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別一首後搖是否「出色」或「遜色」?
聽後搖有一段時間了,聽過的團和所聽之曲也有不少,但是慢慢發現有些聽一遍就能過耳不忘,但有些卻有種「千篇一律」的感覺。不知大家心中是否有一種判定一首後搖作品質量好壞的標準,或者說經典的後搖與其他相比有哪些出色之處。
試著回答一下。
實際上,可能是因為大部分人都是從聽流行樂開始的,而並沒有受過音樂理論或者樂器訓練(其實我也是)。流行樂的簡單處理方式,讓大眾沒有辦法欣賞或者說在短時間內了解一首複雜作品的結構。通暢的流行樂的結構很簡單,ABAB模式,主歌加副歌,主歌加副歌,一段bridge,再副歌,結束。這種簡單的處理方式是為了讓歌曲的副歌部分更容易傳唱,而且為了更容易傳唱,大家會發現,流行歌(特別是,口水歌)的副歌部分特別簡單,容易記住,哼幾遍就會了。想一下非常流行的口水歌,oba江南style~,你是我的小丫小蘋果~,這也是流行樂商業推廣模式使然。一首非常複雜的作品,基本上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爆炸流行效應的。所以這種流行樂的簡單處理模式,也使得大部分聽眾養成了懶惰的音樂欣賞習慣——那就是,只聽副歌。
說道後搖,我先說一個段子,這個是真的我自己親眼見到的。我聽台灣的甜梅號好幾年了,前幾年有次在武漢,他們要來,結果發生了地震,娛樂活動取消,他們這場就取消了。我表示非常遺憾,終於去年,他們在大陸巡演,在廣州站我和幾個朋友如願地去看了。當時在191space,現場的人真的是超多,人都擠到門口了,還有二樓也全部是人,外面還有人在排隊。我就和朋友到了二樓在憋足的位置忍住,聽歌,還不錯。前面有一對情侶,聽了很長時間,喝飲料啊,說話啊什麼的。結果中間一首歌結束的時候,我聽到了如下的對話。
女問男:這歌怎麼前奏這麼長,還沒有人唱?
男的說:這個就是沒有人唱的。。。
倒不是鄙視什麼的,只是在豆瓣上看到大家開玩笑說,聽後搖就是聽前奏音樂會。誰知道這真的發生了。可能一般的流行樂迷真的對後搖有這種誤解。
其實,從beatles開始,搖滾樂就對流行樂的簡單模式進行了大量的改革創新和嘗試。這也是為什麼大家認為披頭四這麼牛逼的原因,基本上後來很多搖滾樂隊都從披頭四這裡學到了不少東西。大家不要以為披頭四隻有Yesterday,嘿,朱德,這樣的歌曲。其實他們發的一張專輯《St pepper"s lonely heart club band》被認為是最牛逼的藝術搖滾,和最早的概念專輯。在那個年代做出這樣的創新真的是非常跨時代的。
披頭四等六十年代早期的搖滾樂隊的創新給後來的搖滾樂隊很大的啟發和創新的基礎。更何況還有七十年代,讓藝術搖滾蓬勃發展的Yes,Pink Floyd,King Crimson等等。這是段非常輝煌的歷史,但是搖滾樂史遠遠不止於此,這裡就不贅述了。
我想說的是,搖滾樂,特別是藝術搖滾,太空搖滾,前衛搖滾等等,結合了許多其他音樂元素,甚至有古典樂影子在裡面,這些音樂形式已經遠遠超出了普通流行樂的結構。樂隊對於吉他音色的考究,對於樂曲結構的創新,等等,讓樂曲變得越來越複雜。比如pink floyd開演唱會,要空運重達幾噸的音響。現在的Dream Theater等前衛金屬樂隊也有類似的作風。而且從音樂表現形式來看,一首歌動輒超過5分鐘,上10分鐘是很正常的。長一點的20分鐘,半個小時也有。這時候,要是帶著普通流行樂迷的懶惰欣賞模式去聽的話,確實會容易睡著。
