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裡面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外來語?

意想不到,意思就是很難猜出從哪裡來的外來源,甚至都不覺得是外來語。

相關問題有哪些我們平時常用但是沒有發現它們是外來語的外來語?


仙貝,音譯自日語「せんべい」。

「せんべい」音譯自漢語「煎餅」。


背嵬

背嵬軍是兩宋時精銳軍隊的名號,最有名的當屬岳飛麾下的背嵬親衛騎兵,郾城、潁昌、朱仙鎮一系列對金軍的大捷都有背嵬軍的身影。

我所知道的背嵬一詞,最初見於沈括所作軍歌,其中有「銀裝背嵬打回回」的句子(不好,這很不清真怎麼辦?)。到了南宋初,韓世忠選取精兵為親衛,號曰背嵬軍(見韓世忠墓志銘),後來被岳飛等大將所沿用。

公在建康,搜集惡少年、敢死士為一軍,教以擊刺戰射之法,號背嵬,如古羽林、佽飛、射聲、越騎之儔,履鋒鏑,蹈水火,無一不當百。

當時有所謂「一入背嵬,諸軍統制而下,與之亢禮,犒賞異常,勇健無比,凡有堅敵,遣背嵬軍,無有不破者」的說法。能夠說明背嵬軍特殊性的,除了上述的大捷,岳家軍北伐時還有一個戰例,背嵬軍將官王剛率領背嵬使臣五十人哨探(使臣是南宋中級軍官軍銜,相當於一個小軍官團),遇到金軍騎兵一千。背嵬軍官團面對二十倍於己的敵軍,反應竟然是「咦?對方竟然沒跑?」……戰鬥結果,自然是金軍雜兵潰敗。

背嵬軍的牛逼介紹的差不多了,要說說為什麼這是個外來詞。其實,對於這個詞的語源問題,至少到了南宋,時人已經搞不清楚了。當時有背酒瓶、盾牌等多種不太靠譜的說法。

1、一種說法說河北方言里嵬即罍(酒瓶),而大將的酒瓶必令親衛背負(你逗我?),所以引申為親衛軍之意。然而上面說過,沈括在西軍就提到有背嵬的說法,而韓世忠也出身關西,自然不可能訛用河北方言。

范嘗使燕,見道中人有負罍者,則指雲:「此背峞也。」故韓兵用以名軍。峞即罍,北人語誤,故云:「韓軍誤用字耳。」

2、另一種說法只是籠統地說背嵬=盾牌,仍然沒有解釋語源從何而來,以及為什麼要這樣說。

背嵬,即圓牌也。以皮為之,朱漆金花,煥耀炳日

當代學者湯開建老師的論文里,從一個新的角度考證了背嵬一詞的語源——既然是從西北而來,那乾脆從西北方言里找找看?中國史料中除了宋朝軍隊有「背嵬」之說,還有稱呼西北蕃部部落的親軍為「衙頭背嵬」、「親隨得力背嵬」的例子。所以湯文叢西夏語中尋找與「背嵬」發音相近的字片語合(這裡安利一下研究西夏文的工具書《蕃漢合時掌中珠》)。

音近「背」的有:蛇

音近「嵬」的有:龍、鷹

結合起來,背嵬就是「蛇+龍」或者「蛇+鷹」的意思,極言軍士驍勇。
換個中二點的說法,我叫他作鷹蛇騎士團乃們是不是好理解一點了?而西夏最精銳的部隊,在漢語中稱為「鐵鷂子軍」,很有可能他們的西夏語發音就是「背嵬」。

——也就是說,「背嵬」最初是西夏語中稱呼精銳勇士部隊的軍名,隨著宋夏戰爭的進行,其發音逐漸被宋朝西軍基層所學習,也用於稱呼勇士,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模糊了其原來的涵義。到了南宋,出身西軍士兵的韓世忠組建親軍時,第一個又想到了「背嵬」。而後,這個叫法又被岳飛等南宋大將用於親軍軍名。最後,這個原本可能是「鐵鷂子」的西夏語,在對付女真「鐵浮屠」騎兵的戰鬥中大放異彩,從此為國人所熟知。語言的演變著實神奇。

最後,用一首詩來為「背嵬」這個詞的演變作總結,我以為實在是再適合不過。

背嵬軍馬戰無儔,
壓盡當年幾列候。
先輩有聞多散佚,
後生誰識發潛幽?


俱樂部,這是個極為巧妙的外來詞。從club經日語轉手而來:club -&> クラブ -&> 倶楽部。不過由於俱樂部這個詞看起來就很現代,一般人不會認不出這是個外來詞。
但是同樣的還有一個外來詞「魔術」,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中國自己的詞,最起碼也是很久以前就有了。中國古代不說「魔術」,古書中只有「幻術」,即使是鄰居日本,古代也只有「咒術「這樣的詞。直到後來有了magic,日本人把發音稍稍改變,有了まじゅつ,寫成魔術,再傳回中國。


更新:2016年6月23日,在甜不辣的發展過程中添加「薩摩揚」。在回答尾處添加關於「關東煮」和「黑輪」的故事。
————————————
反對@小林立直的答案漢語裡面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外來語? - 小林立直的回答。這個答案有一定的錯誤和誤導,但是已經過兩百贊了,所以決定寫這篇文章更正一下。

