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應該管得少還是應該多加管束?

中午同事在討論小孩教育。兩家小孩各一歲多,A說她兒子在家畫牆面,她就說可勁兒畫,這是有創造力的表現,不能抹殺,應該放任發展,管束多了,小孩子就束手束腳了,抹殺了他們的天性和失去了他們增加創造力的機會。B就說這個是不對是,她會告訴她女兒牆壁不是畫畫的地方,不要亂畫。她的小孩很聽話,玻璃或者插座她小孩第一次見到都會看大人臉色行動,如果大人不讓動她就乖乖不動了,去其他地方玩。

請問A和B的做法哪個更合理些? B的教育下孩子就會束手束腳嗎? B的孩子是乖孩子還是膽小的孩子。 兩個孩子都是1歲多不到兩歲。


並不是多和少的問題,以畫牆為例,如果是我的話我傾向於指定一面牆給他畫,比如他自己卧室里的,或者乾脆裝修的時候做一個小黑板),家裡的其他的牆壁都不可以。

這個社會和世界運行中有著無數的規則,大家都需要在有規則的前提下活動,並沒有所謂絕對的自由,按理來說應該是能力越大自由度就越大。就好像綜合素質越高民主才能起到更多的積極作用。

而對於小孩子而言,更是如此。天性和創造力並不是從如此的方面來體現,就算一些行為是對小孩子有益的但是也必須有一定規則的束縛,或者說有更高等級的目標比如---安全。
況且我認為到處亂畫也體現不了什麼創造力,最多就是增加感覺刺激的作用,更多的觸感光線包括精細運動的鍛煉,不畫牆也未必就會被抹殺什麼。
在我看來A和B都不夠好,並沒有所謂絕對的行動自由,哪怕是1歲多的小孩。
應該是監護人在排除掉各種隱患之後鼓勵孩子多加嘗試新鮮的事物,而不是碰到隱患再來叫停。

一般來說能力越高的人匹配更高的自由度。對孩子而言年齡就是能力匹配的一部分。

尺度的話我個人是傾向於小時候嚴一點,孩子越大就越松。

李老西的家庭干預指南


身為多年從事創造性工作的人,我認為有些家長對創造力的理解太淺薄了。兒童的隨性塗鴉遠遠未及創造,不過是從『想畫』到『畫出』的自動化機制,能讓孩子體會到『控制身體製作出新東西的快感』。真正的創造力是建立在豐富的專業知識積累之上,並且具有察覺模式間相互聯繫的能力,看到孩子喜歡畫畫就認為有創造天賦的家長,其實混淆了天賦與興趣的概念。

A的兒子有沒有天賦,沒親測不能判斷,僅就讓孩子自由發展興趣而言,不加限制也不可取。我理解A不想給孩子限制的心情,卻不能認同她的做法,因為完全可以給孩子專設一個區域讓他自由塗鴉。例如:

  • 用一開大的白紙貼在牆上,高度以孩子的臂長為準,紙在文具店有賣,張數視牆面大小而定,土豪請隨意;
  • 在浴室的瓷磚上用顏料畫,不僅能用筆還能用手、用腳,野獸派還可以嘗試用身體畫,製造強烈視覺衝擊;
  • 大搞的把一面牆改成黑板,小搞的淘寶買黑板;
  • 白紙鋪在地板上,用衛生紙、板凳、玩具、碗、盤子、抹布各種玩意蘸顏料都可以。

以上這些方法不比在牆上畫更有趣?所以在我看來,讓孩子在牆上畫反而限制了創造力,誰說畫畫只能用筆、只能用紙?付出不受規矩約束的代價,卻沒激發出真正的創造力萌芽,A得不償失。


再回來說到B。
不要亂畫這四個字孩子很可能理解為『不能畫』,他們只會亂畫好么,你讓他不要亂畫,他馬上就不知道怎麼畫了。家長提出的要求必須明確,讓孩子明白在指定區域里隨心所欲的畫是被允許的,而在牆上、沙發上、床單上或者重要東西上畫是不允許的。只有限制卻沒有指導的要求,會引起心思比較細膩、懂得看眼色的孩子的過度自我抑制,即便有美術天賦,也不容易發展出個性。


兒童天性自由,但也有社會屬性,影響到旁人的自由是不被認可的,孩子總歸要進入集體,從幼兒起沒接受過規矩要求,上學後會難以適應,因此從培養兒童社會化的角度出發,孩子都應該接受一定的規矩教育。另一方面,不受限與培養創造力是兩回事,藝術的絕對自由在於精神與思想,要達到這一高度,可不是從允許孩子隨意亂塗亂畫起步的。

