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新事物越來越多,漢字是否應該加字加偏旁部首了?

主題圖片放到前面,防止瀏覽者看不到圖抓不到問題重點就關了頁面了。
增加新部首舉例:

幾萬個漢字空間被90%一個人一輩子都見不到的漢字佔據著,但是我們日常使用的漢字卻頻繁的給老字添加新意,久而久之我們的孩子們翻看詞典的時候就會迷惑了,為什麼一個漢字卻要生搬硬套這麼多意義?小時候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字太多意思的話非常不利於練習和使用。

現在唯一享受到這個政策的就只有化學和生物了,什麼萘,什麼鉝,只要有新的分子原子出現,接著就能造一個字。但各個行業都有很多很多新的東西,按理說,漢語的精髓在於意,而現在都統統用現有,名詞代替了,導致漢語本身的特色失去了。而不斷地給老詞添加新意義,會極大地提高漢字的使用和學習難度,你以為你看到的是一行一維的文字,而這個文字的含義確實三維的,發散的,用這樣的文字,怎麼可能讓人如何用最少的交流成本來敘述最為直白的結論?

總是用現有的漢字代替新事物,總會造成幾個後果:1.難以敘述 2.生搬硬套 3.外行人容易犯迷糊,都是我每天見的單詞,怎麼放在一起我就是像看天書?

日本人雖然卡biu噠(コンピュータcomputer的片假名)一樣什麼的造詞,但畢竟這離著漢字造字還是很遠的距離,充其量,字母文字擴充詞庫而已。

舉個例子,在互聯網行業層次,我們所有名詞都是源自於模型化,比如路由的路,將所有結點比作一個圖,路由的功能就是在圖中找出「路」聯通不同的結點。很形象對嗎,但你隨隨便便拉一個非計算機專業的,問問他路由器為什麼叫做路由倆字,一問肯定是懵逼的。第一,非專業半專業的壓根不需要知道路由是什麼意思,第二,專業半專業的人你給他造字他們也認得,與用傳統漢字增加新的意義會讓人接受的更快的理論相反,使用傳統漢字會加大學習的難度。因為傳統漢字,比如路由,鏈路,等等,不經過縝密的模型訓練和推導,你同樣很難理解其中的意義。如果這樣做,給網路重新定義一個部首,網路行業統一規範一個

那麼,很多專有名詞就替換成了
鏈路,報文,域名

而比如瀏覽器,源自英文browse,而瀏覽的含義正是粗略的看,我怎麼能用瀏覽器粗略的看東西呢,每個細枝末節都要仔細通讀訓練的,在我看來這個也是不合理的一個名詞,從本意上看,瀏覽器是互聯網訊息向你展示的一個窗口,我們叫他訊窗才對,提供了信息,你是用來衝浪,還是精研,還是瀏覽,完全都是次要的了。

這樣做,把一些非常專業化的名詞統一搞成簡單的漢字名詞
域名系統DNS 用新的部首+或
文件傳送協議FTP 用新的部首+文
遠程終端協議TELNET 用新的部首+元

任何公認技術都可以化為一個漢字的簡寫,而又同時保留著意義不受壓縮,這一點比英文縮寫好很多。

這樣漢字的改進將會有很大的辨識度,可以讓一個字的意義更加精確,閱讀速度將更快,更有利於漢語優點的發揚。

另外,鑒於字型檔已經恆定了,基於修正字型檔的方式構築漢語新字的過程將極其不利於當今的發展普及。於是可以這麼做:
首先給一個新的漢字定義寫一個部首表示漢字所屬領域。緊跟著在後面寫上表示聲+意的漢字用作構成漢字主體。也就是說,上面以域名為例,首先寫一個爻(本義是繩結,連通圖裡也很形象吧,爻本身就是繩結,而網路中,結點和鏈路是一切的根本,繩子和結點都在一個爻字上體現出來了意義,也體現出來了象形,可以說,漢字的象形性這個優點,在目前看來是完全獨立於西方發明的電腦之外的一個維度。),再寫一個域,組成新的漢字「爻域」,沒錯這個漢字是倆字兒的,類似於英文中 tele-scope 這樣的造詞法,這樣,我們可以定義DNS=爻或,不要以為此或為彼或,或字本身就是金戈御城之意。於是原先的文字是:

到 2006 年 12 月為止, 通用頂級域名的總數已經達到 18 個。

就變成了

到 2006 年 12 月為止, 通用頂級爻或名的總數已經達到 18 個。

如果程序足夠高級,會自己組織爻或兩個漢字為1個漢字,對,就類似於朝鮮語,自動組織結構的那種,如果是西方國家開發的系統,也不至於界面中一個個白方框□□□了。

再如bit比特是個非常不好的翻譯。重新依據象形造字,就是畫個方框表示存儲空間,有數據則為ㄖ,無數據則為□,那麼就可以用ㄖ當做比特的代替了。

如果是從現在的漢字出發,比如以後一年產生一門學科的大方向,而每一門學科的大方向每年都會產生20個概念,那麼過了N年就會產生N+10N^2個概念,一百年就能產生十萬條新概念,如果都放到現有3000常用漢字里,那麼每個漢字接下來100年內將要承擔30個新的含義。這樣的話,漢字如果不造字將不如英文了。畢竟英文我寫個DNS,一個縮寫,不理解的人不用管,想要理解的人自己查DNS是什麼意思,只需要讓你知道這是一個概念就行了,但漢字呢,理解不理解的都要佔用常用漢字。極大增加了常用漢字的理解難度。

