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張學良當年不放棄東北,和日本人死磕到底。中國後面的歷史將會怎樣?


發一篇我以前發在公眾號但沒過審核的文章

如果張學良堅持抗日,中國會怎樣呢?

張學良,一個左右了中國近代的男人,面對九一八事變來自日本的挑釁,他下令一槍不發將主力撤回了中原,導致偌大的東三省就這麼拱手送給了日本,張學良本人也遭後人唾棄。連當時的民國第一殺手王亞樵都看不過去,揚言要殺了張學良這個漢奸,那麼,張學良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如果當時張學良堅持抗日,抗日戰爭是否會有一線轉機?

張學良的實力

首先,不要拿國民政府工業標準來看待張學良的水平,當時的東北是全中國最強,乃至東亞一流的軍事集團,即使是當時的日本人對此也讚嘆不已,稱之為「東方第一」(《吉田茂傳》)。

從張作霖建設的東北兵工廠,廠房是丹麥承建,質量總監由英國人擔任,其中還有1500多名歐美技師在此任職。當時張家的東北兵工廠,最高能月產4000支十三式步槍,40挺輕機槍,100挺重機槍,甚至還在研製一些歐洲尖端科技(如芥子氣、氯氣等生化武器)。

此外,張作霖時期也大量外購歐洲的尖端武器,從英、法、等地採購了大量的飛機,坦克等武器裝備,組建了一支實力不俗的空軍——東北航空大隊和中國第一支坦克師(同時期日本並沒有坦克師團)。憑藉這些,張家也躋身成為當時東方的超一流軍工企業和軍隊。

奉系的坦克,法制 FT-17

東北坦克基地

然而,張作霖苦心經營數十年的東北卻一朝盡毀。九月十八日晚,日軍十六聯隊迅速佔領瀋陽兵工廠和東塔飛機場。兵工廠貯存的大量現成槍炮,彈藥,其數量極多,全部落入日軍之手。

東北軍逃離後,奉軍部隊公布的損失為:飛機262架,各類艦艇20萬噸(其中包括當時中國最大噸位的巡洋艦「海圻號」),各種口徑火炮3019門,戰車26輛,機關槍5,864挺,步槍和手槍118,206支,以及不計其數的槍炮彈藥、被服、軍糧、煤炭。

(奉軍的英制NC-27坦克)

九一八事變次日,奉軍東北航空大隊接到不抵抗命令,以致奉軍空軍全軍覆沒。大量飛機被日軍截獲大量使用繳獲並被使用在後來的東北征服戰中。這些飛機有戰鬥機、轟炸機和運輸機,均是當時歐洲各國處於領先水平的飛機。

有人說,關東軍的實力遠勝張學良的奉軍,把東北軍撤回關內保存實力是明智的選擇。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要知道,1931年的日軍和1937年侵華的日軍是不同的,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小國,無論鋼鐵,石油等都不足以供應大規模軍工業。而九一八佔領東北後,坐擁了大量煤炭鋼鐵的日本就開啟了大規模的重工業。如果東北不丟,那麼誰又敢斷言,給奉軍六年發展,他們不能自造飛機大炮坦克呢?

不妨來看兩場戰例,來看看,當時的東北軍真的不能抵抗日軍嗎?

江橋保衛戰

東北黑龍江的馬占山部隊在無飛機坦克等重武器。僅僅只有五千多名省防軍的情況下,抵抗日軍一個師團和兩個旅團,總計三萬餘人。在敵眾我寡的惡劣局勢下對來犯日軍迎頭痛擊,直到中央部隊被突破,部隊才不得已撤退。此戰日本損失382名士兵,傷996人,馬占山的部隊亦損失500多人。這一戰,東北以一個省防軍的兵力阻擋在嫩江對岸十四天之久。

富拉基爾戰役

再來看第二場戰役——富拉基爾戰役

在江橋戰敗後,日本兩千餘士兵在四門野炮和三架飛機的掩護下強行攻佔富拉爾基,對高團陣地發起總攻,雙方展開了拉鋸戰。省防軍第二旅旅長蘇炳文組建的抗日救國軍三進三出,擊斃日軍400餘人,三名日軍指揮官陣亡。蘇炳文部隊自身戰死600多人。

此為攻佔馬占山部隊開來的日軍坦克,你們感覺與奉軍的FT-17 或者NC-27坦克孰強孰弱呢?

通過兩場戰役,我們真的認為,日軍和東北軍的差距大嗎?況且,這些只不過是東北的省防軍,其戰鬥實力要遜色於東北軍的主力旅,當時的奉軍海陸空三軍總兵力44萬,加之收編的晉軍西北軍,張學良當時坐擁著70萬兵力。而同時期,日軍全國兵力不過20餘萬兵力。如果張學良真心肯與日軍拚死一搏,誰勝誰負,是可以預料到的。

張學良為什麼不抗日?

既然坐擁這麼強大的實力,那麼張學良為什麼不抗日呢?即使九一八是一場猝不及防的事件,也完全可以調遣各省部隊進行反攻。

現代很多說法是蔣下達的不抵抗命令造成的,這顯然是對當時局勢的誤讀,作為國內軍閥巔峰的張學良和蔣並非上下級關係,即使蔣無心抗日,也無法命令節制張學良。

原因只有一個——張學良自願不抵抗。

其實從張作霖時期,關東軍的主力就陸續部署在了關內,而在東北方,只有10萬省防軍維持治安,至於原因,就要從更早的一場民國兩大軍閥勢力的對抗——直奉戰爭說起,吳佩孚的直軍和張作霖的奉軍兩方為了爭奪京津一帶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展開了曠日持久的對抗,第二次直奉大戰,奉軍贏得了對京津的控制,而如果班師回朝與日軍拚死一搏,就等於放棄直奉戰爭的勝利果實,並且要承擔損兵折將被其他軍閥蠶食的後果。身處亂世,作為一個軍閥,兵力就是自己的身家性命,張學良怎能不愛惜自己的羽翼呢?