錯誤有兩點:一是台灣甜不辣的形態,二是日語天婦羅的詞源。

首先中文語境中的甜不辣,確實來自於台灣對日本天ぷら(天婦羅)音譯。所以@小林立直說的這一點並沒有錯。而在中文語境中的「甜不辣」,常常是指大多是在火鍋或者是便利店的「關東煮」(おでん)看到這種表面金黃色的魚丸,所以大家一定會驚奇為何這個魚丸的詞源是天婦羅。如果大家去台灣品嘗一下現炸的甜不辣,就會知道為什麼他的詞源是天婦羅了。而在大陸,甜不辣普遍的食用方式更像類似日本的另一種美食「關東煮」(おでん、黑輪,我們會在後文解釋關東煮這個名字的來源)。

無論是炸還是煮,但是「油炸海鮮/蔬菜」是怎麼變成「油炸魚丸」得呢?這就不得不提到一種炸魚丸「薩摩揚」,顧名思義一種來自薩摩的「揚」,即油炸食品。薩摩坐落於日本九州島的西南部,薩摩與琉球和中國有著相對密切的往來,所以薩摩的人們從琉球學來了來自中國的這種油炸魚丸的料理方式,往往同時在魚漿內添加蔬菜等。住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朋友們可能吃過類似的食物,比如油炸的溫州魚餅。這種油炸魚餅在薩摩當地並非叫做「薩摩揚」,而是叫做「つけ揚げ」,而傳至日本其他地區以後,才得名「薩摩揚」。(大概類似無法在蘭州找到叫「蘭州拉麵」的食物是一個道理)食用方式往往是煮在高湯中,作為關東煮的內容(稱之為「種」)而這樣的油炸魚漿食品在生性豁達的日本關西人口中,也統稱為天ぷら(天婦羅)。

(薩摩揚,來源:網路圖片)

所以在日本的關西地區被成「油炸魚丸」也通過了詞義的泛化,加入了天婦羅的大家族。而隨後影響到了台灣,在台灣音譯成「甜不辣」,或煮或炸。而水煮甜不辣的飲食方式在大陸更加流行。而這種「甜不辣」的食物的源頭,仍能追溯回中國。

而@小林立直 貼的甜不辣的照片是一碗典型的「關東煮」:

這碗裡面有甜不辣,大家去過火鍋店/便利店/超市冷凍櫃應該熟悉,我這裡就不貼圖了。但顯然這碗里不止只有甜不辣,還有貢丸、竹輪等等。所以很有誤導性。而一個現炸的台灣著名小吃甜不辣應該長這樣:

(現炸的甜不辣,來源:網路圖片)第二點,也是更重要的錯誤是:

天婦羅……竟然是16世紀傳入日本的葡萄牙著名小吃Tempura的音譯!

事實上Tempura是英語里對日本的天婦羅(天ぷらTenpura)的音譯,而非天婦羅是tempua的音譯,所以是本末倒置。所以評論里會有朋友在南歐的日料店裡發現叫天婦羅至今都叫做「tempura」,如果一定要問為什麼,那是因為那就是天婦羅

比較普遍的一種說法認為天婦羅是葡萄牙天主教傳教士帶到日本的。本是一種天主教戒齋期——即復活節前40天不吃肉,但是可以吃魚的飲食方式。在拉丁語中,「戒齋期中」為「 ad tempora cuaresme」或者「ad tempora quadragesim」。日本人將其中的tempora訛傳成了天ぷら(tenpura,天婦羅),所以天婦羅的詞源應該是tempora(時間),也就是和我們熟悉的英語單詞temporary(臨時)同源。

除了復活節前的四十天外,每個周五也有教徒進行「小戒齋」吃魚,而油炸又是最常見的料理方式之一。英國人也遵循了這個傳統,經常在周五晚上去吃著名的炸魚薯條(fish chips)。而炸魚薯條(fish chips)正是來自西班牙/葡萄牙地區的猶太移民帶到英國的一種美食,所以說英國的炸魚薯條便是日本天婦羅的大表哥。

另一種說法是天婦羅來自於葡萄牙語Tempero,即調料、用調料調理。

把上面說過的內容整理一下,假如第一種說法對的話,詞的發展應該是:

料理的發展應該是:

我們再來解釋一下「黑輪」,黑輪(oo-lian)在台灣閩南話中是日語中的おでん(Oden, 漢字為御田)的音譯。御田是「田樂」(dengaku)的「女房用語」,即女傭們(並非現代語境中的妻子)以簡化名詞後加上「御」(お)前綴的一種特有的、女性化的語言習慣。在從中國引入豆腐後,日本人以竹籤串入後塗以鹽或者味噌烤制,因形似種田時祈求豐收的儀式「田樂」中腳踩單只高蹺的田樂法師,所以稱之為「田樂」。

(田樂法師,常陸國北郡里程間數之記,來源:日本國立國會図書館)

(味噌田樂,來源:網路圖片)

隨後除了豆腐之外的其它食材:如魔芋、蘿蔔、茄子、藕、芋頭逐漸被添加到這種美食當中。隨後出現了煮制的甜田楽(甘い田楽),除了有味噌湯底的田楽,還出現出現了醬油湯底。在關西地區,為了區別這兩種湯底的田楽,將江戶(今東京)師傅帶來的醬油湯底田樂稱之為「關東煮」(Kantou Daki)或「関東炊き」,即我們中文中的「關東煮」。愛好淡口的關西人又將改良的淡口「關東煮」稱之為「関西炊」(Kansai Daki)。也有說法是廣東地區的鹵煮「廣東煮」,傳入日本訛傳成了「關東煮」。