管得少還是管得多?還是那句話,教育不是非此即彼。管得少的一定會無法無天?管得多的一定會束手束腳?如果真這樣就簡單了,家長也好老師也好,把教育的天平稍微傾斜一下就能取得相反的效果,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附上關於天賦與興趣的一篇小文
送孩子去學美術前,問過基因嗎? - 中二媽研習所 - 知乎專欄


謝邀。
總的來說,小時候要多管,長大了要少管。具體到問題上來說,孩子需要邊界。
你告訴他ABC是不可以的,其他的從D到Z都是可以的,這樣他會覺得更加的自由和安全。但是如果你不告訴他什麼是不可以,什麼都隨他,那他反而會覺得不安全,會不斷試探大人的底線。生活中還有一些家長不告訴孩子什麼是不可以的,但是孩子稍微動一下什麼就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這種只說不能這樣做,不說怎樣可以做的方式更加不可取。

具體到這兩個孩子,A沒有邊界,B我覺得相對教育的比較合理,但是您提到會看大人臉色行動,這通常是大人喜怒無常的結果,孩子不知道大人會什麼時候生氣,所以才會看臉色。或是孩子不知道大人什麼時候會出來制止,所以會看臉色。

正確的方式是:
1.告訴孩子,你不可以動插座和飲水機,然後告訴孩子為什麼不可以動。如果有類似玻璃製品,孩子很想摸摸,大人可以帶著孩子摸摸,滿足好奇心,並告訴他沒有大人在的時候不可以碰,然後告訴他為什麼不可以。
2.然後告訴孩子,其他的你都可以玩,注意不要傷害到自己。
在孩子玩的過程中,嚴格執行以上自己說的,做的和說的一樣,這樣孩子會感覺很自由也很安全。

對於孩子,我認為不應該追求讓他們「聽話」,而是追求讓他們講道理。「聽話」是為了大人管理孩子方便,是自上而下的控制,並不是好的相處方式和途徑。而講道理是平等的,我們來商量一下,我把利害關係告訴你,然後我們制定規則,孩子會覺得得到尊重,從而自律。你在或不在,你能控制還是不能控制的情況下,他都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為自己的安全負責,以後也會為他人負責。


欠缺管教小孩的家庭是動物園,充分管教小孩的家庭是馬戲團。
朱德庸《絕對小孩》


解決辦法有很多,並不僅限於制止以不制止兩種。我會告訴在牆上畫畫的那個孩子「我很喜歡你的畫,可是如果你畫在牆上的話,爺爺奶奶和你的朋友們就沒辦法看到了,如果你畫在紙上就可以很好的保存下來,然後帶走讓他們也瞧瞧。」

教育是一種最拐彎抹角的科學,需要始終運轉你的大腦,找出一個最複雜的方式來得出答案。


其實家長管教孩子很容易形成「家長病」。

許多家長聽我說了「不要以最直接的方式教育孩子(打罵)」後就私信我,「我重來不會對孩子動手,也重來不對孩子說重話,為什麼我的孩子還是不聽話?」
我的回答都是,也許是因為你們已經習慣了對孩子所有的行為進行制止。舉個例子很多家長始終走不出孩子嬰兒的那個階段,始終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做,做什麼都是危險的。其實孩子在一歲起就可以自己吃飯,自己將成人換下來的尿不濕丟進垃圾桶等等等等。但是許多家長還一直把孩子的發展停留在嬰兒狀態,一直幫助他做所有的事情。這就造成了一種狀態就是,當孩子自己要試著發展的時候(比如孩子開始對成人的飯菜開始產生興趣而丟下自己特製的那份;比如拿起家裡的臟抹布想學成人一樣擦地板;比如他自己爬的高高地去拿柜子上的書本而不呼喚家長幫他去取……家長會下意識地制止他們的動作,然後說「不行,那是大人吃的,太咸,小朋友就吃自己的」 「這麼臟!別碰!」 「下來!我來拿!」……)家長這就是在阻礙孩子的發展。這就是「家長病」—習慣性的制止。
而更重要的問題是孩子是不可能停止對新鮮事物的探索的,這是他們發展和成長的過程,是本性,是自然規律。當自己所有的事情都勒令禁止時,他們就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當成一個成人的附屬品,而不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在成長。長此以往,就算孩子的年齡已經較大了卻還會總覺得自己就是個小孩,會變得任性/相對地膽小/沒有主見。
所以我認為,最好的管束是,除了解兒童每個階段發展還需要和孩子做朋友,以一個兒童的姿態來對待他的所有行為。因為一旦成人理解了兒童行為背後的意義,就能分辨哪些是需要被管束的,哪些是需要幫助的,哪些又是需要放手的。