2016年12月11日

知乎提問字兒太少,而另外寫一篇文章的話,一個外部鏈接會損失很多關注。

另外,感謝大家踴躍吐槽,針對大家的吐槽,我還有大概數千字的必要補充,都寫在了我自己的回答中作了解釋。我的問題面比較大,因此區區幾萬字的發言並不能闡述我對此的全部認知。不過我後續會總結成文,現在只能有人提出什麼我就補充什麼了。現在新事物越來越多,漢字是否應該加字加偏旁部首了? - 的了哈的回答 - 知乎


2017/3/28 更新

之前的答案只是就題主設想中很小的一個方面在吐槽。其實我也沒深入看題主的設想。然後呢,今天我仔細看了下題主自己的回答。我真是有點絕望。。。 因為我之前以為題主只是一時腦熱,年輕人有些新思路挺好的,需要做的是進一步提出可操作易接受的方法。然後沒想到,這孩子其實早已走火入魔了。。。


現在新事物越來越多,漢字是否應該加字加偏旁部首了? - 知乎


題主先是批評了一番漢語的「分析語陷阱」。看得我一愣一愣的。。

首先這是一個語言專業的自造詞。然而我很明顯的進入了「分析語陷阱」,分,析,語,很明顯,三字小學水平都認得,但意義呢?我如果不查詞典·,顧名思義,結合漢語使用經驗,我就以為是「通過邏輯分析,將已有的文字以合理恰當的方式組合成詞」,很符合現代漢語用法。然而就對音譯產生了疑問,既然以「分析」的手段造字,音譯跟分析沒有任何關係啊。於是查了一下,發現,原來分析語這三個字兒壓根跟分析倆字兒沒有很明顯的聯繫,取這個名字完全是因為要給孤立語作一個替代,與孤立語同意,但與孤立語言異議,孤立語和孤立語言倆名詞易混淆,故而整出來個分析語名詞。而分析語的4條特徵並沒提及以常用漢字作為字母的類比拼接成無限個漢語辭彙這種用法,故而疑問更加明顯了。暫且不談論這種定義並沒太深奧邏輯推演的名詞,我們發現一個現象,語言學內部出現了漢字相近而概念易混淆的現象——孤立語和孤立語言。而且,通過分析語給出來的名字,明顯很難理解或容易曲解原本名詞的定義,分析語,自閉症,看似理解,實際誤解。於是分析語陷阱成了分析語定義自相矛盾之處。分析語陷阱已經嚴重影響了同行和外行之間的信息交流,同行不會出現什麼問題,外行出現的問題可是巨大的。

首先呢,分析語這個術語,是analytic language的意譯,是西方現代語言學在語言比較研究過程中發現的一種語言現象。你如果要顧名思義,也該顧英文名,思英文意。

其次呢,你根本不理解「分析」這個詞。從來沒人定義過「分析」的意思是「自下而上的組合」,我不知道你是怎麼想出分析語是要「組合成詞」的,分析這個概念里就沒有「組合」這個層面的含義。分析這個詞的反義詞恰恰是「綜合」。你把一個詞理解成了它的反義詞,你還有資格在這裡就語言的根本問題胡說八道?我不知道你哪裡來的自信。「分析」是「自上而下的拆解」,是把事物分成若干組成部分並加以區別認知和區別闡釋。

第三呢,「分析語」這個表達的確有問題,但問題出在這裡沒有使用完整的分析語法則進行構詞,而不是有什麼「分析語陷阱」。這個詞完整準確的表達應該是「分析型語言」。你可以把分析語看作它的簡化版。那麼,為什麼這種語言是分析型的語言?其實所有的語言都是分析化的語言,程度各有不同而已。漢語相比於其他語言是一種高度分析化的語言,所以歸類為分析型語言。語言中的分析化現象的發現是西方現代語言學發展的標誌性事件,在語言分析化現象被發現之前,西方語言學家研究的都是詞性、時態等屈折變化,他們認為這就是語法的全部概念。但隨後的工業殖民時代,令他們有機會接觸了大量其他民族的語言資料,於是發現在詞性、時態之上,還有更根本的語法現象——語序。語序的本質,正是語言的分析邏輯。靠語序規範語法表達的語言,是可分析的語言。我、愛、你,三個字,按照不同的語序加以組合,得到的是含義不同的句子,有些在這個語言中成句,有些在那個語言中則不成句。然後我們就可以把語言的組織方式按照主謂賓去分析。如果一個語言只用了一個詞「艹」,來表達「我愛你」這個概念,那麼這句話就是不可分析的。西文構詞時很少涉及語序問題,而漢語構詞則更多的涉及語序問題,漢語相比於其他語言更多地通過語序變化來規範語法表達。這才是漢語分析語的本質,是漢語有更多的被分析的可能,是相對於其他民族語言中的屈折和黏著現象而言的。是相對而言的!