原本指祝福豐收儀式的「田楽」,變成了或烤或煮種類多樣「田楽」,又到了女傭口中成了「御田」,最終又成了閩南話中的「黑輪」。而前面我們提到的甜不辣也成為了這「黑輪」里的一種食材。我在找圖片的時候也發現了一些台灣小吃攤主以「天婦羅」、「甜不辣」、「黑輪」用來指代不同的魚製品種類的魚丸。這些例子都足以看出語言和食物的變化與傳承的魅力。

(御田,日本的御田和中國便利店裡的「關東煮」的湯底、材料都有一定區別。同時即使是日本的御田也有各地的特色。但是暫且不在這個答案展開了。來源:網路圖片)雖然略偏題,但是語言中「訛傳」的例子還是很常見的:另一個比較有名的例子是日語里的ラムネ(Ramune,
彈珠汽水)的詞源是lemonade(檸檬水),兩種完全不一樣的飲料的名字卻是一個來源;或者是一個一樣的食品叫做截然相反的名字,例如中文的「日本海帶」和日文中的中華ワカメ(中華海帶)。


漢語的「圖們江」和朝鮮語的「豆滿江」

「圖們」和「豆滿」都是滿洲語 tumen 的音譯

滿洲語 tumen 來自蒙古語 tumen

蒙古語 tumen 來自突厥語 tümen(ULY)(這個詞現在還在吐魯番使用:維吾爾語 10000 標準語 on ming 吐魯番方言 tümen)

突厥語 tümen 來自吐火羅語 tüman

雖然很多人都能意識到這個地名是音譯,但是估計沒多少人會知道這個詞經過了數個語言才最終從新疆的已經消亡的吐火羅人的口中進入到了漢語中


同濟醫學院或者同濟大學裡的同濟,其實是上海話發音的「Deutsch」—德語里「德國的,德意志的」一詞


說個古代的多義詞——佛朗機。

明代時,多把歐洲人稱為佛朗機,這個稱呼的來歷,說法不一,但肯定是兩者之一或概稱兩者的音譯。

一是說隨當時來中國的伊斯蘭教徒的稱呼,將當時的歐洲基督徒都叫佛朗機,主要來源是源於對法蘭克人(Frank)的稱呼。

二是源自當時的法蘭西王國的名字(France)。

其實這兩種說法並不矛盾。對居住在中亞西亞和東方的國家和族群來說,這倆沒什麼差異,總之是信教的歐洲白人。所以後來我國史書里記載的佛朗機人,包括了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等等歐洲各國人,我天國上朝完全沒興趣搞清楚這等蠻夷小國的名字和差異……

然後就是作為大炮的佛朗機。

我國史書上記載的佛朗機,是指一種可以快速充填發射的子母炮,一般叫子母銃,因為大多個頭不大。它長這樣:因為葯膛可以快速換裝,所以密封不太好,射程不如大個頭的紅夷大炮。這種炮的名字,一般認為來自義大利名字falconetto,就是十五世紀時發展起來的鷹炮。

我估計當時在東方絕大部分不通西語的人,並不能區分這些名字之間的差異,於是人也是佛朗機,炮也是佛朗機,總之一說就知道,是信教畫十字的夷人,以及他們帶來的炮,就歐克了。————
答完想了下,這個其實一看就知道是外來語,不是太符合。不過倒是符合第一條,迄今無法太確定最初的詞源是Frank,還是France,還是falconetto,這個真不太能想明白。


鴯鶓 emu

焚風 德語F?hn(英語可寫作foehn)

———————————————————我是分割線—————————————————

對 @安森垚 的答案提出幾點意見,以供討論,我說的也不一定對:

  • simha跟波斯語的shir毫無同源關係,shir原來有人說是和shah(國王)、shahr(城市,原意是王國)同源,但Bailey說原意可能是「creep and bounce」,從獅子捕獵的動作得名。
  • 至於說吐火羅語的sis?k(A)、s?ecake(B),Van Windekens說可能跟梵語kesara(毛髮、鬃毛)有關,雖然看起來可能不太靠譜……
  • Sri Lanka也不是來自simha la,意思是神聖的島嶼。
  • 茉莉還有一個中文名是耶悉茗花,就跟jasmine同源。
  • arhat來自詞根arh,值得的意思,arhat意思即是值得尊敬的人,分解成a-rhat是folk etymology。
  • 塔那個用巴利語輔音叢同化就可以解釋,不需要什麼卒塔婆的卒和婆脫落(梵stūpa&>巴 thūpa)。
  • asura也不是「非天」,那個是folk etymology,asura跟波斯的ahura-mazda的那個ahura同源(印度雅利安語里的s在伊朗雅利安語里都規則地對應h),雖然在波斯ahura是至高神,到了印度就成了邪神了……

今天做一點補充,昨天忘寫了。

其實如果客觀的來看,漢語從古代開始因為和西域的交流,受到印歐語系影響的狀況就一直存在的,尤其是裡面的梵語,就比如很常見的這個「獅子」——
我們都知道獅子這玩意本來就不是我們這片土地有的動物,亞洲獅多見於南亞印度,尤其獅子在印度一帶還是個很神聖的存在,如果熟悉「大悲咒」的話就知道裡面有一句是——「僧何 穆佉耶 娑婆訶」(si?ha-mukhāya svāhā),其實就是「獅子面圓滿」的意思。

