹦漢語卻勝似蹦漢語。
有一年暑假回國,開學返校的時候坐從北京到巴黎的飛機,旁邊一法國小哥說他暑期在中國實習來著,呆了三個月。就這麼聊著,空姐發餐了,這小哥接過飯盒,瞅了一眼,扭頭問空姐道:

「請問能給我雙筷子嗎?」

……

不禁腦補如果有個人留洋3個月回國後往大排擋一坐說「老闆有沒有刀叉?筷子我不習慣」的場景。
估計會埃揍吧!

補充幾個蹦漢語的:
有個法國朋友,老婆是中國人。他不會用漢語完整地說句話,但和我們說話的時候一句話里總要帶幾個漢語詞,還會說很多類似於「男女搭配,幹活不累」「聰明的腦袋不長毛」(他謝頂)之類的,特別逗~

我們系一法國男孩,初中的時候學過漢語,去年暑假為了去中國旅遊又撿起來了,我沒幫多少忙,他基本上自學成才,帶著幾個法國逗逼去天朝玩的時候派上了大用場,最後已經可以打電話用漢語訂旅館了!回來之後他就歡兒了,有事沒事就跟我蹦漢語。蹦來蹦去其實也就那麼幾句,什麼「吃了嗎?」「好嗎?」最好笑的是,由於他使用的教材的配套音頻的關係,他說漢語帶著一股濃濃的北京腔!兒化音的那種!

還有一個美國女孩,跟他們系的中國朋友學了很多漢語,說英語的時候也常常冒出什麼「淡定」「我靠」之類的詞嚇我。我覺得還蠻可愛的~

至於法國人說話夾英語,美國人說話夾法語顯big的例子實在是數不勝數!


剛到日本的時候參加一個90%中國人的party,自助餐,一個美女在我身邊說:「有えび!那我吃個えび吧!」 (えび=海老=蝦)我當時的心理活動就是覺得你丫裝毛線的逼..後來發現就如英文說慣了切換語言確實有障礙,尤其是術語和具有表現力的那種語言的辭彙一定是佔主導,沒什麼裝逼不裝逼的,反倒挺有趣、很貼切,在聽得懂的人之間是一種情趣。


那是你見得太少了。不用留中國,在新加坡,新式英語里自帶各種華語語氣詞、部分馬來語詞,他們說漢語的時候還會用很多從英語里借過去的說法。去新加坡之前,我真不知道英語還能這麼說。

比如「啦」。星島上說「it"s OK la」是很正常的。再比如「basah」,沒記錯的話這是馬來語版的plaza,但是兩者都有使用。

你很少見到外國人說英語的時候雜拌中文,最可能的情況是,他們的中文根本沒有熟練到足以形成雜拌的地步。

----------------------------------------------
順便,當時星島的房東第一次跟我說話的時候講:「洗髮水去那邊的巴沙買有七巴仙額」,我表示作為中國人聽不懂這種華語。


想起以前見過一個在加拿大出生的小女娃跟媽媽說:我要穿shoe shoe,英文辭彙,中式語法,毫無違和感


我有個英國隊友,漢語不錯,愛喝白酒,不喝正好一喝就多那種,每次一喝多了就跟你談人生談理想,具體表現就是:虎虎,我跟你說啊(準備開始吹牛逼了),你(此處字正腔圓)。。。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全特么是英語)。。懂了沒(此處迅速切換為漢語)。。。


我來了中國兩年,回美國我有時候無意說中文

最常的是「不會吧」。還有「差不多」,和「都可以」,英文沒有簡單的「都可以」翻譯,可以翻譯成「any of those are fine", "you can use either one", "both are right", "I"m good with whatever",要看情況。

不知道為什麼,我給動物說中文感覺很自然。。。


要看是跟誰說話。
如果是跟中國人說話那麼肯定是全用中文←_←
如果是跟懂中文的韓國人說話我就偶爾一些名詞動詞懶得翻譯就說中文,網上懶得切換輸入法的時候也直接用中文了╮(╯▽╰)╭
如果是跟不懂中文的人說話我肯定是不會帶中文啦_(:з)∠)_


——————————轉——————————
打電話給Apple Store問是否有貨。
"Do you have iPhone Liu Plus?"
"What?!!"
"iPhone Liu Plus!"
(????ω????)


不要說國家語言,就算講方言有時候都能蹦出普通話來,普通話也能蹦出方言來。


world joy how turn
mean near real more
near how
joker don`t show jim

有的時候挺多的,有的時候挺少的!


一個俄羅斯朋友,學了7年中文,常年待在中國,每次問她俄語問題,她都要打電話問自己的媽媽,因為她「不記得俄語怎麼說了」。
她媽媽也會中文,但在俄羅斯生活。這個美女已經嫁了中國老公了。


會啊,比如以下這些詞:
包子,餃子,生煎,鍋貼,油條,泡麵……

大多數人會夾雜外來詞並不是為了裝逼,而是因為找不到或想不起確切對應的翻譯。


what 7 are you talking about?


What are you 弄啥哩?
這句讓中英文渾然一體且無裝逼感。


推薦閱讀:

韓國廢除漢字對於韓國是種損失嗎?
學習中文/在中國工作的美國人都是如何起中文名字的?
-ric/-mund是不是哥特人名特有的後綴?
如何學習粵語?
為什麼Hawaii翻譯成夏威夷而不是哈威夷?

TAG:語言 | 英語 | 語言文化 | 留學 | 外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