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剩女給人挑剔的印象?


剩女和剩男被爸媽逼著嫁這事,古已有之,只是神話里表達方式不同。比如宙斯要讓孫子佩琉斯去娶海神的女兒忒提斯,忒提斯不要,被宙斯使了花招最後玉成,讓佩琉斯和忒提斯生了阿喀琉斯——這和現在上海人民公園裡掛兒子女兒信息求娶嫁的爸媽,心態相去不遠。格林童話里遍地都是公主找人嫁、王子找人娶的事兒,評書里小英雄美丈夫經常被小姐繡球拋中,或者比武招親不小心贏了個媳婦。《紅樓夢》里有個傅秋芳很苦,二十三歲了(那時節算老姑娘了),才貌雙全,但又拉不下臉來求嫁,只好靠倆女人到處走著,其實也順帶相一相男人。康拉德還是誰,以前談奧斯丁的小說里,就是在討論一個「可嫁性」(marriableness?似乎是這詞)。按現代標準,這樣求嫁求娶的都會被歸做剩男女,只是人家表達得婉約些而已。
  
  
  媒人這職業就此應運而生。我們這裡,許多老阿姨都是當代王婆,認為保媒拉縴是積德事。這類阿姨經常反客為主,興緻盎然的追問你的興趣和歷史,談論她先知先覺、早已為你相好的一堆選擇。馬拉默德有個小說叫《魔桶》,一個猶太媒人家藏一個魔桶,裝滿了各類女孩的資料,幾乎到了有求必應的地步。我們這裡的老太太不稀得用這個,也不使電腦,東西全裝她們的大腦里,偶爾有個皺巴巴的小本兒。倒背如流,有求必應,花團錦簇,明碼標價,而且潑辣大膽,總能追得來打聽的人面紅耳赤,覺得自己不多挑幾個,根本就是虧欠了人家老太太似的。
  但是這類老媒人最大的功能,其實還是和剩男女的父母們。年齡相仿的一堆人坐在一起,總是談著業務呢(好像買黃瓜呢),就開始長吁短嘆。媒人們善誇,不說人不是,但此時也會感嘆一聲說,某姑娘某小伙人倒是好,就是年紀有點大,有些「想不開」。然後父母們紛紛拍大腿,正是正是啊!從此和媒人成了莫逆之交,回頭訓兒子女兒時也多了份底氣。
  
  
  剩男女的心態,十八年前《我愛我家》里有段很好玩的話,摘錄:
  志新:個人問題還沒解決吧?大齡女青年是比就業更嚴重的社會問題喲!多少不安定不
   團結的因素都打你們這兒來的……
  燕紅:你還別說這麼損,自個兒不也打著光棍嗎?
  志新:那是我眼高!多少姑娘追我!漂亮的,有錢的,洋妞,排隊!拿號!按單雙日,
   分初複賽!像你「老玉米」這樣兒的,要到門兒上我都不打發!
  ……
  志新:(懇切地)我也這歲數了我容易嗎?那真好的有幾個守身如玉地等著咱的?
  
  
  包袱不算,這對話里可提煉的心態:
  外界眼光:「不安定不團結因素」。
  自身利好:可選擇性。
  隱憂:「真好的有幾個等著咱?」
  
  這片兒里,志新和燕紅是明擺的俏冤家,純抹不開面子而已。但往遠了推,最後很容易歸結到這麼個心態:
  「還沒碰到合適的,我是覺得得多挑挑多選選,不想隨便就娶了嫁了;但外頭對這狀態有歧視,自己有時也怕等不到了……」
  
  
  
  往根梢里尋的話,其實是這麼回事:
  問:為什麼到那年紀非得嫁/娶呢?誰規定那個年齡就得嫁/娶呢?
  回答一般比較模糊。慣例性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答非所問的:你到這個年紀不嫁不娶以後就麻煩啦!外界眼光型的:你這麼嫁不出去別人當你怎麼著了呢!
  
