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對越作戰部隊有沒有出現像朝鮮戰爭時的戰鬥英雄?

軍事


李海欣,戰鬥英雄。河南臨潁人。198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班、排長。1984年參加收復老山戰鬥後,率十四名戰士堅守三面臨敵的142高地。
7月12日,越軍先對我高地進行偷襲,後以十倍於我之兵力強攻,他英勇奮戰,胸部負傷,仍堅持指揮,連續按響了三顆定向地雷,將敵炸退而犧牲。同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稱號。

所守高地被稱為「李海欣高地」。
後記 這次戰鬥,全排15名戰士共斃敵104名,繳獲各種槍支185支(挺),15勇士抗擊了20倍於已之敵的多次多路進攻;有三名戰士榮獲「戰鬥英雄」稱號,其他12人都榮立一等功或二等功。他們堅守的142高地被譽為「李海欣高地」,全排被中央軍委授予「十五勇士」榮譽稱號。

=========================================================================================================================================================================================================================================================================================================

戰鬥英雄張大權---第一個帶隊衝上老山主峰的人

張大權(1957.5—1984.4.28),貴州省金沙縣人。1976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共產黨黨員。文化程度小學,昆明軍區(後併入成都軍區)陸軍第14軍40師118團(老山主攻團)2營5連副連長。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戰後,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是《高山下的花環》裡面的主角九連長梁三喜的原型。

  在收復老山的戰鬥中張大權同志帶頭英勇殺敵,斃敵四名,三次重傷不下火線,堅持組織指揮部隊戰鬥三個多小時,帶領突擊隊首先攻佔主峰,為殲滅老山之敵作出了重要貢獻。

  四月二十八日凌晨,五連一舉攻擊老山的門戶---2號高地和52號高地後,連隊調整了部署,由張大權帶領二排從正面向老山主峰發起進攻。他們剛衝出二十多米,既遭敵火力狙擊,張大權的左大腿被炸傷。他不顧自己的傷勢,迅速重新組織火力,並從一個倒下去的戰士手中拿起輕機槍,帶領二排向老山主峰發起了第二次衝擊。衝擊中,他斃敵火箭筒手一名。他在左手腕負傷失去功能的情況下,仍用右臂夾著機槍繼續向前衝擊。由於敵人火力猛烈,攻擊再次受挫,全排只剩下二十名同志,他的腹部又負了傷,腸子和鮮血流出來了,張大權同志用三角巾自行包紮後以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繼續堅持戰鬥。他在再次調整組織,對大家作了簡短動員,大喊「火力掩護,其他同志跟我來!」隨即帶領戰士向老山主峰發起了第三次衝擊。當接近主峰陣地地前沿時,他一個點射打倒了一個敵人,接著踩著一個戰士的肩膀爬上了二米多高的塹壕,壕內一個敵人見防禦突破,慌忙逃竄,他舉槍將其擊斃。這時張大權已帶傷戰鬥了三個多小時,身體難於支撐,便依靠在塹壕壁上。突然,一個敵人沿塹壕向主峰逃跑,他又將其擊斃。在向主峰衝擊時,暗堡里的敵人打來一梭子彈,張大權的右大腿和頭部中彈,英勇犧牲在老山主峰頂上。
張大權在三處重受傷的情況下,以驚人的毅力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帶隊衝鋒,為我軍攻佔老山主峰做出了突出貢獻,根據他的英雄事迹,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張大權同志「戰鬥英雄」稱號。

老山峰頂張大權烈士雕像

傳言相片中擎旗的勇士就是張大權烈士,後證實不是。相片真偽還有爭議。

==============================================================================================================================================================================================================================

岩龍(1960--1979),傣族。戰鬥英雄。雲南景洪人。197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79年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在戰鬥中與部隊失去聯繫,他摸到距敵不到百米處,突然射擊,孤身奮戰四小時,擊斃越軍二十餘人。後在搜索殘敵的戰鬥中光榮犧牲。同年部隊黨委根據其生前志願,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並被中央軍委授予「孤膽英雄」稱號。
================================================================================================================================================================================================================================

老山第一「殺手」
向小平,1966年出生,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太華鄉人。27軍79師236團8連戰士

