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會對美國大選造成什麼影響?
2016年美國大選的核心問題是「經濟文化全球化和人口的自由流動是否有利於世界發展?」,希拉里回答是,川普回答否。在這個問題之外的其他小分歧,比如槍支管控、全球變暖等等都是次要問題,不涉及核心的矛盾。
6月24日英國公投決定退出歐盟,52%的英國人對全球化說了不。調查顯示,在英國公投中,投票離開歐盟的大多數是老年人以及受教育程度低的人,這與川普的選民基礎是完全一致的。可以說,支持脫歐的英國人基本也支持川普,支持川普的美國人基本都支持英國脫歐。這一部分人群,是全球化的失意者,全球化給他們帶來的是高失業率以及治安亂象。
在蘇聯解體之後,西方社會失去了敵人。在普世價值下世界大同的烏托邦夢想似乎離大家越來越近,人類彷彿永遠不會再挑起大規模的衝突與戰爭。西方各國紛紛選舉出左派的領導人,以「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為發展戰略,推進了從經濟、文化、民族等各方面的全球化進程。
與此同時,金融從業者和跨國企業主嗅到了極大的商機。通過將工廠開設在勞工成本更低的國家,再實施免關稅協定,各項商品的製造成本大幅降低,使得企業賺得盆滿缽滿。金融從業者由於金融市場的國際化,通過各類投資投機也是賺到了一大筆錢。同時,全球化為科研機構提供了優良的合作機會,也使得大學能夠招收各國的學生。對於媒體以及新興的互聯網公司,全球市場也意味著增加數倍的收入。就連藝術家們,都因為自己的作品能夠漂洋過海被更多人賞識而欣喜萬分。這部分人,是全球化的既得利益者與堅決捍衛者。在脫歐公投中,這部分人幾乎全部選擇留歐,也幾乎沒有支持川普的。
然而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只有這些人。當每個人都有投票權的時候,這些被媒體和精英遺忘的沉默的大多數會發出怒吼。他們不在乎國家的GDP會不會因此變成負增長,反正他們自己的家產本來就負增長;他們不在乎匯率會不會大跌,反正他們本身也幾乎不出國;他們更不在乎生活中有沒有多元文化,他們早就想讓蹭福利的移民都滾蛋。
在中國,同樣的一幕也在上演。電子商務使得零售業從本地經營變成了全國化。通過網上銷售,大企業更容易通過廣告把自己的產品銷往全國,而小商家因為支付不起推廣費用,被逐漸淘汰,連實體店的一畝三分地都失守。世界工廠的地位為中國帶來了兩位數的GDP增長,但當它慢慢地從中國轉移到更落後的地區時,也帶來了經濟不景氣與大規模失業。
所以,哪怕媒體再苦口婆心地宣傳退歐的壞處,這些人也不買賬。退歐的經濟損失,由既得利益集團承擔,和這些民眾毫無關係。退歐帶來的好處,他們是實實在在享受的,既得利益集團沾不上邊。他們只會心滿意足地看到,街上終於沒有清♂真飯店了,孩子放學不會遇到小混混攔路了,之前失去的工作崗位又回來了。雖然超市裡的商品更貴了,但是他們從領救濟變成有工作收入了,購買力反而增加了。
同樣的情景放在美國,就是川普指責中國人搶了美國老百姓的工作,要求中國商品增加關稅,製造業重回美國。石油等資源美國應該本土開採,給美國的工人階級創造就業機會。川普深刻清醒地認識到了美國底層民眾生活水平下降正是由於全球化導致的,但他也無法給出一個完美的對策,只能提出貿易保護主義與孤立主義來安撫民心。如果川普能夠想出更好的解決辦法,一定能俘獲桑德斯支持者的歡心,得到更高的支持率。
而桑德斯最大的矛盾之處在於,他準確地把握了問題導致的後果,卻沒有把握住問題的來源。他煽動民眾憎恨華爾街的投行精英和沃爾瑪的老闆,卻沒有告訴民眾這Top 1%階級的錢是哪兒來的。他知道老百姓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但他卻誤以為是因為社會福利不夠高導致的,而沒有意識到老百姓日子不好過的根源問題來自於經濟全球化導致的發達國家產業空心化。同時,正因為全球化使得人口流動和企業搬遷更容易了,桑德斯要求為富人增稅的政策變得更加難以執行。桑德斯無法做到,一方面阻止資本的全球化流通,一方面卻鼓勵人口的全球化流動。這是我反對桑德斯的最主要原因,他的邏輯無法自洽。
而全球化帶來的民族矛盾問題,也讓失業的底層群眾雪上加霜。寬鬆的移民政策以及鼓勵移民保留原有文化的風氣使得移民融入當地社會越來越困難,形成抱團聚居的格局。當多種文化、信仰、語言以及生活習慣完全不同的人住在一起時,必然會產生矛盾,而政府對於移民的一再忍讓遷就也使得本地人更加憤怒。在中國,這表現為兩少一寬的政策,催生了民間的極右皇漢主義。這些矛盾,精英階層是感受不到的,所有利益被他們拿去,所有苦果卻由民眾承擔。