所以我們要是抽離一下的話,其中裡面這個simha,就是梵語裡面獅子的意思。不過自從漢武帝時代和西域建立廣泛聯繫,印度地區一直不能算是最直接和東土交流的,反倒是印度西北的波斯一帶和東方來往更多,如果熟悉我專欄的應該也知道印度人和波斯人也就是伊朗人的祖先都是廣義的「雅利安人」,所以按照波斯的轉寫,獅子又被稱為shir,這麼一來這個詞到了東部也就被我們把「師」加個犬字旁,讀成了獅。(按照季羨林對吐火羅語的研究,焉耆語是sisak、龜茲語是secake,那就更說得通了,關於吐火羅人是啥可以看文尾的鏈接。)

所以從漢武帝一仗打到現在烏茲別克的大宛,那一帶的雅利安人開始和漢人交流變得豐富,這些印歐語言跑過來的也是很多的,就比如「葡萄」也是來自大宛語budawa,大宛雖說是個希臘化國家但一般認為還屬於伊朗語族的。在《史記》裡面稱呼葡萄還用的是「蒲陶」,到了《後漢書》里才搞出了「葡萄」這兩個字。

而這種外來果蔬很多都是外來語,就比如唐代從印度傳過來的菠菜,原來被叫做「菠薐」,就是源於南亞古國palinga。

話說回來,按理說歐洲人本來是和印度三哥一家親的,都是廣義的印歐人,所以他們的獅子按理說也是這個詞變過來的,但是現在整個歐洲的「獅子」詞源都是希臘語的leon,所以現在一般認為這個詞應該是來源於閃米特人(猶太人、阿拉伯人等的祖先)而不是印歐土生土長的詞。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現在社會和simha這個詞有關的都有什麼,首先就是很有名的兩個地方「斯里蘭卡」和「新加坡」,其實這兩個地方的詞源非常接近,只不過因為音譯的不同一個看起來有濃厚的印度風一個就滿滿的南洋風。

新加坡本來的名字是——「Simhapura」,後來英語轉寫成了「Singapore」,其實這個「Simha pura」的意思就是獅子之城,唐僧在他的《大唐西域記》裡面也稱呼印度的城邦國叫做「補羅」,所以新加坡追根到底是一個非常有印度風情的名字,而同樣不遠的斯里蘭卡,原來被叫做「Sinha la」,也就是獅子之地的意思,熟悉印度的都知道我們古代都叫他們「僧伽羅」,只不過後來慢慢演變成了現在的「Srilanka」。

說完獅子,其實還有個很常見的詞也是來自於梵語,也就是還被江蘇列為省花的茉莉,茉莉本來就原產於印度,在梵語里被稱為「mallika」,我們的音譯本來很多,比如「末利」、「末羅」、「摩利」等等,但是最後還是覺得這個「茉莉」最中國,也就一直用下去了。

當然了作為同樣是印歐語的古希臘語,希臘人也叫茉莉花「iasmelaion」,結果一來二去轉到波斯又轉到阿拉伯最後又轉回英語就變成了我們現在熟知的jasmine。

  • 同樣在梵語裡面,佛教用語也是大量應用到漢語里的,尤其因為佛教對於東方文化的巨大影響,很多意譯辭彙從某種程度說也都算是外來語,就比如「世界」、「不可思議」、「真諦」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根據自己的文字然後解釋了佛經的用語,之後也被廣泛的應用到了俗世生活里。而音譯的其實也不少,就比如剎那「Ksana」、夜叉「Yaksa」、禪「Dhyana」等等,但是這個禪我們可以看出來,如果單純的音譯應該叫做「禪那」,只不過後來這個那脫落了,才變成我們的「禪宗」。而在佛教用語里,這樣的脫落還是不少的,就比如魔羅(Māra)變成了魔,僧伽(SaMgha)變成僧,甚至表示一種時代狀態的辭彙劫波(kalpa)最後也簡化成了劫,而這些詞我們早就看不出來是個外來語了,當然還有跑偏到別的宗教里的,就比如我們常說的「閻羅王」。

閻羅這個詞其實本來是兩個梵語詞的組合Yama Raja,其實那個yama我們一般也叫閻魔,本來就是印度神話裡面毗沙國國王轉生的地獄之王的名字,後面那個Raja其實也就是梵語王的意思,所以我們翻譯的閻羅本身就是一個縮略的「閻王」的意思了,而這個閻王后來又從佛教跑到了中國神話體系裡面,就像現在一般認為盤古很可能也是來源於印度的「梵天」論。(何新的看法。)

其實在梵語詞源裡面,這種脫落來脫落去最後和原來詞意義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情況也是有的,最常見的就是我們常說的「羅漢」,羅漢這個詞本身是佛教概念中最低的一種佛果——阿羅漢果,梵語被稱為Arhat,其實這個詞的詞源是有爭議的,但是一般來說被翻譯成「無殺」或者「無學」這兩種說法,也就是說這個詞的意思就是「不死」或者「所學圓滿」的意思,這個詞源a,就是整個印歐語系,包括希臘語拉丁語英語等常見的否定前綴(anti也是),可是我們音譯之後民間叫來叫去把這個關鍵的「阿」給脫落了,那意思也就正好相反了。

同樣道理的還有把阿修羅給叫成修羅,把阿彌陀佛叫成彌陀佛的情況。阿修羅(asura)本身的含義是「非天」,也就是非神的含義。而阿彌陀佛(amitabha)本來是「無量光」的意思,整個詞裡面都不存在佛這個字,只不過經過鳩摩羅什翻譯之後,也就慢慢的和本來意思出現了偏差,但是如果把這個關鍵的阿都給去掉了就不太好了。

