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知乎上很多人喜歡把一個很簡單就能說明白的答案寫成長篇大論?
相關問題:
知乎的長答案是否會把一些簡單問題複雜化?
為什麼兩三句就能解答的問題,非要寫個故事?
為什麼知乎的回答這麼專業,大家用那麼長的時間來回答,是什麼獎勵機制在起作用?
為什麼大家願意在知乎上長篇大論地回答問題? - 知乎社區
為什麼知乎上有那麼多長且無用的答案? - 知乎社區
很失望會有「扯多一點,才能騙票。」和「這樣點「贊同」的人就多。」這樣的答案,而且還有人點贊同...
在我看來,當一個人在他真正擅長的領域回答問題時,如果他的回答是寫給同行看的,那麼有時候兩三句話其實就夠了。
但是在知乎上,你的回答是寫給大家看的。所以不管你對這個問題理解多麼深刻,回答多麼用心,如果不能做到深入淺出,讓所有有疑問的人看明白,你的回答就不能算是「完美的回答」。
有時候看我自己的回答,會覺得怎麼這麼簡單的問題說這麼多話... 寫長答案當然要比寫短答案更多的時間,而且在自己熟知的領域,花很多時間來解釋一件在我們看來根本不算什麼的問題,其實挺沒勁的。
所以當我看到那些雖長但又沒有故意賣弄、讓我真正理解問題的答案時,會很感激他們願意花時間來寫這樣的答案。反諷吐槽充滿各種梗是給本來就明白的人看的
簡明的答案是給本來就熟悉這個領域的人看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
其實有太多的問題根本不像你想像得那樣簡單
中國的教育下太多人接受了簡單粗暴的思維邏輯,已經不願意多花點時間和腦力去獲得新知
xx其實就是因為xx,其他一切都是浮雲,x句讀懂xx,x小時精通xxx,各種文化快餐
一個字,懶!
-----------------------------
再次補充,有時一個好的問題是有不同的角度和層次的解讀的。
牛頓:把簡單問題複雜化,可以發現新領域;把複雜問題簡單化,可以發現新規律。
我也來說說我的那個自稱「長文流」的好基友 @MoonMonster 的例子吧,
看著月獸老師喜歡上知乎的,平時那些存在草稿箱和他腦袋裡的問題他一直在琢磨,比如丫會時不時地問我一下某某系統某某功能是從幾代開始的?某某界面的某某按鈕之間間距是多少?很多問題經常直接把我問住,有時候也促使我自己去搜索一下才能找到準確答案。
經常是完整地讀了月獸老師的答案之後才了解到原來昨天他問的問題是用在這裡的啊~這些旁徵博引可能只是一句話帶過,行文很細的同學在一篇長文背後可能是一個更長的思考過程(月獸老師的嚴謹雖然值得肯定的,但也必須承認他的某個回答還是失敗過的,沒有了解清楚 Android 的一些問題而被嚴重鄙視了,哈哈哈)。
我自己也更喜歡作簡潔的回答,但是在知乎上遇到過好幾次簡單地回答之後大家不是很理解於是留言追問,一些描述別人看不懂既是我自己寫得不夠準確的原因,同時也是因為每個人的思考方式都不一樣的,在合適的問題里把整個思考過程更完整地羅列出來有助於閱讀的人去理解因為題太複雜而題主太簡單。
我記得有人問了一個問題「怎樣追知乎上的姑娘」
曾經排名第一的答案大意就是一句話「膽大心細臉皮厚」。
請問這種答案對題主有幫助么?你當題主是白痴么?
還有個人問了個問題「作為一個姑娘怎樣提升個人魅力」
曾經排名第一的答案也就一句話「多讀書」。
請問這種答案對題主有幫助么?你當題主是白痴么?
更不用提知乎上那麼多專業領域的問題了,私以為大部分怨念長答案的人,年輕時連貫閱讀和理解的能力都沒培養好。
公眾號:WeBallsohard
這應該是個特別酷的公眾號。私人寫字爆照的地兒,也會分享在四大洲體驗過的酒、美食、旅行,還有愛情。希望大家最終遇上那個人,眉間是銀河,眼中有星辰。
http://weixin.qq.com/r/QzoBGXDEwC2-rTR6929R (二維碼自動識別)
為什麼不知不覺就長篇大論?
