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的機器人系列小說是不是過時了?

最近在讀一些科幻小說,讀到阿西莫夫的機器人系列的時候,感覺很困難,困難在於感覺裡面的技術很落後,在於對未來的描寫很「可笑」,我沒有嘲笑或者輕視阿西莫夫的意思,只是覺得:怎麼會這樣想?
所以想問下,是不是過時了?


科幻小說要吸引讀者,常常要展示一些未來圖景。但這樣的未來圖景並不是小說的價值所在。借著這圖景,展示了怎樣的邏輯與困境,才決定了科幻小說的價值高低與過時與否。
機器人系列的價值就在這個邏輯上。

小說中,阿西莫夫首先構架了一個看似顛撲不破的機器人三定律。
僅從那麼多偽科幻愛好者,將三定律認定為人工智慧的倫理基石,就可以看出這三定律如何精妙絕倫。
而未看過原作的人始終不知道,阿西莫夫只是將三定律設置為一個攻擊對象,然後用各種角色和情境,將這看似顛撲不破的「定律」戳出了無數窟窿。
進而在這些窟窿之上,推演出無數問題。

自由意志是什麼?自由意志如何產生?具有自由意志是否就應被視為有了生命?如果這生命能死而再生,是否仍是我們理解中的生命?如果能死而再生,這「生命」對生命的理解是否與人類相同?人類又當如何對待這樣的生命?
所有這些問題,生生將故事中的角色,進而將讀者逼進了死角。

時至今日,在人工智慧擊敗了李世石,在西部世界於熒幕上大放異彩的時代,這些問題又再次浮現。像是永不消散的幽靈,讓人類在這條路上前進的同時,仍時時警醒。
從這個角度來說,機器人系列永不過時。


只能說他們在小說中所描述的一些細節類的科技已經過時了,比如阿瑟克拉克在《童年的終結》里,人類和外星人用來溝通的工具是一台連接到外星人飛船的打字機,用的電腦也都是晶體管電腦。現在除了蒸汽朋克小說沒人會用到這些東西了。但是這部小說整體的描述,對外星人,宗教這些元素的看法,即使放到現在也不覺得過時。
阿西莫夫也是一樣,縱然一些細節性的描寫已經遠遠跟不上時代,但闡述機器人和人類關係的核心思想,即機器人三定律,放到現在也仍然毫不過時。許多這個時代里最著名的科學家都在告誡我們,要警惕人工智慧帶來的威脅。而阿西莫夫在半個世紀前就已經預料到了這些潛在的威脅,並將它們極為巧妙地編入了一個看似天衣無縫的機器人三定律中。

至於那些細節的東西,其實並不是科幻小說家要考慮的,有一個專門的學科叫未來學家,他們才是負責構建細節的部分。比如飛利浦迪克在《少數派報告》原著中的描寫異常簡單,你甚至無法弄清故事發生的具體年代。但斯皮爾伯格在拍電影時找來了多位未來學家,於是才有了那些酷炫的手勢操作,可以爬牆的高速汽車等等。


我讀過I, Robot + Foundation Series 1,2,小說的節奏和語言放到現在來說確實過時了,但Asimov的博學和思想內涵真的很驚人。

另外,強推Dune系列,讀起來真的超級爽。


只看了基地系列,但是覺得阿西莫夫對未來時間以及知識做了一很深刻的考慮。比如非常經典的機器人三定律。

再舉一個 我覺得經典的例子吧。 當人類的文明發展一定程度的時候,即使戰爭爆發。科技被碎片化以後,人類很難再回到之前科技的高度。 比如人類在未來因為某場戰爭之後,只能種田充饑。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沒有意識到科技知識包也會像一些傳統技藝一樣會消失。


