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 和 B&O 這兩家公司在音響產品上的理念、美學、研發能力、技術積累各有什麼特點?
Wikipedia | Bowers Wilkins(BW): a British loudspeaker company that produces mid-range through reference quality hi-fi and home theater speakers.
Wikipedia | Bang Olufsen(BO): a Danish company that designs and manufactures audio products, television sets and telephones. It was founded in 1925 by Peter Bang and Svend Olufsen.
謝謝邀請。
我發現已有的回答者與大多數人一樣,嚴重地誤解了BO。
BW產品只是音箱,而BO在音響領域的產品,是一整套的音響系統,包括音源、控制、放大及音箱,而且是封閉性的系統,不與其它品牌產生交集。也就是說,BW可以、也必須搭配其它品牌的放大器、音源,但BO的音箱已經內置自家的放大模塊,也只能搭配自家的前端。雖然國內大多數人只知道BW而不識BO,但其實在消費類音響領域BO是比肩哈曼集團的、營業額世界排名前五以內的大型公司,產品包括音響系統、電視、電話,由於價格很高,國內僅少數大城市可見專賣店。而BW只是成千上萬個音箱品牌中的一個,當然是比較好的、定位民用中端的銷售額比較大的一家。
BW 801音箱,監聽版本廣泛運用於古典音樂錄音室,後民用版本銷量也很大。
技術上,BW對音箱界最突出的貢獻一個是箱體諧振處理,一個是高科技手段協助處理喇叭單元。上世紀八十年代,BW革命性的推出「矩陣」式音箱箱體處理技術,在箱體內用不同的橫、直隔板形成矩陣體,即可靈活處理低頻阻尼,又可加強音箱結構,經典的BW 801音箱就是應用該技術的典範。九十年代,又推出「螺管」式箱體,更完美地高、中、低頻段的諧振及阻尼,由於成本太高,該技術除「鸚鵡螺」外少見於其它音箱。高科技手段協助喇叭開發方面,BW是先驅,對業界啟發貢獻很大,比如激光干涉研究盆體振動、防彈布三明治盆體結構。現在相當多國際大品牌都採用這兩種技術了,但BW是最早開發的,能夠在大眾音箱市場站穩,跟他家黃色防彈布中低音喇叭的優秀表現有莫大的關係。
BW Matrix矩陣結構
BO整個音響系統都是自己開發的,其實是非常非常的NB,只不過好東西僅供自用,所以大家知道的不多,唯一的例外是ICEPOWER數字開關電源、數字放大器模塊。這個香煙盒大的模塊能提供500瓦的優質音頻功率,使得非常多的專業音響領域的廠家購買使用,而在HI-FI甚至HI-END音響界,ROTEL、傑夫樂林等諸多品牌也在使用。有些人以為BO是只注重外觀而沒有什麼內在技術的,那麼看看傑夫樂林售價超過三萬元人民幣的合併式功放,其實就是兩個ICEPOWER模塊加上機殼、遙控。
下圖是傑夫樂林每聲道輸出250W的合併式功放內部,堅固的航空鋁合金機箱內是兩個icepower模塊(左右聲道各一個)。
聲音特色上,或者說產品理念上,兩個品牌其實完全不同。大致上來說,BW求真(聲音的還原),BO求美(發出漂亮的聲音)。BW跟其它HIFI音箱沒有本質的區別,最終出來的聲音取決於音源、放大器、環境等等的配合,變數很多,可能便宜又好聽,也可能天價又衰聲;BO是一個系統,強大的技術打造出來的聲音,在80%的環境條件下,可能80%以上的人會認為很悅耳。當然,BO一套下來基本上都是十萬元人民幣以上,音響發燒友會認為不值;但同樣價位的HI-FI音響,大多數情況下普通用戶又認為不好聽,還不如BO省事又好聽,還有外觀、虛榮心的附加值。
BW 800三尖八角的外形一是為了減少箱體駐波,二是較少障板面積提供較好的音像定位。
BW「鸚鵡螺」的技術是非常先進的,即使在今天也是不落後的。上面三支中音、高音、超高音導管(諧振管)長度還可以,低音單元的諧振管不可能做出平直的了,從自然界海螺的造型獲得的靈感,造就經典的「BW鸚鵡螺」。
