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法國海外領土保留這麼多?

法國有留尼汪、馬提尼克、瓜德羅普與法屬蓋亞那;4個海外領地,分別是:新喀里多尼亞、法屬波利尼西亞、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領地;2個地方行政區:馬約特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相比之下英國幾乎沒有什麼海外領土了,有的都是一些小島。英國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戰勝國,而且本土沒有被佔領,論實力英國的實力也在法國之上。而法國雖然都是戰勝國但是二戰中本土被德國佔領,自身難保,海外的殖民地為什麼沒有乘機獨立。
是不是跟法國中央集權的制度和大陸法系國家有關。

我覺得法國海外領土多主要是法屬蓋亞那,所以也可以只論述為什麼法屬蓋亞那沒有獨立?那麼大一塊,而且離那麼遠。


A. 前言

英法作為曾經的兩大殖民帝國,兩者之間的區別當然是人們喜聞樂道的話題

英國的殖民模式是indirect rule

簡單來說就是英國的殖民地就是殖民地,英國人是通過當地精英來間接實行統治的,殖民地的官僚體系也是由當地人組成

法國的殖民模式是direct rule

法國的所有殖民地都是作為本土來經營的

行政語言一概使用法語

行政人員都是法國人

學校也只教授法語

阿爾及利亞更是早在1848年就變成了法國的三個省(奧蘭、阿爾及爾、君士坦丁)

阿爾及利亞的小學生和法國的小學生一樣學習的是

「Nos ancêtres les Gaulois」

「我們的祖先高盧人」

B. 鋪墊

這兩種不同的治理方法帶來了不同的結果

法國對其殖民地的掌控力比英國強

而法國的殖民地人民曾長期認為自己是法國人

我們通過非洲的語言來看一看

現在以英語為唯一官方語言的國家

普通綠色和深綠色的國家是以英語為單一官方語言的國家

淺綠色是盎格魯薩克遜國家,不是英語為單一官方語言的國家

這張圖有三種綠色啊大家看清楚

加上剛獨立沒幾年的南蘇丹,總共九個

其中賴比瑞亞是因為美國

現在以法語為唯一官方語言的國家

除開法國和摩納哥
非洲有十一個國家以法語為唯一官方語言
其中剛果(金)是因為比利時
同樣是在非洲,法國留下了比英國更深的印記
非洲很多國家到現在還在使用法郎
一直到現在法國都是維持非洲繁榮與穩定的中堅力量(誤
法語里有一個詞叫「Fran?afrique」說的就是法國在非洲的各種形式的存在,特別是軍事存在
法國直到現在依舊對非洲保持了超強的掌控力
基本西非和赤道非洲出現動亂都是法國出面解決的
而這些非洲國家基本還是作為法國的勢力範圍,他國不是不能進入,但是優先權肯定是法國企業的
就算是我國在非洲的投資,大頭也都是前英國或葡萄牙殖民地,相對較少進入西非以及赤道非洲
當然只是相對少
知乎上有很多法語專業的知友就在黑非洲幫中資企業做翻譯的
C. 主題
正因為法國是把殖民地當做本土來管理的,法國極其不願意讓這些殖民地脫離自己的掌控
France is the queen of not letting go.
與英國不同,法國是不會自己主動提出退出某某殖民地的
第四共和國短暫的十幾年歷史里就不停地在和個殖民地鬥爭
不是打仗就是鎮壓獨立運動
越南、馬達加斯加、阿爾及利亞,最後阿爾及利亞戰爭直接把第四共和國拖垮
而且在阿爾及利亞之後第五共和國是誠心誠意把這些選擇留下的前殖民地作為本土來管理的
如果說之前的殖民地獨立是因為受到法國壓榨和歧視
這些剩下的小島自然也沒有獨立的理由了
像馬約特這種更是通過公民投票選擇留在法國
題主問到的蓋亞那,法屬蓋亞那在國民議會是有議席的
舉個栗子
法屬蓋亞那議員Christiane Taubira
不光參加了2002年的法國總統大選
之後從2012年到今年一月份都在奧朗德的政府中擔任司法部長
而我在巴黎的時候有一個朋友就是留尼旺來的
他們已經毋庸置疑地是法國人了
不會想獨立的
至於說為什麼二戰時法國的海外殖民地沒有趁機獨立
那是因為他們都自認是法國的一部分
二戰期間自由法國的首都長時間在法屬赤道非洲
之後更是有大量的法屬西非、北非、赤道非洲的士兵被派往法國本土參加解放法國的戰鬥
但是戰後第四共和國拒絕承認殖民地士兵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
而這也成為了戰後殖民地大規模獨立脫離法國的導火索
D. 黑一下美國
這個世界上哪個國家海外領地最多?
是曾經的大英帝國嗎?
不是
是曾經的法蘭西殖民帝國嗎?
也不是
是這個星球上最自由最民主的美利堅合眾國(誤)
美帝的各種海外領地加加埋埋有16個
相比之下英國以14個遺憾地屈居第二
法國則只有13個海外領地
而且美國的這些海外領地居民統統不能選總統,沒有投票權
每個有人住的海外領地可以分到一個不能投票的眾議院席位,沒有參議院席位
像是美屬薩摩亞這種地方的居民甚至都不是美國公民,只是美國國民
總之美國的海外領地就是一團亂麻而且也沒什麼人關心
Hmmmm
你看法國做的多好,對比產生美www
E. 一點補充