其中一個原因,是當我想說"問題的情況下人們通常會有a的做法,而這種做法大部分源於b的心理,我建議採用c可以獲得改善"的時候,我只是想提供一種對於大多數做法可行的解決建議。
但如果寫的簡單幾乎一定就會有人跳出來說"你怎麼知道我是a,其實我是x""這種做法可不一定源於b,比如我小姨子的爸就。。。我以前認識的一個人說。。。"等等。
久而久之,你說話就變成了"這問題下人們大概有a,x,y,z等五種做法。後幾種我們可以xxxxx,對於大部分人會選擇的a(調查資料證明),我認為會有b,n,m,o幾種原因。因為xxxxxxxx,b可以認為是主要原因。採用c因為xxxxxxx,可以獲得改善。一個證明就是xzxxxxxxxx。。。"
你可以說是為了邏輯更嚴密。其實我覺得就是被不懂得抓別人想說的重點而是光找別人省略的部分挑刺的人給弄怕了。所有你沒說到的觀點都有可能被他們進行惡意扭曲然後打你三十大板(當然一部分批評實屬答案確實有問題的吐槽)
比如你看上面最後的括弧內補充文字就是怕一部分心靈脆弱的人跳出來說有的批評不一定是不好的啊也許答案本身確實有問題呢。
一般遇到這種事我都很想說,這我能不知道嗎????但是你沒說那部分,人家這麼猜測也無可厚非,所以愈發的把答案寫羅嗦,只為減少被誤會的不良體驗。這世界上本來簡單的東西其實不多,人一向有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的習慣而已。
-_-" ...... 好吧,說說自己,10月前從不寫文,一懶,二感覺無甚可寫。
第一個知乎回答始於12年10月中,開始認真回答差不多11月初,寫知乎只有3個月不到。 雖然只有25篇但消耗掉了3個月幾乎所有休息時間,資料查找、圖片製作、進行論證,文不長點感覺對不起自己。
回答問題的時候心裡很惴惴,非自身專業不敢隨便寫、了解不夠深入不敢隨便寫、受邀問題不敢隨便寫,為了讓大多數人都能夠理解,文難免長了點、啰嗦了點。
每個回答的問題,都當成是一個嚴肅的命題,回答的時候也是在對自己腦內的思路進行整理,並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文筆不好,回答得有點拖沓了。
在知乎回答問題也是一個學習過程,看看別人對同一個問題的見解,補充自身的不足,寫作時算是對自己學習的記錄,記得雜了些,答案寫完後,一般整理至自己的博客。
多不如少,少不如好,好不如巧,謝提醒,以後盡量簡潔一些吧。 :p寫給外行人看的話,詳細還是很有必要的。
.
因為很多人沒有充足的時間寫出較短的回答。——@錯誤等身(王勇)
.
因爲您還沒有出手用言簡意賅的答案秒殺它。
把複雜問題表達的簡短清晰,是一種昂貴而且稀有的能力。
文字和邏輯當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區分受眾,做深入的調查排除相關但是不致命的因素,投入時間和精力去設計和完善表達。
這需要長期的經驗和訓練,需要團隊支持,而且,也能帶來豐厚的回報。
知乎雖然有編輯,但是,答案是私有且缺少干預的。本來,"答案總結"可以是嘗試做這件事的地方,但是從實踐看原來產品設計不足以擔當這個重任。(知乎回答的"料"往往是超越傳統媒體和商業新媒體的,但是"表現"甚至包括"內容",往往不如。)
極端自由主義的 UGC 走到今天,感覺必須和傳統媒體有所妥協。這個產品形態,甚至相應的組織形式至今沒有突破。(不過,似乎真的接近突破了)
另一方面,讀者承認信息的有價,承認商業化,承認編輯的權力和地位,閱讀才能從金沙混雜的狀態中走出來。對於複雜的問題,簡單的答案其實是最難寫的。因為你要很了解這個領域,才能直接點到本質的核心。
我一直在努力,但很多時候,我寫的短答案其實並不精確,最後還要去解釋,最後讓整個答案變得又丑又長。
對於簡單的問題,其實,只是有時候你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其實很複雜。
另外,和提問者的問題也有直接關係。比如,『電腦特效,為什麼這麼貴? 』這個問題,它因為提問的太簡單,所以導致了回答就必須很複雜,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幾乎包含了整個電腦特效行業的所有問題。
有些問題,我就不給出鏈接了,比如有人問我,某個女演員是不是真的是左撇子啊?因為她在電影里用左手吃飯啊!這種問題,如果我真的想回答,那其實也是很複雜的。因為我得從ABC開始講,表演和生活的區別在哪裡。
-
每隔一陣子,就有這種糟糕的問題出來。
不過,也好,我把這個頁面中,許多狂妄惡言的 ID ,毫不猶豫地拉黑了。
另,提出這個問題的 @kentzhu 先生,你自己的答案也不徨多讓,簡單的事,也說成長篇大論。
不信,請欣賞你自己的答案:
為什麼身邊越來越多的人用微信的朋友圈?