最後,根本就沒什麼「分析語陷阱」。autistic是從希臘語詞auto中派生的,auto意思就是self,autism意思就是自閉症,自我中心,與外部社會絕緣。英文和希臘文里人家也是「自閉」「孤獨」,甚至還有「自我中心主義」的意思,難道人家也有「綜合語陷阱」或者「屈折語陷阱」?反倒是漢語里的自閉一詞,更準確地把「孤獨」、「自我中心」等冗餘義項剔除了。這恰恰得益於漢語構詞法的強大,得益於漢語的分析化傾向!!!


先小撕一下。題主剩下的長篇大論我也粗略瀏覽了一下,槽點太多,不知從何吐起,還有磚要搬,改日再來奉陪。


========================人格的分裂線=========================


題主是對漢語的構詞法和造詞法沒一點概念啊。可能不僅是對漢語,對國人第二語言英語的構詞法和造詞法大概也不了解吧。你自己舉的例子觸動不是漢字造字的根基,而是造詞的根基啊!

你偶爾靈機一動用新法造個新詞沒什麼。但如果脫離現有的構詞造詞邏輯,一次性構造大量新詞,將會造成可怕的語言災難,甚至是文化災難。

我不是在危言聳聽。

「網路」這個詞,在現有漢語詞法框架下是合理的,「網爻各」(請把右邊兩個字腦補成一個字)則是不合理的。下面我來解釋原因

「網路」是一個合成詞,是由兩個語素,「網」和「絡」,同義複合而成的,是合乎漢語的語言規律可以獨立存在的。

這樣構詞有什麼意義?對一般閱讀者來說最直接的意義就在於:由於漢語中有大量使用同義複合構詞法的辭彙(比如游泳、牙齒、道路),學習者可以通過總結歸納其構成邏輯,進而在接觸到採用同樣構詞法構造的生詞時可以快速猜測其大致含義,而無需翻閱字典。(比如妍媚)

此外還有一個不那麼直接的意義。合成詞不同於單個語素構造的單純詞,它可以獨立延伸出較原義更為抽象的含義,進而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抽象事物,並對其進行特指。「網」就是網狀物,強調的含義是網的形態和功能,「絡」也是網狀物,強調的含義也是網的形態和功能。但「網路」則具有「像網一樣的框架或結構」的抽象含義,且不會與「網」相混淆。由此,我們可進一步用「網路」指代那些具有「像網一樣的框架或結構」的高度抽象化的事物,比如交通網路、關係網路、通信網路、電視網路等等。當然我們平時也會使「交通網」、「關係網」、「通信網」、「電視網」這樣的簡化表達,但在規範的書面文字中我們還是要用「網路」這個全稱,以免造成混淆。

如果你打算越過這種構詞法,並以全新的陌生的構詞法去構造新詞,那麼我以上所舉的兩層意義就將缺失。結果是:額外的語言學習成本、語言活力的下降以及專業術語的高度抽象化。這無疑給人類的溝通交流增加了額外的負擔。


現在我們來分析下題主造出來的這個新詞「網爻各」。這個詞應當被看作一個由「網路」派生出來的詞,採用的造詞法其實是非常常見的派生法,並不新鮮。如果沒有「網路」這一詞源,「網爻各」將難以被理解,你一定是先學會「網路」一詞,再理解「網爻各」一詞的。此外,這倆詞讀音如何區分?在口語交流中肯定極易混淆。辭彙本身是需要有語音校驗的功能的,不能只有字形校驗功能,如果兩個近義詞在讀音上無法嚴格區分,那麼時間久了一定是用法含義更加廣泛的那個詞替代掉另外一個。含義狹窄的「網爻各」在實際應用中一定會被「網路」替代掉。

當然,我們也可以換種角度,把這個詞看作一個由兩個語素構成的合成詞。那麼這就需要「爻各」這個字能夠成為獨立的語素,也就是要有其獨立的含義。試問題主要怎麼定義這個字的含義呢?「絡」的含義就是網狀物。難道你要定義「爻各」的含義專指「互聯網技術領域內的網狀物或網狀結構」?看上去似乎也行啊,乾脆就用「爻各」來指代互聯網好了。

可是,等一下。。你們網路技術領域既然認為自己應該這麼搞,那是不是我們大生物學領域也應該定義一個「礻各」用以指代神經網路?我們大城市規劃領域要不要定義一個「土各」用以指代城市網路?我們大交通領域要不要定義一個「?各」用以指代道路網路?(誒?好像這不就是道路的路字么。那換成「辶各」吼不吼呀?)

題主,吼不吼呀!!!

我就問問你們,如果這世界到處都是爻各、礻各、土各、辶各 這些字,是不是語言災難?是不是語言災難?是不是?

