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英法的「綏靖」政策是上策,中策,還是下策?

站在英法的當時的情況上分析(也就是不要開上帝模式),有沒有比綏靖政策更好的方式?


稍微補充一下,拋磚引玉吧。
綏靖政策產生的原因,除了簡單的厭站和一戰創傷,以及經濟蕭條的負擔之外,還有一個背後很深刻的原因。不理解這個,很難真正理解二戰爆發的原因,也很難理解二戰後國際間政治的規則。
首先回到二戰前夜最關鍵的那一刻:
在希特勒第一次進軍萊茵非軍事區的時候,法國並不需要再次冒著引發世界大戰的危險就能阻止希特勒。甚至法國甚至不必冒全面開戰的風險,彼時法國軍力依然是毫無爭議的歐陸最強,也差不多是世界最強了。如進軍萊茵非軍事區,驅趕德軍,英法的判斷是最多面臨小規模摩擦。
而希特勒在這一刻則下定決心,一旦法軍動作,立刻撤回德軍。

這有點像現在一個小偷當街偷東西,周圍人看到了,大喊一聲的話,最好的情況就是大家一起把小偷按住,最壞的情況是小偷惡狠狠的威脅。而實際上小偷的想法是只要有人喊,拔腿就跑。
結果呢,竟然是所有人眼睜睜的看著小偷把苦主摸了個遍。

以今天的視角看,這可能是阻止二戰爆發最完美的時刻。我個人從歷史決定觀點出發,甚至認為這有可能改變希特勒本人的行為和政治性格。那個時候的希特勒算不上好人,可是遠遠算不上壞蛋。
到此,已經可以回答樓主提問了。

法國為什麼沒有出兵呢?
原因簡單到愚蠢,不想承擔風險,哪怕這風險僅僅是一次小規模的摩擦。就像坐視阿爾及利亞和日軍侵華一樣,國聯毫無行動力。

我以為,背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政治家對於集體安全這一新型國際政治觀念理解不完整。
一戰前的國家間關係,大概有點像一個棋局,大家都是棋手也都是棋子。下棋嘛,沒什麼道德觀,怎麼合縱連橫都是我自己的能耐,子多棋力好,吃你吃得天公地道。
結果呢,下到最後,還真有點像下象棋的時候,雙方都無限的用一個子去照看另外一個子,最後下成了一個死局,不破局誰都以為最後自己手裡剩的多。

打完一戰之後,美國人跳了出來,狠狠的鄙視了一下歐洲壞蛋,你們都不是好東西。大教授威爾遜第一次把道德觀引入國際政治,搞出來一個國際聯盟,開始執行集體安全。
集體安全是啥? 最簡單的黑幫規則。打狗要看主人。當然相比之前弱肉強食的自然發展還是要進步一點,畢竟進入人類社會了。

可問題就出在這個黑幫規則上。對邊把我的小弟打了,我怎麼辦?說什麼也要把場子找回來把對方的人揍一頓。要不然以後誰跟我混?這麼簡單的一條道理,其實是集體安全的核心。
可惜一戰後那些政治家不懂。他們的做法是,自己小弟挨頓揍,回來訴苦,反而勸小弟,何必呢,冤冤相報何時了,不如就這麼算了養養傷正經八本過日子好了。就為你這麼點小事跟對面大哥開干實在不值當啊。
這麼玩下去,以後誰跟他混不說。別人把他小弟打了個遍,就剩他老哥一個,削他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等到比利時被揍的時候,英法終於想明白了。這個時候自己的小弟們已經被削得差不多了。是的,我說的就是比利時,在此之前直到德軍閃擊波蘭的時候,英法依然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坐看自己在東方最重要的小弟被人痛毆。


當然正經的說,國聯在設計的時候就沒有執行力,最後美國缺席更加使國聯執行集體安全行動變得毫無可能。

關於德國沒有做總動員,這點是有歷史原因的。
在一戰的時候,人類工業化進展恰到到了一個比較尷尬的階段。這個時候鐵路發達,公路和機械化運輸能力卻很稀缺。這就導致了一個十分古怪的特點:一個國家通常需要很長時間來動員。而一旦完成動員,卻可以迅速的摧毀敵方常備軍。除非敵方也同時動員了差不多的軍力。而且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信心長期的維持總動員狀態。
有點像一枚定時的核炸彈。如果對手安置了這個炸彈,我最好也這麼做。至於後面用得上用不上,不管。
更倒霉的是,越弱的國家,比如俄國,總動員需要的時間越久。他們需要提前所有強國作出判斷。
說白了,這玩意就是一個有缺陷的博弈規則,最後得出最差勁的博弈結果也並不奇怪。
德國一戰壞事就壞在這個總動員上了。所以二戰的時候對這一點比較忌諱。
二戰的時候英法壞事,也壞事在對總動員的這個記憶上了。他們倆還等著大家一起動員,等上兩個星期然後一起開打呢。可惜這個時候技術已經使閃電戰成為可能。總動員的時代過去了。
說到底,還是核彈好,20分鐘,近點10分鐘,遠點最多30分鐘,大家瞬間玩完。一個完美的遊戲規則,最後得出最好的博弈結果。

二戰後人類吸取教訓,終於賦予了安理會行動權。而這一點也終於在日後的國際政治博弈中證明了自己。二戰後不論局勢如何變化,兩個霸權從來沒有對一個國家提出過一吞併為目的的赤裸裸的領土要求。大國和小國打來打去,最終都是要扶植一個代理人。除了阿拉伯國家對於以色列的存疑的領土要求,聯合國面臨對其集體安全準則最赤裸裸的挑戰,是伊拉克吞併科威特。而最終也證明了聯合國證明了自己。

但是另外一個角度說,由如此多且對立的國家構成的安理會,在大部分時間都會陷入無休止的爭吵。這一點倒是和國聯很像。
而現今,能比較完整的執行集體安全理念的,是北約和美日同盟。
================
2014.5.6小更
二戰後的集體安全策略,受到意識形態對抗和核戰爭的雙重影響,變得比較難以檢討。一個事件的成因,恐怕很難說清楚到底是那個因素在其決定作用。

先說聯合國。這東西建立在集體安全基礎上沒錯,但要理解聯合國的集體安全策略,首先要搞清楚它到底代表了誰的集體安全,以及界限在哪裡。

從本質上說,聯合國的核心和真正有意義的部分,全在於安理會。沒有安理會的執行能力,聯合國就是另外一個國聯。
安理會,就是圍繞五個常任理事國設計的。這五國之間採取了集體安全最為標誌性的協商機制:一致同意原則。本質上,它是同盟國在二戰後的延續.它聲稱執行的集體安全策略,假想敵是未來可能出現的新一代軸心國。它號稱維護世界和平,實際上是用於維護五個常任理事國自身的安全。
現在看到的安理會常顯無能,那是因為這個假想中的新一代軸心國從來沒有出現的可能。安理會動武次數有限,但每一次行動都恰當的維護了五個常任理事國的利益(想請仔細思考下朝戰對於時任五常的各個國家是什麼意義。)

安理會的問題。第一就是集安策略不可能作用於一國內部的政權更迭。這是十分簡單的道理,說到底集體安全策略不過是盟約的終極表現形式。而想要阻止一個國家政權的更迭,則意味擔負起宗主國的責任。
第二對於參加安理會的小國,實際上在承擔一種負向的集安責任。按照安理會的原則,老大不爽了,他們得跟著這五個老大出去干架。可是自己被欺負了,老大出不出頭,要看老大們的情緒。身處熱點地區的小國,為了保障自身安全,從未寄託於聯合國,而是轉而尋求更加實際的盟約。這些盟約千奇百怪,甚至有個叫做「不結盟」的同盟。所有這些盟約都在試圖貫徹集體安全觀念,可惜照貓畫虎,邯鄲學步。做的最好的,到底還是美國人搞出來的北約和遠東地區美日-美韓-美菲安保條約。
======================================
5.8小更
集體安全其實仰仗於清晰的傳達信號。我在以前一個回答里把它描述成理性瘋狗,就是採取集安策略的一方,必須讓自己的潛在對手知道,一旦盟友遭到攻擊,自己會不計代價參與反擊。

對中日關係而言,中國對日本施加的壓力愈大,以武力威脅日本,結果一定是美國傳達更加清晰的信號給中國。釣魚島問題的實質性升級是去年火控雷達照射事件之後,、在此之後中方即降低對抗強度,但美方依然不斷的明確,不接受單方武力改變現狀,直至最後明確釣魚島適用安保條約。這個趨勢我曾在以前的回答中預計過。