外觀設計方面,二者更加毫無可比性。BW基本上就是功能引導性的,即使是特立獨行的800及鸚鵡螺,800是為了減少障板面積,鸚鵡螺是為了將長長的導管盤起,自然而然地參考了海螺的造型。BO從創立之初就極為注重外觀設計,至今經典的工業設計佳作數不勝數。
BO的經典設計實在太多,音響方面我想「鉛筆」與「六片滑動CD」是經典中的經典。
兩個品牌的資料其實網上很容易可以查到,我寫的文字希望能夠讓知乎網友快速的了解他們的區別。所說的內容集中於音響方面,BO在電視、控制、智能等其它方面的沒有涉及。我現在不做針對普通家庭用戶的音響銷售,所以與兩個品牌都沒有利益交集。
以上。
湊巧的是BW和BO很多產品我都玩過。
簡單解釋一下,
從定位來講,BW是一家Hi-End級的音響公司。主業是音箱,當然他們本身也收購了Rotel和Classe兩家高級功放廠商,可以組成一套完整的Hi-Fi立體聲系統。這類音響公司定位都比較窄,業務模式成熟,利潤率也不錯,但是做得不大。(強調一下,音響做Hi-End和做大是兩個極端。Hi-End需要的是工匠精神,慢工出細活。蘿蔔快了不洗泥嘛,從基因來講,大公司本身就做不了Hi-End。搞不清楚去看看哈曼就知道。)
BO則是一家頂級的消費電子製造商,不是單純的音響廠商。相比BW,他們的產品類型第一範圍要大得多(包括電視、電話、播放機、音箱、功放、控制系統、耳機等),第二BO更注重的是設計感。不僅體現在產品造型鮮明的北歐特色,也包括他那自成一系的產品體系(丫跟蘋果一個概念,搞的是全封閉體系,它的音響只能用在自家的產品上)。
從聲音風格來看,BW代表著傳統的英國聲,聲底醇厚(代表有一定的音染,不過這種屬於校聲的特色,不算缺陷),速度偏慢,情緒飽滿,勝在韻味(拿BW來看電影的尿了吧)。
BO則是典型的北歐聲,聲音取向偏中性,沒有音染,但整套系統平平淡淡,缺乏感情。二者都做出了自己的特色(當然我個人認為兩家在聲音的表現力方面都沒有做到極致)。
再者就是BO的頂級音響系統,在售價方面比BW整套旗艦產品還要貴得多。因為BW賣的是音響,BO賣的是生活方式。
至於值不值得,您自己看著辦。
======================================================================
PS:
這個帖子現在已經變得有點意思了,正好也是我專業範圍內的東西,所以我再來補充一點吧。
關於技術和材料:
我們俗稱的音箱學名叫做「揚聲器」,現代的音箱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分別是喇叭單元(Driver)、箱體(Carbinet)和分音器(Crossover)。
眾所周知,喇叭單元是一種用來發聲的裝置(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箱體則是用來模仿無限障板的設計,主要用來防止喇叭向前發聲時聲波繞射回障板前面形成干涉(簡單來說,就是可以提高聲音傳播效率);
而分音器則是為了提高聲音的表現力而設(因為喇叭在設計上始終面臨著一個悖論,這涉及到喇叭振膜的硬度與質量之間的關係。
理論上講,我們希望喇叭的振膜越堅硬越好,因為只有足夠高的硬度才能保證喇叭在發聲時不會出現失真,這也是Hi-Fi即High Fidelity的原意。另外一方面我們又同時希望振膜的質量越輕薄越好,因為真實的聲音振動頻率是非常高的,只有最輕薄的振膜才能夠更真實地還原真實的聲音。
但現實情況卻是越堅硬的振膜質量越重,越輕薄的振膜硬度也就越低——中學物理定律,杠杠的。
雖然現在可以看到很多天價Hi-End級的音響產品會採用諸如鈦振膜、鑽石振膜、陶瓷振膜、鈹振膜等超高強度的稀有材料來提高振膜硬度並減輕質量,但效果其實也都差強人意,尤其考慮到價格因素的話,簡直沒有任何理想的解決方案。
在遙遠的過去更是如此,所以有聰明人就發明了分音器這個東西,先使用多個不同材質的喇叭來滿足重現不同頻率的要求,然後再把這些聲音拼接到一起。
鑒於現在所謂的專家水貨太多,小白更多,所以我要特別跟大家強調一句
——分音器才是整個音箱的靈魂!
其他扯喇叭扯材料扯結構其實都是在扯淡!