而還有一個詞,也是以前說過的,我們常見的「塔」這個字,這個詞本來來源於梵語裡面的stupa,我們曾經翻譯成卒塔婆,後來時間長了脫落成了塔婆,最後又脫落成了塔,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個塔字現在也是個土字旁的,而卒塔婆其實是這個樣子的——

圖 印度桑吉大塔。

而現在英文里的塔tower來源於希臘語turris,至於這個turris和那個梵語stupa到底是不是同源,目前學術界也有爭議,這裡我就不下結論了。(關於塔的演變在文末放了鏈接回答。)

最後說幾個題外話,也是目前有爭議的,一個是提到上面的茉莉,我們應該知道有個颱風也叫茉莉,而颱風這個詞的來源爭議就很大,有一種說法是廣東的白話叫大風「daai fong」,後來傳入英語變成了現在的typhoon,後來這個詞又到了日本被音譯成「颱風」,最後又迴流了中國。

但是現在根據對於14世紀的一些文獻調查,現在比較被認可的還是,typhoon源自於希臘神話里的風暴巨人「泰豐」(Τυφωευ?),而且英語里源於希臘神話的名詞還是相當多的,所以我們還是認為「颱風」應該是個很像中文的外來語。

而前面說閻羅的時候說到這個Raja代表王,也說個題外話。說回原來的那個獅子,我們知道獅子座雖然叫leo,但是獅子座的α星其實叫Regulus,當然了我們中國叫的名字也是非常的奢華叫「軒轅十四」,這個軒轅十四Regulus里,後綴ulus本來是拉丁語小的意思,而之前那個reg其實就是來自於印歐語系君王的意思,所以這個Regulus本來含義是「小君王」,也和獅子座的含義很合適。其實就包括現在英語里的right也是來源於這個詞源,本來含義是「合乎於王道」的意思。

當然了,最後說兩個最不像外來語的外來語,這個也是錢文忠提出過的。

我們可以看出,這些裡面很多辭彙的傳入,其實都和漢唐有關,尤其是隋唐因為和鮮卑、鐵勒(突厥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受到了這些民族影響就太正常了,而這波人的阿爾泰語系語言里,鮮卑人稱呼父親、哥哥為「阿干」,如今的哈薩克語里哥哥的名字還是「akan」,而kan又很容易產生音變,就比如同語系的滿語就是age(阿哥)。

而在古漢語里,哥這個字本身就是作為歌的意思的,甚至在東漢之前都沒見過「歌」這個字。我們稱呼哥哥也一直用的是兄而不是哥,我們最早看見這個稱呼也是從唐朝開始的,而那時候「哥」這個辭彙又可以稱父又可以稱兄,就比如李世民就和李治自稱「哥哥」,而根據錢的文章,這個說法在清代《通俗編》就已經被提出來了,近代研究北亞中亞歷史語言的學者增多,就又被論證可一下。

其實唐朝作為古代進入中古的一個重要階段,語言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一點和外來文化是分不開的,古語的單字辭彙開始逐漸向我們的現代漢語過渡。不過這種變化其實更早的時候還是存在,就比如我們曾經一直稱呼牙為「齒」,結果華南一帶越人帶來了動物牙齒如象牙等,他們稱呼這東西為類似nga的發音(現越南語),後來這個詞就慢慢和齒合併,甚至喧賓奪主變成了我們的主要名詞。

暫時不往太遠的說了,如果我有想到的古代常用外來詞,也會繼續在裡面補充。(其實江南很多城市的名字比如姑蘇(蘇州)、餘杭(杭州)、義烏等等名字也都來源於百越,只不過目前資料不夠系統,等有時間我會在專欄里去寫。)
今天正好是我在知乎回答問題的一周年,可能到時候會在專欄寫一個總結,也真的謝謝大家一年來的支持了。

加幾個文章里提到的問題的鏈接,也算是自省一下這一年走過的路吧:
新疆是先有了漢族還是維族,最早是哪個民族在新疆生活? - 安森垚的回答在知乎回答過最早的一個問題之一了,關於新疆從古到今民族變化問題的概括。(當然了,現在看來裡面還是有一些不嚴謹的地方的,也謝謝大家當時的支持了。)
歷史上有哪些發明到後來脫離了發明者的初衷? - 安森垚的回答裡面有關於塔的演變的描述。
英語的祖先 - 知乎專欄另外的一個專欄,按照一些故事講英語詞源。


最後還是說,這一年,真的謝謝大家了,能夠與大家交流學習,不勝榮幸。
以上。


「額勒金德」的CP,「膀大力的」,即「boundary」的音譯,意為「到底」。


曾母暗沙


泵。
是英文pump的音譯,這應該是一個生造字,挺形象的。


魯棒


相聲用語「額勒金德」,來自英文elegant。傳統相聲常用,現在郭德綱的相聲里還有這個詞。

過了這麼多年,「優雅的」居然又成一個梗,真是風水輪流轉~

這圖放在這裡簡直太合適了哈哈哈哈。

附:

真不愧是天津的公司哈哈哈哈。


先審題「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外來詞」
問題不是「有哪些有趣的外來詞」,所以「額勒金德」「孜然」等答案不對,這一看就不符合漢語,並非「意想不到」的。

也不是「有哪些日語對漢語的反哺」,所以「設定」「人民共和國」等答案不對,這些作為一個符合現代漢語構詞法,有明確含義的詞,不需要以日語外來詞的身份出現依然可以存在。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287002