如果一定要走向對抗的道路來實現自己的某些目的,那麼首選目標也不應該是日韓菲三國。


以法國當時的民意
誰要是對德國(或者任意歐洲國家)率先宣戰
那就是政治自殺
說不定會被人物理消滅(刺殺)
而且分分鐘引發內戰
1936年靠著反戰以及工人福利以及蘇共對法共的放鬆才歷史性上台的左派是不可能率先對德國宣戰的
放一張當時左派組成的人民陣線的競選海報

白紙黑字寫的反戰促和平促發展
當時法國國內政壇因為左派上台已經非常分裂
左派是靠的聯合法共(獲得蘇共首肯)才得以上台,基本被右派視為賣國

1936年議會選舉之後國民議會的議席組成圖
法共以72席成為左派第二大黨

「在背後操縱人民陣線的是蘇聯人」
總理Léon Blum還是猶太人
法國在1930s之前一直是歐洲反猶中心之一,例如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左拉批評軍隊寫了一篇J"accuse(我控訴)
反而德國當時是猶太人的避風港
所以像Pétain這樣的老右派其實心底里覺得納粹都比左派政府好
這也是為什麼二戰時法國沒能像一戰一樣組成Union Sacré
因為左右分歧實在太過於嚴重
同時軍方對政府很不感冒
更不要說一戰把法國徹底打殘
一代年輕人基本被消滅殆盡
全法所有自治體(市/鎮/村)都有人在一戰中死亡
綏靖政策根本不是什麼上中下策的問題
對當時的法國政府來說是唯一的選擇
而且英國早就聲明不支持法國武力干涉
法國政府更加不敢貿然行動
國內問題太多,實在是沒空理德國在幹嘛
所以只能寄希望於希特勒吃飽了就算了
現在事後諸葛亮批評當時的法國政府我覺得是有點不公平的


綏靖是絕對的上策,尤其是對英國。是那個年代英國的最優選擇。

打仗才是下策,結果你看得到。打贏了英國也就是五常邊緣化的地位,美國跟班小弟,美國說啥英國幹啥。現代你覺得這很正常。你得想想,二戰之前英國是啥地位??

世界第一啊,日不落啊,全球殖民大帝國啊!

這還是打贏的結果,萬一打輸了呢???

可以說二戰直接把英國打的倒退幾百年。帝國幾代人暴霜露斬荊棘打下的版圖,幾年就打回去了。

所以說丘吉爾攜二戰勝利之餘威,為啥戰後連個首相都混不上啊。

英國人:我TM又不傻。

所以說,打仗,不論輸贏,都妥妥的把全球第一殖民帝國拖下水,這種政策是絕對的下策。

相反,綏靖就好多了。

割捨一些不重要的利益,如果德國消化了形成了新的均勢,那麼我大英帝國還可以保守住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這三個核心區域,同時還有非洲的殖民地。我一樣是世界第一帝國。

萬一綏靖失敗了呢?最壞的結果就是打仗唄,你以為英國沒有戰爭預案?君不見綏靖失敗之後張伯倫即刻辭職丘吉爾立馬接手?

還有人就問了,世界第一帝國這麼吊,幹嘛不直接制裁德國啊?

唉,沒辦法,根源還在一戰。

一戰直接把地主家的餘糧打光了啊。

不斷地妥協和退讓,是歷史上任何一個衰落的帝國想要維持自己最後尊嚴的唯一的辦法


張伯倫並非消極懦弱,「綏靖」政策只是他應對當時外交困境的手段之一。他對英國人民與反抗納粹的貢獻,遠高於人們的認知——

張伯倫是投降主義者嗎|大象公會

文|吳余

1940 年 5 月,溫斯頓·丘吉爾接替內維爾·張伯倫出任英國首相,在二戰初期盟軍兵敗如山的危急時刻執掌大局。

近期上映的電影《至暗時刻》,再次回顧了這個歷史瞬間。影片中的張伯倫無能、虛弱、急於求和,與意志堅定的丘吉爾形成鮮明對比。

▍《至暗時刻》中的張伯倫(左)與丘吉爾(右)

張伯倫的軟弱形象,主要來自著名的綏靖政策,他因此被主戰派輿論視為缺乏勇氣、無條件妥協、放任敵人做大、最終招致失敗的國家罪人。

尤其是丘吉爾戰後撰寫的回憶錄,將張伯倫描述為一位缺乏智慧,被希特勒蒙蔽的弱者,對納粹肆虐歐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正統的歷史敘述中的張伯倫形象也以此為基礎。

然而,1960 年代開始,張伯倫時期的英國政府檔案開始陸續解密。這些檔案及新近的研究,為我們呈現出一種截然不同的結論。

大英帝國的困境

1937 年 5 月 28 日,內維爾·張伯倫出任英國首相時,已經是 68 歲的老人。

和他的父親不同,青年時代的內維爾·張伯倫對政治缺乏興趣。從政前,他有成功的商業履歷,熱愛自然史和旅行,嚮往社會改革,是維多利亞後期英國商人階級的典範。

▍與中年從政的兒子(右)不同,內維爾的父親約瑟夫·張伯倫(左)一直是雄心勃勃的政客,作為從未上過大學的平民商人,在內閣長期出任貿易委員會主席(1880-1885)和殖民地大臣(1895-1903),見證了大英帝國的黃金年代

42 歲時,張伯倫為了造福家鄉,首次參與本地議員選舉。憑藉精明和勤奮,他僅用十年就進入保守黨核心,從 1923 年到 1931 年長期出任英國衛生大臣,從事他熱心的社會改良事業。

1931 年,英國遭受大蕭條衝擊,政府預算嚴重超支,張伯倫臨危受命出任財政大臣。通過削減政府開支和實施有限的貿易保護政策,他迅速實現財政平衡,由此步入英國軍事外交決策的核心決策圈。

正是從 1931 年開始,英國國防環境開始急轉直下,顯露危機。

從一戰結束至 1930 年代初,曾經的對手紛紛失勢,大英帝國得以享受久違的和平,力圖通過凡爾賽和約、華盛頓條約等國際軍控體系,維持英國海上優勢和世界穩定局勢。

對歐洲,英國嚴格遵循 1926 年洛迦諾公約,充當超然其外的「離岸平衡手」。

▍在洛迦諾公約中,英國與義大利保證在德國、法國發生衝突時支援被侵略國;法國與波蘭、捷克分別約定遭受侵略時互相支援,英國為避免捲入東歐紛爭而拒絕參與。圖中左起依次為: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奧斯丁·張伯倫、阿里斯蒂德·白里安。

從 1919 到 1932 年,英國一直執行「十年規則」,即假定在十年之內不會爆發歐洲戰爭,將軍費維持在極低的水平。英國軍備因此長期不能更新,大量軍工企業破產解散。

結果,隨著日本入侵東北(1931)、鼓吹民族主義的希特勒在德國掌權(1933)以及德日兩國退出國聯(1933),英國忽然同時遭遇了德國、日本這兩大潛在強敵。

英國決策者很快意識到,由於軍事實力的相對衰落,和帝國龐大的領地和利益,此時的英國已經處在極為不利、極易遭到攻擊的境地。

▍1931 年的大英帝國及其全球利益

正如第一海務大臣(海軍總參謀長)查特菲爾德所說:「我們在眾目睽睽下處在一個不想與任何人起爭執的地位上,因為我們已經獲得了世界的大部分或其中最好的部分,我們只想保住我們得到的東西不要被人搶走。」

他們也意識到,如果德國和日本想對英國開戰,最可能、最有利的方式就是同時下手。英國的軍力將難以兼顧遠東和西歐兩個戰場,這樣一場規模不亞於世界大戰的戰爭將徹底摧毀英國的強國地位。

▍一戰時擔任五位官方戰地記者之一的菲利普·吉布斯表示:「對英國而言,贏得或輸掉另一場世界大戰將會是一切的終結。」此類言論往往被簡單解釋為一戰後的厭戰情緒,事實上卻反映了當時英國面臨的危機。

與此同時,能幫助英國化解危機的盟友卻少得可憐,此時的美國奉行孤立主義,英國能仰仗的夥伴只有法國和義大利。

1935 年入侵埃塞爾比亞之前,義大利長期表現得樂於保衛歐洲和平,不僅作為保證國加入洛迦諾公約,還在 1934 年與英法組建斯特雷薩陣線(Stresa Front),反對德國挑戰現有秩序。

