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小米時,強強聯合,為什麼雷軍一直可以占絕大多股份?

小米科技創辦時,雷軍的聯合創始人都有很厲害的背景。

第一個問題:內部持股比例,是雷軍占絕大多數么?

第二個問題:如果是,那麼在創業伊始,團隊成員都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至少不比雷軍低很多的情況下,雷軍怎麼做到讓自己占絕大多數股份,並處於絕對領導地位?


這個問題引申到:在創業初期,你需要自己做創業團隊的主導(單一獨大的股份才是決策比較效率的持股結構。)但是,你又需要很厲害的人做你的合伙人。這兩者怎麼達到平衡?雷軍是怎麼做的?


附:聯合創始人背景:林斌、周光平、劉德、黎萬強、黃江吉、洪峰

林斌:原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曾參與微軟亞洲工程院創建並任工程總監)

周光平:原摩托羅拉中心高級總監周光平(主持設計「明」系列手機)

劉德: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

黎萬強:原金山詞霸總經理

黃江吉: 原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

洪峰:原Google中國高級產品經理


因為雷軍創業的時候非常有錢,他大概是互聯網界創業時最有錢的人之一。

金山軟體在2007年上市,他當時是大股東之一,金山上市時市值雖然不高才40億港幣左右,雷軍也是億萬富翁了。
後來他離開金山做天使投資人,成功投資了凡客,多玩和UCWeb等,這都是市值10億美元左右的,他不僅是天使投資人還參與了後續幾輪融資,出任董事長,所以是大股東。
在他2010年成立小米的時候身家大約有10億美元左右了。

小米作為互聯網初創企業是沒有天使投資人的,因為雷軍本人就是,他也參與了後續融資。
在小米創業時,其它合伙人的資產加一起可能只有雷軍的百分之幾。
雷軍既出錢又親自出任創始人CEO當然股份佔比很高。


以上答案都比較定性,本回答嘗試從定量的角度來分析,希望為以後遇到類似問題的同志提供一個解題思路。否則「你牛所以你股份多」,只是提供了一個不等式,但是沒有在數量上解決問題。

小米號稱八大創始人,問題中提到了七位:雷軍(這位都不用寫簡介)、林斌(原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曾參與微軟亞洲工程院創建並任工程總監)、周光平(原摩托羅拉中心高級總監,主持設計「明」系列手機)、劉德(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黎萬強(原金山詞霸總經理)、黃江吉(原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以及洪峰(原Google中國高級產品經理)。另外一個人是王川,多看創始人,也是雷軍天使的項目,專註於改良Kindle的閱讀系統,創立多看之前開發了一套被國內大部分KTV採用的點播系統,所以對於開發Linux系統以及Android很有心得,在多看的時候就著手開發電視盒子——小米盒子的雛形。小米在2010年創立時,規模是含7位合伙人的14人團隊,就是「上梁山喝小米粥」的14個人。王川是後來被小米收購成為合伙人及重要一支。按照小米團隊扁平化的思路,團隊僅為三層:合伙人、核心管理層及基層員工。

小米成立於2010年,成立之初估值就達到2.5億美元,創下了當年投資界的奇蹟,而且當時公司的方向還是眾人都不敢想的手機硬體。這大部分估值都是在賭雷軍。所以回答題主的問題:不是另外六位合伙人不牛,而是雷軍太牛,太拉升估值。這七位合伙人中(不考慮後來加入的王川,對最初的估值影響因子為零),三位海龜,包括雷軍的其餘四位是滾地龍;然而除去雷軍,其餘六位都是高級職業經理。你說投資人看到這個局面怎麼估值,把賭注放在誰身上。

先談股份結構。因為沒有任何公開資料,只能根據坊間傳聞及行業慣例得到一些信息。最初雷軍的股份在40%左右,其餘的合伙人在5%左右,留給員工的期權池在10-20%。所以看到雷軍的股份是其餘任何一位合伙人的5-10倍之間,甚至超過其餘合伙人的總和,這就是問題的由來「為什麼雷軍能占絕大多數股份」。

