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談及銀行股必說民生銀行,它跟招商銀行這些非四大行,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為了避免說文不對題,先回答問題,再糾正排名第一的答案的科普。

目前民生銀行和招商、浦發、興業、中信算同檔次級別的銀行(前面的工農中建交五家很難追上,後面的光大平安還有差距),可為什麼民生銀行股票受到更多的市場關注?

一、分散的股權結構。
民生銀行的發起人主要以民營企業為主,以致現在形成了較為分散的股權分布,這分散的股權分布是很能吸引投資者的!

以下數據來自這五家2012年報:

民生銀行:總股份28,365,585,227股,股東總數691,909戶,沒有一家股東超過5%股權的,最大的是新希望投資有限公司的4.7%,算上其關聯人也就6.67%,總資產32120億
招商銀行:總股份21,576,608,885股,股東總數533,864戶,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合計持有18.63%,總資產34082億
浦發銀行:總股份18,653,471,415股,股東總數411,643戶,上海國資委下屬的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合計持有24.319%,總資產31457億
興業銀行:總股份10,786,411,134股,股東總數201,217戶,福建省財政廳持有21.03%,總資產32510億
中信銀行:總股份46,787,327,034股,股東總數386,930戶,中信集團合計持有61.85%,總資產29599億

從中可以看出,這幾家資產規模較為接近,但民生銀行的股東總數最多,股權最為分散,想像空間最大,之前就傳出人壽集團想要通過收購股份來控股民生的傳聞。

二、媒體宣傳能力。民生銀行在新聞推廣上是比較好的,就是說能給投資人講一個好故事。另外股東中劉永好、史玉柱等人本身就很有話題,自然吸引股民的眼球。我個人認為董文標先生是最有媒體緣的董事長(請查看五家銀行董事長的百度新聞量)。其他幾家的股東以大型國企或政府背景為主,相對低調。

三、市場定位和財務狀況。民生銀行的中小企業和貿易物流定位是蠻討巧的,但這五家銀行定位各有千秋,都具特色。有人提到盈利能力,民生其實不是很佔優勢,資產水平也只是中等。因此,我不認為這些能為民生加多少分。

數據同樣來自這五家的2012年報(這幾個指標我比較看重,撥備率我從來不看):

民生銀行:凈利潤376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25.38%,成本收入比34.01%,不良貸款率0.76%,核心資本充足率8.13%。
招商銀行:凈利潤453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24.78%,成本收入比36.98%,不良貸款率0.61%,核心資本充足率8.49%。
浦發銀行:凈利潤342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20.95%,成本收入比28.71%,不良貸款率0.58%,核心資本充足率8.97%。
興業銀行:凈利潤347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26.65%,成本收入比26.73%,不良貸款率0.43%,核心資本充足率9.29%。
中信銀行:凈利潤310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6.70%,成本收入比31.51%,不良貸款率0.74%,核心資本充足率9.89%。

以下是對另一個答案科普的糾偏,越改越錯,越抄百度越離譜,真是槽點滿滿:

一、國有銀行除了工農中建交這五家,國開也已經從政策性銀行轉為國有商業銀行了,雖然習慣上還是沒把國開算進去,現在官方的說法是政策性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
二、股份制十二家,深發展被平安收購都過去兩年了,去年就已經完成所有的換牌手續了,郵儲不算股份制,一般都單列出來,此外股份里要多加一個恆豐,總數12家是對的。
三、地方城市銀行或是地方性銀行說法都不正規,應該說城市商業銀行,簡稱城商行。城商行的數量永遠沒人數對過,我提供一個靠譜的吧,去年年底一共144家,今年廈門國際銀行名字不變,性質從外資改城商,現已完成翻牌工作,目前145家。如有需要,我可以提供名單。
四、股份制商業銀行在我國是特指的,即使現在大型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也是股份有限公司,
但股份制商業銀行依然特指那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地區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類的都是不正規的說法,這種專業辭彙請嚴格參考監管部門的口徑。

為了表示我不是百度黨,請大家把課本(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2012年報)翻到第十部分 附錄,第125頁

和第136頁

五、招商銀行跟英國銀行一樣?表示我只聽說招商銀行是和美國富國銀行採取了相似的零售銀行策略,從未聽說過跟英國銀行有啥關係,如有,請指正。另外,我翻了招商銀行 --資費標準,也沒有找到「客戶端只需要一個月交10塊錢,全年沒有任何費用」,請教10塊錢算什麼費用?


