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製造的優良品質延伸出的工匠精神是什麼?

德國製造業的優勢,傳承的工匠精神是什麼?


人口只有8000萬的德國,卻擁有2300個世界級的品牌,德國製造的優良品質,某種程度上就代表了德國的國家形象。然而德國製造能有今天的成就,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個人身上只做一次生意(德國製造業的優良品質)

前段時間,朋友圈流傳著「一個人身上只做一次生意」這麼一個故事。在德國的鍋具專賣店裡,一個中國顧客問:」你們的國人造的鍋可以用上100年,因此每賣出一口,實際上也就丟失了一位顧客,以後人家不用找你了。如果造一口鍋,5年就到頭了,顧客每5年就得再找你一次。仔細想一想,划得來嗎?你們為什麼要把東西搞的那麼結實呢?把它的使用期搞短一點,你們不是可以賺更多的錢嗎?「德國人的回答是:」所有買了我們鍋的人都不用再買第二次,這就會有口皆碑,就會招來更多的人來買我們的鍋,我們現在忙都忙不過來呢!我們是一家廚具廠,是二戰後從過去的兵工廠轉過來的,前後也不過幾十年時間,就賣出1億多口鍋了,你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少人口嗎?快80億了,還有70多億人口的大市場等著我們呢。」

中國顧客聽的目瞪口呆,我想說的是,那70億人的大市場需求,可不僅僅是鍋啊,品牌的價值將會拓展到其他產品當中,也能設計更多的產品和贏利點,除了鍋還有其他廚具,還有食品安全和健康方面的需求,現代的商業模式,更講究品牌加價值鏈條的延伸。如果僅僅把目光放在賣一口鍋上,端端是浪費了口碑這個無形資產。


目前在我國,企業的平均生存周期非常短,有媒體統計,截至2012年,全球超過200年歷史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在壽命短暫的企業中,如何能有「工匠精神」?我們的老祖宗常講千秋萬代,做東西也要做到「千秋萬代」,做店也講究老字號、百年老店,難以想像一家壽命短暫的企業,如何能製造出有「靈魂」的產品,更莫遑論千秋萬代了。


工匠精神的核心:價值回歸(延伸出的工匠精神)

價值回歸能夠催生新的行業,如果我們把所有的製造業、所有的商業都變成了以信仰價值回歸為核心、以滿足人類美好追求為核心、以中國人守璞的道德觀念為核心的商業,毫無疑問,這樣的「工匠精神」在市場以及消費者面前產生的誘惑力將遠大於那些繚亂的產品促銷,遠大於那些虛榮的奢侈品吸引力。我認為所謂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談價值回歸。過去,我們國家所有的經濟、商業、製造業都是以利益為核心的,產生了很多見利忘義、貪小利失大局的事情,國內假貨橫行以及中國製造在國際上被看作低質低價的代名詞便是惡果,這不僅僅是損害長久利益的問題,它更關乎國人對於中國製造的信心。

-------內容摘自:中國工業評論《將工匠精神轉化為生產力》,文/智客研習社-黃潔(黃老邪)


嚴謹、遵守秩序,專註。對於製造而言,首先要制定好的操作規程,再就是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另外需要有大量經驗豐富的高級技工,而高級技工的形成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在這三方面德國人和日本人做的都很好。季羨林老先生對德國人的嚴謹深有感觸

德國學習期間畢生難忘的兩件事情

如果想讓我談一談在上大學期間我收穫最大的是什麼,那是並不困難的。在德國學習期間有兩件事情是我畢生難忘的,這兩件事都與我的博士論文有關聯。

我想有必要在這裡先談一談德國的與博士論文有關的制度。當我在德國學習的時候,德國並沒有規定學習的年限。只要你有錢,你可以無限期地學習下去。德國有一個詞兒是別的國家沒有的,這就是「永恆的大學生」。德國大學沒有空洞的「畢業」這個概念。只有博士論文寫成,口試通過,拿到博士學位,這才算是畢了業。

寫博士論文也有一個形式上簡單而實則極嚴格的過程,一切決定於教授。在德國大學裡,學術問題是教授說了算。德國大學沒有入學考試。只要高中畢業,就可以進入任何大學。德國學生往往是先入幾個大學,過了一段時間以後,自己認為某個大學、某個教授,對自己最適合,於是才安定下來。在一個大學,從某一位教授學習。先聽教授的課,後參加他的研討班。最後教授認為你「孺子可教」,才會給你一個博士論文題目。再經過幾年的努力,搜集資料,寫出論文提綱,經教授過目。論文寫成的年限沒有規定,至少也要三四年,長則漫無限制。拿到題目,十年八年寫不出論文,也不是稀見的事。

所有這一切都決定於教授,院長、校長無權過問。寫論文,他們強調一個「新」字,沒有新見解,就不必寫文章。見解不論大小,唯新是圖。論文題目不怕小,就怕不新。我個人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只有這樣,學術才能「日日新」,才能有進步。否則滿篇陳言,東抄西抄,餖飣拼湊,儘是冷飯,雖洋洋數十甚至數百萬言,除了浪費紙張、浪費讀者的精力以外,還能有什麼效益呢?