再談劃分邏輯和估值基礎。創立小米時,雷軍的身家在幾十億人民幣左右,遠超其餘所有人的總和,是其餘任何一個合伙人的10-100倍甚至更多。因為雷軍在當時已經名滿天下,不僅是成功的職業經理人+半創業人(做過金山的CEO),還是成功的創業人(和陳年一起倒騰了卓越並成功在2004年賣給Amazon,估價為7500萬美元),還是成功的天使投資人(投資估值曾高達30億美元的凡客,後來上市的YY和獵豹等等,以及若干沒上市的明星項目)。其他人真的很出色,然而只是優秀的職業經理人而已。雖說創業只是有限公司和有限兜底,不是拿自己的身家做抵押。但在投資人的眼中,間接或者直接就是和創業者的身家有關係,身家越高,投資人願意賭你。在凡客最艱難的2014年,雷軍領投1億美元,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除了拿幾十億身家兜底,還有雷軍系的資源支持:小米的產品上市每次都是一票大佬站台;小米手機甚至一度成為凡客和樂淘的前幾大暢銷品(不知道這兩家公司的投資人會不會哭);凡客強大的快遞團隊如風達完美保證小米手機的物流體驗等等。這些無形的支持是其他合伙人沒法提供的,也是沒法計價的。

其次,小米的初次估值就在2.5億美金,而如果沒有雷軍,其餘任何一位合伙人領頭去組局融資,在當年的市場環境下,天使輪的估值肯定在2千萬美元之下,也就是至少有10倍以上的差距。

總結,所以回到問題,雷軍的股份是其餘合伙人的5-10倍之間,這個真心合理,甚至可以說雷老闆厚道。

……更多文章請到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

……更多回答請看何明科的主頁


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這也是我建議很多創業實際控制人去問意向中的合伙人的問題:
就一個問題:
您希望5年內您自己能賺到多少錢?


以現在互聯網細分行業的周期性,5年已經太長,這個問題甚至可以縮短為兩年。如果你說:
我希望是1000萬,以目前公司估值上一個億的速度,3年內實現賬面1000萬身家,只需要5%-10%的股份,這還只是一般創業型互聯網公司。

如果我希望五年身家過億,那麼要看著公司想做多大的公司了,如果當時對標的行業領軍企業也就幾個億估值,那你五年內身家過億的概率比五年內倒閉掃地出門的概率要大點。但是如果這句話你是對雷軍說的,對當時的小米說的,以金山系和雷軍投資的那麼多項目當時的估值,給你5%已經太多......

如果當時雷軍給我1%,我就可以跪舔,因為我的心不大,5000萬到手足夠,而雷軍給我實現5000萬的個人財富,公司只要50億人民幣估值而已.,.....、

而更可怕的是,聽說當時雷軍找了現在鎚子的錢晨:聽雷軍談一談為什麼鎚子科技CTO當初沒能加入小米科技?雷軍就問了這個問題:你想要多少工資和股份,那人說:隨便.....雷軍當時覺得很不舒服,最後還是沒邀請他做合伙人。雷軍對此的評價是,沒有慾望的人是不能來小米創業的。