也不是「有哪些完全不同的譯名有著完全相同的原名?」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449484

大量相同部首的、單字很難釋義,需要雙音節才能解釋的辭彙,都是外來詞,但現在看來還是很有古韻漢風的,所以很難察覺,不為人所知。

主要為阿爾泰語系、印歐語系印度語族、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印歐語系吐火羅語。

「琵琶」「嗩吶」「箜篌」三種民樂器均源於波斯,都是波斯語的轉譯(burbat、surna、cauk)。
「茉莉」源於波斯語yasmin
「琉璃」源於梵語vaidurya
「苜蓿」源於波斯語muksuk
「葡萄」源於波斯語budawa
「珊瑚」源於波斯語sanga


粉底霜 foundation 音譯意譯都做到了。
補充:脫口秀 talkshow


大家也許都知道,台灣有個著名小吃叫甜不辣

大概就長這個樣子,很多人還喜歡配上甜辣醬吃。

但是這名字總讓人覺得怪怪的,所以它到底是什麼呢?

對了,它……竟然是……天婦羅的音譯……

你以為故事到這裡就完了嗎?

天婦羅雖然是日語詞,但以我多年觀摩《哆啦A夢》《蠟筆小新》的經驗來看,這件事絕非那麼簡單。

真相只有一個!

天婦羅……竟然是16世紀傳入日本的葡萄牙著名小吃Tempura的音譯!

等下,這甜不辣和Tempura在外觀上相差也太大了吧!

那至於葡萄牙的Tempura呢?

……不好意思,已經基本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反對 @馬前卒 關於「歹」等字來自蒙古語的說法。

有哪些音譯詞讓你察覺不到是音譯的? - 馬前卒的回答

【蜜——mit(龜茲語)】

【貝——beya(爪哇語)】

【牙——nga(越南語,指象牙)】存疑

【江——kro?(孟-高棉語,中國人原本習慣說「河」與「水」)】

【獅——sacake(焉耆語)】

【菠——palinga(波斯語,即波斯)】菜

這裡面的「貝」、「牙」、「江」應該都是漢語固有詞素。

另一例是開口的「歹」,此字本字未明,有人以為是蒙古借詞。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已有,與「調和、病歹、婁羅、玉鍋、蹉跎」相叶韻,說明「歹」字唐五代即有,原屬歌韻,音原如多。《玉篇》有一歌部字「?,丑貌」。丁可切,論古音正是 tai,好醜也即好歹,「歹」的字形也似由「多」的別體「夛」省變(《五音集韻》海韻多改切借寫了一個「?」字,注義「不俊」,說明原義確為丑貌,《老乞大》「歹」已注音 tai。(鄭張尚芳《漢語方言異常音讀的分層及滯古層次分析》)

甲骨文就有「貝」字,反而馬來人等可能從中國逃亡過去帶著的。而且「貝」在古代漢語是次入,即最初是入聲字,後來轉為去聲,類似的還有「肺」等。

白語 pia?,就是入聲調類,可與上古漢語 pa?ds 對比(八、肺的白語也這麼說)。白語很多字還保留入聲但漢語轉為去聲,如四 ?i?、氣 t??i?,等等。《集韻》記載關中方言很多字還是這樣,四讀若悉、淚讀若律。

這個,古文字牙、互原本是一個字,都是取形交錯的意思。

齊國的名廚易牙,你給我說是越南語?還有鍾子期的基友俞伯牙,這些都是人名啊,太常見了吧,就像舜帝他弟弟叫象,那時候濟南(歷城)多的是象呢。

《列子·黃帝》:「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飛伏走,謂之禽獸。」

互也可以寫成?,冴從牙聲,右側也有?的寫法(知乎不支持),也可以寫成冱。季旭昇有較多討論。

《說文新證》一三七頁:

《說文新證》一八〇頁:

其實不僅是牙、互同字,「與」也應當是,看下文。

《說文新證》三八三頁:

《易》:「豶豕之牙」。「牙」最初就是牙齒(壯齒也),而不僅僅是象牙(雖然還有「牙旗」),就算是象牙,古代中原就有,何必去借?至於從「牙」的字相當多,芽、邪、雅、鴉、訝、迓、蚜等字。不大可能是借詞這麼高禮遇。

牙、互、與上古都在魚部,擬音 ?ra?、ɡa?s、la?,牙的聲母塞化就接近互,丟失冠音而保留墊音就接近與。也正好解釋邪 lja? &> xié 或 la? &> yé。以及,「牙」在漢語是二等字,有介音,應該是反過來越南語借漢語丟失了介音,而不是漢語增生的。

又像漢語「牙」,羅傑瑞、梅祖麟認為是南亞語借詞,但上古漢語中「牙 *?raa、齶 *?aaɡ、咬 *?reew、芽 *?raa」是一族詞,泰文「?aa 象牙、h??ak 牙齦、ɡiau 咬嚼、?ab 咬、??k 發芽」也是可相對當的一族詞,都不是孤立的單詞,既難斷定漢台同源流關係的早晚,更不易說這些對漢台都是他源而非本源詞。「牙」在《易·大畜》「豶豕之牙」已經指獠牙了,並且是指華夏正音的「雅」字的聲符。而孟文 ?ek[?iak]「牙齒」也只相當於漢台「齶」的音,跟越南京語「象牙」?a 一樣,既少同族詞,又都不能解釋漢語「牙」為何 ? 後多了後墊音 -r-,而這是「牙」字作為以邪母「邪」 *laa 字聲符不可或缺的語音理據,也是跟京、佤等其他南亞語言「牙齒」ra? 作同源比較的根據,所以即使巴那(Bahnar)語有 ?ɡo』la「獠牙」,也不能判定那就是借源而非同源詞。(鄭張尚芳《漢語與親屬語言比較的方法問題》)

