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坑道戰,為何志願軍能守住上甘嶺,而日軍卻只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

在太平洋戰爭中,美軍多次奪島,例如硫磺島戰役,其中不乏坑道戰,但最終都勝利。但到了上甘嶺,同樣的坑道戰,同樣的人數,裝備都佔優勢,卻沒能取得勝利。 ———————————————————————— 修改了下題目,向各位熱心答疑的知友道歉。我先前用「消滅」這個詞,並沒有任何惡意和立場,只是單純想區分日軍與志願軍在防守戰後的不同結果。如果傷害到您,再次說聲,對不起!


首先,你應該訂正你的論斷,美軍並非對志願軍完全束手無策,而是坑道戰術極大減少了志願軍的傷亡,讓美軍強行肅清志願軍坑道的代價難以承受,戰爭打成了爛仗,而並非杜絕了傷亡。先明確這一點,然後我們才能繼續分析原因。

原因有四:
1.朝鮮戰爭是一場有限戰爭,雙方都無意擴大戰爭規模。
2.坑道戰術本身就是一種能有效削弱炮火毀傷能力的戰術。
3.志願軍坑道戰術的背景是跟美軍進行陣地相持,並非像日本一樣被斷絕外援且被圍困。
4.志願軍的坑道戰術不是單一戰術,而是一個體系戰術,融合諸如反斜面,稜線在內的一系列其他戰術。

1.朝鮮戰爭一開始就不是一場全面戰爭,當時冷戰大幕剛剛揭開,美國的注意力集中在歐洲,並不希望在亞洲投入過多的資源。仁川登陸取得巨大勝利後,美國政府產生了僥倖心理,加上麥克阿瑟的個人威望,美軍才得以越過38線,向鴨綠江推進。但當時美國的決策層還是小心翼翼的,杜魯門對麥克阿瑟在三八線以北作戰的權力進行了諸多限制。在第四次戰役結束後,美軍將戰線恢復至38線以北附近,這時杜魯門政府開始堅決執行有限戰爭政策,並在1951年3月開始擬制一份總統聲明,大意是美國願意在撤回到戰前分界線的基礎上解決問題。這是朝鮮戰爭的本質,是以戰促談,而不是打到底。這是跟太平洋戰爭完全不同的一點。

接替麥克阿瑟的李奇微則嚴格執行了美國政府的有限戰爭政策,在第五次戰役,志願軍全線退卻的時候,美軍雖然也展開大規模攻勢,但只是進行旨在擴大戰果的短距離追擊。也不敢違抗國會的命令,越過三八線太遠,這也是為何戰爭末期的戰鬥主要是圍繞著三八線的拉鋸戰。而不是不擇手段殺傷地方人員,極力推進戰線的戰爭模式。

(第五次戰役)
所以,應當看到,美國一開始就投鼠忌器,不敢把戰爭擴大,這受制於美軍當時的全球軍事戰略。而如果美軍真是不管東歐的壓力,一定要擴大戰爭,總體戰下的志願軍是很難頂住壓力的,因為戰火不會只落在坑道里的志願軍頭上,還有國內一切我們能想得到的地方。

2.坑道戰術本身就是一種能極大削弱炮火優勢的戰術但是其代價也是很大的,那就是犧牲了輕步兵部隊的機動性和戰術突然性。這對於依靠運動戰的志願軍,是個極大的損失,但是戰爭已經進行到這個階段,陣地戰是繞不過去的,所以坑道戰術的使用,本身也是很被動很無奈的。在相持戰前期,志願軍內部就廣泛流傳著「寧攻三個山頭,不守一個鐘頭」的說法,足見美軍火力的兇悍。

雙方進入相持階段後,聯合國軍自此可以開始從容不迫地施展它的重火力優勢和消耗它那堪稱奢侈的彈藥數量。而志願軍則陷入了更為不利的境地,因為這時它還沒有找出克制聯合國軍火力優勢的有效戰術,部隊在陣地戰相持階段初期出現了極大傷亡。直到慢慢志願軍調整了坑道戰術的戰法,摸清了美軍的攻擊模式,慢慢才把傷亡降下來,維持在一個相對較低可以接受的程度。