可見,你想要多少錢,既不能太誇張,也不能太低,這是一門藝術,也是對方考察你的要點。


這問題問的極其沒有水準和極其不了解企業運作,極其的不了解雷軍。
我作為一個經歷了小米創業早幾年的小米人和陪伴一個創業公司走過了天使,A輪,的人回答下你的問題。
1.你以為雷軍建立小米的時候和馬雲創立阿里巴巴一樣,都是三無人士?(沒錢,沒經驗,沒人脈脈)如今投資界流傳一句話叫騰訊系,阿里系,雷軍系。為什麼叫雷軍系而不是小米系?——由什麼決定的,你自己想。
2.你以為你上面列舉的大牛合伙人和雷總比起來只是差一條街的距離?呵呵噠,說白了他們都是職業經理人,優秀的職業經理人,而不是老闆。從財力,從人脈關係上他們都不足以在互聯網沉澱了那麼多年,有一家金山,有過卓越,投資了一大批並且上市了的企業的雷軍來的可以撬動整個市場。————由什麼決定的,你自己想。
3.如果所有的看客都再以小米今日的成就,包括小米快速的成長是覺得是在風口的話,那麼太天真,風口不差,「豬在風口上也能飛起來」,這第一是雷軍強調機會和趨勢的重要性,第二是雷軍的自謙,如果你也認為一頭豬老闆可以帶領大家上天,只是需要時機,那麼你就是豬了。如果小米沒有雷軍,這是不可能的,老闆永遠是創業公司的天花板。由於我是很早期的員工,和合伙人有業務交流的機會。以上任何一個合伙人都是業內十分頂尖的老闆,你想到的利益,他們不可能沒有想到。但是為什麼又會以雷總為中心呢?資本逐利性,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在利益的權衡下,當然是那個資源佔盡優勢的人當leader。所以,你們不要覺得你看到了這個頂尖的老闆就覺得,雷軍你有何德何能佔據那麼多股票?
雷軍是成功的商人,而他們只是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和優秀的CEO.
資本的逐利性使然,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由於怕被別人說我懂得太多了,可恥的匿了。

————————————————————————————————————————

回來看了下,下面罵我的人不少,罵我說明你們贊同這個回答,我很開心。
~不好意思,正在成長中的年輕人一枚,回答這個話題之前剛跟技術負責人干架回來,氣沖沖的。
一直在成長中!
知乎包容所有奇葩,然而我就是其中的一朵!


1000萬的盤子就算給你50%也才500萬,100億的盤子給你1%也是一億了。事實上在前期與其在股份上扯皮,還不如大家一起想想怎麼把盤子做大。

另外創業初期應該有主事人,有一個股份佔多的創始人並不是壞事,平均或者相差不大才是壞事。

如果有人能帶領我們上一個更高的台階,給你股份超過我,我也是願意的。


很多創業團隊組建前,其實已經有個所謂的leader,這個leader往往被稱作創始人。為方便儘快組建團隊,leader已經提前為公司勾畫出了大體的願景、盈利模式、核心人員架構及股權激勵細則。然後開始物色合適的人選,注意優秀的人或有背景的人大多都是某個方面非常優秀的人才(將才),而這個leader一定是各方面或大多方面都相對精通的人才(帥才)。將才雖然某個方面特別優秀,但靠他自己去統領全局還是有不小的難度的,他很自然就需要一個優秀的帥才。統帥統領全局,帶大家共進退,一股獨大是理所當然。其實這個問題的背後更多的是leader自身能力的問題,leader有足夠的能力帶領大家去實現宏圖大業,讓團隊的成員通過自身努力後拿到優於之前的回報,自然就有追隨者。最後說幾句,不要過分糾結於股權問題,股權總無限接近你在整個團隊中的貢獻。想一股獨大,你必須有非常出色的個人能力,統籌全局的能力。


罵小米你們不都噴雷老闆嗎?沒見著有誰說林斌哭了,黎叔驚呆的....


首先,任何一個創業團隊,必須要有一個人處於絕對大股東的地位,這是公司未來發展的必然要求。歷史證明,如果不這樣,未來各種扯、各種撕逼、最終毀掉公司的概率就要大得多。所以,完全不可能按照資歷來算一個股權比。

其次,雷軍相對其他創始團隊成員,要有錢的多,也確實投了錢。所以他的大股份可以理解為 人+錢 的綜合效應。但是,雷軍在創辦小米前的實際財富,遠遠沒有這個問題里某人說的,有十億美元之巨。事實上他可用來投資小米的錢,就是幾億人民幣。大家可以反向思維,如果你有十億美元,就不可能引入晨興這麼少的A輪進來了。