英國脫歐成功的消息對於精英階層無疑是一個重磅炸彈。他們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在全球化的進程中,經濟飛速發展,為什麼會有人反對。他們沒有意識到,只有對他們這個階層而言,經濟是飛速發展的,而對於底層群眾,經濟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精英階層的恐慌立刻反映到了股市與匯率上,而投票脫歐的民眾,絕大多數既不炒股也不換匯,他們看到的是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和日不落帝國的偉大復興。
希拉里毫無疑問,代表著華爾街投行精英和跨國企業家的利益。哪怕她來自沙特的政治捐款,也更多地是為了讓美國繼續買沙特的石油,而不是宣傳和♂平的宗教。川普雖然自身作為一個億萬富豪,但由於他從事的是商業地產行業,而在美國土地交易完全自由的市場下,商業地產行業對經濟景氣與否的敏感程度是最高的。這就是為什麼作為高富帥的川普,能夠透徹理解並運用屌絲階層的政治訴求。許多人把川普的言行和王思聰做類比,但只要想想王思聰家裡是做商業地產的,也不難理解其中的緣由了。
脫歐對於美國大選的影響,會是接下來五個月之中英國經濟走勢的直接體現。如果在短時的陣痛過去後,英國經濟不僅沒有像媒體說得那樣崩潰,反而保持穩定甚至欣欣向榮,這無疑是對於川普孤立主義理論絕佳的證明,對希拉里的完美打臉,將吸引更多人加入川普的陣營。如果英國經濟確實開始全面衰退,這對於川普以及他的指導理論將是極大的打擊,會將希拉里保送進白宮。世界上還沒有脫離全球化的發達國家的先例,我們無法通過歷史經驗進行判斷。英國的公投脫歐將是一次偉大的自然實驗。
It"s all about the economy, stupid!川普是支持英國脫歐的,感覺他的預言一個比一個準
會讓美國民意繼續分裂。
一方面「沉默的大多數」可能會被英國underrepresented的底層人民鼓舞,看到了孤立主義成功的希望。更多人將受號召,樂觀地加入Trump方面投票。
一方面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受益者們已經看到了公投對英國的直接影響和打擊:匯率,科研,等等。大英果藥丸的直接趨勢會讓這一部分選民產生危機感和警惕心。
結果:意見更加極化。大家對自己所站的隊更堅定了。唐總漂洋過海一天,怎麼英國就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縱然夏校已經開學,暑假對我來說已經結束,依然感覺整個人都懶了,畫也懶得畫了,劇本也懶得寫了,邀請也懶得答了,連飯都懶得吃了。但是世界好像並沒有跟著我一起懈怠下來,歷史的車輪永遠在轉動,今天還自以為在關注最新的熱點,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已經被歷史的車輪甩了二里地。來回答這個問題,估計還得長篇大論一番。
英國脫歐了?我坐在馬桶上收到了這樣一條推送,接著是上學期班裡的英國女留學生在臉書上哭成淚人,說英國藥丸。其他同學都好言相勸儘力安慰,雖然我並不覺得英國藥丸,但是我的確有點懵逼。懵逼過後,覺得也不是那麼難理解。這兩年懵逼的事情還少么?15年誰能想到「新納粹」真能成為歐洲一股新風潮?16年初誰能想到特朗普會走到今天?一星期前有誰相信英國真能脫歐?都沒人相信,至少遠不是社會熱點話題,現在,很多我們原本不屑一顧的話題,現在不得不擺到桌面上或情願或不情願的討論了。
英國脫歐這一事件,發生在美國大選黑馬特朗普橫空出世的這一年。事件背景上的微妙特點,讓人們不由自主會將其聯繫起來。我曾經多次問過特朗普旋風在普通民眾中的印象,得出的答案非常符合媒體的口徑,所以我對媒體對特朗普在選情上的預測失准並沒有太大意外。特朗普在我的同學中根本沒有好風評,他幾乎被劃歸老頑固和瘋子的範疇,而屬於教育領域主體的教授們更是委婉而富有涵養的表達了對特朗普的不滿。我當然知道這種調查的局限性所在,高等教育領域和大學一向是左派的天下,民主黨的鐵票倉,所以我也曾經試圖找機會了解其他領域人的想法,比如Uber司機,聯邦快遞工人。
聯邦快遞工人並不好找,相比而言,Uber司機到處都是。我突然覺得這個選擇不錯。計程車司機一向是反映一個地區的政治生態和民生問題的窗口,在中國尤其如此。北京的的哥一向口才極佳,各種小道消息素材信手拈來,對領導人換屆,兩稅制,軍改政改乃至反腐頗有一套赤腳醫生般的「見解」。甚至,我經常用「閣下如此才學,何不去北京開計程車?」來調侃一些政經發燒友,當然,也被別人這般調侃過。
