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中央軍到底有沒有在抗戰中幾乎拼光過?

昨天又回味了一遍《集結號》,發現彈幕多了好多。很多彈幕的論調都是國民黨相對戰鬥力較強的部隊都在抗戰中消耗掉了,結果才讓tg打敗的。呃,按規矩,先問是不是。國民黨中央軍,或者說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到底有沒有在抗戰中幾乎拼光過?然後,為什麼會這樣說?相關的部隊戰史是什麼樣的?在抗戰的整個過程中各個階段的表現是什麼樣的?逛了好一會兒知乎,發現很難找到除了德械師之外的回答(大概我能力不足)。那德械師是在淞滬戰場上都拼光了嗎?而關於國民黨中央軍,也看到了「水旱湯蝗」的例子。那麼其他部隊呢?另外,能不能推薦一些相關歷史書籍,謝謝~


把壯丁抓來,套上件破軍裝就算是兵了,然後讓親衛隊用槍逼著,幾萬幾萬的趕進日軍的火力網中白白送死,看壯丁差不多耗光了,就帶著親衛隊撤,再抓下一批壯丁。然後在幾十年後接受採訪時流下幾滴鱷魚的眼淚,聲淚俱下的說:「某地一戰打的慘啊!我們死了幾萬弟兄,連日本人的影子也沒看見……」要當國軍英雄,就是這麼簡單!

歷來軍隊談功績都是殲敵多少,攻地多少,或者完成了某防守任務,戰略目的。天下只有果粉把軍官、士兵傷亡當作獎狀貼在臉上。可憐當年的熱血青年被國民黨高層當作一次性消費品,消耗在戰場上,犧牲後,又成為獎狀帖在某些人的臉上。


抗戰前,國軍只有36,87,88和教導總隊這麼幾個建制較為完整的德盔師,裝備東拼西湊,空軍只有91架飛機可以升空作戰

抗戰勝利後,國軍不僅有全美械和半美械部隊,空軍更是裝備了P-51, P-47和B-24等美械好東西,更別提關內日軍裝備大部分都是國軍接收。拼光?地方軍閥倒是真的拼光了。


古今中外,只有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軍隊才叫精銳吧,沒聽說過消極避戰,老打敗仗的部隊有戰鬥力的。
說到犧牲,舉幾個小例子,山東八路軍營連排幹部和士兵的犧牲比例是1:5,38年山東縱隊統計共產黨員犧牲比例是30%到50%,紅軍幹部沒來之前戰鬥傷亡很多是50%。
華北游擊區縣級幹部的生存周期是1年。
光是敵後小小的瓊崖縱隊,抗戰時期犧牲了5000多名戰士,解放前48年整個部隊才8000多人。。。。
關鍵是我共堅持下來了


真正拼光的其實是抗聯…


說國民黨戰鬥力較強的被消耗掉了,也沒什麼錯。國民黨傷亡大,不可能形成老兵這個團隊。國民黨到抗戰後期擴充的新部隊,團長不到30,師長30出頭。

抗戰前蔣整軍。中央軍嫡系33個師,吸收地方軍閥的旁系60多個師。地方軍閥控制的90多個師。陳誠訓練新軍50萬人。全國總兵力220萬左右。

德械師和教導總隊是蔣強軍的種子,淞滬會戰,扛了40多天,基本上拼光了。淞滬抗戰從前兩個月的戰鬥序列來看,大部分都是中央軍的嫡系,旁系,後一個月地方部隊才陸續趕上了。以胡宗南的部隊為例第一次上去傷亡70%,下來補充,再下來時又傷亡了60%,一戰下來傷亡130%。土木系的18軍在羅店拉鋸作戰,傷亡也很多。很多團,營都經過多次補充。可以說從淞滬會戰退下的部隊,不可能存在傷亡小的。

抗日中期國民黨主力組成4個攻擊軍。

74軍不用說了,22次會戰一次沒落下。抗戰八年何應欽統計,補充兵源7.2萬。全軍換了2茬多,而且為了保證74軍的戰鬥力,有時候補充是直接從其他部隊抽調的老兵。第5軍,主力的200師崑崙關戰役,損失過半,第一,二次入緬作戰,傷亡很大,尤其是第一次,悲劇呀!第一軍在西北胡宗南指揮,對日作戰少。第二軍滇西反攻有出現,還不錯,其他的時間點,少見。