1984年,高中畢業的向小平成了一名解放軍戰士。受他所在團的老團長——神槍手魏來國先進事迹的影響,向小平決心「要像魏來國那樣,做一名神槍手。」為了練好手中槍,向小平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在雪地里練瞄準,他一趴就是3個小時;為了練臂力,他在槍管上掛上磚頭練瞄準。他早晨練,晚上練,練了卧姿練跪姿,練了跪姿練立姿,執著與苦練,使向小平成了一名彈無虛發的神槍手,每次實彈射擊,他都是全連第一;在全團、全師的射擊比賽中,他也是第一。
1988年,向小平所在部隊奉命赴雲南前線作戰。為了反擊越軍的挑釁,保衛陣地的安全,上級決定派一名狙擊手,到盆地後側的39號陣地開展冷槍殲敵活動。向小平積極向領導要求,爭取到了這個任務。39號陣地是個小山包,上面怪石林立,到處都有越軍埋下的地雷。向小平來到這裡,迅速熟悉了戰鬥環境,先後排除了60多顆地雷,精心確定了7個觀察點和11個射擊位置,然後投入了戰鬥。他一天到晚都在尋找殲敵目標,常常像壁虎似的一動不動地趴在地上大半天,甚至一整天。身下的亂石頂得他疼痛麻木,成群的蚊子輪番向他進攻,但他全然不顧,只是專心致志地搜尋目標。一旦發現越軍,他槍機一扣,越軍就腦袋開花沒命了。向小平獨自一人戰鬥在39號陣地上,寂寞、疲勞、緊張、危險包圍著他,但他以頑強的鬥志和大無畏的精神戰勝了一切困難,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戰鬥。凡他發現的目標,無論是坐著的站著的,還是跑著的走著的,沒有一個逃脫他的神彈。

有一次接連下了幾天雨,向小平仍然伏在觀察點待敵。由於淋雨過久,他一連4天發高燒,渾身沒有一點力,連手也抬不起來。這時我軍電台給他送去了目標信號,向小平一下子來勁了,跳起來跑到射擊位置,一槍結果了一個正在朝我方陣地窺測的越軍偵察員。當向小平往回走的時候,迷迷糊糊地一下子跌到兩米多深的崖下。他醒過來後又艱難地回到棲身之地,想喝水,水沒有了,想吃罐頭,又沒氣力打開,於是他爬到洞外啃起了芭蕉樹,然後又昏了過去。在40多天里,向小平以31發子彈,擊斃越軍30人,擊傷越軍1人,出色地完成了任務,被稱為「老山第一殺手」。
1988年5月,當時的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簽署命令,授予向小平「戰鬥英雄」的光榮稱號。1989年,向小平被評為全國 「十佳」青年。
劉猛小說《刺客》、《如臨大敵》中嚴林的原型。在《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中也有詳細的形象描寫。


1979年9月17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表現突出的79名幹部、戰士榮譽稱號。
以下名錄來源: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央軍委授予的戰鬥英雄。

名單如下:

陸軍第43軍(8人)

吳建國(1962-1979.02.17,湖南望城人)43軍127師381團7連1班戰士,戰鬥英雄。葬於廣西寧明烈士陵園。

郝修常(1957-1979.03.09,河南唐河人)43軍127師381團9連5班班長,戰鬥英雄。葬於廣西寧明烈士陵園

黃吳榮(1956-,廣東潮陽人)43軍128師383團7連副班長,戰鬥英雄。

丁化國(1958-,湖北崇陽人)43軍128師384團8連戰士,戰鬥英雄。

韓永民(1957-,河南虞城人)43軍129師385團1連排長,戰鬥英雄。

謝君生(1956-,河南登封人)43軍129師385團2連衛生員,戰場救護模範。

曹保勤(1957-1979.02.17,河南滑縣人)43軍129師385團7連副班長,戰鬥英雄。葬於廣西龍州烈士陵園。

侯滿厚(1959-,湖北巴東人)43軍129師386團9連副班長,爆破英雄。

陸軍第11軍(6人)

蔣金柱(1955-1979.03.07,江蘇丹陽人)11軍31師91團2連班長,戰鬥英雄。葬於雲南金平烈士陵園。

褚萬林:11軍31師91團2連副班長,戰鬥英雄。

陶少文(1956-1979.02.17,雲南馬關人,苗族)11軍31師91團9連副班長,董存瑞式的戰鬥英雄。葬於雲南金平烈士陵園。

李光輝(1957-,雲南滄源人,佤族)11軍31師91團9連副班長,戰鬥英雄。張進誠:11軍32師94團1連班長,戰鬥英雄。

和自興(1951.06-1979.02.27,雲南麗江人,納西族)11軍32師94團6連指導員,英勇獻身的模範指導員。葬於雲南金平烈士陵園。

陸軍第13軍(7人)