比如,我聽過最長的一首歌,是haggard樂隊的一張專輯,就是一首歌,59min。竇唯的專輯《2012拍》也是一首歌一張專輯,包括《殃金咒》也是,如果你就這麼聽下去,你會覺得不知所云。其實認真去聽它的整體結構,和局部結構,都會發現樂曲雖然長,但是也是有內在結構的。只不過這些前衛藝術家為了保持專輯和樂曲的概念性和完整性,選擇了這種連續的方式,其實可以分為不同的章節。每一章節的樂曲也會有自己內部的結構。
羅里吧嗦終於說道後搖了,其實後搖是一種非常開放式的風格,並沒有固定的套路。但是幾個後搖的先驅和大神,比如天爆,魔怪,西瓜肉絲等,做的基礎性拓展工作還是給後來的後搖樂隊一定的模式去遵循。所以一般聽到厚重的吉他音牆,加上點綴的吉他漂亮音色,我都會區分出來,這個就是後搖。但有的時候,有一些後搖樂隊也有不同的風格融入,比如加入了重金屬的音色(這個其實也很爽的),或者加入了電子元素,或者氛圍的感覺,這些都沒有問題。甚至,大家普遍認為,後搖是沒有人唱的,有時候,後搖樂隊也忍不住吼兩句,這都沒有問題,這些都可以叫做後搖。但是所有的附加元素,都是為歌曲的整體情緒服務的,甚至是人聲,這點我贊同竇唯的看法,如果不是刻意地要通過歌詞表達情感,其實人聲也可以當作一種樂器(這點在他的專輯《雨吁》表達的十分充分,歌詞都是沒有章法的漢字拼湊,沒有正常語法,就這樣好像還得了內地音樂的一個什麼獎項,這張專輯其實是一種行為藝術,得獎是一種諷刺意味的事情)。甚至,有的後搖作品,並沒有非常明顯的高潮部分,對應的是流行樂的副歌部分。所以這個時候,並沒有那麼簡單地可以體會到後搖作品的即時快感。它給你的是一種體驗,好像是在深海里的光一樣,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下,你其實不知道這束光是從哪裡來。
雖然從情感角度來說,確實可以體會出樂隊創作歌曲的時候附加的情緒,表達在樂曲的旋律之中,實際上從比較專業的角度來說,也還是可以看到樂曲精細程度的差別。比如內地的一些新晉的後搖團,包括台灣的一些團,確實會給人以驚喜,而且那種乖張的,不尋常的情緒表達,也是一種新生的啼叫。但是明顯可以感覺到,在樂曲的鋪墊和整體的精細程度上,與國外的一些大牌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總之,說了這麼多,無非是三點,一個是普通樂迷要多聽,要多鑒賞,不光是流行樂,各種風格都可以接受一點,或者可以聽一些古典;另外是歌曲的情緒層面,是否飽滿,表達是否獨特,能夠給予聽眾不同的感官享受;最後還是技術層面的東西,樂曲的結構,音色的選取,等等。當然拆開來,我們可以談這些,甚至可以談更多,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聽,當你突然有一天聽到那首歌的時候,你就會愛上後搖。就像我前幾天在台北古亭河邊公園跑步,耳機裡面傳來的是台灣團甜梅號的《河畔建築鼓噪》,那種感覺,你值得擁有。
聽鼓!鼓聲基本決定了一半!鼓的快慢,強弱,引導著一首曲子的走向,吉他音牆刷得再爽,也要看鼓是不是能融合進去,總之就是,刷音牆時,鼓不會喧賓奪主,但又能一直引領著曲子的情緒轉折。好的後腰,鼓不是重點(當然像屁股丟了本來以鼓為重點的就不在這個討論範圍了),但壞的後腰,鼓都是問題。