另外1支精銳部隊,18軍部署在第五戰區的宜昌,屬於一線部隊。由於宜昌位置重要,輕易不敢調動,即便如此也有石牌保衛戰的戰績。

湯恩伯兵團13軍,戰鬥力很強,前期的南口戰役13軍傷亡很大。台兒庄戰役也很出彩。但是湯墮落的有點快。還有一個軍,不記得了,也是主力。

考慮到中國部隊對日本作戰傷亡的問題,只要一出手傷亡都很大。緬甸過來的部隊,基本上都是43年以後的事了。抗戰初期220萬部隊,估計是10不存1了。

補充一個說明:

給胡宗南在西北配置了一個攻擊軍,很多人認為主要是防共。這個說法不全對,蔣給胡宗南布置的任務有3個要點,簡單的說就是:「拱衛漢中,限制中共,防禦蘇聯」,國民黨高層對「日本從漢中的進攻西南」的想法很擔憂。得隴望蜀這個成語不可能不清楚。事實日本制定的5號作戰,就是一路漢中,一路宜昌,從南北兩個方向對西南進攻,只是由於太平戰爭的爆發擱置了。

全靠記憶,如有偏差,肯定屬正常。


國民黨戰鬥力較強的軍隊都在抗戰中耗光了,

合著共產黨都是讓戰鬥力差的軍隊去打仗的?

38軍是靠著休養生息成為萬歲軍的?

TG的陸軍都是靠打順風仗成長起來的?

內戰是蔣介石自己挑起的,他自己的軍隊有多少戰鬥力自己心裡還沒有點*數嗎?主力真的打光了的話,等美國爸爸多送點援助,修養幾年再戰豈不是美滋滋?果粉這樣說不是等於打蔣介石的臉嗎?

有時候不是很懂這些果粉,蔣公都已經長眠於世那麼久了,TG的歷史書也已經很給蔣公面子了,為什麼非要執著於再把蔣公拉出來,一遍遍鞭屍呢?


如果死的人多就是功勞大。。。

那麼掛科最多的人學得就最刻苦。。。


哼哼,被人舉報了,只好刪除掉乾貨了。
…………?????…………
算了吧,你炮戰後430萬美械軍(經評論區提醒,這個不一定是美械,也有中日裝備的,反正比不了土共的機動戰士高達和小米加粒子步槍)敢說拼光?
二戰歷史上唯一拼光了精銳的分明是我德三男兒。我德才是抗日真英雄。
我昭和男兒二戰傷亡500多萬,日本人民為了消滅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貢獻。
什麼?你說我日沒抗日?
我王振拼光了50萬大軍分明是抗擊瓦剌最大功臣。于謙算什麼鬼?說相聲的吧。
就炮黨那熊樣,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一共死亡3300萬,你家炮黨光抓壯丁就死了1400萬(這可不是我瞎扯的,是你炮黨家的蔣夢麟校長說的),再送上100多萬偽軍,呵呵。
不要拿張自忠等人出來洗地,抗戰犧牲的名將們多是軍閥出身的,戰功最大,犧牲最大的是他們。如果他們的戰績算到炮黨頭上,TG也算炮黨了。我泥腿子們好歹也是炮黨正規軍不是?我就納悶了,炮黨最值得吹的王耀武怎麼從來沒人提呢?
如果只說炮黨嫡系,那幾乎是抗戰三方(炮黨中央,軍閥,土共)貢獻最小的。
……………?????………………
那些為了2.5新台幣扭曲了靈魂的人們啊,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
………………?????…………………
評論區有果粉出沒。鑒於果粉一貫地造謠,這次又篡改蔣校長的話。我貼個原文上來。
https://tieba.baidu.com/f?kz=1495506611mo_device=1ssid=0from=844buid=0pu=usm@2,sz@320_1001,ta@iphone_2_5.1_3_537bd_page_type=1baiduid=7F830B557906ABBC9DDFA729593A20DEtj=www_normal_8_0_10_titlereferer=m.baidu.com?pn=0
我蔣校長何曾說過1400萬太多?1400萬後面是,國民黨長官們聽到後說實際數字只多不少。
打臉不疼嗎?既然做果粉,在貼吧微信圈裡混不是很好嗎?到這裡找抽真是醉了。


「比較敵我的實力,無論就哪一方面而言,我們都佔有絕對的優勢,軍隊的裝備、作戰的技術和經驗,匪軍不如我們,尤其是空軍、戰車以及後方交通運輸工具,如火車、輪船、汽車等,更完全是我們國軍所獨有。一切軍需補給,如糧秣彈藥等,我們也比匪軍豐富十倍。重要的交通據點、大都市和工礦的資源,也完全控制在我們的手中。一切之條件,皆操之在我,我欲如何,即可如何。時間到了,成熟的蘋果自然會墜入我們的懷抱。」---蔣介石1946年在軍事會議上的發言。