劉保建(1953-,山東城武人)13軍37師109團5連副連長,戰鬥英雄。

吳 勇(1958-1979.02.23,四川綿陽人)13軍37師111團9連副班長,戰鬥英雄。葬於雲南屏邊水沖子烈士陵園。

李 啟(1960-1979.02.23,雲南富民人,彝族)13軍38師112團4連戰士,戰鬥英雄。葬於雲南屏邊水沖子烈士陵園。

山 達(雲南勐海人,哈尼族)13軍39師116團2連副連長,戰鬥英雄。

阿爾子日(1955-,四川金陽人,彝族)13軍39師116團2營機槍連排長,戰鬥英雄。

李水波(1957-1979.02.23,湖北石首人)13軍39師117團特務連班長,楊根思式的戰鬥英雄。葬於雲南屏邊水沖子烈士陵園。

徐澤貴(1954-1979.02.23,四川雲陽人)13軍39師117團2連戰士,戰鬥英雄。葬於雲南屏邊水沖子烈士陵園。

陸軍第14軍(6人)

羅正和(1956-,雲南瀾滄人,拉祜族)14軍40師118團6連副班長,戰鬥英雄。

白洪普(1956-,河南長垣人)14軍40師119團特務連工兵排班長,排雷英雄。岩 龍(1960-1979.02.25,雲南景洪人,傣族)14軍40師120團5連戰士,孤膽英雄。葬於雲南河口水頭烈士陵園。

海水干(1958-,河南扶溝人)14軍40師120團3營8連步談機員,英雄步談機員。

甘在和(1957-,四川資中人)14軍41師123團8連班長,英雄火箭筒手。 高華忠:14軍42師124團2連班長,戰鬥英雄。

陸軍第41軍(12人)

陳武賢(1958-,廣東陸豐人)41軍121師361團4連戰士,戰鬥英雄。

黃招強(1958-2007.10.21,廣東河源人)41軍121師361團4連班長,戰鬥英雄。

陳書利(1956-,湖南衡南人)41軍121師361團8連班長,戰鬥英雄。

姜利民(1951.11-1979.02.17,山東掖縣人)41軍121師362團7連排長,爆破英雄。葬於廣西憑祥市匠止烈士陵園。

李慶海(1947-1979.02.19,山東肥城人)41軍121師警衛連連長,戰鬥英雄。葬於廣西那坡烈士陵園。

常超淼(1957.09-1979.02.20,湖南常德人)41軍122師364團通信連戰士,英雄報話員。葬於廣西靖西烈士陵園。

謝振華(廣東龍川人)41軍122師365團4連班長,戰鬥英雄。

何學高(1959-,湖南常德人)41軍122師365團5連戰士,戰鬥英雄。

劉 勇(1958-,江西九江人)41軍123師368團4連班長,戰鬥英雄。

陳全鋼(1958-1979.02.26,廣西靈川人)41軍123師368團5連通信員,戰鬥英雄。葬於廣西靖西烈士陵園。

唐立忠(1961-)41軍123師368團特務連戰士,爆破英雄。

劉宏生(1940-1979.02.19,江蘇睢寧人)41軍坦克團3營營長,戰鬥英雄。葬於廣西那坡烈士陵園。

陸軍第42軍(10人)

李金斧(1957-,福建晉江人)42軍124師371團3連副班長,戰鬥英雄。

楊松堅(1955-,廣東潮陽人)42軍124師372團1連副班長,戰鬥英雄。 韋學鋒:42軍124師372團4連班長,戰鬥英雄。

孫永遷(1958-,湖南桃源人)42軍125師373團7連衛生員,戰場救護模範。雷應川(1957-1979.02.26,湖南永江人,瑤族)42軍125師375團1連班長,戰鬥英雄。葬於廣西龍州烈士陵園。

黃紀石(1954-,廣東連州人)42軍125師375團2連連長,戰鬥英雄。

李定申(1956-1979.02.17,廣西臨桂人)42軍126師376團5連戰士,戰鬥英雄。葬於廣西龍州烈士陵園。

彭雲火(廣東豐順人)42軍126師378團1連班長,戰鬥英雄。

蘭延春(1958-1979.02.17,廣西忻城人,壯族)42軍126師378團6連衛生員,戰場救護模範。葬於廣西龍州烈士陵園。

何相孟(1955-,廣東樂昌人)42軍坦克團6連駕駛員,戰鬥英雄。

陸軍第50軍(3人)

