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的「國語」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這麼軟綿綿的?

看牯嶺街的時候突然想到的,戰後遷居台灣的民眾,混雜著各種方言,四川話,上海話,山東話,還有一些台南的閩語。

那是為什麼慢慢地就變成了如今這種軟綿綿的腔調的呢?


(經過我媽的同意,在最底下更新了她上小學前學國語的經歷。博君一笑。)
--

大致半同意 @林霄所述的結果:
即「江浙加閩南的女學生腔」。但成因其實更複雜些。
身為一個臺北人,我想我必須補充一些時代背景,方能讓各位理解「臺北腔」的形成
畢竟諸位對於「臺北人」的成因想必都比較陌生

即使是今日的臺北,
都能夠很清楚地辨別出本省(閩南為主,漳泉均有)、外省(即隨民國政府來台者)的分野。
也就是說在臺北有一大塊區域是以外省人為主;
這一塊區域也長期是臺北的政治中心。
可以說這一塊區域的優勢腔,就是今日臺灣標準腔的基礎。
(下文所指「臺北」均專指此一區域)

在臺北的這些外省人,很多人縱使會說國語,但他們也說不標準,濃厚的鄉音非常常見。
再加上各省的人同時聚集在一起──
諸位可以想見,在一個班級裡頭每一個人的口音都完全不同,會是什麼光景。
這號稱「九腔十八調」,臺北腔就在這種背景下產生。
那是一個「大家都知道自己說不標準,而說不準的方式還不一樣」的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外省人之中江浙人佔多數,
但是在國語政策之下,他們也是知道自己的發音不標準的

大人的口音大多數已經定型了。
(諸位操方言者應該都能同意,小孩子的普通話平均水平較大人好)
所以真正的臺北腔的成型,還是在當時的臺北小孩,即1945~1965年這一代的人身上。
這個環境之下成長的臺北小孩,他們學習國語的管道不外乎:
1、家人。這個毫不靠譜,基本就是口音濃厚。
2、學校老師。(後述)
3、廣播,後來是電視。但是對那個年代的小孩子來說,物質生活不發達,這塊的影響較小。

這其中學校老師所帶來的腔調,影響是最深遠的。因為小孩子每天接觸、學習這種腔調。
再加上「禁說方言」政策的推行,
對於臺北的外省小孩,除了完全模仿老師的腔調以外別無他法應對,
因為他們知道可稱為「標準」的國語腔調只有老師的腔調
而且,此政策在臺北的影響還遠較其他地方大,
其他地方小孩下課跟家人、同學都還能講閩南語、客語,
但在臺北,跟同學也只能講國語,畢竟所有人的方言都不一樣。
於是閩客二語在臺灣還存在,但外省小孩基本都不會說家鄉話。

而學校老師的腔調,具體而言,
小學低年級老師,尤其是國語課老師兼級任老師所說的腔調
(國語課即語文課,級任老師即班主任)
那小學一二年級的老師從哪裡來?
他們多半是從「女師」或「女師專」畢業的。
女師即當時的「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生修業三年。
而於1964年改制為女師專,即「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範專科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生修業五年。
經過多次改制後,為今日的「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
其實還有相對應招收男生的學校,
但在臺灣小學低年級老師幾乎都是女生,男老師不多且多負責高年級。

基於當時國語人才的缺乏,
這些師專十八歲二十歲畢業的女孩也就擔起了教授國語的重任
所以我們回到 @林霄所說的:

所以我感覺存在一種可能:台北國語是一種
江浙外省女生 和 閩南本省女生 在台灣版標準下 融合出來的一種 「80年代台北女學生腔」

我想這樣答案應該比較清楚些了。
這種「女學生腔」定型為臺北標準腔的最關鍵的原因,
除了各種女學生文化的影響之外,最直接的方式其實還是學校教育

更進一步,由於師專都是免費的,
所以一直以來都吸引了大量成績優異但是家境比較清寒的學生。
也因此,這些師專的女孩仍然都是從全臺灣各地而來,
這也部分解釋了臺北腔裡頭「閩南本省女孩」的來由。
此外還有一部分則是來自於原來的「北平讀書音」的腔調。
至於江浙部分,則更多是在於辭彙上的影響。