忍不住想黑那些鼓太爛的後腰,想想還是算了。。。編曲再精緻,音牆再牛逼,鼓軟不起來又硬不下去,真的很鬧心啊。鼓手對一首曲子的引導,跟鼓手對這個曲子的理解分不開。如果你們不信的話,去看聲音玩具在10年左右的演出,鼓手是某知名朋克樂隊的鼓手,那鼓打得。。。。雖然聲玩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後腰,不過也可以說明一些問題了。
當然這個判斷這不包括那些擔任計劃或者偏氛圍,電子之類的。
啊想到某後腰樂隊招鼓手招了六年的慘劇,默哀
聽多全憑感覺,有時會特別喜歡某些音色或主旋律。好的後搖給我感覺是這樣的: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碧海藍天這部電影,那種在海底,不願意出來的感覺,和後搖相似。後腰就像是原始力量的噴涌,不配圖了,反正沒人看,不匿名了,反正沒人認識我
我個人感受有兩個:
1.憑感覺
2.個人成長經歷
我接觸後搖比較晚,大學畢業了才開始聽,過往也沒有樂理學習的經驗,從小到大基本瞎聽,港台流行曲、大陸流行曲、歐美流行曲,各種意義不明無病呻吟的「文青」歌曲(這基本就是我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聽歌路線),在此之前完全不知道後搖為何物,不知道那些後搖界的天團*s。我喜歡聽歌,但是沒有特別喜歡的流派,有段時間覺得各類流行曲實在越聽越沒營養,心情很是苦悶,後來大學畢業一次偶然聽到了後搖,當時有兩個團的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一個是日本Euphoria(December),另外一個是墨西哥Childs(Mariana),它們好像把我的耳朵和心都打開了一樣,從此就開始喜歡後搖了。(而且可能這兩首都比較柔和、氛圍向的關係,之後我都是比較喜歡氛圍向,對爆裂系的就沒那麼喜歡。)
說說第一點:憑感覺。
聽歌基本都是看心情,心情好的時候聽high的,心情糟糕的時候聽柔和的,又或者反而行之。我自認自己是一個沒有耐性的人,但是沒想到自己會接受得了intro很長的後搖或者整首歌時間很長的後搖,我不去計較它到底有沒有固定的模式(雖然聽了大量的後搖後發現它們的確大部分會有固定的演繹模式:柔和--爆裂--柔和/爆裂--爆裂--爆裂等諸如此類),我在意的是曲子的旋律,和帶給我心情的調節,好聽的曲子當然會讓我愉悅,爛曲子也會越聽越生氣。
聽後搖就像冒險一樣,充滿很多可能性。
再來第二點:個人成長經歷。
雖然相對於爆裂系的我更喜歡氛圍向的後搖,但是爆裂系的後搖那種向上、激奮、宣洩的感覺也是很爽的。剛開始工作,作為剛進入社會的新鮮人,對工作、人事處理等一切都需要適應,每天下班那種疲累狀態下,聽些爆裂系的後搖會讓我身心都得以展開。
後來慢慢適應工作節奏和社會生活後,那種彷徨不安定的心情逐漸減少,然後爆裂系的曲子似乎就不需要經常聽了。
還有一些個人經歷之後,喜歡的曲子類型也會發生變化,畢竟心境不一樣了。
最後我覺得經典後搖就像旗幟一樣,鮮明又經得起時間考驗,為後搖這個流派的發展提供了前進的動力和指引方向。我喜歡經典的後搖,也喜歡創新的後搖,希望後搖發展地更加多元,說「後搖不死」這樣的話太矯情,但是還是希望它能越來越有生命力。
(絮絮叨叨模式完結 :D)非樂理技術黨如下分析:
有一種叫做聽多了自然懂,其實就是大量聽,過濾掉風格相同的,剩下那種讓你眼前一亮的,通俗的說就是觸動心弦的。
還有一種叫做再多的技術分析也抵不上心中的熱愛的,這種就不解釋了,GY!BE萬歲!!!!!
