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端支付需不需要確認按鈕,你怎麼看?

移動端支付過程中,在一個細節上,微信和支付寶做了不同的設計。

微信支付中,輸入密碼後直接完成支付流程,是不需要點擊確認按鈕的,反之,用戶在使用支付寶的過程中,輸入密碼後還需要點擊付款(或確認)按鈕,才可以完成支付流程。

關於這個細節的不同設計,你怎麼看?移動端支付是否需要確認按鈕呢?


這個問題,起始於昨天看到kent和kant陸續分享了產品體驗相關的文章(主要是kent的《及格的產品VS優秀的產品》),後面也蔓延到各個產品群、朋友圈和知乎。裡面爭議比較大的點,在於微信支付與支付寶的體驗——「 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來講,「輸入支付密碼」環節需要確認按鈕嗎? 」

其實昨天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按照kent和kant的看法,「不需要確認按鈕」是一個好設計;可以看到知乎高票贊答案里前兩個也是這樣(但一個是該功能的設計者,另一個是微信公眾號PM)。但看kent文章下的評論,67%的反饋都是覺得保留確認鍵更符合使用習慣。這也是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首先,甩出結論。我並不認為需不需要確認按鈕,在產品上有優秀與否之分。這個不是和稀泥。事實上在這方面,我是比較認同@純銀的產品觀的。小孩子才糾結體驗,大人只看需求。事實上,去掉確認按鈕,本質上只是體驗上的改變,對整體產品流程與邏輯並沒有什麼顛覆,也談不上核心需求場景。所以我認為該功能設計者提出的「發布後沒有什麼投訴」便成功驗證了,是比較搞笑的邏輯。如果你馬上加回確認按鈕,可能也沒有什麼投訴。這不代表什麼。

況且,我並不認為去掉了確認按鈕,就是優秀的體驗。至少,保留確認按鈕不能說是差的體驗。原因下面說。


1、從產品整體來講,更重要的是功能要符合產品定位,在產品核心邏輯下運行。怎麼選擇,更多的還是看產品自身的風格定位與用戶需求場景。

比如微信支付營造的是快捷支付的定位,使用場景多是小額支付,那麼產品體驗都是服務於便捷簡約;而支付寶立於支付行業多年,巨大的用戶基數和行為習慣使他傾向於安全、可靠的定位,產品體驗更保守可靠。

微信的體驗突出了流暢,支付寶的體驗突出了信任。我覺得並沒有絕對的對錯。而且也有朋友指出來了,微信的小額、快捷支付與支付寶的高頻、巨量,本身就是極大的產品差別,忽略這個背景,來談功能體驗,就是耍流氓


2、從具體使用場景來看,上面也提到過了。我認為微信支付的「無確認按鈕」確實是一個流暢的體驗,但也不必拔高,僅僅是個流暢體驗而已,支付寶的體驗看似更傳統,但並不能說是更差的體驗。

微信支付多是小額快捷支付或者紅包,支付金額小,思考成本低,而且依附於微信本身這個社交平台,只是作為一個功能模塊,對便捷、快速反饋的需求是更高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微信的PM和交互設計師,更願意誇耀自己「對簡潔、流暢體驗的追求」;

而支付寶,本身就是一個專門的支付及理財管理應用,使用場景更貼近真正的電子錢包,金額更大,消費場景更多(淘寶、第三方購物、轉賬、繳費、理財等等,雖然這些功能很多微信也有,但使用習慣和頻次不可同日而語)。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支付寶所表述出的,更多的是安全、穩定、可靠。你可以從登錄時的支付環境掃描、手勢密碼解鎖等一系列功能看出來。

因此,我認為取消確認按鈕,其實還是有很大影響的。如果在體驗上,只是看起來更流暢而已。但我不認為去掉按鈕、減少點擊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優化體驗了。

或者,更客觀的說法是,微信支付可以這麼玩,但是你要把它強行推到支付寶,我認為就不妥了。畢竟微信支付的基數還不能和支付寶相比,即使點擊確認按鈕並不能帶來實際上的安全作用,但對用戶的心理上確實有進一層的保護作用,讓他覺得受到尊重

而且真要論便捷,那很多網站的登陸就更應該先實現輸入密碼後無需確認,畢竟這相比支付更加高頻。當然這只是舉個極端點的例子,密碼長度、驗證碼都是要解決的問題。包括微信網頁版登陸需要在微信上確認,其實都不那麼便捷,我相信大部分使用場景下用戶是不需要確認的。但是我也相信這個設計有微信自身的考慮。所以一個確認按鈕放不放,其實涉及到很深層次的業務邏輯,也許沒那麼簡單。