當然,即使他自己沒投資,他還是大股東。他不想當大股東,投資人都不敢答應


馬雲雷軍和劉強東還是不太一樣的。所以雖然在各自企業裡面可以做到說一不二和相對大的股權(投票權和股權不一定一致),是有路徑依賴的。馬雲的阿里巴巴是幾乎從零開始,這裡說的還不是模式,而是在中國開中國特色電商,執行力超強的情況下造成的局面是:只有馬雲可以把思路落地,沒他辦不成事情,股權和投票權必須是他。當然感情、雞湯也必不可少,你看他的公開演講,是比較有煽動力的。

劉強東自己本來就是中關村開店的,元老在最最開始就跟著他干。京東不是憑空跳出來的,而是不斷轉型來的,從櫃檯到3c到物流再到大型電商。股權問題就始終沒人和他爭,我們來舉例子說劉強東身邊有哪幾個著名副手,答案是創始人幾乎沒有,倒是有他幾個親戚。股權投票權也就必須高。

雷軍是功成名就後,又開始創業。在創業者件事情上,題主列出來的幾個人,真心講,不靈。都是拼板,都是專家。與其說他們拿到的是股權,不如說是他們受雇於雷軍得到的風險補償。雷軍的角度看,微軟的不行,IBM行么,聯想的呢,美國找呢?他創業的階段屬於少了誰都照樣轉的類型,其他合伙人除了被雷軍打動外,基本可以理解為被雷軍選中。

馬雲和蔡崇信的互相促進關係很強,蔡崇信的財富是很多的。比雷軍這幾位都高,但蔡崇信本人不來阿里也絕對是金融圈大佬。


劉強東內部沒什麼人稱得上是促進他,但是論財富水平比,他親戚宿遷農村的,為啥是億萬富翁

雷軍這幾個合伙人介於中間。肯定比農村出來的更應該值得有錢,比蔡崇信就不那麼應該了。

結論是,水平高低是相對,所謂制衡得是大家旗鼓相當,高水平的人在極高水平的人面前,也沒什麼發揮空間,畢竟這個時候團隊的核心投資人一眼就看出來了。

----
不跟雷軍出來,可預見未來這些人平均會怎樣
林:亞洲微軟工程院一把手或自己出來搞個科技公司。但是當時看,沒有比雷軍更好的可能

周:moto高級總監就是個職級,後面設計明手機很重要。那遲早要出來設計手機,但是設計和操盤兩碼事。

劉:北科大校長或者書記,沒這個可能

黎:雷軍小弟,想不出更好出路

黃:同第一個,自己創業可能最好,但是當時看來不可能比跟著雷軍干好

洪:這種人一抓一大把,沒什麼想像空間,可能是嫡系。自己乾的話弄個小公司吧


所有人都有兩個腦袋。請問:為什麼所有人都有兩個腦袋呢?一群人,論證得不亦樂乎。也是醉了。
1,小米是VIE架構,你懂的。所有評論家們,先科普下什麼是VIE架構,再來評論;
2,小米投資美的,美的公開披露的,是小米境內運營實體(Domestic Operating Entity)的股權架構,而不是離岸控股公司的股權架構。你懂的;
3,小米境內運營實體與離岸控股公司(融資主體、未來上市主體)的股權架構,長得不是一樣一樣的。包括所有股東的股權架構體現在離岸控股公司。你懂的(這是VIE架構的基本常識。阿里、百度、京東、360......其他VIE架構公司同樣適用);
4,對於這些,雷軍公開闢謠解釋過,你懂的雷軍回應佔小米近78%股權:VIE結構你懂的;
5,對待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們,雷軍算是仗義的,你懂的(林斌問:你是認真的嗎?你在小米的股份還沒有在YY多呢?雷軍為了打消大家的顧慮,大約花了3900萬元增持,股份超過其他合伙人http://www.dongshihui.com.cn/Magazine/ArticleDetail/3767)
6,我說過的,都是可以說的。你懂的。


雷軍在資歷,能力,名氣和資金等各方面都有壓倒性的優勢,當然占更多股份。

雷軍初成名的時候(成為金山的老大),小米那些合伙人都無人知曉。
雷軍功成名就的時候(帶金山上市),小米那些合伙人還是無人知曉。

雷軍開始創業,當天使,VC的時候,捧紅了陳年(凡客),李學凌(多玩),俞永福(UC,阿里),傅盛(獵豹)等等一批創業者的時候,小米那些合伙人依然無人知曉。而且,通過在金山的積累和多年的投資獲得的回報,雷軍積累了大量的資金和人脈。