幾天下來,我發覺跟我預想的並不一樣。司機們雖然大多很健談,開口就跟我扯什麼他家的狗生了三個小崽子,一個賽一個的可愛。要不就是一個勁問我為何不享受假期而上什麼破夏校。而一旦太極拳打完了,我開始旁敲側擊問特朗普會不會當選的問題時,他們大多表現出為難的態度,少有人能給我一個乾脆的意見。支支吾吾半天后,較多的人還是持特朗普太過離經叛道的態度,少部分的人則是無言地報以迷の微笑。
所以,根據我並不嚴謹的調查,我問過的人中,只有不到三成的人表現出傾向於特朗普的態度。這與我們以往持有的所謂支持特朗普與否跟社會階級和教育程度呈負相關的印象有不小的出入。即使我所在的喬治亞州,一個傳統上傾向於共和黨的州,平民也少有人願意公開表態支持特朗普。這就產生了一個矛盾,特朗普的票數是哪兒來的?我們日常的觀感給我們的印象明明是「這貨的支持率根本沒有那麼高」,但是實際計票結果卻遠高於這種社會觀感。我並非懷疑計票的公正性,畢竟這是美國社會百年來穩定運行的基石,不到萬不得已,這個系統不會出問題,而在美國建制派一致壓制特朗普的背景下,計票出現有利於特朗普的貓膩更是離譜。
在去學校的Clinic拿體檢報告時,我向一直幫我處理學生保險問題的Karen醫生說出了這個疑問。她非常驚訝我會對這種事情感興趣,特別是在一個並不開設過多社會人文學科的藝術學院里。她告訴我一個我曾經考慮過,但是一直沒有認真對待的答案。「很多人投票給特朗普,但是不敢承認。」
老實說我早就想到了這種可能性,但是這太不符合我對美國老百姓的印象了。Karen扶了一下眼鏡,告訴我她上個月才知道她丈夫當時也投票給了特朗普,然而她一直以為她丈夫不會那麼做的,而直到上個月,他丈夫才告訴她。這有點意思啊,我心裡想。政治正確在知乎是一個用濫了的詞,我們日常生活中並不會過多感受到這個概念對生活的深刻影響,更別說對美國社會的影響了。我算是體會了一回。當然,前提是Karen說的都是真的。
Karen並沒有怪他丈夫,她還是很平和的一個人,不過她卻表示,如果需要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才能投票,那實在是有點悲哀。身為醫生的Karen的丈夫顯然不可能是低學歷低收入階級,而很有可能是高學歷的中上層人士,在這個階級里,左派力量的慣性更為強大,stand out宣布自己是特朗普支持者將會承受更大的壓力。而這一壓力,在產業工人里和一些純體力勞動者群體里,將會少得多。Karen說,Uber司機們看似不屬於高學歷高收入階級,但是大多也都豐衣足食,就算偶有窘迫之人,由於日常工作中經常接觸中產階級,其並不會傾向於工人和貧困人士那樣的表態方式,他們會更傾向於迎合主流民意和政治正確。Karen認為如果我去城南的林場一帶,問問那邊的工人們,興許我能得到迥然不同的回答。
我自然沒有那個精力跑那麼遠去做調查,畢竟這不是我的課堂作業,純粹是一時心血來潮所為,不過得到她的這些信息還是很有價值的。(我的調查並不完整,沒能覆蓋足夠多的社會階層,所以真實說服力還是存疑的)但是我個人認為,美國民意存在比表面看起來更大的撕裂這句話所言非虛,且這種撕裂在主流思想和政治正確的框架內,被很好的掩蓋起來。只有用投票的方式,才能窺其一二。特朗普的出現,的確反映了底層民眾有別於精英階層的不同訴求,這種訴求由於不符合學界主流思想,在輿論陣地上一直缺乏發聲渠道。以致於造成大選以來美國媒體對選情的一再誤判。如果不是特朗普的出現讓我們不得不強迫自己切入這個問題的實質,也許民意的這種微妙轉向,還會晚好幾年才能凸顯出來。某種程度上說,特朗普勝負與否都是一件好事,它至少讓美國及時發覺了民意的微妙風向,即使特朗普敗選,民主黨也不得不正視底層民眾最樸素最直接的訴求,那就是更安穩的生活和更低的就業競爭壓力,而不是同性戀問題和變性人如廁的問題。
回到英國脫歐的問題。如果說特朗普旋風只是美國歷史上的一個偶然事件,那麼在美國大選尚未塵埃落定時,英國破天荒通過公投退歐則更有一絲西方社會整體風向大變的意思。比起特朗普問題,我在英國脫歐問題的消息來源上並沒有多少優勢,其消息不會比知乎上的各位朋友更早更多。所以不可避免我會有幾分泛泛而談的意思,不過這不重要,泛泛而談也有其價值。
特朗普能否勝選還有很大變數,但是其走到今天已經是美國歷史上的爆冷事件了,英國能否真正跟歐洲徹底分道揚鑣也是未知數,但是公投能通過也是各大媒體始料未及的。回想這兩件事情,在民意動機上有何相似之處卻是不難。特朗普的賣點在於不惜違背政治正確,簡單粗暴的用控制移民的方法遏制美國社會不穩定因素的增加,以及阻擋本國產業轉移外包,用貿易壁壘重塑美國的產業競爭力。退歐群體的主要動機是,試圖通過退歐來阻止歐盟的申根協定帶來的大量潛在中東移民,同樣也寄希望於更少的外來人口能降低本國人的就業壓力。這兩者有著高度的相似度,都是一種逆全球化潮流而行的思想,而全球化則是我們這個世界過去將近三十年來的主旋律。也許我們現在說這股民意思潮已經將我們過去幾十年來的發展王道顛覆還為時過早,但是我們必須承認這個趨勢在增加。