這下 蔣公才是匪諜大頭目的真相算是大白天下了。


合著國民黨抗戰損失的都是老兵,而深入敵後與鬼子貼身肉搏並且擴了那麼多根據地的共軍,打仗都是讓縣大隊上的啊?怎麼沒人關注tg的損失呢?哦對了,共軍都是游而不擊啦,和皇軍合夥搞陰謀啦,你看八年從幾萬擴編到一百多萬,怎麼可能死人啦


栗子總是有的:
常德會戰,余程萬部8000人抵擋數倍於己的日軍,在城內展開巷戰反覆拉鋸,最終打到僅剩百人。他率部突圍,於接應部隊接觸後,又率領一個團打回常德。此時,日軍因損失過大而撤退,常德失而復得。

這是一個比較拿得出手的戰例,74師雖然拼光了,但是給日軍造成了巨大傷亡迫使其最終放棄佔領常德。不幸的是,KMT領導的正面戰場,很多時候拼光,或者說被全殲,並沒有半點正面意義——最極端的例子是中條山會戰:衛立煌部經營的中條山游擊區土崩瓦解,陳屍3.5萬,被俘4.2萬,而日軍的損失僅有800人陣亡1000人負傷。(TG:你根本不會玩游擊戰和經營敵後根據地那一套!)

無論從戰略角度還是戰術的角度來看,「拼光」(或者,像在抗戰中經常發生的那樣,因為友鄰見死不救導致一部被全殲)是下策中的下策。3個師各被殲滅1/3並不可怕,只要補充了人員裝備,老兵帶著新兵一起訓練,很快就能恢復戰鬥力。而一個師全滅了,就什麼都沒有了。難道有人可以指望靠拉壯丁組建的新兵師去抵擋有經驗的日軍嗎?不幸的是,KMT就是這麼做的——通過強征壯丁,國軍規模急速膨脹。這麼做的惡果有二:一是補給負擔加重,二是有經驗的戰鬥員被進一步稀釋,部隊戰鬥力的下降,又要靠數量來填充……如此陷入惡性循環。以至於44年豫桂湘大會戰中,裝備並不很差的國軍在面對已是強弩之末的日軍時一潰千里。而KMT最終覆滅的命運,在那時似乎已經註定了。


其實說國軍打光了精銳也沒錯——只是後來又重建起來了。

總體戰條件下所謂的「部隊越打越強」其實是有限度的,具體說是傷亡率不能太高,而且必須有良好的補充能力。要知道老兵並不必然意味著高戰鬥力,反而可能意味著彈震症、傷病和酗酒。

典型的反例就是一戰的各國軍隊,六大參戰國(英法俄意德奧)作戰傷亡率極高,以致於超過了補充能力的限度,到了後期僅僅是已經嘩變和勉強彈壓著不嘩變的區別,哪有什麼越打越強?

到了二戰的各國其實情況不同。

最接近「越打越強」理想情況的肯定是英美,北非的歷次戰役,傷亡總數傷亡率都不高。十字軍行動英軍傷亡率不過15%,第二次阿拉曼更是不到8%,就是著名的敗仗加扎拉,除了被圍殲的南非第2師等部,其他部隊傷亡率可能不到20%。加上英軍的部隊一直在輪換,等於既保存了老兵的士氣和戰鬥力,又鍛煉了部隊和指揮官。美軍就更不用說,投入對德作戰已經是42年底了,幾大戰役基本是在絕對優勢兵力兵器條件下投入的

說回國軍,37年投入作戰的部隊是否相對精銳呢?