夏柱玉(1954-,安徽貴池人)50軍148師442團5連副連長,戰鬥英雄。

楊建章(1955-1979.03.04,雲南永平人)50軍149師445團通信連戰士,勇於獻身的共產主義戰士。葬於雲南屏邊水沖子烈士陵園。

肖家喜:50軍150師448團1營機槍連給養員,鋼鐵戰士。

陸軍第54軍(4人)

胡緒清(1948-,四川江北人)54軍161師482團3連指導員,戰鬥英雄。

朱仁義(1956-1979.02.20,湖北隨縣人)54軍162師485團2連班長,戰鬥英雄。葬於廣西羅田烈士陵園。

王息坤(1955-1979.03.02,河南光山人)54軍162師485團6連排長,戰鬥英雄。葬於廣西龍州烈士陵園。

潘細臘(1956-,湖北淆水人)54軍162師485團6連班長,戰鬥英雄。

陸軍第55軍(14人)

王成富(1956-1979.02.28,海南瓊中,黎族)55軍163師487團2連副班長,戰鬥英雄。葬於廣西憑祥匠止烈士陵園。

呂志經(1956-1979.02,廣東信宜人)55軍163師487團2連衛生員,戰場救護英雄。葬於廣西憑祥匠止烈士陵園。

馬旭旺(廣東江門人)55軍163師487團5連班長,戰鬥英雄。

周元生(廣西扶綏人,瑤族)55軍163師487團2營副營長,戰鬥英雄。

陳日升(1959-1979.02.27,湖南洞口人)55軍163師488團1營步談機員,戰鬥英雄。葬於廣西憑祥匠止烈士陵園。

張春才(1956-1979.02.18,河北河間人)55軍163師488團7連班長,戰鬥英雄。葬於廣西憑祥匠止烈士陵園。

葉建柏(1957-1979.03,廣西百色人)55軍163師工兵營工兵連戰士,捨身救戰友的好戰士。葬於廣西憑祥匠止烈士陵園。

羊才良(海南儋州人)55軍164師490團5連排長,戰鬥英雄。

覃毅忠(1956-,廣西融安人,壯族)55軍165師493團5連副班長,戰鬥英雄。

王木舟(1954-1979.03.01,廣東普寧人)55軍165師493團6連排長,戰鬥英雄。葬於廣西憑祥南山烈士陵園。

鄭宏余(1956-1979.03,廣東海康人)55軍165師493團7連班長,戰鬥英雄。葬於廣西憑祥南山烈士陵園。

何錫祥(1950-1979.03.02,廣東高州人)55軍165師494團1連指導員,戰鬥英雄。葬於廣西憑祥匠止烈士陵園。

李德貴(1950-1979.02.12,河北安次人)55軍坦克團7連連長,戰鬥英雄。葬於廣西憑祥匠止烈士陵園。

許 森(1957.08-,海南臨高人)55軍坦克團7連710號車駕駛員,英雄坦克手。

雲南省軍區(2人)

李成文(1956.07.25-1979.02.17,雲南施甸人)雲南省軍區邊防13團3連副班長,董存瑞式的戰鬥英雄。葬於雲南屏邊大龍樹烈士陵園。

喬勝清(1960-,雲南玉溪人)雲南省軍區邊防14團1連戰士,開路英雄。

廣西軍區(5人)

李作成(1953.10-,湖南安化人)廣西軍區邊防獨立師3團8連連長,戰鬥英雄。

莫 尤(1950-1979.02,廣東廉江人)廣西軍區邊防1團11連副指導員,捨身救戰友的好乾部。葬於廣西憑祥匠止烈士陵園。

梁英瑞(1954-1979.03.02,廣東化州人)廣西軍區邊防1團20連戰士,戰鬥英雄。葬於廣西寧明烈士陵園。

楊朝芬(1958-,廣東徐聞人)廣西軍區邊防1團21連戰士,黃繼光式的戰鬥英雄。

李志堅(1952-,廣東興寧人)廣西軍區欽州軍分區邊防營3連副連長,戰鬥英雄。

昆明軍區直屬(1人)

賀全利(河北辛集人)昆明軍區獨立坦克團3連駕駛員,英雄坦克手。

廣州軍區直屬(1人)

吳志平(1943-,湖北武漢人)廣州軍區炮27團2營副營長,戰鬥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註中越戰爭史,歡迎關註:南疆烽煙正十年


1984年9月4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在老山地區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戰功卓著的英雄單位和個人以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8團8連「老山英雄連」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9團4連「老山穿插英雄連」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9團7連「老山防禦英雄連」榮譽稱號