首先,這個問題本身有問題,看如何理解。
1、朋友圈是個新東西,從0開始的,現在比較多的人開始使用;
2、相比微博,很多人轉移到朋友圈
3、相比其他的,比如 QQ 空間,很多人轉移其次,就我個人的觀察
相比微博和 QQ 空間,並不是很多人在用朋友圈。
但是,確實是在慢慢轉移,我身邊有很多人同時發微博和朋友圈、同時發 QQ 空間和朋友圈、通過朋友圈更新騰訊微博。
這說明,這幾個信息源在膠著混合,但是,最終會分離。第三,說一下為什麼有不少人從0開始,願意用朋友圈了。
1、刷存在感
微信說自己「是一個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生活方式,但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希望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是朋友圈存在的一個基本理論。
2、朋友圈的感覺更良好
社交是一個「一定程度上私密」的事情,這是為什麼微博一直無法社交化的一個原因。
在微博,你曬任何東西,都會遇到傻逼,這是所有人都很惱火的事情;
在朋友圈,你只可能遇到這個曬比一次,因為,你可以把他拉黑了;
在微博,很多話題你得拐彎抹角的說,因為他是公開的,很累;
在朋友圈,很多事情,你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因為他對信息的傳播做了更多的控制
3、從某種意義上看,朋友圈的產品設計更適合做手機上的「社交」
一個典型例子,可以一次發9張照片。
4、以上是我瞎猜的第二個問題:朋友圈是不是一定程度上搶了微博的時間
答案是肯定的。-
1,知乎不是wiki,當然,它也不是論壇。
2,很多問題本身看起來簡單,實際上確實不簡單。
3,簡單的回答有時候會對某些讀者產生誤導,或者某些讀者會對某些過於簡要的答案產生誤解。所以很多部分用戶覺得一句話說的明白的問題卻有回答者寫下長篇大論。
4,舉個栗子,韓信上知乎來問問題,說他能不能打下齊地做個假齊王?劉邦還沒回答呢,張良回答:
「:P」
這個時候劉邦看懂了,也許聰明人如你也看懂了,但是不保證其他人都看懂了。
5,很多問題,特別是關於互聯網行業、公司、產品的問題,如果有人回答第一句就是「這個很簡單」,或者「這就是xxxx」什麼的,我認為這種回答往往很片面。
6,不能再寫了,否則也變成你說的那樣的一坨了。長篇答案是給不懂的人解釋的,別人點的是「贊」;
簡短答案是給懂的人引發共鳴的,別人點的是「同」。
我的動機:與其跟人在評論里討論半天,不如一步到位在原文里把所有能想到的疑點自己都梳理一次。然後坐等自己真的沒想到的角度和事實在評論里出現。
這個問題題主連舉個栗子的勁兒都不捨得使,真是令人想吐槽啊。
哪些問題是可以簡單說完的?這本身就是個很大的問題。大家可以討論一下,摸索出一個大多數人都能夠接受的字數和論證嚴密、舉例數量、擴展廣度的取值範圍。有些回答可長可短,哪些長篇大論有價值,哪些長篇大論只是啰嗦——這也是個有待解決的問題。
再說『越來越喜歡長篇大論』,但就我看來是短而不精闢的答案越來越多,到底誰的觀察才準確?這也是個問題啊。
題主,你可知道上面三個問題就能寫多少答案了?
知乎的表面是「回答問題」
內涵是「分享知識」。
這也是和百度知道差異所在,
百度知道那種簡單而具有極強針對性的回答對他人來說參考價值是很低的。(別人究竟是認真回答問題還是順手發個逗你玩呢~~)
知乎的目的是提升知識容量、思想深度和發散性思維(讓你感嘆「啊原來這個問題可以從這個方面想」),不知不覺發現自己的逼格也提高了呢(σ???)σ~~ _(:3JL)_
你習慣了快餐文化就嫌棄人家答案寫的長,人家長答案寫的好辛苦的曉得伐。
推薦閱讀:
※知乎「歷史」話題下水平頂尖的答主有哪些?
※第一次沒了非常後悔,該如何調整心態?
※在知乎你有耐心看完 5 行字以上的回答嗎?
※知乎響應這麼慢是因為使用了 Python 語言嗎?
※知乎用戶為何無法善待在知乎上做營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