日軍在淞滬-南京會戰中投入了大量(日本標準)重炮兵和裝甲部隊,然而這一戰日軍所付出的損失之大,尤其各師團傷亡率之高是整個抗戰階段所罕見的。如9.28登陸的第9師團是日軍戰前的17個常備師團之一,按日軍編製(17個師團25萬人),戰前實有兵力僅1萬多人。而登陸後一個月該師團就戰死2872人,受傷6684人,傷亡率竟高達80%。其他的3師團、11師團、13師團、101師團傷亡率也類似。之後的整個抗戰階段的中國戰場,能讓日軍師團級部隊損失率如此之高的,也只有萬家嶺圍攻106師團(存疑)和滇西反攻進攻日軍56師團的戰役了。

具體到大場鎮、蘇州河等戰鬥,國軍面對日軍的重炮(包括240mm巨炮)和裝甲車部隊往往死戰不退,往往令其無可奈何。與南昌會戰中修水一線國軍面對日軍重炮、裝甲車縱隊望風而逃的場面形成鮮明對比。

但是出色戰術表現的代價就是戰前攢下來的常備軍確實打光了——國軍戰前不過191個步騎師+56個旅,約200萬兵力。淞滬會戰投入70餘個師(包括三個德械師、稅警總團和教導總隊),僅記錄傷亡就達30萬以上,加上後來的大潰散,大量部隊逃亡。可以說戰前的精銳基本一仗打得差不多了。加上後來的諸多會戰,到38年底傷亡已達110萬。

而補充對國軍而言也非常困難:一是戰前沒有建立良好的兵役制度,沒法合適安排徵兵,也沒有足夠的合格軍官組織訓練;二是國軍裝備缺乏,實際上也沒有條件組織完善的訓練。舉個例子,當時國府的步槍子彈年產量僅為1.3億發,而到39年完成二期整訓,國軍部隊總人數達到了446萬7千人——人均子彈只有30發!30發子彈什麼概念?今天你去射擊場體驗一下,一次都能打掉10發子彈。

當然,到了44-45年,在美國軍官和武器的援助下,國軍又逐漸重建了遠征軍(30個師)、駐印軍(5個師)等精銳部隊。尤其駐印軍,不但裝備了極其豪華的武器——擁有數百門重炮和上百輛坦克,包括在亞洲戰場近乎無敵的謝爾曼,而且由配置到營的美國軍官手把手帶出來,實力不但比同期國軍,比抗戰初期的德械師也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是拼光了,這是對的。

指揮官蠢士兵就跟著倒霉。918鬼子端著刺刀衝進北大營,結果命令士兵裝睡。淞滬把士兵放在艦炮射程里挨炸。南京先把船燒光然後打半截指揮官跑路了。衡陽方先覺左右等不來援軍。

作為普通士兵除了直接當逃兵或偽軍外得多龍傲天的主角光環才能活下來?