然而,由於義大利入侵埃塞爾比亞導致英意敵對,義大利後來倒向德國,法國成了英國唯一可依賴對抗德國的盟友。

不過,法國對保衛英國的全球利益毫無興趣。

1935 年埃塞爾比亞戰爭爆發時,英國立即集結地中海艦隊準備實施武裝干涉,甚至制定了航母襲擊港口和軍工廠的計劃。但法國卻徒勞的想與義大利保持對德同盟,拒絕對意開戰,在地中海缺乏安全基地的英國只得放棄。

▍集結於直布羅陀的英國艦隊。英國地中海艦隊原基地為馬爾他,但因處於義大利空軍威脅下,被迫臨時將基地轉移至亞歷山大

相對的,英國對法國也有所保留,擔心其會對德國發動預防性戰爭,把未做好準備的盟友英國拖入全球戰爭泥潭。

強敵環繞卻內部乏力,英國在此等緊張局勢下只能直面危機,重新武裝。

1934 年,財政大臣內維爾·張伯倫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張伯倫直面危機

1933 年 11 月,剛剛結束「十年規則」的英國,因德國和日本的挑戰而召集成立國防需求會議(Defence Requirements Committee),用於確定長期軍備廢弛後最急迫的問題。

討論從當年 11 月延續至 1934 年 2 月,主要爭議在於,首要的敵人是近在咫尺但尚未武裝的德國,還是全面武裝但遠在東亞的日本。

財政部的備忘錄認為,英國缺乏資源,難以「在兩個遙遠的戰場上同時對抗兩個一等強國」,但會議最終還是給出折衷結論,認為兩者要同等應對。

這種說法立即遭到了財政大臣張伯倫的反駁。2 月 28 日的內閣討論中,張伯倫指出,英國當前的財政實力不足以同時應對德國和日本,必須選擇其一。就在當年,張伯倫剛剛宣布,通過削減政府開支實現財政盈餘。

▍1934 年剛剛宣布實現財政盈餘的財政大臣張伯倫

事實上,雖然丘吉爾自豪地宣稱,只有自己在 1930 年代注意到了德國的威脅,但早在 1934 年,張伯倫就最先在內閣級別的討論中,明確提出德國優先的國防戰略:

德國的威脅雖在時間上還遠,離我們卻最近。

現在……我們的安全沒有急迫的威脅。但這裡存在著一種普遍的對未來的憂慮,不論兩年、三年、五年或十年後,這種威脅就可能成為現實。它將來自德國。

根據國防需求會議的結論,一旦開戰,德國唯一能直接攻擊英國的手段將是空軍。考慮到盟友法國能提供強大的陸軍,張伯倫力主將陸軍軍費削減一半,加強皇家空軍預算,並增設防空火力。

張伯倫正確地預見到,將有限的資源投入空軍建設,對英國國防事業是最有益的選擇。因此,針對性的強化空軍,其次是海軍,從此成為了他實現英國再武裝的主要政策。

然而,確定再武裝的規模及其花銷,始終是個困難的問題。

與德國開戰的時間不能確定,大規模軍備建設不僅需要大量技術工人和資源,還需大量進口機械與稀有金屬,與出口導向的英國民用經濟有著嚴重的衝突。張伯倫必須在當下的經濟和未來不可預期的戰爭間作出權衡。

▍這種擔憂絕非空想。1938 年初,國防協調大臣托馬斯·英斯基(Sir Thomas Inskip)便告知內閣,英國即將在財政破產或是戰備失敗間作出難堪的選擇。

此外,從一戰以來,英國軍政界秉持的戰爭觀念就是利用強大的皇家海軍實施海上封鎖,利用龐大的帝國和經濟資源在長期消耗戰中耗死敵人。這種漫長消耗戰的預期,更強調保存長期的經濟活力。

▍一戰中德國、奧匈帝國的崩潰並非緣於戰場潰敗,而是長期物資封鎖後的爆發的社會叛亂。1937 年,英國財政部官員將漫長戰爭中穩定的經濟稱為「第四支武裝」。

這些因素,讓張伯倫決定將英國再武裝的速度控制在適中的水平。

然而,這也使得張伯倫推動的軍費稅法案在議會兩頭不討好。激進派丘吉爾認為軍備開支太少,落後於德國武裝的速度;工黨領袖艾德禮則攻擊其為戰爭販子,「只顧製造殺人兇器」。

▍直至 1939 年 4 月,工黨一直保持著對所有軍備法案一律投反對票的記錄。圖為工黨領袖艾德禮。

但無論如何,如果張伯倫在 1937 年退休,這些黨派化的議會爭吵不可能影響到他的歷史地位。

作為衛生大臣和財政大臣,張伯倫辛勤工作,力圖改善英國工人的生活,削減財政赤字,並正確的影響了英國國防戰略,使英國的備戰步入正軌。

然而,隨後開始的首相任期,及其採取的綏靖政策在後世遭到的爭議,徹底摧毀了張伯倫作為政治家的聲譽。

綏靖錯了嗎?

戰後研究者與公共輿論大力抨擊張伯倫,並不難以理解:綏靖政策的確放大了希特勒的野心,沒能將其扼殺在襁褓中,結果納粹德國走向強大,犯下滔天罪行。

然而,就此認為張伯倫糊塗消極,一味妥協,並不公允。

實施綏靖政策時,張伯倫並不知道,納粹政權企圖顛覆世界秩序、實施種族滅絕。

更重要的是,綏靖政策只是張伯倫大戰略中的一個部分。

當張伯倫 1937 年 5 月成為英國首相時,英國的國際環境已經比 1934 年更加惡化。

1935 年的衣索比亞戰爭,使義大利從潛在的盟友成了新的假想敵。日本於當年 7 月全面發動對華戰爭,並在南京戰役中攻擊了英國在長江的船隻。美國仍舊嚴格恪守中立。

▍日軍攻擊南京期間,包括SS Whangpu在內的英國航船搭載了大量從城中疏散出的英國僑民,但在12月11日至12日遭到日軍的炮擊和轟炸

因此,英國同時面臨著西歐、遠東和地中海三個方向的巨大壓力。

英國總參謀部的一份報告寫道:「當前局勢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從一個地區開始的戰爭,蔓延到另一個或另兩個地區的可能性正在增強……我們不能預見屆時我們的防禦力量是否足以同時對抗德國、日本、義大利。」

面對危機,張伯倫的選擇是他自己稱之為「兩手政策」(double policy)的戰略:一方面,重整軍備,實施戰略威懾;另一方面,則利用外交手段,避免爆發大戰,并力圖分化三大假想敵。

張伯倫認為,英國最強大的威懾力,來自其海軍封鎖和長期經濟消耗戰的潛力。只要能頂住德軍頭幾波猛攻,「盟軍就必將勝利,唯一的問題只是需要多少時間達成目的。」

隨著局勢的惡化,張伯倫不斷提高英國軍費,擴充空軍和海軍。離開財政部前夕,他再次提高了軍備建設支出的優先順序,為 1937 至 1942 年的軍備建設提供了 15 億英鎊的預算,1938 年初又追加 1.5 億,為此受到工黨的激烈抨擊。

▍張伯倫執政時期,英國海軍擴充速度大大提高

1937 年夏,張伯倫發現,即便英國全力備戰,其空軍飛機的數量增長仍慢於德國。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定在發展戰鬥機的同時優先發展戰略轟炸機,以取得不對等的戰略威懾能力,直到 1938 年慕尼黑危機後轉為優先發展戰鬥機。

與此同時,張伯倫施展被稱為綏靖的外交手段,力圖避免全面開戰,並試圖消泯英國以一對三的極為不利的實力對比。

在英國軍政決策圈中,綏靖政策的基本原則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國防協調大臣托馬斯·英斯基要求外交部減少「我們對外承諾的規模和潛在的敵人」,第一海務大臣查特菲爾德則表示,在面對三國潛在威脅時,「我們有必要做朋友,而不做敵人。」