全球化有什麼罪?我想了一晚上好像也沒有想出幾條邏輯自洽的論據。全球化應該說,是一種更高效的資源配置模式,是文化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的先行者。我們的世界在過去三十年間,得益於全球化帶來的生產力提高,世界各國都曾經是全球化的忠實信徒。各位也都在初中高中政治課本上不止一次看到「全球化是世界的潮流」這句話。曾幾何時,沒有人懷疑全球化,任何個人,組織,政治實體都將全球化作為發展的不二法門。在全球化的大旗下,中國的沿海工廠拔地而起吸納了海量的工業人口,洋山港的吞吐量節節高攀把世界經濟的血液發往五洲四海。得益於全球化,中國可以在人均消費能力遠遠不足的情況下仍保有高端消費品的巨大產能,美國人民也可以在單位收入下獲得更高的日用消費品購買力。似乎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全球化都沒有錯。
具體到英國的問題上,退歐派主要攻擊兩個靶子,1.外國勞工和人才搶了本國人的飯碗,2.中東難民讓英國社會變得動蕩。中國對第一條的感覺並不明顯,因為比起歐洲和美國,中國算是一個民族組成較為純凈的國家,外來人口在中國的人口組成中比例很低,中國的就業競爭更多是體現在國民內部而不是本土人口和外來人口之間,這也是我們的網民為什麼一旦看到諸如「英國勞工罷工抵制華人勞工」等消息時,通常會理解不能,從而產生英國勞工都是無賴的感覺。一國國民對外來人口的態度,來自於這個國家的人口組成要素,中國作為一個一向較少吸收外來人口的國家,對外來人口對本土就業的衝擊缺乏直觀的感受。其實,如果有一天越南勞工大量進入中國,願意接受更低的工資來從事代工業的崗位,很多中國勞工也會不滿的。這一點,我們姑且算是理解吧。第二點,中東難民似乎比起全球化帶來的就業競爭壓力,是一個更大的靶子。16年截至到現在,歐洲由穆斯林外來人口引起的治安問題已經有:巴黎連環槍擊案,科隆大規模集體性侵案,柏林少女遭強姦案(貌似後來改成性侵案了)等,而更多為了迎合宗教習俗而引發的麻煩也接踵而至,比如德國的很多學校為了避免冒犯穆斯林而主動停止供應豬肉等。這些事件讓歐洲國家的一部分人民感到了難民湧入對生活的消極影響。 而歐盟作為一個整體的官方價值觀是傾向於接受難民的,這就造成了歐洲國家民意的撕裂。收入穩定學歷高的精英階層的生活並不會受到外來移民過於猛烈的衝擊,其自身能力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外來移民的湧入補充了低技術崗位的勞動力,降低了人力成本,反而會提升高技術崗位的生產力。而平民階層的競爭力有限,短期內大量增加的外來人口必然會增加他們的就業壓力,而中東難民們與歐洲本地人的混居,主要是也是跟這些階層的歐洲人混居,所以對於外來移民帶來的消極影響,這批人是體會最深刻的。而上層階級人士,可能體會不到或者體會不深,反而感受到了勞動力成本的降低帶來的好處。這種由於階級帶來的矛盾有其不可調和性,註定會引發基層公民的抵抗。在英國,這種抵抗較為剛烈,直接導致了英國脫歐。在美國,這種抵抗較為溫和,目前僅僅反映在特朗普這種非主流競選人的高歌猛進。
至於這種抵抗的正確與否,我無法從道德角度給出一個答案。我可以拿出一百條論據證明全球化是不可逆的潮流,也可以花上一夜來解釋從事恐怖襲擊的難民只佔總數的百分之一還不到。然而人們總會傾向於最為直接的辦法,而厭倦於聽人侃侃而談,甚至視為偽善,畢竟就算短期的陣痛可以帶來長期的利好,那在他們看到利好乃至從中獲益之前,誰來補償他們已經受到的損失?我想並沒有人能做到,所以這些在媒體上沉默的人,也許今天他們在人前還跟你一起痛斥歧視穆斯林的特朗普,明天投票時就用手中的選票狠狠捅民主黨一刀。全球化不是沒有代價的,有人得利就會有人失去,經濟全球化帶來了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而在歐洲,這個政治和文化全球化走的最遠的試驗田,人口的自由流動曾是歐洲繁榮的基礎,同樣的一份苦力活,東歐和中東的移民願意接受更低的工資,本土勞工自然受到威脅,如果外來移民中還夾帶恐怖主義勢力,就助長了這種排外思潮。哪怕從經濟學角度上來說,採用外來移民作為基層勞動者在宏觀上更有利於生產力提高,哪怕這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作為個體,他們必然會為自己的利益而行動。中國的政治生態比較信奉歷史的必然,在生產力發展的問題上,一向不惜斷腕。而在公民政治權利更高的歐洲,很多時候,螳臂還真能擋車。
