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日本人學習引進外來語?


謝邀。
身為上海人,很容易回答這樣的問題。所謂洋涇浜話也,開埠時即有,亦有不少流傳至今。

這人做事真昂三。on sale,廉價。
你門檻精啊。monkey,猴子。
日光燈的司達特壞了。start,啟輝器。
我家門換了個四拔靈鎖。spring,彈簧。
今天下雨了,回家叫部差頭。chart,計程車。
摔倒在水門汀地上很疼。cement,水泥。
別墅頂上有個老虎窗。roof,屋頂。
他每天在公司里就是混腔勢。chance,機會。
你在惹我,我要發格了。fuck,操。


學問到了一定境界的日本人,社會地位到了一定程度的日本人,基本上就不屑於動輒使用外來詞了。 不信你去看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發言稿,基本上沒有外來詞。 說實話,我覺得日本,香港,上海的有些人動輒使用外來詞的習慣真是低端到不行。

一家人其樂融融,突然題主闖了進來,指著看電視的那位說「你看的那個不叫電視,叫泰勒比」,指著那個玩手機的說「跟我讀,你玩得這個叫賽爾風」。 請問這家人咋辦? 當然是拿著大棒子把他打出去。

漢語的這種表達方式,已經被我們廣泛運用,被全體社會所接受。 你現在來告訴我們應該換種方式說話,半英半洋講話才是對的,你算老幾?

即便拋開這種表達方式已經成為習慣與共識不談,漢字有其天然的表意性,在翻譯外來物品或者新型物品使,表意的表現方式更容易被人理解和記住。 面對一個從來沒有使用過電話的人,你要像他接受什麼是電話,並讓他記住這個名詞,請問是電話好使還是德律風好使? 電話,通電的,能講話,德律風,什麼鬼?

錢鍾書說過,講話中隨時往外蹦洋詞,同時這些洋詞並不是少見同時很難被翻譯的,這種人如同說話時牙齒裡帶著肉渣。

往往欲使一個民族滅亡,首先使其文化消亡。 題主要為外來語大開方便之門,要讓漢字拉丁話? 呸!


比起先輩日本學者從歐洲帶來大量漢字辭彙的時代,如今的日本語音譯詞太多了,甚至還有除了黏著詞是自己的,其餘全是外來詞的場景……唏噓。


人家日本人明明是意譯不能,怎麼就變成了自信?外來語不是不好,但是如果能翻譯成合適的漢語,當然更好。
你看看人家日語,start可以念成「四大拖」,音節這麼少的語言音譯外來語本身就是很大的劣勢,沒有漢字,日語的句子早就變得冗長而無效了。
漢字最強大的就是表意功能,表達能力差的人才會直接音譯外來語。
如果有合適的漢語翻譯,當然用漢語。真正自信的民族是善於用自己的語言解釋一切的民族。


這秦叔寶還真有意思,罵了人就屏蔽


做香港人?


無非是日本的年輕人表達能力太差,沒辦法拿日語表達一些東西。

然而日語裡面又沒有「艹」這種萬用詞。

當你詞窮的時候你也會找代替。比如你無法描述robustness,只好講擼棒性,講多了大家就意會了。



多看看劉梓晨的視頻就可以了
如:你們很low 很cheap

我的臉可是很expensive的

懂?


她每日在知乎上巡邏。大唱高調,大放厥詞?竟然 low 到了潘金蓮那種樣子!
這個 low 用得好,維妙維肖

惟妙惟肖個my ass!

不理會友善度了,這真的忍不了。
勸題主回去好好學習語文,然後再學習英語和其他語言吧,尤其是古漢語。看看聊齋也行,看幾個漢字是如何描繪出一幅畫的。


ちゅうごくはかんじがきほんてきなものなのだ。しかしかんじはにほんごのひつようなそんざいではない。
ベトナムもそうよ。さらに、にほんじんには、がいらいごのほんごくかはルールではできばい。ごじゅうおんははつおんがおおいがいらいごにすこしせまいだ。
我估計像up主這樣只來讀音表意也會被日本人罵死。在漢化組裡,漢化組恨得就有兩種文章,一種叫我就是要裝逼全都用片假名,一種叫老子就是要用和制英語詞裝逼blabla地,但是限於日本文章的平片假名的應用,起碼你能看懂這句話的語法。
漢字是中國基本的東西,卻不是日本人必要的東西,越南也是如日本。而且,對於日本人來說,外來語的本國化完全不可能有翻譯規律。50音對於多樣發音的外來語來說簡直太少了。