事實上,張伯倫的綏靖政策的確取得了部分成功。

通過承認義大利對衣索比亞的征服和一系列談判,英國極大緩解了其與義大利的緊張關係。

1939 年 1 月,張伯倫與哈利法克斯訪問羅馬。墨索里尼在 1938 年慕尼黑危機、1939 年波蘭危機中,也都希望外交手段解決問題。

直至 1940 年 6 月法國戰敗,墨索里尼確信英法敗局已定,才突然加入戰爭。

▍當時義大利並未做好戰爭準備,因此在多個戰場遭到慘敗。參見《義大利軍隊為什麼弱》

不過,問題的關鍵還在德國。英國內閣確信,義大利和日本很可能只會在德國率先開戰後跟進,只要解決德國的威脅,很大程度上也就解決了所有問題。

1938 年前,希特勒所有的擴張行動,都是聲稱遵照凡爾賽和約確立的民族自決精神,要恢復德國的正當地位。

這些主張與一個普通民族主義政客並無不同,張伯倫認為可以與其達成協議,並非幼稚或軟弱。

因此,當 1938 年德國以收回德意志人聚居地為由造成慕尼黑危機時,張伯倫被迫選擇,是要為了一片與英國無關的遙遠土地爆發全面戰爭,還是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滿足德國民族主義「不難理解」的要求,維持和平。

張伯倫並非一開始就決定妥協,事實上,他一度準備了對德開戰預案。但是,軍方認為英國不可能阻止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並過分誇大的預計德國對英國的戰略轟炸將在頭三周內造成五十萬平民的死亡。

▍1938 年 9 月,帝國防務會議代表伊斯梅將軍(Ismay)給內閣的信。伊斯梅認為,英法空軍目前處於劣勢,但推遲戰爭 6 到 12 個月將使皇家空軍有時間獲得能對抗德國空軍的實力,這是擊敗希特勒的唯一機會。這一意見影響了張伯倫的決定。

當張伯倫親自詢問法國總理達拉第,英法聯手是否一定能取勝時,達拉第回答「我不相信」。

最終,張伯倫只得無奈而半信半疑的接受了《慕尼黑協定》。

▍1938 年 9 月 30 日,張伯倫從慕尼黑返回倫敦,在唐寧街 10 號門口對記者說:「這是我們時代的和平……安心睡個好覺去吧!」該言論常被視為張伯倫幼稚受騙的表現,事實上他並未放鬆警惕,這更多是為了顯露英國維護外交協定的善意。

不過,張伯倫的妥協並非沒有底線。面對戰爭危機,他在1939年將英國軍費開支提高到歷史最高水平,達到全國財政支出的一半。

1939 年 3 月 15 日,德軍違反協定,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全境。感到被欺騙的張伯倫立即嚴詞譴責德國暴行,隨即放棄英國只保衛西歐國家的傳統政策,於 3 月 31 日第一次為東歐國家波蘭作出獨立保證。同時,他仍未放棄通過外交談判實現和平的努力。

1939 年 9 月 1 日,德軍不顧張伯倫的威脅進攻波蘭。9 月 3 日,張伯倫對德宣戰。

這次,驚慌失措的是希特勒,此前他聽信外長里賓特洛甫的保證,認為英法不會履行對波蘭的承諾。

張伯倫最終掌握了開戰的主動權。不幸的是,盟國糟糕的軍事實力,尤其是法國糟糕的動員速度,使主動權優勢化為泡影。

張伯倫的遺產

戰爭爆發後,張伯倫當了 8 個月的戰時首相。

與一般印象不同,張伯倫直至辭職之際,仍在黨內擁有極高的民望,在民間享有極高的支持率(60%)。張伯倫的辭職,也並非因為其戰前的綏靖政策,而是 1940 年 4 月發動的挪威戰役失利,使他失去了工黨的支持。

▍張伯倫的戰時內閣,戰爭爆發後,他特別邀請丘吉爾擔任海軍大臣

諷刺的是,對於這次失利,直接責任人無疑是具體擬定戰役的海軍大臣丘吉爾,而非張伯倫。

戰備和外交之外,張伯倫首相任期內的內政成就更令人印象深刻:

1937 年,他推動議會通過旨在改善工廠的工作條件,限制婦女兒童工作時間的《工廠法》;1938 年,又通過了對貧民窟整改給予補貼、限制租金的《住房法》,以及《帶薪休假法》,極大改善了英國工人階級的生活條件。

直到臨終,張伯倫還希望人們不要忘記他為社會進步作出的努力。

然而,他的歷史地位已經不可逆轉的與其戰前的外交政策聯繫在了一起。

1940 年 11 月張伯倫去世後,丘吉爾在下院如此讚頌他的一生:

無論歷史將怎樣記述這些糟糕的、激烈的歲月,我們可以確信,內維爾·張伯倫完全真誠地按他的智慧行事,盡他最大的所能和有力的權威,希望從可怕的、毀滅性的戰爭——就是我們現在參與的這場戰爭——中拯救世界。僅這一點,就足以讓他在所謂的歷史的判決中位居高位。

但是,由於戰時宣傳和工黨的抨擊,到 1948 年丘吉爾《二戰回憶錄》第一卷完成時,張伯倫的聲望已經有了 180 度轉折。

在回憶錄中意欲顯示自己遠見的丘吉爾,對張伯倫戰前政策評價極低,正統敘事由此奠定。

客觀而言,張伯倫戰前的「兩手政策」是在極大限制條件下,所能設計出的最好的政策方案。它經過精密的計算,且合乎邏輯。歷史學家認為,面對同樣的局勢,即便丘吉爾也無法更好的化解危機。

何況,張伯倫的政策並非完全失敗。其整軍備戰的努力,為英國在戰爭中倖存和勝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得益於張伯倫自 1934 年起強調的空軍和防空建設,在二戰爆發之際,英國本土已經建成世界最先進的對空雷達網,新式的噴火式戰鬥機確保了不列顛空戰的勝利,而蘭開斯特型重型轟炸機則有力打擊了德國的戰爭潛力。

▍幫助英國打贏不列顛空戰的噴火式戰鬥機

作為這一政策的組成部分,張伯倫的綏靖外交儘管對德國最終失敗,也無法迴避為了本國利益而犧牲他國利益的道德譴責,但畢竟為英國爭取了延緩戰爭爆發的備戰時間,也成功阻止了義大利在第一時間加入戰爭,為盟軍創造了良好的動員環境。

英國之所以在 1940 年 6 月陷入戰爭史上最危急的處境,被迫獨自與德國、義大利同時作戰,並非張伯倫的過錯。

讓義大利加入戰爭、英國本土面臨入侵威脅的核心原因是法國陸軍的迅速崩潰,而在戰爭開始之前,無論張伯倫、丘吉爾還是他們的法國同僚,都完全信賴完成動員的法國陸軍能擋住德軍的攻擊。

▍1940 年 6 月,德軍佔領巴黎

事實上,張伯倫最終未能從德國人手中取得其所希望的和平,在相當程度上也是希特勒的獨特個性與納粹獨裁製度決定的。

張伯倫相信,英國在一戰中利用海軍封鎖迫使德國爆發革命的史實足以作為英國軍事威懾最有力的證明。作為理性政治家,當充分考慮這種威懾的效力。

這種威懾在德國內部不乏接受者。如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在 1938 年前一直反對與英國的戰爭。他多次指出:德國海軍無力反制英國的海上封鎖,而德國經濟與軍工所需的稀有金屬都依賴進出口,海路一斷,陸戰必敗。

▍德國海軍元帥埃里希·雷德爾

直到 1938 年希特勒下令制定對英作戰計劃,德國海軍從未試圖把英國作為假想敵。

然而,希特勒對此漠不關心,且認為一戰德國的戰敗是意志軟弱與共產主義陰謀的結果。由於忽視英國的威懾,他將張伯倫的和平呼籲視為軟弱和猶豫的表現。如果柏林的主人不是希特勒,張伯倫的政策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重新審視張伯倫的歷史形象。對張伯倫的最新評價,來自英國保守黨的官方歷史學家萊克斯登勛爵:

內維爾·張伯倫,一個偉大而被誤解的人;
保守黨歷史上最偉大的社會改革者;
他在他的時代尋求和平,以求繼續完成他為所有人追求富足的使命。


問題我修改了一下
這個政策和美國無關,請提問者提問要精確一點


剛巧這幾天在看陳樂民先生主編的《西方外交思想史》,裡面恰有一節講的是「綏靖與反綏靖」。

先從外交傳統來說,英國是實用主義的絕佳奉行者。最出名的莫過於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外交政策設計師帕麥斯頓(又譯巴麥尊)說的那句:「我們沒有永久的朋友,我們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我們的利益是永恆不變的,這些利益才是我們應當遵循和追求的。」加上不列顛島懸於海上,受陸地制約小,迴旋餘地大,對歐洲事務常採取一種有限的超然態度。自帕麥斯頓逝世後,英國逐漸轉向尋求固定正式盟友,但仍是盡量保持歐洲均勢。