3、微信支付,其實只是表面上讓體驗簡化,其實只是轉嫁到別的環節。本質上並沒有簡化。

我並不認為去掉了確認按鈕,就是簡潔流暢。因為在大部分用戶使用習慣上,選擇支付渠道、確認金額、輸入密碼、確認支付,是一套完整的流程。微信並沒有改變這套流程,只是去掉了確認按鈕,改為在輸入密碼階段進行確認,但本質上,並沒有降低流程上的成本。

因為輸入密碼本身是一個不需要思考、一氣呵成的過程,檢查的過程放在確認上。微信支付,強行插入你的輸入過程,讓你思考,這本身並沒有減少必要的流程,而是轉嫁到了輸入環節。但「確認支付」的心理環節依然存在。

微信支付的邏輯是,讓你在輸入密碼的時候,就思考是否要完成支付;支付寶的邏輯是,先一口氣輸入密碼,然後讓你確認是否完成。本質上,一套邏輯。微信看似簡化了,但實際上反而增加了使用成本。我在輸入密碼時,本來只需要一口氣輸入密碼,然後思考是否確認即可;在微信支付的環境下,變成了輸入密碼時,既要考慮密碼本身是否輸入正確,又要在輸入最後一位前,確認是否要進行交易。

沒錯,這樣不用點擊確認,確實手指少動了那麼一下,但是在本來沒有門檻的輸入密碼環節,增加了額外的成本。因為從邏輯上來說,確認「確認支付」的流程其實並沒有簡化,而是轉嫁了。


扯遠一點,這點上,我不太認同kant的看法。他認為這個步驟類似於以前固定電話時代,撥號前輸入最後一個數字,會思考要不要撥出去,而手機時代增加了撥號鍵。而回到支付領域,用戶雖然習慣了輸入密碼後再確認,但你讓他不再確認,他在輸入密碼時就思考,是體驗的優化。

這個,固定電話時代那種需求我是沒碰到過,我想也不會有太多人刻意停在最後一位吧,更多的是撥出去之前、或者撥的過程中就在想了。而且撥號鍵本身才是移動化的產物,更符合通訊的本質。一個號碼輸入後未經確認就撥打,本身就很不人性化。

支付同理,對於這種重要的行為(高捲入度或高風險),人的心理普遍是希望有個確認。我相信人們更願意在撥號按鈕和確認按鈕前思考,而不是撥號過程和輸入密碼過程中。何況,點擊確認的過程,對於這種重要的行為,也是一種「快感」。類似於核彈發射。我想這點張小龍先生應該不會反對吧。

4、最後,我想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確認按鈕是一種尊重

對,在我看來,涉及到支付領域,支付後的確認是一種尊重。就像之前提到的,點擊確認的過程,也是一種「快感」。如果你付錢,剛輸入密碼錢就嘩嘩的出去了,我覺得雖然感覺很快,但潛意識裡肯定沒有那麼爽。點擊確定,更像是一種尊重,它在業務邏輯上已經不是一個強制的流程,更像是提示你,該確認的確認好了嗎(金額、支付渠道、對象)?

而且,這個行為習慣已經被更多年歷史的線下支付所教育為主流,不是那麼容易被打破。


另外,繼續說遠一點。我覺得這種問題也就是在微信團隊和支付寶團隊這種大廠才有可能爭一爭,其他團隊真的沒必要太當回事。現在挨踢圈有點被這些大廠慣壞了。注意知乎最高票回答里,微信支付的設計師說的那句——我們把這個設計發布給全量用戶

恩,全量用戶。微信全量用戶有多少,我相信你們都知道,不必多說。

我們也都知道,主流的操作方式都是輸入密碼,再進行確認。你可以說微信是在創新,我更覺得這是一次「教育用戶」

是的,你丫想要便捷?來接受教育吧!不適應沒關係,用著用著你就「適應」了。(P.S.對於沒有投訴,你們真的別太當回事。反正我是不會為了一個破確定按鈕投個訴)


對於這種已經成為主流的體驗,在不影響主流程的情況下,我覺得,不是BAT,真沒必要糾結。PM們一邊很嗨的點贊,大談用戶體驗和創新,然後回頭面對自己的產品,繼續看著流程圖拉出確認按鈕。

微信和支付寶,有資格率先違背主流,教育用戶。你的產品呢?


