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一詞的起源是什麼?
「不要拉倒!」。「拉倒」這個詞語好奇怪,從字面上根本無法和它本身所體現出的意思和語氣聯繫起來。怎麼會有這個詞?為什麼是「拉倒」?不是「推倒」、「壓倒」、「放倒」?
首先,感覺是方言中的詞語,表示「算了」。
其次,拉倒肯定在開始之初有實際動詞的意義的,現在這種虛化用法是演變的結果。
至於這個詞為什麼不是推倒壓倒放倒,我想應該是後三個詞語在使用中有自己的意義。
想了一下之後,網上搜到的一個答案: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9955565.html
「拉倒」最先是一個動補的組合,執行「拉倒」這一動作是人,「拉倒」的或者是人或者是物,總之都是看得見的東西,「拉倒」有著實實在在的意義。如明代的《金瓶梅崇禎本》的句子:「不由分說,教春梅拉倒,打了十下。」到了清代,「拉倒」的語義虛化,「拉倒」的對象不一定是實在的物體了。如清末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的句子:「他們窮了,又是終年的鬧饑荒,連我養老的幾吊棺材本,只怕從此拉倒了,這才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呢!」這句里的「拉倒」就不太能找到對應的物體了。「拉倒」語義的虛化到這裡並沒有結束,繼續進行,最終虛化成一個語氣詞,相當於「罷了」「算了」。「拉倒」作語氣詞使用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也出現了。 「拉倒」大都是北方方言區的人使用。「拉倒」從一個動補組合虛化為語氣詞時句法結構的辭彙化,建議你去看看有關語法化和辭彙化的書。
知識儲備有限,慚愧慚愧……
據說是滿語來源的詞: 民間語文【399-400】
引用:
400、拉倒(lādǎo)
「拉倒」(lādǎo)來源於滿語,是「完成」的意思。
在北方方言中,「拉倒」(lādǎo)則「半途而廢」地陷入了「算了吧」,「一件事無法繼續完成,馬上結束」,「罷手;得了;中止」等尷尬的境地,有時還含有一定的貶義。
問題到這裡還沒有「拉倒」(lādǎo),「拉倒」(lādǎo)還隱藏更多的含義有待挖掘、認識。
——「三田子小時候還懂點人事,這越大越『拉倒』(lādǎo)了。」
——「好好的一園子大白菜,讓三田子放牛了,全『拉倒』(lādǎo)了。」
——「三田子他爹病挺重啊!我看要『拉倒』(lādǎo)了。」
由此說來,滿語「拉倒」(lādǎo)入鄉隨俗後,還不斷發揚光大了自身的能量。它的「白瞎了」;「無可救藥」;甚或「死亡」等功用,雖起步稍晚,卻也趕巧暗藏了沒有好結果的結局——
「倒」(dǎo)形聲。從人,到聲。本義是「倒下」。具體來說是「豎立的東西躺下來」,如「摔倒」,「牆倒了」,「卧倒」;還有「對調,轉移,更換,改換」,如「倒換」,「倒戈」,等。「倒」(dào)是「位置上下前後翻轉」;「把容器反轉或傾斜使裡面的東西出來」;「反過來,相反地」;「向後,往後退」;「卻」,等等。
「拉倒」(lādǎo)在特定的狀態下,還有一種特殊的表達,尤其是北方男人,多用「拉雞巴倒」來釋放對一個人或一件事的失望、憤怒。
有關「拉倒」(lādǎo),到此「拉倒」(lādǎo)!
引用終。
但文中沒有給出出處。
-------------
20150512補充:Hasuran Li 在評論中指出:
個人認為這個詞肯定不是滿語。一方面,「拉倒」這個意思,滿語里說joo;另一方面,「拉倒」從字面(拉+倒)到用法,都很明顯是漢語原生的來源。推薦閱讀:
※「いにしえ」 跟 initial/initio 這種是否存在聯繫?
※為什麼中國南方的河流大多叫「江」,而北方大多叫「河」?
※怎麼看待韓語中大量使用外來語的現象?
※先秦漢語的屈折成份漢字是怎麼表達的?
※為什麼我聽不懂外國人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