而法國一度是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家,有一種天然的法蘭西民族榮譽感,常以歐陸代表自居,直到這種局面被19世紀下半葉被崛起的德國打破,自此法國實力就處於下滑狀態,一戰中儘管法國是戰勝國,但卻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而且對於如何處理德國這個重大威脅,法國存在著強硬(如克里蒙梭)與和解(如白里安)兩派,而且任一方都未佔據主導地位,造成了政策的搖擺不定。面對希特勒崛起時,法國束手無策,更多地是依靠英國。

美國一直尋求的是一種「美國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自立國之後,「門羅主義」將歐洲排斥在美洲之外,後來的「機會均等」「門戶開放」政策使得美國開始插手亞洲及世界事務,到一戰結束後,美國儼然已成為世界大國,並進一步在全球尋求利益和霸權。有一點要提的是,一戰後威爾遜總統提出十四點計劃,可以說是「美國登上國際政治舞台後第一次為世界和平設計的藍圖」(P192),「成為美國外交史上要求干預全球事務的首次表態」(P196)。但是在巴黎和會中,美國並未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其後也未簽署國聯盟約,威爾遜「全球稱霸的目標」受挫,國內孤立派佔據上風,並且在後幾任總統(哈定、柯立芝、胡佛)在位期間,美國基本上奉行著「避免直接捲入國際政治對抗和更多地採用以經濟滲透為主的對外政策」(P199)。羅斯福當選總統後,從其一系列施政手段可以看出,重心基本在解決國內危機上,而且1940年競選總統時,他和另外一位候選人表示「美國均不介入國外戰爭」(富蘭克林·羅斯福)。基本可以說,在偷襲珍珠港發生之前,美國在軍事上是袖手旁觀的。

一戰後,英法實力下降,根本上限制了其對外戰略實施,對30年代德國的重新崛起實心有餘而力不足,而美國「退回到相對的外交孤立狀態」(P211),更是造成制約德國的重要力量的缺席。而蘇聯社會主義國家的出現,更是激起英法深層的恐懼和敵對情緒。對於納粹分子的瘋狂舉動,英法一致認為——「納粹與共產主義制度相比,雖然他們對這兩者都不喜歡,但納粹不會給現存的社會秩序造成任何重大威脅,而共產主義卻會從根本上危及資本主義制度的生存;因此『兩害相權取其輕』,他們寧可要納粹主義。」(P213)而且他們希望納粹德國做大之後,能成為抗衡蘇聯的重要力量,事實證明,英法的想法是多麼錯誤。當然,和平主義思潮也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英國,厭戰情緒十分流行,甚至「摻雜著一種對德國和義大利感到『負疚的變態心理』」,反對重整軍備甚至進行裁軍。這種情緒影響的不僅是英國,因為法國在當時實力嚴重削弱的情況下,其安全戰略的制定實施大多仰賴於英國,所以只能跟著英國的步調走向綏靖。

作為綏靖政策中最為人所詬病的「慕尼黑陰謀」,其背景是——
「希特勒在奧地利得手後(德奧合併_百度百科),開始加緊推行其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動。面臨日益逼近的戰爭危機,英國政府內部以及英、法兩國之間著手就未來的對策進行頻繁緊張的討論和磋商。問題的焦點是要否為捷克斯洛伐克而戰。法國對捷克承擔有義務,根據法捷互助條約(法捷互助條約_百度百科),一旦捷克受到德國無端侵略時,法國應當馬上予以援助。但是英國曆來把它在歐洲的利益範圍划到萊茵河為止,對中歐和東歐事務一般持超然態度,它根本不想為捷克打仗。不過根據1936年3月倫敦條約所重申的英國對《洛迦諾公約》承擔的義務,如果法國遭受德國侵犯,英國就應向法國提供援助。因此如何使法國不必為履行對捷克的義務而參戰,從而也避免把英國捲入這樣一場戰爭,就成為張伯倫的主要目標。

「他為英國選定的方針是:拉法國一起充當德國和捷克之間的調停人,敦促捷克人對蘇台德日耳曼人的全部要求作出合理的讓步,建議他們運用一切外交手段謀求和平;同時要求德國保持克制,提醒德國政府戰爭一經打響就不容易局部化了。張伯倫的這一立場當然也制約了法國的政策。沒有英國進行支援的明確保證,達拉第是不敢設想對德作戰的。這樣,法國人就有意無意地把他們對捷克所承擔的義務一筆勾銷了。

「英、法兩國就在這樣的政策方針指導下開始了聯合調解活動。1938年5月,調解失敗以後,英、法兩國第一次開始認真考慮戰爭的可能性。在此期間德、意兩國加緊磋商,希特勒決定邀請英、法、意三國的領導人同他一起舉行一次四方會議。會議於1938年9月29日~30日在慕尼黑召開。會上由墨索里尼出面提出一項計劃(實際上是由德國外交部起草的),被四大國所一致採納。這項叫做《慕尼黑協定》的文件規定,立即將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使希特勒不用武力就實現了他在蘇台德問題上的最高綱領;同時也為英法留了面子:捷克領土的變更是用『和平方式』實現的,似乎制止了戰爭。」(見該書第219頁~220頁)

近現代國家外交的根本出發點是國家利益。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各國外交政策的實施自然是立足於本國實際利益,而不會顧及像捷克斯洛伐克這樣的小國利益的。所謂的外交有一層含義就是避免戰爭的手段,英法可以說將其發揮到了極致,但是納粹德國的瘋狂已經大大超出了他們所堅信的理性的範圍,後來世界大戰的爆發可以說是英法所未料及的,甚至「直到第二次大戰爆發以前,他們並沒有放棄同德國達成諒解尋求『和平』的方針」,雖然已經「轉向以威懾的方式迫使希特勒就範」,但這種威懾對納粹來說已是無關緊要了。(P220)

在傳統安全因素是國家安全戰略主要內容的時期,各國只是最大限度地保衛本國利益,爭取獨善其身。而直到非傳統安全因素(尤其是關涉全人類共同命運)的重要性大為提升時,各國縱然仍有各自的算盤,卻不得不到談判桌上集體協商,這也就是現在全球治理成為趨勢的一個原因。

綜上,在當時的局勢下,美國置身事外,英法實施綏靖,不過是從本國利益和實力出發做出的選擇。

隨附《西方外交思想史》下載地址:西方外交思想史.pdf,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不當之處,懇請指正。——編輯於 2014-05-06

之前微盤的PDF被刪了,在愛問上找到 ,已更新( ̄▽ ̄)~*


基本上同意匿名用戶的,綏靖不是下策。甚至可以成為當時的上策,當然這是對英國而言的,法國其實沒的選。

英國的政策目標沒有什麼複雜的,就是維持19世紀的Pax Britannia(英國控制下的和平)。具體來說,在歐洲,以埃及,馬爾他,直布羅陀以及本土形成的鏈條,制衡歐洲的大陸勢力。類似的,在亞洲,以澳大利亞,新加坡,香港,錫蘭形成的鏈條,制衡當地的強權。

這個策略的問題,是在任意一個點上,容易遭到當地強權的打擊,而無足夠防禦縱深。因此英國即使在國力相對最強的splendid isolation,在任何一個大陸,也需要偷偷拉一派打一派。而到20世紀,英國的地位更加離不開英法同盟和英日同盟。而與某個大陸勢力同盟,在1910和1930年代,必然意味著要捲入一場大陸戰爭。

但是捲入哪一場大陸戰爭,對手是誰,英國還可以選擇。具體是支持德國壓制蘇聯,中國鉗制日本,還是反著來。問題是,留給你選擇的時間非常有限。

當時對於英國來說,支持德國或者至少不捲入與之正面衝突很可能是上策。德國和英國在戰略,工業和軍事上互補性好。一戰後德國在海外殖民地上和海軍上已經沒有想法,而俄國在遠東和中東的滲透和英國長期來看必然衝突。而且,德國和俄國其實內政和經濟都極不穩定,領導人互相猜疑,引他們互斗應該相對容易。

所不能做到的,事後復盤來看,可能是這樣幾點:

1/ 與德國綏靖,最終很可能意味著在歐洲需要棄子,不僅僅是波蘭比利時,而且是直接的東地中海的領地。最壞結局,馬爾他和塞普勒斯很可能得留給義大利人作為交易的一部分。

這個程度的棄子,對英國不太壞 - 東地中海一向是俄土意爭奪的是非之地;英國屢次干涉即使成功也是代價極大。但是就算外交上可以談,政治上簡直是捅了保守黨同僚前海軍大臣東地中海問題專家丘吉爾一刀子,老丘不會放過你的。