志願軍的坑道戰術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早期從單兵馬蹄形掩體,但相互連通的「貓耳朵」,再到後來五六的掩體相連的雞爪洞,是步步深入的。為了實現"防"與"打"的緊密結合,坑道口還與防禦陣地上的表面野戰工事連接,這樣就可以使部隊能在第一時間從坑道進入野戰工事。炮火只要一停,人馬上衝出去搶佔防禦陣地,頂住衝上來的美軍。有了坑道工事,志願軍在作戰中傷亡明顯減少。1951年夏秋防禦作戰時,「聯合國軍」平均發射40-60發炮彈殺傷志願軍一人;1952年1-8月,「聯合國軍」平均發射660發炮彈,才能殺傷志願軍一人。所以,坑道戰術,對於火炮,特別是榴彈炮這種彈道較為平直的炮種防禦效果是很好的。(注意,這裡所說的平直彈道,是相比迫擊炮這種曲射火力而言的,諸位不要糾結諸如「加農炮彈道更平直」什麼的了)

所以,之所以美軍難以消滅坑道里的志願軍,是因為……坑道戰術本身就是很難纏的戰術,不能完全控制陣地,就無法給敵人有效殺傷。

3.志願軍的坑道戰術,是在戰爭轉入與美軍的陣地對峙階段的產物,這跟太平洋島嶼上的日軍被重重圍困而發展出來的坑道戰術有很大不同。太平洋島嶼上的日軍,面臨的是美國艦隊鐵桶一般的圍困,彈藥,糧食,食物,兵員,幾乎任何形式的補給都斷絕了。這種情況下,坑道戰術雖然能抗住美軍的炮火,但是並不能為日軍爭取到更多喘息的機會,而只是讓喘息的時候不至於被炸死而已。坑道里的日軍,其實是死一個少一個的,陣地早晚是要丟的。

(美軍使用噴火器肅清地道和山洞裡的日軍)

(朝鮮戰場上的補給線)
而志願軍的坑道戰術,雖然看似是一種對美軍絕對優勢炮火的被動防禦措施,但是志願軍的補給線是沒有斷過的。雖然經常受到美軍的炮火阻攔和覆蓋,但是後勤部隊不惜一切代價,一直保持著對前線陣地的補給輸送。這意味著,「范佛里特彈藥量」可以呈指數增長,但是坑道下的志願軍的傷亡卻未見得是指數增加的。每一次炮火準備後,美軍的部隊衝上山頭,會發現,本來要炸掉的裝備全部轉入了地下,現在原封不同拿出來對著他們射擊。本來殺傷了不少志願軍,但是一夜之間通過補給線,新的兵員又送了上來,抵抗的力量還是很強。這是讓美軍頭疼的地方。當然,對於沒有反斜面掩護的後勤補給線,反而成了戰爭後期志願軍傷亡的主要來源。前線死人經常沒有補給線上多。

所以,坑道戰術之所以能成為志願軍跟美軍周旋的工具,而不是淪落成僅僅是拖慢志願軍死期的垂死掙扎。就是因為後勤補給的頑強,後勤部隊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保證供應是坑道戰術能發揮功效的前提。

4.坑道工事在面對敵軍遠射轟擊時固然存在優勢,但單憑坑道工事仍很難與步步為營的聯合國軍進行正面對抗,因而志願軍在坑道工事的基礎上仍然需要構築反斜面陣地,兩相結合得來進行兵力儲備和躲避敵直瞄和曲射火力。此後志願軍利用坑道與聯合國軍作戰時,更多的時候是一種反斜面陣地防禦作戰的形式出現,其中最經典的就是上甘嶺戰役。儘管有了坑道工事,志願軍可以抵禦美軍榴彈炮、飛機轟炸的曲射或拋物線火力打擊,但美軍還擁有大量坦克、無后座力炮、M-2重機槍等直射火力。由於志願軍缺乏火炮,美軍在進攻時仍然可以輕鬆地將坦克等直射火力部署到適當位置,對志願軍陣地上的坑道口、火力點進行壓制,然後步兵上山佔領表面陣地。隨後就會出現,整排整連部隊被美軍幾支步槍堵住坑道口的嚴重情況。這時候,本來效果不錯坑道反而讓志願軍自縛手腳。

(這張圖比較好顯示了反斜面戰術的應用,雖然不是朝戰的)