個人觀點是,涉及規則、公共生活的部分要要嚴管,私人的東西盡量少管制,而多用示範與引導的方法。

如果我有孩子的話,大概會買一塊大白板跟他一起畫。但如果他是在別人家裡這麼畫,我可就不客氣了。


我的方法是給孩子看很多故事書,裡面會涉及很多生活中遇到的事,比如講巧巧兔時,裡面有畫畫應該畫在哪裡…然後由故事走入生活,孩子知道哪裡該畫哪裡不該畫,因為他喜歡的故事書里有講到過…
不要在出現問題時去制止,而是在問題出現前就正確引導。


事實是 , 孩子在家,爺爺奶奶說bulabula
孩子不聽 , 繼續畫 , 爺爺奶奶給擦了 。
媽媽並不知情 。
下回在媽媽面前畫, 已經是有作案經驗的了。 只不過是顯擺而已 。
媽媽的反應多半會被爺爺奶奶學去 , 留著下回對付熊孩子。 管不管用另說 。


藉助這個回答,我會將我在知乎上的育兒回答做一個總結,包括三個部分:
1.育兒的一些理念,主要是我自己的心得加上一些育兒書籍帶來的啟發


2.孩子的發展過程中家長必須懂得的規則


3.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家長可以做些什麼
(歡迎公益組織轉載,盈利組織偽裝成公益組織轉載,如果懶得偽裝.....算了,我拿你也沒辦法)

我很喜歡尹建莉老師關於育兒的比喻:
孩子是一塊玉,有些人用鋤頭錘,有些人用刻刀雕琢,有些人讓璞玉蒙塵。
受這個比喻的啟發,加上我自己的經驗,我覺得這個比喻還要加上上一點,既然孩子是璞玉,你的雕琢應該是修飾,幫助孩子去除雜質,而不是隨心所欲的雕成你想要的樣子。


一.家長首先是陪伴者,然後才是引路者,最後才是教育者。
【陪伴者】-【引路者】-【教育者】
時常我們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沒有家長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
有了愛就會有期待,有了期待就會努力,當努力之後收到的結果不如自己的期待,這時候我們就會憤怒,就會失落,就會有攻擊性,這份攻擊誰來承擔?
家長是沒有任何立場和理由去攻擊孩子的,我時常聽到家長這樣說:
你怎麼這麼笨?你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 ...
既然孩子天生笨,天生不是讀書的料,你罵他也不能讓他回爐,況且回爐之後還是你這個爐子加上你這個製造者。
如果孩子是沒教育好導致這樣的,那到底誰該承擔這份責任。
當你想要攻擊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好好想想, 你的攻擊性來自何方,到底誰該承受這份攻擊。

育兒理念之所以難以傳播,就是因為家長的很多行為是在情緒的指引下的,很多時候的錯誤都是來自憤怒,一個憤怒的人即使懂得再多的技巧也沒有用,因為那時候他也是一個孩子。


初生的孩子是弱小的,他會遇到很多挫折,第一次打針那麼疼,第一次摔倒不知所措,第一次和其他小朋友矛盾,第一次受到委屈,第一次生病變得脆弱,第一次考砸了對自己失望,第一次想要和其他小朋友有玩遭到拒絕。
孩子是父母的延續,這份延續不是父母成功的延續,而是父母快樂的延續。
我們體驗過孤獨,體驗過委屈,體驗過無奈,我們時常不快樂,我們曾被自己的父母糟糕的對待,這一切都不要再讓自己的孩子承受了,如果他必須承受,我們也會陪著,起碼讓他不孤單。
這,才叫愛!!!
我喜歡這句話: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當父母的陪伴得到了孩子的認可,父母才有資格指引。
孩子是必須要指引的,我們人類的發展,已經多出了很多的技能。
關在籠子裡面被呵護的獅子,放回大自然之後他們也失去了捕食的能力。
孩子手暗示性很強,這時家長的指引變的尤為重要,我認為,指引最重要的一個原則:
發現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缺點,不斷的和現實接軌。
在孩子的發展中,如何看待自己的缺點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是被很多人忽視了。
一個合格的指引者不是被教會的,而是體驗自己的生長中缺失了什麼,不再讓孩子缺失這部分。