2/於德國同床,意味間接放棄法國這個名義上的陸軍強國實際上的戰略黑洞。這在戰略上是完全正確的,政治上是絕對自殺的。

受到戰略縱深局限 (離開前線不遠的巴黎給設計成大樞紐,於是巴黎拿下全法玩完), 法國本土防禦戰,軍事上是不能戰不能守,政治上是不能和不能走。就是拿破崙這樣的天才,內線作戰加上民心支持,法國會戰都是一敗塗地,戰火一定得燒到德國和比利時對法國才是有利的。而二戰法國軍方的思想恰恰是防禦,殊不知一戰能守住多半靠運氣。

但是,放棄法國這個政治黑鍋,誰也不敢背。

3/ 一戰和大蕭條後,英法政治風氣急劇向左傾斜,人民厭戰是事實,但不會支持政府和納粹同床反蘇聯。

4/ 最後,希特勒本人可能是最大的不確定的因素。

綜合來說,綏靖是高風險的策略,但是是把英國手上一把中等素質的牌 --只有本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地利,無天時無人和-- 打出上等結果的唯一可能。當然,英國最後沒有堅持綏靖選擇了對抗,打出了中等的結果- 唯一超水平的發揮是保住了馬爾他並在戰後擋住俄國在希臘的滲透。

總的來看二戰中民主國家總體都沒有超水準發揮,美國法國也是一樣。最大的變數其實是蘇德這兩個獨裁巨人。最近又重看Anthony Beaver和Paul Carell寫的東線,深感其實東線不確定性太大,勝負往往是懸於一線看誰更好地抓住機會,最後,是蘇聯抓住機會把一把中等的牌打成好牌。


結果上是下策,收效是中策,成功率是上策
強烈抗議用戶比的原理屏蔽我的行為 重申二戰爆發是各國經濟危機而不是消滅蘇聯。為了消滅蘇聯,世界第一霸主英國為了打敗蘇聯變成了美國跟班,法國亡國,你這是什麼邏輯。騙文盲文盲都不信,即使如此也應該組成反蘇聯盟。最後成什麼了。蘇美製霸世界?你當二戰時期各國領導人腦子是注水豬肉?簡直是「我比全世界領袖都聰明系列」
英國的「大陸均勢」法國自恃馬奇諾防線,意圖讓德國與蘇聯相爭,彼此消耗。
以求崛起。美國「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當然後期的德國崛起各國恐戰。苟且偷安也佔一部分
最後,綏靖政策都是各國的天才採取最適合本國利益的政策,大勢所趨,歷史有著必然性,其他方針不會也不可能被通過。


我覺得是中策不算下策。仗肯定是要打,早打晚打的問題而已,而晚打英法覺得對自己更有利。另外一個就是錯誤估計了蘇德的實力。

二戰就是英法的霸權過渡給美蘇德日的過程,只不過有的成功有的失敗而已,英法是需要檢討的。至於美國……美國根本就是最大利益獲得者好不好?他有什麼需要檢討的?
英國就是不願意送炮灰才讓二戰發展成這樣,最後他也沒死多少人,他的目的難道沒達到嗎?要說英國戰後的衰落了,那是必然的,戰後逼迫英國最狠的可是美蘇不是德國,不靠工業實力就靠國際政治當大國是不切實際的,挨這巴掌是遲早的事,二戰失誤也不過多挨了一次而已。英國被炸那麼幾下,看看德累斯頓簡直是太輕微了,說是活該都不為過。
說來說去,只有法國人是算錯了。

具體到政策,所有的政策都是有風險的,有所得必有所失。大家說這是下策,那麼上策是什麼?一開始就和德國打一架?那麼這個上策除了沒丟法國外最壞結果和現實差不多,最好結果也好不到哪裡去。而綏靖政策的最好結果是不花錢毀掉兩個強敵,最差結果就是現實。你不能說現實很糟糕,換個相反的方法就一定成功,很可能只是換種方式失敗而已。

——————綏靖—————— 威脅
成功——90%德國自滅————30%德國克制,歐洲第一強國
普通——9%克制普通強國 ————60%整體對戰,德蘇戰敗西歐打爛
失敗——1%德國佔領西歐————10%整體對戰,德蘇戰勝西歐打爛

很多人反綏靖不是反綏靖,而是從後果推出來這樣不好。正如有的人說日本是反戰敗,不是反戰一樣。如果綏靖成功,同樣一批人,就會贊同了。事實上,如果不是二戰前的特殊形勢,絕大部分站在希老闆位置上的人在英法的綏靖政策前,都會妥協或者在頭兩次進攻中就失敗了。綏靖不代表著永遠忍讓,大多數情況只是一種策略——不然大家就可以批評常凱申的對日十年綏靖了。

你說對德綏靖是錯誤的,那二戰後大家豈不是都對蘇聯綏靖了?二戰的後期就不該給蘇聯搞租借法案,直接英美二挑二打完德國立刻繼續戰爭總動員打蘇聯,絕對打得過!蘇聯青壯年都死光了,美國的還只動用了十分之一呢!英國只是窮了點,炮灰也大有人在。蘇聯的威脅比德國大多了,有了第一次教訓怎麼就不吸取呢,絕對應該大打特打!但是呢……這次綏靖就很成功嗎。蘇聯不是自我滅亡了嗎?

大家可能說,早點開打希老闆不可能打得過英法,可以直接嚇阻。然後呢?嚇住了希老闆一時,能永遠嚇住嗎?秦國修鄭國渠的故事大家沒聽說過嗎?綏靖政策和全力圍堵,其實就是長期和短期的選擇。你要爬科技樹,就不能暴兵;你要暴兵,就不能爬科技樹。希特勒的擴張,其實就是極限暴兵的走鋼絲賭注式打法,99%自己把自己玩死,不用對攻,打野的時候可能就完蛋了,正常人看來有什麼可怕的?不說打仗,光大家集體經濟封鎖,德國就能立刻沒脾氣。德國大量的機械可都是美國人貸款提供的啊。為什麼?大家都要熬過一戰後經濟危機的短期需求,哪怕資敵也要先顧了短期再說。英法不是一條心,英國國內民眾和政客也不是一條心,不綏靖就等著下台吧。沒有迫在眉睫的威脅,沒人能夠狠下心來先苦後甜。

英法最怕的反而是蘇德的穩打穩紮式打法。以德國和蘇聯的發展速度,蘇聯再玩兩個五年計劃,北歐一樣要丟。中歐也夠嗆,東歐肯定是丟給德國了。對於英法來說,丟給兩家比丟給蘇聯一家強點,也強的有限。德國戰後不是縮了嗎?現在德國在歐洲強不強?

像德國那樣早期每賭必贏,越打越強的怪物,像蘇聯那樣打了兩次世界大戰青壯年死光國力反而急劇上升的怪物,在正常思考中一般是不在計算內的。你家的汽車有裝防泥石流的裝置嗎?防隕石的呢?這種怪物以後見之明來說,有而且必然存在,但是當時的英法以那個時代的眼光,是看不到的。

反過來,綏靖政策最後肯定還是會打,但是如果不是希老闆太給力的話,德國鋪子攤得越大,力分則弱,自我崩潰的可能性就越大————實際上如果不是希老闆和大鬍子,大部分歐洲國家搞德國的擴張,肯定是經濟崩潰打敗仗,根本不能以戰養戰。風險其實並不大。

其實英法的最優選擇就是承認英法的世界霸權遲早會失去,一戰後對德國別那麼狠,大家結成歐洲聯盟,規範管理國內資本,對蘇聯友善點,早點承認美國霸權——也就是早點主動過渡到二戰後的體制。但是,這比和德國步步對抗更不現實。


對於張伯倫和達拉第而言,無所謂良策或者敗筆;因為那場超出所有人類想像的「終結所有戰爭的戰爭」剛剛結束不過二十年。凡經歷過的人都被其深深震撼過,殘酷的殺戮以及巨大的傷亡讓親歷者直觀的感受到這種衝突方式本不該屬於我們這個物種。
所以,經歷過一戰的人、但凡還有一點兒人性的人,都會選擇極力的阻止戰爭的爆發,包括主戰的丘吉爾也亦是如此,所幸,當時他並非首相,所以不用糾結於尊重生命的責任,大可不負責的表達個人觀點,假使他是首相,除了「綏靖」大概也沒有任何其它選擇。