在國內銀行里,民生銀行的路子算是走的很特別。
首先,民生是中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民營性質的銀行。
其次,民生有一個很特別的董事長董文標。1996年出任剛成立的民生銀行的副行長,他對這個銀行的影響可以說非常巨大。
主要說三個他做的事情吧。
第一個是2007年的事業部改革。在國外其實有很多銀行的例子已經證明事業部制是一種有效控制風險的管理體制。它其實是一種對既有利益的重新分配,所以想做的銀行很多,但真正落地下來需要很大的勇氣。民生做下來了,把地產 交通 能源等等幾塊的業務都收攏起來做,還不能說完全成熟,但是成效不錯。而且現在已經開始醞釀2.0版。
第二個是2009年的小微金融戰略。民營性質的銀行打出的支持小微企業的口號,相信每一個小微的力量,聽起來就很澎湃有沒有。事實上這個戰略也確實成功了,民生也的確靠這個戰略分到了不小的市場蛋糕。現在很多銀行也都看到了這塊市場,拿出了很多同質的貸款出來,民生的優勢已經被縮小,不過不可否認民生是先行者,而且也一樣在醞釀2.0版了。
第三個是今年民生最花大力氣在做的小區金融。在很多城市應該都能看到,幾十個民生銀行的金融便民店好像一夜之間冒出來一樣的在小區裡面建起來了。雖然很多大爺大媽應該都不知道民生銀行是什麼,跟國有大行比網點數量少也確實一直是民生的一大硬傷。建支行慢又貴,咱建便民店還不行嗎?????按民生銀行的話,這是把民生服務送到社會最基層最活躍的細胞裡頭去。成果如何?還不知道。we will see
最後,為什麼民生銀行能這樣做?個人覺得這和董事長的戰略目光個人魅力和員工尤其是中高層對董文標的崇拜信任有關係。他的號召力和勇氣讓現在的民生銀行形成了一種寡頭政治模式。我也曾經悄悄地想過:如果有一天董爺爺退休了民生銀行可咋整啊O__O"…


最近做了一個民生銀行的研究。
股權分散,民營眾多→關聯交易眾多→風險較大
股權分散,民營眾多→業務發展激進→盈利迅猛

1.關聯交易是指它給股東發放大量貸款,或以股東為擔保為其他企業貸款,這也是許多民營企業入股民生的一個原因。關聯交易每年3000億以上。
2.業務激進,最為代表的是商貸通小微業務,可以幾個小商戶互相擔保,風險還是有的。民生撥備覆蓋率300%左右,屬中等水平。小微業務每年也是3000億以上貸款,盈利占民生25%左右。
盈利好是他備受關注的原因吧。


如有錯誤和疏露,歡迎打臉和補充。 慢慢碼字

這個問題,首先要從民生銀行的歷史說起了。

90年代的時候,泛海集團董事長盧志強在泰山會提出成立一家民營銀行。那個時候要成立一家民營銀行,自然可以想到會有多艱難。最終歷經坎坷,並且有了工商聯主席經叔平的幫助下,終於拉開了民生的序幕。


成立之初,大家希望不是由一家獨大控制,並且成立是為了中小民營企業服務,所以起名民生,並且設定了個人持股不得超過百分之10.