  
  所以到最後,剩男女無非是這麼個狀態:
  過去某些時代,二十歲的女孩兒已經算剩女了,所以不能拿歷史作數。無非是如今大眾環境下,大多數的(注意,僅僅是大多數的,而已)男女都在三十歲前完了婚,沒完婚的,以父母為首的外界就開始對你表現出憂心如焚來。王小波所謂「周圍有一種熱烘烘的氣氛,好像每個人都在關心我」,即如此也。
  
  
  
  舊時代的生活是慣例性的,不時不食,熟人圈子,什麼事都講個習慣和時節。所以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之類的隱約是個標準。我們小時候,老師家長會教導不許早戀;大學畢業,爸媽又會開始急著想找伴兒。新時代的標準,你得合著轍壓著韻來。
  
  許多爸媽的標準里,總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肯定都是大學畢業就找了男朋友,一邊讀研一邊談完了戀愛,碩士一畢業就結了婚買了車供了房,二十七八養上了孩子,過幾年男的事業有成女的成了貴人少奶奶孩子可愛得滿地爬都進外語教課的重點小學了……諸如此類。
  
  周圍的「熱烘烘的氣氛」,會跟念廣告一樣告誡你,如何生活才能過上一種廣告式的生活。在什麼年紀吃什麼穿什麼,做什麼工作約會什麼女孩,娶什麼老婆嫁什麼男人住什麼房子。當這些大致合於標準時,就能在他人的閑談里被貼上「那家日子過得還不錯」,然後成為「別人家怎麼怎麼樣,你再看看你」這一對話里的「別人家」。個體的差異,個人的感情經歷,生活,目標,愛與恨,一言難盡。  
  世上本來就沒有剩男或剩女。到最後,這無非是一種大眾意見歸納出來的概念,而已。你想說「喂這是我自己的事你管得著嗎?」但是抱歉,在許多氛圍里,你的事都不只是你自己的事。
  
  
  
  大概兩年多前,我媽半開玩笑半認真對某人說:「你不要甩掉張佳瑋呀。他都二十六七了,你要是甩掉他,他再也找不到對象了的。」
  我兩年前籌划出國時,我媽在擔心,說我三十歲時居然還會在國外讀書。我上個月回答某個提問時,也有人疑慮說「你都二十八了還不上岸(上岸指找個固定單位,開始交社保等)。」去鄉下時也總有親戚問我什麼時候要孩子,什麼時候回故鄉,如果要呆在上海的話那要供哪裡的房子,如果要呆在國外的話那打算呆哪裡,等等,等等。
  他們全都沒有惡意,他們普遍建議的是一種大眾認可的、低風險的生活方式。實際上,所有被認做剩男女的男女們,他們急匆匆的爸媽和周圍火急火燎的媒人們,都是在推銷一種更靠譜、更標準、更可以被拿出去作為「標準模範夫妻」談資而存在的生活模式。
  
  如果人生可以過得開心,順便還滿足了「標準模範夫妻」的標準,固然是好。但人生如果單為了滿足「標準模範夫妻」而活而嫁而娶,就很怪異了。所以最後,也只好回一句:
  「哎,這些都是我自己的事啦。」
  
  
  
  順便延伸開去,這是我的私人理解:任何男女感情,包括人和人的相處,趣味、愛好、生活質量、經濟條件、性格,都重要,但重中之重是,是否保有寬容開放,肯溝通的習慣。因為凡人與人交往,不可能沒有糾葛。對對方認可的生活模式的承認,能夠和對方合理溝通,求同存異,能講道理,日子才過得下去,所謂「有商有量才算是過日子」。而對他人生活方式的認可,並不一定意味著盲從。一個足夠開明的時代,理當允許不同的生活模式存在。所以到最後,針對所有「熱烘烘的關心」和「別人家都已經怎麼怎麼樣啦」,無非就是這一句話:
  
  「別人的事歸別人。我想在什麼年紀做什麼事愛上什麼人和什麼人結婚或不結婚在一起生活,這不都是我自己的事嗎?」


人家說你挑剔而單身是照顧你的感受,如果直說你條件差才單身豈不是聊不下去了


本篇是一篇嚴肅討論以婚姻為目的文章,不適合相信愛情是偉大的,愛情就是默默付出的,還沒睡醒的女孩。

有個姑娘和我說了一個她的相親故事(女孩工作一般,85後,長相6-7分,家庭條件一般,非南京人),說她見了一個男孩,見面之初女孩覺得男孩長得太一般了,穿著也很一般,本不想繼續了解,但是回去時男孩用車送了她,然後又說自己在哪剛買的房,這時女孩就突然覺得還是可以繼續了解下的。

但是,女孩子們,妳們知道男孩是怎麼想的嗎?是怎麼看待妳們的關係的嗎?

在此,我鄭重的提醒女孩,男人不傻,他也會權衡自己的付出與得到,只是他不會說,因為他也想得到與你的短期關係。

幸好,女孩及時終止了關係,並且自己想明白了這件事,我覺得她遇到這件事並不是壞事,很慶幸這件事反而讓她成長了。我知道很多女孩自知條件一般,但是迫切的希望通過婚姻轉嫁這部分壓力,如果妳自知條件一般,那妳又能有什麼去交換到妳想要的這個生活呢?(如果妳認為這不需要交換,而是愛情是偉大的,愛情就是默默的付出,那我建議妳還是回家睡覺去吧)或許妳會說妳溫柔、可愛、體貼、善良,那麼請試想下追求妳的男孩說自己溫柔、體貼、善良,你答應過他嗎?可見溫柔、可愛、體貼、善良也沒那麼值錢吧?