所以,志願軍構築了大量反斜面陣地。所謂斜面,就是從山頂到山腳的傾斜部分,在一個前沿高地上,朝向對方的斜面叫正斜面,背向對方的斜面為反斜面。反斜面坑道工事利用山體的遮掩,美軍當面的所有直射火力就都成了擺設,曲射火力也存在很多死角,壓制效果有限。

但反斜面陣地也不是堅不可摧,其關鍵就在於稜線的爭奪。當志願軍稜線丟失的時候,美軍會以極快的速度全力撲上,使反斜面坑道里的志願軍來不及預警來不及展開兵力佔領陣地,直接被堵在坑道里。美軍然後就調上無后座力炮、重機槍等直射火力,壓制後山志願軍的陣地,最後肅清前山坑道里的志願軍部隊。這時候一般志願軍就慘了。

最經典的持續好幾天的稜線攻防戰,美軍穩紮穩打利用炮火優勢逐步控制稜線,而志願軍就死守反斜面陣地拖時間,到夜間新部隊運動上去重新控制稜線。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就是一場典型的反斜面防禦作戰。窩在反斜面,等炮火弱下來,衝上去打一波,打退就縮進反斜面坑道,繼續等。後期,隨著志願軍炮兵的展開,很多時候志願軍可以在美軍衝上反斜面時直接呼叫炮火轟擊表面陣地,或者直接在美軍沒衝上山頭正在爬山時,算好時間差,給美軍「火力覆蓋」,而戰爭末期美軍的主要傷亡,反而是這種火力覆蓋所造成的。所以可見,坑道戰術雖然有用,但是真正想殺傷敵人,還是實打實的火力來的實在。

所以,志願軍的坑道戰術之所以有效,也有反斜面戰術和稜線戰術以及後期炮兵支援的配合的原因。並不是單一的坑道戰術的功勞。


歡迎補充和糾正


知乎問題常識——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所以你的問題就是不成立的。

美軍帶領的聯合國軍隊戰鬥力強大,火力充沛,經驗豐富,裝備優勢,然而在部分地形並不能充分發揮各項優勢,超過閥值也沒有意義,山頭削掉一米也是無用,當然如果對上國民黨的軍隊,哪怕幾百萬層層設防,也自然可以一路平推到西伯利亞。

美軍帶領的聯合國軍沒有出錯,戰略和戰術的應變能力也強,此消彼長並不存在消極應對,是非常可敬的對手,戰鬥中也有很多戰士英勇的表現收到嘉獎。

彼方的對手是中國志願軍、朝鮮部隊和蘇聯支援裝備物資里夾帶的支援航空軍,我並不想描寫我方的軍隊素質、戰鬥力量和裝備水平,只想再次提醒一下這場戰鬥的結局:在這場殘酷的有限戰爭中,我們完成了所有預期的戰略目標,遺憾的是強大的聯合國軍並沒有。

戰略目標是否完成才是一個正常人(智商正常、邏輯正常、三觀正常)用來衡量戰爭結果的標準,納粹德國閃電戰蕩平一個歐洲和北非然而輸了戰爭,納粹日本掃蕩整個東亞和半個太平洋然而輸了戰爭,戰國村長大戰,信長、信玄、謙信和猴子再出彩,最後的將軍還是德川,如果說中國輸了,只能評價又無知又自卑又愚昧,對了,還丑。

雙方都傾盡全力去應對這場有限度戰爭,最終和談成功結束戰爭,兩個朝鮮以38線分界,至少保障了我國東部地區60年的和平穩定。

至於為什麼消滅不了坑道里的志願軍?

能消滅的了。

即使中國志願軍有良好的戰術素養和戰地工事建設素質,我們都是血肉之軀,對方給與的並不是糖衣炮彈。

我們有上甘嶺,也有無數你我記不住名字只有編號的高地,有的守住了,有的守不住,防守並不是唯一的選擇。

因為我們的軍隊更堅定,更懂得發揮我們的優勢,更懂得如何把戰術優勢換算為戰略優勢,也更有信心面對我們的敵人,哪怕帶著點猜想中的誤解和無知,但是了不起鵝對手也差不多,時隔這麼多年再看潘興上畫的老虎頭真的會讓志願軍害怕?