沒過多久,泰山會成員史玉柱自我膨脹過度,因所修的巨人大廈夭折而被迫退出。而工商聯確在有了政府的幫助下,不斷壯大。經叔平任職民生銀行董事長,更提出工商聯擁有至少3成的主動表決權。

於是,理所當然的工商聯大量成員進入民生銀行。後來的很多名人,都在此時藉機在民生有了立足之地,比如劉永好。


因為工商聯沒有出啥錢確有著至少3成的主動表決權,所以工商聯和經叔平力排眾議,安排了股東排名十多位的劉永好成為了民生銀行副董事長。


99年,民生銀行準備上市,零股本的工商聯會因此喪失表決權。於是,就有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股權博弈。


民生銀行以清理不良資產為由,促使法院強制拍賣股東股權進而回收股東貸款。而從來不是股東的東方集團張宏偉確獲股9個點左右,成為了第二大股東。


張宏偉與經叔平交情甚好眾所周知。也正是因此,經叔平藉機促使張宏偉成為工商聯副主席和民生銀行副董事長。

藉由此,劉永好將股份擴大成百分之9.99,成為了第一大股東,並且整個「希望系」控股達到了百分之17左右。

博弈自然不會這麼簡單,盧志強的泛海集團雖然只與東方集團並列第二大股東,但卻確有非常大量的股份被「泛海系」名下的企業所拿到,總共持股超過百分之20了,仍然佔有著優勢。

但是當時的盧志強又成了工商聯常委,這種關係就變得非常微妙。於是「希望系」、「泛海系」、「東方系」就猶如三國鼎立,互相制約,互相平衡。


但是,"三角形"具有不穩定性。很快這個平衡就打破了。

06年的時候,民生銀行董事換屆選舉,德高望重的經叔平因病缺席。

結果第一大股東落選,盧志平當選,替代劉永好為副董事長。不過,又沒過多久,盧志平大量套現民生銀行股份獲利,而劉永好確大量增持,很快劉永好又重任副董事長。


不過,盧志強反而在實業中捷報連連,無關緊要,暫且不表。


董文標,這個由經叔平指定的董事長接班人,他讓心懷鬼胎的三系聯合起來成立民生電商,雖然是個泡沫。但他成功做活了民生銀行的整個業務鏈。只是具體是個什麼鬼,我記不住了。


史玉柱此時開始大量增持民生銀行股份,沒過多久,內地銀行股被大量做空,民生銀行股份狂跌不止,史玉柱反而買的更開心了,畢竟有錢。

我不揣摩深諳人性的史玉柱在微博上所發的「三年內不減持」是不是刻意為止,但是其效應讓民生銀行股份狂漲,沒多久,史玉柱從中獲利豐厚。


自此,史玉柱終於從一個企業家變身為一個成功的資本運作家。


很多人以為,三大系爭奪民生銀行股份是為了未來套現獲利,沒錯,民生銀行作為中國第一家民營銀行,業績有目共睹,其未來自然不可限量。但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民生銀行所獨有的金融意義,資本意義。

隨便舉點已經用成功了的例子,02年的時候,券商向民企開放,黃河證券開始增資擴股。盧志強開始牽線「泛海系」成為黃河證券的大股東。沒過多久,黃河證券改叫民生證券。後來又有了民生保險經紀,民生典當,、民生信託等等。

其背後的意義也不用我多說了,並且,因為民生銀行的股東大多為中國實力最大的一些企業的參與者,民生銀行的大量貸款都面向了他們,其價值不言而喻。

理清了這些,再來說安邦,很多媒體都曾爆料,安邦集團管理層是前中國領導人的後代組成,包括已故領導人鄧小平的外孫女婿吳小暉、開國元帥陳毅之子陳小魯、前總理朱鎔基之子朱雲來等等。

安邦入駐民生明面上確沒有遇到什麼抵抗,劉永好更是大量減持股份,最終安邦保險拿到了百分之17左右的股份,成為民生銀行第一大股東。「希望系」、「泛海系」、「東方系」確僅僅在百分之5左右。並且安邦派遣姚大峰進入民生董事會。


目前看來有兩種解釋,眾所周知董文標離開後,民生銀行業績出現了很多問題,安邦的入駐,能盤活民生的業務。


但是這說不通,前面已經說到了,民生銀行的股份有多麼重要的戰略意義,而民生背後的大股東都非等閑之輩,在董文標之時,他們就有著因為利益而共同聯手的先例,這次確集體放棄了爭鬥多年的股份,即使民生未來如何,他們的戰略收益都大打折扣。


