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工科試驗班前景如何?
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工科試驗班類招生簡章
今年新開的專業,不知道怎麼樣?與普通招生的本科生相比呢?
2017.06.26更新:
各種諮詢請移步2017交大工科試驗班群551367104。
答主最近較忙且有時差,私信不一定能一一回復,請諒解。
學妹也不一定能(誤
2015.06.26更新:
2015級上海交通大學工科試驗班招生工作已經啟動,浙江省已完成預錄取工作。上海、廣東、山西、遼寧、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南、重慶、四川、江蘇地區考生如有招生報考方面問題請直接聯繫當地招生辦。
如果是學妹的話可以單獨私信我一對一解答(誤
@寧者為王 我就你的問題簡單說一下吧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
1. 這個問題太specific了...我幫你問一下單獨回復你吧。一般來說線下10分都有希望。
2. 面試環境很輕鬆,去年我省是和三個prof一對一交流,一次10分鐘。有技術性的問題也有普通的交流,比如問興趣愛好等等,或是從這些交流中就某一點提一個技術性問題。不用太過緊張。
3. 準備一份好的自我介紹,我面試的三個prof都要求自我介紹,其中兩位Prof其餘的問題也從自我介紹中展開。自我介紹的內容最好自己能掌控住,不要像我一樣莫名其妙來了個紅樓夢然後卒...
4. 女生也有不少學工科的,具體的優劣勢這方面我不了解所以不多說了,知乎里好像有類似的問題,可以自己了解。
5. 除開高招之外的內容原答案里都有提到,如果不懂還可以評論或私信。因為在考試周不能及時回復還請原諒。
6. 歡迎報考上海交通大學~
——————————————以下為原答案————————————
都是同學...利益相關:上海交通大學2014級工科試驗班新生,現分流至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首先是作為題主所說新開的專業,其實就培養模式而言並不是很新。通過借鑒國外院校的平台課程體系,我交各院系的平台課程設置已日趨完善,雖然具體到工科試驗班的培養體系仍有待商榷,但相信會一步步日趨成熟。這部分不詳談,其他同學可以在自己原有答案上補充。私以為某導論課對於交叉學科的培養沒什麼益處,沒有辦法解決領導們所說的機動學院同學不會某朝陽學科的問題啊→_→
個人認為重點在於:這是上海交通大學在高招上的一次試點與創新。
1.首次採用高考分數與綜合測試綜合錄取方式。同時在各省提前批次錄取,不影響第一批次本科錄取。與自主招生以自主命題組織測試不同,工科試驗班的文化測試是以高考成績為標準的。在2014年高招錄取時已有部分媒體報道。聯想到2015年國家全面禁止高校聯盟組織自主招生統考,並聲稱2015年自主招生將在高考後進行,私以為這種方式極有可能在全國範圍內作為自主招生形式推廣。我賭五毛自招政策正式出爐的時候有一大票人來搜索這個問題→_→
2.你要問我資次不資次,我肯定是資次的。題主說不知道怎麼樣,我也盡量客觀真實的為題主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是從招生模式上考慮,引兩句我親耳聽到的話。
「在這個全省頂尖的水平上,高考分數相差1分2分甚至10分能說明什麼問題呢?原先分數線上的學生我們必須照單全收,其中就有許多我們不喜歡不想要的學生。現在利用這個模式,我們通過面試可以篩除我們不喜歡招收或者是不適合學習工科的學生,即使錄取分數線稍降了那麼一點,但是整體的素質與能力是有提升的,更何況分數的微弱差距不能說明什麼問題。」——某省招生組
「這是哪個院的學生?」「不是今年新招的那個工科平台的嘛。」「哦你覺得怎麼樣?」「挺好的,比以前那些學生要好。」——某實驗課老師對話
從最終情況看,入校平均成績相比於我交一批次統招線有下降,但是生源素質想必學校是滿意的。假如一線教師有教學反饋,學校2015年還是有很大可能繼續招收工科試驗班。