按,白語咬叫 ?a?,應當也是同族詞,漢字可能是「齕」。

這個也是我一度判斷錯誤的地方,我直接給傳送門好了。@駱櫻 在這個問題上回答很好,佩服值得學習。

為什麼中國南方的河流大多叫「江」,而北方大多叫「河」? - 駱櫻的回答 - 知乎

我在她的基礎上再補充:

工聲之字常有長直之義,如項肛杠釭等。

江上古漢語可能是 kro?? 這類形式,對比工 ko?? 多了一個介音 r,導致中古成為二等韻。白語 江 kv???,音同工,丟失了這個介音。(參考 項 kv??2,角 kv???,蚣、弓、聾 kv????,供、貢 kv???2。)

《尚書·禹貢》:「岷山導江」,江就是長江的名字,如同「河」是黃河的名字,江直河彎(古文從柯,樹枝彎曲)。後來才可能是其他語言借了長江的名字,做河流的通名吧。湖北的江陵也是以長江得名。

他們(羅傑瑞、梅祖麟,見上文,筆者注)又說漢語「江」是南亞借詞,但不僅漢語和孟文有,在藏文、緬文、泰文也都有相應的對當詞,並且還都有一組同根的同族詞,如下表:
漢字 漢語古音 藏文 緬文 泰文 孟文
巷 *ɡroo?s ɡro? 村莊、市鎮 kro?h 路 ɡl??? 路道 ɡlo?[klo?] 道路
江 *kroo? klu? 江河 k?jo?h 河溪 ɡl??? 河港、渠、路 kru?[kr??] 河川
谷 *klooɡ ɡroɡ 深谷 k?jok 山谷 ɡl??k 道路【古】
這是一組同族詞(「谷」本指山間水道,「巷」是里居內通道),都具有 Kl 型復聲母、圓唇母音及舌根尾。「江」的水道義就是這個有關通道的共同詞根的一個原始義,最初是河流,形成了河谷,再形成了道路和村鎮的街巷。孟文比其他三語還少個對應詞呢,怎麼能確定它最早起源於南亞而非漢藏?單否定了「江」是不夠的,還得同時否定「谷」和「巷」才行,這就不容易了。(鄭張尚芳《漢語與親屬語言比較的方法問題》)

最後贈送一點驚喜:

白語菠菜叫 bonl lonl cet /po?? lo?? ts????/,就是「菠薐菜」。超級古老的說法,薐的韻母被菠同化了。

這個詞可能來自尼泊爾,而不是所謂的「波斯菜」的簡稱。《白漢詞典》引《唐會要》:「太宗時,尼波國獻菠薐菜。」


2015.5.6日補充:


佛教中也有很多利用原有漢語詞來解釋佛教教義,因篇幅和學識故,不能詳盡備至,這裡所寫的大抵遵循:1、佛經中首次使用或首次出現;2、佛語用法成為最通用的用法;3、有梵語源的會列出語源。更多詞詳見《俗語佛源》,在下節錄了一些,並自行補充了一些說法,便於理解。


龍王:梵文nāgarāja,音譯「那伽羅惹」的意譯,nāga:那伽,又作「娜迦」,為印度中的蛇神,中國意譯為「龍」,rāja,梵語中對國王的稱呼,音譯「拉惹」,意譯為「王」。《華嚴經·世主妙嚴品》:「復有無量諸大龍王,所謂毗樓博叉龍王 , 娑竭羅龍王 , 雲音妙幢龍王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數無量,莫不勤力,興雲布雨,令諸眾生,熱惱消烕。」


方便:梵文paya的意譯,謂以靈活方式因人施教,使悟佛法真義。是佛教中很重要的概念。


真空:空,梵文?ūnya,音譯舜若,是佛教基本概念,西遊記以「悟『空』」為主角。《大般若經》:「般若波羅蜜多Prajnāpāramitā『亦名真空,及一切智、一切相智不二法界』」佛家弟子要否定妄心所生的妄相,並不否定一切事物現象。「真空」也就是「妙有」,所謂「真空不空,妙有非有」。未理解佛,偏執於「空」論,甚至於否定因果,便成了「頑空」。


信仰:梵sraddha的意譯,又作仰信,謂對佛、法、僧三寶的崇信欽仰。《法苑珠林》:「生無信仰心,恆被他笑具。」引申為對一切主張、宗教的極度相信。


行者: yogin的意譯。指觀行者,或泛指一般佛法之修行者。又稱行人,修行人。與之前所所寫頭陀(抖擻dhūta相近。也指方丈的侍者,及在寺院服雜役尚未剃髮的出家者。如《善見律》雲:「『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缽,欲依寺中住者,名畔頭波羅沙。』今詳,若此方行者也。」 如「孫行者」、「行者武松」。


妄想:梵vikalpa的意譯,指妄為分別而取種種之相。《楞嚴經》:「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浄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有「癡心妄想」一說,「癡」、「妄」皆是佛教術語。