這還只是把「絡」替換為「爻各」。我們要是把「鏈」替換為「爻連」,把「域」替換為「爻或」,把「地址」替換為「爻也爻止」。。那是什麼後果。能想像嗎?這種現象如果蔓延到其他科研應用領域是什麼後果,能想像嗎!!

先不說這兩句話好不好懂。我就問你怎麼在讀音上區分

???

當然,你完全可以再設計一套全新的句法來解決讀音這一難題,甚或把現在的單音節字改造成雙音節甚至多音節字。。但這將在句法、音韻、詞法上全面地觸動漢語的根基,你確定你能把這種改得面目全非的漢語推廣開?若你手中當真握有國家暴力機關,使得你的理念可以被強行推廣普及,其結果也必然是引起整個漢語民族的文化斷檔。

語言是系統性極強的工具。質疑一個體系容易,但是建立一個體系則是工作量浩大的工程。現代漢語是千萬年來億萬人在應用和理論的過程中逐步建立發展起來的完整體系,是按照一定的法式和結構建造起來的宏偉大廈。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基礎之上都肩負著幾千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你改一根柱子,大廈還是原來的大廈,但你要是想改變大廈的構築法式,那請你去隔壁買塊地皮再造一座,原來那座一定會被你玩塌的。


你的意思是我們應該用爻字旁表示跟網路有關的東西。
可是爻和網路有什麼關係?爻只是結繩啊,是線性結構。網路是網狀結構,怎麼著也得用網字頭啊。。。
假如我們有本《新說文解字》
(爻各) internet也。從爻,各聲。
你知道這是多大的槽點嗎。。。。。比阿伏加德羅常數還大


古代漢語裡面關於馬的表達方式,請題主自行感受:
駁(bó):毛色不純的馬。
馰(dí):額白色的馬。
驤(xiāng):後右蹄白色的馬。
馵(zhù):後左腳白色的馬。
騱(xí):前腳全白的馬。
騚(qián):四蹄全白的馬。
驓(céng):膝下白色的馬。
驠(yàn):屁股毛色白的馬。
騴(yàn):尾根白色的馬。
駺(láng):白尾馬。
驄(cōng):青白色的馬。
驒(tuó):有白色鱗狀斑紋的青馬。
騅(zhuī):毛色蒼白相雜的馬。
駰(yīn):淺黑雜白的馬。
駂(bǎo):毛色黑白相雜的馬。
駩(quán):黑嘴白毛的馬。
駯(zhū):黑嘴的馬。
驙(zhān):脊背黑色的白馬。
駱(luò):尾和鬣毛黑色的白馬。
駹(máng):面、額為白色的黑馬。
驈(yù):股間白色的黑馬。
騽(xí):背脊黃色的黑馬。
驔(diàn):黃色脊毛的黑馬。
騩(guī):毛淺黑色的馬。
駽(xuān):青黑色的馬。亦稱「鐵青馬」。
騥(róu):多鬃的青黑色馬。
騏(qí):有青黑色紋理如棋盤格子紋的馬。
驖(tiě):赤黑色的馬。
驪(lí):純黑色的馬。
騢(xiá):毛色赤白相雜的馬。
騵(yuán):赤毛白腹的馬。
驊(huá):赤色的駿馬。
騮(liú):黑鬃黑尾巴的紅馬。
騝(qián):黃脊黑鬃黑尾巴的紅馬。
騂(xīng):赤色的馬。
騜(huáng):毛色黃白相雜的馬。
駓(pī):毛色黃白相雜的馬。亦稱「桃花馬」。
驃(biāo):黃毛夾雜著白點子的馬。
騧(guā):黑嘴的黃馬。
騟(yú):紫色馬。
馼(wén):紅鬃、白身、黃眼的馬。
驕(jiāo):六尺高的馬。
騋(lái):七尺高的馬。
駥(róng):八尺高的馬。
駒(jū):兩歲以下的馬。
騑(fēi ):三歲的馬。
駣(táo):三四歲的馬。


題主的想法十分帶感, 忍不住做了個微小的嘗試 。新事物全新造字,和舊事物涇渭分明,豈不美哉。

禪思X5航拍相機是專為航拍設計的一體化微型 4/3 雲台相機。結合全新影像感測器和強大的處理器,能拍攝4K/30p視頻和1600萬像素照片。


中學的時候,受政治老師的啟發,造了不少字,方便快速筆記。
礻義:社會主義。
次義(上下結構):資本主義。
共義(上下結構):共產主義。
米示:精神。
木田心(左右上下):思想。
共兄(上下結構):共產黨。
屍一又(上中下):發展。
等等。。。


個人觀點是:沒必要。

文字是爲語言服務的,而語言主要受口語的交流所影響和演變,口語交流會限制新字造詞的靈活性。

1. 就拿題主的例子來說,把現有詞彙中的字改改部首,分化出專用領域的字,而詞彙沒變,那麼實際上只提昇了書面語的精確度,並沒有提昇口語的精確度,反而增加了漢字的記憶量。想把我們說的話記錄下來需要很髙的知識水平,書面語錯別字率或顯著提昇,因用錯字造成歧義的可能性也增加了。