關於英國公投正義與否,實在爭議很大。本質上講,全民公投是最高形式的程序正義,也是民主制度的最後一道保險。而正因為是最後一道保險,所以在運用時更需要謹慎。簡單多數原則看似草率,這麼大的事情,難道52%的人就能替48%的人做決定?然而如果用絕對多數原則,站在脫歐派的角度,他們也會憤怒的質問:」憑什麼我們想贏就必須獲得四分之三的票數,而你們想贏只需獲得四分之一?「這又多少涉及到政治哲學的問題。從這個角度切入,雖然簡單多數投票容易造成民意上的巨大撕裂,但是絕對多數投票又讓公投這一最為樸素民主決策方式帶有了偏袒保守派的嫌疑。而為了維護民主的純潔性,省去不必要的扯皮,英國人最終還是採用了簡單多數原則。這也讓本來在政治上缺乏話語權的退歐派英國民眾,在這一議題上獲得了相對更大的能量。
回顧歷史,我們能看到不少相似的例子,在上世紀90年代的國企改制潮中,千萬職工下崗,一度哀鴻遍野,一度讓社會治安明顯惡化。再遙遠一點,19世紀英國盧德運動中,手工業者面對機械生產的壓倒性優勢,投身破壞機器反抗工業革命的運動中,以求得自己不被工業革命的大潮所吞沒。這些人用我們今天的標準,都是所謂的「低學歷低收入」的勞動人民,通常是在現代政治中跟精英政治無緣的人。如今我們可以用裝著21世紀經濟學原理的腦袋來批判他們眼界低,沒見識,意識不到生產力的壓制而做無謂的反撲。而每一次產業革命,都伴隨著這種犧牲,大到由於經濟政策的改變導致的全國性國企改制帶來的千萬人級別的失業,小到工廠里流水線升級帶來的自動化提高而釋放的幾十人級別的裁員。每天都有人在無聲無息中被淘汰,他們中的一些人能夠及時跟上潮流重新轉化為其他領域的工業人口,而另一些人則再也沒有機會加入產業分工,淪為永久的「結構性失業者」。
我們難說這些沉默的人們的選擇一定是對的,然而,在英國脫歐和特朗普選情上國際大牌媒體和政界學界屢屢誤判做出反方向的預測,還是說明了大眾媒體對一些深埋在民間的滾滾暗流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種輕視,甚至一定程度上起了反效果,刺激了這種思潮的擴張。
回到問題上來,這次英國脫歐對美國的選情有什麼影響?最新的民調尚未出爐,而根據路透社12日和22日的調查顯示這個區間內,希拉里的支持率下降2.1%,特朗普的支持率上浮3.2%。這個區間內,美國發生了奧蘭多連環槍擊案。可以說,兩人民調支持率的浮動和這件事情是高度相關的,而我個人認為,英國脫歐無疑向很多美國人證明了,就算在媒體和政界的唱衰下,只要再大膽一點,興許就能有更大的成果。所以英國脫歐短期內對川普的選情應該是一個利好消息。然而這個利好是否足以支撐特朗普取得對希拉里的優勢地位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這一年來,世界各國的右翼政黨都有抬頭的趨勢,可以說,世界進入了一個非典型選舉年。在發達國家普遍產生民意的重大撕裂時,媒體和民調的說服力突然急劇下降,川普的表現和英國公投爆冷都說明了當下媒體和民調的在反映和預測民意上的失能。媒體和民調雖然本來也不是完全靠譜,但是過去的例子證明大多數時候他們是可以較為準確把握大風向,而不犯方向性錯誤的。民調的準確依賴於具有高度認同的「政治正確」,政治正確在一國內可以有效統一內部思想,避免過度的民意撕裂,避免無意義的內耗,避免出現諸如國格認同障礙等問題。往大了講,更是西方民主政治平穩運行的條件之一,而一國的「政治正確」逐漸喪失認同度,往往意味著民意的撕裂開始加劇,作為執政者,需要更為謹慎處理國內各方力量的訴求,以達到一個平衡。
而同樣,一旦政治正確變成一種教條,乃至於符號時,其結果也往往是消極的。一個比較好的例子是台灣的選舉,當操縱意識形態議題在選舉中的效果勝過做出實際政績時,選舉各方都會傾向於用意識形態議題作為競選的論據,畢竟這是一種成本更低受益更高的辦法。
理性的邊界,這是我們常常忽略的問題。知乎是一個相對崇尚理性的社區,而媒體和學界也往往傾向於高估人的理性的作用,但是現實中幾乎每場戰爭都是人們當初預料不到的。理性是可貴的,但人們往往過於相信理性的力量,張伯倫揮舞著慕尼黑協定時如此,張學良聽聞北大營炮響時亦如此。特殊時期,在思維的空間里,也要給感性留出一點空間。如今,我們必須承認,在你想要判斷一件事物時,比起媒體做的民調,要更多依靠自己的思考了。
說到英國公投,就是底層都是暴民弱智,國家政治必須被上層精英掌控;說到美國大選,就變成了上層精英控制媒體,無視底層,壓榨底層,上層無恥;說到中國政治,又變回了中國人天生素質差,不配民主,所以必須聽英明趙老爺的指示。