1000枚復活幣也不夠用啊。

是拼光了沒錯,但這隻能說明果黨的腐敗無能與愚蠢。絲毫賴不到tg的頭上。


呵呵,說得跟打光了是好事一樣

中條山戰役,衛立煌幾十萬人都讓人包了餃子,確實是打光了沒毛病


解放戰爭,TG消極避戰,游而不擊。從60W發展到400W


你萌真是夠了,中央軍在抗戰時當然有拼光的時候。

那就是在南京戰役中防守雨花台的委員長衛隊。

中國使用特種部隊的歷史很久遠,紅軍時代就有精銳「手槍隊」;抗日戰爭中「敵後武工隊」大顯神威;朝鮮戰爭時期,中國特種部隊曾炸毀美軍重要橋樑,破壞美軍整個戰役布勢,最有名的是中國特種部隊奇襲南韓最精銳的首都師白虎團團部的行動,為中國粉碎白虎團作出了決定性貢獻……這些,戰功卓著的特種部隊可謂是家喻戶曉了,但在抗日戰爭中還有一支特種作戰部隊——中國憲兵,至今鮮為人知。近日,據有關人士透露,才為世人揭開這段神秘的歷史。
中國憲兵的前身,大體可以上溯到北伐戰爭中葉挺的「鐵軍」,隨著國民政府統治的鞏固,蔣介石於1927年開始了對全國200萬軍隊的選拔工作,經過層層嚴格篩選,組成了一支8000人左右的衛隊。衛隊的成員個個身懷絕技,以一當百;1933年,隨著國民政府與德國的關係日益密切,應蔣介石的邀請,希特勒秘密派遣納粹衝鋒隊王牌教官勃羅姆來華,進行中國憲兵的秘密訓練工作,在勃羅姆的嚴格訓練下,又有近4000名士兵遭到淘汰。至此,中國憲兵正式形成。在德國教官近乎法西斯手段的嚴酷訓練和幾乎先進到牙齒的德式武器裝備下,他們如虎添翼,終於成為了中國乃至整個東北亞最為精銳的部隊。
1934年秋,國民政府舉行閱兵大典。除軍政官員出席外,還邀請了一批外國公使和夫人現場觀摩。在諸兵種部隊行列中,突然,一支特別的部隊走進了各國公使和夫人們的視線。這支隊伍約4000人,步伐齊刷刷,官兵全部德軍裝束,配備最先進的德制全自動式衝鋒槍,無疑是一支戰鬥力極強的精銳部隊。當他們向軍事委會委員長蔣介石敬禮致意時,英國大使許閣森面容驚愕,日本大使川越茂面色蒼白,德國大使陶德曼則微笑著對法國大使說:「這是我們德國人用法西斯精神訓練出的軍隊。」在一旁的美國大使詹森由衷感嘆說:「Wondfull(精彩)!Wondfull!這是中國兩支最好的部隊之一。」陶德曼不服氣地反問:「在中國還有哪支部隊可以與他們抗衡?」詹森回答說:「只有一支,那就是成吉思汗的部隊。」
這支神秘的部隊,就是南京國民政府自1928年起傾盡國力秘密組建,並於1933年邀請納粹德國特種部隊教官進行訓練而成的王牌特種部隊——委員長特別衛隊,其代號為中國憲兵。
據日本女間諜川島芳子於1946年交代,1934年國民政府閱兵後僅30分鐘,日本情報機關就接到了土肥原從南京發來的密電,上面只有一句話:中國憲兵現身南京,戰鬥力極其強大。
在蔣介石圍剿紅軍行動最為艱苦的時候,國民政府不止一次動過調動中國憲兵進攻蘇區的念頭,只是蔣介石擔心傷亡過大,得不償失,才使這項決定終於擱淺。不過,在第五次圍剿的初期,中國憲兵確實已經受命開赴了江西地區,只是因為蘇區的迅速失陷,才使得他們沒有派上用場。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在江南戰場上,中日雙方几乎集中了最精銳的兵力。中國憲兵也受命開赴前線。南京戍衛司令長官唐生智曾建議將中國憲兵組成小分隊,通過空投的方式打人日軍的後方,破壞日軍的主要軍事基地,這個高明的建議反而遭到了蔣介石的訓斥。蔣介石擔心這支價值連城的軍隊如果有任何損失,都是挖心之痛。於是,在這種「保存實力」的思路下,中國憲兵在戰爭的開始階段始終在南京原地待命,充當了抗戰的看客。
隨著上海等地的陷落,日軍向南京發起了總攻,蔣介石逃往武漢,也許是出於斷後的考慮,他將中國憲兵留在了南京。隨後,唐生智率領10萬南京守軍與日軍展開了巷戰,中國憲兵卻還在營房處於待命狀態,因為沒有蔣介石的命令,任何人都是無權調動這支部隊的。
戰況越來越緊急,第五軍軍長張治中及其部隊被日軍包圍在雨花台。這支抗戰的英雄部隊傷亡慘重,甚至連張治中的警衛隊也傷亡殆盡。為了拯救第五軍,唐生智痛下決心,冒著被槍斃的危險,與中國憲兵旅長易安華密謀,調動了中國憲兵兩個營的兵力去雨花台接防。
此時,日軍已經幾乎完全消滅了第五軍,攻擊雨花台的是日本甲種師團梅村師團。師團長梅村是蔣介石在東京留學時的同班同學,並且曾經因為決鬥勝利而繳獲了蔣介石的家傳寶刀,這件事情也是蔣介石青年時代的奇恥大辱。然而,也正是這位梅村師團長,在雨花台爭奪戰中,最終成就了中國憲兵的赫赫威名。
當兩個營的中國憲兵與第五軍在雨花台接防完畢的時候,梅村氣勢洶洶地發起了新一輪攻擊浪潮,他得意地認為他面對的只是一批疲弱不堪的第五軍戰士,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雨花台響起了德式衝鋒槍的怒吼,大吃一驚的梅村剎那間大腦一片空白。在20年後的回億錄中,他這樣描述自己的心情: 「我的頭腦一片空白,不知道是興奮還是惶恐,我突然意識到,我們真正的對手來了。」
如果說開始日本人只是惶恐的話,那麼之後的一天時間則成了這些所有經歷過這場戰爭的大和武士心中永遠的噩夢,兩萬多日軍對兩個營中國士兵的戰鬥,成為了梅村師團歷史上最大的恥辱。600名中國憲兵,平均每個人將防守一段25米長的陣地,平均每個人要面對50名日本甲種師團土兵,戰鬥從早上打到黃昏,一批批日軍倒在了雨花台上,始終不能前進一步。梅村師團也不愧是日軍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始終攻擊不止,在最危急的時刻,梅村親自帶領敢死隊,拿著當年從蔣介石手中贏得的寶刀,與中國憲兵在陣地上拼起了刺刀,然而中國憲兵也以硬對硬,上上槍刺與日軍展開肉搏。終於,號稱天下無敵的梅村師團,在黃昏時分倒在了中國憲兵堅忍不拔的精神面前,倉皇地丟下上千具屍體撤退。值得一提的是,在拼刺刀的戰鬥中,梅村的那把寶刀被中國憲兵的戰士繳獲,梅村自己也被砍傷了胳膊,幸得部下掩護才保住了一條性命(這在武士道精神中可謂奇恥大辱),而中國憲兵也付出了慘重代價,50多名戰土長眠在雨花台上。
戰鬥結束後,興奮的唐生智連忙打電話向蔣介石報功;蔣介石得知梅村戰敗,寶刀復得時大喜。但是得知中國憲兵參戰後不由勃然大怒,將唐生智狠狠責罵,並下令沒有自己的手令,任何人都不能擅自調動中國憲兵。於是,在上層的壓力下,剛剛打了勝仗的中國憲兵部隊,不得不撤離雨花台,回到營房駐地。然而,正是這個錯誤的決定,使得日本諜報機關得知了中國憲兵的駐地位置(後得知,出賣中國憲兵部隊駐地資料的就是間諜川島芳子),從而改變了中國憲兵的命運。
當天深夜,日本空軍出動轟炸機50多架,對中國憲兵的駐地展開了瘋狂的轟炸,大部分戰士在睡夢中被炸死,僥倖逃出者僅200人,這支國民政府傾注心血組建的王牌部隊,就這樣因為蔣介石的錯誤決定而覆滅了。
巧合的是,第二天,蔣介石向唐生智發布了撤退的命令,日軍趁機佔領南京,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開始了。
隨後,蔣介石將中國憲兵剩餘的200多人化整為零投放到了西南戰場,參加了西南戰場的大部分重要戰役。特別是在震驚中外的長沙會戰中,正是由於中國憲兵小分隊成功偷襲了日軍的臨時機場,才使得日軍失去了制空權,為長沙會戰消滅上萬日寇奠定了基礎。在1942年新五軍入緬作戰中,當部隊被日軍團團圍困的時候,又是3名中國憲兵戰士,憑藉超強的生存能力穿越了日軍的封鎖,與英美部隊取得聯繫,使新五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厄運。這支部隊在化整為零以後顯示了強大的戰鬥力,並立下了卓越的功勛。但同時他們自己也損失慘重,抗戰勝利以後,他們只剩下50多人,其中一半人已經因受傷而身體殘疾。