2. 如果新造的字單獨使用,書面語看上去沒問題,但口語會因同音字的關係產生潛在的消歧義腦力成本,或增加用於分析的時閒成本。

3. 如果新造的字去組新的詞彙,那麼也會爲了避免出現同音詞而組新的雙音節組合,但這用現有漢字同樣做得到。

綜上所述,多此一舉。


有意思的問題。然而也有答主說了,語音上會出很大問題。我們的交流,並不僅局限於文本上,口頭的交流也是極其重要。
我們讀古文時有一個很大的障礙,就是讀法,那些平時接觸少,不曾接觸的字往往需要我們標註拼音,而且記好幾遍也不一定能記住。認識一個新字並不僅僅是記住字形,也要記住讀音,這是要付出非常多的記憶成本的。
漢字在字形上的確是相當豐富的,可是它作為一門語言,脫離不了口語。漢字是一個字對應一個音的,受限於現有的普通話發音系統發音,一個字所能指定的讀音不過幾百種,考慮到順口,便於記憶等因素,選擇餘地更少。假若真要造字,一個字代替一個概念一件事物,同音近音字的暴漲是必然的的,可以想見口語上的交流困難,你講甲事,我卻以為是乙,為了一個音所指代哪個概念,付出了更加多的交流成本。
所以為什麼多音是主流?顯而易見。DNS這個詞雖簡單,但是在發音上,信息量是相當豐富的,辨識度高,念成DS,DSN都會使其意義改變。同樣芅為什麼要叫獼猴桃?念【yì】的字簡直不要太多,但是念【獼猴桃】的還有誰?
題主也說了,化學。化學用字是很難念的,叫一個211 985的化學系畢業生也不一定能全部念正確,當一個人念著正確的讀音,而另一個人念著錯誤的音,這之間就會產生很大的交流障礙。然而化學是必須要用單字表示元素和基團的,因為它們是這個世界的基本組成,若它們的表示都不簡潔,用它們來表示其他物質便會變得更加複雜。為了這個,學化學用字的讀音又是必要的。
繼續說,字形,造詞的準確和閱讀速度,交流速度並沒太大關係。尉這個字,是一隻手(寸)拿著火(小)處理身體上的傷口(屍和二),後來這個意思成了慰這個字。然而並沒有人會去真的把小字寫成火,去提高「閱讀速度」。造字也要考慮美觀,效率。題主對漢字字形感興趣的話,建議腳踏實地學下古文字學。學了之後就知道,什麼要不要改字形,什麼繁簡之爭,那些事根本就無關痛癢。
造詞也如此,一個新詞出現,也是需要學習成本和傳播成本。看看我們的鍵盤,qwerty鍵盤,它並不是效率最高的鍵盤,最常按的鍵並不都處在食指區域和中間一排,然而其他那些業已被設計的更高效的鍵盤並沒有取代qwerty鍵盤,換個鍵盤比改變我們的語言容易吧?這就是學習成本和傳播成本在中起作用。
現有的漢字其實已能滿足造詞要求,實在不夠還可以挖掘古字。真的要開個腦洞來造字,就有一個誰來造字的問題。國家來承擔這個任務的話,組部門,調人手,開大會,撥經費...其中的成本夠造字帶來的好處嗎?遑論能否趕上新事物的出現速度。
放開造字則更不可取,那簡直就是對漢語的毀滅打擊。誰都可以瞎寫瞎規定,想想看翔這個字平白無故地多了一個意思,就知道造字會有多瘋狂了。我非常討厭這種莫名其妙的給字賦新意,莫名其妙地造字是同理的,而且這種現象根本不能被抑止。

題主說韓語自動組織結構,這是異想天開,韓語字11172個,已經全部拼好躺在字符集里了,可以自己去翻。
題主說日語造詞,提到的這個例子——日語里電腦(コンピューター)這個詞,這就是音譯,和bit譯成比特一樣,不知道你要表達什麼。日語剛開始是用漢字好好造詞的,而且人家造得風生水起,日文漢字只有兩千個,卻造出了諸如社會,主義,方針,政策...這樣我們今天離不開的辭彙,漢字的組合能力要遠超你的想像。然而近代開始亂來了,什麼詞都音譯,一長串片假名,一眼看過去根本看不懂,念出來才明白。更有甚者像是Don"t mind都要音譯成ドンマイ,簡直令人無力吐槽。
多說幾句,日語的發音系統是更簡單的,讀音一共百來個,但它的發音和書寫是割裂的,【言う】(いう)和【承る】(うけたまわる)的發音長度相去甚遠,【開く】還有兩種讀音あく和ひらく。並不受限於單音的規律,也造就了非常多的辭彙。日文和中文完全沒有可比性,中文一個字一個音,好好地造詞才是正道。
題主最後一段(一年產生一門學科的大方向,而每一門學科的大方向每年都會產生20個概念,那麼過了N年就會產生N+10N^2個概念...)完全沒有邏輯性,異想天開,簡直無力吐槽。什麼學科不都是從已有的知識網路上建立起來的嗎?學科之間的聯繫性完全被無視了。
思而不學則殆。