我不打算幫法國的殖民政策洗地啊

殖民主義這種東西一定是邪惡的

頂多分出個差和更差,不可能是好的

可能因為我表意不清讓大家產生了誤解

希望大家不要有A國殖民者菩薩心腸B國殖民者心狠手辣之類的想法(?-_-?)


之前的回答已經以正式的角度將法國海外領土及制度作了詳細的介紹,那請允許我以滑稽的角度(霧)來做一個小小的分析。

先說結論:本土爸爸把你當做自己人,本土爸爸給你灌輸自由平等博愛,本土爸爸給你錢給你各種優惠各種設施,你沒什麼理由把本土爸爸拒之門外吧。

人家願意跟法國爸爸混,何樂而不為呢?


以上結論其實只針對5個海外省及北美加勒比其他的非大區海外省的領地。

阿爾及利亞(省)的本土化失敗是個意外。


馬約特。。你是在說那個拚老命公投寧可成為第101個省也不要回葛摩的地方嗎

這個地方可能是第五共和國最halal的地方了吧


當然什麼新喀里多尼亞和大溪地這種快被遺忘的地方也是經常想要鬧獨立的。。。

這兩個地方還是事實上的殖民地

但法國中央政府至少還給他們和本土一樣的法國國籍而不是像英國還發什麼領地護照什麼的

法國101省地圖(包括5個海外省,但不包括海外領地),引自Wikipedia


接下來上一些圖。


提示一下,除了地域上和法國本土96省沒有半點聯繫,以及實行不一樣的簽證政策,我完全找不出和法國/歐陸不一樣的地方:

法式歐盟車牌。。。

法式高速公路。。。

同是歐盟區歐元區卻不是申根區,用歐元標價的巴士票價

我是在南……南法?還是地中海沿岸?

山好多……中間的白色教堂真扎眼

自由平等博愛。。。

右下角已經暴露答案了

我可能去了一個假留尼汪和一個真法國


法國跟英國的殖民方式不同

英國是屬於那種標準的海權殖民方式。當他取得一塊殖民地後,英國最多派一位總督和兩千名紅衣軍,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扶植當地領袖,改革當地制度,建立市場經濟。基本不會幹涉當地的本土習俗,政治傳統和文化背景。所以殖民地反抗程度低,維護成本低。
但缺點就是對宗主國英國的認可度不高,除了經濟聯繫較為緊密,其他的殖民地都相當獨立

法國搞一塊殖民地是跟拿破崙那時候差不多,就是法國的方式管理殖民地。法國人是怎麼做的,殖民地就要怎麼做,法國人吃什麼喝什麼用什麼,從風俗習慣到意識形態,徹底的法蘭西化,全面沐浴法蘭西文明
這麼做維護成本相當大,當年打阿爾及利亞都把法國國庫打空了。但好處也顯而易見,就是殖民地對法國的認可度相當高,也容易受法國的支配