其次,考慮到課程計劃,以上及其他同學已有說明,不再贅述。
最後,從管理制度上我想和題主另一個問題,即「和普通招生的本科生有什麼不同」一起回答。普通招生的本科生是根據分數情況在第一批次本科錄取特定專業。而工科試驗班是在提前批次錄取,統一錄取到機動學院工科平台專業下的。進校後隨機分到八個工科院系所管理的班級(機動學院*2、電院*8、材料院*1、船院*2、化工、生醫工、生科、空天四院共管1個班)。接下來會進行所謂的能力測試,與高考成績計算加權平均【具體演算法暫不透露】對整個工科試驗班除上海本地農生試點班【直接分至農生學院,具體不明】進行排名,並按照類似高招方式填報志願【對8個工科院系排序】,進行專業分流並重新分班。至此與普通招收的本科生除課程計劃外沒有實質性差別。這個班級將維持至大一結束左右,大二上學期每個學院中至多30%的同學有權選擇申請在8個工科院系中轉換專業,並在大二下學期正式轉出。但是與其他院不同,電院在之後一段時間內要求進行考試並按照成績分專業方向。而此時電院普通招收的本科生尚未分配方向,他們將在大一結束後進行最終的專業分流。
大概題主的問題回答的差不多了。以後有其他問題或是想到其他再補充。
好多認識的人。。。。
利益相關:上海交通大學2014級首屆工科試驗班學生,現分流至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機械動力類。
首先贊同 @Darwin Lee 答案的大部分內容,針對其回答就額外補充兩點:
1、工程學導論課坑或不坑完全看老師的(答主表示選到的張男神的課很開森啊,課題什麼的有都只是幌子啊www),課程本身的初衷是讓學生先了解所學專業的大致內容,實際動手去培養學生的能力與興趣(工科的東西肯定不能是紙上談兵的,肯定最後要出實物、出產品的,如果連這點興趣都沒有的話又何苦選擇成為工科汪呢?)。然而由於之前工導只是機動、密院等學院的必修課。這次由於工科平台的出現,新的學院新的老師肯定很多都在調整磨合,必然出現很多問題(個人聽說的有:什麼內容強制要求的不感興趣、預算奇葩、課上完全不給時間做的。。。),第一屆肯定是要填坑的= =。
2、關於分專業的。先更正其一個錯誤:據校方稱,正式確定學院是在大二上學期結束開始大二下學期時候,而非大一結束。
分學院、專業的具體流程:進入交大一個多月後,聽完開設的前沿講座介紹各個學院和專業(其實感覺幫助不是很大,除個別良心講座外更多感覺是在炫耀自己學院多麼多麼好,強烈建議校方有所改進,個人想法是其實可以結合一些具體的工程應用的具體例子來講解專業內容,生醫工開的那節就很不錯,結合學科前沿多介紹具體的東西)。然後進行一次關於高中數學和邏輯的考試,結合高考排名的此次考試排名將所有同學進行一個排序,對學院進行預選(其實基本就定了),據校方稱此次預選前三志願滿足率為百分之98(雖然機動電院就把大部分名額給佔了)。最後三個學期的平台課結束以後,進行第二次正式分院,最多允許百分30的人員浮動(而非排名前百分30,雖然如果超過百分30的人要求轉的話那八成是看排名了),但是範圍僅限參與平台的八個學院的二十餘個工科專業(其實我想說機動的工業工程其實是管理啊= =||),第二次分院的具體操作方法尚不明確。等答主大二經歷了再說(雖然感覺並不會轉)。
補充完大溫群主終於可以開始正文了(^o^)/~
大家其實更多都是從校方來分析,那我就從對個人的影響來說吧。
對於我個人來說,其實能夠在高考小失利的情況下能夠以低於交大一批錄取線666-659=7分的成績進入交大,而且又是強勢的工科專業已經是很賺了!交大整體的環境、條件都很贊,當然課業壓力也很大,身邊大牛很多,感覺節奏很快,付出的很多當然收穫也很多,交大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平台,只要你想的話,絕對可以滿足你的各種情況和需求,全看你自己的選擇。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選擇,我肯定還是會選擇SJTU!
關於課程設置、培養計劃方面,我覺得大的方向是沒有問題的。
關於前面有回答說的課程不精,其實我想說的是:難道非平台班的課就很專精了嗎?真正的大牛很多靠的都是自學!