總體說來,並不過時。
往大了說,這個問題可以說很大,它牽涉到「當我們看科幻小說,我們在看什麼」這一問題。不過我自忖水平有限,所以謹聊聊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有一類科幻小說可被概括為「科技奇觀」,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展現一系列很博人眼球的「未來產品」(比如克拉克的著作《天堂的噴泉》推出了太空電梯。當然《天》深度並不僅於此。《小靈通》、《海底兩萬里》也可屬此類)。這類作品的賣點之一就在於給人展示了一些未來的奇景,讓現代人驚嘆未來的美麗。當科技發展時,一些科幻小說中的設想被人類所實現、所拋棄、所超越,那麼這些科幻小說的可讀性確實會收到損傷。(試想,在美麗新世界中,《美麗新世界》就不再是科幻小說了。)雖然此時科幻迷可以去驚嘆於科幻作家對科學發展的預言,不過仍然有一些讀者確實會覺得這小說看起來不再有「異域感」,甚至不再精彩了。這是科幻文學的一個局限。


但是,(這個「但是」很重要)機器人系列怎麼也沒辦法列入前述的那一類小說之中。最基本的,打孔帶、大型機從來不是那個世界的核心,而當我們把那些元素抽掉之後,機器人系列還是一系列非常好的小說。

  • 這個系列還沒有《基地》、《帝國》系列中那麼明顯的歷史感,因而少了許多束縛,講了非常多「有趣」的故事。比如《環舞》,就講了一個在外星工作的工程師調Bug的故事。比如《二百年人》,對「人之為人」做了一些探討。
  • 阿西莫夫也在系列小說中創造了一些特別出彩的人物。高智高冷女蘇珊.凱爾文,苦逼二人組鮑威爾和多諾萬,相信看了機器人系列的讀者肯定會對這些人物留下深刻印象。這些人物,也並不因生活在打孔紙帶的世界就遜色一分。
  • 【劇透預警】最後,機器人系列在篇篇獨立、篇篇精彩的情況下,其背後還隱藏著一根伏線。這根伏線是機器人從科研使用到民用到轉入幕後;第一次太空殖民和失敗;第零定律和第二次殖民亦即銀河帝國的種子,串起了《基地》和《帝國》。這背後宏大的敘事更是超越了那些所謂「可笑」的細節太多了。

總得來講,題主所提到的細節並不影響小說的內涵,甚至與內涵無關。所以,我說,如果因為一些和現實不符的細節就忽視整體,那可能真的是買櫝還珠了。此外,誰又規定了,我們現如今點選的科技樹,就一定是「不可笑」的那個呢?所以,機器人系列並沒有過時。

額外說一點,關於題主題干中問阿西莫夫「怎麼會這樣想」,阿西莫夫在想像機器人學的樣子,自然就沒功夫去想像人類社會其他領域的可能進步。科幻小說寫作不是預測未來,而寫小說也要把握重點。這個重點,正是「機器人學」。也許在200年之後回過頭看機器人,時人仍然會被它的邏輯和思想打動,不過要是阿西莫夫神之預言,不厭其煩地描寫今天的這個世界由BAT所主宰的世界,換我在200年後回頭看,也一定會覺得索然無味。

P.S.這裡我就不提一些人(比如我)是會看著打孔紙帶和大型機都會覺得爽的人。估計題主不適合看蒸朋主題的科幻。

P.S.我非常不同意高票答案的觀點,阿西莫夫提出三定律並不是為了立靶子,並不是為了戳爛它們。三定律實則是題眼,是機器人系列的「what if」。系列小說中的很多都圍繞著三定律「似乎」失效了來構建懸疑,但解決方式也很多都是工程師或機器人心理學家出來按照三定律的原理剖析問題。是邏輯實驗,而非要推翻三定律。實際上,縱觀整個機器人系列,乃至基地系列,三定律都始終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傑西卡領悟出第零定律,更是承前啟後的高光時刻。實際上我們評價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他打破了此前的機器人威脅論,把機器人塑造成人類忠實的朋友和奴僕。所以,再次重複,小說中世界的三定律並不存在什麼「窟窿」,作者塑造三定律也不是為了「戳窟窿」,而是以三定律為條件進行推演而已。而三定律始終在小說中發揮了核心的作用。


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中的構想現在基本都實現了,但他的科幻小說過時了嗎?沒有對吧,現在還有許多人愛看。科幻小說終究脫離不開小說的本質,而小說的本質是以人物和事件為核心,而不是以某個科學設想為核心。所以我們仍可以被凡爾納小說精彩的故事情節所吸引,而不是被他的科學設想所吸引(雖然他的人物設定一向比較蒼白)。
同樣,阿西莫夫的科幻作品的情節也極其精彩,就從這一點來說,他的作品必定會像凡爾納的作品一樣永不過時。