習氣:梵文Vasana的意譯,謂現行的煩惱(kle?a)歷久而形成的種種積習,包括「名言習氣」、「我執習氣」等。引申為系長期養成的難以改變的行為、語言和意向。「習氣」煩惱中程度較輕微,但是難以斷除。智顗《四教儀》卷八謂:「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習氣究竟盡也。」


入流:梵文Srotāpanna的意譯,音譯又作「須陀洹 」,源自巴利文sota(意為河流),與巴利文:āpanna(意為進入者、勝者)構成「入流」一詞;《金剛經·一相無相分》:「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加上原本漢語「流」有「風氣」、「派別」的意思,相互雜糅,引申出「不入流」


奇特:梵ascarya的意譯。超異,不同尋常。《賢愚經》:「如來出世,實複奇特。」佛有三種奇特,即神通奇特、慧心奇特和攝受奇特。


戒律:梵Sila,譯為「戒」,含有防非止惡的意義;梵語vinaya,譯為「律」,律也就是「法」、「威儀」。法師、律師:指精通佛教教義,又能如律修行,並善於為他人演說教法的僧尼。《涅槃經·金剛身品》:「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説,是名律師。」 現代lawyer在古代有狀師、訟師,清代才開始成為律師。


悲觀:《法華經·普門品》:「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註:『以大悲人觀眾生苦,拔其苦難,名曰悲觀。』」


化身:為了方便地度化眾生,佛、菩薩應化變現出各類眾生的形象,可為植物、動物、人身。佛、菩薩三身(法身、報身、化身)之一。《大乘義章》卷十九:「佛隨眾生現種種形,或人或天或龍或鬼,如是一切,同世色像,不為佛形,名為化身。」引出分身現身說法


曇花一現:此處的「曇花」不是現在一般所指的「曇花屬」,而是「優曇華」(梵文:udumbara)花的簡稱,優曇華為聚果榕,不嚴密地按植物學分類的話,就是「無花果」。《法華經·方便品》:「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


想入非非三界中以無色界為最高,無色界四天中以「非想非非想天」為最高,《楞嚴經》:「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非想非非想處」,故言亂想為「想入非非」。


皆大歡喜:原為佛經結束時(流通分)的套語,有點(只是有點……)類似於「阿門」。《金剛經·應化非真分》:「佛説是經已,長老 須菩提 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聞佛所説,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以下原答案-----------------------------------------------------
魏晉隋唐時期,佛教傳入中國,隨之興盛,很多佛教用語也匯入漢語,語源多來自梵語,佛、菩薩、僧尼、羅漢不用多說。但有些現在用起來很平常的詞,很難想到是外來語:

抖擻:梵文dhūta,直譯「頭陀」,意譯「抖擻」,指一種修行方式:滌除煩惱、塵垢,捨去不需要的外物,修煉身心。

茉莉花:梵文Mallika,音譯「茉莉」。

導師:梵文Guru,導引眾生入於佛道者的通稱。《佛報恩經·對治品》:「夫大導師者,導以正路,示湼槃徑,使得無為,常得安樂。」大導師指佛陀。

平等(無差別):梵文sama,又譯為「」,指無差別之義。差別和平等是相對概念,《百喻經·人謂故屋中有惡鬼喻》:「然諸眾生橫計是非,強生諍訟,如彼二人等無差別。」,《金剛經·淨心行善分》:「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故名無上正等菩提。」派生出了「差別」這個概念。

執著: 梵文Upādāna,指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放,不能超脫。《百喻經·梵天弟子造物因喻》:「諸外道見是斷常事已,便生執著,欺誑世間作法形象,所説實是非法。」

世界:梵文lokadhatu,loka,意譯為「世」,指時間;dhatu,意譯為「界」,指空間。世界指宏觀宇宙,有情眾生所住的國土。《楞嚴經》:「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

煩惱:梵文kle?a,指謂迷惑不覺。人心中所有負面情緒,以及其帶來的不良影響,都被總稱為煩惱,包括貪、嗔、癡等根本煩惱以及隨煩惱。

魔:梵文Mara,舊音譯「磨羅」,簡稱「磨」,意譯「奪命者」、「障礙」,故有「魔障」一說。南朝梁武帝時,以其為能惱人者,改石為鬼,作「魔」。

愛河:佛語中「愛」指情慾,其害如河,可以溺人。 《楞嚴經》:「愛河乾枯,令汝解脫。」

小品:鳩摩羅什翻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將較詳的二十七卷本稱作《大品般若》,較略的十卷本稱作《小品般若》。小品,指「佛經節本」。引申為篇幅較短、受人喜愛的作品。

投機:指「徹悟」,契合佛祖心機,謂之「投機」。《續傳燈錄·法光禪師》:「使言言相副,句句投機」。故有「話不投機」一說。引申為迎合局勢,從中牟利。

當下:佛教用語,指「現在的這一刻」。人能活著和感覺到的只有當下。故有「活在當下」一說。


-

剎那,來源於梵語。

孜然,來源於維語。

鴉片,來源於英語。

圐圙,來源於蒙語。

普羅,來源於拉丁語。

迷思,來源於英語。

嗩吶,來源於波斯語。

衚衕,有說來源於蒙語。

-


推薦閱讀:

你是怎麼備戰GRE的?
學外語,外教授課真的那麼神奇嗎?
學習哪門語言作為第二外語好?
在香港,英語的使用程度是怎樣的?
有哪些音譯過來但比原詞更勝一籌的詞語或片語?

TAG:文化 | 語言文化 | 翻譯 | 外語 | 借詞外來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