能在不同問題下根據自己的立場挑選截然不同的價值觀,跟變色龍一樣在「民粹政治」和「精英治國」之間無縫切換,還要保證自己精神不分裂,這本領反正我是沒有,可能還是臉皮太薄的緣故吧~英國脫歐期間「沉默的大多數」效應放在美國也合適
「沉默票」現象非常有意思,比如灣區其實大部分有投票權的華人都已經內心支持川普,但是沒有一個人表現出來。我說的「沒有一個人」 是真的 「沒有一個人」,literally. 比如最簡單的,一頂寫著「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紅帽子,也不敢公開帶出來或者放在家中顯眼處,因為你的墨裔鄰居可能就會因為這一條而攻擊你。大學裡面的墨裔老師公開宣稱別在他面前提川普,否則可能你會掛科。
支持川普的人,在任何公開場所都不敢表達,不敢說,否則就影響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美國媒體基本上99%是攻擊川普的,投票前的各種調查有多大可信度可想而知。沉默的大多數啊。
說明在全球化和多元化流行數十年之後,終於迎來了民族主義和孤立主義的回潮。
川普支持脫歐很正常,他在外交上也是傾向於各人自掃門前雪的路線,如果他老上台,奧巴馬的Asian Pivot/Return to Asia鐵定藥丸(準備搬板凳看安倍好戲)。
當然排外也好、孤立主義也好,並不是說納粹要上台,而是各國厭倦了社會主義大家庭,想回到自家關起門過清凈日子。如果沒有難民潮,英國還不至於這麼急著走——而且我倒覺得走了並不是什麼壞事。短期經濟震蕩很正常,長久來看英國並不會因為不在歐盟而失去自己的地位,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
而且想脫的也不止英國一個,後面還跟著荷蘭和一堆北歐國家…歐洲各國開始強調國家主權,就像美國強調州權和地方權,都是左了二十多年之後的撥亂反正。
結論:支持各國的天降偉人!
人們對希拉里的支持逐漸減弱,對特朗普的支持逐漸加強。
6月12日路透/易普索(Reuters/Ipsos)民調結果,希拉里支持度46.6%,特朗普支持度32.3%,當時兩人民調差距是本月最大。
6月22日路透/易普索(Reuters/Ipsos)公布了民調結果,希拉里的支持度為44.5%,特朗普支持度則為35.5%。
這段時間對特朗普的利好消息:
奧蘭多市的同性戀酒吧槍擊案。
德國漢堡清真寺旁突擊檢查查出大量軍用武器。
而今天發生的英國脫離歐盟更是一波強大的助力,一種右派保守主義的政治思潮。
而且我們可以相信,極端份子還會不斷助攻特朗普的觀點。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支持者更是那群民調經常忽視的沉默的人。他們會在大選中給與那些「專家」狠狠一擊。不要忘記周三(6月22日)民調機構ORB公布的民意結果,顯示英國留歐支持率為54%,脫歐支持率為46%。而實際呢?卻是48%對52%。
特朗普的支持上升是不可阻擋的,因為這是歷史的潮流,是經濟、政治、宗教多方決鬥的結果,不是誰可以阻擋的。而且越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右傾思想所輻射的人群只會越多。
唯一的問題是,在大選前,還會有多少助攻的事情發生,幫助特朗普選舉;又還會有多少黨派和精英政治的鬥爭會以犧牲特朗普為代價,來爭取那麼一點點政治正確的喘息之機。
唯一的懸念,僅僅是時間而已。僅僅是極端分子是否能夠忍受5個月不做恐怖襲擊。倘若大選前在美國再有一起大的襲擊,能夠阻止特朗普的就只剩下死亡了。
英國公投與經濟無關,雙方對資本主義的支持率持平,難民也只是導火索,打倒政治精英只是口號,本質和川普一樣,是文化上的左右之爭。
不認為對美國大選(除了「川普又說對了!」這點以外)會有什麼影響。兩者是同一個方向的兩根平行線,本質各種相似,卻沒有直接聯繫,何況美國才是英國的大哥,而不是相反。脫歐成功只不過等於給川普的支持者打氣而已(這個敵人是可以戰勝的!)。然而川普每天都在搞大新聞,鐵粉每天都在高潮,根本不需要打氣,真正受到了鼓舞的是歐洲那幫多少還不成氣候的右派,奧地利總統大選Hofer敗選後,他們終於打了口強心劑。
倒是打碎了白左的自己是主流的美夢,激起他們的鬥志的話,戰術上對川普不利。另外10月政權交接,英國大概要出一段時間洋相,正值大選衝刺期,會給反川普陣營提供大量彈藥。哈哈,答錯題了。昨晚太晚,同時開著幾個題,本來想答比較廣的「脫歐影響」的,結果答了美國大選影響這邊的。現在才發現。
對美國大選的影響嘛:
1. 奧總和希大媽都是反對脫歐、支持留歐的,而川普桑支持脫歐。川普桑支持者們可以慶祝一下他的眼光。鼓舞一下士氣。