-

學日語的時候天天心裏面暗罵日本人死腦筋,不懂得延伸詞義,遇到新事物就拿片假名捏個新詞糊弄上去。看點專業性文章一眼望過去全是片假名寫的外來語,效率低下毫無美感。

真是萬萬沒想到居然有蠢貨想要把中文也這麼搞

-

17.3.6更新

歡迎大家來評論區里討論。與評論區的 @種太陽 和 @小圓 交流的過程中,也逐漸梳理了自己的觀點,真誠地感謝。

其實我想強調的是一種被我稱之為「辭彙活力」的概念。(不知道這種概念是否有專業的稱呼)

  • 就拿題主舉的例子「網路」來說。

我們都知道,一開始互聯網是英文的Internet。

新東西剛來中國的時候,咱們怎麼翻譯它呢?

net,咱們都翻譯成「網」,沒毛病。類似的network我們翻譯成網路。electric network就是電網,此外network也可以表示鐵路網,人際關係網… 總之這種網狀物體或者系統通常我們就稱之為xx網。

那我們在翻譯Internet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沿用「網」和"net"的對應。同時把inter-直譯為「互聯」,新造了一個詞「互聯網」來翻譯新事物Internet。先不提雅不雅,「信」「達」是做到了。

於此同時,漢語里「網」這個詞也就自然而然的擴充了詞義:原先只表示具體的網、網狀物,或者是抽象的網狀結構。而現在,又多了一層含義,可以表示計算機語境下的「互聯網」。

進而就有了我們現在常掛在嘴邊的「上網」「網吧」「網癮」等詞

  • 這種根據需要,將已存在的舊有辭彙(網)合理地擴充詞義、詞性、用法,

以及將「舊」辭彙合理地重組成「新」辭彙(互聯網),
我認為這就是辭彙活力的體現。

隨手翻翻《說文解字》,如果沒有這種辭彙活力,其實我連「如果」「其實」這樣的詞都用不出來——「果」「實」本該是名詞呀(這裡表達得不太嚴謹,能理解意思就好)

如今很多網路流行語之所以能夠存在,細想來不正是基於中文的這種「辭彙活力」嗎?

  • 反觀日語,其實日語里「網」也完全可以表示抽象的網狀結構,比如「交通網」「放送網」,但是遇到新事物互聯網,那就得叫它インターネット(用日文「拼音」拼出來的Internet,可以類比成「因特耐特」)。

這並不是我拿著這一個單詞的中日翻譯方法不同而小題大作。實際上日語存在大量的(在我看來也是不負責任的)片假名辭彙,インターネット並非孤例。

在我看來,題主所提出的建議,和日語里對片假名的濫用有著相同的問題,那就是僵化了辭彙的活力。

並非語言學專業人士,恐見笑於大方之家,請多指教。

-


這麼做毫無意義。浬(海里)、哩(英里)、砼(混凝土)之類的又不是沒有,實際生活中有幾個人知道意思?這些字創造出來首先是為了方便書寫,而不是你所謂更準確的定義。
這個最典型是「砼」。砼字本來是業內自己圖省事創造的,幾十年後才被法定成意義同等於混凝土,而且「砼」一般也只在業內使用,對外仍然寫混凝土。
元素需要造新字,那是因為元素具有嚴謹性和唯一性,不能用舊字來拓展含義。
你所謂的新造字,只是改個偏旁而已。既不具有元素的嚴謹性和唯一性,也不是為了單純圖省事搞縮寫。用「爻」來替代理由是跟連通圖裡也很形象,而且很多人認識...這個就搞笑了。中國網民7.21億,在這之中大部分還不了解網路連通圖是個什麼鬼樣子。也就是說中國將近16億人中只有少部分人對網路有比較基礎的了解。你去綁架這麼多人來認同你的觀點,你的心也是大。
退一步說,就算只在行業內推廣。你所謂的新造字跟「砼」比起來哪裡省事了?不過是換偏旁,寫出來字數跟原來一樣。更不說你用「爻」難看得要死。
漢語的優點在於延展性,這是幾千發展慢慢成熟的。上面有人舉例了古時各種不同品種的馬用不同的名詞,這樣是準確了但是學習成本高,而且跟馬的特點毫無關係。不如白蹄馬、黃毛馬、黑口馬,來得直接。單單一個馬都這樣其他方面更不用說。按照你的理論大量造新字新名詞。那漢語的優勢全無。還不如直接放棄漢語和漢字用英語和字母算了。
看了下面題主拚命反駁不同答案,簡直一副典型民科的樣子:有點想法就以為是真理,全世界都要給自己讓路。完全不考慮方案的合理性和實施的可行性。


一簡能用通,二簡為什麼就不行?

文字和語言一樣,是依據語言社團的需求和變化來變化的。而作為一個十億人級別的超大語言社團,你得等到巨量的人口接納新生辭彙了,辭彙才方便流行。能快速使全社會接納的新詞,都是新出現的東西,舊的已經通用的東西硬要改,是很無聊的。

文字也一樣,改革的根本動力是社會需求,人們需要簡字新字的時候,社會上自己就會流通起來。詞的新義項也不是強行增加的,而是自身的引申。繩結之間的聯繫是網路,人際關係像網路,電腦的相互連接也像是網路,我硬要給網路這個詞加一個延續生命的意思,那也說不通。

我們回到你的問題。

社會上有這個需求嗎,這個需求廣泛嗎?