一向被認為法吹,今天好好黑法國一次。跟英荷德等北方日耳曼國家不同,法國(比利時)對殖民地的掠奪、破壞和掌控都是喪心病狂的。題主說的圭亞還不算遠,遠的是新卡里洛尼亞,在澳大利亞邊上,1997年就動亂過,有一部電影叫《道德與叛軍》專門諷刺法國政府的。

在黑法國之前,先說個客觀的事實,法屬非洲比英屬非洲更為貧瘠,這裡主要指的是土壤和農業,並不是礦山油井。但是對於當地部落而言,為了爭奪有限的生存資源,地緣政治就比較殘酷,土著人從古到今都要為了填飽肚子相互廝殺。因此這也為法國軍隊的介入提供了有力的借口。如果看非洲地圖可以發現,法屬非洲國界都是粗暴的直線,這是戴高樂故意為止。將非洲殖民地人為的劃分為一個個小塊,而靠自己的駐軍控制邊界。https://www.quora.com/Why-are-the-former-French-colonies-comparatively-much-more-unstable-than-the-British-ones quora的這個問題也證實了,今天前法國殖民地相比英殖地動蕩得多

現在開始黑法國了:
一、都德《最後一課》里說到,阿爾薩斯省被佔領以後,改德語為教學語言,消滅一個國家,要先清除齊文化開始。法國消滅別族文化更狠毒,法式殖民也是先毀滅本土文化。在比利時學校禁止教授荷蘭語,越南直接廢除方塊字,燒毀歷史典籍,推廣類似法語的拼音。理由是拼音便於學習,降低文盲率。很遺憾的是,這是漢文化方塊字在歷史民族融合進程里,第一次敗給了更先進的西方文化。不同於歷史上漢字吃掉異族文化的先例,楚王問鼎中原,蒙元吞宋,滿族入關,都是方塊字被普遍接受。儘管字母更為簡單,事實上到二十世紀上半頁,越南教育依然落後,識字率極低。與此同時,法國統治者始終不遺餘力的毀壞當地書籍文化歷史,以避免可能出現的獨立運動。至於印度支那屠殺了,拿破崙轟炸獅身人面像了等等不勝枚舉。火燒圓明園,英國人是把值錢的東西搶走,法國人還要再放一把火。
https://www.quora.com/How-was-life-in-Vietnam-during-the-French-colony


二、利用自身文化優勢進行文化殖民。泛法語區的形成僅僅只是一個表象,相比英語西班牙語,法語難度更高。一般來說,語言的難度會阻止其傳播,例如德意志帝國最鼎盛的時期,德語也未能廣為流傳。但是法國人不怕,會主動的花大力氣,大量預算師資,壟斷當地教育。何止是語言,哪怕在教育體制上,北非國家都更加流行法式的classe preparatoire,而不是通行本碩博體制。甚至數學體系都不同英美餓的高等數學模式,而是從測度論、線性空間入手,近世代數大張旗鼓。為啥?這些體系的奠基人勒貝格伽羅華傅立葉是法式數學的藝術瑰寶。

1860年代Haussmann巴黎城市規劃初見成效,就立刻迫不及待的把越南西貢和阿爾及利亞奧蘭,也作為Haussmann模式的副本。很有諷刺意味的是,法國文豪加繆在《鼠疫》的第一段這麼描述這個殖民地都市:

城市本身相當醜陋,這一點是不得不承認的。它的外表很平靜,但要看出它在各方面都不同於很多商業城市,那就必須花費一些時間才行。怎麼能使人想像出一座既無鴿子,又無樹木,更無花園的城市?怎麼能使人想像在那裡,既看不到飛鳥展翅,又聽不到樹葉的沙沙聲,總之這是一個毫無特點的地方?在這個城市裡,只有觀察天空才能看出季節的變化。只有那清新的空氣,小販從郊區運來的一籃籃的鮮花才帶來春天的信息,這裡的春天是在市場上出售的。夏天,烈日烤炙著過分乾燥的房屋,使牆壁蒙上了一層灰色的塵埃,人們如果不放下百葉窗就沒法過日子。但到了秋天,卻是大雨滂淪,下得滿城都是泥漿。