我傾向於認為是下策,但是是必然的選擇。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又總是無限重複的,看看現在每一屆的氣候大會吧,大家都知道:我們在一艘正在下沉的船上,都知道必須採取措施才能阻止船的下沉。然後大家七嘴八舌的討價還價一宿。最後發表共同聲明:我們知道船在下沉,我們認為未來需要繼續討論這個問題。
我覺得這就是博弈論的精髓啊,每個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最優解(上策),導致了整體上的最優解(上策)不可能出現,最後大家都成了溫水裡的青蛙(好搞笑我剛才還反對過溫水青蛙理論來著)


對英國來說是上策。英國的目標是什麼?保證自己的殖民體系。只要大戰爆發,無論輸贏,英國的殖民體系都要崩潰。所以英國人選擇了最不容易大戰的道路。
英國人的政治很有特點,無論優勢還是劣勢,他們總能理性做出最有利的選擇。投機客的本性顯露無疑。當大戰無可避免,他們立刻更換道路,出賣全球霸權,甚至和共產主義合作。
法國就比較傻白甜了。他們的目標明明是不允許歐洲出現挑戰者,居然跟隨英國人的步伐。這不,在捷克等小國被英法賣了之後,法國也被英國"賣了。


確實是下策。
而且不用開上帝視角就知道是下策。
因為希特勒是個很「誠實」的人,我們回頭看,希特勒一直到死,他所有的政治戰略都是按照《我的奮鬥》里的理念來執行的。所以說,綏靖沒有用,是必然的,因為在《我的奮鬥》里已經很明確的寫清了希特勒對猶太人、對其他民族,對歐洲以及對德國命運的構想。
其次,斯大林比張伯倫要沒下限很多,獨裁者之間也比較容易達成共識,所以英國和蘇聯比賽獻菊,肯定是蘇聯姿勢多,更緊緻,希特勒更喜歡,所以其結果必然是先聯蘇,而不是聯英,禍水東引不成立。
張伯倫和法國當時政府太軟弱,看張伯倫幾次見希特勒的記錄,張伯倫真是要啥給啥,給的時候還注意服務態度,我們看到後來丘吉爾上台時其實英國已經在崩潰的邊緣了,但是丘吉爾在比張伯倫差很多的環境下沒投降。最後才迎來了二戰的勝利。
所以說,綏靖是個無比糟糕的政策,是短視和無知的產物,如果法國人能在萊茵派出幾個師,也許歷史就會美好很多。


先說結論:
是有的,
上策是國際上和蘇聯或者美國結盟,同時放棄殖民體系,扶植民族國家中的親西方派。
中策是保護歐洲新興民族國家,分化法西斯陣營,讓它們相互制衡。
結果英法採取了下策。

讓我們看看教科書是怎麼說的。



事實上,在課堂討論的時候,總是有這樣的問題。一次大戰是不是不單單是帝國主義爭霸那?
你看像塞爾維亞人對抗奧匈帝國,阿拉伯人對抗奧斯曼帝國,波蘭芬蘭等反抗沙俄帝國等等。且不論他們的動機是什麼,單單看他們的行為都是正義的。
但是,這些民族國家在一戰以後都從被害者變成了加害者。塞爾維亞,羅馬尼亞大量吞併了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波蘭奪取了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這些國家在國內採取了強制同化的手段,激化了民族矛盾,對外則採取了依附英法帝國,反蘇防德的外交政策。
同時,英法還鎮壓殖民地反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運動,在中東「託管」了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在印度製造了阿姆里則慘案,在遠東則勾結日本帝國主義鎮壓中國的國民革命運動,在長江多次製造慘案,甚至炮擊沿江縣城。
總之,一戰確實有民族革命的成分,但是非常可惜,並不徹底。


當經濟大危機出現的時候,工業國家雖然都遭受了嚴重的打擊,但是英法有自己的殖民體系可以轉嫁矛盾,美國蘇聯體量大還好承受,而殖民地狹小,本身體量不足的德日義大利等國卻遭受了最嚴重的打擊,因此興起法西斯主義的時候。英法就有了我上面說的三策。
但是認真的閱讀以後,發現了問題。
英法不可能放棄殖民體系,因為是殖民地給了他們轉嫁危機的方法。同時硬力量競爭不過美國,軟力量競爭不過蘇聯。一旦放棄就意味著把殖民地拱手讓給美蘇。
因此,其實英法就剩下了兩策可以使用了。


義大利並沒有一開始就和德國佬走到一起。主要出在奧地利問題上,義大利把奧地利看做是天然緩衝國,而德國要吞併奧地利。同時,德國和義大利在巴爾幹的勢力劃分上同樣存在著嚴重的分歧。
但是,從理論上看,東歐和東南歐的國家大部分屬於扶不起來的阿斗,工業沒有,民族矛盾階級矛盾一堆。但是還是有國家的水平可以的,那就是捷克斯洛伐克。
因此,德國法西斯就在捷克斯洛伐克煽動德意志人鬧事,增加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國內矛盾,同時積極備戰。
但是,這個時候,英法發現,這個時候自己已經根本沒有力量打敗德國了。國內政治分化,殖民地狼煙四起。自己有限力量在兩樣東西中被消耗殆盡。
因此,張伯倫先生就提出了「大禹治水」的設想。核心就是讓德國完成自己的大德意志構想,在歐洲改革凡爾賽秩序,並且承認德國在東南歐擁有特殊利益
但是,任何政策都必須以實力做後盾的,你把土地讓給敵人容易,收回來就很困難了,特別還是你力量虛弱的時候。
而且,這個時候義大利發現,如果和英法合作的話,東南歐恐怕連剩飯都不會有了。所以義大利也不得不走近德國。


根本原因其實還是英法實力衰弱,殖民地和國內政治牽扯太多精力了。英法帝國都有幾百年歷史,也該到生命的盡頭了。


「綏靖」 是一個什麼檔次的策略,這要看是對誰而言。如果針對1930-二戰前的英國而言,我想恐怕很難找出更加精明的策略方針。

之所以這樣說,是基於一些不容易被重視的客觀情況而言。

  • 在希特勒33年成為總理之前,德國說了算的是興登堡。即便德國社會面臨破產邊緣,對凡爾賽條約的履行是到位的,不像魏瑪共和國那樣不聽話
  • 在納粹國家化之前,希特勒是一路踩著供產黨人上位的,所以看上去矛盾指向很明確
  • 直到美國宣布參戰前一刻,納粹和美國始終保持非常好的關係

「綏靖」 的核心目的是讓德國保持為凡爾賽權力國打工,同時趕著這條狗去咬蘇聯,一旦咬上了,凡爾賽權力國還能繼續坐吃五十年。(紅軍長征時候蔣公不也是這麼盤算的么?)

納粹的興起和覆滅的時間非常短,它的整個過程更像一種社會現象。而導致這個社會現象的一個重要根源是凡爾賽條約訂得太狠了。一戰以後,德國人一直在拚命打工,但又活不下去。面對這麼好的一個常工,地主又有什麼理由把他殺了吃肉呢?


上策。

提問的和樓上回答的顯然根本不懂二戰在打什麼。本質上講二戰的核心問題就是資本主義世界意圖消滅蘇聯

  1. 英法縱容德國當然是為了讓德國去消滅蘇聯。你英法美武力再強,也不會願意自己出人填坑吧?二戰最後的結果也不負眾望,德國人填了大坑,死了最多的人。英法雖然一個被滅,一個差點被滅,但是死的人都沒有德國多。美國最後輕鬆收割半個歐洲,根本沒死幾個人。
  2. 有人說萬一蘇德之間德國贏了,德國豈不是做大了?————就算德國統一了歐洲,最差也不過就是美德爭霸,還能比歷史上的美蘇爭霸更差么?
  3. 很多人覺得希特勒是evil,天生邪惡,必須消滅等等,這是被洗腦洗多了。在西方的宣傳中,斯大林絕對是一個更邪惡的人(斯大林殺的人比希特勒多,其中包括屠殺中國人),我朝不這麼宣傳罷了。
  4. 從結果來說,二戰是資本主義世界的完敗。蘇聯從戰前的只能局促於一地,發展到戰後佔據半個歐洲。四十幾年的冷戰也證明了「消滅蘇聯」的必要性。
    你能想像有一個陸軍無敵的部隊隨時推平歐洲的感覺么?在家呆著好好的隨時爆發核戰爭大家一起玩完的感覺?尤其是核按鈕掌握在一幫「腦子隨時瘋掉的人」(蘇聯人在歐美人眼中大概就這印象)手中?————為啥中國人沒這個感覺?因為同時期的中國人大約比蘇聯人還狂熱(「早打 大打 打核戰爭」,就問你怕不怕)。
  5. 所以二戰戰後又走上了歷史的老路:美國大力扶植德國復甦,以此來對抗蘇聯。只不過是,現在有了原子彈,所以不再扶植軍事,只是扶植經濟而已。說到底,德國能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快速崛起,是由他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德國註定了是對抗蘇聯的橋頭堡。