我想題目下各位的回答已經很清楚了。


大家把造字看得太嚴肅了。其實造字這個事吧,對漢語來說還是挺常見的,古代隨隨便便就造個新字,不算什麼大事。只不過電腦普及之後,字形標準化,造字成本太高,不好再干而已。(還記得學校里都掛的那句話嗎?「請說普通話,請寫規範字」)

一部漢字發展史,也是一部漢字造字史。從陶器上的簡單刻劃符號,到甲骨文金文,再到當代文字,漢字數量一直在增加。四書五經,只用了六千多的不重複漢字,而到康熙字典,所收錄的漢字數量已經達到八萬,這中間這麼多字怎麼來的?很大部分就是古人生造的。

古人造字,有時是因為一個字含義太多,「不堪重負」,就造個新字——很多時候就是加個偏旁——來分擔詞義。比如返回的反,古人寫成反,後來覺得容易傻傻分不清,就加走之變返單表返回之義。同樣的生造新字還有然字加火旁變燃,禽字加提手變擒,縣字加心字底變懸,都是同一個思路。(像做動詞的卷字,按同一個思路寫成捲,以和做名詞的卷字如花捲區分,後來文字簡化又都變成卷了。另外像畫畫兒,可以改成扌畫畫兒,就能區分動詞畫和名詞畫了。)

另外還有一些與時俱進或因情制宜的。像炮字,以前還是投石機的時候,就寫成砲,後來變成火器了,就成了炮。吃飯的碗,石頭做的寫成碗,木頭做的就寫成椀,土做的寫成埦。按道理來說,現在的碗絕大部分是土做的,應該寫成埦才最合適,不知道怎麼石頭碗成了主流。

還有一些不知道怎麼就亂七八糟地變成現在這樣子的字,簡直沒道理可講。比如橙字,其實本來是一種坐具,對你沒猜錯,就是凳子,木頭做的登子啊,登是音。怎麼就凳字成了主流?!幾也不是給人坐的啊。還有杯字,另有寫法為盃(木盃),其實盃就挺好,和盆盤對應。移迻也取了前者。

魯迅造了猹字,這字造地挺好。擦搽,意思差不多,估計就是古人舌頭捋不直然後造了倆。更別說德字無刀這種了。


好了Y(^o^)Y
我上面啰哩啰嗦這一堆,到底說了啥?很簡單,造字不是大問題,但我們既要考慮人民群眾的選擇,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啊。

造字得要有人用,得讓人民群眾覺得好,主動用你造地字。比如萌萌噠的噠就靠著顏值勝過了嗒,成功刷了一波存在感。就那丑不啦嘰的爻各,也想贏?
對了,如果說我廢除移字,恢復拸迻,拸表動手使之拸,迻表自動而迻,你們說吼不吼啊?

電腦時代,造字成本太高。將一個新字形寫入標準字型檔並讓所有電子設備支持,就是一項成本巨高的工作。這註定了造字這事在當代只能由政府統一推行,而且只能偶爾為之。


可以,這很字喃。下一步是女權主義者要求把人旁都換成男旁了。


在 信息 時代,中文 最大的 問題 不是 沒有 新的 偏旁 部首,而是 沒有 空格 分詞。
所以,我的 建議 是 以後 大家 都 形成 一個 習慣,在 輸入 漢字 的 時候,詞 與 詞 之間 加 空格。
——
@張家齊

我覺得更好的解決方案是在Unicode里加一個既不佔位也不顯示的字元,然後讓輸入法分詞的時候自己把它打出來,不影響日常使用習慣。

這個方案perfect


字型檔中大部分字用不上恰恰說明胡亂造字,造字過多有巨大缺陷。


說的好,應該由你來設計utf8


和元素周期表最末幾位以及為未來發現的元素留空有相似之處,然而可行性不大。
不過哀嘆一句,現在有開始批量造字想法,過幾十年,是不是會有人開始批量改漢字了?


按此邏輯,拼音文字就不應該出現。


古人正是為了避免重複使用一個字表達不同意思,才不斷造字使得漢字發展到今天的數量。

正因為題主覺得很多漢字生僻用不上,才保證了漢字擁有巨大的「後備兵員」。

可題主竟然棄之不用,反而對日常常用漢字進行大幅度毫無疑義的修改。這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混亂和浪費。

絡字可組詞如下:
絡繹不絕、網路、脈絡

鏈字可組詞如下:
鐵鏈、鏈接、鏈條

域字可組詞如下:
地域、域名、疆域

那麼,憑什麼統一這三個字的偏旁?這比二簡字還不靠譜啊!