我猜並不會。

朝鮮戰爭的起點是鴨綠江,我們優勢在於山地戰,卻並不是一路靠著山地上的反斜面和坑道,防禦著消耗著抵達戰爭的終點,並不是,依靠的是優秀的戰術,仰賴的是精銳的戰士,有盟友大力的幫助,更何況背後是一個站起來的中國。

自1840年起,終於睡醒的獅子,百年屈辱,百萬血淚,小小的半島上的分界線不過是百病初愈虛弱蹣跚巨人的覺悟。

———————————————————————————————————————————

至於說志願軍是老鼠的渣,美帝王牌飛行軍團勇者f86都不該摸著良心輕視米格,韓國是美少女?蛤? @T44的彈藥架你要看的估計沒有,不過可以看 @fang cai的樂子。
————————————————————————————————————————

這東西本來就是反駁別人的,如今對方的答案也被舉報刪除了,不清楚緣由不怪你,但求別煩,再者我寫了又不是求你看。還有,你哪位啊?


這個問題是容易引發情懷的,然而還是要客觀,上甘嶺和太平洋島鏈爭奪戰從目的、性質到雙方投入,戰術安排都是完全不同的攻防戰役,簡單的說,能守住上甘嶺是因為:
1.志願軍有一定防禦力的地下掩體;
2.上甘嶺的地形對於控制住反斜面的防禦部隊有天然優勢;
3.志願軍有比較充足的人員補充和比較低限度的彈藥物資補給;
4.志願軍有一定的支援火力對陣地進行保護;
5.當時的空中力量對地面部隊進攻的支援,特別是空中遮斷(AI)和近距離空中支援(CAS)的效率是遠遠比不上40年後的海灣戰爭時期的。

@Wei William 很深入淺出的講了地面的部分,我就說說天上吧,也就是第五條
-----------------------------------------------------------------------------------
正如很多人所述,朝鮮戰爭的高地爭奪是中後期拉鋸戰的重頭戲,面對聯合國軍具備的火力等諸多方面優勢,志願軍邊打邊學,在盟國的支援和友情客串下,構建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禦、補給和反擊戰術,有效的遏制了聯合國軍的地面進攻,特別是反斜面。那麼美帝為什麼不採用其強大的空中優勢對志願軍布置在後方和反斜面的火力攻勢進行打擊呢?又或者為什麼不直接從空中破壞志願軍的防禦手段和防禦設施呢?