等到雷軍開始全力經營小米的時候,大多數人才真的聽說小米這些合伙人。他們基本上都是雷軍捧紅的。
說實話,這些合伙人可能沒有一個的名氣比得上雷軍幫金山從微軟挖到的張宏江,這位不用雷軍捧就已經很有名了。(雷軍還是很照顧老東家的)

你覺得這些人很牛,但是跟雷軍比起來,他們還是資歷太淺,名氣太小,也沒有足夠的資金。所以,跟著雷軍功成名就的機會比較大!


這大致有3部分組成。
1、創始人本來就很有錢。雷軍本來就在做風投,七個創始人都很厲害,哪怕就算分的股份一樣的,但這是技術分股,還有錢啊。雷軍肯定自己投了很多錢。雷軍資金股份佔比很大的啊。
2、融資做的好,小米開始幾年做的非常好,幾乎沒走彎路,又是這樣的團隊。融資價格自然賣的好。而且還不像O2O等這樣燒錢。財務很穩,應該銀行貸款也搞了很多。不需要花股份融資。
3、因為估值漲的快,又都被看好,後面融人才自然花的少了。
這三點,讓股份可以稀釋的很慢。


我也說下我的理解吧

首先,雷軍、馬化騰、馬雲、李彥宏都對各自的企業有絕對控制權。
從領導者身份看,他們4位起到的作用是類似的
但是雷軍比起後3位創業時候,更有利的是他很有錢,不僅僅自己有錢,而且能夠低成本借到錢。劉強東說能借錢的不要搞股權轉讓就是這個道理

雷軍的合伙人從能力上看,頂多和他接近,而大多只是能解決一個大企業發展的某個方面或者幾個方面的問題。雷軍除了能力全面,在資金上也能保證其地位。

我記得馬化騰創辦騰訊時候,也是類似情況;當然小馬哥那時候只是團隊中相對有錢的,但是他除了有錢,還最有能力和威望。當時騰訊商量股權分配,小馬哥說誰誰你只能出這麼多錢,你這能力只配佔據這個股份比例;而小米初創時候規模就很不小,合伙人連資金都未必能夠對雷軍造成威脅,更何況還有能力上的因素。

最後,再針對樓主題目說下,樓主列舉的合伙人,首先資金上就遠不如雷軍,其次履歷上,仍然是雷軍最強,第三吧,能力人脈也不如雷老闆全面


說笑了,論錢,論人脈,論江湖地位,其他這些大佬加起來可能都不如雷老闆。。。


1、雷軍個人佔小米三成以上,股份非常高。地位正如騰訊之小馬哥、阿里之馬雲、京東之劉強東
2、雷軍是創始人,也是小米的名片,其他人都是雷軍找來的,沒有什麼服氣不服氣的。
3、雷軍的資歷和成就非常高,不詳說,自己百度。


我對雷軍的認識是從他創辦小米之後開始的,上高中的時候,小米的火爆讓我看到了這麼一個傳奇的人物。後來作為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狗再加上對電子產品的熱愛,雷軍漸漸的在心中也成為了一個奇蹟般的存在,雷總在行業中也算是明星般的存在,出鏡率極高,話題不斷,尤其之前的are you OK,更是火遍全網。

至於說雷軍股份為什麼比其他創始人多,這肯定是必然的。

據工商資料,小米科技5000萬元註冊資本的股權結構為:雷軍持股77.8%、黎萬強持股10.12%、洪峰持股10.07%、劉德2.01%...
我們先來看看雷軍的信息,雷軍,1969年出生於湖北仙桃。1987年,畢業於原沔陽中學(現湖北省仙桃中學),同年,雷軍考上了武漢大學計算機系。武漢大學是當時國內最早一批實施學分制的大學,按照學校要求,只要修完一定的學分就可以畢業。剛上大學,對自己要求比較嚴的雷軍就開始選修了不少高年級的課程。僅用了兩年時間,雷軍修完了所有學分,甚至完成了大學的畢業設計。

