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認識儒家「修齊治平」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並應該怎樣對待?
謝邀,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修身這第一步都做不好的人,在世俗世界裡,很難走到「治國」和「平天下」的地位的,即使蒙蔽眾人或用詭計謀得高位,小人得志,這種人對國家和天下而言也都是危險的。
所以這句話的邏輯至少在古代是成立的。
特別說一下「齊家」,對於『』齊家「」,由於古代中國是以家庭宗族為基本單位的,所以家族的興衰常常對個人產生極大的影響,常常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個家族裡有人位居高位,整個家族就會興旺起來,而這個人如果被貶謫,而家族就開始衰敗。甚至會株連九族,滿門抄斬,如果一個家族出了一個敗類,那麼即使有人在朝廷做了大官,依然會受牽連。所以「」齊家「」成為了「」修身「」之後的重要環節。
而如今,古代的宗族被打碎成一個個小的家庭單位,齊家的作用相對而言弱化了,但也仍然存在。看看那些名流們的敗家孩子,就讓多少父母在社會與公眾面前顏面掃地、威信全無,具體的例子怕是不勝枚舉了。
和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差不多的一個關於人的自我需求理論,是一個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
謝邀。
修齊治平算套模式。孔孟之道大致認為:按此模式,一個人可以修鍊得溫柔敦厚,一個群體就可以修鍊得互敬互愛。
這思想其實挺理想,因為法家信奉的東西畢竟比較慘厲,是靠刑罰來威懾人民。修齊治平比較敦厚,比較內斂,是一種自覺自省。理想的修齊治平社會就是大家客客氣氣,而且有高度自覺。有規矩,夠慈和,無摩擦,應天順人。大家以德服人,就不用刀兵拳腳了。
費孝通先生有過一個論點,即古典權力來自於三方面:對長者的敬畏(經驗+智力+道德的權威);對強權的敬畏(暴力的權威);互相遷就的契約(權衡利弊的權威)。
修齊治平思想的影響是,中國人普遍不崇尚暴力權威,對利弊也不好意思多談,而崇尚長者權威。所以漢時對商人(重利輕狡)是鄙視的。中國的商業長期不太活躍,即因為此:合理的商業體系是需要嚴格的法度、信用兌換、專職生產這些的,而中國的農村更多滿足自給自足,一種較內斂的姿態。
久而久之,中國自上到下的風氣,都是盡量減少衝突、對簿公堂一類事件(尤其是鄉村),而採取「道理、規矩「這種無形的力量。保守派的政治家也能夠用不擾民、較少改革這觀點的道德立場來影響君王。
我一直覺得,在一個較封閉、較熟悉、人較小的圈子裡,修齊治平是一種較平和溫厚,使人身心愉悅的思想。但在一個開放、流動、人多、利益紛雜的圈子裡,修齊治平就多少有些阻礙了,而且由於其本身的保守性帶來的教條,就更容易束縛人。今天的時勢,開放流動利益權衡在所難免,所以修齊治平就顯得尷尬了。如此而已。
理論上的東西都可以說是好經,就看念經的嘴是歪是正
首先,儒家的修齊治平和當代人所提倡的成功是有巨大的區別。
修齊治平 為何把修身放在第一位,是因為儒家的中心思想是「正己修人」,「嚴己寬人」,「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仁。」 所以一個人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首要的是自身的修養才能的提升。
至於「齊家、治國、平天下」。在論語。為政篇中有段記載是「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這裡有人問孔子,你為何不出來當官。孔子的回答是:書經中說:孝順父母,兄弟友愛就是對社會政治有貢獻,何必一定要出來當官?
而在中國古代文化「政」的本義,就是「正」字。 一個人要去「正」別人,首先要自己做表率。所以孔子對 為政的描述是「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現代社會強調自由、個性,實際上已經暗含了許多的自我放縱與自我墮落。但是在放縱自我的同時,對他人和社會的道德要求卻在不斷提升。
儒家的平天下,其實是「人人自正,則天下平。」而不是用強權,法律,任何組織制度去強迫大家平息爭鬥和糾紛。
我記得看過一篇文章,大概是說一位主教死去的時候,說:我小時候想改變世界,後來我發現做不到,於是我想改變我的國家,也是無能為力,再後來我想改變我的家庭,發現所有人都不聽我的,於是我開始改變自己,現在回想起來,如果我從改變自己做起,說不定會實現我兒時的理想。
我想聖人之道,不外乎如此。
樓主可以看看優米網的這個視頻——易中天的「人才史」觀http://chuangxin.umiwi.com/2011/1107/47242.shtml
在這裡節選儒家的部分:
儒家要求一個士要做到四件事情,叫「修齊治平」:
首先是修身。修身包括兩個內容,道德的教育和才藝的教育。首先是道德教育,你必須做一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君子。其次你要有一定的才藝,你這個才藝可以是文才,也可以是誤才。修文才的,出來是文士;修武才,出來的是武士。有道德修養,又有才藝,這叫德才兼備,這叫修身。修好自己的身以後怎麼樣呢?出去找工作。工作有三種:一種是到大夫家裡面去打理大夫的領地,做宰,這個叫齊家,齊家是幫助大夫的。你也可以到諸侯那裡去打工,幹什麼呢?治國。最後你也可以到天子那裡去打工,平天下。
修身、起家、治國,平天下,是四個等級,也就是說在那個時代讀書就是為了做官。所以《論語》上有兩句話,叫「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這句話經常被誤解,認為是讀書讀得好,成績好就去做官,錯誤。這裡的「優」不是優秀的「優」,就是你書讀得好有過剩的精力去做官,你官做得好有過於的精力去讀學問。但是不管怎麼說,孔子肯定贊成我們大學畢業生考公務員。(掌聲)
因為在孔子看來,一個士人,一個讀書人,種田是可恥的,做工是可恥的,經商更是可恥的。士人以外的等級是農、工、商,農民第一、工人第二、商人最低。一個讀書人只有通過去考公務員,獲得公務員的薪水,這個收入才能叫正當收入。
也就是說儒家的人才,他的地位是很狹窄的,就是正視人才,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才,其他方面的人才,儒家不視為人才,這就是儒家的人才觀。
我個人認為就是這種思想在潛移默化地規範著中國幾千年來的文人士族的行為發展方向,同時這種規範一直延續至今並將繼續延續下去。如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全球華人的內心深處多多少少都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或者說是形成)了中國的傳統道德標準。如果大部分人能做到齊家這一層次並做的很好就很不錯了,那就是在生活中有相當深度、相當成功的人!
怎樣對待呢:真真正正做到「活到老,學到老」!本人才疏學淺,童鞋們勿笑為盼!
理論是永遠的航標,重點在於實踐!實踐決定你的熟練程度和思想高度!
為什麼要叫我一種田耕地的老農民去思考修身齊家呢?『
推薦閱讀:
※夏天戴手錶,皮帶會有異味,如何簡單的處理呢?
※如何做出好吃的捲心菜?
※為什麼知乎的女性頭像很多都帶著口罩 這個什麼心理?
※為什麼一擰水龍頭就流水呢?
※開著水龍頭為什麼說是浪費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