授予炮兵第4師5團8連「老山神炮連」榮譽稱號

授予雲南省軍區邊防15團7連「邊防鋼七連」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8團 1連班長陳洪遠「孤膽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8團 5連副連長張大權烈士「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8團 8連班長尹光忠「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8團 9連班長史光柱「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9團 2連排長秦國富「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9團 8連代理排長李海欣烈士「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9團 8連班長楊國躍「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20團 4連指導員郭興科烈士「戰地模範指導員」榮譽稱號


1984年9月15日,昆明軍區關於給老山地區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英雄模範單位和個人授予榮譽稱號、記功的命令: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8團5連「老山攻堅英雄連」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9團6連「老山猛虎連」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20團3連「老山鋼鐵連」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1師122團2連「老山鋼刀連」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14軍40師炮兵團9連「老山英雄炮兵連」榮譽稱號

授予昆明軍區直屬35006部隊3分隊「兩山作戰先進偵察分隊」 榮譽稱號

授予昆明軍區直屬35023部隊2隊1分隊「兩山作戰模範偵察分隊」 榮譽稱號

授予昆明軍區後勤部汽車23團9連「老山模範運輸連」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72醫院醫療所前接傷員組「老山戰救模範組」榮譽稱號

授予雲南省麻栗坡縣馬幫鄉民兵連「邊寨民兵英雄連」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14軍40師119團3營李海欣等15名戰士「老山十五勇士」榮譽稱號

授予炮兵第4師5團2連觀察所「老山英雄觀察所」榮譽稱號

授予昆明軍區直屬35010部隊1連載波站「兩山作戰模範載波站」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8團4連戰士羅金元「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8團5連班長韓躍奎烈士「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9團1連排長金古阿格「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9團3連戰士潘相安烈士「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9團3連戰士代付文烈士「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9團3連副班長馬應國「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9團5連戰士王報軍「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119團8連戰士周忠烈烈士「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工兵連戰士方忠誠烈士「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0師防化連班長張斌「英雄噴火兵」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4軍41師122團8連戰士段平烈士「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昆明軍區後勤部汽車23團9連班長李義華「英雄汽車兵」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72醫院傳染科衛生員鍾惠玲「模範衛生員」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1軍32師偵察連班長李方正「偵察捕俘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1軍31師91團82無坐力炮連副班長岩水「英雄神炮手」榮譽稱號

給陸軍第14軍40師118團2營記集體一等功

給陸軍第14軍40師119團2營記集體一等功

給陸軍40師炮兵團2營記集體一等功


同時,中央軍委和昆明軍區發布命令,授予在者陰山地區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戰功卓著的英雄模範單位和個人以榮譽稱號及記功:


中央軍委授予陸軍第11軍31師93團9連「者陰山英雄連」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1軍31師92團特務連工兵副班長楊再林「排雷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1軍31師93團5連排長馬平烈士「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昆明軍區授予陸軍第11軍31師92團2連「者陰山鋼刀連」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1軍31師93團5連「者陰山穿插英雄連」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1軍31師93團8連3排「者陰山英雄排」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1軍31師92團4連班長尹懷忠「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1軍31師92團5連班長安忠文「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1軍31師93團1營衛生員和文麗「戰地模範衛生員」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1軍31師93團8連排長周在才烈士「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1軍31師93團6連戰士康玉明烈士「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授予陸軍第11軍31師93團通信連戰士楊興朝烈士「英雄通信兵」榮譽稱號

給陸軍第11軍31師93團2營記集體一等功


有,可以網上搜一下史光柱、向小平、岩龍的事迹!現在知道的人少主要因為:一方面十年文革干擾了我軍正規化軍事訓練,人員素質和戰鬥力無法和剛打完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志願軍相比。二是從現在眼光看我軍出兵的合理性存在爭議,加上中越兩國關係改善,雙方政府都在淡化這場戰爭,都不願意大肆宣傳。三是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期雙方武器裝備沒有抗美援朝時期差距那麼大,所以人的因素沒有那麼明顯。


上小學的時候,學校講過史光柱。
好像暴露年齡了。


推薦閱讀:

美國軍力到底有多強?中國在哪些領域和美國存在代差?
日本戰艦的桅杆是怎樣演變成桅樓的?為什麼?
戰艦的穹甲防護是什麼?
朝鮮和韓國的軍力情況對比是如何的?
現代國家武裝力量如此強大,為何仍有革命能夠成功?

TAG: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