以我個人去幾次大陸的經驗而言,
雖然說臺北腔與臺灣閩南腔差異甚大,
但能夠講出臺北腔,讓我覺得「我講話跟他好像」的人,從福建來的還是多一點。

──────────
(以下非原回答)
更新一下地圖。竟然忘了把重要的大直給畫進去了。

--
@天使也掉毛 提到為什麼大陸並未形成這種腔調。
以下的推論僅限我的推測,
還需要各位就大陸實際情況補充。

1. 大陸各地無法形成此一腔調:
 即使是外來人口最多的北上廣,方言的勢力也仍存在;
 在這個情況下所形成的普通話口音比較會受到方言的影響,
 如同臺灣的閩南腔「臺灣國語」。
 然而,臺北這塊區域可說是沒有原生方言,
 所以會更明確地趨向於共通腔調。

2. 大陸所形成的共通腔調與臺灣的不同:
 臺北腔的出現是在1970以前,然而大陸比較強力推普的時間晚於此,
 這時候廣電媒體已經發達,人們會更容易通過媒體來學習口音,
 就不容易產生「主播腔」與一般人腔調的差異。
 再者,在大陸可以看到強烈的北京文化輻射,
 人們更容易、更傾向學習京片子;但是在臺灣並無法如此。
 北京土話的腔調又更是如此(注意:並非辭彙唸法,而是整體的腔調)。

3. 可能還有標準音的取向不同:
 國語更傾向於讀書音,在教授的時候都會明確指出其與土話的不同。
 但我猜大陸應該不會如此?會這樣區分的在那年代大概也會被批鬥。

--
另外提到 @建川 等人所說有關臺北腔神韻的問題。
通常我們判斷一個人的腔調,不外乎是從兩個點判斷:
一者是那些各方言不同的各式「不分」之處,
這點因為一般人都能夠指得出來所以一般人提各種腔調的差異多半比較會強調這點;
另一者是每個音的音色的微小差異
具體說是母音的舌位開閉前後不同,配合輔音可能的不同。
在底下Arjuna 的回答裡頭就有提到,普遍南方方言的各種母音都比較偏前偏閉。
以我自己的經驗而言,其實只要把舌頭習慣性往後伸就能夠說得更像京腔ㄧ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前者在國語教學時會被明確糾正,
所以在教師訓練會特別注意這點的情況下,比較難以透過學校教學的途徑來產生。
然而,後者不僅較難以糾正,且因為它比較難以指出,
所以就可能被認為不大需要糾正,畢竟即便有此差異仍然可以明確表意。

所以我個人認為「ㄣㄥ不分」這層應該不是來自於師專,
而更可能是與辭彙一樣來自於臺北常見的「江浙上層人士」
(題外話,臺北的江浙館子非常多,且很多都有一定的水準......但年輕人都不認識它們了。)
也因此這些各式的不分在臺灣都會出現,但也都是偶發現象的原因。


--
另外回應一下 @安嘉門院的回答所提到的例子,做一些個人的推測。

她說,其實小時候在家裡面(外省人父親)他們都是說這樣「比較純」的北方味普通話,因為兩位蔣總統時期都是那麼說的。但是到了她上藝校的時候,如果不說老師說的那種」台灣腔「,就會被別的同學取笑說老土,所以就學了起來。

對於中年一輩(他爸那輩)的人來說,那種北方腔在他們的認知裡頭曾是「北京土話」,
相對於一般的臺北腔被認為是「官話」,這也是認為其「土」的來由之一。
雖然說把北方腔都說成「土」有點武斷,
但臺北外省人畢竟是以南方人為主,北方腔調就比較難聽到,而且可能南方人也不好分差異。
對於家裡一直能說國語(而不是如南方人的家長能意識到自己國語說不準)的家庭而言,
這種腔調是可能在家裡傳承下去,但到了學校則較難如此。

(80年後期,正好也是李登輝開始去中國化的年代吧?)

