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豉」字在普通話里不念「shì」或「sì」,而是念「chǐ」?
我查了一下,康熙字典里正韻是時吏切,音「shì」。我所知道的西南官話、湘方言、粵語、客家話都是念「si」,韓語讀「?」(si),日語讀「し」(漢,shi)或「じ」(呉,ji),越南語讀「x?」。作為一個老乾媽風味豆豉資深粉絲,非常鬱悶糾結這個字的普通話讀音為什麼不念「shì」?何時以及什麼原因導致從「shì」或「sì」變成「chǐ」?請教各大北方的朋友,你們當地的發音也是「chǐ」嗎?
豆豉 dòu chǐ
〔名〕黃豆或黑豆蒸煮、發酵而成的調味品,有鹹淡兩種,淡的還可以做藥材。豉 chǐ
見「豆豉」。
用法說明 ①統讀 chǐ,不讀 chí 或 shì。 ②跟「鼓」不同。
我唯一知道的線索是在呂忱《字林》音中,「豉」有時候作爲上聲字的切下字出現,有時也作爲去聲字的切下字出現。上聲的試舉一例:
「 『侈』昌氏反,又屍氏反,《字林》充豉反。」
參見:簡啟賢《&<字林&>音註研究》p.150、p.320
張一弓點校本《經典釋文》(上海古籍出版社) 卷十八·襄五第十八 p.411上欄第2行。
常母字中不少字在很多方言中,或有兩讀,或歸類沒規律,有的方言文白讀不一,作擦音或塞擦音,比如閩南語。再如,「常、嘗」等字,西官老派作擦音,新派隨普作塞擦音。再如北京話的「裳」,白讀作擦音,文讀作塞擦音,袁騰飛自己在視頻中,就是一口一個「霓Shang1羽衣舞」。
近代官話,「豉」,無論按中原還是洪武,還是按規律,都當作「Sh」。因為常母仄聲字基本沒有變塞擦的。北京話該字作「Ch」,也不奇怪,因為:- 一方面,由常母而來念作「Sh」的字(仄聲字)中,有些字原本是異讀字,比如「禪」字,就存在一個字有Ch和Sh兩種讀音。
- 另一方面,由常母而來的平聲字,少許字成了多音字(後一讀音一般是輕聲),比如「裳」,也存在一個字有Ch和Sh兩種讀音。
北京話中的「豉」會由Sh變成Ch,有可能是受到以上兩種情況的干擾,作出了錯誤的經驗主義的判斷:因為「豆豉」在口語中是個輕聲,而且成詞基本上僅此一例。人們會以為它跟「匙、裳」一樣(此二字也是口語中僅一詞且為輕聲),Sh只是個口讀音,正兒八經要讀的話,就得讀成Ch(猜測)。
至於聲調,大概也是因為口語中只作輕聲而導至聲調無法還原的情況(大體是指,官話方言中,一些字固定被念作輕聲或兒化後,普羅大眾由於不諳韻書字典,導至大家都不知道該字原本的聲調或韻母,從而使得這個字的聲調或韻母真正要被還原的時候,可能出現錯派,比如大多數官話中廣泛存在一個詞,「猜mer4、破mer4、打一個mer4、破個mer4」,意為謎語,可是這個字原字為何、原字韻母是什麼,都無法確定。@譚樊馬克說就是「謎mei」)。
聲調無法還原還有一例:袁騰飛能把「霓裳羽衣舞」的「裳」念陰平(北京人中廣泛存在),是因為文讀音本身就是讀書用的,而口語中只有一個輕聲的「衣裳」被使用,該字原本的聲調,也就被忘卻了。真正需要還原時,於是就出現聲調被錯派的情況。
推薦閱讀:
※將普通話的四個聲調稱為「一聲、二聲、三聲、四聲」,是不是錯的?
※關於「普通話發音不準」是不是對廣東人的一種偏見?
※佛教經文和咒語為什麼不用普通話發音?
※崑曲為什麼會用普通話進行念白和演唱?不應該是吳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