很多男孩追求女孩屢屢碰壁,就認為是沒有錢導致的,認為女孩子就喜歡錢。

很多女孩追求男孩屢屢碰壁,就認為是自己不夠年輕不夠漂亮導致的,認為男孩就喜歡年輕漂亮。

心理學上,這叫做錯誤歸因,簡單來說,成功時人們感到的正常心理就是自己的能力,失敗時則都力圖把責任推諉給外界和他人。

而真相是,女孩不是只喜歡錢,男孩也不是只喜歡年輕漂亮,況且在長期關係中,這兩樣都恰恰是最不重要的,當然前提是妳能過了這條及格線。

我們來看看女孩所謂的覺得自己要求不高,覺得自己將就了是不是真的將就了?

一、許多女孩要求並不高,但要求無明顯短板

很多女孩的要求無外乎是,身高175-185,性格溫和,有責任心,有擔當,有上進心,家庭情況良好,本科以上學歷,年薪說的過去,能接受一起還貸。

平心而論,這樣的要求真不高,單獨拎一項出來都是有很多人滿足要求。但是具備全部的條件的人就被大大的減少了。就像我們上學時,學習成績偏科的人是大多數,而每門成績都能考到90分的就少了很多。而且正常情況下,符合全部條件的男人一般25歲左右就被其他女人給盯住了。

這也是現在很多女孩子的問題,即使你非常有錢,她們會因為禿頂而篩掉你;即使你很有才,她們會因為你矮胖而篩掉你;即使你很帥,他們會因為你窮而篩掉你……而這些人比起完美的普通人,數量多的多。

因為很多女孩子會覺得,完美的普通人要求是不高的。當大家都想要完美的普通人,那就證明完美的普通人比禿頂的土豪、矮胖的才子、窮的帥哥這樣的要求高的多。

二、對硬體要求不高,但對軟體要求極高

很多女孩在接觸初期會覺得這個男人要麼情商低下,要麼低級趣味,要麼大男子主義,要麼缺乏主見,要麼精神空虛,要麼目光短淺,要麼穿著屌絲……而無法產生讓女孩有心儀的感覺。

而這種感覺恰恰是現在女孩最看重的,但是這些軟體比起硬體更經不起推敲,硬體過關了,但是雙方一見面,這些軟體暴露無遺。

就像你沒法要求一個保安有上進心(在此無職業歧視,我有個朋友家裡千萬資產,去做保安),沒法要求it男情商高,浪漫體貼……

如果你和一個it男在一起了,你想要對方浪漫體貼,可是對方不懂浪漫體貼,你就會覺得自己將就了,那麼你必然會讓對方從其他方面補償你(比如錢財,言聽計從,對方要包容你的脾氣等等;如果對方是完美的普通人,就不會包容你的脾氣,不會對你言聽計從,不會讓你佔有他的錢財,能明白了嗎?)。好比你想要1根金條,2根銀條,對方沒有,那麼你會說那就12根銀條吧。那麼結果呢?其實你一點都不將就。

我只知道,如果一個人家庭無背景,不矮,不胖,不禿頂,長相不那麼有特點,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那麼他就可能只有高中學歷,沒錢,不溫柔,不體貼,沒擔當,沒責任心,沒情趣,沒上進心……

女孩子們,明白了嗎?你們到底是要婚姻還是要談戀愛?你是真的將就還是挑剔?當然,男人也一樣會犯以上的錯誤。

最後,我知道就算我說了這麼多,還是有很多人做不到,因為大家都想著做賺大錢的買賣,這是人性。


「剩女是因為挑,所以才剩」——這個是大多數人對於剩女的觀念。
確實有一些女孩子,因為家庭的門檻太高,或者年輕的時候氣傲一直沒有找到合眼或等隊兒的伴侶。但是凡事不能一棒子打死,我身邊也有很多朋友,她們是剩女,但她們也不是很挑剔(當然也不是那種隨隨便便沒有感覺就可以再一起的人),她們有的戀愛過但被傷害,有的一直再等待真愛但是遇上的都是混蛋,有的因為圈子的原因難以認識其他的男孩子……
她們都是很好的女孩子,只是緣分未到而已,社會和大眾喜歡給人給她們扣上「剩女」的帽子,我覺得這更像一個歧視。每個人都有把握自己的人生的權力,什麼時候戀愛,什麼時候結婚,自己開心自己決定,為什麼一定要依附於大眾的思維定式呢?