然後這邊要稍微指正一下,這時間點應該要拉晚到差不多90年,甚至是94年以後的事情。
在89年以前的社會氣氛要去中國化也去不起來......
但差不多是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初期,
當臺灣人從電視上意識到「大陸人原來講話都好捲舌」的時候,
那種對於「土話」與「官話」的對立意識就逐漸轉移成「大陸腔」對「臺灣腔」的意識。

而大S讀藝校的1994年正好是前後幾年政治意識在媒體上炒作的高峰期;
一切都是為了1994年12月的省市長選舉,也是三十年來的首次台北市長選舉。
那時候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水扁與趙少康恰好代表了光譜的兩端,
而因為是第一次這樣全臺矚目的政治意識對決,
即使臺北市長這個位子其實應該管不到那些國家級的事務,但仍然成為爭論的焦點之一。
那時的政治氣氛是濃厚到包括高中生都會受到影響的狀況,
所以如果說一口京片子那想必會被人們注意。

──────────
沒想到竟然已經破500贊了。
徵得我媽的同意,來分享一下她上小學前學國語的經歷
也算是讓各位更能體會那個特殊的時空背景。

我媽在上小學以前就已經看了不少書、認了不少字。
因為外公外婆彼此的方言不同,所以家裡面一直都是用國語溝通。
然而,因為外公長期外派,外婆也知道自己國語說得不標準,
因此也不會要我媽學她的腔調來講話。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媽看到不會念的字要如何是好呢?
當時每天到下班時間都會有交通車把剛下班的叔叔伯伯載回眷村裡頭,
我媽就會把不會念的字抄在日曆紙上,然後等在交通車的站牌那裡,
問那些從交通車下來的叔叔伯伯那些她不會唸的字要怎麼唸。
那些叔叔伯伯的發音,我媽都能夠記得很牢;
但每天我媽問的人都不大一樣,畢竟就是看到誰先下車就問誰。

就這樣到了小學開學第一天。
國語課。老師問說有誰會說國語。
我媽當然高興,因為她看到課本上的每一個字她都會唸
就舉手自願了。因為只有她舉手,老師也當然只能點她。
然後我媽就開始唸課文。

可是隨著我媽一面唸課文,
老師的臉就逐漸開始扭曲,然後一臉懵逼。

還好小學一年級的課文很短,我媽沒多久就唸完了。
老師忍不住問:「(我媽的名字),你......是哪一省人啊?」
我媽:「湖北省」
老師:「為什麼妳每個字的腔調聽起來都不一樣.....」

這是因為,我媽每天問的人都不一樣,
而那些叔叔伯伯每個人的腔調也都不一樣,甚至有些可能鄉音還很重。
但我媽就真的認真把這每個帶有各種濃厚腔調的讀音記下來。
於是就造成了我媽當時說國語每一個字的具體腔調都不一樣的狀況。

當然我媽現在已經說得是一口標準臺北腔。
只是我覺得還滿可惜現在已經沒法記下來......
畢竟這種雜糅九腔十八調的國語,還有能夠形成這種腔調的環境,
都絕無僅有,各位更可能一輩子難以想像。

----------
看到不少湖北人來認親其實挺感動的。
但是要讓各位失望了,其實我媽這輩子尚未去過湖北;
之所以我媽會說自己是「湖北人」,
是因為我媽的「籍貫」在湖北,
更精確一點說,是我外公及其先祖在湖北出生長大的關係。
外公也是讀武漢大學的,抗戰的時候參加青年軍。


首先,我建議題主把問題改成「台北國語」
因為「台灣話」一般指的是台灣閩南語

這個問題我覺得很值得挖掘
從源流上說,台北國語並不是閩南腔,聽感差別很大
最明顯的特徵,台北國語不能區分前後鼻,而閩南腔則區分的很清楚
台北國語不能區分前後鼻的特點來自江浙(比如 水平=水pin,能力=nen力)
但台北國語也不是江浙腔,聽感差別非常大

舉例:台北腔=水pin,閩南腔不僅是 水ping,甚至很多中老年會進一步發成 水pieng,那個後鼻音非常明顯
台北腔=nen力、不可nen,閩南腔=leng力、不可leng
但另一方面,台北腔的重音、語速、語法,又基本照搬自閩南腔
==&> 比如「我有說」「有在聽」「有夠煩」「整個瘋掉」這些完全就是閩南語語法直翻
語速、重音方面,一個個字往外蹦,比較接近閩南-廣東那些音節豐富的方言,而不是江浙那種音節極度簡化的機關槍嘟嘟嘟嘟

所以我感覺存在一種可能:台北國語是一種
江浙外省女生 和 閩南本省女生 在台灣版標準下 融合出來的一種 「80年代台北女學生腔」
(包括 「不曉得」「蠻開心」這些都是跟閩南語毫無關係的用法,不過 蠻 在吳語是陰平,到台北國語變成陽平,這個也是挺有趣的)