沒事別老想著教育用戶。用戶習慣什麼,就給他們什麼。不僅僅是確認按鈕。

最後安利一下,我的簡書原文:產品說Vol.2 支付確定按鈕到底需不需要


看產品和用戶需求了,討論這個真的沒必要。
另外我比較認同 @許哲恆 的觀點,特別是「尊重」。除了安全性考慮上,增加確認,能夠讓用戶有一種自主的快感,「你看,是我自己決定要不要花,要不要支付的」感覺


工商銀行ATM插卡以後直接輸入密碼第六位輸完直接進去下一頁面 沒有確認按鈕

有人會覺得沒有所謂的"儀式感"還是"安全感"么


支持@許哲恆的回答,補充一個現實中遇到過幾次的場景:微信或支付寶的支付插件除了金額與密碼外,還有一個支付渠道(零錢or某張銀行卡),曾有好幾次在用微信支付時想用搶紅包得到的零錢(因而需要點擊改變默認為銀行卡的支付渠道),但往往都是一口氣輸完密碼,在支付完成收到提醒的那一刻心裡暗罵一聲:靠,忘了把銀行卡改成零錢了!相反如果有個確認鍵可以有效避免這個問題。


你是使用者吧


有支付確認給了人一個後悔的機會,個人還是傾向於有確認更好


沖遊戲,進入支付流程,正常我是個理性的人,可以控制不支付的。


我開通了指紋支付,2000塊就沒有了!

-等下再更新


當然需要,某種意義上就是給用戶一個go back 的機會。就像你在好的餐館點餐最後服務員都會確認一下你的菜名一樣,給你及時修改或者確認的機會以確保良性的用戶體驗。


個人覺得還是有確認按鈕好 有一定程度可以緩解衝動消費
我有的時候就是按確定的那一秒覺得先不付款 想想自己到底需不需要 然後。。。。。然後就取消嘍
商家們當然是希望消費者們不要猶豫 立即付款了


產品層面,微信一直以來,確實取巧,得益於其社交基因,但相信說到財務管理,或者在線錢包,人們首先想到得絕對是支付寶,所以雖然我們最求極致體驗,但說什麼都不能忘了產品初心和定位。
體驗層面,移動互聯網,核心最求的是方便到極致,所以微信能爆發性的擴大用戶群,支付寶只是把原有的這幫用戶帶到手機上,並沒有讓我媽手機上裝個支付寶,但微信做到了。


對於習慣移動支付的用戶來說,有和沒有差別不大。
對於第一次使用移動支付的用戶,特別是一些敏感的用戶:告知他在執行哪一個動作會把錢扣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整體來說,多一個確定按鈕,不會對體驗產生質的影響。少一個按鈕,可能會讓用戶感覺失去了對自己財產的控制權。


QQ搶紅包還不需要確認呢,點了就有


對於高用戶量產品,還是要首先滿足主流用戶。
現在的主流用戶,應該是需要「確認」按鈕的。

回想淘寶購物,5年前我大概要和客服平均聊上5分鐘,才敢下單。
現在,購買常規產品,除了改郵費之外,我從不和客服有任何交流。
我是說,處在不同階段的用戶,需求也是不同的。

而在支付領域,我個人的使用需求是:
大額,請讓我確認。
小額,請越快越好。
P.s.但即便是這樣的邏輯,每個人對於額度的大小也是有差異的。


有沒有按鈕並沒有什麼區別,微信沒有按鈕也沒有某些人說得那麼好,當你決定在檢查一遍的時候,錢已經到了別人的口袋了,沒有反悔和取消的機會了


手機打 這種短答案合適
這裡我表明立場,非常討厭長篇大論而長篇大論,簡單點說話能死?

微信產品為移動端:快、便(安全次之,主要基於對騰訊的品牌信任)

支付寶為淘寶pc端再加上移動。
所以他偏向安全、嚴謹為主,其它體驗靠後,而且面向多平台

還有在以前淘寶養成了支付習慣就有最後一下確認,這點非常重要,所有埠要感覺節奏統一。

而微信也可能是故意做次行為上的區分做出認知調教。

其他更深遠的屬於閑扯。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杭州如今的移動支付環境?
一個朋友只使用端到端加密的IM聊天,算不算矯情?
網安警察「日常網上巡查」是什麼,難道就是偷看網民的聊天?如果是的,那麼作為執法部門,這不違法嘛?
如果有「知乎紅包」,你認為玩法應該是怎樣的?

TAG:移動互聯網 | 產品經理 | 支付寶 | 微信 | 用戶體驗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