自然,原因是做不到,上甘嶺戰役聯合國軍投入飛機參與作戰是3000多架次,由於遠離3 8線,基本上是受不到中蘇空軍的干擾的,聯合國空軍處於單方面的絕對空中優勢,擁有幾乎完全的制空權,這個背景下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
空中遮斷(AI)在空中干擾、阻滯或摧毀戰場附近區域的敵方軍隊和補給的行動;
近距離空中支援(CAS)對接近己方的敵前沿和淺近縱深內直接影響到己方當前行動而進行的空中火力突擊。
在以90年代伊拉克戰爭為代表的現代戰爭中,空中遮斷和近距離空中支援被發揮的淋漓盡致,高速、精確、火力強大的空對地作戰幾乎摧毀了伊拉克的有效防禦力量,但是在朝鮮戰爭時期,受制于軍工科技和軍事技術兩方面的限制,這兩項任務的效果是完全不能夠達到這麼華麗的效果的,不要說直接摧毀敵人防禦,連比較好的配合地面部隊進攻都很難做到。
主要體現在
一、戰場態勢感知,現代戰爭在掌握了單方面的空中優勢和制空權以後,軍隊可以使用衛星、偵察機、電子戰飛機 、無人機等等對戰場進行實時監控和火力部署調配,強大的態勢感知能力能夠及時發現敵軍的行動,部署。而朝鮮戰爭時期則不行,由於缺乏高效的偵查手段,對敵人的重要目標,比如補給車隊,指揮中心,火力點等探查基本是依靠偵察機的目視偵查,這就很容易受到地面掩體、偽裝、氣候地形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而作戰飛機也並沒有對地雷達,火控雷達等等的打擊探查手段,他們只能接收指揮部或者戰術航空控制小組的死計劃,AI飛到指定地點投彈了事,CAS頂多自由發揮用笨炸彈、機炮和火箭彈狂掃一陣走人。也就是說,強大的聯合國空軍當時是沒有能力全面掌握戰場情況的,這是空中支援的第一個不利點;
二、打擊手段有限。朝鮮擁有著坑爹一般多的丘陵地帶,但是這在戰爭,特別是防禦作戰中是一個極好的優勢,綿延的山區不但阻礙對方地面部隊的進攻,對於敵人的空中打擊也有著優良的防禦效果。即使是四五十年後,山地作戰仍然是MD空軍很頭疼的一個問題,一般情況下是轟炸機炮艇機洗地,精確制導武器打擊,對地攻擊機和武直對地面部隊進行清除;而當時是沒有現在的GBU-28、BLU-113之流精確制導+侵徹戰鬥部神器的,連混凝土大炸彈、武裝直升機之類的玩意兒都沒有,轟炸只能對付地面陣地和簡單的工事,山地的地下掩體基本是沒有辦法的,哦,除了讓P-51往坑道口擼勃朗寧,顯然這樣的手段,對於打擊絕大部分時間宅在坑道里的志願軍是然並卵。
三、指揮系統。好萊塢電影中經常看見MD的特戰部隊或者地面進攻部隊,拿起無線電呼叫空中支援,片刻戰機呼嘯而至敵人片甲不留的橋段。這就是原始時期的戰術航空控制小組(TACP),通過目視辨識地方地面目標,再無線電指揮執行CAS任務的空軍進行打擊,為什麼說原始呢?因為一開始TACP是隨著大頭兵行動的,目視效果不拔群,還容易被集火;後期雖然採用了空中偵查的手段(前線空中控制官FAC),但是指揮體系仍然是跨體系的,加之受限於觀察方式的限制、通訊手段的落後和作戰飛機的速度,做不到及時發現及時打擊,跟現代戰爭中,FFAC、無人機、空中預警指揮平台狂掃幾百公里範圍,秒認目標直接呼叫或者實施打擊的效率是天差地別的,志願軍就是利用這種時間差帶來的窗口對敵軍地面部隊進行攻擊。

所以總的來說,空中支援上,受限於當時的科學技術和指揮體系的不完善,聯合國空軍只能大概其確認一個模糊的打擊目標,再通過漫長的逐級上報和等待來制定指揮攻擊行動,最後用有限的手段進行打擊,自然起不到決定性的戰果了。


硫磺島後面,是美國海軍強大的艦隊,上甘嶺後面,是志願軍預備隊+補給線+蘇聯援助的喀秋莎。


別說上甘嶺了,就是現在美軍也很難搞定阿富汗巴基斯坦山區里的塔利班了


反斜面戰術有效的抵消掉了美軍的火力優勢,還有志願軍夜間作戰能力極為出色,白天躲在反斜面,晚上重新控制稜線,形成持久的拉鋸,最後成為了意志的比拼。


1.巷道是反斜面構築的。
2.巷道是連通的。
3.巷道是深入地下的。
4.志願軍頑強的戰鬥意志。
5.志願軍靈活的戰術。(別特么跟我提人海。)
6.來自後方的有力支援。


太平洋諸島爭奪戰和朝鮮半島戰爭的大背景完全不同。
日軍當時已喪失全部制空權,對空中偵查和打擊毫無還手之力,補給也是完全切斷,個別孤島地道里的日本軍已經要吃屍體充饑了。
與之相比,志願軍面臨的境況雖然惡劣,但並不極端。空中我們依託蘇聯援助有一定能力反擊。補給上雖然嚴重受限,但並不是被切斷的狀態。最主要的一點,志願軍的防線戰略上是單向受敵,有縱深的。部隊可以輪換的。這和孤島上沒有補給,不能換防,單方面損耗的日軍是不一樣的。

如果用防禦工事來比較,是不會得出志願軍損失小於日軍的。明顯日軍在諸島上的工事更加優異。畢竟有較長時間的準備時間,又不是寒帶凍土的環境,有混凝土加固,坑道暗堡齊備。這些東西用鏟子和反斜面是替代不了的。