讀完大學的雷軍便開始闖蕩計算機市場了。1992年,雷軍與同事合著了《深入DOS編程》一書。接下來的兩年里,雷軍涉獵廣泛,寫過加密軟體、殺毒軟體、財務軟體、CAD軟體、中文系統以及各種實用小工具等,並和王全國一起做過電路板設計、焊過電路板,甚至還干過一段時間的黑客,解密各種各樣的軟體。兩年下來,雷軍和各家電腦公司老闆之間都成了熟人,成了武漢電子一條街的甚有名氣的人物。

受《矽谷之火》中創業故事影響,在大學四年級的時候,雷軍開始和同學王全國、李儒雄等人創辦三色公司。

當時的產品是一種仿製金山漢卡,可是隨後出現一家規模比他們更大的公司,把他們的產品盜版了,而且這家公司可以把同類的產品做得量更大,價格也更低。

三色公司度日維艱,不要說公司運營,即使他們生活上也面臨著等無米下鍋的局面。半年以後,三色公司決定解散。清點公司資產時,雷軍和王全國分到了一台286電腦和印表機,李儒雄分到了一台386電腦。

在三色公司工作期間,雷軍與王全國合作編寫了雷軍的第一個正式作品BITLOK 加密軟體並組建了黃玫瑰小組;除此還用PASCAL編寫免疫90,此產品獲得了湖北省大學生科技成果一等獎。

1992年初,雷軍加盟金山公司。先後出任金山公司北京開發部經理、珠海公司副總經理、北京金山軟體公司總經理等職務。

1998年8月,擔任金山公司總經理;2000年底,金山公司股份制改組後,出任北京金山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雷軍從22歲進入金山,一直工作到38歲,在金山工作了整整16個年頭,期間完成了金山的IPO上市工作。

2007年12月20日下午,雷軍辭去了金山CEO職務。

2011年7月11日,金山軟體董事會提名委員會提名雷軍出任董事長一職 ,這一提議獲得了董事會一致通過,雷軍正式接掌金山軟體 。

另外:

雷軍作為天使投資人,投資的企業不在少數,投資的項目包括卓越網、逍遙網、尚品網、樂訊社區、UC優視 、多玩遊戲網(歡聚時代) 、拉卡拉、凡客誠品、樂淘、可牛、好大夫、長城會等20多家創新型企業,並成立了天使投資基金順為基金。

2014年12月,雷軍1億元投資YOU+國際青年公寓的消息在各個渠道瘋狂傳播。但隨即順為基金CEO許達來明確回應順為基金投資YOU+完全是出於財務角度,與小米無關。

2010年4月,創辦小米科技。

主要成就:

1998年,被武漢大學聘為名譽教授;

1999年和2000年、2002年三年獲得中國IT十大風雲人物的殊榮;

2000年底,被聘為北京市政府顧問;

2001年,當選為北京市軟體行業協會副會長;

2002年,雷軍當選「首屆首都十大青年企業家 ;

2002年,任863計劃——軟體重大專項課題:桌面辦公套件負責人;

2003年被鄭州工程學院聘為名譽教授;

2003年,任863計劃——計算機軟硬體技術課題:網路遊戲通用引擎研究及示範產品開發負責人;

2003年,當選「中關村科技園區優秀企業家」;

2003年,被評為武漢大學第三屆傑出校友;

2005年,獲選成為中國遊戲十大風雲人物] ;

2012年12月,榮獲「2012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新銳獎

2013年3月,榮獲英國《財富》雜誌「全球十一位顛覆商業規則的創新者」的獎項;

2013年11月,獲選2013《芭莎男士》年度突破企業家;

2013年12月,當選十大財智領袖人物;