從源流上來說,早期的台灣影視,其實會訓練演員的發音,所以大家會覺得比較像大陸
但到了80年代末解嚴後,突然90年代就冒出了跟現在的台北腔非常接近的影視劇
說明這種腔調在年輕人當中已經流行了一陣了
==&> 下面有朋友提到1991年的《家有仙妻》,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 劇中的台灣人有各種腔調,年輕女性的台北腔已經相當明顯,比如1966年出生的林以真;
==&> 而50年代的譚艾珍則是還有很明顯的大陸味,白冰冰則是帶著閩南味
==&> 男性的台北腔還不是太明顯,但是到了2001年《流星花園》,那就是男男女女全面登場了,所以90年代的台灣電視劇是一個很好的觀察材料

之所以說是學生腔,是因為台灣的老一輩不管本省外省,會講普通話的很少
之所以說是女性,是因為台灣女性接受普通話的速度遠遠快於男性
之所以說是80年代,是因為再往前,外省人和閩南人融合程度比較低,外省人繼續南腔北調,閩南人繼續閩南腔,這種融合腔調不太可能產生

普通話的腔調之所以會在台灣生成為一種幾乎固定下來的新腔調
是因為台灣基本沒有人會講北方普通話,也幾乎沒有模仿對象
因為早期的省籍矛盾,台灣本省外省男學生 融合的進度、接受普通話的速度,
遠遠落後於女學生之間
最後造成腔調的演進被女性主導的現象,台灣的女中、女校文化加速了新腔調的定型

新台北腔產生後,閩南腔的女生被譏諷為台妹,男生被譏諷為台客
所以最後勝利的是新台北腔,而不是閩南腔

要不然台灣的閩南腔,跟閩南的地瓜腔(番薯腔),是非常一致的,
只不過在台灣被譏諷為「台灣狗蟻」(台灣國語)
一直到前幾年,台灣的影視劇都有把閩南腔塑造成丑角的現象

台北腔 可以看做是特殊小環境底下的一個演化產物
在大陸各省,並不會有這樣的演化現象

跟 @Glinie 討論後,覺得台北腔的這個生成路徑較為靠譜:
1、60年代的師範女生,形成台北腔的基礎語音(江浙+閩南的元素混合,閩南元素在這一階段主要體現在重音、語速)
2、60年代,她們當老師,普及到台北中正區、大安區的小學
3、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這批小學生上中學,女校女中添加大量流行用詞和語調
4、80年代擴散到全台灣的女中,閩南腔的語法和辭彙大規模進入,同時在女生當中不斷蠶食閩南腔的地盤(台妹低俗論)

其實這種女校、女中冒出來的新腔調,在日本也有,
但因為日本的女性腔調沒有披著普通話的外衣進行擴張,所以似乎也就只是女性腔調
比如日本的關西,現在出現了關西腔+普通話混合成的新腔調,但這個是自然混合的結果,
台灣如果按這樣自然混合,最後的結果應該是閩南腔

台灣這樣的推廣普通話的例子全世界都難找
1、推廣普通話的人自己也不會講普通話
2、本地自然腔調還受到打擊
所以最後就變成 師範女學生+被她們教出來的女中學生 成為擴散普通話的主力

把台北腔的酥軟推向極致的歌曲,我覺得是《一二三 木頭人》
(有一句:因為有你讓愛情能完整——因為有你讓愛qin nen完zhen)
反過來,用台北腔去拍古代的將軍、士兵應該真的很不合適,
台灣如果要拍清朝本地的一些戰亂,肯定所有演員台詞 都得換成閩南語,而不能講台北國語

*****************************************************************************************
與台北腔相反,被男性化處理過的腔調,也是有的
由於長期匪患,起源自18世紀北京話的東北話,在1850-1950期間,被強烈男性化
代表特徵是「大」這個語素被肆意添加,使用頻率遠超關內漢語
「扯大彪、大馬趴、大妹子、喝大酒、和大泥、脫大坯、吃大菜、大兄弟。。。。」(有的山東河北本來就有,但更多的是被添加的)