沒錯,犧牲的都是英烈。但我們回望這一場戰爭,不應該總把目光是死多少人的問題上。
哪怕當年被日本席捲半壁江山,哪怕犧牲了三千萬人,哪怕最終被共產黨打敗,如果當初日本兵臨南京之時蔣公沒有選擇棄城而是頑守,如果八年後國軍能把青天白日旗插在日本皇宮,我想,今天我們所有人都會是果粉。


國軍中的精銳國民革命第一軍整個抗戰期間一直在西安當延安的看門狗,無任何和日本作戰的經歷,到了解放戰爭期間,是第一個撲街的國軍主力。這第一軍戰鬥力的直線下滑總不能說是因為和小本子作戰導致戰鬥力下降吧


233333,武裝保衛延安的胡宗南30w大軍


沒有,

反而增加了裝備

幹掉了廣東和貴州的軍閥

東北軍基本被洗光了,西北軍也被洗了不少

有部分軍隊是拼光了

但不如地方軍閥拼光的多

反而因為接受日本裝備(除開東北的,基本都被國民黨接受了)

美軍的二戰多餘裝備

其實很強了

但沒辦法,蔣介石送給共產黨了

而戰爭爆發後,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國民黨軍僅在戰場上就損失了全部武器裝備的1/7以上。
解放軍光在瀋陽一地就繳獲了120萬發炮彈


推薦閱讀:

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
為什麼很少人關注抗戰末期慘烈的衡陽保衛戰?
在歷史問題上對於日本政府,平民應該擺明什麼態度?
南京大屠殺的時候,一個日本兵可以押著幾十號無捆無綁的人去槍斃。為什麼他們不反抗呢?
你以及你的長輩見過哪些抗日戰爭中日軍的劣行?

TAG:抗日戰爭 | 軍事知識 | 釣魚廣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