(奉軍部隊)

日本雖然其本身實力是東亞一流,但限於自身貧瘠的自然資源而後期發展的舉步維艱,自從佔領了東北,不僅坐擁了擁有大量煤炭,鋼鐵資源的土地,使得日本重工蓬勃發展,而且刺激了日本少壯派的抬頭,導致日本開啟了六年後的抗日戰爭。如果張學良當時能遏制住關東軍,那麼日軍侵略中國的步伐將會大大延緩,甚至整個抗日戰爭將不會發生。


中原大戰會打完
蔣介石會下台
中原軍閥一致噁心東北軍
山海關附近不停的被內地軍閥騷擾策反
熱河張部湯玉麟很可能被搞死或者叛變
日本人和內地軍閥夾著打東北軍
(畢竟當時幾乎沒有內地人認可東北是中國的…
全等著和日本瓜分張家東北。
畢竟反清大潮未散…滅帝刨祖墳熱情不減
畢竟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東北全境丟了之後
轉過來三七年盧溝橋事變中國政府才宣布日本進攻了「中國」,準備備戰,這六年很尷尬。。。要不是濟南北平丟了估計還在做著和平瓜分東北的美夢…
黑龍江庫頁島滿洲里丟了一點反應都沒有…
國家還在教育學生排「外」宣傳張家復辟排斥東北人…東北軍先被蔣拉去南方「剿共」又拉到西北「剛共」實質上把東北軍掏空,少帥都成了光桿司令。
蔣本希望將張逼得直接投共,好名正言順的報了當時中原會戰東北軍坐山觀虎鬥之仇,徹底滅掉東北軍的精神圖騰。
滿大街國民黨主要將領三分之一是東北軍舊部,一半人跟東北軍舊部或是帝國軍校保定派講武堂同學。趙登禹殉國~七七事變中首當其衝的最高長官們都是東北軍,在當時他們主子還沒死,你要是蔣就問你怕不怕?
恐怕礙於張曾在中原大戰出手相助出手相助,蔣才不敢妄動,怕壞了江湖名聲。就只有一次又一次的用費力不討好刁鑽的任務表面試探張忠心,作給外人看,實質上逼迫其歇斯底里自毀。
哪知張被逼退至角落仍只是貼共從到不明搞,蔣本計策欲擒故縱逼張明反,好徹底防止張遊說舊部共同脫離指揮。南方告急他到是往西安跑,為什麼?當然是督軍剿共順便讓張放鬆警惕、施之以德放平心態,因為這時候後院著火最是難受。試問當初直奉戰爭一舉拿下安徽廣州的東北軍真的正面剛不過紅軍?蔣在涮張,離間他京津地區部下張當真不知道?既然你耍我那我消極作戰也別怨我!不是張不夠聰明,至少他知道跟共黨曖昧,將其拽過來可控放大,一起三方來切磋免得被「敵我雙方」消耗至死(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綜上所述
東北軍要是一直剛日本人會導致中國滅國。
不是說這裡誰的決策重要到能從中力挽狂瀾
而是說,
誰也不真傻
誰也不會為了「崇高目標」犧牲一切
歷史嘛
每個小小的「大人物」在自保和規劃發展中,由自身道德感及人格約束做出的決定,最終都成為了促成了今天輝煌的一個要素。

總的來講

國運來時狗難擋!
太祖英明萬古傳!!!


給你打個比方,誰在1931年抵抗日本侵略就猶如現在扶一個摔倒在地的老人,張沒扶,遭一群鍵盤俠狂噴,馬占山說張沒扶我扶了啊,鍵盤俠集體無視繼續噴張,馬占山跳起來大喊:喂喂,我扶拉老人被碰瓷了,救命啊,救我!群眾繼續無視,繼續噴張學良!我就想問:馬占山抵抗後的余部是否幾萬人沒有得到應有的支援,最後扯到蘇聯境內然後被從新疆遣返回國,在新疆戍邊到死!你可以選擇不扶摔倒的老人!可以和張一樣在民族危亡的時候選擇明哲保身!但是沒有支援和支持馬占山的人包括當時中國的其他省份和其他人無權噴張學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都是一群當XX立牌坊的貨,自己不做憑什麼站在道德的高地要別人去做?


西安事變就不會發生。。。。。。。。。。。。。。。。。。。。。。。。。。。。。。。。。。以下省去一萬字


蔣某人給老張背黑鍋!!!!!性格決定的,改不了的


蔣介石戰略性失誤。


也許現在有一些知乎的答案可以不用摺疊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局座張召忠的歷史知識水平?
《我的團長我的團》有哪些令人稱道的細節?
怎樣看待張學良在大陸和台灣兩極分化的評價?
如何評價電視劇《海上孟府》台詞多次出現軍事上的錯誤?
如何看待《少帥》電視劇中演繹的蔣介石?

TAG:歷史 | 抗日戰爭 | 張學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