加繆作為非洲出生法國人典型,其觀點很有代表性。其諸多作品都透露著一種當地壓抑的氣氛,筆下不乏文化殖民與當地傳統的矛盾。而在《局外人》里的最後一段,描述了阿爾及利亞法庭的判決,這樣寫道:

我沒有時間,因為庭長用一種奇怪的方式對我說要以法蘭西人民的名義在一個廣場上將我斬首示眾。

言下之意:撒哈拉之下,莫非共和國土;地中海之濱,莫非法蘭西臣。

quora的這個答案提到https://www.quora.com/What-are-the-major-differences-between-being-a-British-colony-and-a-French-colony

英法兩國殖民輸出的階層不同,英國是農民工匠商人犯人五花八門都有,而法國的移出者僅限於商人傳教士和軍隊,而在資本主義早期時代,工人和農民這種重要人力資源是不允許出國的。不僅如此,法國還從殖民地攫取人力資源,類似戰后土耳其勞工重建德國一樣,法國也從北非三國調動勞力,修建公路,但是土耳其人來了就留下了,可是阿爾及利亞人工作完了還要遣返的。法國外籍軍團從1850克里米亞戰爭就大顯身手八國聯軍用越南士兵打義和團但比英軍團直接招募中國人打中國人還是厚道的


三、對殖民地獨立態度不同。
英國人在南半個非洲建設還算不錯,這當然得益於當地地理條件。而法國對殖民更多的是掠奪,當然靠著沙漠也不好建設。即使殖民地獨立了也要堅壁清野,拔掉鐵路。

英國文化輸出方式比法國友善自然得多,英國像做生意,讓對方嘗到甜頭自己學,而法國更像蘇聯,用暴力強制對方接受法式遊戲規則

交通右行、國際單位制、奧運會、世博會,放射性城市規劃,主靠法國推至世界

尤其是國際單位制,完全是為了抵制英制單位。

自古以來,多數國家行路靠左,危險來自右方不至傷到心臟。但是拿破崙偏偏在帝國鼎盛時期,強行把馬車右行制推廣到歐洲各國,後者進而有強加到殖民地上,美國是個例外,本土流行的一種四馬拉車必須右行,跟拿破崙巧合。但是因為法國鐵路晚了,所以從巴黎北站為分界,北部法國的鐵路被迫接受英國的左行制度。

戰後第三世界獨立,英國順應歷史潮流,印巴分治還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宗教衝突。而法國的方式則是阿爾及利亞大屠殺,到了1994年,非洲憲兵的法國依然放任傾法的胡圖族人屠殺百萬異族。趁火打劫是法國玩慣的手法,上海灘最後一集許文強被屠殺,幫會統一不利於法國人的統治;直到今天,非洲一定程度的混亂也是更加前殖民地對法國的依賴。但是這種玩法定然是不持久的。她的最後一個殖民地阿爾及利亞在2012年已經把英語設為了第一外語。

這方面都在下面這個答案地第三個分割線後展開

哪個國家可以稱得上是世界第二的發達國家? - 知乎


本人觀點基本同意目前最高票答案。

但是實在不能同意題主說的英國實力在法國之上……

首先,經濟實力,不用我說了,法國人一周工作35個小時人均出產(人均GDP)都比英國高,和德國也貼的緊。

其次,軍事實力。很多人就記得法國二戰被德國打敗了,所以念念叨叨法國軍事垃圾……要活在以前沒人怪你……只是會覺得你很傻。

法國有完整的軍工體系,最耀眼的成就就是人類歷史上除了美國以外唯一一個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英國皇家海軍連現役航母都沒有)。除此之外,法國光達索就有各種獨立研發的戰機,英國……自己研發的只有訓練機,其他都是歐洲聯合研發英國參加了而已。

因為隨便一寫就簡單在數量上比較一下(數據是記憶中的,錯了請指正):
英國陸軍現役人員:15.6萬
法國陸軍現役人員: 27萬

皇家海軍現役戰艦:77艘 其中潛艇11艘,航母0艘
法國海軍現役戰艦:86艘 其中潛艇10艘,核動力航母1艘

法國空軍現役戰機:243架
英國空軍現役戰機:233架

英國核彈頭:150枚(僅海基)
法國核彈頭:290枚(海基,空基)