貼一段以前寫的:

二戰的本質可以概括成這樣:

資本主義世界深感蘇聯的威脅太大,所以一直致力於消滅蘇聯。誰來做呢?自然是戰力最強同時最靠近蘇聯的德國啦。類比一下,可以想像成A家四兄弟,三個人提供裝備支持大哥修鍊實力,好去幹掉B家。
所以戰前英法一直支持德國擴軍,所謂的慕尼黑陰謀就是這樣來的了。


德國強大起來之後,英法的戰略目標顯然是高牆壁壘擋住德國西進之路,把德國逼向東方。
在德國的眼中,相當於大哥雖然收了不少裝備,實力也有了,但是一說去打B家,家裡三個小弟全說「我就不去了吧,大哥你自己就可以搞定啦」云云。換了誰一聽這話都會勃然大怒的,所以德國自然選擇先收拾了自家三個小弟。


小弟法國閃電脆敗之後迅速投降,巴黎連抵抗都懶的搞了,兵不血刃就被佔領。就是因為都是自家人,打個毛,小弟從此跟大哥混了就是。

輪到另一個小弟英國之後,這貨居然拒不投降。英國人貫徹了一貫的「誰強就拖誰後退」的原則,本著我不舒服別人也別想好過的態度,硬是把大哥德國搞得沒辦法。


無奈之下德國終於出兵蘇聯,一番激戰之後不敵,一身豪華裝備眼看就要落入敵手。這時候為了保存革命的火種,在西線大開綠燈,放英美諾曼底登陸。英美這時候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火速登場接收遺產。
這也解釋了為何德國明明毫無希望,依然抵抗到柏林保衛戰,就是為了給自家小弟們爭取時間。即使如此,大量的德國科技人員和物資也落入蘇聯手中。


另一方面,為了震懾蘇聯,美國在必勝的情況下依然投出原子彈。
日本被炸之後,日本當然根德國一個想法,與其便宜蘇聯,不如投降給美國。再加上原子彈這一督促,也就投降了。


總結的話,從結果來說,是資本主義世界的一次巨大失敗,蘇聯從戰前的只能局促於一地,發展到戰後佔據半個歐洲。這都是因為資本主義世界內部分贓不均,互扯後腿的結果。
好在科技終於發展出了原子彈,沒有讓蘇聯進一步擴張,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上策,其實英國如果能多綏靖幾年,日不落帝國可能還是日不落帝國。


首先看綏靖政策的產生基礎。英法實力的衰弱、政治訴求不一致,是納粹興起的重要因素。在當時的環境下,英法最重要的任務,是維持自身主導的國際秩序、保證長時間的和平,從而為消化一戰以來的技術發展、化解自身的經濟危機創造條件。蘇聯才是英法眼中最大的勁敵:意識形態的異端、輸出革命的賊窩、世界市場的競爭者。這是其國內資本的需求,而綏靖策略也就成了幾乎唯一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獲利的政策。
綏靖政策不是愚蠢的、友善的,它包含著精密構造的勢力劃分和利益分配。有以下幾個因素可供參考:德國對英國的示好和拉攏、英國一貫的大陸均衡傳統、法德尖銳的經濟與地緣矛盾、蘇德在爭取國際話語權的努力。按照英法的構想,波蘭是無論如何不能失去的——要維持干涉中歐的基點,國聯的威信再也經不起透支了。蘇德應該可以在匈牙利、羅馬尼亞一帶發生碰撞,中歐存在一干小國時可以維持均衡,若只有兩個大國則勢必一戰。波蘭和義大利可以限制這個斗獸場失控(注意義大利此時的立場偏英),巴爾幹則提供了英國發揮影響力,把水攪渾的跳板。如果順利,英法資本將獲得消解危機的時間與資源,蘇聯將無暇輸出革命、無力爭奪市場,德國則會在中歐流盡最後一滴血,希特勒終將淪為狂妄的笑柄。這處處透漏著資本的冷酷、偽善、算計,也是英法主導國際秩序時的慣用手法——現在美帝也是經常這麼乾的,高明得很吶。可惜,英法對蘇德的實力都沒有正確認識,這是兩國幾乎亡國的重要因素。
----------------------------------------------------
以當時的世界形勢看,對資本威脅最大的不是馬克如廢紙的納粹,而是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蘇維埃。這是一戰的思維,也是主流政權對納粹實力的評價,更是當時英法費盡心血打造的國際秩序。英法日意的當權政黨,最為頭痛的是此起彼伏的工運、起義、黨爭,而更廣闊的殖民地上,也因為過度的壓榨而醞釀著獨立的怒火。納粹的破壞力?還是不要苛求彼時政治家的眼光,能預判未來發展的只是極少數的幾個偉人而已。
如果以保持政權穩定和資本主義經濟持續的觀點來看待當時英法的決策,就會發現沒有什麼「上中下策」可供選擇——自己宣戰蘇聯?多國干涉蘇聯早已經失敗,真宣了馬上國內就會爆發大規模工運,這可是在經濟危機周期中呦,蘇聯自身的形象還是高大上的呦,國內一亂,共產黨翻盤上台都不是不可能——西班牙就預演了一回。
那就只有找代理人來打破地區穩定啦。給犧牲幾個不那麼聽話的小國、誘導地區強國衝突、給交戰雙方兩頭下注、廉價收購資產、抽戰亂國的血補自家的虧空,這是資本至今也常用的手段。這麼看,綏靖就不算拙劣的策略了,而是資本為了避免損失、攫取利益的最好選擇。
然而,技術的發展超出了資本的預期,如果戰前有誰相信裝甲+速度=無堅不摧、馬奇諾防線中看不中用,恐怕首推希特勒了——棋子打翻了棋盤。
-------------------------------------------
以古觀今,如果美帝現在崩潰,我們處於經濟下行的狀態,日本的崛起和再武裝將很有可能。舊秩序崩潰了,必將在血海中再打出一個新的國際秩序才行。


張伯倫絕對是被貶過頭了的,就好像丘吉爾被吹過頭。

張伯倫最大的缺點就是他一心想要保住他的帝國,並為之不惜一切;

丘吉爾最大的有優點就是去他娘的帝國,老子能保住這個小島就不錯了。


歷史上都認為「綏靖政策」是姑息養奸禍水東引,其實不然。尚且不談一戰後反戰思潮和英國經濟衰敗,只說心計。
英國扶德抑法,保持歐洲均勢一直是傳統外交核心。一戰後凡爾賽和約法國雄起,而且配備最強大的陸軍,英國不得不慌。慌則亂, 而且受工業革命祖業庇佑,英國還在做著日不落帝國的舊夢,加之「勢力均衡」的舊傳統和「光榮孤立」的影子,始終覺得自己是歐洲的制衡者和仲裁人,所以扶德抑法只能是當時英國的optimal choice。其次英法單獨來講其實最怕蘇德同流合污, 雖然本身聯結德意日的紐帶就是反蘇反共,但是不能排除倒戈的可能性。現在扶植德國,來個以德反蘇,不要太開心。
再者,美國孤立主義。他們最喜歡的事情是,外面人打個你死我活,只要不打到自己家來,不管,英國人死光,法國人死光,么關係,自家人不死,淡定。美國有類似於英國的想法,巴不得歐洲各國互相牽制,但是鄉下地方離歐洲大陸太遠,而且畢竟前面還有一個戰略利益相似的英國在頂著,直到德國具備了同時打敗英國和蘇聯的危險的時候,羅斯福才急於要參戰,對德國處處挑釁,給英國武器援助,派遣美國海軍護航,打擊德國潛艇。
在東方,日本人想勃起的時候,卻被美國捏住了命門,限制日本石油進口,逼迫日本開戰。日本進退兩難,只能開戰,結果導致美國順利參戰,最終打敗法西斯,此前德國和蘇聯已經開戰了,西方國家不必擔心兩個強盜同流合污了,戰略目的get?


推薦閱讀:

二戰德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東北能回歸中國而沒有成為滿洲人民共和國?
為什麼土耳其會出現在朝鮮戰場上?
中日戰爭是否是滿族人一手挑起的?
二戰時期蘇聯為什麼入侵波蘭?

TAG:軍事 | 德國 | 戰爭 | 世界歷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