而台北腔對「大」的使用,相比於原本的閩南語,卻是大幅下降


贊成@Glinie 說的「 江浙外省女生 和 閩南本省女生融合出的口音,然後80年代後期由女中學老師擴展到全台灣的女中」。順便講一個給我留下比較深印象的旁證。

好幾年前我和大S聊天,那時她到大陸發展不久。她當時說的是「我猜「裡面的那種台灣腔國語,典型如「和」字發成「漢」,「液」字讀成「YI」那種。聊到後來就說到台灣腔會不會影響工作的問題,結果她馬上換了很純正(至少是比我純正)的北方味普通話(國語)跟我繼續聊。
我問她是怎麼會說普通話的。
她說,其實小時候在家裡面(外省人父親)他們都是說這樣「比較純」的北方味普通話,因為兩位蔣總統時期都是那麼說的。但是到了她上藝校的時候,如果不說老師說的那種」台灣腔「,就會被別的同學取笑說老土,所以就學了起來。
其實她本人和好多同輩的藝人,是可以同時在兩種腔調中自由切換的。但到後來,如果不說台灣腔,似乎就會顯得有點不夠」台「,可能有招非議的問題,(80年後期,正好也是李登輝開始去中國化的年代吧?)所以後來基本上都繼續說台灣腔了。
至於為什麼要在大陸的節目和影視劇里保持台灣腔,我想,也許有身份標識的原因在內吧。
同樣的情況也有在志玲姐姐身上出現,她其實也是可以在娃娃音和正常音中自由切換的。


閩南語的/a/的發音的位置偏前,共振頻率較普通話的/a/高。可以對比長沙話/a/,其因為偏後,頻率較普通話低。

頻率越高,聽感越「娘」。就好比小提琴的共鳴箱小,聲音就比吉他尖銳。不光台灣人的國語聽起來娘,大部分福建人的普通話也是如此。


說話軟綿綿和台灣腔未必有關係。

因為工作關係,我這些年來接觸過一些台灣人,中年男性居多,30 歲以下的也有,以台灣 it 廠商的銷售經理和技術人員為主;讀書的時候也有台灣人來學校念研究生(他們叫研究所)。

他們說話確實一聽就是台灣口音,但是沒有軟綿綿啊,反倒普遍顯的有點莊重,尤其是中年人,聲線低沉的很多,一點都沒有台灣偶像劇里那種「娘炮」感。

所以我認為所謂軟綿綿的台灣腔,是媒體塑造出來的一種精神面貌。跟台灣的百姓其實沒什麼關係。像李開復說話確實有點軟綿綿,諄諄善誘的,但我不大相信他私下說話也那樣。

如果對台灣人的言談總結一個印象,我的印象其實更多是這樣的:

而不是這樣的:


1980年代就很明顯了,那時候就有論文提到這個現象。原因基本上是因為國府強行推行國語,但是除了少數播音員外,真正能講標準國語的人在50-70年代並不存在。根據1956年戶籍統計,原籍北平市的外省人為7850人,即使再加上未設籍的軍人,也是少得可憐。外省人中原籍福建最多,其次是浙江四川。這樣學校的老師國語就是閩南味很重的,經過兩代人,自然也就變了。


所謂的台灣國語其中有很強的閩南語成分或習慣,但是台灣國語軟綿綿的情況卻是近二十年的事情。接觸了不少台灣自己本地的老年人,準確的說是老年男子,說的濃重口音的國語完全沒有軟綿綿的現象。同樣地,對比從福建惠安到廣東汕尾這一大片沿海的閩南語區,帶著當地口音的普通話(也有戲謔稱之為地瓜話的)與台灣國語有很強的相似性,但完全沒有軟綿綿的情況。尤其是農村和漁村的男子 ,你不會聽到那種軟綿綿的聲音。
語言習慣很容易跟著經濟和流行文化的方向,人們會自覺甚至不自覺的跟進和評判。
現在在全國各地的中學都有一大批說話開始帶台灣口音的孩子,甚至遠至東北。
另外說一個心塞的事情,十年前我有時要跟外地的朋友解釋福建沿海很多人不是學台灣話,是本來就那麼說。還有那個時候統戰的關係,媒體一律稱詐騙電話是福建口音。那是台灣口音。


電影中, 解放前國語廣播都是軟綿綿的 ,等一解放,換了人,聲音馬上就變了

如: 「 ...國軍前線又獲大捷,消滅共軍主力2萬 ,繳獲武器彈藥無數 ..."