刪除了之前的答案。弱弱的問一句,題主真的不是在釣魚嗎?
重新回答。
既然是後搖,那應該就要說到後現代主義,簡單說,就是對傳統的解構,對當下的重建。所以,第一次聽後搖的時候,也許就會有「咦?這到底是在幹什麼?」的感覺。它整個的顛覆了以往的音樂形式,以及以往的價值觀念。前面有人說過了,我就不重複了。
所以,真正的後搖樂隊也許從來就不會去為了搞個經典去創作。經典這個東西對他們來說根本連屁都不如。反倒是我們卻老想著去劃分個優良中差,再挑出經典來自我陶醉。
最後,我以為的後搖不僅僅是the evpatoria report,還有sigur rós。不知道和大家理解的後搖是不是一樣。
以及,我並非後搖粉。歡迎指教。
1、不懂為什麼,很多大牌出了很多我認為真心不怎麼樣的後搖,卻總是一大堆人講樂隊和曲子有多麼贊,同時自己有多麼寂寞什麼的。所以第一條,應該是因人而異。我覺得好聽,上品的或者難聽,質量差的,你的看法完全可能不同。
2、就我個人而言,曲子鑒定好壞這種事情很嚴肅也很專業。作為一個愛好者,大概發表一下觀點。一般把好壞分三個維度。第一情緒,第二樂器,第三編曲。感覺三條里缺樂器還可以,不能缺的是編曲和情緒。個人比較喜歡抑鬱的。所以覺得好的後搖是契合情緒,無論聽多少遍或者無論隔了多少年翻出來聽,仍然會有一種潸然淚下的錯覺。這種錯覺不是讓你回想你以前聽的時候你身上發生的故事,而是讓你突然陷入很多回憶中不知所措,原本的好心情突然就down到低谷。
編曲不行的話無法體現感情的深邃,所以編曲是個前提,但是也有編曲好感情卻不敢恭維的,我覺得七英里就是這樣。。。
樂器的話,首先是鼓,電吉他得漂亮,然後可以利用提琴,小號,電子,銅管,多元素會讓曲子增色,增加耐聽度。
3、個人性格,經歷,感性的豐富,對後搖的大量接觸會影響人的判斷。我。。剛開始聽的時候純粹為了裝逼,好壞完全分不清而且覺得不都差不多嗎。但是經歷很久的細聽,才有了很快就能評價的能力。
情感共鳴很重重要,開心的時候歡快的歌都好聽。悲傷的時候,只有你自己知道什麼好聽
後搖,準確的說音樂吧,更多是一種感受。不同的人個體感受差異巨大。多聽聽,你會找到自己『情有獨鍾』的風格。音樂是不好評判的,很主觀。
耐聽就行
聽了會想聽第二遍的
post rock的整體脈絡是怎麼樣的,歷史是怎麼樣的,每個國家每個不同地區的細劃分是如何的,每個樂隊生平經歷是如何的,後搖繼承了哪些風格,又發展了什麼風格?
所以學海無涯,對於評判一首後搖的出色或者遜色,還得從它站在整個歷史角度如何、它表達了一個什麼樣的方向、它帶來了怎麼樣一個趨勢來看。
離開了一些客觀的東西,然後就是和聲、音色、節奏、整體樂隊配合的程度。
好吧,這是一個傻逼的回答。
憑感覺
可以參考馮唐關於[金線]的文章
業界又名[馮唐金線]
推薦閱讀:
※Jazz hiphop與後搖有何區別?
※如何評價Yndi Halda 2016新專輯《Under Summer》?
※器樂搖滾 (Instrumental Rock) 和後搖滾 (Post Rock) 有什麼異同?
※四大後搖樂隊是哪七支?
※如何評價冰島後搖樂隊 Sigur Rós 及其作品?
TAG:音樂 | 搖滾樂 | 後搖PostRock | 音樂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