美軍基本奪取了上甘嶺的正斜面陣地和稜線。在三角山和狙擊手高地都是如此。正斜面入口基本都封上了。
反斜面坑道由於有後面山上的火力和給養支援,美軍沒辦法佔領,無法立足。志願軍在坑道里只有不成建制的少量部隊。無力發起反擊。美軍炸了一些洞口,但沒辦法封住所有洞口。
有無後繼力量的增援以及火力保護反斜面洞口,是上甘嶺與硫磺島的最大區別。
其實歷次大戰均已證明,火炮和航空兵對於意志堅定的防守方,起的作用不大。最終決定勝負的,還是要看步兵。炮彈和炸彈不長眼睛,是死的。人是活的,能躲能藏。
中方能撐到最後,是為了政治意義不懼巨大的傷亡。美方把奪取的地方拱手讓人,是不願意承擔慘重的代價。到了硫磺島,美軍意志堅定,所以傷亡慘重也要奪取,所以日軍必敗。如果美軍用如此意志打朝鮮戰爭,現在就是一個統一的韓國。如果美國用如此意志打越南戰爭,現在就是一個統一的民主南越。如果美軍在伊拉克…


因為日本人在島上,而制海權在美國人手裡。
幾乎送不上去任何補給,也不會有援軍,全軍覆沒自然只是時間問題。


個例代表也好,群例經典也好,有攻陷的,也有沒攻陷的,上甘嶺的宣傳價值就肯定高於白馬山了。
說回來,美軍開展攤牌行動(上甘嶺戰役)後,戰鬥進行是分好幾個階段的吧,自10月14日至10月19日,美軍在攻陷高地大部分地表陣地後,接下來幾天美軍破壞了部分坑道,收穫較少,詹姆斯·范佛里特決定在10月25日由韓國第2師接手整個防線,美7師撤出戰鬥。

接下來一直到11月28日最激烈的輪番搶奪中中韓才是主角。


坑道只是志願軍面對美軍炮火的最笨的辦法,但有用!我覺得這個是范佛里特指揮的責任!看美軍的戰術,根本沒有變革,後期美軍進攻規律就被志願軍摸索出來了。說明這期間美軍連火力點都懶得變一下,范佛里特彈藥量大部分都是在浪費彈藥,不過美軍土豪么,可勁兒造,可美軍還是沒能確切掌握志願軍的位置,只是用火力覆蓋。


1 島嶼供給需要海軍。而當時日本的供給能力已經失去了。

2山地作戰更具有流動性。難於被分割。

3蘇聯支援了一些武器和飛機。

4中國人沒有佔領美國的領土。沒有殺死美國的平民。美國人對中國人的仇恨和對日本人的仇恨是不一樣的。於是對中作戰和對日作戰的決心和戰略目標就不一樣。


很簡單,一個有補給,一個是斷絕補給。
如果在上甘嶺的時候,後面補給不上補充兵員及彈藥,前面的坑道工事就會守不住。
我倒是很佩服日本人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還頑抗到底。


推薦最多的答案里已經有了:志願軍是跟美軍陣地相持而日本人是被美國人圍困清掃。對守軍來說這是決定性的差別,前者可以不斷獲取給養,而後者只能坐吃山空;前者可以組織反擊配合其他部隊進行運動作戰,後者只能堅守等死;前者的作戰可以實現戰略目標,而後者基本沒有戰略作用。


志願軍的後援一直沒有斷過,美軍連中國境內的物質集散地都沒有進行轟炸,這就保證了工事稱為保存志願軍作戰實力的一大有利因素,而非二戰日軍困守孤島的墳包。


因為守島鬼子沒有後方,孤立又衝動。


因為竹內連山死在雲南沒來得及把反斜面工事推廣到東南亞日軍。


因為中國人拼起來真心是不要命的。。。


一旦坑道口被佔領, 裡面的人難逃一死.

如果沒有強大的炮火守護坑道口, 志願軍也難逃日軍的結局.


推薦閱讀:

二戰時,關於「日軍一個兵可以單挑中國軍隊一個班」的說法是否屬實?當時一個日本普通士兵的真實寫照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中國古代真的有過百萬軍隊的戰爭嗎?
為什麼德意日軸心國敢挑戰英法蘇美中澳加?
為什麼很少提及70年代末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
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哪些戰鬥英雄?電視上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出現的英雄現在做什麼呢?

TAG:歷史 | 軍事 | 國際政治 | 軍事裝備 | 中國人民志願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