私以為其實開始並沒有必要學的要多精,說不定到了工作上又要學習其他的東西(以研究生會的公開數據為例,機動學院畢業研究生創業百分之80與所學專業無直接關係。),所以更為重要的其實是學習的能力,那麼如何培養學習能力?其實我覺得就是要打下堅實的基礎,有較為寬廣的視野,這樣不管以後上手什麼都很快。課量那是多肯定,不過也免去了自科的9學分選修要求其實還算好。
現在的課程設置就很好,更多的是讀機械的要了解電路,學電的也要了解力學等(下學期的理力、材力、概率、數理方法等神課QAQ),甚至還要學生物(不要吐槽,其實生物學導論真的是有的聽的,絕對拓寬了很多視野,給褚男神點贊!不說對以後專業有沒有什麼幫助,其實感覺了解疾病、健康相關方面對個人總是很有幫助的,雖然感覺不停換老師更像是講座,其實本來就是講座= =)。
————————未完待續——————2015-5-25—————英語人品考祈禱中———
說點題外的:
1. 很多工試同學是低於一批次10分左右進來的
2. 看看電院自己的學生搶CS已經搶成什麼樣子了(電院內招80+ 年級105/600被刷) 反而工試 甚至轉專業的同學更容易進CS。
3. 課程有坑其實不僅僅是工科試點的問題,這個不展開黑了。
利益相關:上海交通大學工科試驗班2014級本科生,現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誤入材料,目前在轉CS的路上。
我們這屆工試還不錯,畢竟當時也只在十個教育強省收學生,平均水平還是有的。
不過培養計劃和課程體系不改,交大再怎麼搞試驗班都是一樣的。工科試驗班唯一的好處就是能低門檻進計算機等熱門專業,工科試驗班專業分流之後和其他本專業無實質差別,學校教務處換湯不換藥。總體來說性價比不錯,目前課程體系也慢慢在改,歡迎報考。
利益相關:工試分流至電院學生
工試的確有出於提高一批線的目的,某旦也這樣搞了吧。但校方的確是想搞好這個班,而不是定向生那樣的坑。
關於優點,就是專業選擇比較自由,變更專業據說較易。專業涵蓋交大最好的工科。不能轉出平台內專業。
缺點是課程雜多,不算容易。有打好理科基礎的生化,有交叉融合的其他院的專業課如理論力學。但大學課程安排往往不是最重要的,你學到了什麼更多地取決於你自己。你可以去蹭課,也可以翹課。我對打好理科基礎和交叉融合暫持保留意見。
對出國保研等事宜應該沒有影響。教師和普通班沒有差異,或者是專門選派了比較好的老師(何銘董占海……)工試是單獨分班。
尊的好多同學= ̄ω ̄=
利益相關:上海交通大學工科試驗班2014級本科生,現分流到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機械動力類。
看到這個話題就跳出來啦!然而要期末考了,苦逼的工試人還是先去預習吧(?_?)
先佔坑╮(╯▽╰)╭期末考完再答(&>^ω^
震驚!上海交大工科試驗班至今竟無一人成功畢業。
(逃利益相關:非工試。
前面都是工試同學,這裡我以一個旁觀者來評(pi)論(ping)一下。
理性交流觀點。
先是 @Darwin Lee 的幾個觀點
- 生源
在這個全省頂尖的水平上,高考分數相差1分2分甚至10分能說明什麼問題呢?
這是招生組的話,他們可能認為,成績和水平是這樣的:
(手頭沒有工具,原諒一下)
但是就我看來,實際情況可能是這樣的
第100名和第1000名的差距,有時候非常大。
你身邊可能有同學平時能考到100名高考發揮失常到了1000名,但在平均水平看來,這絕對不是一分兩分,甚至十分的問題。是兩個層次的問題。
所以,僅就成績分數來看,工試的生源是不如普通招生的。僅憑老師的隻言片語來評價生源是片面的,長期如何還有待觀察。
- 分專業
前面答主說的事實很好,但是其中有幾個點我對其還存在懷疑。
大一結束時排名前30%的同學有權選擇在8個工科院系中轉換專業
大一的課程我也大致了解,這個做法是仿照了歐美的大平台模式的。
為題主提個醒,這個模式有幾點問題:
- 缺乏高質量的大平台課程(我就不說生科導什麼的了 缺乏完善的動手實驗環境,課程定位尷尬),所謂的複合型人才、廣度很難建構起來
- 分數優先制,浙大模式,在大一就開始琢磨刷分、水課、選「好」老師等事宜(上述現象常為國外老師詬病),違背了大平台模式給學生自由探索空間的初衷。而且僅大一成績,十餘門課程,偶然性較大。分專業易造成不滿,浙大有大一分完轉業後沒有理想專業憤而退學的案例,轉院近期新政策僅允許高分向低分轉。不熱愛的專業白白浪費光陰。
- 在大二之後又必須回到蘇聯模式的專精老路上來,因為大一學習不像前蘇聯那麼精,也沒有前蘇聯在高中階段引入的大學內容,很容易和普通招生的同學在精度上吃虧。
所以,就我看來,工試是一個嘗試在國內蘇聯模式大背景下進行歐美教學模式的怪胎,看起來很美好,實際上先天和後天的不足都非常明顯。
但不足並不是不能彌補的,希望院方能解決這些問題,在來年繼續這場改革。
現在是2017年,2014級工試已經大三了。本人電院土著,看了一下獎學金公示名單,工試的同學很強很強。
不知道打了多少人的臉。
利益相關:2015級工試新生
我只想說,交大在遼寧一直招幾十個人,現在一批次給了不到十個名額,剩下的都給了工式。。。結果在眾人眼中我們像沒資格進交大一樣。。。。風險與利益同在。
1 政策還不完善,沒什麼經驗可借鑒。
2 課程多,範圍廣,不精。
3 接上條,複合型人才培養與專精型人才培養相比要年輕,也就意味著潛力和未來更廣。
4 專業設置方面,工科基本都包含了,選擇範圍很大。
請問下,現在的試驗班怎麼樣
推薦閱讀:
※我應該復讀?
※考上清華北大本科很難么?
※我這樣的情況復讀值得嗎?
※作為一名離不開現代社會的人,復讀一年不沾學習以外的東西是什麼感覺?
※如何優雅地告訴別人自己高分復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