當務之急是改革合併字,把「麵、髪、發、裏、後、乾(乾燥)」這類不應該簡化合併的字恢復過來。


感覺題主的這個想法很有趣啊~但是為啥有那麼多人噴呢= =|||
一種語言的流行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很多答主也給出了部分原因),語言學家多次想「規範」語言也屢屢受挫,所以題主的這個想法在社會上流行起來的可能性比較低……
但是!就算這種「新漢語」沒有成為主流語言,它也是有其價值的,因為這就是中國的人造語言呀,是本土的「精靈語」~說不定中國的《魔戒》就找題主來做語言顧問了呢!
希望題主不要被某些答主的冷嘲熱諷打擊了對語言的興趣,多學多想,just be yourself !

因為這也是一種藝術。


樓主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杞人憂天。


那些冷嘲熱風的人,不但對漢字沒啥了解,還蠢,無非是害怕新生事物的本能在讓他們反對而已。

大多數人連提問者想表達的意思都沒搞清,真不知道高中語文的閱讀理解是怎麼學的!

提問者想表達的是,當出現一個(或一大類)新事物或新概念,用現有那麼三四千個常用字通過造詞的方式沒法很好表達時,是否該造新字?三四千個常用字通過造詞就能很好表達一切新的事物新的概念嗎?那這三四千個常用字也太神了吧!(估計有人開始扯漢字不止三四千個,漢字就是有一百萬個,你不認識,你怎麼用它去造詞?用來用去不還是你認識的三四千個常用字來造詞嘛)

如果說新生的事物或概念,經不起時間考驗的,用造詞的方式沒法很好表達的情況下還是造個詞來湊合表達它,能理解,畢竟這新生事物或概念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但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新生事物或概念呢?在造詞沒法很好表達的情況下也一直湊合表達嗎?

漢字有表達在陸上跑的工具的字「車」,然後通過與「車」字組詞的方式,來表達各類車類工具;

漢字有表達在水上跑的工具的字「舟」,然後通過與「舟」字組詞的方式,來表達各類舟類工具;

未來的世界,在天上跑的工具會越來越多,這是經得時間考驗的事物,但漢字里沒有表達在天上跑的工具的字,難道真不該為天上跑的這一大類的工具造一個字嗎?這個新造的字與「車」和「舟」字一樣,即可與其他字組詞,也可做偏旁部首,不就能很好地表達各類天上跑的工具了嘛。

常用漢字里能表達工具類的通用字就三——機、器、儀。出現什麼工具了,不是叫什麼機,就是叫什麼器,或者什麼儀,飛機、手機、跑步機、豆漿機、印表機、複印機、計算機。如果這種造詞真的好的話,車叫跑機唄,舟叫游機唄,英語也可以這麼造詞,fly machine,run machine, swim machine,hand machine。

就題主所舉例子,經得起考驗的網路這一大類新生事物或概念,是該有個偏旁部首,這個偏旁部首不過已存在,網用作偏旁部首時寫作罒,這個與橫「目」成了同形字,為了區分,中間兩豎可以寫成點和撇,當作為左偏旁時,可以寫成「目」,把中間兩橫改為點和提,這樣,以罒或目做偏旁的字基本上就與網路有關。

題主所提到的「爻」字,可以作為數學一大類的偏旁部首,因為這個字的本意就是會小棍排列圖形呀計數呀的意思,例如教字就是手持小棍(攵)教小孩(子)怎麼擺小棍數數或成形狀(爻)。凡是通過造詞沒法很好表達數學中的某一個概念時,就以爻作為偏旁來造新字來表達這個概念。

物理量的單位,難道不是經得起考驗的概念嗎?以「尺」為偏旁,將「牛」改為尺+牛,「安」改為尺+安,「米」改為尺+米,「升」改為尺+升,不好嗎?這種幾乎可以說是永恆存在的概念,為什麼要用音譯?沒法意譯時,就不能造字嗎?似乎遇到新生事物或概念,不造字成了金科玉律了。如此重要的幾乎都不可能被淘汰的概念或事物,竟然用音譯,真不知道當時翻譯的人是怎麼想的!造幾個字能死呀?

但漢字真該為飛行工具一大類的事物造個總稱,並以它作為偏旁部首,當然也可把飛行類工具翻譯為「卂」(xun4,從飛而羽不見,表達疾飛),在此字的基礎上造詞和造新字,例如,客卂、直升卂、戰鬥卂、轟炸卂、航天卂、總比把airplane翻譯成飛機強多了。

造詞不能很好地表達的情況下,通過造有限的不多的字就能解決很多很大的問題,何樂而不為?

如果漢字不造字,只想著用三四千個常用字通過組詞的方式解決一切新事物或概念,那麼這種文字遲早會被淘汰,這種情況在計算機網路類的書里不已開始出現了嘛。


推薦閱讀:

漢字是否終會消亡?
有哪些不易察覺的少數民族源詞語?
「什麼/甚麼」的詞源是什麼?
是不是只有粵語才有專用的漢字對應,比如「啱啱」、「快啲」、「來嘅」,而其他方言都沒有?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英文中表示「X 國人」的詞尾各不相同?

TAG:語言 | 語言文化 | 漢語 | 語文 | 想像類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