陪伴者,指引者,當孩子認可了父母這兩個角色,教育者也水到渠成了。
我有一個非常固執的朋友,他認為槍杆子下出政權,孩子都必須通過打罵塑造,他很得意自己的教育方式,認為當下我們被美帝洗腦,才造成教養關係如此矛盾。
他的孩子確實很乖,成績很好。
但是我還是告訴他,當你的孩子某一天有了獨立的能力,他必定反抗你,你現在的壓迫有多強烈,他今後的反抗就會有激烈,現在他的乖只是為了迎合你,討好你。
為此我們吵了一架。
去年孩子離家出走,在救助站找到,怎麼都不願回家,當時我想衝上去踢我這朋友,你固執了一輩子,為什麼就不願在孩子的問題上讓步一次。

我們都經歷過叛逆期,我們一定都明白,我們之所以反抗父母,就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我們卻還要對我們指手畫腳,他們都不願陪伴我們,卻突然冒出來告訴我們哪裡錯了。這些都是因為父母沒有意識到,教育者的身份,和你是孩子的父母沒有任何聯繫,你之所以能夠教育孩子,是你懂他,你陪著他經過了很多,現在他犯錯了,你有責任幫助他。


陪伴-引導-教育。
陪伴給了我們引導的能力和教育的資格。


二.雕刻刀
前幾天我的一位來訪者和我討論育兒過程中一次美好的體驗,這個經驗我相信能給絕大部分家長啟發。
她的孩子之前很乖,可是突然有一天開始滿地打滾,特別不乖,大聲哭號。她為此教育了很多次,直到筋疲力竭。
她因為一次偶然,看到了一本育兒書,書上說,這個時間是孩子的叛逆期,就會這麼固執,只要這個階段度過了,就好了。
只是這麼一個簡單的知識,她釋然了,因為她明白了,也就不那麼操心了,說的俗一點,就是心裡有底了。
我特別喜歡《東京食屍鬼》裡面的一句話:所有的悲劇都是當事人的無能。
家長的憤怒或者打孩子,都是因為此時此刻,他無能為力。
這裡我推薦一款軟體:【寶寶樹】,我的幾位朋友也在做一個育兒社區,近期會上線,到時候會給大家推薦。
我推薦一本書:《發展心理學》林崇德老師的,不用你看,把這本書當字典查,孩子慢慢長大,多看看這個階段孩子處於什麼發展時期,讓自己有個底。
前幾天有個朋友問我,孩子1歲多,經常亂扔東西,樓下說了很多次,他怎麼教育都沒用。
我問他,他是怎麼教育的?
他說,告訴他會吵到別人的,這是不禮貌的。
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大腦道德還沒開始發展,所以用不禮貌勸說毛用沒有,孩子到了一個肢體發育階段,他就會好動,亂扔,他會藉助這種專註與活動習得很多能力。
家長可以換一個球,沒有噪音的那種,也可以和孩子約定,每天什麼時間帶他出去玩,在家裡不能。
孩子不懂道德,但是可以習得規則。
育兒的技巧就是雕刻刀,之所以我們用鋤頭錘玉,因為我們只有鋤頭。


三.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怎麼辦
情境一:
孩子摔倒了,坐在地上哭,我們怎麼辦?
我大量看到的一個現象時這樣的:
抱起孩子,叫孩子別哭,孩子不聽,然後家長打地,說都是地不好,直到孩子破涕為笑。
這種教養是很有問題的,這會破壞孩子的共情能力,因為在孩子眼中,地也是有人格的,當孩子和地發生衝突的時候,通過指責地來取悅孩子,這是一種典型的溺愛。
我的大哥家的孩子從小就是這麼教育的,之後我親眼看過他把一隻小貓扔河裡,小貓爬上來,他再扔下去,小貓無論怎樣哭訴他都沒有一點憐憫。
我阻止了他,用一塊巧克力才換下了這隻小貓的生命,別指責我為什麼不教育他,那時候我只比他大兩歲,我也什麼都不懂。
我們應該幫孩子揉一揉,承認他的痛,慢慢的會不痛的時候他就不哭了,得到了足夠多的安慰他也會慢慢平息,但是,一定不要忘了,給地也揉一揉,告訴他,地也痛的,也要揉一揉。
推薦兩本書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名字有點土,內容一點不土。
《愛與自由》,記得有知友推薦過,知乎這搜索功能.......
但是還是找到了:
有哪些看似荒謬,其實很科學的理論?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之後,我要非常強烈的推薦一本書,遊戲才是最好的教育手段,特別孩子出現一些困惑的時候,遊戲能夠幫助孩子用他能夠懂的語言親身體驗到發生了什麼。
該書叫做《遊戲治療101》,這是無數社工前輩們心血的總結。