安邦入駐不久,當了民生銀行行長不足半年的毛曉峰便被中紀委帶走了,接著,民生銀行多位高管落馬。

結合前面安邦的背景看,或許大概就是如此。 不多說了。

不過,長遠看,民生未來的價值會變得不可限量,所以不需要戰略意義,只想通過套現獲利的史玉柱才會在微博力捧安邦的入駐。


稍微科普一下:
銀行是以貨幣為商品的特殊企業,中國由於歷史原因,銀行可以分類:
5大國有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
3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進出口銀行
12家股份制銀行+1中信銀行,民生銀行,渤海銀行,華夏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深發展銀行,浙商銀行,光大銀行,廣發銀行,恆豐銀行,中國郵政儲蓄
110家地方城市銀行:上海銀行等

所以從概念上,區別於地方性銀行,同時又非國有銀行,自然會被特別提起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背景需要提一下。中國的外資與資本都是無法自由進出的。外資必須有國內的合作夥伴,哪怕是四大在不同地區都是有不同的合作夥伴。而在銀行,專門有一個名稱,叫做「代理行」。例如,花旗就是中行在美國的代理行,反之亦然。

以上的科普裡面有些會逐漸改變:深發展會被平安收購,成為第一家以保險公司直接控股的銀行;外資銀行禁令逐漸廢除,花旗銀行就是第一家。而國有銀行明顯無法與他們競爭……利息不合理、管理跟不上。例如招商銀行,已經與英國的銀行體系相同:客戶端只需要一個月交10塊錢,全年沒有任何費用;根據儲蓄等級不同,推出不同的月利率銀行產品;信用卡級別區分完全量化……等等。有留學經驗的學生都知道,這和英國的大多數銀行幾乎是一樣的!
繼續補充:
@少少流指正:國家批准有13家股份制銀行。
知友一再指出說國開行已經改成了商行。由於這種特殊的背景,改了只會成為第六家國有銀行。
@周卷施 :「在銀監會的監管規則裡面,郵儲銀行還是單獨一類,全國性的股份制銀行特指那12家。」——已經改成了「+1」,謝謝!
@蕭東樓 :「…民生銀行是收費項目最少的(什麼簡訊費,電話銀行月費,賬戶保管費,網銀盾費統統沒有,大約比其他銀行少一半收費項目)。對於小微金融,董文標設計的一個產業鏈上下通吃的一鏈,一圈模式在各個區域設置便民店,等模式考慮的比別的銀行高級的多…我覺得民生在理念上超越其他銀行一大截」
@風行健 :「郵政儲蓄銀行在維基就不列為股份制商業銀行,單列為郵政儲蓄類。」

最後回答閣下的問題
民生銀行,與招商銀行這些非四大行有什麼區別
民生銀行的故事當年很驚險,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家民辦商業銀行。從泰山會開始,到全國工商聯,再到柳傳志,再到史玉柱……真的是一波三折,故事跌宕起伏!先前泰山會,作為一個民間組織,柳傳志、盧志強、史玉柱都是會員,絕對低調~絕對民間。後來以泛海集團作為龍頭,鄭躍文牽頭,經過了朱鎔基(央行行長)的特別批示,最終由全國工商聯與泰山會分別作為主要股東,才成立民生銀行!往後還有政治與歷史原因、對資本敏感等等,民生銀行經歷了非常多的行長,柳傳志也曾幾何時與民生擦肩而過~~這裡就不展開了。

現在的股東主要是:劉永好的新希望集團,張宏偉的東方集團,盧志強的泛海集團,王玉貴的中國船東互保協會,中國人壽保險和史玉柱等。請注意,上文說深發展也提到了保險公司。民生是第一家保險公司直接注資的銀行,而深發展則是第一家完全被保險公司收購的銀行——這是中國銀行的一大特點;另外,你再去看招商銀行的股東,有三大海運集團,而民生銀行的大股東裡面也包括了王玉貴!外加伊始的盧志強與張宏偉,民生銀行的股東組成部分幾乎佔據了中國民辦銀行的所有要素!堪稱典型中的典型……