2. 選戰實際操作上沒有太多可以借鑒的,畢竟兩國國情差太多,除了「傲慢且自認為是的極端左派精英群體不屑於跟屁民對話,把跟他們意見不同的所有人都打成白痴民粹或種族主義者」這一個大主題吧。
3. 與選戰手法相反,金融市場動向上有非常值得借鑒,甚至必須小心留意的地方。大方向是11月前就必須鋪路,以便當選後的市場能盡量平穩,減少大幅波動。具體措施的部分,涉及具體操作,暫時賣個關子。
很慚愧,一點微小的工作都搞錯了。我先回去面壁
================ 原答案 ================
我就說三句:
第一,當然是後悔自己太託大,沒有多賣空一點兒股票來 hedge。
第二,脫歐,對於英國來說不是世界末日。本來英鎊就還沒有一體過去。公投前,留歐派一直說脫歐就會完蛋。我的個人預測:金融市場在最初一兩個月的混亂過後,還是馬照跑、舞照跳。一切恢復正常。英國與其他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協定還是會以他們在歐盟時的為藍本,不會有太大區別。而歐盟本身也不太可能因為英國離開而大幅提升關稅來懲罰英國。
第三,歐盟內其他國家的人民有可能開始反思:完全無限制的移民和人口流動政策是否明智,是否符合本國人民的利益。經濟政策方面,在各國自身議會都不願意把立法、財政權力上交歐洲議會,也就是歐盟立法權不統一,歐洲議會只有建議權,而無法決定各國包括公共福利在內的財政政策時,一味靠富國補貼窮國的經濟政策是否有可持續性。
雖然長遠來說,自由貿易區、經濟一體化肯定是趨勢。但是,這種一體化進程不應該被精英階層強加於人民。包括美國在內,作為一國政府,如果不能處理好這類會導致本國藍領階層失業的政策,沒有相應的再就業培訓或分流措施,則一定會遇到反彈。這次英國脫歐公投就是最好的例子。
世界大同的夢想很美好,但步子太大會扯著蛋。
以上謝邀。
先說結論: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已經變成了這個世界的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全球化以經濟全球化為起點,試圖用經濟全球化帶動文化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從而達到世界大同。然而,在今天經濟全球化已經取得很大成就的背景下,文化,政治全球化始終困難重重,沒有人找到一條可以走通的道路,甚至被認為範本的美國也開始在文化整合方面出現問題,最大的全球化社會實踐--歐盟出現倒退。
我認為,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是罪魁禍首。
對於文化整合,歷來有「大熔爐」與「沙拉碗」之爭,現在看來「沙拉碗」也就是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是一劑毒針,社會已經出現自然排異反應。多元文化主義聽起來高大上,充滿人文情懷,但是它在實質上就是一種隱性的,與種族隔離類似的族群隔離。強調差異,強行推行不同文化之間的尊重與寬容,最終帶來的不是融合而是猜疑,反感與敵視。如果各國政府仍然強推多元文化主義,最後不僅全球化會出現倒退,不同族群的矛盾激化甚至會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大家一齊玩完。
「大熔爐」就像捏橡皮泥,你將不同的顏色揉在一起,雖然每一個顏色的顆粒還在,但是他們已經分不出彼此,最後就變成了一種顏色。「沙拉碗」就像玩樂高,不管你把多少樂高顆粒壘的多大,多高,你總是可以把他拆掉,還原成最初的一個個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零件。我想,大多數人在設想大同世界的時候,我們心中的目標是橡皮泥而不是樂高。
多元文化主義在執行層面上的問題在於,雖然它要求不同文化的尊重與寬容,但是最終執行的結果往往只是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尊重,多數人對少數人的尊重,本土文明對外來文明的尊重。所以我們看到了」奧巴馬廁所令「,」清真禁酒行動「,」兩少一寬「,」打著平權旗號的種族優待」等等。多元文化主義自稱在融合的基礎上儘可能保持不同族群的差異,但是它過分強調差異甚至追求差異,造成的惡果就是族群的衝突。英國之所有脫歐,就是因為大多數的英國人認為多元文化主義讓這個國家衰弱,他們需要退出歐盟,強化自己的本土文明,調整自己的融合政策。