父母輩的腔調基本上就已經是那樣了,唯一比較有北方腔的大伯應該是去大陸經商後才開始刻意模仿。(不過他是上海出生)

甚至祖父母四人中也只有一個大陸腔比較明顯,但外祖父母教育程度高而祖母似乎極有語言天分,去哪就像那,明明蘇北人,卻是上海話,廣東話台語都會標準,都自學的,有印象時她的國語反而很像台灣國語。

其實隨著環境連大人腔調往往也會慢慢改變。 在一些本省外省結婚的情況中其實滿明顯的,夫妻的口音其實往往會越來越接近。當然是哪邊偏哪邊就不一定了。

台灣外省人北方人少,相對確實江浙兩地是大宗。 但連兩蔣自己的國語都是悲劇。


軟綿綿?我炮哥第一個表示不服!

炮哥經典語錄:

1、你給我聽清楚了!
2、不信我們走著瞧!
3、現在是什麼情形啊? (張嘴就來)
4、你現在是怎麼回事?(特指家人)
5、我不騙你 (相當經典)
6、我敢保證
7、感恩! 感恩!
8、大象!把他拖出去!
9、阿玉,漂亮老婆
10、您可真幽默誒~~
11、拖出去埋了
12、大象,泡茶
大象,送客
大象,我們走
13、我聽你在放屁
你說是不是這樣呢
14、誰敢跟我作對,我就請他吃子彈
15、阿冰啊,剛才出去那個人說他活膩了 你跟出去看看啊
16、今天你如果乖乖的把資料交出來, 我就請你去賓館,否則,我請你去殯儀館!
17、你沒看過錢啊 今天就讓你見識見識 怎麼還站在這裡幹嘛 準備跳鋼管啊 出去!
18、台灣頭到台灣尾,南北二路,濁水溪以南,只要我蔡進炮一跺腳就會有大地震!
噓,我是天之嬌子耶,天不怕,地不怕,要我在家靠女人伸手要錢,還不如我蔡進炮去流浪
街頭,讓人看笑話算了...
19、你還真是7月半的鴨子不知死活敢這麼跟我說話,啊...你 ... 給我聽清楚了,啊... 無
論什麼時代,啊.. 都是我蔡進炮的時代,還有我是什麼身份 ,15年前,我蔡進炮是南北二路
縱貫線的大哥,15年後啊.. 我蔡進炮依然是南北二路縱貫線的大哥,不信我們就走著瞧
20、崑山兄,你真的很奇怪啊... 之前你那批檜溪木被盜,說是我拿的;現在你被人開槍,說是
我開的;改天你女兒懷孕,就說是我搞的啊!哎呦,我還要叫你爸爸,你真是吃定我了!
21、以後,我吃肉,你們就跟著吃肉;我喝湯,你們就跟著喝湯.如果哪一天我沒的湯喝了,你們敢去
隔壁桌大魚大肉的吃,你們就給我走著瞧!
22、對,沒錯,人總是有感情的動物嗎,再壞的人也有對他重要他愛的人丫!大象也算我知己,
親兄弟啦,說真的,如果大象是女人的話,我寧可不要丫玉和淑珍,就娶大象啦.哈哈.
23、今天我來這裡的時候,路過一家棺材鋪,特地為你挑了一副上好的杉木.
24、我叫蔡進炮,蔡進炮的蔡,蔡進炮的進,蔡進炮的炮。


難道各地普通話腔調不同,不是因為受方言習慣的影響嗎?

台灣腔和福建人的普通話在我們聽來是很像的,就是因為受閩南語客家話的方言發音習慣,所以形成了大環境下的台灣腔。

而下一代的普通話是由上一代的老師直接教的,還有父母的直接影響,台灣腔自然代代相傳,形成一個大環境。

上大學以前一直覺得自己的普通話講得還可以,因為周圍的人說話和我一模一樣。結果到北京上學,一群北方人嘲笑我的江浙口音。在北京待了幾年以後,基本熟悉了各地的普通話腔調,聽一個人的口音大概能知道他的家鄉。

順便提一下,口音是會被大環境影響的,而且這個因素非常重要,也就是所謂的「被帶跑」。我在北京待久了,不自覺地就從江浙口音向京腔靠攏,所以每次從北京飛杭州,一落地我的口音顯得格格不入,回到家裡待幾天又變成正宗浙江味兒了,因為說方言多了,周圍的普通話也都是這樣。所以從小到大特別是養成期受到的教育和影響極其重要,可能會伴隨一生,這就是變成京腔要好久,變回家鄉普通話只要幾天的原因。