英國海外軍事基地:17個(有些統計把直布羅陀也算上了,但是那是英國領土所以這裡就不包括了)
法國海外軍事基地:15個(不包括法國海外領土 terretoire d"outre mer上的軍事基地)

法國是世界第五大軍火出口商,第三大高端軍售商(僅次於美俄)
英國是聯合國五常里唯一一個不是五大軍火出口商的……

最後,你隨便去找各種國家實力排名,法國、德國、日本基本是在美國中國俄羅斯之後的第四-七名,有些甚至把這幾個國家排的比中俄還高……英國么……基本上能進前十就不錯了……歐洲老大德國和法國里選一個就好了,一個美國的附庸國有什麼資格和法德比國家實力。


大陸國家(法國)和海洋國家(英國)的觀念也有差異,大陸性國家財富的傳統上是來源於土地,土地生長出來的,所以對領土有根深蒂固的情節。但是海洋性國家的財富來源於貿易和海洋捕撈,他們重視的是貿易關係的連接而對領土的觀念不十分重視。


法國把海外領地當本國國民,英國把殖民地當殖民地,俄國不把殖民地當人,而是趕盡殺絕+思想同化。


英國的海外領土比法國少多了,而且地位不一樣。法國的法屬蓋亞那、馬提尼克、瓜德羅普、馬約特和留尼旺島已經是完完全全的本土待遇了,在法國國民議會有完整的議會席位,屬於歐洲聯盟——僅僅只是地理上沒有和法國本土連在一起而已;英國的海外領土多數可沒有這些待遇。

其實這於法國和英國在殖民統治上的思路不一致有關——法國是大陸上的單一制國家,具有一貫以來的中央集權的傳統,因此拿到殖民地以後傾向於將其「教化」到與法國本土相同的文化和政治體系里去;簡而言之,就是收穫其土地,教化其人民,使其成為完完全全的法國領土和人民。

戴高樂時期發生的阿爾及利亞戰爭,就是因為戴高樂政府希望把阿爾及利亞本土化,而阿爾及利亞的土
著不情願造成的(現在估計還要這麼做的話阿爾及利亞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要開心死了,終於不用偷渡了)——而且當時阿爾及利亞已經有100多萬法國移民了,
由此可知法國是把阿爾及利亞一直當本土看待的。

英國的殖民統治更看重商業利益,並非太計較領土的得失和人民的教化——通常英國在非盎格魯系的殖民地(如非洲、印度、香港等地方)不會強制推行英國本土的政治制度和教育體系,也不會讓當地土著獲得居留英國本土的權利。

英國一般在維持住殖民地的主要港口等據點的情況下,讓殖民地自己推動內部自治,讓土人們用自己的傳統方式進行自我管制和教育就行了。正因為英國沒有像法國那麼強的要求把殖民地本土化的思維,所以最終大部分都和平獨立了。

那些盎格魯系的殖民地(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曾經的白人南非)最終成為了英國的平等夥伴並
建立了英帝國,最後吸收了那些土人建國後的前英國殖民地形成了類似於聯合國那樣的鬆散的國際經濟政治協調機構——英聯邦;法國就是把所有的殖民地變成了自
己的大區和省,和法蘭西島大區巴黎省一樣的省。

其實法國和中國比較像,喜歡吞併別人後將其郡縣化——中國的土地就是從黃河流域一路擴張到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雲貴高原、河西走廊、蒙古高原、西域、滿洲、青藏高原,一路先殖民,後移民,再設立縣、道和省,將其成為「中國領土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

其實法國還是不如英國。英國有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這樣的同心同德的英裔居民為主導的國際好夥伴(其實美國快要成為拉丁裔主導了……);但是世界上並沒有第二個以法裔居民為主導的國家可以成為法國的好基友(如果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獨立的話可以算……)


經濟發展程度不一樣決定的,俄國人在擴張的過程中更喜歡掠奪土地資源,因為那時的俄國工商業發展程度比較大,農業還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所以俄國人一口氣從烏拉爾山吞到太平洋上的庫頁島,俄國版圖一下子納入千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但大多是廣闊的不毛之地和冰天雪地,直到現在,俄國發展得並不好。