並不是說這些不重要,只是各中緣由其實不難體會,
嗶——。
咦——,說著說著我好像跑題了。
文科生的發散思維,跑著跑著就習慣了。
音箱的歷史簡單講,如果從1877年德國西門子的Erenst Verner利用弗萊明左手定律發明動圈式喇叭那一刻算起,迄今問世已超過130年了。當然它的正式應用時間則要大大推遲到大概20世紀20年代,那正是有聲電影興起的那一時段。這項成就主要應歸功於那個時期美國一家牛逼閃閃的電氣公司,名字叫做西部電氣,簡稱西電(Western Electric)。
——這家公司當年因為太牛逼閃閃後被美國政府以壟斷的緣由出手幹掉,又拆分成了若干個公司。它的研發部門保留到現在,就是大名鼎鼎的貝爾實驗室。
我們都知道貝爾本人發明了電話,所以可以想見西電最早就是做電話電報設備的,後來貝爾實驗室又發明出了真空管放大器,也就是現代功放的前身,於是這回終於可以把喇叭這項遺棄了多年的發明給撿起來了,公共廣播系統由此誕生。它的影響還不止於此,很快西電當時的主要業務就變成為急速發展的電影院提供音響設備。西電自己把這些設備生產出來,然後再租賃給各個劇院和電影院(What a business!)。如果沒記錯的話,上世紀20年代初的上海電影院幾乎也是在同一時期就引進了西電的音響設備,同步速度之快都趕上了現在的進口大片。
不過如你所見,經過上世紀40、50年代一段蓬勃發展的時期到了現在,音響產品在技術方面的進步其實相當有限。也就是說,在音響方面,窮盡了全人類100多年的智慧,也就才搞出了今天這點東西,這又算得了什麼呢?相比之下,汽車發明的時間其實還要略短一些,但現在已經進步到快要變身宇宙飛船的程度了。
各位親現在都知道了吧,
之所以我前面說了這麼多,都是為了引出現在的打臉時間:
不要神化。
不管是BW還是BO自身都還沒有達到可以被神話的高度。
首先我承認BW是一家格調還不錯的音響公司,但BW那點技術若放到音響史上去看根本不算毛線好不,拋開西電級別的那種大神,即便跟原來同屬Hi-Fi廠商陣營的Wharfedale、Quad、Tannoy、KEF這些真正技術大牛相比,影響力也根本不在同一個檔次。對於細枝末節的小修小補,這種技術沒有什麼可特別吹噓的資本。尤其鸚鵡螺的設計更是花瓶。樣子雖然好看,但是設計理念其實頗為落後,以至於效率特別低下,音質也遠沒有達到巔峰的程度。
至於BO在設計上頗有特立獨行的意味,但人家的主業根本不是音響好么?而且必須糾正一點,ICEpower也不是BO發明的技術,雖然BO目前擁有這項技術專利,但真正發明人是一位大學教授好么,BO只是將這項技術發揚光大而已。
所以托們都可以散了。看心情以後可能會補點照片。
以上!
維基上其實寫得挺清楚了。
……
在我看來BW是一間揚聲器公司,而BO是一間電子設備公司(有時候我也說它是一間傢具公司)。前者的能力體現在聲音美學上,後者的能力體現在界面美學上。
此外,我也覺得BW算是業界最醇厚溫暖的聲音之一,而BO算是業界最機械冷靜的聲音之一,它們正好在坐標的兩極。
簡單來說,BW的強項在於電聲技術,即揚聲器的研發設計上;而BO的強項在於工業設計,即各類產品的造型和結構工程; 單論產品的Hi-Fi性與音質,BW要強於BO
我覺得前者是賣音響的,後者是賣奢侈品的。
胡說八道一句,BO就是國外逼格比較高的CAV。
BW專註於聲學研究和揚聲器開發,BO專註於用戶體驗和音頻一體化解決方案。
BO的銷量大於BW,面鋪得廣。
同價位BW的聲音素質好於BO。
BW與BO國行價格都偏貴,歐行便宜點。
BW追求聲音的本質,BO追求聲音的(美)好聽。(其實聲音好不好聽,看個人偏好。音質好不好看器材素質。這是不同概念)
BW注重經典設計,BO注重流行設計。
個人感覺BW的聲底清澈(解析力強),渾厚,偏古典,人聲,BO的聲音偏流行和搖滾。
BO可以聽,不要抱太大希望。
同樣價格,BW能聽到流淚。
BO是OEM/ODM,BW有部分自己行製造
我笑了
我簡單說兩句
從聲音特色來講,有明顯不同
BW是英國聲
BO明顯丹麥聲
BW走的是音質至上和英國古典風格的結果設計特點,更加註重的是音色的還原及古典風格的表現
BO是以美學與聲學設計至上的音響品牌,同時也是聲學還原界的奢侈品,獨領風騷的外觀設計加上完美的聲學表現力,在高端消費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換句話說,BO走的是高大上的路線
BW走的是典雅、經典及傳統路線
各有特點。
跑個題,那還是買柏林之聲吧
在家電領域,BO的設計很不錯,有一定代表性,其聲音中規中矩。產品一大堆....
BW呢屬於專業做聲學的,在Hi-Fi界算是入門到中檔吧,不算頂級品牌,不過較同類要貴一點點。(我自己玩箱子的感受...供參考)BO 是設計和音質於一身的藝術品
BO的聲音不差,產品在操控上確實牛B。
不過價格有些偏高性價比一般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