發個地圖糖,雖然我不是上海人,但是論語言的學習能力,我只服上海人,說普通話和英語都是非常標準的。作為吳語區非常喜歡吳語並引以為傲的人,希望上海人能把代表吳語的上海話發揚光大,畢竟這是我們的母語,我們的語言和文化。


YouTube上有兩期節目說得很好,可以看一下。
https://youtu.be/9t8g9WS0ha0
這是教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FEV_sz3te0


看看九十年代的節目和電視劇還不是現在這樣的。


樓主可以看一下李安的 飲食男女 父親那一代還是普通大陸口音 女兒的一代就帶有明顯的台灣口音了 也是一部很棒的影片 剪輯超級贊


飲料中塑化劑大行其道之後。

————————
上面的高票答案看得我一臉懵逼。有種倉促寫命題作文的感覺。不管你說台灣人的口音是受浙江影響也好,是福建人本身口音也好。問題是,浙江人福建人的口音並不是這樣的啊?你有什麼證據說這些口音七攪八攪之後就成這樣了?去看看台灣90年代之前的電視或者播音,口音是很正的。另一個,深圳是一個典型的全國人民大融合的城市,但是深圳的普通話口音就很正常啊?問題何在?
台灣女生的口音軟軟的其實還不算明顯。那麼台灣男的的口音,說真的,聽著常常有想打人的衝動。說句直接的話,那就是娘娘腔。想必很多人都見過那些陽剛氣不足的男人說話是啥樣的。不好意思,我喜歡直接說政治不正確的話。什麼最容易導致男人女性化?——食品中的不良添加劑!

所以我的結論就是,很可能是台灣地區飲料中長期使用的塑化劑導致的結果。不僅台灣,大陸人也應警惕。

————————————————
塑化劑的危害:

一、使性別錯亂 生殖器變短
塑化劑DEHP作用類似人工荷爾蒙,體內長期累積高劑量,可能會造成小孩性別錯亂,包括生殖器變短小、性徵不明顯
二、危害男性生殖能力
DEHP大多用於塑膠材質,屬環境荷爾蒙,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

——————————

另外請自行搜索台灣的塑化劑風波,台灣食品企業偷偷使用塑化劑的歷史長達三十年!看看一二十年以前的台灣電視節目,台灣人說話不是現在這樣的。


誰說軟綿綿的,非常硬氣的好嗎


說到這個我以前很喜歡聽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廣播劇,我一直都以為是北京的廣播電台,根本聽不出來台灣腔,現在變成這樣真的很奇怪。包括以前看香港電影很多台灣國語配音,也聽不出來,普通話都很標準,前幾天看台灣節目,主持人還故意用誇張的捲舌音模仿大陸人說話,我都納悶了你們的「國語」怎麼教的?


@林霄
下午四點看他的答案的時候,
他說:前鼻後鼻不分是江浙地區的特色。
我說閩粵地區的前後鼻不分比江浙嚴重。
他說:這是我錯覺,福建人明明分的很清楚。

作為福建長大,南京上學,舍友浙江,深圳工作的人,怎麼可能是錯覺?
於是我就舉例福州人會把「剛才」發音成「甘才」,
還放了鏈接 福建人發音缺陷

甚至他還贊同了福州人的確會發音成「甘才」

誰知道過了一會兒,他就把打臉的內容刪了,然後拉黑屏蔽了我。

整個討論過程沒有不友善,有理有據。由於翻頁,只截圖到和他討論浙江和福建哪個地方的普通話影響對台灣大

再送你張圖

最後,請看這回答如何看待部分用戶評論事物的同時關掉評論? - 木有台詞的回答
並看我ID旁的一句話簡介。


閩南人的普通話腔調就那樣子


如果你聽得懂閩南話你就會覺得其實對方只是把閩南話稍微翻譯成普通話了,語調是沒變的。
例:
(普-你怎麼會這樣子啦吼)
(閩-李 納誒 安內 啦吼)


推薦閱讀:

新加坡華人到底喜歡說英語還是說漢語?
是不是說粵語會被兩廣之外的部分人群看不起?
為什麼我們不再造字了?
如何評價部分知乎用戶在公共提問中將拼音為 duǐ 的這個方言詞反覆從「?」編輯回「懟」的行為?
只會普通話的中國人,漢語拼音中明明沒有 fai 的組合為什麼還會念Wi-Fi 後面 Fi?

TAG:語言 | 台灣 | 語言文化 | 口音 | 普通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