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國人研究中國古漢語,並且有所成就么?


太多了。。。這裡只說古漢語語音方面的,文字語法篇章文學什麼的就先忽略了。

高本漢
瑞典人。現代漢語音韻的祖師爺,不解釋。雖然後來的徒子徒孫最愛做的事情就是打他的臉。

蒲立本
加拿大人。《上古漢語的輔音系統》。

包擬古
美帝。《原始漢語與漢藏語》。

白一平
美帝。跟鄭張、潘有很多一致的。

沙加爾
法國。跟樓上關係很好,提出漢藏南島同源論。

羅傑瑞
美帝。不得不說他的原始閩語構擬很奇葩。

雅洪托夫
毛子。二等介音為流音性質。

斯塔羅斯金
毛子。樓上的學生,構擬的上古漢語也很奇葩,庚二和耕似乎是反了吧。


高本漢
白保羅
蒲立本
沙加爾
包擬古
白一平
白桂思
橋本萬太郎
河野六郎
平山久雄


說幾位相對比較現代的人吧,都是句法領域的。

Edith Aldridge:美國華盛頓大學的教授,近十幾年開始研究古漢語句法,用的都是接地氣的生成句法理論,之前剛接觸到她的文章真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一般研究古漢語的外國人都有中文名,但是她是個例外。很感謝她的文章拓寬了我對古漢語的思考。

貝羅貝(Alain Peyraube):漢語歷史發展方向的,法國人文科學院的教授,入行比較早,老爺子漢語很溜,人也很和善。他屬於描寫為主,又有點偏功能派,和國內的路子很像。

羅端(Redouane DJAMOURI):他和貝羅貝是一個研究中心的,也是做漢語歷史發展、語法化的東西,他在甲骨文和金文方面也有研究。

近年在句法方面外國學者對古漢語的研究很少,主要問題還是語料(其實所有古語言都差不多,都還沒有較大的發展),理論方面能用生成理論研究的就Edith Aldridge和她的學生。目測很快會多一兩個年輕的優秀外國學者入行。中國一些學者對古漢語的生成研究有語料優勢,可是在理論方面有點畏手畏腳,總要把古漢語放上神壇,用語言來套理論,說這不行那不行。Edith的嘗試是一個很好的示範,古漢語和其他的語言一樣,都可以用生成理論來解釋。


就漢字研究來說,外國人尚未有超越國人者
看到有人噴,作下補充:外國人研究漢語,主要集中在語音和語法方面,漢字和詞義對他們來說,理解和掌握起來太難了;以文字學和訓詁學為例,最好的學者、最好的研究都在中國,我們不必妄自菲薄。如果認為外國人在漢字研究方面也超越了中國學者的話, 這是典型的「外國的月亮也比中國的圓」。
對於我有沒有資格說這個問題,這麼說吧,在關注這個問題的人中,我應該是識字最多的(估計在一萬以上,也許是兩萬,具體沒統計過),除非教過我的老師也在上知乎


德國的那些漢學家
我覺得德國人很了不起
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在武當山做道士習武的德國人
很多中國人都不一定吃那個苦 了不起


我記得羅永浩還在新東方講相聲的時候是不是說過一個叫艾斯拉龐德的的人?


你是指研究包含應用,於是問題變成有寫文言文超過中國人的嗎?

還沒有


推薦閱讀:

「毐」字的本意是什麼?
請問如何怎麼增加自己閱讀古文的能力,無障礙或最小阻礙的讀懂古文?
「句讀」有無明確的產生時間,產生於於何時,歷史沿革怎樣?
古代漢語里,是否存在使用兩個專有字的名詞?
牛則有皮,焉哉乎也。下聯是什麼意思?

TAG:古漢語 | 外國人 | 語言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