2013年12月,當選第十四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年度人物獎。

2014年2月,小米創始人雷軍首次以280億元財富進入「胡潤全球富豪榜」,躍居大中華區第57名,全球排名第339位。

2014年12月,2014搜狐時尚盛典年度最有魅力男人。

2015年1月12日揭曉2014年度中國商人,小米公司CEO雷軍當選。

2015年10月15日,《2015胡潤百富榜》發布,46歲的雷軍以920億元上升5位到第五,財富比去年增長1倍。

2015年10月23日,《2015胡潤IT富豪榜》發布,雷軍以895億元,排名第三。

2015年10月26日,《2015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在北京發布,雷軍以132億美元,排名第四。

2016年2月24日,《2016胡潤全球富豪榜》公布,雷軍財富920億元位列大陸第五,全球第62位,比2015年上升12位

其他幾位創始人分別是:原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斌(曾參與微軟亞洲工程院創建並任工程總監)、原摩托羅拉北京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周光平(主持設計「明」系列手機)、原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劉德、原金山詞霸總經理黎萬強、原微軟中國工程院開發總監黃江吉和原Google中國高級產品經理洪峰。

當然,其他幾位創始人單個拿出來還是非常牛逼的,在各個行業中也是精英般的存在,但是跟雷軍相比就差太遠了,就拿林斌和黎萬強來比較:

林斌,1968年2月出生於廣東廣州,2006-2010林斌擔任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谷歌全球工程總監,1995-2006林斌任職微軟公司,歷任軟體開發工程師,主任開發工程師,研發經理,工程總監。2003年協助張宏江、張亞勤創辦了微軟亞洲工程院(ATC)。

黎萬強: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商業暢銷書《參與感》作者。曾任小米MIUI負責人,創立了基於「用戶開發模式」MIUI手機操作系統研發方法。後任小米網負責人,負責小米的市場營銷、電商和服務。2014年12月,宣布閉關,休假並思考小米公司新戰略項目。

黎萬強是中國互聯網新營銷旗手,參與感、手機控、F碼、米粉節等互聯網熱詞的創造者。曾被《財富》評為「中國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獲得《第一財經周刊》評選的「2013中國商業創新50人」,獲得光華龍騰獎2013年第九屆「中國設計十大傑出青年」。

黎萬強在參與創辦小米科技之前,曾任金山軟體設計中心設計總監,金山詞霸總經理等職,建立了國內最早的軟體用戶體驗設計團隊,是其時國內用戶體驗的領軍人物。在日常生活中,黎萬強也是數碼發燒友,愛好攝影創作超過20年。

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正式宣布2015年年底回歸

很顯然他們都是各行業中的分量極重的精英,雷軍為了拉攏他們一起創辦小米也花了很長的時間去說服他們,當然雷軍肯定是有實力,行業內口碑都不錯,不然也不會聚齊這麼多行業精英一起跟隨,可以說他們是為了雷軍才聚在一起創辦的小米科技,而且顯然不管從閱歷、人脈來講還是從資金方面來講,雷軍都比其他創始人強很多。不管是一個國家、一個企業都得有總的負責人,這個時候當然得是雷軍站出來,投錢最多,出力最多,出任CEO,這麼多的付出當然股份也多於其他創始人。


你以為雷布斯白叫的?


因為小米的創業團隊全是技術出身。技術不喜歡變數太多風險太大的方案。。所以肯定在出資方面會偏保守。
另外其他人基本都是一直工作干到高管,沒有獨立創業經驗。。這也容易讓雷軍一家獨大。


上次金山和小米的關聯交易顯示雷軍的股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
其他人雖然都是牛人,都帶過幾百人的團隊,但是都沒當過大型公司的CEO,也沒有什麼創業經驗,在資本運作上更是遠遠不如雷軍。
其實我最驚訝的是雷軍持有歡聚時代百分之二十二的股份和創始人一樣。


如果馬雲今天拉一群履歷非常漂亮的故交和舊部下海創業,並願意無上限的投入個人身家,新公司股權應該怎麼分配?

雷軍當時的江湖地位就是這樣,沒有一分誇張


推薦閱讀:

TAG:風險投資VC | 創業 | 小米科技 | 雷軍人物 | 持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