我認識一個女孩,男友換了無數個,不結婚不生子,覺得今朝有酒今朝醉,酒吧夜店樣樣來,普通白領,收入近W,不玩一夜情。看偶像劇又非常投入感情,淚流滿面,常常陪幾個閨蜜去看畫展,看著雙目通紅,說感受到了作者的寂寞,愛聽搖滾愛旅遊,夜不歸宿,如果男友說了兩句便會覺得: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需要無拘無束的生活。而分手。如果男友不管她,則發覺男友其實也愛玩,則分手。偶爾我問問她,為什麼要這樣過日子?她說:我不怕,年輕有年輕人追,老了還有老男人追,我怕什麼?她們覺得真正過日子的男人,就是膽小鬼,沒有冒險精神,沒有任何浪漫主義情懷。而這樣的女孩,追求的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活,至今我都沒明白。

現在她已經快過30,仍然如此,男友一個個的換。抽著煙喝著酒。不劈腿不一夜情,但是總給人一種怪怪的感覺。你說不出這種生活哪裡不對,人家沒花心,沒騙人。

就是換男友而已,職業也是正常職業。

可能這也是一種生活,只是有時候跟她聊天,看到她常常感嘆自己寂寞的時候,我想扇她一巴掌,說不清為什麼


大齡剩女產生的原因其實是認不清或是不願接受自己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轉變,錯誤的把自己在約炮市場的行情等同於嚴肅婚戀市場的行情,再加上眾多腦殘媒體的誤導說什麼中國有幾千萬剩男,根本沒有意識到在一二線城市適婚年齡女性擇偶難度遠遠大於男性的事實。在遭遇困難至於也不知選擇正確的做法,比如提高自己,擴大擇偶渠道,加大擇偶精力,降低擇偶要求等,而是白日做夢,自暴自棄,最終與成功漸行漸遠。


因為你如果不給她們扣上挑剔的帽子
你就會發現真的是好多男性都不及格


讀書時候很多人追,但父母警告不要談戀愛大學畢業後會找到更好的,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父母覺得我還小不適合結婚,年紀剛剛到26歲的時候就有人開始跟我介紹說我年紀大要我不要太挑,對方農村大學本科,有3個哥哥,月收入3k左右無房。本人獨女,大學本科,月收入5k以上,有2套商品房和一棟私房,有股份十多萬每年分紅一萬多。我知道我說這些肯定會被很多人噴,但是在不考慮感情的情況下,如果跟這個男孩結婚,他買不起房我們家會將原本用來出租的房作為婚房,他收入承擔不了養育家庭和孩子開支那麼我就得更加辛苦的賺錢才能讓我的小孩上更好的學校,上各種培訓班,他有3個沒結婚的哥哥弟弟,作為老婆肯定會支持他幫寸他的兄弟,他的父母沒有醫保社保以後出了負擔孩子也要負擔老人,然後想了想壓力太大了,我一個人明明可以過得輕鬆就拒絕了......我知道肯定會有吃瓜群眾罵我現實拜金,但是實際上是拜誰的金了?


曾經給身邊一大齡未婚女青年介紹過男朋友,每次都和我們說自己對對方要求不高,但甚至還沒見面,都能挑出對方不少問題,剩女這個群體,除了極少數確實是個人條件非常優秀,遇不到與自己各方面都相匹配的人以外,其餘多數的剩女,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我覺得首先,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觀念讓社會形成了一種氛圍,就是人到了一定年齡還不結婚生育,是一種病態的不正常的情況。雖然事實上,一個人是否單身,有很多方面的問題,不僅有客觀影響,主觀上也包含各種情況,除了挑剔,更多的還有對婚戀時機的選擇,甚或只是單純的沒有遇到喜歡的對象等等,原因不一而足。但是無論原因如何,社會主流觀念都會覺得,到了一定年齡你仍然單身,很大程度上,一定是你自己某些方面有問題。
在這個基礎上,人們在年輕時單身,無論原因為何,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因為社會輿論會覺得你有選擇的資本,有開具條件的基礎。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就面臨一個選擇,是去迎合主流觀念,還是堅持自我。如果要迎合主流觀念,那麼勢必要做出讓步,實際上,隨著年齡的增長,來自社會輿論的壓力會隨之加大,如果你有打算去迎合主流觀念,那麼這種需求會變得越來越強烈,迫使你做出的犧牲也會越來越大,你可能會選擇看上去合適的對象,開始考慮家長的意見和現實需求,甚至開始放低要求等等,當你妥協到一定程度,你總能找到湊合的對象。
所以,如果你到了一定年齡仍然單身,給大眾帶來的印象無非三種,第一是你特立獨行,叛逆妄為,第二是你自身條件不好,第三是你堅持自己的眾多條件,說白了就是過於挑剔。
目前的主流觀念不傾向於相信有了一定年紀的女性會符合第一種情況,而第二種情況也總會得到解決(因為基於上述觀念,人們會逐漸放低要求),所以,大部分情況下,剩女會留給人挑剔的印象。