這也是我一直想問的問題……
不過我想,對法屬蓋亞那的人來說,坐享法國福利總比獨立後受鄰國威脅好……
而且法屬蓋亞那是歐洲重要的航天中心,雙方都不會輕易讓它獨立的~

下面根據維基百科,仔細列一下法國的海外領土。

海外大區(地位與法國本土大區相同,同時也是海外省,屬於歐盟):

  • 瓜德羅普
  • 法屬蓋亞那
  • 馬提尼克
  • 留尼汪
  • 馬約特

法屬波利尼西亞(Polynésie fran?aise,南太平洋)

  • 海外屬國,地位相當自治,有自己的政府和自己的總統,可以自己在國際上談判。

馬約特(Mayotte,馬達加斯加西北邊):

  • 地位相當於省,2001年7月11日成為省級行政區域,2010年成為全權的海外省,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Saint Pierre et Miquelon,加拿大東邊):

  • 地位接近於省,歐盟的一部分。

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Wallis et Futuna,紐西蘭北邊,澳大利亞東邊,巴布亞紐幾內亞東邊):

  • 由三個王國組成,每個王國由國王負責地區委員會,委員會各包含一個法國國家代表。1961年成為法國海外屬地,2003年修憲後成為法國海外地區。

聖馬丁島(Saint-Martin,加勒比海,波多黎各東邊,墨西哥東邊):

  • 其法屬部分於2007年2月22日脫離瓜德羅普成為獨立的海外行政區域。

聖巴托洛繆島(Saint-Barthélemy,加勒比海,波多黎各東邊,墨西哥東邊

  • 2007年2月22日脫離瓜德羅普(法國海外大區)成為直轄於巴黎中央政府的海外行政區域。

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澳大利亞東邊)

  • 海外屬國,特別行政區域,地位很自治,有地區議會,選舉產生政府,法律自治權最大。2014年將要公投決定是否獨立。

其他海外領土:

  • 法屬南方和南極洲領地(Terres australes fran?aises)
  • 克利珀頓島(?le Clipperton,東太平洋,墨西哥西邊)

註:

  • 法國大區(région),一級行政區,地位上相當於中國的省或自治區。
  • 法國的省(département),二級行政區,地位上相當於中國的地級市。
  • 法國的區(arrondissement),三級行政區,地位上相當於中國的縣級市或市轄區。

PS1:至於英法兩國的歷史,作為一個術業專攻的程序猿,我幫不上更多的忙了~
PS2:查了後才知道,原來地中海的科西嘉島屬於法國本土,我一直以為是海外省……


中央政府肯放權。地方政府一尋思我鬧獨立摸石頭過河還不如背靠大樹好乘涼。
我以前遇到過一個威爾士人,堅持他自己不是英國人。我一直以為這種現象只會發生在愛爾蘭人身上,老實說有點困惑。


英法兩國對殖民地管理的不同思路自然是很重要的原因,二戰後美國的態度也是很重要的。

從圖中可以分析,英屬印度是最重要的,再就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這種地廣人稀其實沒什麼人和它爭的地方,還有非常晚才加入的東非,剩下的都是什麼呢?海路的咽喉,比如埃及,南非,馬六甲,還有波斯灣和西非海岸。這樣在戰後就和同樣以海權為根本的美國發生直接衝突。戰後的民族解放運動由美蘇共同推動,面對這樣的大勢英國也只能選擇體面收縮。順便,朝鮮戰爭時大陸留著香港不打,是和誰貿易,它為什麼要拉美國的後腿?還有如今鼓吹中國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最賣力的是哪個國家?都可以從這張圖找到答案,畢竟二戰才過去一百年不到啊。


英國占殖民地,法國也占,不過這貨還開疆拓土


英國殖民的目的是貿易,法國殖民是為了掠奪勞動力。

兩種政策決定了殖民地人口的素質。


推薦閱讀:

南亞為什麼不包括阿富汗?
中國有哪些能看到海的鐵路線?
為什麼德國人口數量居歐盟之冠、人口密度遠超歐洲平均水平,卻依然看起來地廣人稀?
在沒有橋的地點,坦克如何過河?
你心中的未來世界版圖是什麼樣的?

TAG:歷史 | 政治 | 法國 | 地理 | 法國歷史 |