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越反擊戰中高幹子弟的表現好嗎?


就說幾個吧。

姜利民烈士,陸軍121師362團7連3排長,其父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某師首長姜永錫。1979年的對越作戰打響時,姜利民隨連隊夜襲廣西邊境莫隆守敵。在2月17日凌晨的戰鬥中,越軍憑藉堅固暗堡瘋狂抵抗,以火力封鎖了前沿。姜利民不顧危險地親自衝上去爆破,他機智勇敢地沿交通壕多次往返,在機槍火力掩護下,用集束手榴彈和炸藥包連續炸掉了越軍3個暗火力點。在準備爆破第4個火力點的時候,姜利民不幸被越軍的復活火力擊中右後胸,犧牲在了副指導員李永成的懷裡,終年27歲。戰後,姜利民烈士被追記一等功並被中央軍委授予「爆破英雄」榮譽稱號。

張力烈士,陸軍160師478團特務偵察排副班長,其父是陸軍160師師長張志信。1979年2月27日,478團特務連偵察排在267高地偵察敵情時與越軍遭遇,戰鬥中張力被越軍的重機槍子彈擊中身負重傷。因為在深山叢林中無法實施有效搶救和後送,張力終因流血過多而犧牲,年僅22歲。最後的時刻,張力對身邊的戰友說,他犧牲後,請轉告爸爸,兒子沒有給他丟臉,勸爸爸不要悲傷,一定要照顧好媽媽。。。。。。戰後,張力烈士被部隊追記二等功。

周偉烈士,陸軍123師367團電台兵,其父是陸軍121師政委周開源。1979年2月21日,在穿插戰鬥中光榮犧牲,終年20歲。戰後,周偉烈士被部隊追記三等功。

121師部下與老首長周開源夫婦

曲寧江烈士,陸軍121師363團4連戰士,其父是陸軍第41軍副參謀長曲奎。1979年2月24日,曲寧江所在連隊參加接糧隊前往扣屯接糧。途經吞片地區時遭到越軍伏擊,接糧隊被打散,傷亡嚴重。曲寧江在左腿、左臂被打斷,無法操槍射擊的情況下,趴在戰友身上掩護戰友繼續戰鬥,最後壯烈犧牲,年僅20歲。戰後,曲寧江烈士被部隊追記一等功。

甄平烈士,陸軍163師487團8連1排長,其父是陸軍第55軍政治部副主任甄文林。1979年2月27日,甄平隨部隊向扣馬山進攻。他帶領一個班首先突破主峰西側第一道塹壕,在繼續向主峰攻擊時,遭到越軍暗堡火力猛烈射擊,甄平不幸胸部中彈光榮犧牲,終年22歲。戰後,甄平烈士被部隊追記一等功。

毛曉東,陸軍121師361團1連連長,其父是陸軍第41軍副軍長毛余。1979年2月,毛曉東隨部隊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在穿插高平戰鬥中,毛曉東率領1連最先到位搶佔預定目標809高地,成為全團尖刀。整個作戰期間1連132人僅陣亡5人,負傷17人,以最小的代價完成了任務。在後來的戰鬥中,毛曉東指揮果斷,表現出色,於戰中升任營長。戰後,毛曉東榮立二等功。

毛余副軍長70年代全家福,上中為毛曉東

劉粵軍,陸軍123師367團4連連長,其父是湖南省軍區任政治部副主任劉義德。1979年對越作戰中,劉粵軍所在連隊參加了穿插扣屯的艱苦戰鬥。4連一路擔任尖刀連,勇往直前,為穿插縱隊開闢道路。後在部隊被困和營救本師副師長的戰鬥中,劉粵軍都是先鋒在前,龍騰虎躍,出色完成了任務。一位戰友在戰後回憶說:「我們看到4連連長劉粵軍手端衝鋒槍,腰間帶著對講機一邊不停的下達命令指揮戰鬥,一邊不時的在田野上奔跑著,跳躍著,生死不顧,橫衝直闖的勇敢戰鬥。」戰後,劉粵軍榮立二等功,並登上了當年《解放軍畫報》第五期的封面。37年後,劉粵軍已晉陞為上將軍銜,並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司令員。