大西洋這一邊,希拉里和奧巴馬歷來是多元文化主義的大力鼓吹者,而Trump的出現讓人們終於看到了高舉另一面大旗的領袖,給出了強化本土文明的一條正道,英國脫歐在前,Trump當選在後,這才是歷史的發展方向。
結果已出來,脫歐成功了,某方面也應驗了媒體民調不可信,另一方面也預示著準確通曉民意的川普登基在望。
希望歐洲就此向右轉,即使極右翼也比聖母婊強
當然trump遠不是極右翼,美國也遠比歐洲右,我並不是想支持極右翼種族歧視,實在是形勢所迫再不右轉大家一起完蛋
英國脫歐就是底層民眾的勝利,也是美國現在在支持trump的同一階層
英國退歐說到底是反難民反移民,移民我贊同新加坡的做法,對有用的就積極引進,沒有用的就當廉價勞工,可以來幹活,但是一輩子也別想拿身份和福利,新加坡用事實證明了這些年發展極好,歐洲完全相反,有用的人來收重稅去養活沒用的廉價勞工都不肯做的蛀蟲,活該極右翼要上台我倒不覺得」退歐「成功一定對Trump有利,關鍵看英國局勢的後續發展。
之前很多經濟學家聯名反對退歐,理由是退歐會使英國經濟受到嚴重影響,具體表現在:
1. 英鎊下跌(這個已經應驗了,但是對經濟是否一定有害很難說,因為英鎊下跌會刺激出口)
2. 嚴重通貨膨脹
3. 大量失業(很多企業會撤資)
4. 房價下跌(這個也是利弊參半)
5. 嚴重的經濟衰退,GDP下降能高達10%
現在「退歐」成功,難得出現了一個驗證經濟學家預言的機會了。如果接下來幾個月,英國經濟如經濟學家們預測的那樣一團糟,出現惡性通貨膨脹,大量失業,嚴重經濟衰退,民不聊生的局面,則對Trump不是好消息。
可以想像歐盟的領導人巴不得出現這種情況,甚至會儘可能促使這種情況出現---原因很簡單,如果英國脫離歐盟以後一片欣欣向榮,那以後其他國家還怎麼肯老老實實留在歐盟里---歐盟會催促英國立刻開始「脫歐」談判,而不是等到10月Cameron正式下台以後,後續還會有針對英國的各種政策出台,總之要起到」殺雞駭猴」的作用。Obama也是一樣,否則他怎麼推動TPP和TTIP?
但是這些政要的希望是否成真,就要看「全球化」是否真的像某些經濟學家們聲稱的那樣:大規模降低了成本,極大改善了民眾的生活,還是像脫歐者說的那樣:只是對民眾的生活成本有微小降低,同時製造了大量失業,而主要讓資本家得益。
所謂」是騾子是馬,牽出來遛遛「,說的就是指這種情況了。
總之,美國人應該感謝英國人民,給Trump倡導的」新孤立主義「提供了一個實踐的舞台,5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到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脫歐「到底對英國是有利還是有害,應該初見端倪。到時美國人可以根據英國的形勢,做出自己的選擇,相當於賭博的時候,可以先看骰子再下注。從這個角度說,英國人真是幫了美國人一個大忙。1、猴年馬月果然會出大事。
2、上半年英國脫歐,下半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上下半年的氣質才匹配。
3、藍領的民主擊敗了白領的民主,民主其實很粗暴。
4、英國脫歐了,接下來就該蘇格蘭脫英了。
5、盛夏,股市入冬。希拉里用戶在推特上分享的來自她團隊的郵件:
自己承認了。
這兩位海爾兄弟要結盟了吧。。。有人說像黃金脆皮雞和吮指原味雞23333
毫無疑問增加了特朗普的勝算,而且優勢非常的大。就好比1979年撒切爾夫人當選,緊接著同樣右派的里根當選美國總統。英國脫歐證明了特朗普的政治預見性何其準確,給他的白宮之路打了興奮劑。特朗普接下來要應付共和黨內的暗潮,同時整合資源,團結共和黨,爭取中間選民,事實上他一直這麼做,今天美國最高法否決了奧巴馬的非法移民提案,特朗普藉此機會抨擊希拉里試圖奪取黑人和拉美裔美國人的工作機會。
美國的白左媒體繼續喪心病狂的黑TRUMP,現在已經開始黑IVANKA TRUMP 的鞋子設計的有問題了,美國白左也是窮途末路了,美國白左的政治評論充滿了虛偽,虛無和謊話連篇。特朗普接下來的道路會異常波瀾,期待他把握事情的能力更強。
安格拉·默克爾:卡梅隆,我操你大爺的,我這剛收了兩百來萬難民,到歐洲來吃大鍋飯,利用歐洲各國的財政給我自己臉上貼金,給我鑄造政治遺產;你媽逼你丫居然走了,她媽的我這一年80多億歐元的財政虧空上哪補去?!
推薦閱讀:
※英國為什麼要執意脫歐?
※英國王室的保留作為資產階級革命不徹底的後遺症,為什麼還被人民擁護愛戴?
※英國人是否會將支持蘇格蘭獨立的蘇格蘭人視為叛國者?
※為什麼好多英國的公共設施都是以紅色為主色調?
※英國王室所代表的這種君主立憲制度,能否算作生來就不平等?如果是,為什麼又會被現代英國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