科幻小說往往是在文中表達出,人類面對未知未來將要面臨的問題,而非描述出一個完全現實的預言。


機器人系列小說之於未來的讀者,就像人類製作的第一架飛機之於未來的宇航員,
或許你現在看起來,覺得跟你平常坐的飛機相比非常簡陋,但是,他們運用的核心是有內在邏輯聯繫的科學理論,
而題主說到的技術、未來描述,只是飛機的製作材料、裝飾,肯定會隨著社會進步逐漸落後,
但是並不影響其作品的存在價值,後人完全可以利用同樣的內核創造出與時俱進的科幻小說,並獲得題主的稱讚,
所以說機器人系列及類似經典的科幻小說系列幾乎不會消失,除非人類真的被第一位機器帝王統治。
那會應該是「焚科幻小說坑科幻小說家」?

很多年以後,機器人小說系列應該沒有讀者會看,就像未來的宇航員不需要理解第一架飛機如何起飛,
不過對於寫科幻小說的作者來說,該系列作品是繞不過的一座燈塔,
就像第一位機器帝王統治人類之後開始擔憂,會不會有新的智慧生命體將要取代機器人的世界呢?


我個人挺喜歡阿西莫夫的機器人系列,它有趣的地方是在自己的邏輯體系內講出精彩的故事,有懸念和起伏,也有反映真情與愛的故事,其實你如果要細究其真實性,大多數的機器人科幻故事可能都選錯了方向,至少目前人工智慧的研究重點並非是研製出有完整的類人的自我意識的人形機械。如果不懷抱著硬科幻的期望,阿西莫夫的書還是很有可看性。


無論基地系列還是機器人三部曲,阿西莫夫都是側重描繪在一定科學技術下的社會科學方面的問題。即他只指出了科技的大致發展方向,而著墨較多的是這些科技對人的生活、認知的影響以及不同的族群、社會對這些科技的反作用。所以機器人系列中,只要關注人工智慧,長壽,短途星際旅行,心靈感應等幾個核心技術就行。特別是前三個,不正是當下熱門話題嗎(續命似乎是人類永恆的熱門話題)?至於其他的技術作者大概也沒太多想。畢竟這是科學幻想小說而不是預言小說,重要的是對科學發展的敏銳察覺而不是對未來面面俱到的描繪。
P.S. 他的短篇小說集《我,機器人》中關於機器人三定律和正電子腦的討論對人工智慧還是很有啟發性的(大概吧)。


機器人系列我一直是當偵探小說看的


我也覺得機器人系列沒有基地系列那麼驚艷和懸疑,看了我,機器人和鋼穴後都不願再追了!


經典永不過時,而且過時是因為被超越,你覺得哪些作品能夠超越?


星球大戰現在都還能出續集。。。


我覺得吧,你們還是先把機器人三定律想清楚了再來問這個問題吧。。。


哆啦A夢過兩年也過時


機器人系列中機器人的智能程度如今遠未達到


科幻?
不是懸疑嗎?
玩得是心理啊


技術上確實有些沒有估算準。但思想上不但適合於現在,還可以適合於很遠的未來。這段我現在懶得說……
看科幻小說只關注看關於未來的技術猜想可不對。


你看看《我,機器人》這部電影,就會覺得阿西莫夫是一個天才級別的科幻小說家。我認為無論是誰的機器人系列小說,只要是後現代、現代寫的,永遠都不會過時。


推薦閱讀:

臨高歸化民中有人當錢學森,學成回去報效明朝,元老院怎麼辦,歸化民什麼結果?
怎麼評價科幻小說《勾股》?
《地火》中說:「只干,別多想。」三體中說我們:「要多想。」那麼,哪個正確一點?
軟科幻小說中,有哪些優秀的短篇值得推薦?
如何理解《三體》的結局?

TAG:科幻小說 | 機器人 | 艾薩克·阿西莫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