楊少華,陸軍第1軍1師1團5連副連長,其父是陸軍第20軍軍長楊石毅。1984年12月,楊少華所在部隊開上老山前線參加輪戰。1985年1月15日,越軍集結重兵向老山那拉地區發動猛攻。楊少華率部堅守「李海欣高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打退了越軍的瘋狂反撲,牢牢堅守住了陣地。戰後,楊少華榮立二等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不吹不黑說個自己知道的,我的媽媽。當時外公任省軍區領導,少將(評論有朋友指出當時還沒恢復軍銜制,感謝糾錯,大概應該表述為軍級幹部吧),不是很高幹,勉強算個幹部子弟吧。她作為醫護主動要求去了最前線,我還看到過她的請戰血書。當然,這種可能是個形式,有沒有受到關照保護我也不知道。基本事實是去了,掛了彩回來了,外傷不重,流彈之類。回來之後過著普通醫生日子直到退休。極少提及那段經歷,也許是沒有什麼亮點,也許是不願回憶,我問過很多次,只有一次說,那是你不能想像的。


別忘了任志強任大炮
他本來有機會真的去當個貨真價實的任大炮
結果在對越戰爭前蜜汁火線退伍跑去做買賣~~~~~~~~~


雲南保山軍分區司令員劉斌,大兒子劉光犧牲在越南戰場後,又將小兒子劉明送上前戲,不料小兒子也在戰鬥中犧牲,司令員忍住悲痛,又將女婿送上了戰場。。。

滿門忠烈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975307040102vslm.html


姜利民的父親姜永錫是新疆軍區五七幹校政委


跟我爹一道參軍,後來去了越南前線的這幫浙江兵,有很多(差不多4,5成)老兵們的父親都是解放前參軍並成了軍官後來留在浙江做了地方幹部,他們算不上高幹(那個時候的高幹起碼要13級幹部,差不多正廳級),但放在地方也算是大領導了。


一,《高山上的花環》被一線指戰員厭惡

二,粟戎生 67軍事件

三,羅源說不清的調動


表現好的高幹子弟大部分都犧牲了,剩下的...


那個年代的人還是有很深的時代烙印的
孩子一定要到最苦的地方去鍛煉
當兵一定要上最前線
一定去工廠學一門有技術的工作
這在現在很不可想像,但是70年代末這樣的想法是真是存在的
舉個例子,以前工作過的某大型國企,一線很多老師傅的父輩都是當地艦隊師級幹部,他們那時候的想法就是要讓自己的子女去工廠學技術,當然這個在現在是不可理解的


這個時候主要看屁股了。

事實上,敢上的不用多說直接就留在部隊了,不敢上的早就想方設法調走了。


戰場上跟爹是誰沒關係。跟有沒有血性,會不會打仗有關係。


總體還是不錯的,當然個別敗類是有的。畢竟剛開國時間不長,官一代還在,官二代還沒有喪失尚武精神,當時的官二代和現在的官二代可不是一回事。
其實說白了,歷朝歷代都是如此。清朝初年那些八旗子弟還是有戰鬥力的,還算得上是柱石。


好的話,就不會有《高山下的花環》,我是一個很關注部隊和文學的人,我覺得《高山下的花環》是一個轉折,他裡面提到的問題,將在下一場戰爭中,得到更激烈的驗證。

軍中的人員結構在改變,農家子弟為主的軍隊在改變,值得深慮。


非高幹子弟算不算?外公在二炮,小舅舅在自衛反擊戰里立過一等功。


那個年月,高幹也是普通人,見對越反擊戰10年後拍的我愛我家。
現在的高幹。。其實也是普通人。。。。
將軍、或者普通廳局級的實在沒什麼了不起的,
特殊權力的級別一般得到副部級還得重要職位了,
n多副部級也不行,例如張局座這種少將,院士還有一些權力不大的官員。


推薦閱讀:

你知道哪些關於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故事?
為何現在沒有公開祭奠中越戰爭中的英雄?
自衛反擊戰究竟讓越南人多恨中國?
為什麼中國對越反擊戰在幾個月內勝利而美國對越戰爭漸陷膠著以至主動停戰?

TAG:中越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