我拿到博士論文題目的過程,基本上也是這樣。我拿到了一個有關佛教混合梵語的題目,用了三年的時間,搜集資料,寫成卡片,又到處搜尋有關圖書,翻閱書籍和雜誌,大約看了總有一百多種書刊。然後整理資料,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寫出提綱,最後寫成文章。

我個人心裡琢磨:怎樣才能向教授露一手兒呢?我覺得,那幾千張卡片,雖然抄寫時好像蜜蜂采蜜,極為辛苦;然而卻是乾巴巴的,沒有什麼文采,或者無法表現文采。於是我想在論文一開始就寫上一篇「導言」,這既能炫學,又能表現文采,真是一舉兩得的絕妙主意。我照此辦理。費了很長的時間,寫成一篇相當長的「導言」。我自我感覺良好,心裡美滋滋的,認為教授一定會大為欣賞,說不定還會誇上幾句哩。我先把「導言」送給教授看,回家做著美妙的夢。我等呀,等呀,終於等到教授要見我,我懷著走上領獎台的心情,見到了教授。然而卻使我大吃一驚。教授在我的「導言」前畫上了一個前括弧,在最後畫上了一個後括弧,笑著對我說:「這篇導言統統不要!你這裡面全是華而不實的空話,一點新東西也沒有!別人要攻擊你,到處都是暴露點,一點防禦也沒有!」對我來說,這真如晴天霹靂,打得我一時說不上話來。但是,經過自己的反思,我深深地感覺到,教授這一棍打得好,我畢生受用不盡。

第二件事情是,論文完成以後,口試接著通過,學位拿到了手。論文需要從頭到尾認真核對,不但要核對從卡片上抄入論文的篇、章、字、句,而且要核對所有引用過的書籍、報刊和雜誌。要知道,在三年以內,我從大學圖書館,甚至從柏林的普魯士圖書館,借過大量的書籍和報刊,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當時就感到十分煩膩。現在再在短期內,把這樣多的書籍重新借上一遍,心裡要多膩味就多膩味。然而老師的教導不能不遵行,只有硬著頭皮,耐住性子,一本一本地借,一本一本地查,把論文中引用的大量出處重新核對一遍,不讓它發生任何一點錯誤。

後來我發現,德國學者寫好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在讀校樣的時候,都是用這種辦法來一一仔細核對。一個研究室里的人,往往都參加看校樣的工作。每人一份校樣,也可以協議分工。他們是以集體的力量,來保證不出錯誤。這個法子看起來極笨,然而除此以外,還能有「聰明的」辦法嗎?德國書中的錯誤之少,是舉世聞名的。有的極為複雜的書竟能一個錯誤都沒有,連標點符號都包括在裡面。讀過校樣的人都知道,能做到這一步,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德國人為什麼能做到呢?他們並非都是超人的天才,他們比別人高出一頭的訣竅就在於他們的「笨」。我想改幾句中國古書上的話:德國人其智可及也,其笨(愚)不可及也。


德國人的工匠精神歸根究底還是哲學上的三觀問題,價值觀決定工匠對產品質量的追求。傳承的工匠精神實際上就是傳承關於產品的價值觀,傳承與產品質量和各種成本之間平衡取捨的標準。產品的不足、瑕疵很多人能發現,但是太多人屈服於包括時間、資金、人力等各種成本。能做到不湊合,堅持精益求精,就是工匠精神。


我覺得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一種精神,就像每一個行業的操守一樣。飯店不用地溝油、奶粉不添加三聚氰胺、鴨蛋不加蘇丹紅。要有一種職業精神,製造業就應該有一種工匠精神,這種精神真的能夠傳承下去,我們國家的200年老店的確不多,相比較日本的1000多家,德國的八九百家,中國真的是弱爆了。


謝邀,可能在咱們看算是傳承的工匠精神,而在德國真正投入於製造業的人可能並沒有這麼想。簡單的說,德國工業化的成熟製造業的優良質量是一個很長的過程,至少是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現在。雖然中國也在很早就有過洋務運動,建國初期也對工業化進行了大力建設,但是和德國厚重的工業史相比還是年輕也更坎坷。偏題了。。。
~~~~~~~~~~分割線~~~~~~~~~~
進入正題。其實還是那句說爛了的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每個國家的工業都不是馬上就可以高效生產,高品質生產的,我們早期就犯了這個錯誤,所謂要做到又快又好。而製造業的發展總是隨著市場需求改變的,經濟條件允許了,大家對產品的要求提高了,不僅僅局限於使用,而是更好更久的使用,你不這麼做,你就做不下去,很簡單這樣就推動了製造業必須提高自己的品質。而德國製造業從業者久而久之就已經把這個概念固化了。我想他們的工匠精神就是,為了可持續發展,寧願放棄一時的經濟利益,也要做到最好的品質。


下班前寫的。。。有點亂。。。其實品質問題和工匠精神不光光從製造談起,現在要更多售前支持、售後服務、物流運輸等等等等這些增值業務提高附加價值。好了,我要下班了~~~


精益求精。請看純手工的威茲曼汽車:


推薦閱讀:

中國與德國的工業水準差距有多大?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中國哪個省全體穿越到明清時期優勢最大?
有沒有和賽百庫(Prospector)類似的生命科學和化工行業的搜索引擎?
怎樣看待甲鐵城的卡巴內瑞和進擊的巨人里的工業能力?
鎖是如何在流水線上確保每一把都不同的?因造型接近而可以相互打開的機率有多少百分比?

TAG:工業 | 德國製造 | 工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