如何引進外來語?
1.除非本國沒有與之對應的辭彙和意義,不然對於中文來說是沒有音譯的必要的,而對於日語來說,部分漢字已經是生活用語,加上實行的是漢平片共行政策,和日語的語言習慣,本地化的西方外來語用片假名代替發音是部分可行的。那麼對於漢語呢?想要保持本國特色,是不是需要用古人發明的注音符號?
可是注音符號從發明到使用都是取一個完整字的一部分,缺乏美感,是不是要設計一套新的表音字體?我個人認為如果有必要的話發明一套能適合漢語書寫的字體確實不錯,但不必要。因為對於需要那些詞的地方,讀的人早就有足夠的教育水平。另外,對於日本人也一樣,除開沒有的語意,是沒有音譯的必要的。而去漢字化,是因為訓讀完全沒有必要寫成漢字,那就是日本本土人發明的。

2.對於已有語境的詞語,用意譯就好。
漢字是單位長度表達意義極多的語言,除了說專業術語有時會和源文有點概念理解上的不同,別的幾乎足以包攬大多外來辭彙的語意,根本不需要音譯。民國也有一些人直接音譯violin,可是如果可以,我寧可它叫小提琴,因為它是小的,手提的,琴,明了無誤。可是按照日語的譯法,怕是要變成ビオリン這種不是英文又不是日文的東西,沒見過得人不知道這是啥,我說ドレス指的是durex你更是沒法知道我是不是在撒謊。
但是為啥日語不能翻譯成小提琴?因為日語音少啊,每個字對應的就是數個假名,真要寫就寫成
てをもつちいさいこと(手拿的小的東西,因為琴和日語中的東西完全同音),不僅長而且麻煩。中文根本就沒這問題,音譯純屬多餘。那為啥日本人不管violin稱shoutelikinn?因為中文也是外來語。

學了日語英語中文後的愚昧的在下認為日語的吸收外來語法不可取。過多的音譯會讓詞的意義難以為本地門外漢領悟,也不符合本地人的語言習慣。

3.對於無必要的意義,不進行意譯。
現在翻譯比較多的翻譯也是這樣的。比如Jack本來有旗子的意思,可是翻譯過來就直接喊傑克了,因為你根本不需要知道人家的名字里還有旗子的意思,而且你不可能管別人叫旗,因為人家聽不懂,叫別人旗也不應景。Jackson也一樣,明明是傑克的兒子,為啥要翻成傑克森?因為音意重於詞原意。而且對於外語名字,也有很好的譯名,比如可口可樂,伏地魔等。

4.對於不必要翻譯的內容,不進行完整的翻譯。
就像江南style一樣,style的讀法節奏沒有對應的漢字,而且這是娛樂類作品,把意思弄懂就好了,標題要是有好的譯名同樣不錯。但是沒想到的話直接用style好了,反正都看得明白。

5.ps
在字母文字大行的今天,日語的麻煩太多了。音譯確實簡單粗暴,也可以說是只有原意,但是只會降低文本的可讀性,連日本人自己都痛恨只有音沒有字。我國的翻譯沒有必要參考日本的翻譯法,第一我們不缺表意字,第二我們的字用的比外來語方便。日語就試過將鋼筆翻譯為萬年筆(mannnennpitu),後來就改成了penn,那是因為penn讀起來比起萬年筆簡單得多。可是對於中文來說,翻譯為鋼筆比音譯為pen更加表意,而且也根本不長。


做程序員就好了…


這種事情你需要問問新加坡人。。。
在中文中信手拈來英文馬來文淡米爾語粵語閩南語…


那漢語必須搞出一套像日語那樣標準較為統一的轉寫方案。


這個題主有毒,謹此提醒大家


我記得日本把好多英文詞都換成羅馬音的日語詞了,沒辦法,詞窮


學孟母三遷,把家搬到美軍基地旁邊的小區。


我記得看某個綜藝倆日本JK看到一個東西說它是グリーン的
然後其中一個說,綠色的英文是什麼來著?面面相覷...


噗……我給大家講個笑話:

日本人的英語。

(對,說的就是你們,彈丸論破製作組。)

(當然,日本人中也有很多英語優秀者。)


我記得山下智博有一期採訪日本留學生,反而是日本的留學生覺得中國人說話老帶英文單詞看起來好厲害。。。


怎麼敢像日本人那樣……?日本人才不敢呢。之所以他們要把什麼幺蛾子都拿片假名轉寫一遍、再不停省略音節(那已經不是英語,而是他們語言的一部分),令學習者以至他們本國人都苦不堪言
不過對中英文水平足夠的人來說,日語學習的體驗真是……嗯。非常奇妙。


推薦閱讀:

人稱代詞「佢」的詞源是什麼?
為什麼會有「冰雪聰明」這個詞?
用漢字「膣」來表示女陰究竟是中文固有的,還是近代從日本傳入的呢?客家話用的「膣」和這個是一回事嗎?
書面寫作時應否堅持區分「的、地、得」?
為什麼我們會說「聽見」?

TAG:漢語拼音 | 日語 | 借詞外來語 | 漢語辭彙 | 現代漢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