在哪裡畫畫?和是否允許或鼓勵畫畫?本身是兩個問題,不能不為一談。
前者是社會規則範疇,後者才涉及孩子的個人發展。

孩子是否需要尊重社會規則?孩子是否需要有相當的探索的自由來發展?都需要。
其實兩個問題並不矛盾。因此個人認為,B的做法更符合孩子發展。

至於B的孩子未經允許絕不亂動,這與孩子的先天個性有關,有些孩子天生就喜歡探索和冒險,而有些則生來就多看少動。特別是對一歲多的孩子,外界的影響未必是最重要的,這在我家雙胞胎上的表現就很能說明問題。再說,即使有害怕的成分,也未必是規則本身造成,而可能是大人的方式造成,對涉及安全的問題,謹慎是必要的,但如果大人不分大事小事都大驚小怪,責以來苛,就可能造成另一個方面的問題了。


有的人會認為,社會規則會限制人的創造性發展,就我的觀察和思考來看,如果這個規則不是過於壓抑人性,一般來說對個人創造性的影響不會太大。日本和韓國的孩子,論社會規則,那不知比中國小孩嚴謹多少了,但為什麼人家長大後的創造性比中國人強很多呢?為什麼在中國讀完本科的孩子,到了國外,一樣創造力爆表?

什麼才是影響一個人成年後創造性的核心要素呢?個人認為,人的創造性,不在於對社會規則的挑戰,而在於個人獨立思考精神的養成,在於是否有相當的交流對象營造的思想碰撞氛圍,在於社會可質疑權威的寬鬆環境、鼓勵創造創新體制機制和配套生態等等。


管的多少不如管的好,
因材施教、言傳身教、借力使力,都很重要,
這事兒沒法量化,有時要講究一個巧勁。


因材施教


不存在矛盾,我家有面牆,我拿著蠟筆讓我寶寶畫,但是我會告訴他, 如果在外面畫在牆上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別人會認為爸爸沒教育好你。

孩子可以再你的引導和幫助下盡情發揮天賦,但前提是不能違反社會的基本道德和基本禮儀。在家畫習慣又沒有很好的引導,去鄰居家玩,拿出蠟筆就畫畫你能忍?

所以不是多加管教還是少加管教,而是正確管教的事情。


由題可知,我們需要的不是去改變窗外的事物,而是要擦亮我們蒙塵的窗戶玻璃,子女教育本質是父母教育自己,反省自己,


安全感,被接受被接納,被肯定被賞識,這些都是孩子最基本的需求,

而這些需求都需要父母的愛來給予,

用賞識和鼓勵來回應孩子的行動,而不是用否定和拒絕來回應孩子的努力,
-----------------------------------------
ps:愛和自由才是子女最需要的,也是父母最需要的,有問題的不是孩子,有問題的是我們的觀念和思維,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武侯祠前對聯


引導。


作為一名教師 深知規則在有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們傳播什麼能做 什麼不能 然而我們所傳授的也是有局限性的 幼兒的發展與教育 順其自然點播就好 大多數家長對幼兒的創造性 粗糙的加以理解 這個管多管少 還是應該在一定範圍內


應該放養~~


這個問題的標題我覺得是錯誤的,個人意見:教育並不是管多管少的事情,而是取之後如何予的問題。如題主例子所說,A的方式會不會導致孩子以後在公共場合塗車門車窗,跑到別人家裡刷牆?B的方式,在不許孩子畫牆的同時,有沒有給孩子「牆」的替代品?

我覺得比較全適的做法是:告訴孩子不要在牆上畫,拿出小黑板,鼓勵孩子在小黑板上畫。取一,予一。


沒有戴過小孩可以說一說。
根據我所見過的熊孩子案例來說,管不管都無所謂,只要教給他基本禮儀,然後大人以身作則就好。

大人說話輕聲細語做事有耐心的,小孩沒有不懂事的,而大人不懂禮數,養出來的一定是熊孩子。

所謂的家長威嚴你用武力當然也能帶出來,但是他到你打不過的時候你自然知道苦果在哪。


推薦閱讀:

誰有早教資料推薦?
外國人如何一個人帶小孩?
本科學前教育比專科學前教育的優勢在哪裡?
如何對孩子的無理要求說「不」?
兒童行為矯正指導教師(自閉症兒童特教老師)的薪資水平怎麼樣?

TAG:育兒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