為了不偏題,主要還是說雨其餘非四大行的區別。
請留意每一家銀行的伊始都與某一個事件是之間相關的,招商銀行是深圳蛇口特區;浦發銀行是上海浦東發展;深發展銀行也是深圳特區更是第一家IPO;中信更別提了,榮毅仁的境內資產……唯獨民生!作為第一家民資銀行,他背後沒有什麼特殊的政策性支持與事件,基本上就是「應運而生」的第一家中國民資商業銀行

補充:
對不起,前段日子一直很忙,沒時間更新。今天一口氣再多說一些:
1,所謂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就是Joint Equity Commercial Bank。根據Equity的評估標準,分為「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國有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12家+郵政儲蓄;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等,一共四大類。
2,在Equity的擁有權裡面,財政部、中央匯金總公司直接控股並且作為「第一控股」的商業銀行,就是國有銀行。08年國開行進行股改,按照國有會計評估標準,國開行有望成為第六家國有商業銀行。
3,全國性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一共12家,郵政儲蓄改革之後是13家。

闢謠一下~貌似有人開始人身攻擊了……百度裡面的deanoney就是我撒!咋「百度檔」都來了……好邪惡……好劣根……
知乎是個很好的問答平台,相互分享各自擁有的知識,多好啊!這篇答案里的所有知識都是Money and banking裡面的一節課撒~~並且我發現當初我的老師錯了!記得很清楚他說的是12家股份制銀行o(╯□╰)o

P.S. @陳宏@陳宏 CRBC 的從業人員說道外資其實是有信用卡業務的,但是我從業經驗又是一直認定外資銀行在內陸是沒有信用卡業務的。求諸神解答!最近花旗收購了廣發股份才成為了第一家可以發行信用卡的外資銀行。


出身草莽
創新力十足
布局小微企業
開闊社區銀行


民生銀行已經日漸式微了,日前過度膨脹,小微小區金融戰略全面崩潰,全行上上下下每天活在巨大的壓力中。都說民生銀行是年輕的充滿活力的銀行,為什麼,因為它的體制留不住人,只能舊人離職換新人。


總是有些莫名的親切感~雖然我身邊還沒有民生銀行的哪怕一個ATM,我也沒有民生的賬戶~


名字好聽。【認真臉


在股票市場上,現在流行價值投資。在這一點上,民生銀行其實和招商銀行是相似的。他們是國內銀行業中服務最優和經營最靈活的銀行,普通投資者很容易切身體會到他們的價值,從而進行投資。只是招商銀行目前規模已經較大,遭遇一系列問題,所以民生銀行顯得更加突出一些。


1.民生股權分散,產生權力制衡,有利於民主決策,市場反應慢是沒看到,每次擦邊球都能看到民生;四大行股權集中,黨權獨大,且工行和中行是系統性重要銀行,槓桿必須小,大而不能倒。
2.民生髮展速度快,從90年代中期從無到有,現在總資產3w億以上;四大行的市場份額一直被股份制商業銀行侵蝕。見銀監會年鑒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3.民生有看點,聚焦小微,打通兩翼,小微早就開始搞了,現在銀行都在學,打通兩翼,搞定負債端就開始搞民生社區銀行;四大行呢,坐地收錢就行了,不需要奮鬥


貌似沒聽說過提銀行股必提民生行。


大型銀行里運營風格最激進導致盈利增速高,加上股權分散導致股性活躍,套利空間大


手續費減少之後,辦業務的人多了,可支配的錢也多了。
五大國有銀行不屑於做小微貸款,而現在五大銀行開始做小微貸款,民生銀行已經進入了第二個階段並且形成了產業鏈。


民生銀行是銀行指數的第一大權重股;在重點指數滬深300和上證50中,是僅次於中國平安的第二大權重股


推薦閱讀:

銀行卡被人開通了快捷支付並被盜刷應當如何追回損失?
曾經的銀行管培生,現在發展的怎麼樣呢?
招行無法提額怎麼辦?

TAG:銀行 | 股票 | 招商銀行 | 中國民生銀行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