順帶說說剩男,對於剩男的輿論導向其實和上面說的差不多,稍有不同的是社會輿論對於男性「剩」的年齡起點比女性寬容得多,所以同年齡的輿論壓力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社會輿論對於男性擇偶,存在自身經濟實力的硬性標準,所以對於剩男,除了挑剔以外,還有事業未成的印象,但是男性優先事業(不論實際情況是否如此)在傳統觀念上是值得稱道的,所以剩男承受的社會關注比剩女小的多,因而「剩女挑剔」的印象就變得更為突出。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剩女挑承認自己挑就是了,敢做不敢當,無恥


我遇見一個,女的和我一樣大,86年的,3線城市,女孩子參加工作早,工作幾年了,以前談過戀愛,估計被男的害的很慘
和我通過相親認識,才半個月
此人覺得我幼稚不成熟,事實是她半個月從來不主動聯繫我,都是我找她,此女蠻裝逼的


我覺得對方說你剩下是因為挑,還是善良的,給你面子的,沒直接說丑就不錯了


因為本來就挑啊 你去菜市場買菜都要挑一挑 結婚反而不挑了?


不挑怎麼會剩下,本就是男多女少,女好嫁男難娶,顯而易見的答案


上面的很多人好有意思,總喜歡用道理和觀念去說服現實問題。只是說得再有道理,別人再贊同又有什麼用?再多的人點贊同不還是改不了剩女這個事實嗎?現實的問題最終不還是用現實的方法解決?


我還真的挑。三觀跟我一樣的中國男人太少。單就單著唄。30歲年薪40W,其實我活的很自在開心啊。幹嘛不挑?難道隨便找個人啊


剩女大概有兩種

一種是韓劇看多了的

一種是工資還湊活的

前一種,大清都亡啦!哪來些個格格貝勒的

後一種,工資兩三萬左右,高不成低不就,缺乏關愛,希望對方有錢有閑,除了比自己掙得多還得無微不至的關懷。也是想多了……

總而言之,剩女都挺幼稚的,要求都挺奇葩的

年紀大了就更不好找,乾脆破罐子破摔,要求提得高於天際,反正找不到男人,找點面子好了

真正剩女找到男朋友要求都會大幅下降,甚至低於常人預期。有人追剩女她們別提多高興了,新聞里騙財騙色的情感騙子不專門挑剩女下手嗎,成功率高啊


剩女分2種,

第一種,會打扮,有顏值,人好,家教好,工作好,家裡有房有車,30歲看起來像20多歲,希望找個靈魂伴侶(優質剩女)

第二種:丑,不會打扮,顏值低,工作一般,無房無車,25歲看起來像30歲,希望找個與第一種匹配的對象,不掂量自己有沒有資格(想要高攀剩女)

女性顏值,會打扮是第一生產力,可以找到好對象,不缺追求者


別人問起:你搞對象了么?回答:沒有!再問:哎喲!那你肯定是太挑了.....其實什麼叫挑...兩個人從完全的沒有交集到突然一下子奔著要結婚的目的去磨合的話...都會有一定標準!在自己大致的標準內遇見一個外貌、工作、態度基本符合的,就得處下去...如果發現不合適,誰又會為了誰而改變呢?誰能保證改變之後能被理解甚至被心疼你的付出...很多人不願改變因為吹燈拔蠟...那就再遇再試再磨合!這個過程太累了...


推薦閱讀:

「剩女」輿論大行其道是不是一場男權陰謀?
為什麼明明男多女少,可是網路媒體上廣泛宣傳的還是以剩女為主呢?
25歲單身女 選擇出國讀博還是國內工作? 苦逼的永遠是最大問題不是讀書也不是工作是找對象?
因為年齡大了快速相親結婚是一種什麼體驗?現在婚姻還好嗎?
27歲的女碩士,是不是真的很難找到對象了?

TAG:剩男剩女 | 剩女 | 戀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